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糖推广
1. 真正强大的商业分析能力是怎样炼成的
真正强大的商业分析能力是如何炼成的?
有一些人,能从一个产品的外包装,分析出这个设计背后所涉及的供应链;从一个货架的摆放设计,从利润率、消费率、人流量的角度分析出这样做的原因。从一款彩虹糖果上,分析为什么只设计有5种味道,为什么偏偏选这5种。
他们为什么能拥有这么强大的商业分析能力?这种能力要如何炼成?
商业分析能力是这个社会最稀缺、最难获得的能力之一。光靠读书,看帖子很难炼成,反而容易被误导。
一个完全没创业过的人,读书的吸收效率是很低的。特别在畅销书横行的时代,“饥饿营销”、“网红经济”、“病毒传播”各种概念层出不穷,商业新手很容易被绕晕掉。
一些畅销书作家为了卖书和卖个人品牌,夸大了他观点的能量。
我所看到的是,很多大学生和职场新人被理论误导,做出了错误的职业选择,心里想追求的是财务自由,却不知不觉活成了劳碌命,耽误了自己的青春。
我在下面会举具体例子说明。
你“非常想知道有没有关于这方面的书籍”,那么我就先给你书单。
“今天看到一些人,能从一个产品的外包装,分析出这个设计背后所涉及的供应链;”
产品的外包装是一项很成熟的工艺,外包装常见的材质无非是牛皮纸、PET//PE、NY/PE等,找几家外包装定制厂家老板聊一聊就知道了,你可以读一读《一只iPhone的全球旅行》,详细讲了手机从设计、零部件制造、组装、运输、销售、走私、再销售的过程。
“从一个货架的摆放设计,从利润率、消费率、人流量的角度分析出这样做的原因”。
人类开超市已经有很长的历史的,老外在货架摆放上做了大量研究,帕科·昂德希尔写过一本书叫《顾客为什么买》,他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在购物中心、杂货店跟踪观察购物者,分析购买行为与消费心理的博弈关系,花费20年时间研究卖场环境如何布置。宝洁也盖了实验室型的超市来研究顾客的购买行为,这已经是一门成熟的学科。
“从一款彩虹糖果上,分析为什么只设计有5种味道,为什么偏偏选这5种。”
其实很简单,如果这位商业人士曾经卖过18种口味的彩虹糖,监测过各款口味的销售数据,并且做过深入的消费者调研,他会很清晰地知道顾客喜欢什么口味。成熟的营销人不轻信预测,他们通过调研和测试做决策。你可以读一读《史玉柱自述:我的营销心得》,脑白金不是第一天就砸全国广告的,而是在江苏几个小城市验证成功后逐步推广的。
读了这些书,就真的掌握了商业分析能力吗?不能。只能增加在饭桌上的谈资罢了。
真正强大的商业分析能力是这样的:
广西某民营医院老板老K原来钱赚得挺舒坦,突然开了一家竞争对手医院,请了三线明星代言,投放了大量户外广告,医院装修得富丽堂皇,服务人员服装、服务像空姐。
这家医院一开,老k的业绩掉了20%。他潜伏到对手医院做探子,观察地点、面积评估租金成本,观察医务人员、服务人员人数、职位配置算出工资成本,调查对手投的广告算出推广成本。
经过一系列调研算出对手的保本价格是一个项目6800元。对方现在的定价是7800元,于是他把价格降到6600元,这个价格他有利润,对方会亏。因为他判断对方在“环境,人员配置上过高”,广西有很大一部分“追求性价比”的顾客。
他专门针对对手改了广告内容,推广话术,调整了广告媒体,6600活动一推出,果然业绩开始止损回升。
我认为这才叫商业分析能力,盈利亏损、生死存亡就在一个或几个决策之间。 对于创业者来说,这不是什么“让人着迷”的品质,哪有功夫去想迷人不迷人,这是惊涛骇浪中自救上岸的能力。
每个人都可以在朋友圈谈论商业。转发马云“新零售”的讲话,做个总结,转发薛之谦的H5,预测新媒体内容营销趋势,在企业当个经理,高管,和一些一线品牌合作,感觉自己很专业,很懂商业。但是,如果脱离公司体系,你试试看,你能卖得动什么?你对商业真的懂吗?
衡量商业分析能力的标准,不是比赛谁能妙语连珠,连续抛出新颖有趣的观点,而是比谁生意做得好,企业赚钱多,能持续地健康赚钱。
如果你同意这个标准。我想告诉你,锻炼这个能力最好的方法不是看书,看帖子——
非得你自己去做一回生意不可
生意不用大,倒卖些家乡的特产,什么海鲜,蜜汁鸡翅,还可以做微信公众号代运营,或者自己做一个自媒体大号,根据你的才能和优势来定。
在这个过程中,你一定要花钱。花钱进货,花钱投放广告,雇几个兼职员工。正儿八经地做一回生意,可能会亏个几百、几千元钱,但是你会对商业有全新的认识。
评论马云,评论王健林谁不会?等你要把自己银行卡上的钱掏出来投资,一切都变了,那是你的血汗钱,你一分钱都不想亏。你开始认真和紧张起来,有一种压迫感逼你去思考商业的本质。光是准备做生意的思考过程,就能让你商业思维提高几个档次。
不信,我来陪你走一遍。
首先你要选产品。
你一定希望产品很好卖,那么首要原则是顺应趋势,不要和他作对。
消费升级就是很明显的趋势。中产阶级的队伍在壮大,信息面在拓宽,健康有品质的产品越卖越好,廉价有害的产品份额在萎缩。
同样卖5元钱的饮料,豆浆好还是奶茶好?
肯定是卖豆浆。5元钱决定了只能用奶精勾兑奶茶,越来越多人不喜欢这种有害健康的物质。你去看看娃哈哈、康师傅这几年的财报,惨不忍睹。
老龄化也是一个明显的趋势。
随着我国人民平均寿命的延长,以及生育率的下降,再来看一组体现变化的数据:
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982年为4.9%,1990年为5.6%,2000年为7.1%,2010年为8.9%,2014年为10.1%,中国的老龄化正呈加速度上升状态。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
你能根据这些公开信息分析出什么商机么?
事实是, 当北上广深的互联网公司在激烈抢夺中青年市场时,南方某省的精明商人常年享受老年人市场的红利。 搞一个药厂,配一些中草药做成口服液,喝了对身体没坏处。到三四线城市的小电台包一档谈话栏目,把口服液好好夸一夸,调整睡眠啦,缓解酸痛啦,补气补血啦,老人感觉电台具有权威性,功效又很吸引人,一盒卖100多元也不贵,买5盒还送2盒。就这样的营销方式,已经成功复制了20多个城市,每个月做几千万营业额。
选产品的第二个标准是能复制粘贴。
假设你是一个资深的平面设计师,画一手好图,P一手好S。你会开一家广告公司?还是做个漫画家?
