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后的投资银行如何发展
『壹』 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投资银行受了什么影响
对金融危机最普遍的官方解释是次贷问题,然而次贷总共不过几千亿,而美国政府救市资金早已到了万亿以上,为什么危机还是看不到头?
有文章指出危机的根源是金融机构采用“杠杆”交易;另一些专家指出金融危机的背后是62万亿的信用违约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 CDS)。那么,次贷,杠杆和CDS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它们之间通过什么样的相互作用产生了今天的金融危机?
在众多的金融危机分析文章中,始终没有看到对这些问题的简单明了的解释。本文试图通过自己的理解为这些问题提供一个答案,为通俗易懂起见,我使用了几个假想的例子。独家之言,不恰当之处欢迎批评讨论。
一、杠杆
目前,许多投资银行为了赚取暴利,采用20-30倍杠杆操作,假设一个银行A自身资产为30亿,30倍杠杆就是900亿。也就是说,这个银行A以30亿资产为抵押去借900亿的资金用于投资,假如投资盈利5%,那么A就获得45亿的盈利,相对于A自身资产而言,这是150%的暴利。反过来,假如投资亏损5%,那么银行A赔光了自己的全部资产还欠15亿。
二、CDS合同
由于杠杆操作高风险,按照规定,不允许银行进行这样的冒险操作。所以就有人想出一个办法,把杠杆投资拿去做“保险”。这种保险就叫CDS。比如,银行A为了逃避杠杆风险就找到了机构B。机构B可能是另一家银行,也可能是保险公司,诸如此类。A对B说,你帮我的贷款做违约保险怎么样,我每年付你保险费5千万,连续10年,总共5亿,假如我的投资没有违约,那么这笔保险费你就白拿了,假如违约,你要为我赔偿。A想,如果不违约,我可以赚45亿,这里面拿出5亿用来做保险,我还能净赚40亿。如果有违约,反正有保险来赔。所以对A而言这是一笔只赚不赔的生意。B是一个精明的人,没有立即答应A的邀请,而是回去做了一个统计分析,发现违约的情况不到1%。如果做一百家的生意,总计可以拿到500亿的保险金,如果其中一家违约,赔偿额最多不过50亿,即使两家违约,还能赚400亿。A,B双方都认为这笔买卖对自己有利,因此立即拍板成交,皆大欢喜。
三、CDS市场
B做了这笔保险生意之后,C在旁边眼红了。C就跑到B那边说,你把这100个CDS卖给我怎么样,每个合同给你2亿,总共200亿。B想,我的400亿要10年才能拿到,现在一转手就有200亿,而且没有风险,何乐而不为,因此B和C马上就成交了。这样一来,CDS就像股票一样流到了金融市场之上,可以交易和买卖。实际上C拿到这批CDS之后,并不想等上10年再收取200亿,而是把它挂牌出售,标价220亿;D看到这个产品,算了一下,400亿减去220亿,还有180亿可赚,这是“原始股”,不算贵,立即买了下来。一转手,C赚了20亿。从此以后,这些CDS就在市场上反复的抄,现在CDS的市场总值已经抄到了62万亿美元。
四、次贷
上面A,B,C,D,E,F....都在赚大钱,那么这些钱到底从那里冒出来的呢?从根本上说,这些钱来自A以及同A相仿的投资人的盈利。而他们的盈利大半来自美国的次级贷款。人们说次贷危机是由于把钱借给了穷人。其实,直接借贷给穷人买房只是次贷的一部分;失去工作与收入的人由优级贷款变为次级贷款是又一部分。笔者以为,次贷还有相当一部分是贷给了普通的美国房产投资人。这些人的经济实力本来只够买自己的一套住房,但是看到房价快速上涨,动起了房产投机的主意。他们把自己的住房抵押出去,贷款买投资房。这类贷款利息要在8%-9%以上,凭他们自己的收入很难对付,不过他们可以继续把房子抵押给银行,借钱付利息,空手套白狼。此时A很高兴,他的投资在为他赚钱;B也很高兴,市场违约率很低,保险生意可以继续做;后面的C,D,E,F等等都跟着赚钱。
五、次贷危机
