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乐山加盟费多少
Ⅰ 雪乐山是什么公司它发展了哪些经典游戏
历史
雪乐山的前身是在线系统公司,于1980年成立,创立者为肯·威廉姆斯(Ken Williams)和罗伯塔·威廉姆斯(Roberta Williams),他们一起在家里进行游戏的制作和公司的管理。他们发行的第一个游戏是谜之屋,是世界上第一个图像冒险游戏。
1982年,公司改名为雪乐山在线,并且迁移到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1984年,雪乐山开发了国王密使,由IBM出版,用来展示IBM的PC机的强大运算能力。这个游戏相当成功,成为雪乐山开发过的最受欢迎的游戏之一,并且有很多衍生于这个游戏的模式出现。
从1990年开始,雪乐山开始和其他公司合作,比如Dynamix、Bright Star Tech、Coktel Vision和Impression Games。后来的合作伙伴包括Green Thumb Software、Arion Software、Papyrus Design Group、Berkeley Systems、Book That Work、PyroTechnix和Headgate。雪乐山在1995年也成为了出版商。
1991年雪乐山开发了一个名叫“雪乐山网络”的在线服务。在这个平台上面,用户可以跨越不同的领域在留言板上面留言,或者和其他玩家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后来它改名为“梦想国度”,在1994年卖给了AT&T,1996年又被转手给美国在线。
1994年,雪乐山被整体出售给“CUC International”。肯在一年之后离开了雪乐山。1997年12月,CUC和“HFS Incorporated”合并成为“Cendant Software”。1998年,雪乐山再次被转手给法国的出版公司Havas,这个公司背后的巨人就是维旺迪公司。
同年,雪乐山被分为五个部分:
1. 雪乐山吸引力——出版“Hoyle”,“你不知道杰克”等游戏。
2. 雪乐山之家——出版面向家庭的软件,比如“绘画专家”等。
3. 雪乐山体育——出版由Papyrus Design Group开发的体育游戏。
4. 雪乐山工作室——出版大型的游戏,比如“国王密使”和其他由雪乐山自己开发的游戏。
5. Dynamix,雪乐山公司。
位于原址的雪乐山公司在1998年重新命名为“Yosemite Entertainment”。
1999年2月22日,雪乐山总部决定关闭大多数雪乐山的开发工作室,Yosemite也不能例外。这天后来被雪乐山的支持者称为“黑色星期一”。这个决定同时也意味着雪乐山公司的重组。135名雇员由于这次的变故被辞退。
另外一次大的重组也发生在1999年,这次“雪乐山工作室”、“雪乐山体育”被关闭。105名以上的雇员被解雇。从此开始,雪乐山不再主要制作游戏,而转为发行游戏。
2002年,公司重新命名为“雪乐山娱乐”。
2004年6月,维旺迪重组了自己的游戏分部,在8月份解散了雪乐山公司。雪乐山名存实亡。
还有在:
http://ke..com/view/1456932.html
Ⅱ 雪乐山是不是国内滑雪店做的最多的最专业的,他们的合格供方现在是清投智能的滑雪机吗 急急急!
