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融资问题
『壹』 扶贫工作存在哪些问题
1,重视实物、资金扶贫,轻视精神扶贫。虽然常言道:扶贫先扶志。但在现实中,我们最先想到的是实物扶贫,比如发放低保金。现在有个现象,有些低保户不种植粮食了,就靠国家救济生活,人懒心懒,还大言不惭的说:“还有谁比我贫困?低保不给我给谁?”, 扶贫政策是救助贫穷,但不能惯养出一批懒汉二愣子。
2,产业扶持上政策有问题。目前我们不论在整村扶贫村还是对普通贫困户,制定的政策是发展牛羊补助多少,新栽核桃补助多少。。。无形中引导贫困户向这些方面发展,但这些方面过几年后一定有发展潜力吗?牛羊肉价格一直上涨,但是2014年牛羊价格下跌幅度很大,很多养殖户亏本。
3,资金投向有偏差。就产业扶持政策来说,惠及的对象都是贫困户,贫困户大多数在经济发展方面呈弱势,他们与一般农户比起来,在家庭基础、个人前瞻性、能力等方面有较大差距,这样就出现一个问题,想发展的一般农户没有发展资金,受各种主客观因素制约的贫困户难以发展却有资金支持,这是一对矛盾。
4,政策叠加享受,群众有意见。对贫困县而言,农户普遍贫困,农户与农户之间差别不是很大,但现在低保金发放最高的每人每月165元,一家4口,每年就有近8000元收入,这在农村不是一个小数字,这相当一个妇女在县城打工一年的收入(县城超市打工一月900元)。低保户除享受最低保障金之外,还有孩子上大学国家资助,医院看病几乎免费,产业发展资金扶持等等,因此低保户反而成为农村的香饽饽,人人都在抢,导致群众意见很大。
5,关于扶贫的核心。很多人认为扶贫的核心持续增加贫困户收入,如果核心是增收,那么社会保障是不是不重要?社会保障包括教育保障、医疗保障、养老保障、住房保障等,这些都与增收没有直接关系。因此,笔者认为扶贫的核心是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单纯从收入来概括,感觉有点欠妥当。
『贰』 扶贫贴息贷款有哪些常见问题
第一,财政扶贫部门“扶贫济困”职能和金融单位“嫌贫爱富”规避风险倾向之间的矛盾,影响扶贫到户贷款的发放。由于政策性贷款实行了商业化经营,使到户贷款难以达到国家政策所设计的目标,银行要保本收利,政府要扶贫,享受扶贫到户贴息贷款的对象是全市贫困农户和低收入农户,主要扶持他们从事规模化种、养业和小型加工业。
但是,放贷资金是由金融部门承担,他们根据贷款人的还贷能力、贷款项目前景、担保落实情况、借款个人信用等,反复考证后决定是否放贷,农村贫困户和低收入户很难在金融企业获得贷款。这就出现了“能获得贷款的个人不具备贴息资格,具备贴息资格的贷款人难以得到银行贷款”,结果导致扶贫贷款对象的偏离和错位,严重影响扶贫到户贴息贷款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宣传发动工作不到位,乡村贫困农户对有关政策没有达到广泛了解。有不少农户不知道扶贫到户贴息贷款的有关政策。
第三,认识有偏差,没有调动各乡镇的工作积极性。对各乡镇的到户贷款工作,仅以县扶贫办的名义行文下达指导性计划,没有激励机制、没有专门的工作经费,具体组织协调贫困农户贷款、审核贴息对象资格、办理贴息资金发放等许多复杂繁重的基础性工作都是乡镇人民政府负责,部门协调难,乡镇畏难情绪较重。
而且,扶贫到户贴息贷款没有列入对各乡镇人民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大部分乡镇党政领导没有充分重视这项工作,由于乡镇办理贴息拖拉迟缓,贴息资金迟迟不能到达贷款农户手中,也影响了贫困农户贷款的积极性。
第四,规定的贴息期短、额度小、贴息标准太低,扶助力度不够。文件规定扶贫到户贷款贴息期为 1年,额度为每户2万元以下,贴息资金是每1万元贷款一年贴息500元。目前农户贷款利率一般超过10%,贷款贴息后农户仍然要付出超过5%的利息,和其他银行的商业贷款不贴息的利率相差不多,贴息贷款的优越性不能彰显。
『叁』 什么叫金融扶贫
金融扶贫是指利用金融产品对贫困对象进行扶持和帮助,达到金融产品在扶贫中起到推动作用。一般来说是以向扶贫对象信贷为主,其他参与融资、投资、基金、参股等方式起得收益,而助推贫困群体尽快脱贫。
它是我国扶贫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放的形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到户的小额扶贫贷款; 另一种是发放给龙头企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扶贫贷款。
拓展资料:
金融扶贫政策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由央行、发改委 、财政部 、银监会 、证监会、保监会和国务院扶贫开发办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精神,围绕"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全面改进和提升扶贫金融服务 ,增强扶贫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的举措。
