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资融资 » 金融投资论文

金融投资论文

发布时间: 2021-11-14 11:54:42

投资理财论文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 [论文关键词]商业 个人理财

[论文摘要]针对我国商业银行新兴发展的个人理财业务,本文通过对目前个人理财理念及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的研究,指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此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一、国内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概述
(一)个人理财业务的概念
个人理财是指个人资产通过银行专家的理财服务实现保值增值的过程。而个人理财服务是指银行利用掌握的客户信息与产品,通过发掘客户需求,帮助客户分析自身状况,制定个人财务计划,并帮助客户选择金融产品的一系列服务过程。具体的讲,我国当前个人理财业务,就是专家根据客户的资产状况和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个人建议,帮助客户合理而科学地将资产投资到股票,债券,和储蓄等金融品种中,以实现个人资产的保值增值,从而满足客户对投资回报与风险的不同要求。
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是商业银行利用其网点、技术、人才、信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以自然人(或个人客户)为服务对象,为其提供包括代理投资理财、代收代付、代理保管、转账汇兑结算、资金融通、信息咨询等在内的全方位的综合性金融服务。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银行对个人的金融理财服务仅仅局限于储蓄、代收代付等简单的业务。可是随着个人财富的增长和金融的发展,各家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迅速发展起来。以1996年中信实业银行最早推出的“私人理财中心”为开始至今的10年期间,在以银行、、保险公司为主体的基础上,各家机构纷纷推出相应的理财产品和服务。2001年6月,上海出现了以杨韶敏等6位理财员命名的理财工作室,这标志着我国银行业在个人理财服务上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近几年来,国内商业银行经过对个人理财业务的研究和探索,已经普遍认识到了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个人理财中心”“理财工作室”在纷纷设立,新的金融产品也在不断地推出,国内几乎所有商业银行都将该业务的开展作为竞争优质客户的重要手段核心的效益增长点。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理财产品单一,存在同质化
目前国内各商业银行尽管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财品牌,如招商银行“金葵花”理财品牌,中信实业银行的“理财宝”品牌,工行的“理财金账户”等。但它们的业务范围更多的只是把现有的业务进行重新整合,大都集中在个人信贷、代收代付、信息服务等基础性理财产品上,关于投资类理财产品相对较少,更谈不上结合客户的投资偏好和资金实力,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理财计划。同时,我国各家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趋同现象严重,一家能做的业务,别人可以很快“复制”, 一家银行刚刚开发出新产品,其他商业银行立刻就能跟进,尽管名目互不雷同,但功能特点类似、投资收益相当, 各行间的差异就主要表现在代客理财的重点略有不同。
(二)金融分业经营的政策体制,限制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空间。
由于目前国内金融业尚处于分业经营阶段,银行、、保险三大市场相互割裂使得银行无法利用证券和保险这两个市场为客户实现增值,这大大制约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空间,导致个人理财业务过程中的个性化服务只能在较低的层面操作,因而,目前的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基本上还是停留在咨询、建议或投资方案设计等层面上,还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财。(三)专业理财人员的缺乏
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知识性、技术性相当强的综合业务,涉及到、资本、、、贸易、等各个领域,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非常高。它要求理财人员不仅要全面了解银行个人业务的各项产品和功能,还应掌握资本、、、投资、、房地产等相关金融知识,具有综合性强、灵敏度高、涉及面广等特点。但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的个人理财服务人员,多是原来从事传统银行业务的员工,对证券、保险等专业知识知之不多,素质也普遍不高,理财建议还只是停留在为客户提供储种选择、个人存单质押等与传统储蓄业务相关的服务上,而未能真正为客户提供适当的理财建议,不能让客户了解理财的核心和含义,只会让客户感到自己离理财服务越来越远。
(四)宣传渠道单一
国内商业银行目前在经营上基本上都将对公业务和个人业务分开,在对外营销中,还是个人归个人的,公司归公司的,没有形成联动营销,资源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对于个人理财产品的推介,仅限于柜台、少数的个人理财中心、理财室,分销渠道建设落后,未能将客户经理、网点、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多种有形无形的营销渠道有效地整合在一起,难以形成交互式、立体式的营销网络。在个人理财服务方面所做的宣传,也极其有限,即使做了一些广告,也是零打碎敲,没有很好地策划

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对策
(一)理财产品以及服务多样化原则
开展个人理财业务,必须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要,不同年龄、职业客户,其理财要求各不相同,因此要有针对性地研究、开发、设计出不同的理财产品,并由单一的储蓄业务向多元化的银行资产、负债、中间业务一体化发展,不仅要提供银行结算、授信、咨询、代理业务等“一揽子”服务,还要提供保险、税务等银行代理的综合性服务,以满足客户要求的多样性。
(二)做好市场细分,实行差别化服务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银行逐步引入市场细分理念,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以目标客户为基础,为客户“量身定做”个人理财产品,有差别地、选择性地进行金融产品的营销和客户服务,把有限的资源用于能为自身业务带来巨大发展空间和市场的重点优质客户。我们不仅可以根据客户收入高低进行市场细分,还可通过客户的年龄层次进行市场细分。在市场细分中,抓住目标客户群,进行更进一步的细分,以便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加强复合型个人理财人才的培养
个人理财服务是一项知识密集型产品,从业人员若没有丰富
的相关专业知识,是不能够胜任这项工作的。因此,商业银行应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理财客户经理和熟悉多方面金融业务的理财专家,他们具有相关的金融理论知识和分析</A>知识,具有市场分析能力和市场投资技巧,在个人理财业务中,能够为顾客提出详尽具体的规划,并根据客户的实际财务状况、风险偏好、个人目标等因素,对投资工具的种类和投资的回报率做出详尽的分析说明,使理财服务能真正立足于理财。
(四)加强横向联合,降低分业限制影响
当前,由于政策、法律的限制、我国只能分业经营,银行不能涉及证券、保险业务,也就不能给客户提供综合理财业务。因此,在这种形势下,银行应积极参与,加强与证券、保险和基金管理公司以及房产商、汽车商等高档消费品商家的合作,一方面可以设计更多适应理财业务的新产品,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网络优势,依托信用资源,拓展基金业务,推进保险代理,加强银企合作,从而促进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四、结束语
总之,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正处于新兴阶段,需要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实现从单一的银行业务平台向综合理财业务平台转变,从单一网点服务向立体化网络服务转变,通过一系列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为我国的银行业带来收益。

参考文献
[1]宋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6,(1)
[2]刘珊,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探讨[J],价值工程,2005,(2)
[3]孙艳荣,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J]科技情报开发与,2005,(6)