如果你开一家广告公司,你就会发现,这门生意是做一单,只能收到一单的钱。想收5单的钱,就要再付出5单的力。客户要改,你就得奉陪到底。没客户的时候,你还要去找客户,谈客户,还不一定谈得成。虽然一个活儿的单价高,但是每天都要干活,不知不觉活成了劳碌命。致命之处在于,你的产品无法复制粘贴。
如果你去做个漫画家,前期一定很辛苦,只能在微博、朋友圈里积累粉丝,但是一旦粉丝群聚集起来,回报是巨大的。你的一本漫画可以卖书,卖APP下载,一本卖N份,你的粉丝越积累越多,你的作品也越卖越多,你完全可以不干活赚到钱。这门生意可以复制粘贴。
同样的,一个五星级大厨听起来很牛,但是天天要干活也挣不到几个钱。章鱼烧,奶茶,外带寿司这些大厨瞧不上的菜品,反而是能赚大钱的。因为可以做成样板品牌,卖品牌设计、装修模板、厨具赚加盟费,还可以卖食品原材料挣流水钱。每年都有大量存了点钱,厌倦了上班,想要创业过“自由生活”的人,他们是买单者。网络下“连锁加盟”,一长排推广结果印证着这块市场有多大。 成功的商人只需要把模板批量卖出,赚到一份份加盟费就行了——不需要炒任何一盘菜。
做生意的第二步是定价。
价格是非常敏感,非常关键的数字。它决定了顾客的购买成本,也决定了你的利润。
谈到定价,很多人津津乐道《怪诞心理学》里的价格把戏。
“比如电视机推销员山姆,他在对供展示的电视机进行分组时,和我们玩的也是同一类把戏:
36英寸 松下牌 690美元
42英寸 东芝牌 850美元
50英寸 飞利浦牌 1480美元”
作者认为,当他故意设置了一高一低的价格后,大部分顾客就会买看起来便宜的中间档——850美元。
而当你真正开始做生意的时候,你就发现他这个理论的适用范围是很窄的。你卖850美元,顾客马上就上网查,“42英寸东芝牌多少钱?”如果网上其他家卖820元,顾客想都不想就走了。还有可能是,顾客有个朋友在国美或苏宁上班,或对电视机有过深度调研购买经验,他会建议“别傻了,国产42英寸才680元,质量差不多的!”于是顾客也不会中你850的圈套。
当你做生意的时候,你就会发现, 怪诞心理学有用,但是没有那么大魔力,除非顾客没有其他地方可比价,只能在你家买。
真正管用的理论来自看起来就很枯燥的大部头——《营销管理》。
“需求决定了企业产品价格的上限,成本是其下限。”
“不同市场需求价格弹性不同。弹性越高,则降价1%带来的销量越大。如果富有弹性,销售者就考虑降价,因为较低的价格能产生更高的总收入。”
“一项全面回顾40年来价格弹性的学术研究发现,所有市场、产品和时间段的平均价格弹性为2.62。”
“耐用消费品的价格弹性比其他产品高,处于引入期和成长期的产品价格弹性比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的高。”
很多中小企业老板定价就是按菲利普·科特勒的这句话——
首先应当考虑最接近的竞争者的价格。如果企业的产品有竞争者所没有的特色,那么就应该评估其对消费者的价值,加到竞争者的价格上。
说白了,跟同层级的竞争对手比,我的产品有优势,我就可以略贵,反之,我要略便宜。如果不这么干,无论你玩什么价格把戏,都会有消费者来教育你“你们怎么这么贵,某某家才XX元!”,销量下跌的数据也会告诉你。这个规律适用于大部分竞争激烈的市场。
第三步是推广。
一谈到推广,很多人就会谈杜蕾斯,谈薛之谦的H5,谈500强品牌户外、视频、音频媒体的全面覆盖联动传播,网红KOL扩大声势。
很多营销人也会把这些建议写到方案里,反正推广费不是自己出。
但是一旦自己要掏钱搞推广,你发现游戏不一样了。那些500强互联网公司丢个几百万不眨眼,而你,一分钱广告费都不愿意浪费,最好投一些免费渠道,如果花钱,投一元钱最好能挣回5元。
公司小的时候,压根不用去想什么病毒营销,10万+爆文,不现实,找准一个强力卖点,选一个精准渠道去投放才是靠谱的。
正如我朋友倒卖周华健门票。周天王隐退多年,影响力大不如前,门票滞销。我朋友很容易就搞到了3折的进价。他就在想:投什么渠道最可能把票卖掉?
会听周华健的歌的人群,一定不年轻,至少是70后,80后,甚至60后,而且要有一定经济实力,于是他选定2个渠道:高端楼盘的业主群和形象稳重的高端车车友会群,给群主一些红包做代价,搞个群福利活动,最终卖了100多张票,包括10张顶级VIP。另一个做定制T恤生意的朋友,天天混明星粉丝群,关心粉丝的日常生活,吹捧一下他们的爱豆,也能搞到定制偶像T恤的订单。 在企业小的阶段,推广渠道的精准度是最重要的。
企业稍微大了,也千万别学4A公司那套“360度整合传播”,搞什么媒体全覆盖联动,听起来不明觉厉,实际上烧钱死得快。很多企业发展初期就是靠单点突破,倾全力去吃透,报纸也好,电台也好,微博也好,公众号也好,单点做透,把ROI做到最高。到生存无忧了,才考虑投其他媒体去提升品牌知名度,美誉度。这个顺序一旦做反了就很可能导致崩盘。
你看,做一个小生意,光是想想就有很多门道,这还不包括做大后的供应链优化,品牌资产管理,客服管理等等。而且你会发现什么叫一环扣一环。比如推广,你广告卖点不强卖不动货,你煽动吹牛过度,把顾客期望值抬太高,一堆投诉就到客服那了。书本的理论或是概念并没有书里吹得那么神,光靠读书去创业是不靠谱的,你必须同时处理、平衡多个环节。
只要做上半年时间的小生意老板,你就会发现你的思维方式有以下改变:
你身边的圈子以前都是打工者,慢慢转变为老板,尽管是小老板。你开始获取越来越多的创业信息。
和人聊天时,对方抛出一个商业概念,饥饿营销也好,增长黑客也好,你能迅速准确地知道,它属于产品、推广、定价,渠道的哪个范畴,它会如何影响到成本、销售和利润。
你去逛街时,你的思考维度从消费者变为生产者。你看到一家奶茶店,以前只会想他价格和口味如何,现在你会思考他的租金、原料成本、月流水和推广渠道。
你以前喜欢畅销书,现在开始啃学术书。以前让你激动不已的商业理念,现在看来漏洞百出。你开始啃《营销管理》、《经济学原理》这种大部头。
你变冷静了。你开始抛开感情好恶来读书。你会读一些你不喜欢的作者的书,对自己有启发就行。自己曾经喜欢甚至崇拜的作者,你也会抓出他的理论漏洞。
你不再转发马云咋说,不再和人讨论王健林咋想,你关心的是我咋办?我的生意如何能做的更好?
