评书艺术推广
Ⅰ 评书艺术真的已经没落了吗
说没落也没没落,说没没落其实 评书艺术正在走向衰亡啊。
现在全国500多个广播频率 仍旧播放着单田芳的评书,单田芳评书的听众每天打3亿人,说起这个,说起这个,评书还是有其广泛的听众的,可是 收听的多是什么阶段的人?的哥的姐,开车下班的人,中老年人占他们中的大多数,年轻人基本很少了。因为现在的中年人在他们的小时候没有电视电脑,广播是他们的乐趣,很多人现在长大了仍然保持着这个传统,所以听众很多。
说评书艺术都在走向衰亡,是因为现在80 90 00后的人对评书的兴趣越来越淡,80年出生的人还好,很多人也非常喜欢听评书,90后出生的时候 已经伴随着电视 游戏机了,所以他们多半不会选择无聊的听,而是看动画,打游戏等等,00后不用说了,电脑盛行,他们更不会去听评书。
看看现在的90后,TMD每天不知道听啥脑残歌曲,拿着飞轮海 东方神起 这些脑瘫们当偶像,还有那些网络的脑残歌手,脑子真像被驴踢了一样,编的那些粗俗不堪的歌曲,比如什么徐良 凤凰传奇 杨成刚 王心凌 一类的sb 。近些年来,比较受欢迎的艺人也就是郭德纲了,郭德纲的传统曲艺功底确实强,可是那么有知识的人才却不往好道上走,编写低俗 庸俗 媚俗的曲艺段子来哗众取宠,不是讲点黄段子,就是拿别人的人格开涮,没有一点老艺人的艺德,人品太次。竟然还有一群钢丝,由此可见现在人们的欣赏水平了。
还有一点就是评书艺术后继无人啊,袁阔成 田连元 单田芳 刘兰芳 这些人已经老了,没有精力再说出好听的评书了,人在中年的又孙一和张少佐,可是 张少佐 孙一的评书虽然好听,但是比起他们的老前辈 袁阔成 单田芳 田连元等,还是差得很多啊,发展空间很大,年轻的说书人没什么,郭德纲的那些云字辈徒弟基本忽略。 说实话我非常喜欢单田芳的评书,可是你看看他老人家带出来的徒弟,那天看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请的单田芳和他的徒弟,看他的徒弟根本不像能撑起传统艺术的人,一个个打扮很潮,哪儿像中国的艺人?我挺为他老人家感到悲伤的。
所以 综合描述 年轻的听众不喜欢,评书艺术的后继无人 和国家的不扶持,导致评书艺术正在下滑啊
Ⅱ 说评书的有哪些人
一、袁阔成(1929年-2015年3月2日),辽宁营口人,出生于天津,是享誉海内外的评书艺术大师,有“古有柳敬亭,今有袁阔成”之说。
袁阔成在继承传统评书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勇于创新,语言生动幽默,人物形象鲜明,具有“漂、俏、快、脆”的特色。内容新、风格新、语言新,代表作品有《三国演义》《西楚霸王》《水泊梁山》《烈火金刚》。
二、陈青远,评书大家,中国评书“帅派”艺术创始人。曾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曲协辽宁分会常务理事、锦州市曲协副主席,曾当选辽宁省和锦州市政协委员,辽宁省文联委员。
三、单田芳(1934年12月17日—2018年9月11日15时30分),出生于辽宁省营口市,中国评书表演艺术家、作家、曲艺世家。
1954年走上评书舞台。1979年5月1日,重返书坛。1995年,成立北京单田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07年1月26日,宣布收山,《老店风云》是他的收山之作。2011年出版自传《言归正传:单田芳说单田芳》。2012年在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典礼上获得终身成就奖。
四、王杰魁,评书艺术家,生于1874年,卒于1960年,青年时代就开始在北京说评书,渐渐享名。他最拿手的书目是《七侠五义》。如果说,评书以细腻为艺术风格特色,那么,王杰魁则是细中又细。他说书,吐字慢,像在拉长音,娓娓说来,别具艺术魅力。又善于使用“变口”,用不同的方音刻画人物。
五、陈士和(1887~1955),中国评书演员,原名建谷,后改固本,字兰亭。北京人,原籍浙江绍兴。其父为清朝庆王府厨师。他少时参加过义和团,干过多种杂役,后在庆王府膳房助厨。工余时常听评书,尤其对张致兰说的《聊斋志异》着迷,常常私自揣摩领略。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袁阔成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陈青远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单田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王杰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陈士和