Ⅱ 求金融市场论文

货币市场基金对金融市场发展作用 论文
作者:刘志友 时间:2007-11-21 22:40:00 来源:论文天下论文网

Ads by Google华人商用信用卡头9个月年利率为0%. 免费和无限额奖励卡
Advanta.com
华安基金有奖辩论大赛定投股票基金?还是投资债券基金? 立刻登陆华安网站分享智慧 赢取奖品
www.huaan.com.cn
Forex Club™美国外汇交易商0点差,退还非盈利盘的佣金 NFA:0358265,美国金融公司.值得信赖
www.fxclub.com/cn/
推荐三只股票三天涨停两天股票,股票行情速递,在专家的指导下 让您体验买股票乐趣,降低投资风险
www.4006826688.com
对外经贸大国际商学院EMBA雄厚师资,强强联合,中西交融,全球视野 期待您的加入,EMBA让成功者继续成功!
emba.uibe.e.cn

货币市场基金是在货币市场上从事短期有价证券投资的一种基金。该基金资产主要投资于短期货币工具,如国库券、大额银行可转让存单、商业票据等。货币市场基金自1972年问世以来,以其风险小、收益高的特点而广受投资者青睐。在西方,货币市场基金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金融工具,并在金融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经中国证监会批准,采用国际通行的短期资金市场投资基金标准的博时现金收益、华安现金富利、招商现金增值基金已经成功发行。它们的诞生大大满足了投资者对低风险、高流动性基金产品的需求。
对金融市场发展的积极影响
货币市场基金有利于加速我国货币市场的发展,促进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货币市场是金融体系的基础性市场,缺乏规范、发达的货币市场,将很难建立起规范、高效的资本市场。我国目前货币市场的发展明显落后于资本市场,这一“跛足”的发展格局不利于金融市场的平衡协调发展。发达的货币市场应该是一个市场规模大、投资品种多、市场功能全的市场,而货币市场基金的产生将有助于满足上述条件。首先,货币市场基金的诞生为货币市场创造了巨大的产品需求者。货币市场基金主要以国库券、大额银行可转让存单、商业票据等短期货币工具为投资对象,活跃于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回购市场、国库券市场等各货币子市场,可扩大货币市场规模。其次,货币市场基金的产生进一步推动货币市场的发展,从而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大大提高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效率。与此同时,货币市场基金的建立与发展,可吸引大量的社会资金与公众进入货币市场,确保货币政策信号的传递与影响具有足够的广泛性。再次,货币市场基金的产生使货币市场具有了投资功能,有利于推进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从而提高整个金融市场的效率。货币市场基金的建立与发展将吸引一部分原本投资于股票或债券的资金,使资本市场的资金分流进入货币市场。货币市场基金在货币市场上运作这笔资金,在给投资者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可分散资本市场风险。此外,货币市场基金通过在货币市场上买卖短期金融工具,为资本市场的参与者提供短期融资的便利,将促进资本市场健康运行。货币市场基金以在货币市场上投资获利为目标,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货币市场投资功能的形成。
货币市场基金丰富了共同基金市场,有利于形成基金业、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并驾齐驱的发展格局。我国的基金业起步较晚,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远远落后于银行、证券、保险业的发展,难以满足人们多渠道投资理财的需求。货币基金诞生后,普通投资者视其为一种方便、安全和流动性较强的投资工具,甚至将对货币基金的投资作为暂时流动性储备来看待。所以,货币基金从一开始就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它不仅丰富了共同基金市场的选择,而且随着其自身资产规模积累的扩大,也大大带动了共同基金市场的迅速发展。
货币市场基金有利于投资者合理安排投资组合,分散投资风险,促进理性投资。货币市场基金的产生不仅解决了证券投资中资产组合的需要,同时也为保守的投资者提供了既能满足一定收益又能控制风险的理想投资品种。此外,货币市场基金可使机构投资者从资本市场之外的货币市场获取足够的流动性支持,通过货币市场进行资产组合的有效流动性管理。
发展货币市场基金有利于加快金融市场的创新步伐。货币市场基金的创建,将大大加快金融市场内部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的步伐,推进金融市场快速发展。货币市场基金利用共同基金的组织优势,广泛吸收社会资金进入货币市场,为各种货币市场工具的连续发行与流通交易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投资者基础。其次,货币市场基金的产生将推进资本市场实施企业产权制度、组织方式与经营机制等制度创新。因为货币市场基金的诞生为证券中介机构创造了良好的短期资金头寸调剂市场,有利于证券机构在资本市场开展以兼并收购为手段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

货币市场基金有利于金融市场市场化定价机制的快速形成。资本市场上各种工具的定价与价格水平波动必须有一个参照依据,也就是,必须形成一个市场基准利率,才能使各种有价证券的定价趋于合理。货币市场基金的产生,对我国资金市场价格一一利率的市场化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将有利于我国金融市场合理定价机制的形成。
对金融市场发展的消极影响
以上我们分析了货币市场基金对金融市场的积极影响,这是从长远的角度
对货币市场基金发展的分析。但从短期来看,货币市场基金的诞生在某些方面也会对金融市场产生一定的冲击。
首先,货币市场基金具有安全性好、进出自由、收益较高的特点,它的出现将使一部分银行存款和资本市场上的资金分流到货币市场。目前,我国货币市场基金刚刚起步,规模小,投资者还不甚了解,所以,从银行和股市分流资金的压力还不会太大。随着投资者对货币市场基金投融资功能的逐步了解和基金规模的逐步增大,资金的分流程度会逐步加大。
其次,货币市场基金的发行短期内会增加货币市场的产品需求,影响货币市场自身的供求平衡。在产品供给不足的情况下,货币市场基金有可能会拉高货币市场产品的价格,导致货币市场价格波动,增加投资者成本。
在货币市场基金影响下的金融市场发展策略
货币市场基金的产生对金融市场的发展总体上看是一个利好因素,因此,我们必须抓住货币市场基金发行上市的良好机遇,创造条件,加快金融市场发展步伐。
首先,要制订规范科学的货币市场基金运作管理法规。货币市场基金是金融市场的一个创新工具,在发展初期就必须将其纳入严格有序的管理之中。我国可以引进发达国家成熟的货币市场基金管理办法,以保证货币基金的规范发展。
其次,要大力向广大投资者和筹资者做好宣传工作,促进筹资者通过货币市场筹措短期资金,动员投资者利用货币市场实现投资获利,从而推动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均衡发展。
再次,要大力发展货币市场品种,不断完善货币市场的投资功能。目前我国货币市场的主要品种是国库券,其他投资品种还相当少。因此,商业银行要积极开展业务创新,可通过货币市场发行大额银行可转让存单以增加存款,弥补因活期存款流失而导致的存款规模下降;要积极推动企业等经济主体通过货币市场发行票据获取短期资金,进一步促进票据融资业务的开展。
第四,充分利用货币市场基金产生的契机,促进货币市场资金价格决定功能的完善,推动我国利率市场化。
第五,中央银行要加大间接宏观调控的力度,通过运用货币市场工具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完善货币政策功能,以此促进和提高货币市场的政策效率,引导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参与货币市场。