你变抠了。你以前骂过老板很抠,你当了老板也大方不到哪去。不该出的钱一分都不出。
你独立思考的时间变长了。做个小生意,你也会听到纷纷扰扰的建议。有人要你降价,有人要你提价。你发现你才是所有问题的负责人,所有风险的承担着,所有收益的获利者。提建议的人可以说完就走,你不行。你会感到孤独。你开始更少地去问别人意见,你开始长时间,安静地独立思考,一个问题独自想上2、3个小时。
所以这就是我的建议——与其一年花几百元去买书,看着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实际上读了的书收获也不大, 还不如先亏个几百元,几千元去做一把生意,建立一个清晰的、初步的商业大局观,认清自己的商业能力长、短板。 这大概率是一次痛苦而无助的修炼,但也一定是你这辈子最划算的一次学习。
想一想,我刚才说的那8项改变,只读书,不做生意,会发生在你身上吗?
或许有人可以靠模拟盘炒股赚到1个亿,但是概率大吗?赚到了又怎样,有意义吗?
世间所有重要的才华都标了代价,只是我们愿不愿意承认罢了。
作者:关健明
2. 商业分析能力是怎样炼成的
真正强大的商业分析能力是这样的:广西某民营医院老板老K原来钱赚的挺舒坦,突然开了一家竞争对手医院,请了三线明星代言,投放了大量户外广告,医院装修得富丽堂皇,服务人员服装、服务像空姐。这家医院一开,老k的业绩掉了20%。他潜伏到对手医院做探子,观察地点、面积评估租金成本,观察医务人员、服务人员人数、职位配置算出工资成本,调查对手投的广告算出推广成本,经过一系列调研算出对手的保本价格是一个项目6800元。对方现在的定价是7800元,于是他把价格降到6600元,这个价格他有利润,对方会亏,因为他判断对方在“环境,人员配置上过高”,广西有很大一部分“追求性价比”的顾客。他专门针对对手改了广告内容,推广话术,调整了广告媒体,6600活动一推出,果然业绩开始止损回升。
我认为这才叫商业分析能力,盈利亏损、生死存亡就在一个或几个决策之间。对于创业者来说,这不是什么“让人着迷”的品质,哪有功夫去想迷人不迷人,这是惊涛骇浪中自救上岸的能力。
每个人都可以在朋友圈谈论商业。转发马云“新零售”的讲话,做个总结,转发薛之谦的H5,预测新媒体内容营销趋势,在企业当个经理,高管,和一些一线品牌合作,感觉自己很专业,很懂商业。但是,如果脱离公司体系,你试试看,你能卖得动什么?你对商业真的懂吗?
衡量商业分析能力的标准,不是比赛谁能妙语连珠,连续抛出新颖有趣的观点。而是比谁生意做得好,企业赚钱多,能持续地健康赚钱。
如果你同意这个标准。我想告诉你,锻炼这个能力最好的方法不是看书看帖子。
非得你自己去做一回生意不可。
生意不用大,倒卖些家乡的特产,什么海鲜,蜜汁鸡翅,还可以做微信公众号代运营,或者自己做一个自媒体大号,根据你的才能和优势来定。
在这个过程中,你一定要花钱,花钱进货,花一些钱投放广告,雇几个兼职员工,正儿八经地做一回生意,可能会亏个几百、几千元钱,但是你会对商业有全新的认识。
评论马云,评论王健林谁不会?等你要把自己银行卡上的钱掏出来投资,一切都变了,那是你的血汗钱,你一分钱都不想亏。你开始认真和紧张起来,有一种压迫感逼你去思考商业的本质。光是准备做生意的思考过程,就能让你商业思维提高几个档次。
不信,我来陪你走一遍。
首先你要选产品
你一定希望产品很好卖,那么首要原则是顺应趋势,不要和他作对。
消费升级就是很明显的趋势。中产阶级的队伍在壮大,信息面在拓宽,健康有品质的产品越卖越好,廉价有害的产品份额在萎缩。
同样卖5元钱的饮料,豆浆好还是奶茶好?
肯定是卖豆浆。5元钱决定了只能用奶精勾兑奶茶,越来越多人不喜欢这种有害健康的物质。你去看看娃哈哈、康师傅这几年的财报,惨不忍睹。
老龄化也是一个明显的趋势。
随着我国人民平均寿命的延长,以及生育率的下降,再来看一组体现变化的数据: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982年为4.9%,1990年为5.6%,2000年为7.1%,2010年为8.9%,2014年为10.1%,中国的老龄化正呈加速度上升状态。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
3. 至上励合
至上励合称 将在四月下旬发行
至上励合首本图文志(写zhen集)即将出版发行,,
即将,即将!!!
之前推广宣传里面提到的图文志名称《彩虹棉花糖》以及预计售价48元都是暂定的!!
暂定,暂定!
具体的发行时间,请随时留意官网和贴吧的通知!!
大家在各地咨询的时候,请尽量去到大的新华书店,正版图书经销商,不要去问小摊贩!!!
由于之前我们的宣传工作,导致有些盗版书商迅速的炒旧饭,在市面上发行了所谓《彩虹棉花糖》的盗版出版物,并且还在报纸上广告邮购等。
因此我们最终的正版图文志将不会使用《彩虹棉花糖》这个名字,为防止盗版商进一步的钻空子,正式的名称将不再公布。
大家要注意的是,
我们图文志的发行方是:湖南天舟华文俪制传媒有限公司
4. 商业分析能力是怎样炼成的
商业分析能力是如何炼成的?
有一些人,能从一个产品的外包装,分析出这个设计背后所涉及的供应链;从一个货架的摆放设计,从利润率、消费率、人流量的角度分析出这样做的原因。从一款彩虹糖果上,分析为什么只设计有5种味道,为什么偏偏选这5种。
他们为什么能拥有这么强大的商业分析能力?这种能力要如何炼成?