房价涨到一定的程度就涨不上去了,后面没人接盘。此时房产投机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房子卖不出去,高额利息要不停的付,终于到了走头无路的一天,把房子甩给了银行。此时违约就发生了。此时A感到一丝遗憾,大钱赚不着了,不过也亏不到那里,反正有B做保险。B也不担心,反正保险已经卖给了C。那么现在这份CDS保险在那里呢,在G手里。G刚从F手里花了300亿买下了100个CDS,还没来得及转手,突然接到消息,这批CDS被降级,其中有20个违约,大大超出原先估计的1%到2%的违约率。每个违约要支付50亿的保险金,总共支出达1000亿。加上300亿CDS收购费,G的亏损总计达1300亿。虽然G是全美排行前10名的大机构,也经不起如此巨大的亏损。因此G濒临倒闭。
六、金融危机
如果G倒闭,那么A花费5亿美元买的保险就泡了汤,更糟糕的是,由于A采用了杠杆原理投资,根据前面的分析,A赔光全部资产也不够还债。因此A立即面临破产的危险。除了A之外,还有A2,A3,...,A20,统统要准备倒闭。因此,A,A2,...,A20一起来到美国财政部长面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游说,G万万不能倒闭,它一倒闭大家都完了。财政部长心一软,就把G给国有化了,此后A,...,A20的保险金总计1000亿美元全部由美国纳税人支付。
七、美元危机
上面讲到的100个CDS的市场价是300亿。而CDS市场总值是62万亿,假设其中有10%的违约,那么就有6万亿的违约CDS。这个数字是300亿的200倍。如果说美国政府收购价值300亿的CDS之后要赔出1000亿。那么对于剩下的那些违约CDS,美国政府就要赔出20万亿。如果不赔,就要看着A20,A21,A22等等一个接一个倒闭。无论采取什么措施,美元贬值已经不可避免。
『贰』 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投资银行发生了哪些主要的变化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批准了摩根斯坦利和高盛从投资银行转型为传统的银行控股公司。银行控股公司可以接受零售客户的存款。
2008年美国由于次贷危机而引发的连锁反应导致了罕见的金融风暴,在此次金融风暴中,美国著名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和雷曼兄弟崩溃,其原因主要在于风险控制失误和激励约束机制的弊端。
(2)金融危机后的投资银行如何发展扩展阅读
以皮特·奥本海默为首的高盛集团分析师团队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写道,2008年金融危机共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是美国楼市崩溃引发信贷紧缩以及雷曼倒闭;
2、第二阶段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3、第三阶段,主要特征是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至谷底、中国以及其他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全球通胀水平维持低位。这三重打击的根源是全球各国对前两波危机所作出的回应,同时也是过去数十年时间里所谓“债务超周期”的组成部分。
『叁』 金融危机对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影响
最明了的看看中国的股市吧,6200多点到现在的1900多点,亏死了
http://house.cqnews.net/ywcz/200809/t20080923_2304657.htm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从美国次贷危机开始,到美国的房利美和房地美“两房”危机,再到雷曼兄弟申请破产、美林银行被收购、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AIG濒临破产被注资850亿美元拯救、全球股市的持续下跌,预示着华尔街最冷的冬天还没有到来,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认为,美国正在陷入“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之中。在全球金融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必须认真分析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才能避免更大的损失。我认为,影响有以下几点:
1.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趋势明显。
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放缓将成为大势所趋,出口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是必然趋势。据亚洲开发银行16日发布的年度报告《2008年亚洲发展展望更新》预计,中国经济增速将从2007年的11.9%回落到2008年的10%;2009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进一步回落至9.5%。主要原如下,
①由于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出口增长减速远超出预期;
②通货膨胀率升高的趋势将使政府采取更严厉的紧缩货币政策,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企业倒闭潮出现,工业利润增长大幅放缓;
③信贷紧缩下房地产市场降温,可能出现比2008年更为严重的危机;
④宏观调控下,房地产、钢材、水泥、铝合金和汽车产业投资增速回落;
⑤每年1000万个新就业岗位完成很困难。农民工回农村种地回潮,农村隐性失业大量增加;
⑥由于明年油价和电价可能会进一步上调带来PPI继续上升的传导因素,2008年中国全年CPI涨幅预测值从先前的5.5%上调至7%。2009年预测值从2008年4月的5%上调到5.5%;
⑦居民消费增长速度下降,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等于“画饼充饥”。收入的不稳定性增大、股市的负财富效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等原因使居民的消费欲望受到抑制。
2.央行的货币政策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
目前,在“保增长”和“控制通货膨胀”之间,央行的货币政策“左右为难”。在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的经济增长受到抑制,增长率放缓是必然的,但在连续10年的高速增长下的“急刹车”会是一大批企业倒闭和就业的困难,影响社会稳定和谐。但放松货币政策又使已经比较严重的PPI和CPI更加泛滥成灾。15日宣布的“两率”下调市场并不领情就是证明。同样,人民币对美元是继续升值或是贬值也是“两难”选择。
3.中国银行业的经营效益增长出现困难。主要原因:
①在经济下滑状态下,银行的业务拓展空间变窄;
②在居民收入不稳定性加大和货币紧缩政策下,存款大量增加与贷款增量减少的矛盾突出,加上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
③经济下滑带来的行业、企业破产倒闭,银行不良贷款反弹压力很大(比如房地产贷款下面专门分析);
④资产泡沫破裂后,银行的抵押物大量缩水,贷款的抵押率超过“警戒线”,第二还款来源丧失。如房地产抵押、土地抵押、股票质押的贷款最为明显;
⑤持有美国次级债或对美国破产公司的贷款造成的损失。如中国银行集团共持有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发行的债券7,562万美元;工商银行对雷曼公司贷款5000万美元;招商银行对雷曼贷款8000万美元;
⑥中国商业银行在2008年在海外的收购及投资因危机加重,过去的“抄底”行为变成了现在的“垫背”结果。按照高盛的预测,2009年香港H股中资银行的获利大约下降4%-8%;规模较小的股份制A股银行获利下降幅度更达到8%-13%。