Ⅲ 求金融投资方面的论文题目

我给你几个题目参考吧,你可以看看。
一. 汇率问题研究
大国和浮动汇率条件下货币政策效应
汇率制度选择应考虑因素分析
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优点及缺陷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利弊分析
二. 利率市场化问题研究
如何提高我国存款(或贷款)利率弹性
利率市场化对国有商业银行(或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对策
完善我国基准利率生成机制研究
三. 金融监管与宏观调控问题研究
改革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思考
对我国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思考
我国转变货币政策调控模式的路径选择
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巴塞尔新资本协定与中国银行业改革
四. 国际资本流动问题研究
国际资本流动与我国国际收支关系研究
国际资本流动对经济的影响机制
怎样化解巨额外汇储备给我国金融市场带来的潜在风险
论我国外汇储备的多元化应用
资本账户开放的核心条件理论
五.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关系式融资与中小企业信贷发展研究
个人征信制度及其发展完善研究
个人住房贷款风险及其防范
大学生助学贷款的风险与对策研究
试论信用卡业务的风险及其防范
邮政储蓄银行的业务发展战略研究
中小企业融资的行为特征研究
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风险及其防范
银行排队难问题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银行收费问题研究
商业银行ATM的发展策略探讨
六. 货币市场问题研究
美国债券市场发展对我国的有益启示
对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的分析
对国债发行方式的国际比较
论我国票据市场的现状及完善措施
论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形成机制
七. 资本市场问题研究
推行QFII制度的风险分析
台湾QFII制度分析及给我们的借鉴
QDII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浅析QDII境外投资方式
实施QDII和QFII的影响的比较分析
新兴证券市场开放模式的分析及启示
试论我国投资银行机构的业务创新
八.金融衍生产品与投资理财问题研究
股票期权研究
资本资产定价问题研究
试论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建立的环境与路径
关于利率变动与投资理财对策研究
关于商业银行设立基金公司问题研究
关于利率期货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关于汇率波动对期货市场的影响研究
防范股指期货风险的对策
风险度量问题研究
九.公司金融管理研究
关于央企整体上市问题研究
关于深化和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研究
关于进一步促进债券市场发展问题研究
关于完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关于发展和推行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
试论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
十。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问题研究
次级债危机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开放资本市场与国家金融安全
论金融支持在西部开发中的作用及其对策
金融开放的国际比较及中国的选择
十一.其他
我国政策性银行转型模式的分析研究
试析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发展的模式

Ⅳ 金融学毕业论文

广东消费需求扩大的制约因素和路径选择
论文字数:8896,页数:15

内容摘要

本文首先参照国内外学者对消费需求不足问题的研究,并结合广东省的数据,研究广东省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本文运用回归分析法,分析总收入与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发现后者对消费的影响远远大于前者,提出扩大消费需求应缩小收入差距的主张。本文运用因果联系识别法,分析创新成果增长率对消费增长率的影响,发现前一期的创新成果增长率与当期的消费增长率有相同的趋势,当期消费增长率是前一期创新成果增长率的结果,得出广东省消费需求不足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创新的缓慢发展,提出鼓励企业创新、淘汰落后生产的主张。此外,还找出不确定性等因素也制约着广东消费需求的扩大,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消费需求 收入差距 创新

Abstract

According to domestic and foreign study about insufficiency in consumption ,this paper try to find out what leads to insufficiency in consumpt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then give some advices to solve the problem.I mainly study the influence on consumption by the enlargement of income gap between townsmen and farmers, by innovation as well.When I make contract between total income and income gap ,I find that income gap is by far important to consumption than total income,so I propose to shrink the income gap.When I analyse innovation’s effect on consumption ,I find that the previos innovation is close related to current consumption and find out that the low growth rate of previos innovation leads to the low growth rate of current consumption,so I suggest that govenment should encourage enterprises to creat more and eliminate backward proction.In addition, there are other reasons contributing to low consumption rate,such as uncertaint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reasons,I propose my different approaches.

Key words: Consumption Demand Income Gap Innovation

目 录

一、引言 …………………………………………………………………… 1
(一)合理的消费需求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 1
(二)广东消费状况分析 ………………………………………………… 1
1.占总收入的比重偏低 …………………………………………………… 1
2.消费对总产值的贡献率偏低 …………………………………………… 2
3.消费增长率低于经济增长率 …………………………………………… 2
二、广东消费需求不足的成因分析 ……………………………………… 2
(一)国内外学者对消费需求不足问题的主要观点 …………………… 2
1.国外学者对消费需求不足问题的主要研究 …………………………… 2
2.国内学者有关消费需求不足成因的代表性观点 ……………………… 3
(二)制约广东消费需求扩大的因素 …………………………………… 4
1.收入差距扩大 …………………………………………………………… 4
2.创新停滞 ………………………………………………………………… 5
3.不确定性问题 …………………………………………………………… 7
4.其他因素 ………………………………………………………………… 8
三、扩大广东消费需求的路径选择 ……………………………………… 9
(一)缩小收入差距 ……………………………………………………… 9
(二)激发企业创新能力,淘汰落后生产 …………………………… 10
(三)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 ………………………… …………… 10
(四)发展现代信贷 …………………………………………………… 10
(五)建设诚信的商业环境 …………………………………………… 10
(六)增加高收入群体的消费 ………………………………………… 11
注释 ……………………………………………………………………… 12
参考文献 ………………………………………………………………… 13
附录 ……………………………………………………………………… 14
致谢

