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市场分析
『壹』 中国政府采购市场分析及发展趋势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我国的政府采购无论是制度建设还是市场扩张,用“飞速发展”四个字来形容,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不过分的。从财政部国库司统计的数字看,自1998年至2003年,政府采购规模从31亿元人民币增加到1659亿元,平均每年递增138%。我国的有关制度和法规的建设也在短短的几年间,从无到有,不断完善。我们已经有了比较多的经验积累,应该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回顾,以便使我国的政府采购在今后能步入更加理性化和科学化的发展道路。
一、我国政府采购市场规模达到空前的水平
分析市场规模主要是按照种类统计汇总和按照部门统计汇总两种方式。由于我国的经济统计系统中还没有专门对政府采购进行单独统计,所以只能通过部门从事的政府采购汇总中分析政府采购规模。目前,除了财政部正式统计和发布政府采购的数据之外,我们还必须注意到其他部门没有纳入统计数据中的政府采购。所以,这里分析的政府采购市场,包括财政部方面的、使用财政性资金进行的政府采购和对其他部门估算出的政府采购规模。
我国的政府采购可从财政资金使用、基本建设和体制改革三方面反映市场的规模:
1、使用财政性资金的政府采购。
国内目前的政府采购统计数字仅限于使用财政拨款的项目:1998年,我国政府采购量为31亿元,1999年为13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3.2倍。2000年为328亿元,比前一年增长1.5倍。2001年653亿元,比前一年增长1倍.其中,中央单位采购突破100亿元。2002年约1000亿元,比前一年增长53%。其中,中央单位为200亿元,地方800亿元。2003年为1659.4亿元比前一年增长65%。(平均每年增长138%)其中,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采购为949.7亿元,占全国政府采购规模的57.2%。
2、基本建设方面的政府采购
基础设施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领域,也是经济发展的“瓶颈”。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每年增长幅度快于GNP的增长,也快于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的增长。我国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表现在交通、通讯设施的建设上。如,90年代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公路建设的投资力度,公路建设规模和投产规模以惊人的速度增加”,“1998年以来,每年投资都在3000亿元左右”。12001年,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开工建设;长途光缆线路长度从990年的3334公里增加道003年的近55万公里;1998年以来,开展了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建设,完成了长达3576公里的长江干堤和1731公里的黄河下游提防加固工程;2002年底,南水北调工程开工;2003年,长江三峡工程顺利实现水库初期蓄水、首批发电机组发电。2002年-2003年,国家在西部地区新开工了一批重大工程,投资总规模7700多亿元。
主要基础设施采购金额的计算,可以从我国每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以及国债发行的数量上来反映。
2000年-2003年的4年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率分别为10.3%、13%、16.9%和26.7%。近年来,我国每年的公共建筑额约为1000亿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城乡住房和公共工程到2000年时,按1995年价格计算,建筑业增加值达到5000亿元以上”,即每年增加1000亿元。这意味着,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每年增长平均2倍于国民经济的增长水平。
1998年最初开始发行国债,1000亿元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98年以来我国已连续6年发行长期建设国债,平均每年发行1300亿国债,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99年发行国债1100亿元,2000年、2001年和2002年各发行1500亿元,2003年1400亿,2004年11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主要用于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同时也加大了对西部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