商业分析能力是这个社会最稀缺、最难获得的能力之一。光靠读书,看帖子很难炼成,反而容易被误导。
一个完全没创业过的人,读书的吸收效率是很低的。特别在畅销书横行的时代,“饥饿营销”、“网红经济”、“病毒传播”各种概念层出不穷,商业新手很容易被绕晕掉。
一些畅销书作家为了卖书和卖个人品牌,夸大了他观点的能量。
我所看到的是,很多大学生和职场新人被理论误导,做出了错误的职业选择,心里想追求的是财务自由,却不知不觉活成了劳碌命,耽误了自己的青春。
我在下面会举具体例子说明。
你“非常想知道有没有关于这方面的书籍”,那么我就先给你书单。
“今天看到一些人,能从一个产品的外包装,分析出这个设计背后所涉及的供应链;”
产品的外包装是一项很成熟的工艺,外包装常见的材质无非是牛皮纸、PET//PE、NY/PE等,找几家外包装定制厂家老板聊一聊就知道了,你可以读一读《一只iPhone的全球旅行》,详细讲了手机从设计、零部件制造、组装、运输、销售、走私、再销售的过程。
“从一个货架的摆放设计,从利润率、消费率、人流量的角度分析出这样做的原因”。
人类开超市已经有很长的历史的,老外在货架摆放上做了大量研究,帕科·昂德希尔写过一本书叫《顾客为什么买》,他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在购物中心、杂货店跟踪观察购物者,分析购买行为与消费心理的博弈关系,花费20年时间研究卖场环境如何布置。宝洁也盖了实验室型的超市来研究顾客的购买行为,这已经是一门成熟的学科。
“从一款彩虹糖果上,分析为什么只设计有5种味道,为什么偏偏选这5种。”
其实很简单,如果这位商业人士曾经卖过18种口味的彩虹糖,监测过各款口味的销售数据,并且做过深入的消费者调研,他会很清晰地知道顾客喜欢什么口味。成熟的营销人不轻信预测,他们通过调研和测试做决策。你可以读一读《史玉柱自述:我的营销心得》,脑白金不是第一天就砸全国广告的,而是在江苏几个小城市验证成功后逐步推广的。
读了这些书,就真的掌握了商业分析能力吗?不能。只能增加在饭桌上的谈资罢了。
真正强大的商业分析能力是这样的:
广西某民营医院老板老K原来钱赚得挺舒坦,突然开了一家竞争对手医院,请了三线明星代言,投放了大量户外广告,医院装修得富丽堂皇,服务人员服装、服务像空姐。
这家医院一开,老k的业绩掉了20%。他潜伏到对手医院做探子,观察地点、面积评估租金成本,观察医务人员、服务人员人数、职位配置算出工资成本,调查对手投的广告算出推广成本。
经过一系列调研算出对手的保本价格是一个项目6800元。对方现在的定价是7800元,于是他把价格降到6600元,这个价格他有利润,对方会亏。因为他判断对方在“环境,人员配置上过高”,广西有很大一部分“追求性价比”的顾客。
他专门针对对手改了广告内容,推广话术,调整了广告媒体,6600活动一推出,果然业绩开始止损回升。
我认为这才叫商业分析能力,盈利亏损、生死存亡就在一个或几个决策之间。 对于创业者来说,这不是什么“让人着迷”的品质,哪有功夫去想迷人不迷人,这是惊涛骇浪中自救上岸的能力。
每个人都可以在朋友圈谈论商业。转发马云“新零售”的讲话,做个总结,转发薛之谦的H5,预测新媒体内容营销趋势,在企业当个经理,高管,和一些一线品牌合作,感觉自己很专业,很懂商业。但是,如果脱离公司体系,你试试看,你能卖得动什么?你对商业真的懂吗?
衡量商业分析能力的标准,不是比赛谁能妙语连珠,连续抛出新颖有趣的观点,而是比谁生意做得好,企业赚钱多,能持续地健康赚钱。
如果你同意这个标准。我想告诉你,锻炼这个能力最好的方法不是看书,看帖子——
非得你自己去做一回生意不可
生意不用大,倒卖些家乡的特产,什么海鲜,蜜汁鸡翅,还可以做微信公众号代运营,或者自己做一个自媒体大号,根据你的才能和优势来定。
在这个过程中,你一定要花钱。花钱进货,花钱投放广告,雇几个兼职员工。正儿八经地做一回生意,可能会亏个几百、几千元钱,但是你会对商业有全新的认识。
评论马云,评论王健林谁不会?等你要把自己银行卡上的钱掏出来投资,一切都变了,那是你的血汗钱,你一分钱都不想亏。你开始认真和紧张起来,有一种压迫感逼你去思考商业的本质。光是准备做生意的思考过程,就能让你商业思维提高几个档次。
不信,我来陪你走一遍。
首先你要选产品。
你一定希望产品很好卖,那么首要原则是顺应趋势,不要和他作对。
消费升级就是很明显的趋势。中产阶级的队伍在壮大,信息面在拓宽,健康有品质的产品越卖越好,廉价有害的产品份额在萎缩。
同样卖5元钱的饮料,豆浆好还是奶茶好?
肯定是卖豆浆。5元钱决定了只能用奶精勾兑奶茶,越来越多人不喜欢这种有害健康的物质。你去看看娃哈哈、康师傅这几年的财报,惨不忍睹。
老龄化也是一个明显的趋势。
随着我国人民平均寿命的延长,以及生育率的下降,再来看一组体现变化的数据:
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982年为4.9%,1990年为5.6%,2000年为7.1%,2010年为8.9%,2014年为10.1%,中国的老龄化正呈加速度上升状态。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
你能根据这些公开信息分析出什么商机么?
事实是, 当北上广深的互联网公司在激烈抢夺中青年市场时,南方某省的精明商人常年享受老年人市场的红利。 搞一个药厂,配一些中草药做成口服液,喝了对身体没坏处。到三四线城市的小电台包一档谈话栏目,把口服液好好夸一夸,调整睡眠啦,缓解酸痛啦,补气补血啦,老人感觉电台具有权威性,功效又很吸引人,一盒卖100多元也不贵,买5盒还送2盒。就这样的营销方式,已经成功复制了20多个城市,每个月做几千万营业额。
选产品的第二个标准是能复制粘贴。
假设你是一个资深的平面设计师,画一手好图,P一手好S。你会开一家广告公司?还是做个漫画家?