Ⅲ 评书的评书特色
流传下来的传统评书,都具有汉族口头文学的特征。它汇集了人民群众的智慧,既是历代评书艺人的心血结晶,也是群众性的艺术创作成果。它通过“册子”(一部书的详细提纲,也称“梁子”)和口传心授方法流传下来。不同流派、不同演员对一部书的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等,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尤其在“评议”方面,因人而异,具有很大的可变性。评书艺人既是演员又是作者,他们的表演过程,往往就是精心构思和不断创作的过程。这正是口头文学的特点。
评书的特点:1.故事性强。2.篇幅一般较长。3.人物众多、情节复杂,但结构单纯,眉目清楚。4.语言丰富,表演细致,人物性格鲜明突出,细节描写较多。
此外,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有些外在的特征。一是散说体与说唱体交错发展。二是艺人说书与文人创作交错发展,亦即口头文学与书面文学交错发展。
Ⅳ 请问中国十大评书艺术家有哪些
没有机构专门组织评选过,以下是本人心目中的十大评书艺术家,相信其中绝大多数能得到广大评书爱好者的公认:刘兰芳、单田芳、田连元、袁阔成、连阔如、连丽如、张少佐、田战义、孙一、李鑫荃。
Ⅳ 请问中国十大评书艺术家有哪些
1.刘兰芳,1944年生于辽宁省辽阳市,随母姓。六岁学唱东北大鼓,后拜师学说评书。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79年开始,先后有百余家电台播出她播讲的长篇评书《岳飞传》,轰动全国,影响海外。后又编写播出《杨家将》《红楼梦》等30多部评书,多次获国家级文艺大奖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2.单田芳,1934年年12月17日出生于营口市,河北保定市涞水县人,中国内地评书表演大师、作家。1954年走上评书舞台。1956年,单田芳首次在鞍山市内的茶社登台亮相,并播讲评书《明英烈》。代表作品:隋唐演义、三国演义.童林传、白眉大侠、乱世枭雄等
3.田连元,1941年12月16日出生于长春市,评书表演艺术家。他出身曲艺世家,九岁拜王起胜为师,学唱西河大鼓兼练三弦。1959年末入本溪市曲艺团,1963年3月任本溪市曲艺团副团长。1966年3月在辽宁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他的第一部长书《欧阳海之歌》。代表作品 《水浒传》《杨家将》《隋唐演义》《海瑞传奇》《刘秀传》
4.袁阔成(1929—2015 )辽宁营口人,出生于天津,是享誉海内外的评书艺术大师,有“古有柳敬亭,今有袁阔成”之说。袁阔成在继承传统评书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勇于创新,语言生动幽默,人物形象鲜明,具有“漂、俏、快、脆”的特色。内容新、风格新、语言新,代表作品有《三国演义》《西楚霸王》《水泊梁山》《烈火金刚》。
5.连阔如,评书演员,原名毕连寿,号乐天居士,1903年6月25日出生于北京安定门。1927年拜评书艺人李杰恩为师,学说《西汉演义》。1934年在北平报连载评书《三十六英雄》。[1] 1940年在广播电台播讲《东汉演义》与《全本隋唐》。1949年表演的新书《夜渡大渡河》受到表扬。1954年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开始播讲评书《水浒》与《岳飞传》。1957年录制长篇评书《三国演义》。
6.连丽如,女,中国煤矿文工团评书演员,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作品有:《水浒传》、《红楼梦》、《鹿鼎记》、《斩莽剑》、《康熙大帝》、《三国演义》、《康熙私访》、《龙图公案》(《三侠五义》) 、《刘墉传奇》、《智圣东方朔》、《大隋唐》、《东汉演义》等。