此外,我国通过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取得建设资金。我国把这些外国政府贷款用于建设基础设施,项目包括电站、大型化工项目、各省市的电话基础传输设备、铁路、港口、机场、地铁。而贷款机构一般要求利用国际招标进行采购,这实际也属于政府采购市场的范围。
3、政府采购用于经济体制改革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招标一直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有效措施之一而在各行各业加以推行:首先是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招标,后来是企业、商业的竞争招标承包,到近年来的反腐败运动,强调减少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扩大招标的运用范围。90年代至今,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政府采购改革,利用竞争和透明的办法开创政府采购的新机制。例如,除了药品采购、政府部门公务用车采取招标的办法,救济粮的采购也采用了招标的办法。
二.大力进行制度建设,推进政府采购的公开与透明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的8年来,一直从各个角度推进政府采购的透明化。一是不遗余力地推动《政府采购协议》在其成员方中的加入运动;二是建立政府采购透明化工作组形成和完善《政府采购透明化协议》的条款;三是通过《服务贸易总协定》中的有关条款的修改,将政府采购服务贸易自由化。
《政府采购协议》把透明度原则规定在协议第十七、十八和十九条中。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即:政府采购规则和程序的公开;政府采购政策、法规和措施的公开;政府采购信息传递的渠道的一致性;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审查机制。《政府采购透明化协议》要求公开采购信息、政府采购规章与法律,采购程序和质疑诉讼机构、渠道等。但所有这些,都是在参加方签字和承诺条款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只有参加了《政府采购协议》的成员方才有义务执行该条款;只有《政府采购透明化协议》对所有WTO成员方都适用之后,我们才有义务执行政府采购透明化的规范。
按照我国《政府采购法》规定,公开招标是主要的采购方式。以法规的方式要求做到如此大的透明力度,这在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是不多见的。我国在2004年颁布的《中央预算单位2004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中规定:无论是政府集中、部门集中采购还是单位分散采购,单项或批量采购金额达到120万元以上的货物或服务项目,200万元以上的工程项目,都要采用公开招标采购方式。120万元以下50万元以上的货物和服务项目、60万元以上的工程项目,可以实行公开招标,也可以依据政府采购法规定选择相应的采购方式。
另外,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承诺,按照透明度原则进行我国的政府采购。因此,入世三年来,我国政府采购的公开与透明比过去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彻底。2003年,我国在指定媒体上发布的政府采购公告数量比2002年增加了一倍,由5000条增加到10238条。
三.国际形势和WTO新动向预示着我国政府采购的发展方向
我国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组成部分,随世界潮流而动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政府采购发展的必然规律。作为WTO的成员方,我国今后将面临《政府采购协议》的加入问题,也将面对《政府采购透明化协议》的内容达成问题。
未来的《政府采购透明化协议》是美欧为首的发达国家强力推动下的产物。虽然《多哈宣言》声明《政府采购透明化协议》仅局限于透明化问题,没有市场准入要求,但推动这个议题的主要国家已明确表示,其最终目标是在WTO的框架内完全融合世界政府采购市场。《透明化协议》只是将政府采购多边化的一个跳板,这个《协议》签订后,再将《协议》的适用范围扩大从透明化扩展到其他领域,最后扩展到市场准入,实现外国公司的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
《政府采购透明化协议》可能包含的内容主要是协议未来条款的基石。这12个要点分别是:政府采购透明化的定义和协议的适用范围;政府采购透明化协议规定的采购方法;本国法律和程序信息的公布;采购机会、招标和资格审查程序;期限;采购商资格审查决定的透明化;授予合同决定的透明化;国内审查程序;与透明化相关的其他事务;公告(向外国政府提供的信息);WTO争端解决机制;技术合作及发展中国家特殊和差别待遇。其中对我国利益影响较大的未来条款主要集中在:适用范围、国内审查程序、信息技术、反贿赂和反腐败、WTO争端解决机制、技术合作、发展中国家特殊和差别待遇等方面。