1. 论转轨时期如何建立个人信用体系
2.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型酒店的负面影响及对策分析
3. 关于助学贷款的财政政策研究
4. 陕西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及影响因素研究
5. 陕西第三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6. 基于城市竞争力分析的城市定位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7. 浅谈我国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的股价效
8. 我国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安全问题浅析
9.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拓展问题浅析
10. 股指期货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分析
11. 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思考
12. 国有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提高竞争力的研究
13. 农村信用社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信贷投入策略
14. 农户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15. 简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管理
16. 浅谈信用社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及对策
17. 人身保险营销问题研究
18.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管理研究
19.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
20.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21. 我国工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
22.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研究
23.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对策研究
24.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5. 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26.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策略研究
27. 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研究
28.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及防范措施
29.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策略探讨
30.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研究
31. 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32.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33. 我国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效用和对策分析
34.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分析
35.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研究
36. 广东房地产市场研究--金融专业
37. 我国汽车金融的现状与对策
38. 试析我国的网上证券交易
39. 对中国创业板市场建设的探讨
40. 对中国股市的宏观调控状况的研究
41. 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42. 农村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初步探讨
43. 米德冲突下人民币均衡汇率分析
44. 认沽权证及其对我国推出金融衍生品的指导意义
45. 玩具市场分析及奥迪公司营销策略研究
46. 我国证券市场的IPO热发行
47. 不同学历水平的教育投资成本与收益
48. 论我国个人理财与外汇相关的理财研究
49. 中国通货膨胀的货币性分析
50. 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应对措施
51. 关于在农村居民中开展个人理财的研究
52. 我国化妆品品牌营销管理
53. 论中国信用卡市场的创新
54. 风险导向下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研究
55. 中国汇率制度改革:选择有管理的浮动
56. 对我国保险公估业发展的探讨
57. 我国开发环境责任保险的初步探究
58. 中国网上银行发展现状及对策
59. 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市场体系的影响
60. 解读UCP600及应对之策
61. 信用卡的风险控制与管理
62. 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研究
63. 关于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研究
64. 探索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
65. 中国资信评级业发展现状
66.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分析
67.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研究
68. 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问题的探析
69. 中美两国股市相关性研究
70.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税收模式
71. 浅谈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在中国的发展
72. 探讨祢合农村资金供求缺口的对策
73. 中国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关系初探
74. 浅析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现状及对策
75.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76. 论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77. 外资的引进对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影响以及对策研究
78. 中国证券投资的基金投资行为
79. 外汇保证金交易在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分析
80. “返券促销”对企业和国家的影响
81. 中国蔬菜出口贸易发展的政策
82. 我国现状信用卡发展方向研究
83. 新股发行制度改革
84. 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85. 中国个人投资理财的初步研究
86.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销售方针分析
87. 探讨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问题
88. 谈论商业系统成长企业市场(宝石)
89. 如何扩大农业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效率的对策
90. 浅析怎样提高中国IPO发行效率
91. 浅谈我国企业债券发展的必要性
92. 浅谈独生子女时代的理财规划
93. 广东省农业保险情况分析和研究
94. 广东农业风险的实证研究--金融论文
95. 广东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以及广东的区位优势因素

Ⅳ 金融专业毕业论文怎么写最好有范文!要求4000字以上!

摘 要:我国的股票市场经历了十几年的浮浮沉沉,已经日益发展壮大,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被称作经济的“晴雨表”。作为为我国政府宏观调控重要手段之一的货币政策,目前由于存在传统渠道弱化和传导机制不畅等问题,对经济的调控效果受到明显制约。随着股票市场的蓬勃发展及其与国民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货币政策的实施必然影响到股票市场的走势和发展。本文在对货币政策和股票市场作相关基本概念分析的基础上,从货币供应量、利率、 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三个方面对我国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发展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就提高我国股票市场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提出了一些意见。
关键词:货币政策 股票市场 传导机制
Abstract: Through more than ten years development of stock market of China, it has grow up day by day and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important part in national economy, which is called the economic "barometer". The monetary po1icy, as one of the significant means for macroeconomic readjustment in our country, has been found apparently restricted in its role in recent years, e to traditional channels fading and transmission mechanism impediment.With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he stock market, which is linked more closely with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netary policy inevitably influences its trend. This text does the brief summary to the monetary policy and stock policy at first,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ock market and monetary policy from currency supply, interest rate and interbank offered rate. Puts forward some advice to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stock market in transmitting the monetary policy.