7.张少佐,1962年出生于河北定兴,评书研究所掌门人、黑龙江省曲艺家协会理事。1980年张少佐参加绥化文工团。后师从袁阔成。1989年开始在电台播讲评书,其中评书《大明剑侠》获得“全国交换一等奖”。代表作品 大明剑侠、神剑惊天刺雍正
8.田战义,陆续与沈永年等人合作创作长篇评书“秘密列车”、“虎门硝烟”、“林祥谦”、“民国风云”、“李自成”、“绝密行动”以及古书新说“古今通鉴”等评书。对于田战义播讲近代史评书方面的成绩,《东方文化集成》“中国评书艺术论”一书“名家评点”中称:“田战义是近年来播讲近代史评书成就最高的演员”。代表作品 “秘密列车”、“虎门硝烟”、“林祥谦”、“民国风云“
9.李鑫荃,男,评书演员。河北安次人。 师承评书老艺人段兴云、评书大师连阔如、马连登等。20世纪60年代是他演艺生涯的高潮。1959年,他加入北京宣武说唱团,积极说演新评书,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并播放了《红岩》、《平原枪声》等新评书,深受听众喜爱。1962年,他被中国曲协评为“说新书的带头人”。
10.孙一,一九六四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在一九九零年,他就录制了电视评书《童林传》(180集)、《血滴子》(120集)等古典电视评书,而后,孙一先又创作、录制了以关东胡匪系列人物为题材的电视评书《蝴蝶迷》、《座山雕》、《许大马棒》等多部现代、传奇电视评书,在全国140多个省、市电视台播出后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5)评书艺术推广扩展阅读
评书,又称说书、讲书,广东粤语等地区俗称讲古,古代称为说话,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口头讲说表演艺术形式,在宋代开始流行。各地的说书人以自己的母语对人说着不同的故事,因此也是方言文化的一部分。
清末民初时,评书的表演为一人坐于桌后表演,道具有折扇和醒木,服装为长衫;至20世纪中叶,多不再用桌椅及折扇、醒木等道具,而以站立说演,服装也较不固定。而在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后,在电子媒体及推广普通话的冲击之下,一些方言的说书文化日渐式微,处于濒临消失的状态,但还仍然有其活力。
评书【píng shū】,曲艺的一种。一人演说,通过叙述情节、描写景象、模拟人物、评议事理等艺术手段,敷演历史及现代故事。北方语系通称评书,南方多称“评话”,也有称“评词”的.
(1)评论书法。 元王恽《<颜鲁公书谱>序》:“ 东坡云:评书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 元黄溍《跋荆公帖》:“今观此帖,风神闲逸,韵度清美,临学之家,宜有取焉,评书者未可以彼而废此也。”
(2)多讲说长篇故事。 清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封台》:“戏剧之外,又有托偶(读作吼)、影戏、八角鼓、什不闲、子弟书、杂耍把式、像声、大鼓、评书之类……评书抵掌而谈,别无帮衬。”《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你要知这话的原故,竟抵得一回评书。”老舍《茶馆》人物表:“ 邹福远 --男。四十多岁。说评书的名手。”
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的传统评书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说书品种,大约形成于清代初期。许多渠道的资料证明,评书虽然是口头讲说的表演形式,但其艺人来源却多为“唱曲”的转行。相传形成于北京城的评书艺术,其第一代艺人王鸿兴,原来就是表演一种叫做“弦子书”的“说唱”艺人;至20世纪初叶,又有许多北方乡村表演“西河大鼓”和“东北大鼓”的“说唱”艺人进入城市后,纷纷改说评书。这是中国曲艺艺术在流变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