2004年7月31日,世界贸易组织主要国家的部长和常驻代表们经过两周极度紧张地连续谈判,对新一轮多边谈判做出了一揽子决定。8月1日WTO召开总理事会正式会议批准生效《多哈工作纲要》(DohaWorkProgram)。该计划最终确定了“多哈发展议程”的行动框架和具体内容,决定,《多哈部长宣言》中提出的贸易与投资、贸易与竞争政策和政府采购透明化将不是《工作纲要》的组成部分,不属于多哈回合谈判内容。也就是说,政府采购透明化问题被正式排除于“多哈回合”之外。
政府采购透明化是将政府采购纳入世界贸易自由化范畴的重要步骤。但现在看来,由于出台的条件并不成熟,加之发展中国家的极力反对,协议注定不可能在2005年出生。这对我国或许是一件好事,可以有更充分的时间做好相应的准备。
但是,政府采购市场的封闭现状已经不适应当代经济全球化形势,阻碍世界贸易自由化进程。无论如何,达成《政府采购透明化协议》已经是WTO的既定目标。占据各国GDP15%的政府采购市场对任何一个国家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获取更多的国外政府采购市场可以加快经济发展,也符合我国的长远利益。当前,我国应认真研究《政府采购协议》的条款和内容,分析《协议》的内容及可能对我国经济和社会产生的影响,尽早提出相应的谈判对策和方案,为加入该协议作好充分的准备。我们应认真研究《政府采购透明化协议》的国际进程,追踪工作组商谈的进展情况,并及时调整我国有关的法律、规章、操作程序,尽早利用现代化手段采用电子商务技术,使我国的公共市场在国际竞争环境中健康地发展。
『贰』 供应商系统市场调研体系
市场调来研方案是指在正式调查自以前,根据发现的问题和初步的分析研究,制定出一系列的调查方案组合,形成一个主体规划或调查方案以使市场调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市场调研方案设计,就是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和调查对象的性质,在进行实际调查之前,对调查工作总任务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进行的通盘考虑和安排,提出相应的调查实施方案,制定出合理的工作程序。
『叁』 应该如何分析供应商的经营状况
最好是现场考察。如果没时间,请他们提供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公司信息及相关资质证明
『肆』 对供应商公司某个品牌做市场分析从哪些方面写比较好
市场容量,行业分析,竞争分析,优势不足分析,定位,产品分析,切入策略
『伍』 供应商如何做市场分析
市场调研主要包括消费者需求调研、产品经销商调研和竞争对手调研三大部分。多瑞科舆情数据分析站可以针对性根据用户所关注的方向进行全网覆盖搜集信息,并按需求调研、产品经销商调研和竞争对手调研等方面关键数据生成各种图文分析报告。
产品调研多瑞科舆情数据分析站系统配置关注关键词以及竞品关键词监测分析准确的市场情况,根据系统监测后的信息,可以在舆情系统服务平台中管理、导出简报、生成图表等,省掉了人力繁琐的重复操作和调试,系统只需专人负责看管,操作简单,数据量全面,轻松搞定各种报表形式。综上所述,产品调研的作用是处于产品发布后的一个初步的广泛调研,有助于了解到广大消费者对于新产品的期望值和初步满意度,当然,产品调研的最终目的也就是让产品更加受欢迎创造更大的价值。
通过多瑞科舆情数据分析站调研了解市场需求、确定目标用户、确定产品核心,为了更好的制订;为领导在会议上提供论据;提高产品的销售决策质量、解决存在于产品销售中的问题或寻找机会等而系统地、客观地识别、收集、分析和传播营销信息,及时掌握一手资源;验证我们定的目标客户是不是我们想要的,目标用户想要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了解我们能不能满足目标用户的需求并且乐于满足目标用户的需求;找准产品机会缺口,然后衡量各种因素,制定产品战略线路;对于全新的产品,调研前自己有一个思路,然后通过调研去验证自己的想法的可行性。
『陆』 怎么做市场分析
以下为网上转载,如已看过还请见谅
一个训练有数的企业或创业者在投资一个项目前,一般都会做一个商业计划,并撰写商业计划书作为进一步行动的指导方案。“市场分析”是商业计划书的基础,商业计划书的其他分析基本都是以“市场分析”为依据的,在编制商业计划时,如果不做市场分析、市场分析不实际或不够深入,那么整个商业计划都是缺乏说服力的,整本商业计划书就好像是一个空中楼阁,不可靠、不可信。
“市场分析”在整个商业计划书的作用是根据战略规划,分析投资项目的外部宏观环境、行业竞争结构、市场结构、竞争态势等,进而做好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在此需要着重强调的是,一个投资项目面临的环境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因此如果还是静态地分析市场环境,做出“宏观环境在项目投资期内会一直良好”等绝对性的结论未免有些武断。因此一份好的市场分析应该以时间为线索,在一定的框架中对市场环境做出客观、动态的评价。
宏观环境分析是对投资项目的外部环境总体情况的分析,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等,常用的分析框架就是PEST分析,在分析方法上没有什么需要创新的地方,但是这些宏观环境都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分析过程中必须以时间为线索,充分考虑环境的动态变化
