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海湾投资集团
① 中国在缓解海湾地区紧张的局势中都做了哪些努力
海湾地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紧张局势,战争的可能性在上升,中国的也在为缓解海湾地区紧张的局势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我想对海湾地区的态度就是非常的关键的。
中国有一半的石油进口来自那里,中资机构在该地区也有大量的投资。在当前中美贸易战的形势下,美国有可能在那里主动做出对中国海外工程有威胁的行动,并以此向中国施压,我想中国也会做出相应的措施的,中国一直的对外政策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现在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有影响的大国,一直就中东海湾地区局势同地区国家以及世界上其他主要国家保持着沟通。中方在努力发挥作用,为维护中东海湾地区的和平稳定作出努力和贡献。
② 中东海湾国家的Hammour fish,怎么翻译
非常抱歉,我的<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里面没有找到Hammour这个单词.在<麦克米伦高阶美语词典>里面也没有找到这个词语.金山词霸里面拥有许多专业的词典,居然也找不到.利用网络、google的翻译功能也找不到。但是我相信也许这个单词是存在的,因为在goole里面能够发现有人在用这个词组。比如:http://www.google.cn/search?hl=zh-CN&newwindow=1&client=aff-5566&channel=searchlink&hs=reR&affdom=5566.net&q=Hammour+fish&meta=
祝你好运!
③ 中东海湾共有几个国家
中东包括埃及、巴勒斯坦、以色列、叙利亚、伊拉克、约旦、黎巴嫩、也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土耳其、伊朗、亚美尼亚、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等国家和地区。
海湾国家通常包括巴林、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及阿联酋7个国家。
④ 中东地区投资环境风险分析
中东地区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油气输出地区,这一地区的油气储量和产量一直位居世界前列。2009年,中东地区的石油产量占全世界的30.3%,达24.357百万桶/天(BP,2010)。
2.3.1.1 沙特阿拉伯
沙特面积225万km2,人口约2400万。2009年沙特石油产量为9.7百万桶/天,占世界石油产量的12%(BP,2010)。
(1)政治经济风险
目前,沙特政局基本稳定,受益于丰富的石油资源,经济态势良好。但有些国际恐怖组织可能渗透到了沙特国内。沙特国王阿卜杜拉已经86岁,在君主制下,政治权力的交替导致局势不稳的可能性增大。
石油工业是沙特经济的主要支柱,石油出口给沙特带来了丰富的贸易收入。
当前,沙特的经济风险主要是:沙特经济发展受到石油贸易的影响过大,国际油价起伏会直接影响沙特石油出口收入。除了石油天然气工业,沙特其他行业的发展较为落后。尽管沙特提出要实现多元化的经济结构,但是在当前的沙特经济结构中,即使是非石油行业的建筑业、制造业、运输业等,依然主要以石油工业为导向。
外国公司进入沙特存在着诸多障碍,特别是在石油天然气领域。沙特允许外国公司以投资者的身份注册独资公司,但中国公司按照规定办理了注册手续后,还必须有资质许可证,否则无权参加投标甚至无法购买标书。沙特对外国人,或是外国人与沙特人合伙的经营机构即股份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外国公司的分支机构、合伙人、承包商或商行等征收所得税。对沙特人或海湾国公民则只征收2%左右的宗教税而不征收所得税。由于沙特每年石油贸易收入丰厚,资金储备充足,并不需要外国投资来满足国内投资需要,所以沙特政府在吸引外资的积极性上弱于其他国家。
(2)勘探开发风险
在沙特,油气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勘探、开发、运输和销售由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垄断经营。沙特自然地理条件恶劣,境内大部分土地都是沙漠,无常年流水的河流和湖泊。沙特国内可耕地少于国土面积的2%。在石油工业大规模发展之前,沙特基本没有现代化的工业。