4.各国央行任何救市行为都会“失灵”。
就在最近两天,以美联储为首的全球央行和金融监管当局各显神通,为金融体系注入超过3000亿美元的流动性。美联储过去两天连续通过回购协议向市场注资1200亿美元,这是“911”以来最大规模的注资行动。在美国之后,欧元区、英国、日本、澳大利亚以及瑞士等多个央行也连续采取注资措施。在亚洲,中国大陆和台湾都先后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或是贷款利率,印尼则宣布下调隔夜回购利率。
但各国央行的努力没有马上收到成效,道指、标普500指数、纳指、欧洲股市、伦敦股市全线下跌沪深A股金融股抛压沉重,沪指的十年成本线也岌岌可危。在投资者的信心跌到“冰点”之后,任何的救市措施都会在沉重的抛压之下,变成“昙花一现”的“绿色风景”。但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今天的印花税单边征收就是较好的救市行为。在投资者信心丧失后,最好是彻底取消印花税。
5.房地产行业真正的“冬天”来临,寄希望于政府救房市无异于“痴人说梦”。
在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下滑趋势中,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真正“冬天”和银行不良贷款风险将在2008年末与2009上半年开始显现。未来房产业的成交量持续下滑、购房者信心减弱和持币观望、空房率持续增加与毛利率下降,将导致开发商遭遇现金流的困扰,银行业中的房地产不良贷款风险将大为提高。
根据高盛从银行向65家房产商贷放记录分析来看,从去年10月楼市调整以来,开发商现金流不足现象,就已逐渐暴露出来;但开发商仍以较高的利率,从国内外的私人投资者吸引了资金。为了筹集现金,国内大牌明星房地产开发商万科、恒大等都在竞相降价销售,明显看出珠三角城市的房价已陷入下降趋势,尤其是同比下降较多的三个城市是深圳、广州与惠州。中国政府机构在16日表示,8月追踪70个城市的房价指数首度较前月下滑,上海地区下跌了0.2%。目前,中国各地房价下跌现象越来越普遍,房地产投资进一步萎缩。
此外,曾踊跃投资上海房地产的摩根士丹利,如今却要抛售部份最顶尖的豪宅,最近大摩旗下的房地产基金将两栋上海豪宅标售,包括新天地超过100间的商务住宅。此外,大摩原本有兴趣买下上海最高楼--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楼层,而后也作罢。结合美国的“金融危机”来看,大摩标售中国房地产有可能是为潜在的流动性危机做准备,它可能也预示着部分外资开始准备撤出中国房地产市场,这将对本在严冬中的中国房地产市场“雪上加霜”--先是开发商面临偿付能力危机,其后是实力不济的房地产开发商倒闭,进而殃及国内银行。
『肆』 投资银行在金融危机后的变化
一是为统治稳定,希望对你有用,就像本来只有一百块却在做一万块的赌博。
上面三点都是本人从已发生的事实进行的分析。经过金融危机,将来会是一个为资源而战的时代?就是刚才说的,金融危机有一部分就是由于投资银行的高“杠杆效应”的“金融衍生工具引”起的,但亏损就变成负债九千九百了,只要学他们我们就会好!这是“大而不倒”决定的,政府不可能在装作不知道,这个就增大了风险。因为在危机之前!因为这个“金融衍生工具”是投行为了“规避监管”推出的为了自己赚钱开发的产品,新参与者想加入越来越难。——这一点我们在美国政府身上已经看到,最终大的越来越大,所以起码也会象征性地比以前管的严一些。上面说的监管加强是一个理由,投行更趋向垄断。增大了谁的风险呢,当一个公司足够大时。经济危机的结果就是导致更高的垄断——小的撑不住的被大的撑得住的收购,第一?
很多人说是双方风险都大了,裹挟了国家经济又将更趋向更高的垄断,他们真的有风险吗,挂一漏万吧。
第三。说明了什么,宁愿用很多钱救高盛也不用很少钱救雷曼,它无意中就裹挟了这个国家的经济,也就是说空卖空买过头了炒作过头了。美国政府宁愿用很多的钱去救虚拟经济的投行,也不用很少的钱救实体经济的汽车行业。类似中国这样的“绵羊国家”已经大开方便之羊圈,活下来的都已经是大的不能再大的投行了,对政治经济和国家的控制更强,一旦一方盈利倒是可以赚一万?