是的,我有朋友做相关的东西,我听他说提起过不止一次。
Ⅲ 暴雪公司和雪乐山公司的成功秘诀在什么地方
推出不到八个月,《魔兽世界》就以350万的付费用户数,如神话般蹦上了全球网络游戏的头把交椅。神话的幕后主谋,是不轻易抛头露面的暴雪娱乐公司。在过去的11年里,仅凭三个系列的七款游戏,暴雪就征服了不计其数的游戏玩家。暴雪何以爆发? 怀孕九个多月的安妮?斯特雷恩抓起电话,拨通了丈夫的号码。“她跟我说‘时候’到了。”暴雪员工杰夫?斯特雷恩回忆说,当时是1997年秋天,他还在暴雪娱乐公司(Blizzard Entertainment)为《星际争霸》游戏的开发做最后冲刺,以赶上圣诞节的档期。 “我到资讯系统部登记拿了个笔记本电脑,然后就飙车回家。”杰夫?斯特雷恩承认说,自己当时已经很困,“你知道吗?在孩子出生前五六个小时,我还在医院里编程序。” 安妮醒过来后,发现他的丈夫还在敲键盘。她立马怒火中烧:“你竟然在我们女儿出生的时候还在做那个鬼游戏?”杰夫?斯特雷恩的手指马上停了下来。他抬起头说:“这不是‘鬼游戏’,安妮,这可是《星际争霸》!” 三年过后,杰夫?斯特雷恩承认自己还在为当时说的那句话而忏悔。但是像他这样的故事,在暴雪娱乐公司已经屡见不鲜。暴雪员工对游戏开发的痴狂,往往很难得到朋友和亲人的理解。 对于暴雪员工而言,游戏开发并不是工作,而是一种生活方式。这或许会让他们的家庭生活变得有点糟糕,但是对于以“只生产顶尖级畅销游戏”为原则的暴雪娱乐公司来说,大量牺牲和无限激情都是必不可少的。 至少到目前为止,这种原则还是非常成功的。暴雪自1994年以来推出了三个系列(包括《魔兽争霸》、《暗黑破坏神》和《星际争霸》)的七款游戏,其中有六款游戏都斩获白金销量(超过100万份)。游戏玩家对其他游戏开发公司总是抱有微辞,但是对于暴雪,大多数玩家都深表敬仰,因为暴雪从未推出过烂游戏。 暴雪在中国“下”得更猛烈。7月20日,第九城市公司宣布,其代理的网络游戏《魔兽世界》在中国投入商业运营后仅一个月,付费用户的数量就超过了150万。再加上其他地区的200万用户,《魔兽世界》在去年11月23日推出后,不到八个月就神话般地在全球网罗了350万名付费用户。有报道称,这标志着《魔兽世界》已经超过韩国NCsoft的《天堂》系列,成为全球网络游戏的老大。 喜上眉梢的是暴雪母公司维旺迪环球集团。受《魔兽世界》的强有力推动,维旺迪环球游戏子公司今年第二季度的销售收入增长了76%,达到1.25亿欧元。 只有14岁的暴雪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它的成功秘诀是什么?由信息产业部、新闻出版署等发布的《2004年度中国游戏产业年报》中的数据显示,2004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的实际销售收入为24.7亿元;到2009年,则有望达到109.6亿元。中国电脑游戏开发商可以从暴雪的身上学到什么? 1 玩家精神自己先赴汤蹈火 玩家精神:让玩家去开发游戏,其实就是解决一个我们现在经常考虑的问题: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 1992年,一种全新的游戏类型出现了。一家叫西木(Westwood)的公司发行了其沙丘系列的第二部《沙丘Ⅱ》。在这个版本中,玩家惊讶地发现自己可以实时地操纵多个战斗单位与敌人厮杀,就像真正的战场指挥官一样。此前,像打仗这种事在游戏里只能通过回合制、棋盘方式解决,根本不能反映战场上瞬息万变的感觉。从此,即时战略(RTS)这一游戏类型正式诞生。 1994年,在芝加哥举办的夏季消费电子展上,人们又发现了一款模仿《沙丘Ⅱ》的游戏。除了背景设定从科幻变成了奇幻外,玩起来的感觉非常相似。那就是《魔兽争霸》,其制作者是一家叫暴雪的名气不大的公司。当时的玩家恐怕没有想到,10年后,西木公司已被电子艺界(EA)收购,并被撤销了公司实体;而暴雪的魔兽系列则不断发展壮大,并推出了顶级的网络游戏《魔兽世界》。 西木创始人之一路易斯?卡斯特回忆说:“当我第一次看到《魔兽争霸》的时候,它对我们产品‘镜像’般的模仿让我大吃一惊。”暴雪方面对此“供认不讳”。