行业结构分析是指一个行业中各个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行业结构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行业的利润水平,影响行业内部的竞争激励程度。产业内部的竞争根植于其基础经济结构,并且远远超越了现有竞争者的行为范围。(波特,1980).波特在《竞争战略》一书中新创了行业结构的分析框架——五力模型,供应商、买主、潜在竞争者、替代品以及行业内竞争对手,五种力量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平衡点决定了行业的最终利润水平。当然,这里五种力量的地位不是完全一样的,在不同的行业中,起关键作用的力量也往往有所差异。决定供应商议价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供应商产业的集中度、原材料是否存在替代品、该行业是否是供应商集团的主要客户、供应商产品是否顾客业务的主要投入品、供应商集团前向一体化的能力;决定顾客议价能力的因素主要有购买批量的大小、客户从产业中购买的产品占其成本或购买数额的比例、顾客对产品差异化要求的程度、客户转换成本大小、客户盈利水平、客户实行后向一体化的可能性;应该引起极大重视的替代品主要有:充分改善产品性价比,从而可以排挤本行业产品的新产品、这些替代品所在行业的盈利水平很高;一个产业的进入壁垒主要有: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资本需求、转换成本、获得分销渠道、与规模无关的成本劣势等。对于行业内竞争对手的分析就要引入市场结构和竞争态势分析了
市场结构分析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当前市场是处于类完全竞争状态、垄断竞争状态还是寡头垄断状态等,从而为进一步的竞争对手分析做准备。为了得到一个行业的市场结构状态,可以技术该行业的赫芬达尔指数,如果该行业的赫芬达尔指数低于0.2时处于类完全竞争或垄断竞争状态。垄断竞争状态中的企业可以基本平等地参与竞争,单个企业的行为对整个市场的影响不大。
竞争态势分析主要是分析本企业和主要竞争对手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主要框架有竞争态势矩阵(CMP)。竞争态势矩阵中对于关键因素的权重和打分都是由专家进行的,具有一定的主观性,需要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做出,否则可靠性、可信度不高。
通过对外部市场从宏观到微观的全面分析后,最后可以用的是SWOT分析,它是把内、外部环境相结合的一种分析方法,与以上分析的视角不同,SWOT分析是由外到内分析的转折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内外环境分析后,市场分析的视角要转向投资项目本身,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市场细分,确定该项目产品的目标市场,并做好市场定位,这部分内容根据不同投资项目而异,没有什么共同点,在此无法展开说明。
市场分析是在动态的基础上,由宏观环境到行业环境再到企业内部环境环境,循序渐进,一环紧扣一环的逻辑过程。
『柒』 怎么写市场分析
在工作中,你会遇到编写各种各样的分析报告,如经营状况分析、销售趋势分析、设备故障分析、人力资源状况分析等等,这是工作中最基本的工作技能,但真正能把分析报告写好的人却不多。那么怎样来写分析报告呢:
既然要分析一项事情,就存在三个要素,一是目标,也可以讲标准或要达到的目标,二是现状,即目前的情况如何,要找出离目标的差距,三是原因,既然现状和目标有差距,就肯定有其原因。有了以上三要素,再加上为达到目标所需的对策,一份不错的分析报告就这样出炉了。
明确目标:如经营分析,年初应制定过年度预算,其中包含营业额、利润等各种指标,这就是目标。再比如,设备故障分析,设备的设计性能、运转率就是目标。这们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达到目标而进行的。
现状:对现状要进行把握,要准确,比如说目前的营业额达到了多少,利润是多少,设备故障次数是多少,都是什么类型的故障,只有对现状把握准确了,才能进行有效的分析。
原因:找出了差距,寻找原因是最为关键的,也是最困难的。分析者的水平差异也就是在这里体现了出来。分析问题要全面,要从人、财、物、设备、时间、方法、地理位置、环境等全方位的进行分析,在国际上也流行“4M1E”,4M:man-人,machine-机器,material-材料,method-方法,1E:Environment)。如果能结何图形、图表进行分析说明就更好了,如:鱼刺图,柱状图、折线图、饼分图等
『捌』 如何选择供应商swot和pest分析
PEST分析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P是政治(Political System),E是经济(Economic),S是社会(Social),T是技术(Technological)。在分析一个企业集团所处的背景的时候,通常是通过这四个因素来进行分析企业集团所面临的状况。
Political Factors 政治环境主要包括政治制度与体制,政局,政府的态度等;法律环境主要包括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 1. 政治环境是否稳定? PEST分析法
2. 国家政策是否会改变法律从而增强对企业的监管并收取更多的赋税? 3. 政府所持的市场道德标准是什么? 4. 政府的经济政策是什么? 5. 政府是否关注文化与宗教? 6. 政府是否与其他组织签订过贸易协定,例如欧盟(EU),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东盟(ASEAN)等?