沙特在天然气领域部分开放了开采后的加工和销售。在尚未勘探的地区,对外资公司开放勘探、开发和生产领域,包括生产后的加工。而在石油领域,石油勘探、开采仍由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垄断,不允许外国公司在石油勘探和生产领域投资及按投资比例获取份额油。但外国公司通过资格预审后,可以参加以沙特阿美石油公司为业主的石油勘探和生产项目的投标。在石油加工领域,沙特向外资开放,允许外商合资或者独资建立石油加工厂。
从当前来看,中国进入沙特国内油气行业的可能方式有:①老油田提高采收率的工程技术服务合同;②天然气领域的勘探与开发。
2.3.1.2 伊朗
伊朗面积163.6万km2,人口约7000万。2009年伊朗石油产量4.2百万桶/天,占世界总产量的5.3%(BP,2010)。
(1)政治经济风险
伊朗是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共和制国家。最高宗教领袖为全国人民的领袖。总统是仅次于最高宗教领袖的国家领导人,现任总统内贾德于2005年6月当选,并在2009年6月连任成功。在政治上,内贾德坚持“维护伊斯兰价值观”的立场。在对外政策上,内贾德主张发展“公正的国际关系”。在核问题上,他强调伊朗拥有掌握和利用民用核技术的权利,同时表示,伊朗没有研制核武器的企图,并愿意与欧盟通过真诚的对话来解决矛盾。
目前,伊朗政治局势相对稳定。
伊朗经济同样有较大的风险。国外经济制裁是伊朗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受伊朗核问题的影响,许多公司终止了与伊朗的合作。伊朗经济高度依赖石油,国际油价将对伊朗的财政收入产生较大的影响。虽然伊朗石油资源丰富,但是技术相对落后,炼油能力不足,是成品油的进口国。如果遭到国际封锁,伊朗的经济将会受到相当大的打击。另外,伊朗国内经济膨胀形势严峻,消费者价格指数从2006年的11.7%,上升到了2008年4月的24.2%。
总体来看,伊朗政府非常希望外资进入。但是伊朗税收体系复杂,外汇管理严格,在伊朗投资的政治经济风险较高。
(2)勘探开发风险
伊朗的油气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伊朗对外吸引投资的主要模式是“回购合同”(Buyback)。伊朗的回购合同主要有3种形式:油气田开发的回购合同、勘探区块的回购合同和勘探开发一体化的回购合同。在这种方式下,承包公司承担所有投资,但可以回收投资和融资成本,并由国家支付报酬。回购合同的主要缺点有:第一,伊朗政府对承包商的采购活动有很多的监督与参与,审批环节多、流程长,采购效率低;第二,要求利用本地资源的比例较高,这类合同中规定,对本地资源利用要超过项目资本总成本的一定比例,在实际操作中困难很大。
2.3.1.3 伊拉克
伊拉克面积44.2万km2,人口约2900万。2009年,伊拉克的石油产量为2.5百万桶/天,比2008年上涨了2.4%,占世界石油产量的3.2%(BP,2010)。
(1)政治经济风险
伊拉克安全局势至今动荡不安。由于战争,伊拉克的石油设施受到严重破坏。伊拉克政治上最大的风险是,当美军完全撤军后,政府能否防止内战的发生。伊拉克教派与种族冲突严重;失业率高;法制不健全,腐败问题突出;各类利益集团的冲突往往趋于暴力化;北部地区的库尔德分裂主义等。
除了安全问题,伊拉克的基础设施落后,电力、自来水等设施都不完善。银行业和法律方面存在很多严重的问题。
(2)勘探开发风险
伊拉克油气资源极其丰富,勘探开发风险主要源自国内局势。受安全局势,以及资金与技术的制约,伊拉克石油行业复原缓慢。
伊拉克勘探开发风险还表现在,伊拉克中央政府和库尔德地方政府对石油资源归属与利益的分配存在严重分歧。
2.3.1.4 阿联酋
阿联酋面积8.4km2,人口约490万。2009年,阿联酋石油产量为2.6百万桶/天,占世界总产量的3.2%(BP,2010)。
(1)政治经济风险
阿联酋是松散的联邦制国家。阿联酋政局稳定,政策具备较强的连续性。阿联酋以石油生产和石油化工为主。阿联酋欢迎外国投资者进入。
2009年11月26日,迪拜最大的国有投资公司迪拜世界(Du World)突然宣布延长6个月偿付即将到期的约40亿美元的伊斯兰债券,并将在政府援助下进行高达590亿美元的债务重组。尽管迪拜政府同时发表声明称其债务支持基金将会着手评估此次重组所需资金,但上述消息仍然极大触发了全球投资者的恐慌情绪,全球金融市场反应强烈。不过,市场在震惊后发现,迪拜债务危机规模有限,对阿联酋及中东地区的影响不大,阿联酋的财政状况依然健康。阿联酋经济前景依旧看好。
阿联酋没有管理油气行业的专门立法,每个酋长国都颁布了税收法令,有各自的税率。阿联酋各个酋长国都采用矿区使用费/税收制合同。除迪拜外,其他酋长国都有国家参股的要求,各酋长国的最高参股比例为60%。
(2)勘探开发风险
阿联酋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油气开发风险相对较小。