如果你开一家广告公司,你就会发现,这门生意是做一单,只能收到一单的钱。想收5单的钱,就要再付出5单的力。客户要改,你就得奉陪到底。没客户的时候,你还要去找客户,谈客户,还不一定谈得成。虽然一个活儿的单价高,但是每天都要干活,不知不觉活成了劳碌命。致命之处在于,你的产品无法复制粘贴。
如果你去做个漫画家,前期一定很辛苦,只能在微博、朋友圈里积累粉丝,但是一旦粉丝群聚集起来,回报是巨大的。你的一本漫画可以卖书,卖APP下载,一本卖N份,你的粉丝越积累越多,你的作品也越卖越多,你完全可以不干活赚到钱。这门生意可以复制粘贴。
同样的,一个五星级大厨听起来很牛,但是天天要干活也挣不到几个钱。章鱼烧,奶茶,外带寿司这些大厨瞧不上的菜品,反而是能赚大钱的。因为可以做成样板品牌,卖品牌设计、装修模板、厨具赚加盟费,还可以卖食品原材料挣流水钱。每年都有大量存了点钱,厌倦了上班,想要创业过“自由生活”的人,他们是买单者。网络下“连锁加盟”,一长排推广结果印证着这块市场有多大。 成功的商人只需要把模板批量卖出,赚到一份份加盟费就行了——不需要炒任何一盘菜。
做生意的第二步是定价。
价格是非常敏感,非常关键的数字。它决定了顾客的购买成本,也决定了你的利润。
谈到定价,很多人津津乐道《怪诞心理学》里的价格把戏。
“比如电视机推销员山姆,他在对供展示的电视机进行分组时,和我们玩的也是同一类把戏:
36英寸 松下牌 690美元
42英寸 东芝牌 850美元
50英寸 飞利浦牌 1480美元”
作者认为,当他故意设置了一高一低的价格后,大部分顾客就会买看起来便宜的中间档——850美元。
而当你真正开始做生意的时候,你就发现他这个理论的适用范围是很窄的。你卖850美元,顾客马上就上网查,“42英寸东芝牌多少钱?”如果网上其他家卖820元,顾客想都不想就走了。还有可能是,顾客有个朋友在国美或苏宁上班,或对电视机有过深度调研购买经验,他会建议“别傻了,国产42英寸才680元,质量差不多的!”于是顾客也不会中你850的圈套。
当你做生意的时候,你就会发现, 怪诞心理学有用,但是没有那么大魔力,除非顾客没有其他地方可比价,只能在你家买。
真正管用的理论来自看起来就很枯燥的大部头——《营销管理》。
“需求决定了企业产品价格的上限,成本是其下限。”
“不同市场需求价格弹性不同。弹性越高,则降价1%带来的销量越大。如果富有弹性,销售者就考虑降价,因为较低的价格能产生更高的总收入。”
“一项全面回顾40年来价格弹性的学术研究发现,所有市场、产品和时间段的平均价格弹性为2.62。”
“耐用消费品的价格弹性比其他产品高,处于引入期和成长期的产品价格弹性比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的高。”
很多中小企业老板定价就是按菲利普·科特勒的这句话——
首先应当考虑最接近的竞争者的价格。如果企业的产品有竞争者所没有的特色,那么就应该评估其对消费者的价值,加到竞争者的价格上。
说白了,跟同层级的竞争对手比,我的产品有优势,我就可以略贵,反之,我要略便宜。如果不这么干,无论你玩什么价格把戏,都会有消费者来教育你“你们怎么这么贵,某某家才XX元!”,销量下跌的数据也会告诉你。这个规律适用于大部分竞争激烈的市场。
第三步是推广。
一谈到推广,很多人就会谈杜蕾斯,谈薛之谦的H5,谈500强品牌户外、视频、音频媒体的全面覆盖联动传播,网红KOL扩大声势。
很多营销人也会把这些建议写到方案里,反正推广费不是自己出。
但是一旦自己要掏钱搞推广,你发现游戏不一样了。那些500强互联网公司丢个几百万不眨眼,而你,一分钱广告费都不愿意浪费,最好投一些免费渠道,如果花钱,投一元钱最好能挣回5元。
公司小的时候,压根不用去想什么病毒营销,10万+爆文,不现实,找准一个强力卖点,选一个精准渠道去投放才是靠谱的。
正如我朋友倒卖周华健门票。周天王隐退多年,影响力大不如前,门票滞销。我朋友很容易就搞到了3折的进价。他就在想:投什么渠道最可能把票卖掉?
会听周华健的歌的人群,一定不年轻,至少是70后,80后,甚至60后,而且要有一定经济实力,于是他选定2个渠道:高端楼盘的业主群和形象稳重的高端车车友会群,给群主一些红包做代价,搞个群福利活动,最终卖了100多张票,包括10张顶级VIP。另一个做定制T恤生意的朋友,天天混明星粉丝群,关心粉丝的日常生活,吹捧一下他们的爱豆,也能搞到定制偶像T恤的订单。 在企业小的阶段,推广渠道的精准度是最重要的。
企业稍微大了,也千万别学4A公司那套“360度整合传播”,搞什么媒体全覆盖联动,听起来不明觉厉,实际上烧钱死得快。很多企业发展初期就是靠单点突破,倾全力去吃透,报纸也好,电台也好,微博也好,公众号也好,单点做透,把ROI做到最高。到生存无忧了,才考虑投其他媒体去提升品牌知名度,美誉度。这个顺序一旦做反了就很可能导致崩盘。
你看,做一个小生意,光是想想就有很多门道,这还不包括做大后的供应链优化,品牌资产管理,客服管理等等。而且你会发现什么叫一环扣一环。比如推广,你广告卖点不强卖不动货,你煽动吹牛过度,把顾客期望值抬太高,一堆投诉就到客服那了。书本的理论或是概念并没有书里吹得那么神,光靠读书去创业是不靠谱的,你必须同时处理、平衡多个环节。
只要做上半年时间的小生意老板,你就会发现你的思维方式有以下改变:
你身边的圈子以前都是打工者,慢慢转变为老板,尽管是小老板。你开始获取越来越多的创业信息。
和人聊天时,对方抛出一个商业概念,饥饿营销也好,增长黑客也好,你能迅速准确地知道,它属于产品、推广、定价,渠道的哪个范畴,它会如何影响到成本、销售和利润。
你去逛街时,你的思考维度从消费者变为生产者。你看到一家奶茶店,以前只会想他价格和口味如何,现在你会思考他的租金、原料成本、月流水和推广渠道。
你以前喜欢畅销书,现在开始啃学术书。以前让你激动不已的商业理念,现在看来漏洞百出。你开始啃《营销管理》、《经济学原理》这种大部头。
你变冷静了。你开始抛开感情好恶来读书。你会读一些你不喜欢的作者的书,对自己有启发就行。自己曾经喜欢甚至崇拜的作者,你也会抓出他的理论漏洞。
你不再转发马云咋说,不再和人讨论王健林咋想,你关心的是我咋办?我的生意如何能做的更好?
你变抠了。你以前骂过老板很抠,你当了老板也大方不到哪去。不该出的钱一分都不出。
你独立思考的时间变长了。做个小生意,你也会听到纷纷扰扰的建议。有人要你降价,有人要你提价。你发现你才是所有问题的负责人,所有风险的承担着,所有收益的获利者。提建议的人可以说完就走,你不行。你会感到孤独。你开始更少地去问别人意见,你开始长时间,安静地独立思考,一个问题独自想上2、3个小时。
所以这就是我的建议——与其一年花几百元去买书,看着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实际上读了的书收获也不大, 还不如先亏个几百元,几千元去做一把生意,建立一个清晰的、初步的商业大局观,认清自己的商业能力长、短板。 这大概率是一次痛苦而无助的修炼,但也一定是你这辈子最划算的一次学习。
想一想,我刚才说的那8项改变,只读书,不做生意,会发生在你身上吗?