Economic Factors 构成经济环境的关键战略要素:GDP、利率水平、财政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失业率水平、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汇率、能源供给成本、市场机制、市场需求等。 1. 利率。 2. 通货膨胀率与人均就业率。 3. 人均GDP的长远预期等。
Sociocultural Factors 影响最大的是人口环境和文化背景。人口环境主要包括人口规模、年龄结构、人口分布、种族结构以及收入分布等因素。 1. 信奉人数最多的宗教是什么? 2. 这个国家的人对于外国产品和服务的态度如何? 3. 语言障碍是否会影响产品的市场推广? 4. 消费者有多少空闲时间? 5. 这个国家的男人和女人的角色分别是什么? 6. 这个国家的人长寿吗?老年阶层富裕吗? 7. 这个国家的人对于环保问题是如何看待的?
Technological Factors 技术环境不仅包括发明,而且还包括与企业市场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和发展趋势以及应用背景。 1. 科技是否降低了产品和服务的成本,并提高了质量? 2. 科技是否为消费者和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创新产品与服务,例如网上银行、新一代手机等? 3. 科技是如何改变分销渠道的,例如网络书店、机票、拍卖等? 4. 科技是否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与消费者进行沟通的渠道,例如Banner广告条、CRM软件等?
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企业战略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其中,S代表 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按照企业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战略应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
SWOT分析基本步骤为: (1)分析企业的内部优势、弱点既可以相对企业目标而言的,也可以相对竞争对手而言的。 (2)分析企业面临的外部机会与威胁,可能来自于与竞争无关的外环境因素的变化,也可能来自于竞争对手力量与因素变化,或二者兼有,但关键性的外部机会与威胁应予以确认。 (3)将外部机会和威胁与企业内部优势和弱点进行匹配,形成可行的战略。 SWOT分析有四种不同类型的组合: 优势——机会(SO)组合、弱点——机会(WO)组合、优势——威胁(ST)组合和弱点——威胁(WT)组合。 优势——机会(SO)战略是一种发展企业内部优势与利用外部机会的战略,是一种理想的战略模式。当企业具有特定方面的优势,而外部环境又为发挥这种优势提供有利机会时,可以采取该战略。例如良好的产品市场前景、供应商规模扩大和竞争对手有财务危机等外部条件,配以企业市场份额提高等内在优势可成为企业收购竞争对手、扩大生产规模的有利条件。 弱点——机会(WO)战略是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内部弱点,使企业改劣势而获取优势的战略。存在外部机会,但由于企业存在一些内部弱点而妨碍其利用机会,可采取措施先克服这些弱点。例如,若企业弱点是原材料供应不足和生产能力不够,从成本角度看,前者会导致开工不足、生产能力闲置、单位成本上升,而加班加点会导致一些附加费用。在产品市场前景看好的前提下,企业可利用供应商扩大规模、新技术设备降价、竞争对手财务危机等机会,实现纵向整合战略,重构企业价值链,以保证原材料供应,同时可考虑购置生产线来克服生产能力不足及设备老化等缺点。通过克服这些弱点,企业可能进一步利用各种外部机会,降低成本,取得成本优势,最终赢得竞争优势。 优势——威胁(ST)战略是指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回避或减轻外部威胁所造成的影响。