⑤ 中美日俄四个大国关系的现状特点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当前的大国关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总体稳定”保持。大国关系基本保持稳定,更富弹性.大国关系的战略矛盾不会因为相互间有合作而消失,也不会因相互间的斗争改变彼此合作的基本态势,但合作中竞争的一面在加剧,借重中牵制的一面在发展。
二、“逐利竞争”激烈。各大国更加重视经济外交,特别是围绕着战略资源、能源产地、能源通道的竞争加剧.俄乌天然气之争;俄反制美欧“颜色革命”;伊朗重炼浓缩铀;中东海湾伊斯兰极端化;等都揭示出政治外交后面的经济因素日益复杂。
三、“因时谋势”多变。各国的战略重点和关切并不相同,根据不同的利益需求组成不同的集团,中美印、中美日、美欧俄、中美俄等多组战略三角关系复杂互动。美欧与俄结构性矛盾的一面渐趋明朗,俄对美欧关系处于守势。美欧关系走出伊战阴影,重趋协调与合作;美俄关系复杂面凸现;欧俄关系热度下降,战略互信下降。同时,中美在合作中摩擦增多;中俄相互战略需求增强;中欧关系稳步发展,但也面临新问题。
四、“新老互动”明显。中国、巴西、印度、南非等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影响扩大越来越成为影响大国关系和世界力量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美重塑其全球同盟体系,加强对中、俄、印等新兴经济体的关注。中国实力增强,牵动国家关系新变化,主要大国对中国的战略或策略侧重增加。
五、“区域合作”活跃。全球范围内新一轮区域合作进入加速发展新时期。东亚成为大国竞争及新一轮区域合作发展的重点,美日俄欧对亚洲区域合作予以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在亚洲区域合作及重大国际问题上的作用备受重视。各大国通过扩大地区融合,加强利益捆绑。
捆绑。
六、“多边协调”日强。热点问题继续牵动大国关系,大国日益重视多边机制在解决传统、非传统安全威胁方面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两核一线”热点问题的解决上,各主要大国更加注重外交和软实力的作用,协调与合作不断增加,手法也更趋灵活务实。协调、妥协、合作,将在一段时期内成为主要趋势。
(5)中东海湾投资集团扩展阅读:
当前的大国关系也产生了以下两个趋势性影响:
1、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
“多极”指的是世界上同时并存的3个或3个以上的这种力量。“多极化”则是用来描述国际格局从单极或两极向多极演化的态势。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国际格局经历冷战时期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苏联解体后短暂出现的单极主导或“一超多强”格局之后,当前正朝多极方向加速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实力开始相对下降。
2.国际体系面临变革
随着国际力量对比特别是大国力量对比朝相对均衡方向发展,国际体系变革进入冷战结束以来最深刻、最活跃的时期。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经济机构中的投票权重新分配,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上升,在世界银行投票权增加3.13%,从44.06%提升到47.19%。
⑥ 现在是中国人有钱,还是中东海湾国家的阿拉伯人有钱
不知道
⑦ 中东海湾战争是什么
海湾战争(英文:Gulf War,阿拉伯文:حرب الخليج الثانية,波斯文:جنگ خلیج فارس),是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于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局部战争,同时也是人类战争史上现代化程度最高、使用新式武器最多、投入军费最多的一场战争。
海湾战争主要战斗包括历时42天的空袭;在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边境地带展开的历时100小时的陆战。多国部队以较小的代价取得决定性胜利,重创伊拉克军队。伊拉克最终接受联合国660号决议,并从科威特撤军。