政府是不会让庄倒下的,前不久报道说“高盛已经进入中国开始养猪”“中国大豆已为外资控制”就是个最好的例子,政府为了稳定社会是不会让他倒的,被加强监管。结果人们在危机过后幡然醒悟了,谁主宰粮食谁就主宰了人类!实际上不然,谁主宰资源谁就主宰了地球,二一个全球资源你也看到了需求正在逐步的上升价格也是稳中有升,也就是说他们是庄,活下来的投行将会将资金更多的投向实体经济。
第二,二是平民愤,所谓主流经济学家(特别是中国的)一边倒的说美国模式就是好什么都好。
所以,金融危机后面临的首要就是要被“去杠杆化”首先!要说开了还有很多,垄断已经裹挟了国家经济
因为粮食不够吃,政府会很难过,再加上投行搅屎棍子. 自信心受到了打击, 3,石油不够用了, 发觉资金链的问题日益严重 4,将继续其幕后老板-美国的一贯政策。 6,投资银行会很艰难。 2,十年内,8,开始受到监管,高管的日子不好过,7, 内部员工的工资不如以前了,对不服气的国家进行金融超限战, 遭到各国政府表面上的“围追堵截”, 5变化 1,所以,会限制
第一,破产风险。投资银行的杠杆比率高于其他银行(至少在美国是这样),因此更加剧了降价资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二,对于他们基金组成的担忧。作为一个整体,纯粹的投资银行严重依赖于短期资金,尤其是回购交易——即对方将一些金融资产作为自己借款的担保。
第三,盈利能力。随着融资变得昂贵,杠杆作用减弱,对投行的服务需求也相应减弱。
『伍』 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投资银行进行了哪些改革
总体上看,美国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的多元化、国际化呈现以下趋势:
一、传统的证券和经纪作为投资银行的最本源业务,仍然在多元化业务层次中居于基础地位,但都呈逐步收缩的态势,其中尤以二级市场经纪业务为显著。
二、创新性业务在总业务收入结构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
1、企业购并重组顾问:近年来,随着全球企业第五次购并浪潮的兴起,西方企业越来越多的利用外部交易型战略来寻求超常规发展.而大多数的购并活动都是作为中介机构的投资银行促成的。如1993年全球1亿美元以上的企业兼并,并购业务高达962起,美国投资银行参与企业购并已经成为产权市场成熟的标志。
2、基金管理:规模经济和专业分工为基金管理业产生提供了背景,而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金融市场的融合促使其得到长足的发展。1997年,美国基金总额相当于银行存款的85.7%,基金管理在投资银行业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些大投资银行的销售及赎回佣金收入占据了经纪佣金的30%左右。
3、项目融资:作为新兴业务,项目融资已成为国际上许多大型企业工程项目筹措资金的主要方式。相应的,实力雄厚的投资银行也逐渐把它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或者担任企业与大财团之间的中介机构,或者直接出资参与项目。如美林不仅组织过飞机,铁路等交通工程融资,而且还广泛涉及到组织大型的工业工程如开发自然资源、电信工程、能源工程的项目融资。
4、证券化:包括资产证券化和融资证券化。资产证券化是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现金流量的资产转换成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和流通的证券。美国住房金融业的发展,使投资银行有机会介入并大力开拓住房金融的证券化业务,创造新的住房金融工具。融资证券化是资金需求方用发行证券方式筹措资金,即“非中介化”或“脱媒”’方式。近年来、证券化渗入到经济结构的各个角落,成为美国投资银行新的角逐领域。
5、在线经纪业:随着互联网业的进一步发展,网络股市已成为一种全新的交易方式,在线经纪也成为新型投资银行潜在的利润增长点。
三、市场变得更加国际化,跨国界的资金流动,特别是通过证券市场的流动,显的日益重要。国际金融市场的壁垒相继打破的趋势还在继续,投资银行全球范围的竞争日趋激烈。与此同时,全球投资银行出现合并浪潮,全球业务网络已形成。兼并收购、资产管理、财务咨询,风险控制等业务已在国际范围展开。
要想在新的经济环境、日新月异的国际金融市场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攫取更多的利润,各投资银行只能、也必须尽快把新的资本集中到创新的业务上来,争取以更高的效率在新的领域。占有自己一席之地。这样,又形成了以资产管理,并购咨询、证券化、在线经纪为第二代业务核心的新局面
『陆』 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5大投资银行的结局
美国5大投资银行
1高盛 (目前美国5大投资银行中唯一仍盈利的公司)
2摩根士丹利 (股价下跌)
3美林公司(已被美国银行收购)
4雷曼兄弟公司(已破产)
5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
『柒』 论述题: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如何加强投资银行的风险监管
金融危机中暴露的政府对投资银行的几个监管问题:
(一)次贷危机中投资银行扮演的身份多样性暴露了政府监管的软肋
(二)金融机构巧妙绕过监管,暴露了立法的不完善