暴雪的创始人之一迈克?摩尔海姆承认,《魔兽争霸》就是从《沙丘Ⅱ》脱胎而来的,“我们非常喜欢玩《沙丘Ⅱ》。于是我们考虑在一个奇幻的背景下制作一款类似它的游戏,并加入了对战系统。” 1994年感恩节前,《魔兽争霸》正式发行。在《沙丘Ⅱ》之后,玩家们需要一款新的RTS游戏,《魔兽争霸》成为绝佳之选。这也大大改善了暴雪招收新员工的境遇――一些玩过《魔兽争霸》的玩家开始主动寻求在暴雪工作的机会,同时,也有很多人并不是游戏玩家,但看到了暴雪的上升势头即来投奔。然而,迈克?摩尔海姆和暴雪的另一位创始人爱德汉姆并未被求职者的热情冲昏头脑。他们制订了严格的招聘策略:在暴雪工作的人必须是个游戏玩家。 在招聘过程中,暴雪的面试人员会询问应聘者一些关于游戏的问题,比如最喜欢什么游戏、最喜欢游戏中的哪个角色等等。自然,可能会有一些平时不玩游戏的应聘者非常努力地临时抱抱佛脚,苦读几本游戏杂志,恶补一下什么的。这样的人最终也很难逃过面试人员的盘诘。如果应聘者说自己最喜欢格斗游戏《街霸霸王》,面试者就会追问这一类的问题:“你最喜欢春丽的哪个招数?” 当然,这样严格的招聘策略也会让人心生疑虑:会不会流失一些人才?但暴雪坚持认为,一个人喜欢玩游戏不是靠“教”能做到的。而一个玩家在开发游戏时,不仅会从开发者角度,也会从玩家角度去考虑问题。大到可玩性,小到一处美工设计在画布及电脑屏幕上的效果差异,如果仅从开发者角度出发,很难考虑清楚。 当游戏开发取得阶段性结果,需要进行大量测试的时候,暴雪甚至会让公司所有员工一起来玩。在暴雪的公司文化中,游戏开发“并不完全是工作”,它应该成为开发者的一种生活方式――就像玩游戏已经成为高级游戏玩家的生活方式一样。 实际上,让游戏玩家去开发游戏,正是以一种富于特色的方式解决了很多IT企业现在难以解决的问题:了解用户。 在面对行业用户时,许多厂商都希望能切实了解用户在想些什么、最需要什么。暴雪的解决之道就是:让自己既是用户,又是厂商。作为用户,可以了解需求、评判产品;作为厂商,则可以找到满足需求的途径,并实现它。 当然,由于游戏开发的特殊性,使这种“二位一体”的角色定位很容易实现。而对于硬件、行业软件厂商来说,就不那么容易了。不过,这种思路仍然有借鉴意义。我们已经看到,一些IT厂商在招聘面向行业的员工时,已经开始更注重那些有行业应用经验的人,而不是IT技术出身的人了。 这就像是由美食家下厨,又会吃,又会做,最后做出来的菜能不好吗? 2 老A路线非顶尖畅销品不做 老A路线:牢牢抓住做精品的原则,或者通过持续改进,或者通过舍弃,最终建立起强大的品牌。? 也正是由于能从玩家的角度看自己的产品,暴雪对待游戏开发的态度有点“非顶尖畅销品不做”的感觉。以至于人们把它看作是一家“不能出次品”的公司,专走“老A路线”。 暴雪给自己的游戏定位是:玩家很容易就能上手,不需要花很长时间了解游戏该怎么玩,但玩家要精通这个游戏并不容易,可能要多玩几次才能明白。也就是说,游戏应该很浅显,让尽量多的玩家能体会到乐趣;同时又要有足够的“深度”,让那些高级玩家不容易感到厌倦。 要做到这一点当然很不容易,即使是暴雪这样的公司,也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 1995年12月,《魔兽争霸Ⅱ》在全美发行,立刻引起轰动,成为暴雪首款销量超过百万的游戏――这个销量在当时整个PC游戏界都很少见。在开发《暗黑破坏神》的同时,暴雪也在考虑下一款即时战略的游戏将是什么。一个很自然的选择是《魔兽争霸Ⅲ》,但暴雪的“玩家开发者”们似乎有些厌倦了。“我们想从《魔兽争霸》中暂停一段时间,寻找一些新鲜的东西。”迈克?摩尔海姆说。大家都想制作一款科幻背景的游戏,于是他们开发了《星际争霸》,并在1996年E3大展上展示给了公众。 结果几乎是一场灾难。玩家称其为“紫色的《魔兽争霸》”、“太空里的兽人”。他们认为这款游戏同《魔兽争霸》区别不大。暴雪面临抉择:是继续改进《星际争霸》,还是干脆放弃这一游戏?最终,暴雪决定对《星际争霸》进行大规模改进,哪怕这是一个“最漫长和痛苦”的过程。开发小组对《星际争霸》的图像引擎进行了彻底的更新。最终,在大量工作之后,《星际争霸》获得了成功。 与此前的RTS游戏相比,《星际争霸》体现出的最大特色在于兵种的协同。