安静的中国人不一定安静。茶余饭后他们常常围在桌子边上闲侃一些来自东西南北中奇奇怪怪的见闻及乱象,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评书与逸闻怪谈。
评书,也叫评词,流行于华北、东北、西北一带。在江南则称为评话。它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代就有人说书。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口头文学。
战国时,诸子百家游说诸侯,经常旁征博引,用故事做比喻,后来形成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象“怒发冲冠”、“刻舟求剑”、“滥竽充数”等,实际上这就是早期的评书。在北京流行的评书,相传是明末清初江南说书艺人柳敬亭(1587~1668)来北京时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清代北京鼓曲艺人王鸿兴去江南献艺时,拜柳敬亭为师,回京后改说评书,并于雍正十三年(1735)在掌仪司立案授徒。
Ⅵ 评书表演者具备什么才会引人入胜
怎样说评书
世间生意甚多,惟有说书难习。评叙说表非容易,千言万语须记。一要声音洪亮,二要顿挫迟疾。装文装武我自己,好似一台大戏! 快板人说评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完善快板书的表演,评书的许多表演技巧可借鉴到快板书里来。使得快板书的表演更加丰满!所以快板人应该学习和掌握一些评书段落。 评书是来自民间的一种群众艺术形式,它构成了曲艺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它的发展来看,它是从讲故事,说笑话开始的。多少年来,经过许多艺人的啄磨、创造、发展成为现在的评书,也叫说书。评书分为北方评书.四川评书,江苏一带的扬州说书。另外,如上海的评弹,北京的西河大鼓,山东快书,也属于评书一类。后三种又发展成有说有唱,或者多说少唱,有一定的件奏乐器的说唱形式了。而评书就发展成为“以说为主,动作为辅”,用动作烘托着“说”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说书人所依据的是师父那里得来的“口传心受”的“道儿活”,或由“道儿活”所演变的“话本”。 评书多少年来一直为广大群众所欢迎,它不仅流传在北方,长江流域的上海,苏州,扬州等地也流行这种形式。有人以为,评书只能表现古代的东西,如三国、水浒、东汉演义„„而不能表现今天的工、农、兵英雄事迹,这看法是不全面的,评书是可以表现现代人民生活的。比如上海评弹工作团所演出的“一定把淮河修好”和全国职工业余会演的一些新评书,都收到了很好的演出效果。又如“肖飞买药”这类新评书段子,不但掌握了评书传统的技巧,而且给评书指明了发展的新方向。 我说书是三十年前的事了,但是,过去表演评书,虽然它有简单的道具,在刻画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交代场次时,都凭着这张嘴;有时为了增加气氛,加重语气,还依靠一些动作陪衬。一般说,评书演员应该有“集生旦净末丑于一身”、“冶万事万物于一炉”的技能。因为,它不同于其它文艺形式,有场面,布景、音乐等来烘托,只有凭着自己评书的技巧,发挥个人所长来表演。可是,由于我们评书演员的艺术修养高低不平,在表演效果上也有所差别。在广播电台说书,因为演员和听众不能见面,不能彼此呼应(效果和刺激);这样,某些说书的技巧就用不上了,因而就有必要充实一些特长,来弥补这个损失。 作为一个评书演员,应当善于状物表情。这就需要做到“五到”,即心到、足到、口到、手到、眼到;欲求惊人需擅长“八技”即吼叫,爆头,鹅鸣,犬吠,牛喊、马嘶、状哭和状笑。即所谓“五到八技”之能。当然要说新书,就更应该掌握一些新技巧了。另外,要有三种功夫,即“说功”“打功”和“做功”。掌握了以上各种技巧,在表演时加以灵活运用,才能把书说好。 下面,分别就“三种功夫”加以简单说明: 说功:所谓“说功”就是嘴上的功夫.说书人并非平铺直叙地照本宣读,它是需要具有说唱演员所共有的几种功夫,即口、齿、唇、舌、喉的技巧,只有这样才能说的利落,句句送到听众耳朵里。所以一个评书演员要有好的嗓子,吐字,咬字要清楚,声音要嘹亮。一个特别好的评书演员,应当会“口技”这种特殊技能。“口技”虽难,但可贵,更有以无声见长者,无声之声,更为珍贵。说书是通过娱乐形式和人物故事,使听众受到感动能自我教育,所以,在说书当中应该有风趣,幽默,把听众吸引到故事里去,使之和书中人物的感情溶合在一起,共悲忧,同欢乐。这样,才能达到最高的演出效果。 做功:这里所说的“做功”是指外在的功夫和内心感情相结合而构成的动作。