或许有人可以靠模拟盘炒股赚到1个亿,但是概率大吗?赚到了又怎样,有意义吗?
世间所有重要的才华都标了代价,只是我们愿不愿意承认罢了。
5. 你认为世界上卖得最失败的广告有哪些
我认为世界上卖得最失败的广告应该就属于恒源祥广告,恒源祥本来是一个比较大的企业,而且这个企业的业务范围非常的多,但是在上一年的时候,恒源祥推出了一个时长5分钟的广告,当时就收到了网友的口诛笔伐,这样的广告实在是太让人无语了。
6. 世界上最大的糖果公司是哪家
玛氏公司(Mars Inc.)一开始只是家糖果厂,但时至今日,它的分公司与工厂却早已遍布全世界。玛氏公司生产与销售多种商品,从糖果、宠物食品,到加工米,产品行销全球,顾客遍及100多个国家。玛氏公司虽然是一跨国企业,但目前仍由家族掌控,并由企业家第三代,约翰、小弗瑞斯特与杰奎琳·玛氏(John,Forrest Jr.& Jacqueline Mars)负责经营。
2002年,《福布斯》(Forbes)杂志将该公司列为全美第三大私人企业,而家族则名列全球最富有的第21名,净值高达100亿美元。
2008年10月,玛氏联手股神巴菲特,斥资230亿美元收购口香糖制造商箭牌,迅速得到一个充分全球化的网络,以及与主业巧克力相比更具有健康形象的业务。与此同时,由家族控股的玛氏糖果,也因此成为全球最大的糖果制造商,控制全球糖果业的14.5%的市场份额。
玛氏公司的经营项目包括点心类食品(M&Ms巧克力、士力架〈Snickers〉、德芙巧克力〈Dove〉、彩虹糖〈Skittles〉,等等),主食类食品(包装米、面团、酱料),宠物食品(伟嘉)〈Whiskas〉、宝路〈Pedigree〉和西莎〈Cesar〉),饮料(自动零售机饮料),电子产品(自动支付系统),以及信息科技等。
这家公司是一个非常神秘的企业。它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也不愿意公布财务报表,即使对银行也不例外。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玛氏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私人企业之一,而且投入许多经费进行全球性的广告活动,以销售其产品。
7. 有人听说过彩虹堂吗是骗人的吗
是骗人的,这个app的信息,查不到,没有公司,域名都没备案。
(7)彩虹糖推广扩展阅读
彩虹堂赚钱方式,一种是静态的,一种是动态的。比如你们租的系统不同,收益会不同,静态的话,租期半年时间,净赚就有五个月的时间,申请一个账号能任意租多个系统。
动态赚钱的方式,如果租用的是这种方式,拿下收益更不成问题,个人又能拿下收益奖励,有总代,合伙人还有高级合伙人收益,这样一次递增,一年轻松赚上上百万都不是问题。不用投资,不同去租用系统,仅仅是推广的方式,就能赚钱。
软件的工作原理
通过推荐人分享下载链接下载彩虹堂智能系统软件,通过推荐人的邀请码注册,购买系统后成为会员,输入账号和密码获取您的终端IP地址,便开启刷系统自动点击刷-单。
8. 王一博成为生气啵啵全系列代言人,他的背后还有哪些宝藏品牌
我们如今所处的时代可谓是个数据时代,而流量就是最典型的一个代表,“明星效应”也是渗透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因此很多品牌都会选择明星来为自己代言,以此来获取更大的收益。在众多热门明星中,王一博更是脱颖而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都代言了哪些品牌吧。
一:安踏
4月29日,王一博被正式宣布成为了安踏品牌全球首席代言人,开始了与安踏的合作。安踏选择王一博可谓是十分正确的决定,首先最重要的一个点肯定是王一博自身的大火,顶流明星的带动性是毋庸置疑的;其次就是王一博对运动的热爱众所周知,日常私服穿搭也是以休闲运动服居多,这和安踏运动品牌这一特性完全吻合;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双方都很支持奥运会,安踏不仅是中国东奥的官方合作伙伴,在过去十几年来还为29支中国国家队打造奥运装备,而王一博是冰雪运动推广大使。
9. 目前,王一博正在给哪些品牌作代言
截至2019年,王一博正在silcot舒蔻、Abercrombie & Fitch、Origins悦木之源、海飞丝品牌代言。
1、silcot舒蔻
2019年10月16日,王一博正式成为尤妮佳舒蔻品牌大师。 成为尤妮佳舒寇1/2化妆棉代言人。
(9)彩虹糖推广扩展阅读:
王一博出生于河南省洛阳市,初一时他看到电视播出街舞比赛,对其中的技巧舞产生了兴趣,经过反复恳求征得妈妈同意后,开始学习舞蹈,并逐渐发现自己在肢体方面的天赋。
2011年,还在读初二的王一博参加全国IBD顶尖街舞大赛,进入Hiphop组16强,由此被乐华娱乐发掘成为练习生。2014年9月15日,以UNIQ组合成员身份亮相。
2019年6月27日,主演的古装仙侠剧《陈情令》在腾讯视频播出,王一博饰演正直内敛的姑苏蓝氏二公子蓝忘机;此外,还为该剧与肖战合唱片尾曲《无羁》 。9月,与赵丽颖搭档主演古装剧《有翡》。
10. 如何炼成的
请问您是想咨询什么是怎样炼成的?