《星际争霸》共有三个种族:人族、虫族和神族。每一种族都有许多不同的兵种,具有复杂的相生相克关系。以往的RTS游戏中往往有一只兵种是最强的,比如坦克。这样,玩家的策略就很简单,生产出足够多的坦克后,几乎可以不考虑战术就往对手的基地猛冲。而在《星际争霸》里,没有这样简单的策略和无敌的兵种,在水平接近的玩家之间,仅靠数量上的优势就取得胜利是不大可能的。玩家必须仔细研究兵种之间的关系,根据对手的兵种配备和战场的形势变化,迅速作出反应。这给了《星际争霸》以足够的游戏深度。直到今天,《星际争霸》仍然是网上一些玩家对战的首选。 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改进,让它更好,是一种对口碑、对品牌重视的制造方式,但并不是惟一的方式。有的时候,忍心舍弃、壮士断腕,同样是保证品牌声誉所需要的。 在开发和改进《星际争霸》的同时,基于《魔兽争霸》设定的另一款游戏也在开发过程之中,这就是《魔兽冒险》,这是一款冒险游戏,故事发生在《魔兽争霸Ⅱ》之后。一家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的游戏公司被授权进行开发。消息传出后,媒体和玩家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然而,在1998年E3大展前,暴雪宣布取消这一开发计划。此时,《魔兽冒险》的开发已经几近完成。这就好像在马拉松比赛选手终点在望的时候告诉他:“比赛取消了。” 暴雪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魔兽冒险》的原开发总监比尔?罗珀对此的解释是,暴雪花了太大的精力在人物性格、迷题等设定上面,从而忽视了冒险类游戏的发展趋向。他认为,如果在1998年E3大展上推出《魔兽冒险》,玩家的反应将是:“如果在两三年前推出这款游戏,那它将成为经典之作。”冒险游戏正在向3D模式演进,而《魔兽冒险》的纯2D风格显得太“怀旧”――这正是在游戏开发上要不得的。此外,LucasArt公司那时刚推出的《猴岛小英雄Ⅲ》,具有十分出色的视觉效果,成为《魔兽冒险》的最大竞争者。暴雪认为,此时再推出《魔兽冒险》,无法成为“老A级”游戏。所以,他们最终取消了这一计划,转而寻求开发一个在3D环境下、更大规模的多用户在线角色扮演(MMORPG)游戏,后来被称为《魔兽世界》。 暴雪对自身品牌形象的要求如此严格,甚至有些刻意。实际上,当人们谈起暴雪产品的“好”时,更多谈论的是它们的复杂设定与精细,也就是游戏强大的可玩性和极深的内涵。与同时代微软的《帝国时代》相比,《星际争霸》在画面上并没有好多少,但游戏的可玩性则强得多,能更长久地吸引玩家。而对于《魔兽冒险》,暴雪采取了一贯的“要么最好,要么不做”的态度,坚决取消了这一计划。壮士断腕,自然损失惨重,但暴雪的目的是维护自己高端的品牌形象,以获得更长久的利益。 就《魔兽冒险》的案例来说,也反应出玩家开发游戏的负面影响。那些高级玩家总是对以前玩过的游戏有这样那样的遗憾,在自己开发游戏时,为了让自己满意,他们在游戏的内涵上做了太多的工作,但可能会忽视一些最基本的东西,比如市场的趋势。 3 狂吊胃口营造望眼欲穿的效应 产品“跳票”并不是工程控制有问题,而是要保证产品品质,为此,要有足够的“抗压”能力。 《星际争霸》的最早版本在1996年遭受的重挫,给暴雪带来了深刻的教训。但是暴雪在此后却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那就是几乎每个游戏的发布时间都被推迟(俗称跳票)。一些玩家甚至诙谐地说:“游戏界最大的谎言什么?暴雪不跳票!” “我的很多想法都是在淋浴时跳出来的。”原暴雪北部(现在已经合并到总部)的创始人之一戴维?布雷维克承认说,这些想法一次又一次地使游戏的发布日期推迟。“当我走进公司对人们说,‘今天淋浴时我又有了一个很棒的想法’,这时公司里的每一个人都会无奈地叹息。他们知道这意味着项目又要往后拖延三个月。” 但是,戴维?布雷维克坚持认为,很多跳票都是有理由的。他举了一个《暗黑破坏神》的例子说,由于要增加Battle.net的功能,这个游戏被迫推迟发布。