因为一定的动作是渊源于一定的思想感情的,并非乱欢忧或指手划脚,每个动作都必须是精心设计的。所谓“发托卖像”,这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感情,把书中人物的性格、思想、形象用做派刻画出来,生动地告诉听众。像说书时的许多动作,如:抬枪上马,抬腿动手或面部表情„„就能够通过一些真实的、细腻的动作表演出来。 打功:一般常见到的“打功”,如拳脚式,刀枪架、马上比武、步下交手、兵器使用的方法,或阵前对敌谁为胜负等等。这些精彩的开打,能够引人入胜。 在广播电台说书,由于演员和听众不能见面,说书人虽然能够入情入理地,聚精会神地在表演,或说到某些情节,能够使听众哄堂大笑受到感动;但是,演员见不到这类反应,这样就不能刺激表演者更好地,更逼真地演下去,分不出高低潮,让人觉得无味。那么是不是因此就失去了说书的艺术效果哪?不是的。弥补的办法只有充实说的技巧,加强“说功”,把“说功”在已有的基础上加以提高。曲艺是“口头文学”的一种,它所用的语言,多是来自人民群众生活之中和斗争中,所以它是丰富而准确的。评书演员应该充分的掌握它,利用它。到底有什么样的语言哪?我想一般不外乎是:歇后语、拗口语、舞台语、名人语、古人语、小孩语、习惯语、成语、俗语、民歌民谣、行话、笑话、俏皮话及一些地方语等等。这里仅仅说出个语言的大概,真的用起来,比这些要宽要广。因为人民群众的语言,正像汪洋大海一般,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有通过它,说书才会生动活泼。这里并非有意的孤立“说功”,把“说功”和“打功”、“做功”对立,而是说能够使这三种功夫有机地结合越来。 在说评书的时候,还有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就是说书时,如何表扬好人,讽刺坏人,肯定那些人物,否定那些人物。长期以来,经过不断地学习,使我认识到,评书这种曲艺不但能同电影、话剧一样表现当今社会风土人情,而且可以进一步研究评书这种形式,把传统评书中那些历史故事上的人物,以历史观点加以批判和说明。哪些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起了积极作用,成为肯定的人物;哪些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起了阻碍的作用,成为否定的人物。 总之,一个评书演员的责任是很重大的。如何说好书,说得好,它就能启发、教育人民,能鼓舞他们的工作和生产热情;而说坏书:或者是把好书说坏了,就能阻碍听众正确思维和正能量的传播。特别是在广播电台说评书,听的人更多,一些住在疗养所的伤病员或疗养员,矿山、森林和边远地方的听众,他们都可以借着收音机来收听。这样,也适当地满足了广大观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使更多的人得到欣赏民间艺术的机会。在我们国家的农村里,今天还存在着为数很多的文盲,评书对他们所起的影响更大。作为一个广播电台评书演员,应当努力突破不能和观众见面的困难,为更好地创作适合广播的新段子,为充实评书艺术而奋斗。作为一个现场表演的评书演员就更应该博采众长精益求精千锤百炼的为观众展现评书精湛的艺术技巧。
Ⅶ 评书艺术的技巧有哪些
其实是有很多技巧的
Ⅷ 说书是怎样的一种艺术
曲艺名词。一般指只说不唱的曲艺,如宋的讲史、元的平话,以及现代的苏州评话、北方评书等。其中苏州评话是采用以苏州话为代表的吴语方言徒口讲说表演的曲艺说书形式。
Ⅸ 陈派评书的艺术魅力
在说书界,行家们对陈派评鼓书的评价是, “精美帅奇声情并茂,含蓄细腻精湛传神,雅俗共赏响脆明快,勾扣巧妙俏皮动人,锐意改革勇于创新”。更有人用八个字概括陈青远的说书艺术,即精美帅奇,俏绝妙巧。