如竞争对手利用新技术大幅度降低成本,给企业很大成本压力;同时材料供应紧张,其价格可能上涨;消费者要求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企业还要支付高额环保成本;等等,这些都会导致企业成本状况进一步恶化,使之在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但若企业拥有充足的现金、熟练的技术工人和较强的产品开发能力,便可利用这些优势开发新工艺,简化生产工艺过程,提高原材料利用率,从而降低材料消耗和生产成本。另外,开发新技术产品也是企业可选择的战略。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开发与应用是最具潜力的成本降低措施,同时它可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回避外部威胁影响。 弱点——威胁(WT)战略是一种旨在减少内部弱点,回避外部环境威胁的防御性技术。当企业存在内忧外患时,往往面临生存危机,降低成本也许成为改变劣势的主要措施。当企业成本状况恶化,原材料供应不足,生产能力不够,无法实现规模效益,且设备老化,使企业在成本方面难以有大作为,这时将迫使企业采取目标聚集战略或差异化战略,以回避成本方面的劣势,并回避成本原因带来的威胁。SWOT分析运用于企业成本战略分析可发挥企业优势,利用机会克服弱点,回避风险,获取或维护成本优势,将企业成本控制战略建立在对内外部因素分析及对竞争势态的判断等基础上。而若要充分认识企业的优势、机会、弱点及正在面临或即将面临的风险;价值链分析和标杆分析等均等为其提供方法与途径。
『玖』 如何进行供应市场分析
【课程目标】 了解整个供应市场的运作机制,及特点; 利用信息进行市场分析; 评价机会与风险,选择最好的供应市场; 【课程内容】 概述 市场是潜在交易者的竞技场-P.席勒; 供应市场分析可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与风险,并发现创新机会; 为供应市场分析确定优先级 分析优先级时需考虑的因素; 供应定位模型及其应用; 供应定位模型包含的两个维度 供应定位模型的三个阶段 案例:应用供应定位模型对Alpha公司进行品项分析 理解供应市场 步骤一:准备进行供应市场分析; 准备阶段我们需要明确那些问题 步骤二:评价市场竞争程度和影响; 供需曲线的应用 波特的“五种力量”模型 与竞争和非竞争市场相关的风险和机会; 竞争市场下,供应商在何种情况下可通过削减价格而获得竞争优势? 步骤三:预测市场趋势; 市场的四种形态 供应市场预测的重要方法 确定采购项目的产品生命周期阶段 步骤四:理解市场驱动力; 市场驱动力的类型 在我们公司,供应市场的关键驱动力有哪些? 步骤五:价格评价; 明确产品价格的构成因素 建立价格 / 成本 模型 特定市场中的供应商使用不同定价的因素有哪些? 步骤六:细分供应市场; 细分市场的流程 确认用于市场细分的主要变量 如何选择对你最为重要的细分变量? 步骤七:筛选细分市场; 供应市场分析中可排除的细分市场 用细分变量筛选细分市场 评价细分市场 步骤一:确认各细分市场的供应风险与机会类型; 评价地理区域细分市场-POCKER方法的应用 评价技术细分市场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评价供应渠道细分市场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步骤二:确认在特定细分市场会带来风险和机会的事件; 步骤三:进一步研究; 设想上述事件的不同情景,评价各种机会或风险的可能性 案例:采购CLUNK产品风险与机会分析 步骤四:评价风险与机会的情景分析法; 情景分析法 案例:通过情景分析法对产品CLUNK进行分析 步骤五:哪些供应目标将受到影响? 供应目标包含哪些内容 估计你的何种供应目标会受到上述事件的影响及程度如何 步骤六:各事件对供应目标的影响程度; 案例:产品CLUNK分析 步骤七:确定最能满足需求的细分市场; 通过评价供应市场风险及其该风险对你公司的潜在影响,确定何种细分市场可以最好的满足你的供应目标,并可实现风险与机会的最佳平衡 案例:对产品CLUNK生产国Someland分析 步骤八:监视供应市场风险与机会; 描述如何确定优先级,以便利用供给机会和减少供给风险 作为各细分市场评价的结果,调整你公司供应定位模型中各产品的位置,以反映你对供应风险与供应机会的重新评价 对供应市场分析的信息支持 评价信息质量的主要标准; 信息来源的主要类型 进行供应市场分析各阶段所需的主要信息来源 处理所有信息的基本方法 波特的(五种力量)分析方法 确定市场驱动力 筛选细分市场 成本/ 价格分析 预测供给 POCKE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