海湾战争是美军自越南战争后主导参加的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在战争中,美军首次将大量高科技武器投入实战,展示了压倒性的制空、制电磁优势。通过海湾战争,美国进一步加强了与波斯湾地区国家的军事、政治合作,强化了美军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
海湾战争对冷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它所展示的现代高科技条件下作战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对军事战略、战役战术和军队建设等问题带来了众多启示。
⑧ 中东海湾战争是在哪一年
海湾战争 1990年8月1日,伊拉克与科威特围绕石油问题宣告破裂。 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很快占领全境。 8月7日,美国军队开赴沙特阿拉伯。 1991年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轰炸巴格达,海湾战争爆发。 两伊战争 又称第一次波斯湾战争,是发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战争于1980年9月22日爆发,直至1988年8月20日结束。两国相邻,共同边界绵延1200公里,长约100公里的阿拉伯河是两国南部的自然边界。长期来两国存在着边界争端,经常发生武装冲突。另外,宗教也是两伊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两国虽然同属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但是,伊朗90%的居民信仰的是伊斯兰教的什叶派,而伊拉克60%的居民也是伊斯兰教的什叶派。 伊拉克战争 2003年3月20日,美国以伊位克隐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主义为借口,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公然单方面决定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军事打击。 伊拉克战争是一场引发争议,遭到世界大多数国家和民众质疑和反对的战争。这场战争在整个世界引起了强烈的震动,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也带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和思考,包括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和文化等许多方面。研究这场战争,不仅可以扩大我们看待当今世界的视角,而且,也会使我们更深刻地领悟现实的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战争威胁,这对于我们解决纷纭复杂的各种问题和谋求发展不无意义。 黎以战争 黎巴嫩和以色列战争原因: 黎巴嫩真主党历来把以色列视为头号敌人,而以色列也把它看作是眼中钉! 这是第五次中东战争的延续! 历史上的黎以冲突 1968年12月28日,以武装直升机袭击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机场,炸毁了十多架黎民用飞机。 1978年3月15日,以色列陆海空三军发动“利塔尼行动”,首次入侵黎巴嫩,直逼首都贝鲁特,占领了利塔尼河以南地区。 1982年6月初,以军出动地面部队、海军陆战队和空降部队大举入侵黎巴嫩,占领了黎南部地区,并将阿拉法特领导的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赶出黎巴嫩。 1992年2月,以武装直升飞机袭击了黎真主党总书记穆萨维及其家属乘坐的汽车,穆萨维及其家属在袭击中丧生。 1993年7月,为打击黎真主党和巴游击队有生力量,以军对黎南部发动大规模的轰炸。150多人丧生,500多人受伤。 1996年4月,为报复真主党武装对以北部的火箭袭击,以对黎南部地区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造成黎160多人死亡,数百人受伤,50多万人沦为难民。 2000年初,为报复真主党武装的袭击,以多次出动战机对黎南部真主党游击队的基地进行轰炸。2000年5月,以军部队撤离“安全区”,结束对黎南部22年的占领。
⑨ 去沙特 塔布克或者是卡塔尔这些中东海湾城市一年要多少
我是09年去的沙特,在哪20个月。我在那是一名定向钻操作手,每月6000人民币,我劝哥们别去,一是天气热,二是太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