Keywords: monetary policy; stock market;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引 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金融结构演变的一个突出趋势是以股票市场为核心的资本市场得以持续发展,随着世界范围内股票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股票市场对国际经济、国内经济的影响也迅速加大。作为现代市场金融经济的主要宏观调控手段,货币政策对于熨平经济波动、促进一国经济金融的良性持续平稳发展已举足重轻。当然,货币政策与经济金融的具体演进态势是相互作用、互为影响的,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对经济金融的发展造成巨大影响,反过来经济金融格局的演变也必定会作用于货币政策,引起货币供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乃至政策效果的变动,所以无论如何货币政策的制定都必须以现实的经济金融结构为前提和条件,否则货币政策可能将受到极大的制约甚至出现错误决策,从而对经济金融的发展造成巨大动荡。中国加入WTO之后,如何维持本国金融系统的稳定,以及如何提高国内金融系统配置货币资源的经济效率等问题的理论阐述和政策含义已经是国内经济理论界和政府相关部门关注的重点。
一、基本理论解析
(一)货币政策相关理论解析
货币政策是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而采用各种方式调节货币供应量和货币运行环境,并以此影响宏观经济变量的方针和政策总称。货币政策实际上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进行控制的别称,它是一个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构成部分,服从于总的经济政策的要求。
第一,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政策所包含的首要内容,它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最终目标和中介目标。最终目标是指货币政策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与要求,它的确立与经济社会所发生的经济问题密切相关中介目标应具有可测性、可行性、相关性等条件,它是指为了达到最终目标,货币当局必须先掌握的一些指标,这些指标在一定时期内应达到一定数值。
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政策之一,通常有四大最终目标: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它们的提出和确立是经济形势变化和经济政策转变的结果。对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各经济学派理论分歧颇大,远未取得一致意见,但实际操作机制中,西方货币当局主要以利率和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第二,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是指货币当局用以控制货币供给量和货币运行环境,并经由中介目标去逼近最终目标所借助的方法和手段。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两大类: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前者指以整个商业银行系统的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为对象,影响整个经济社会的信用和货币状况的货币政策工具;后者指以某些个别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或整个商业银行系统的某种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为对象,只影响某些特殊经济领域中的信用和货币状况的货币政策工具。 西方国家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贴现率政策。通常采用的政策工具是公开市场业务,即货币当局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的活动。公开市场业务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几乎可以实现货币当局的任何中介目标,因此为许多经济学家所推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直接影响商业银行可贷资金的多少,对经济作用的威力巨大但弹性效果低下,故不常采用。贴现率政策使货币当局只能被动等待,不能主动出击,同时还会产生难以测度的告示效应,干扰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道义上的劝告、法定保证金比率、消费信用管制、房地产信用管制和利率最高限额等,它们对经济的调控作用微弱且存在一些难以避免的弊端,因此许多也已逐步取消。
第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如何引起社会经济生活的某些变化,最终实现既定的货币政策目标,就是所谓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在西方主要分成凯思斯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和货币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
凯恩斯学派认为,从局部均衡观察,货币政策的作用首先是改变货币市场的均衡,然后改变利率,通过利率变动,改变实际生产领域的均衡,其基本传递过程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首先是引起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数量发生增减变动,然后引起货币供应量发生增减变动,这必然会引起市场利率的变动,进而引起投资发生增减变动,通过乘数效应,最终将影响到社会总支出和总收入的变化。
货币学派强调货币供应量变动将直接影响名义国民收入的变动,其基本传递过程为:中央银行运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如在公开市场上购入证券,则商业银行准备金增加,使商业银行贷款能力增强,于是利率降低,扩大投资和放款。利率降低,使金融资产价格上升,这就相对地降低了耐用消费品和房屋等真实资产的价格,从而增加了人们对这类真实资产的需求,使其价格上涨,并且会波及到其他的一些真实资产,这样循环下去,又增加了新的货币需求,使其社会的名义收入提高。
(二)股票市场相关理论解析
股票市场是指股票发行和买卖的场所,股票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金融市场中居于重要地位。股票市场分为股票发行市场(一级市场)和股票流通市场(二级市场),前者指发行人经证券承销商包销或代销,将未公开发行的股票上市以供交易的市场;后者指已发行的股票在投资者之间相互转移的市场。股票发行市场和股票流通市场的发展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共同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第一,股票价格。股票市场的行为通过股票价格得以定量反映。股票价格是股票市场上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它代表了股票市场的一切走势和行为特征。股票价格包括股票发行价格和股票交易价格。股票发行价格是指股份有限公司将股票公开出售给特定或非特定投资者所采用的价格,通常由发行人依据股市行情及其他有关因素决定。它受发行人的收益状况、社会声誉、地理位置、股市供求状况、二级市场股价状况、政府政策等因素影响,常见的发行价格有面值发行和溢价发行两种。股票交易价格是指在股票交易市场上流通转让时的价格,它能够对货币政策做出直接的反应和变化。股票交易价格是股票的持有者(让渡者)和购买者(受让者)在股票交易市场中买卖股票时形成的股票成交价格,目的是完成股票交易过程,实现股票所有权的转移。与其他商品的价格一样,股票的价格也是由其内在的价值和外在的供求关系所决定。
第二,股票市场的作用。股票市场作为资源配置、产权交易、风险分散和公司治理的市场机制,对经济增长和其他经济变量的影响日益突出。股票市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为企业筹集资金,促进企业快速发展;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和更新,增加其市场化程度,促进国民经济的结构调整;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深化金融改革,改善宏观调控手段;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等。
二、我国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当中央银行变动货币政策时,就通过货币政策有关手段促使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水平波动,使流入股票市场的社会信贷资金、社会游资和储蓄分流资金相应增多或减少,从而引起股票市场规模和股票价格指数相应变化。 股票价格决定于股票的内在价值和市场上的供求关系,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主要是指货币政策对股价指数影响。从股票价值角度看,当松动性货币政策启动,社会货币供应量增加时,企业和居民所持有的货币资产总额相应增加。增加的货币数量打破了原先货币数量供求的均衡状态,导致货币资产短期内收益下降。由此,社会货币资产和实物资产价格比例引起变化,企业和居民负债和资产结构也要发生相应变化。就是说,随着人们手中货币数量的增加和货币收益率的下降,人们必然把更多的资金投向实物资产,从而引起实物资产价格的随之上涨。股票价格是实物资产价格的缩影。确切的讲,股票价格体现代表着实物资本的价值,当实物资本价格因货币数量增加而上涨时,其价值的虚拟代表股票价格因其敏感度强,早就发生了变动;另一方面,从资金面角度看,任何货币政策的实施,在使社会货币总量变动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影响股市中资金量。股市中增量资金的增加会改变股市供求关系,引起股价指数上涨。松动型货币政策一旦实施,既使是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倾向没有发生变化,人们的资产结构也保持不变,股市中的资金绝对量也会相应增加。这是因为,社会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将按照原先股市资金与外围资金相同比例流进股市和其他领域。同样,紧缩型货币政策又以相同比例和方式减少着股市资金量。当然,不同的货币政策手段,或货币政策实施长短,对股市资金量影响特征会有区别。因此货币政策的实施可以同时改变股票内在价值和股票市场上的供求关系,从而对股票价格也有明显的改变作用。