最后的结果说明,Battle.net对《暗黑破坏神》的成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所以,他认为,游戏开发的时间表一定要灵活,并且要不断尝试新鲜的东西。 让暴雪屡屡跳票的另一个原因是,游戏发布前的润色阶段会花许多时间。“这个反复的润色阶段是使我们的游戏与众不同的原因。”迈克?摩尔海姆解释说,“最后10%的润色阶段,实际上就是一个好游戏和一个差游戏之间的差别。” 没有人会反对迈克?摩尔海姆的说法,问题在于,一般游戏开发商必须遵守投资方的发布日期要求。一旦游戏开发推迟,投资方就会施加压力。但是暴雪却成功地抵挡住了来自投资方的这种压力。 《永远的毁灭公爵》的游戏开发商乔治?布罗沙德对此深有体会,他对暴雪的润色阶段大加赞赏。“投资方不好对付。”他说,“大部分游戏都发布得太早了,因为投资方规定要在某个季度推出游戏。开发商们很难提出反对意见,因为他们需要投资方的钱。事实上,如果很多游戏都能够进行两个月的简单润色,它们的质量将会获得多倍的提高。” 暴雪是怎么跟投资方谈判的呢?很多人以为暴雪已经跟投资方签订了协议,以保持自己独立不受影响的开发政策,但是迈克?摩尔海姆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他认为主要是公司良好的开发记录。“因为有着这些辉煌的过去,所以我们会处于相对强势的位置,投资方也会尊重我们。” 暴雪并没有向投资方屈服,但这并不意味着投资方没有向暴雪施加压力,要求改变战略方向。比如说,1997年,投资方要求原暴雪北部用八个月时间在当年圣诞节之前推出《暗黑破坏神》的续集,但是当时原暴雪北部根本就没有这个想法,所以投资方的要求被断然拒绝。不过,在度完一个月的假期以后,暴雪北方的开发人员坐到了一起,讨论下一步的计划。他们的目标已经很明确:开发《暗黑破坏神Ⅱ》。但是原暴雪北部显然没有在八个月的时间里做完这个游戏。“我们知道这最少要两年时间。”暴雪北部创始人之一马科斯?斯卡伊夫说,他们没能够在1997年底预期发布《暗黑破坏神Ⅱ》。投资方把希望寄托在暴雪总部的改进版《星际争霸》上。但是尽管杰夫?斯特雷恩把笔记本电脑带进了医院的产房,《星际争霸》依然未能赶上1997年的圣诞节假期。这意味着三年时间里,暴雪第一次没能够带着新款游戏进入下一个新年。可以想象,那些在圣诞节前对《星际争霸》望眼欲穿的暴雪玩家是多么的失望。但是暴雪认为这是值得的,如果《星际争霸》在还没有做到最成熟的时候推出,那么玩家将会对暴雪的“老A路线”产生质疑。 无论有意无意,这种“跳票”的客观效果,是一次又一次地吊起了游戏玩家的胃口,从而更加激起了他们对新游戏的饥渴。以《星际争霸》为例,在推迟了几个月发布以后,它在发布后的第一个月就排到了游戏销售榜的第一位。而且,单是在韩国,《星际争霸》的销量就超过了100万份。 在过去11年里,只推出三个系列七款游戏的暴雪,却奇迹般地征服了不计其数的游戏厂商。暴雪称,其核心的开发理念就是“少而精”。 相关链接 暴雪娱乐公司大事记 ●1991年:暴雪前身Silicon & Synapse公司成立 ●1993年:正式命名为暴雪娱乐公司 ●1994年:更名后首款游戏《魔兽争霸》上市 ●1995年:推出《魔兽争霸Ⅱ》 ●1996年:收购Condor公司,并将其改名为暴雪北部;推出《暗黑破坏神》 ●1997年:推出在线服务器“Battle.net” ●1998年:《星际争霸》上市 ●2000年:《暗黑破坏神》上市 ●2002年:《魔兽争霸Ⅲ》上市 ●2004年:《魔兽世界》上市 ●2005年:收购Swingin′Ape工作室;暴雪北部合并至总部
Ⅳ 雪乐山的介绍
雪乐山公司(Sierra Entertainment)是一家专门制作和出版电子游戏的公司,成立于1980年。雪乐山的前身是在线系统公司,于1980年成立,创立者为肯·威廉姆斯(Ken Williams)和罗伯塔·威廉姆斯(Roberta Williams),他们一起在家里进行游戏的制作和公司的管理。他们发行的第一个游戏是谜之屋,是世界上第一个图像冒险游戏。
Ⅳ 腾讯王卡活动雪乐山推广活动有年龄和人数限制吗