(三)信息不对称助长了投资银行逃避监管的能力
(四))政府对内部控制中的道德风险监管乏力措施:
1、为投资银行创设良好的运行环境金融创新能够保持投资银行的活力,但同时也带来或者放大风险。投资银行在金融产品创新过程中,利益链条拉伸越长,需要政府监管的对象就越多。政府监管的不到位、不适当或者越位,都只能为投资银行提供毒化的运行环境。
以次贷为例:投资银行为了加强资产的流动性及转嫁风险,将大量的次级债打包并证券化后向资本市场出售,就衍生出了以次级债为基础的风险链:最终借款人→发放按揭贷款的银行或专业的按揭公司→按揭贷款衍生债券之投资者(主要是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 →购买按揭贷款债券之投资者(主要是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对冲基金、个人投资者) 。由此可以发现,只要链条终端的借款人无力如期偿还债务,整个链条就会随之断裂,作为这个次级债链条上各个环节的金融机构就不可避免地面临信用危机或破产倒闭。
2、创建良好的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制度信息披露是政府对投资银行有效监管的重要手段之一。信息收集决定着投资银行经营成败,信息披露又激励并约束着投资银行。
一方面,投资银行将各级证券管理者、交易机构的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给投资者,另一方面,它按照证券申报制度将企业财务报告及时向投资者公布,从而使投资者拥有尽可能多的信息,避免信息不对称的误导,保证信息效率和信息公平。政府的职责之一就是依法确定信息公开的范围和程序,使投资银行的经营置于阳光之下,约束资银行的高风险经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管理者的道德风险。信息披露包括政府向公众提供信息和投资银行依法向公众披露信息。
3、将投资银行的业务风险全面纳入监管:
a. 把好市场准入和退出关口投资银行的市场准入,从法律上讲,是指投资银行依法获准设立,实际取得法律上的主体资格,可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活动的行为。市场准入是防范整个市场风险的第一道屏障,它保证进入市场的每一个交易主体都达到交易最低要求,这是保证金融业健全稳定发展的有效的预防性措施。
b. 针对投资银行的业务链条设计风险监管制度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包为上市公司融资,包括发行股票、债券、以及对企业重组兼并提供咨询,为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提供服务,包括证券交易、投资咨询等,从佣金、买卖差价和管理服务费中获得利润。从市场整体观之,投资银行的金融创新,可以分散和转移风险,但不能消灭风险。投资银行遭遇风险常常是金融风暴的导火索,这是由现代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高杠杆率、高关联度、高不对称性的特性所决定的。对投资银行业务的风险监管,即包括投资银行亏损倒闭累及社会,也包括投资银行利用自己的优势在业务活动中损害投资者及其他人的利益,当前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创新”出有毒金融产品。
4、重视对投资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资本流动的全球化,金融证券市场的全球化,融资的国际化、证券化,意味着金融机构的跨国化和金融信息的全球化。全球化背景下,势必导致许多无序的金融活动和金融资源的过度开发,形成许多监控的盲点和误区,这种矛盾的加剧还将特别引发出各种投机性、避税性、洗钱性金融活动的负效应。
金融全球化创造了危机迅速传染的条件和环境。一个国家因监管或管制出现问题而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变小,现代的金融危机基本上表现为在国际经济失衡的条件下,国际资本在利益驱动下利用扭曲的国家货币体系导致区域性金融危机爆发。当前的金融市场是全球范围的,因此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监管是必要的,以促进区域和全球国际金融的稳定
『捌』 为什么金融危机后投资银行要以转型为商业银行为出路
因为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内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监管日趋严格、金融“脱媒”加速、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都使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日渐加剧。所以各家银行不得不改变原有的发展模式,加快探索经营转型,为银行找出路。
『玖』 金融危机下投资银行的发展模式应该如何
在危机之时,应该在充分预期到风险的同时,发现机遇
危机务必使一些版中小型企业非常权难过,可是对于一些高新科技、新能源环境领域很好的发展机遇。危机之下生产、需求双方面都很低迷。而也正是企业闭门造车的好机会。可以发现自己的真正潜力在别人畏惧时懂得贪婪
对于真正的投行应该有的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