(一)货币供应量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第一,调节货币供应量对股市的影响。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资金供求,进而影响股票市场。如果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商业银行体系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并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使货币供应量大幅度地减少,股票行情趋于下跌。同样,如果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商业银行资金成本增加,市场贴现利率上升,社会信用的收缩,证券市场的资金供应减少,使股票行情走势趋软;反之,如果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或降低再贴现率,通常都会导致股票行情上扬。
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有三种表现,一是货币供应量增加,可以促进生产,扶持物价水平,阻止商品利润的下降;使得对股票的需求增加,促进股票市场的繁荣。二是货币供应量增加引起社会商品的价格上涨,股份公司的销售收入及利润相应增加,从而使得以货币形式表现的股利会有一定幅度的上升,使股票需求增加,从而股票价格也相应上涨。三是货币供应量的持续增加引起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带来的往往是虚假的市场繁荣,造成企业利润普遍上升的假象,保值意识使人们倾向于将货币投向贵重金属、不动产和短期债券上,股票需求量也会增加,从而使股票价格也相应增加。由此可见,货币供应量的增减是影响股价升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公开市场业务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政策行为。当中央银行认为应该增加货币供应量时,就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债券);反之就出售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当中央银行大量购进有价证券时,市场上货币供给量会增加,从而推动利率下调,资金成本降低,企业投资规模扩大和居民消费增加,生产扩张,利润增加,这又会推动股票价格上涨;反之,股票价格将下跌。我国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的运作是直接以国债为操作对象的,这会直接影响到国债市场的供求变动和国债行市的波动,进而影响股票市场的行情变化。公开市场业务包括债券正回购和逆回购。正回购是指央行在向商业银行卖出债券的同时,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按照约定的价格再买回上述债券的业务,其实质是央行用债券做抵押借入资金,目的是为了回笼货币;逆回购则与正回购相反,目的是为了投放货币。由于正回购和逆回购的操作会影响市场的货币供给量,往往对股市会产生一定影响。 如 2002年的6.24井喷行情后,央行公开市场业务立刻由投放资金的逆回购转成回笼资金的正回购,长达半年,总计回笼资金2430亿元,其间行情一路下挫。可见公开市场业务的调控工具最先、最直接地对股票市场产生影响。
(二)利率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利率并不是单向地通过商业银行和货币市场来传导其作用过程,它还会通过股票市场这一中介传导其对实质经济的调节作用。利率是股票市场的一个敏感指标,中央银行的每一次利率调整,甚至投资者对利率走势的预期或市场对利率变动的谣言都极易造成股票价格的波动。利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实现的:首先,利率发生变化会使不同投资工具的收益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当中央银行降低利率时,持有债券所得到的收益相对于股票而言就会降低,那些债券持有者将卖掉债券转而投资股票,从而推动股票价格上涨,而股票价格的上涨必然会为企业的股票筹资活动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企业股票发行和筹资量的增加,企业的投资会相应扩大,通过投资乘数的作用,进而会带动社会投资、消费和收入的增长。相反,中央银行提高利率,则会导致股票价格下行,进而降低企业的股票市场筹资能力和实物投资积极性,在投资乘数的作用下,进一步引起社会收入、消费和投资规模的收缩。其次,利率的变化会对公司的利润产生影响。当利率提高以后,公司贷款成本提高,公司利润下降,这会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从而降低股票价格。再者,对于投资者而言,利率的提高会给靠银行信贷进行股票抵押买卖或实行保证金买卖的短期股票交易带来较大影响,增大交易成本,引起股票需求下降,从而使股票价格下降。
股票市场的存在和发展使储蓄分流成为可能,而利率下调则使储蓄分流由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我国中央银行自1996年5月至2002年2月8次下调了存贷款利率,使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名义利率降为1.98%,扣除利息税后的收益率仅为1.584%。在预期股票价格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上涨的情况下,由于股票投资的预期收益率远远高于存款的报酬率,部分居民将一部分存款转化为股票和基金投资。
表2-1 1997—2004 年我国居民储蓄及增长率
年份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平均
储蓄(亿元) 46280 53407 59622 64300 73762 94307 110695 126196 78571
增长率(%) 19.3 17.1 11.6 7.9 14.7 17.1 17.4 14.0 14.89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实践表明,中央银行的利率调整极易造成股票价格的波动。从1996年至2002年,为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和投资,中国人民银行连续八次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1996年5月1日,央行首次降息,上交所股市对这一利好做出了积极反应,步入持续上升的态势;1996年8月23日,央行实施第二次降息,企业一年期存款利率降低1. 71个百分点,幅度之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期。受此消息刺激,股指屡创新高,并在当年年底冲上804的高点。1998年3月25日和7月1日,央行再次降息,虽然力度没前三次大,但对准备金利率做出大幅下调,下调幅度分别为2.34和1.71个百分点。1998年12月7日,央行第六次宣布降息,一年内三次降息的间隔之短,在我国银行利率调整史上也实属罕见。但降息当日,上交所股指从前番降息时的1316点下跌到1260点。2002年2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第八次宣布降低人民币存贷款利率,上交所股指也于消息宣布后开市首日应声而涨。
(三)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指的是银行同业之间的短期资金借贷利率。它有两个利率,拆进利率表示银行愿意借款的利率;拆出利率表示银行愿意贷款的利率。一家银行的拆进(借款)实际上也是另一家银行的拆出(贷款)。同一家银行的拆进和拆出利率的利差就是银行的收益。
在20世纪初80年代开始的金融体制改革只能感,金融组织结构进行了大规模调整,通过“分立”和“扩容”两条途径,改变了由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的局面。各家专业银行和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客观上要求进行资金借贷,调剂余缺。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形式中央银行职能后,实行“实贷实存,相互融通”的新的银行信贷制度,鼓励金融机构利用资金的行际差、时间差、地区差进行拆借。1986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专业银行之间可以相互拆借,同业拆借市场得以真正启动,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以上海、武汉、广州等城市为中心的有形市场。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规范,在经济过熟和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拆借市场上出现了严重的违规现象,大量短期拆借资金被用于房地产投资,炒股票,或用于在开发区上项目,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延长拆借期限,哄抬拆借利率,干扰了金融宏观调控,扰乱了金融秩序,而且市场内存在系统分割和地区分割,降低了融资效率。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撤消了各商业银行及其分行开办的融资中心、资金市场等同业拆借中介机构。在此基础上,1996年1月3日借助于全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的电子交易系统和信息服务,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在上海建立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成立的融资中心停止自营业务,并逐渐淡出市场。此后,中国人民银行在增加入市主体、完善相关法规等方面积极推进同业拆借市场建设。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同业拆借市场成员的数量不断增多,类型更加广泛,资金供求趣同的矛盾有所缓和,交易规模日趋扩大。
银行同业拆借说明资金的流向和需求,当市场资金需求大的时候银行同业拆借的利率就会上涨,利率上涨将会导致股市看淡,但这都是技术上理论。对股市实质的影响并不大,要结合其他很多因素一起看,比如远期利率,或导致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上涨的真正因素或汇率等。单研究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意义不大,只能知道市场近期的资金需求情况和是留入还是留出,那对股市的影响也不直接的指导作用。
三、提高我国股票市场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对策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股市在转化储蓄、刺激消费、优化资源配置和传导货币政策,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的功能将会逐渐显现出来。因此,积极借鉴国外已有的理论与成功经验,构筑股票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基础条件,提高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是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和货币政策实践中的重要内容。