陈青远声音洪亮清脆,善于模仿,肯于钻研,加之平时就精学苦练,所以能博采众长,融会百家。 陈青远的大女儿陈丽君、三女儿陈丽杰从小就师承父亲,对女儿的管教,陈青远相当严格。陈丽洁回忆说,父亲经常教育她和姐姐,台上20分钟,就得把台下几天甚至十几天的书压缩在一起,没有概括能力,不会组织材料,也就是文学讲的剪裁功夫也是不行的。 “父亲教育我们,练基本功好比盖房子打地基,评书界老前辈就是七八十岁的高龄,也坚持练功、喊嗓,动动胳膊腿儿,练练嘴皮子。个人,仅是艺术沧海中一滴水,沙滩的一个小贝壳,更不能讲我的艺术已炉火纯青了,登峰造极了等等。再高,也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不怎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呢。”
陈青远说书讲究开头迅速,不啰嗦,结尾则讲究“脆”、“响”,赶快收底。比如:“关公写表辞了曹,千里寻兄访故交,过边关斩六员将,抬头看,古城不远来到了。”这是陈青远在说关公辞曹访兄过关斩将,四句就入活儿。 裴福存以及陈丽洁的忧虑。
解放后,陈青远成了国家文艺工作 者,被中国曲艺家协会接纳为会员、辽宁省曲协常务理事,又被选为省、市政协委员和文联委员。
“父亲那时常唏嘘感叹,像我这么个满带旧社会伤痕的曲艺演员,得到了党和人民给的这么多厚爱,在过去连做梦都不敢想啊!”陈丽洁说,父亲虽然说书,但他从不搞个人树碑立传,一心重视、钻研艺术。然而“文化大革命”期间,他没能逃出磨难,积累的书纲及历史资料大部分都被销毁了。“而现在流传下来的我父亲的资料和一个人有关,就是裴福存老师。”
陈丽洁所说的裴福存今年72岁,是锦州市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1980年,锦州市重新建立曲艺团,裴福存因擅长曲艺创作被调入曲艺团任创作员,后任锦州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当时,陈青远担任锦州市曲艺团副团长。接下来的日子,在言谈对话中,裴福存逐渐了解了陈青远的说书艺术,并开始收集、整理有关素材。1986年,裴福存在参加“千山书荟”活动时,开始了陈派书曲的理论研究。1988年8月28日,陈青远因病逝世。之后,裴福存继续进行陈派书曲的理论探讨和资料整理,整理出《要从艺,须努力》、《评书杂谈》、《含蓄细腻精湛传神》、《陈青远艺术生涯记事》等,并发表《忠实于艺术事业的人———陈青远》等评论,陈青远艺术生涯中鲜为人知的事情才得以流传下来。
陈丽君和陈丽洁自幼随父说书、继承父传,因为种种原因,陈丽君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从文艺岗位上退休,而陈丽洁自1990年改行到锦州市文联,从事协会组联工作。姐妹二人均未收徒。
这样的现状让裴福存、陈丽君以及陈丽杰很忧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陈派评鼓书就要失传了。”裴福存说。 为挽救这一即将失传的艺术,今年5月起,锦州市政府、市文化部门、市群众艺术馆等开始了对陈派评鼓书的保护,在陈丽洁、裴福存的帮助下,有关部门搜集整理了现有的保护成果,对文字、音像、实物等进行归档保管,搜集有关陈青远的专著、评论文章、记录口传以及传闻轶事,还制定了五年保护计划。目前,陈派评鼓书艺术已经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Ⅹ 评书的艺术手法有哪四种
评书除了语言生动形象,还需要一定的技巧。一般来说,评书的艺术手法有四种,分别是( 开脸儿、摆砌末、赋赞、垛句)。
传统的表演程序一般是:先念一段“定场诗”,或说段小故事,然后进入正式表演。正式表演时,以叙述故事并讲评故事中的人情事理为主,如果介绍新出现的人物,就要说“开脸儿”,即将人物的来历、身份、相貌、性格等等特征作一描述或交代;讲述故事的场景,称作“摆砌末”;而如果赞美故事中人物的品德、相貌或风景名胜,又往往会念诵大段落对偶句式的骈体韵文,称作“赋赞”,富有音乐性和语言的美感;说演到紧要处或精彩处,常常又会使用“垛句”或曰“串口”,即使用排比重叠的句式以强化说演效果。在故事的说演上,为了吸引听众,把制造悬念,以及使用“关子”和“扣子”作为根本的结构手法。从而使其表演滔滔不绝、头头是道而又环环相扣,引人入胜。表演者要做到这些很不容易,须具备多方面的素养,好比一首《西江月》词所说的那样:“世间生意甚多,惟有说书难习。评叙说表非容易,千言万语须记。一要声音洪亮,二要顿挫迟疾。装文装武我自己,好似一台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