第一条:为了切实加强对国家扶贫资金的管理,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中发〔1996〕12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通知》(国发〔1994〕30号)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扶贫资金是指中央为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支持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而专项安排的资金,包括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三西”农业建设专项补助资金、新增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和扶贫专项贷款。
第三条:国家各项扶贫资金应当根据扶贫攻坚的总体目标和要求,配套使用,形成合力,发挥整体效益。
第四条:国家各项扶贫资金必须全部用于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并以这些县中的贫困乡、村、户作为资金投放、项目实施和受益的对象。非贫困县中零星分散的贫困乡、村、户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贫困县,由有关地方各级政府自行筹措安排资金进行扶持。
第五条: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和新增财政扶贫资金,重点用于改善贫困地区的农牧业生产条件,发展多种经营,修建乡村道路,普及义务教育和扫除文盲,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防治地方病等。
『肆』 如何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对任何公司而言,都有融资的需求,资金是公司的命根,越大的公司越有这种需求,关键是要看规模。
所以,融资的现象就成了一个普遍的现象了,但是我个人认为,这些中小企业融资需要有几个前提条件:
一是要有好产品,产品要有成长性,具备快速流通的能力;其次,要有好的团队,团队又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第三则是要有稳健的财务制度。
具备了这几个前提条件,吸纳来的资金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意义。
二、中小渠道商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融资,比较难。在市场影响下,银行也为了控制自己的放贷风险,放贷率不大了。通过银行的融资的门槛更多了,公司资质、财务状况等等各级审批都很严格,卡的很死。
所以,目前看来,中小渠道公司通过银行融资比较难。
中小渠道商向上游厂商或者代理商寻求融资帮助的现象还是存在的,尤其是那些核心渠道商,上游还是愿意通过延长账期和加大铺货率的方式来解决其资金的困难,毕竟核心渠道的忠诚度和信誉度都是自己认可的。
除了延长账期的方式外,合作投资也是当前解决中小渠道商融资的一个方式。上游代理商或者厂商以注资的方式给下游渠道商以资金支持,注资方只派驻财务监控现金流。
应该说,这些方式是需要有条件的,一是,要有销量,要有分销能力,能够帮助厂商扛销售任务;其次,渠道商的对资金的管控能力要强,对资金的流向和用途有一个清晰的规划,不能模糊不清,避免资金的浪费,要使资金产生尽可能大的回报价值。
三、对于中小渠道商家来说,目前在社会上又有哪些融资渠道?有哪些方式与条件?
我个人认为,当前社会上的融资渠道主要有三种:银行融资、风投融资、民间借贷。
其中银行借贷和风投融资,对公司的各种条件要求比较苛刻,各方面都需要有一个良性的发展运营状况,需要渠道商有一个清晰的发展规模和目标。
民间借贷,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高利贷机构,需要抵押物,它们融资的门槛应该比较低,唯一的条件需要有抵押物,比如房产证、结婚证等等。
只要能确实证明借贷方有偿还能力和抵押资质就可以,所以说如果借贷成功,但是失去偿还能力,那你所有借贷的抵押物就会被收归他有,看似民间借贷容易,实质要担当更大风险
四、于是一些资金处于流动性困难的商家,开始把眼光投向典当行、财务公司(俗称高利贷)等社会融资渠道。
这确实是一个现象。在经营压力之下,一些公司向典当行或者拍卖行进行融资。
这种借贷方式,对急需资金的公司来说,这个方式可以快速缓解资金紧张的问题,加快公司资金流转的速度,使资金运转起来,帮助公司度过眼前的难关和处境。但这种行为还是属于高利贷行为,对公司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风险。
这种融资方式,要根据公司自身状况和老板个人实际能力来决定是否采取这种方式。这种方式可以说只能救急,却不能救贫。如果公司自身发展存在太多非资金因素的困难障碍的话,单靠高利贷方式融资,其作用可能会是负面的,最后落个倾家荡产。
当前最安全的融资渠道还是银行和风投。如果中小渠道能够有好项目吸纳风投的参与的话,将对公司的发展非常有益。
五、当然,最方面的融资方式就是民间借贷,但是应该规避那些恶性的民间借贷行为,这样的借贷行为风险太高了。
『伍』 扶贫资产能不能融资
扶贫贷款一般是由当地扶贫办事单位来管理的,至于方法是可以到扶贫办来进行咨询的。对于贫困户资助资金的管理,国家早已设立有相关法律,为了更好地保障贫困户的利益,以及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可以为一些部门提供参考,按照相关法律处来制定合适的管理方法。扶贫再贷款,一般申请是用来从事生产经营等等方面的活动,比如养殖、农产品加工等等,不可以用于私人场景,对于结婚、盖房子等等都是不能挪用贫困贷款资金。满足贷款条件,会直接放款给贫困户,或者贫困户把钱交给大户来进行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