Ⅵ 如何应用互联网金融进行投资理财 论文

首先你要选择一个安全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投资理财,判断一个互联网金融平台是否安全,可以看看如下几点:

  1. 是否采用了第三方的资金托管
    如果没有采用资金托管,那么投资人的资金则有可能进入一个平台固定资金账户,如此便形成了资金池,而资金池中的资金平台本身则是可以随意挪用,因为风险极高,13年底就有多家P2P平台私自挪用资金池的资金卷款跑路。另外一旦形成资金池,本身就存在非法吸储的法律风险。
    采用资金托管后,投资人所有的资金平台无法接触,因为投资充值等等资金交易都需要资金托管平台的交易密码,如此不仅保证投资热资金安全,也杜绝了资金池的形成,法律风险和道德风险大大降低。

    2.平台是否为抵押型项目
    因为国内的信用体系不完备,所以一般信用借款标的风险极高。所以有足额抵押的项目平台相对风险更低,而有抵押的项目通常是个人住房以及车辆抵押最佳,此类抵押物最为保质且流通性强变现快借款金额小,万一出现逾期不会对P2P平台造成太大影响,极大降低个人投资风险。


    3.一定要注重平台项目的真实性
    部分跑路平台或者骗子平台发布的项目多为虚假标的。而所谓的信用借款项目则风险更大。个人房产以及车辆抵押类的项目要注意是否房屋它项权证以及车辆抵押登记。还有就是抵押资产的实地评估照片,以及借款合同、借款人基本信息等等。

    4.不可盲目相信部分平台的风险投资
    现在整个互联网动辄一个创业公司就号称拿到XX万风投多有夸大不实,P2P平台多部分所谓的风险投资亦是多有夸大或不实成分,风险投资在P2P领域已经沦为平台背书工具。

    5.不可盲目追寻高收益
    国家法律明确规定民间借贷利率不可超过银行同期利率的4倍即(24%),超过此利率不受法律保护,目前P2P平台的平均收益在16%左右。

    7.切记勿投天标秒标
    此类标的多为骗子所为,之前多家上午开业下午跑路的平台就是通过天标秒标吸引投资人卷款跑路。8.警惕远离自融性质平台
    平台自融基本特征表现为资金为自己使用,这种形式无疑是拆东墙补西墙,资金漏洞会越来越大,一段出现集中赎回的情况必然资金链断裂,后果就是平台垮台投资人本息全无。

你可以研究下天雄投资,这家平台是当前国内为数不多的在以上几点做的不错的平台之一。

Ⅶ 关于金融方面可以写哪些方面的论文

1.建立中国区域金融体系的研究
2.现行汇率制度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与我国金融应对策略研究
4.我国人民币汇率取向的对策与建议
5.论创建我国的离岸金融市场
6.论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
7.完善我国金融机构及洗钱制度研究
8.汇率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9.人民币汇率与全球货币体系
10.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作用的影响
11.商业银行贷款增长过快的原因分析及政策建议
12.我国居民储蓄高增长态势解析及改进意见
13.货币政策高透明度比较分析
14.对我国间接货币调控政策的市场缺陷分析
15.直接发行央行票据对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的启示
16.中国货币政策目标及管理策略
17.浅析热钱流动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18.监管职能分离后基层央行如何有效实施货币政策
19.论稳健货币政策的积极作用
20.城区存款业务发展的难点及对策
21.重建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体系的探讨
22.利率市场化条件论证与方法探讨
23.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探讨
24.人民币汇率的未来走势分析
25.国际货币体系有关问题探讨
26.国家的汇率干预有关问题探讨
27.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分析
28.国际金融危机及相关问题研究
29.国际信贷问题探讨
30.外汇交易有关问题探讨
31.国际金融市场有关问题探讨
32.国际收支有关问题探讨
33.我国的国际收支现状及发展趋势
34.期权理论及其在外汇交易中的运用
35.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
36.国际储备题探讨
37.国际融资问题探讨
二、商业银行业务与商业银行发展理论
38.金融创新与我国银行业的发展
39.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及对策
40.金融全球化及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41.对银行导入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的思考
42.我国商业银行福费廷业务的现状与思考
43.论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
44.对发展我国消费信贷的思考
45.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46.如何提升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
47.商业银行扁平化管理的探讨
48.中国银行业治理结构问题研究
49.探索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机制
50.抵押贷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1.简论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利益目标短期化
52.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分析
53.成本管理在商业银行系统管理中的应用
54.银保合作发展刍议
55.商业银行应加强产品定价管理
56.信贷业务重组与流程再造
57.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价值取向
58.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
59.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
60.商业银行金融服务优化的对策与思路
61.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创新
62.新《巴塞尔协议》与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63.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64.关于信贷风险控制的深度思考
65.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
66.关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评级
67.关于新商业银行法的问题
68.从世界商业银行发展趋势谈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目标
69.谈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目标与途径
70.国有商业银行资本结构调整问题研究
71.商业银行业务创新问题探索
72.商业银行发展贸易融资业务探讨
73.完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机制研究
74.化解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途径探讨
75.商业银行分业、混业经营利弊条件问题研究
76.商业银行外部环境建设问题研究
77.关于我国商业银行新增不良贷款问题
78.建立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体系
79.商业银行客户经理问题的探索
80.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内控机制
81.如何完善商业银行绩效考核机制
82.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经营风险机制
83.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费问题探讨
84.中西方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比较分析
85.我国发展民营银行可行性问题探讨
86.民营银行在我国发展空间探讨
87.如何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商业银行金融服务体系
88.国有银行上市对其绩效影响的分析
89.我国股份制银行与国有银行业绩比较:制度因素的探讨
90.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投资基金的困难所在与对策
91.商业银行对企业信用评估问题探讨
92.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创新
93.商业银行岗位绩效考核的实证研究
94.现代银企关系问题研究
95.员工素质与商业银行现代化
三、金融监管与风险管理
96.论我国金融监管的国际化

Ⅷ 金融方面的论文

如何提高我国银行业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摘要:根据中国政府加入WTO 时的承诺,我国在去年内已经取消人民币业务地域和客户对象的限制对外资银行提供国民待遇,实现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如何形成健康而富有竞争力的中国银行业,如何更有效地应对外资银行的激烈竞,这是我国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关键字:银行;国际贸易;竞争力