最近咨询较多的是真正强大的商业分析能力是怎样炼成的
商业分析能力是这个社会最稀缺,最难获得的能力之一。光靠读书,看帖子很难炼成,反而容易被误导。
一个完全没创业过的人,读书的吸收效率是很低的。特别在畅销书横行的时代,“饥饿营销”、“网红经济”、“病毒传播”各种概念层出不穷,商业新手很容易被绕晕掉。
一些畅销书作家为了卖书和卖个人品牌,夸大了他观点的能量。 我所看到的是,很多大学生和职场新人被理论误导,做出了错误的职业选择,心里想追求的是财务自由,却不知不觉活成了劳碌命,耽误了自己的青春。我在下面会举具体例子说明。
你“非常想知道有没有关于这方面的书籍”,那么我就先给你书单:
>>>>
1
“今天看到一些人,能从一个产品的外包装,分析出这个搜索设计背后所涉及的供应链;”
产品的外包装是一项很成熟的工艺,外包装常见的材质无非是牛皮纸、PET//PE、NY/PE等,找几家外包装定制厂家老板聊一聊就知道了,你可以读一读 《一只iPhone的全球旅行》 ,详细讲了手机从设计、零部件制造、组装、运输、销售、走私、再销售的过程。
2
“从一个货架的摆放设计,从利润率、消费率、人流量的角度分析出这样做的原因;”
人类开超市已经有很长的历史的,老外在货架摆放上做了大量研究,帕科昂德希尔写过一本书叫 《顾客为什么买》 ,他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在购物中心、杂货店跟踪观察购物者,分析购买行为与消费心理的博弈关系,花费20年时间研究卖场环境如何布置。宝洁也盖了实验室型的超市来研究顾客的购买行为,这已经是一门成熟的学科。
3
“从一款彩虹糖果上,分析为什么只设计有5种味道,为什么偏偏选这5种;”
其实很简单,如果这位商业人士曾经卖过18种口味的彩虹糖,监测过各款口味的销售数据,并且做过深入的消费者调研,他会很清晰地知道顾客喜欢什么口味。成熟的营销人不轻信预测,他们通过调研和测试做决策。你可以读一读 《史玉柱自述:我的营销心得》 ,脑白金不是第一天就砸全国广告的,而是在江苏几个小城市验证成功后逐步推广的。
读了这些书,就真的掌握了商业分析能力吗?不能。只能增加在饭桌上的谈资罢了。
真正强大的商业分析能力是这样的:广西某民营医院老板老K原来钱赚的挺舒坦,突然开了一家竞争对手医院,请了三线明星代言,投放了大量户外广告,医院装修得富丽堂皇,服务人员服装、服务像空姐。这家医院一开,老k的业绩掉了20%。他潜伏到对手医院做探子,观察地点、面积评估租金成本,观察医务人员、服务人员人数、职位配置算出工资成本,调查对手投的广告算出推广成本,经过一系列调研算出对手的保本价格是一个项目6800元。对方现在的定价是7800元,于是他把价格降到6600元,这个价格他有利润,对方会亏,因为他判断对方在“环境,人员配置上过高”,广西有很大一部分“追求性价比”的顾客。他专门针对对手改了广告内容,推广话术,调整了广告媒体,6600活动一推出,果然业绩开始止损回升。
我认为这才叫商业分析能力,盈利亏损、生死存亡就在一个或几个决策之间。对于创业者来说,这不是什么“让人着迷”的品质,哪有功夫去想迷人不迷人,这是惊涛骇浪中自救上岸的能力。
每个人都可以在朋友圈谈论商业。转发马云“新零售”的讲话,做个总结,转发薛之谦的H5,预测新媒体内容营销趋势,在企业当个经理,高管,和一些一线品牌合作,感觉自己很专业,很懂商业。但是,如果脱离公司体系,你试试看,你能卖得动什么?你对商业真的懂吗?
衡量商业分析能力的标准,不是比赛谁能妙语连珠,连续抛出新颖有趣的观点。而是比谁生意做得好,企业赚钱多,能持续地健康赚钱。
如果你同意这个标准。我想告诉你,锻炼这个能力最好的方法不是看书看帖子――
非得你自己去做一回生意不可。
生意不用大,倒卖些家乡的特产,什么海鲜,蜜汁鸡翅,还可以做微信公众号代运营,或者自己做一个自媒体大号,根据你的才能和优势来定。
在这个过程中,你一定要花钱,花钱进货,花一些钱投放广告,雇几个兼职员工,正儿八经地做一回生意,可能会亏个几百、几千元钱,但是你会对商业有全新的认识。
评论马云,评论王健林谁不会?等你要把自己银行卡上的钱掏出来投资,一切都变了,那是你的血汗钱,你一分钱都不想亏。你开始认真和紧张起来,有一种压迫感逼你去 思考商业的本质 。光是准备做生意的思考过程,就能让你商业思维提高几个档次。
不信,我来陪你走一遍。
首先你要选产品
你一定希望产品很好卖,那么 首要原则是顺应趋势,不要和他作对。
消费升级就是很明显的趋势。中产阶级的队伍在壮大,信息面在拓宽,健康有品质的产品越卖越好,廉价有害的产品份额在萎缩。
同样卖5元钱的饮料,豆浆好还是奶茶好?
肯定是卖豆浆。5元钱决定了只能用奶精勾兑奶茶,越来越多人不喜欢这种有害健康的物质。你去看看娃哈哈、康师傅这几年的财报,惨不忍睹。
老龄化也是一个明显的趋势。
随着我国人民平均寿命的延长,以及生育率的下降,再来看一组体现变化的数据: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982年为4.9%,1990年为5.6%,2000年为7.1%,2010年为8.9%,2014年为10.1%,中国的老龄化正呈加速度上升状态。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
你能根据这些公开信息分析出什么商机么?
事实是,当北上广深的互联网公司在激烈抢夺中青年市场时,南方某省的精明商人常年享受老年人市场的红利。搞一个药厂,配一些中草药做成口服液,喝了对身体没坏处。到三四线城市的小电台包一档谈话栏目,把口服液好好夸一夸,调整睡眠啦,缓解酸痛啦,补气补血啦,老人感觉电台具有权威性,功效又很吸引人,一盒卖100多百元也不贵,买5盒还送2盒。就这样的营销方式,已经成功复制了20多个城市,每个月做几千万营业额。
选产品的第二个标准是能复制粘贴。
假设你是一个资深的平面设计师,画的一手好图,P的一手好S。
你会开一家广告公司?还是做个漫画家?