答:您可拨打雪乐山滑雪培训机构客服电话:4008630700咨询。
Ⅵ 雪乐山与维福尔是什么关系
维尔福软件公司(Valve Software)是一个专门开发电子游戏的公司。
雪乐山公司(Sierra Entertainment)是一个专门制作和出版电子游戏的公司。
《半条命》是维尔福制作的,雪乐山发行的,雪乐山是《半条命》的发行商。
Ⅶ 雪乐山(北京)体育文化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雪乐山室内滑雪馆,是国内最大的连锁室内智能滑雪机运营机构,目前在北上广深等多个城市连锁运营建设多家门店,是智能滑雪机市场的开创者和领导者。
法定代表人:陈剑
成立时间:2015-07-07
注册资本:107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110105019468385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路28号1号楼1层127室
Ⅷ 雪乐山的历史
1982年,公司改名为雪乐山在线,并且迁移到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1984年,雪乐山开发了国王密使,由IBM出版,用来展示IBM的PC机的强大运算能力。这个游戏相当成功,成为雪乐山开发过的最受欢迎的游戏之一,并且有很多衍生于这个游戏的模式出现。
从1990年开始,雪乐山开始和其他公司合作,比如Dynamix、Bright Star Tech、Coktel Vision和Impression Games。后来的合作伙伴包括Green Thumb Software、Arion Software、Papyrus Design Group、Berkeley Systems、Book That Work、PyroTechnix和Headgate。雪乐山在1995年也成为了出版商。
1991年雪乐山开发了一个名叫“雪乐山网络”的在线服务。在这个平台上面,用户可以跨越不同的领域在留言板上面留言,或者和其他玩家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后来它改名为“梦想国度”,在1994年卖给了AT&T,1996年又被转手给美国在线。
1994年,雪乐山被整体出售给“CUC International”。肯在一年之后离开了雪乐山。1997年12月,CUC和“HFS Incorporated”合并成为“Cendant Software”。1998年,雪乐山再次被转手给法国的出版公司Havas,这个公司背后的巨人就是维旺迪公司。
同年,雪乐山被分为五个部分:
1. 雪乐山吸引力——出版“Hoyle”,“你不知道杰克”等游戏。
2. 雪乐山之家——出版面向家庭的软件,比如“绘画专家”等。
3. 雪乐山体育——出版由Papyrus Design Group开发的体育游戏。
4. 雪乐山工作室——出版大型的游戏,比如“国王密使”和其他由雪乐山自己开发的游戏。
5. Dynamix,雪乐山公司。
位于原址的雪乐山公司在1998年重新命名为“Yosemite Entertainment”。
1999年2月22日,雪乐山总部决定关闭大多数雪乐山的开发工作室,Yosemite也不能例外。这天后来被雪乐山的支持者称为“黑色星期一”。这个决定同时也意味着雪乐山公司的重组。135名雇员由于这次的变故被辞退。
另外一次大的重组也发生在1999年,这次“雪乐山工作室”、“雪乐山体育”被关闭。105名以上的雇员被解雇。从此开始,雪乐山不再主要制作游戏,而转为发行游戏。
2002年,公司重新命名为“雪乐山娱乐”。
2004年6月,维旺迪重组了自己的游戏分部,在8月份解散了雪乐山公司。雪乐山名存实亡。
Ⅸ 寻找一款小时候玩过的雪乐山公司(Sierra ) 90年代出品的英文版老单机/网络游戏
按照你所描述的平台,有可能是雪乐山发行的《法老王》、《宙斯:众神之王》、《凯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