一、我国对外贸易现状和银行中的作用
中国加入WTO,为对外贸易的增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使我国近些年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迅速提高,贸易对GDP的贡献也在不断增强。
尽管中国政府已经做出了郑重承诺,通往成功的道路仍然必须要经历许多的商业风险、法规障碍及文化挑战。事实上,中国银行业并非只是一个单一的市场,而是由许多类型、规模及地理位置各异的银行组合而成。我们在华的多年经验告诉我们,尽管中国已具有现代银行业的雏形,但外国投资者仍须遵循四条原则,以跨过危险抓住机遇。
二、我国银行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尚待改进之处
虽然我国银行业目前尚在不断完善中,但在国际贸易领域,为此银行还存在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管理体制落后,管理方式陈旧。我国银行业管理体制不完善。1997年以来,我国金融业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在银行体系风险降低的同时,业务范围也受到极大的限制,实现利润方式的减少,使风险更为集中,反而不利于银行的管理。另外,在管理方式上,中资银行不具备先进灵活性。因为缺乏自主经营的优势,中资银行不能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策略,并且,由于呆帐准备金提取额度的不足和呆帐核销自主性的缺乏,我国银行对国际贸易中风险的规避能力极为缺乏。
2、贸易融资对象不合理,银行信贷水平低。近年来新增贷款量在不断增大,但银行主要融资于大型商贸企业,对一些中小企业,由于抵押物不足或资信核实的困难,银行很少为其提供大规模贷款,由此使部分中小企业获得授信无法满足贸易发展的需求,但中长期信贷和权益性资本的供给在贸易额度大时仍略显紧缺。商业银行资金大量进入贸易活动,成为贸易信贷的润滑剂,但现在各银行的贸易信贷仍不足以维持贸易的高增长速度。在我国,应充分挖掘市场潜力,注重发展保理之类的新型业务。
3、银行创新力度小。要拓宽中资银行的业务领域,就应积极鼓励银行业的创新。在我国银行业的发展进程中,有几点原因阻碍了金融业务的创新。其一,我国与世界金融改革思路的差距。以避险为主要目的,我国采取分业经营的管理模式,不利于银行在贸易领域的创新。其二,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成为其它银行进行业务创新的阻力。其三,金融创新是以金融工具为实现手段的,虽然我国目前注重金融电子化的推广和应用,但此过程中出现的客户资料的安全性保管问题还有待解决。另外,海外联行网点少也成为制约创新的一大因素。国际结算往往通过总行代理,环节多,速度慢,由此使资金在途时间长,加大了汇率风险和交易成本。

三、提高中资银行参与国际贸易竞争力的策略
中国加入WTO,金融业的逐步开放使外资银行大量涌入,对我国银行来说,这是机遇,也是挑战。为此,中资银行必须采取适当的策略以提高国际贸易领域的竞争力。
1、强化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机制转换。
(1)加快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步伐。国有商业银行的逐次上市表明国家决心将国有商业银行推向国际市场,让市场引导银行改制,最终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上市募资使银行资本实力雄厚,防范风险能力增强,管理经验的引进也起到推动改革进程的作用。改制后的银行具备充足的资本金和一流的管理团队,可为国际贸易提供有力的支持。
(2)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机构改革的进程。国有商业银行机构须一改以往层层按照行政区划设立分支机构的做法,应以精简为原则,按照经济区域及业务发展需要决定机构的设立和撤并。对业务量小,亏损面大的分支机构,应根据业务需要灵活调整。
(3)加大复合人才的开发培养力度。人才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至关重要。目前我国极度缺乏既通晓国际贸易又擅长银行业务的专业人员。因此,在保持原有人才优势,防止人才流失的同时,更应注重对现有复合人才的开发和培养,使其专业素质不断提升,从而适应新形势下银行领域的国际贸易业务。
2、加强银行业的风险监控。事实证明,加强对经济金融运行中新情况、新问题的监测分析和风险预警,是保障资产安全性的必要措施。尤其是我国在发展对外贸中小企业的贷款时,基于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更应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建立银行风险评价体系,提高内控有效性,坚持以风险为本的审慎监管。
3、创新业务领域。要加快国际业务的创新步伐,更好地发挥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作用,一是要打开业务市场:首先,扩大银行国内市场的的服务范围;其二,开拓发展国外市场;其三,争取三资企业、外资企业金融业务,开辟国内国际外资客户业务市场。二是业务品种的创新。在稳步增加国际贸易结算额的同时,根据贸易形式的转变和客户的需要,推出如银保、保理等业务新品种,利用资源共享优势打开产品市场销路,提高其知名度。

四、促进商业银行竞争力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府作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为商业银行与企业开展合作提供良好的环境
首先要切实消除对商业银行和企业的歧视,政府应该对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的中小商业银行在税收、财政补贴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并且适当放宽中小企业的受信门槛,保证其顺利获得生产所需资金;其次要采取措施妥善处理商业银行现存的不良资产,可通过适当注资或拍卖转让来降低不良资产率;最后要减少政府对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的不合理干预,使其按照市场化的方式化解自身的问题。
(二)发挥地方金融优势,参与企业的改制和重组
发挥地方商业银行与地方企业长久以来形成的良好银企关系的优势,积极协助企业搞好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界定等工作,主动帮助他们与有关部门一道制定具体的改制、重组方案,提出有针对性的债权处理意见,对改制、重组后债权债务已落实的企业,其正常的生产经营中所需的资金可按信贷原则予以优先解决。同时要以资产重组为切人口,帮助企业做大做强,以增强企业的活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加强商业银行自身建设,提高为企业融资服务的能力
首先要调整信贷结构,丰富信贷业务品种,扩大企业贷款选择范围,积极支持其合理的资金需求。同时公开信贷政策,简化业务流程和担保手续,为企业“二次创业”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其次要加强优质服务,如开办信用卡、票据承兑、贴现业务和推选个人支票、异地通汇等结算方式,从而更加方便广大企业的存、取、汇、兑业务。
面对着中国的入世,中国银行业的发展,世界贸易的飞速发展及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使中国银行业在国际市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面临的问题仍然非常显著,因为我国商业银行在这种环境下更应正确的把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加强自身国际贸易的竞争力,才能在以后更长远的时间内保持快速稳定的发展,为中国国际贸易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美)乔治 H 汉普尔,银行管理——教程与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
[2] 曾康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研究,西南财大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3] 黄亚钧、吴富佳,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4] 扬锡怀。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杜,2003.
[5] 彼德,罗斯·商业银行管理[M].美国:McGraw Hill,2003

热点内容
重百超市供应商系统 发布:2021-11-27 07:59:12 浏览:259
成都瓦尔塔蓄电池经销商 发布:2021-11-27 07:59:09 浏览:828
宁波办公用品供应商 发布:2021-11-27 07:59:05 浏览:753
广州人人店经销商 发布:2021-11-27 07:59:03 浏览:49
旺旺上海经销商 发布:2021-11-27 07:58:59 浏览:362
三折门上海经销商 发布:2021-11-27 07:58:20 浏览:207
澳洲保健品代理商 发布:2021-11-27 07:58:17 浏览:728
木旯代理商 发布:2021-11-27 07:58:15 浏览:464
供应商开发年度总结 发布:2021-11-27 07:58:07 浏览:578
汤臣钙片代理人是谁 发布:2021-11-27 07:56:27 浏览: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