如果你开一家广告公司,你就会发现,这门生意是做一单,只能收到一单的钱。想收5单的钱,就要再付出5单的力。客户要改,你就得奉陪到底。没客户的时候,你还有去找客户,谈客户,还不一定谈的成。虽然一个活儿的单价高,但是每天都要干活,不知不觉活成了劳碌命。致命之处在于,你的产品无法复制粘贴。
如果你去做个漫画家,前期一定很辛苦,只能在微博、朋友圈里积累粉丝,但是一旦粉丝群聚集起来,回报是巨大的。你的一本漫画可以卖书,卖APP下载,一本卖N份,你的粉丝越积累越多,你的作品也越卖越多,你完全可以不干活赚到钱。这门生意可以复制粘贴。
同样的,一个五星级大厨听起来很牛,但是天天要干活也挣不到几个钱。章鱼烧,奶茶,外带寿司这些大厨瞧不上的菜品,反而是能赚大钱的。因为可以做成样板品牌,卖品牌设计、装修模板、厨具赚加盟费,还可以卖食品原材料挣流水钱。每年都有大量存了点钱,厌倦了上班,想要创业过“自由生活”的人,他们是买单者。网络下“连锁加盟”,一长排推广结果印证着这块市场有多大。成功的商人只需要把模板批量卖出,赚到一份份加盟费就行了――不需要炒任何一盘菜。
做生意的第二步是定价
价格是非常敏感,非常关键的数字。它决定了顾客的购买成本,也决定了你的利润。
谈到定价,很多人津津乐道《怪诞心理学》里的价格把戏。
“比如电视机推销员山姆,他在对供展示的电视机进行分组时,和我们玩的也是同一类的把戏:
36英寸 松下牌 690美元
42英寸 东芝牌 850美元
50英寸 飞利浦牌 1480美元”
作者认为,当他故意设置了一高一低的价格后,大部分顾客就会买看起来便宜的中间档――850美元。
而当你真正开始做生意的时候,你就发现他这个理论的适用范围是很窄的。你卖850美元,顾客马上就上网查,“42英寸东芝牌多少钱?”如果网上其他家卖820元,顾客想都不想就走了。还有可能是,顾客有个朋友在国美或苏宁上班,或对电视机有过深度调研购买经验,他会建议“别傻了,国产42英寸才680元,质量差不多的!”于是顾客也不会中你850的圈套。
当你做生意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怪诞心理学有用,但是没有那么大魔力,除非顾客没有其他地方可比价,只能在你家买。
真正管用的理论来自看起来就很枯燥的大部头――《营销管理》。
“需求决定了企业的产品价格的上限,成本是其下限。”
“不同市场需求价格弹性不同。弹性越高,则降价1%带来的销量越大。如果富有弹性,销售者就考虑降价,因为较低的价格能产生更高的总收入。”
“一项全面回顾40年来价格弹性的学术研究发现,所有市场、产品和时间段的平均价格弹性为2.62。”
“耐用消费品的价格弹性比其他产品高,处于引入期和成长期的产品价格弹性比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的高。”
很多中小企业老板定价就是按菲利普科特勒的这句话――
“首先应当考虑最接近的竞争者的价格。如果企业的产品有竞争者所没有的特色,那么就应该评估其对消费者的价值,加到竞争者的价格上。”
说白了,和我同层级的竞争对手比,我的产品有优势,我就可以略贵,反之,我要略便宜。如果不这么干,无论你玩什么价格把戏,都会有消费者来教育你“你们怎么这么贵,某某家才XX元!”,销量下跌的数据也会告诉你。这个规律适用于大部分竞争激烈的市场。
第三步是推广
一谈到推广,很多人就会谈杜蕾斯,谈薛之谦H5,谈500强品牌户外、视频、音频媒体的全面覆盖联动传播,网红KOL扩大声势。
很多营销人也会把这些建议写到方案里,反正推广费不是自己出。
但是一旦自己要掏钱搞推广,你发现游戏不一样了。那些500强互联网公司丢个几百万不眨眼,而你,一分钱广告费都不愿意浪费,最好投一些免费渠道,如果花钱,投一元钱最好能挣回5元。
公司小的时候,压根不用去想什么病毒营销,10万+爆文,不现实,找准一个强力卖点,选一个精准渠道去投放才是靠谱的。
正如我朋友倒卖周华健门票。周天王隐退多年,影响力大不如前,门票滞销。我朋友很容易就搞到了3折的进价。他就在想:投什么渠道最可能把票卖掉?
会听周华健的歌的人群,一定不年轻,至少是70后,80后,甚至60后,而且要有一定经济实力,于是他选定2个渠道:高端楼盘的业主群和形象稳重的高端车车友会群,给群主一些红包做代价,搞个群福利活动,最终卖了100多张票,包括10张顶级VIP。另一个做定制T恤生意的朋友,天天混明星粉丝群,关心粉丝的日常生活,吹捧一下他们的爱豆,也能搞到定制偶像T恤的订单。 在企业小的阶段,推广渠道的精准度是最重要的。
企业稍微大了,也千万别学4A公司那套“360度整合传播”,搞什么媒体全覆盖联动,听起来不明觉厉,实际上烧钱死得快。很多企业发展初期就是靠单点突破,倾全力去吃透,报纸也好,电台也好,微博也好,公众号也好,单点做透,把ROI做到最高,到生存无忧了,才考虑投其他媒体去提升品牌知名度,美誉度。这个顺序一旦做反了就很可能导致崩盘。
你看,做一个小生意,光是想想就有很多门道,这还不包括做大后的供应链优化,品牌资产管理,客服管理等等。而且你会发现什么叫一环扣一环。比如推广,你广告卖点不强卖不动货,你煽动吹牛过度,把顾客期望值抬太高,一堆投诉就到客服那了。书本的理论或是概念并没有书里吹的那么神,光靠读书去创业是不靠谱的,你必须同时处理、平衡多个环节。
只要做上半年时间的小生意老板,你就会发现你的思维方式有以下改变:
你身边的圈子以前都是打工者,慢慢转变为老板,尽管是小老板。你开始获取越来越多的创业信息。
和人聊天时,对方抛出一个商业概念,饥饿营销也好,增长黑客也好,你能迅速准确的知道,它属于产品、推广、定价,渠道的哪个范畴,它会如何影响到成本、销售和利润。
你去逛街时,你的思考维度从消费者变为生产者。你看到一家奶茶店,你以前只会想他价格和口味如何,现在你会思考他的租金、原料成本、月流水和推广渠道。
你以前喜欢畅销书,现在开始啃学术书。以前让你激动不已的商业理念,现在看来漏洞百出。你开始啃《营销管理》、《经济学原理》这种大部头。
你变冷静了。你开始抛开感情好恶来读书。你会读一些你不喜欢的作者的书,对自己有启发就行。自己曾经喜欢甚至崇拜的作者,你也会抓出他的理论漏洞。
你不再转发马云咋说,不再和人讨论王健林咋想,你关心的是我咋办?我的生意如何能做的更好?
你变抠了。你以前骂过老板很抠,你当了老板也大方不到哪去。不该出的钱一分都不出。
你独立思考的时间变长了。做个小生意,你也会听到纷纷扰扰的建议。有人要你降价,有人要你提价。你发现你才是所有问题的负责人,所有风险的承担着,所有收益的获利者。提建议的人可以说完就走,你不行。你会感到孤独。你开始更少地去问别人意见,你开始长时间,安静地独立思考。一个问题独自想上2、3个小时。
所以这就是我的建议――与其一年花几百元去买书,看着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实际上读了的书收获也不大,还不如先亏个几百元,几千元去做一把生意,建立一个清晰的、初步的商业大局观,认清自己的商业能力长、短板,这大概率是一次痛苦而无助的修炼,但也一定是你这辈子最划算的一次学习。
想一想,我刚才说的那8项改变,只读书,不做生意,会发生在你身上吗?
或许有人可以靠模拟盘炒股赚到1个亿,但是概率大吗?赚到了又怎样,有意义吗?
世间所有重要的才华都标了代价,只是我们愿不愿意承认罢了。
作者:关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