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评价系统
❶ 供应商评价管理如何做
供应商评价管理办法
一、总则为使公司对供应商的评价规范化、制度化、有效化,进而去劣存优,尽量避免或减少公司利益不受损失,特制定本办法。二、客户界定公司的客户为与公司有业务往来的材料、设备供应商和经销商。三、客户评价是由材料、设备采购单位(材料公司)、工程建筑单位(建安公司)、物业管理单位(物业公司)共同对客户供应产品的质量、价格、交货能力、售后服务等进行综合评价的工作。四、评价原则 统一办法、统一标准、按程序评定、用数据说话、客观真实的原则。五、评价办法 指标量化,分类打分,综合评价。 1、指标种类 对客户的评价指标分质量指标、供应指标、经济指标和售后服务指标。2、指标考评单位、考评程序及考评制度 考评单位: 质量指标、供应指标由建安公司负责考评,经济指标指标由材料公司负责考评,售后服务指标由物业公司负责考评。考评程序:先由指标考评单位考评,最后由材料公司负责汇总并报集团公司备案。考评制度:从与供应商(客户)签订合同开始到供应商所送物品质保期结束为一个考评期,进行填表、备案、留存。3、各指标占分比例 各指标满分的总分为100分。其中:质量指标分占60%,经济指标分占20%,供应指标分占10%,售后服务指标分占10%。4、各指标计算方法 (1)、质量指标 供应商(客户)质量指标是供应商评价的最基本指标,对其评价要从送料批次合格率、来料抽检缺陷率上计算说明。送料批次合格率=(合格送料批次/送料总批次)X100%来料抽检缺陷率=(抽检缺陷总数/抽检样品总数)X100%供应商质量考评打分标准批次合格率 得分 来料抽检缺陷率 得分
100% 60 100% -10
≥99.5 55 ≥99.5 -8
≥98.5 50 ≥98.5 -6
≥97.5 45 ≥97.5 -4
≥95 40 ≥95 -2
<95 0 <95 0
注:送料批次合格率与来料抽检缺陷率得分之和即为该供应商的质量指标得分 (2)、供应指标 供应指标是供应商(客户)的交货表现以及供应商企业管理水平相关的考核因素,对其评价主要是从送料准时交货率、订单变化接受率上计算说明。订单变化接受率是是衡量供应商对订单变化反应敏感度的一个指标.准时交货率=(按时按量交货的批次/送料的总批次)X100%订单变化接受率=(订单增加或减少的交货数量/订单原定的交货数量)X 100%供应商供应考评打分标准准时交货率 得分 订单变化接受率 得分
99%—100%(含) 8 99%—100%(含) 2
95%—99%(含) 6 95%—99%(含) 1.8
90%—95%(含) 4 90%—95%(含) 1.6
80%—90%(含) 2 80%—90%(含) 1.4
70%—80%(含) 1 70%—80%(含) 1.2
<70% 0 <70% 0
注:准时交货率与订单变化接受率得分之和即为该供应商的质量指标得分 (3)、经济指标 经济指标是评价供应商(客户)最重要的指标,对其评价主要是从价格水平、付款条件上判断。价格:价格低于市场平均价3%(含)记5分,价格低于市场平均价5%(含)记10分,价格低于市场平均价5%(不含)以上记15分。付款:送货垫资半年以上者记5分,送货付款一般者记2.5分,付款送货者记1分,要帐闹事者记-2分,三人以上来公司闹事要帐者记-5分。(4)售后服务指标售后服务指标也是评价供应商(客户)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其评价主要从投诉灵敏度、解决问题能力上判断。投诉灵敏度 供应商(客户)对质量投诉的反应是否及时、迅速,答应是否完整等要求是否及时处理。 3分解决问题能力 供应商(客户)是否及时安排技术人员对发生的问题进行处理。7分5、客户定性对供应商(客户)的质量指标、供应指标、经济指标及售后服务指标的各项评分之和为该供应商的总评分。总评分在90分(含)~100间分为优秀客户,总评分在80分(含)~90间分为良好客户,总评分在60分(含)~80间分为一般客户,总评分在60分以下为劣等客户。六、奖惩办法经评审认定为优良的供应商(客户)在公司今后的材料、设备招标采购活动中优先考虑合作,一般客户次之,劣等客户淘汰它。七、客户档案建立 对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设备供应商都应给予其建立供货档案,以备后查。
❷ 如何建立供应商考核评价体系
供 应 商 评 价 表
供应商名称
供应材料
评价记录
评价内容
评价记录
评价结果
1、样品检验合格否?
□合格□不合格
2、质量体系保证能力满足否?
□满足□不满足
3、供方生产规模能满足否?
月产量:
□满足□不满足
4、供方材料价格能满足否?
□满足□不满足
5、供方交货期能满足否?
交期: 天,
□满足□不满足
6、供方服务能满足否?
□满足□不满足
结论:
□ 合格 □要求供方改善□不合格
批准
❸ 如何对供应商做出评价
对供应来商的评价要在验厂之后进行源,验厂的人员组成包括工程、采购、品管等。回来之后由三个部门分别写出报告,经会商后做出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产品品质是否良好和品质保障系统是否真实在起作用,是否做到事事有记录在案,问题有没有即时处理;工程检查是否有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与工位作业员的操作是否一致,作业指导书的流程按排是否合理,各种工具、仪器的使用是否规范,采购检查价格是否合理,原料使用是否满足要求,交期是否有保证等等
❹ 如何选择评价管理供应商标准与评估流程
采购商选择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控制双方关系风险和制定动态的供应商评价体系是中国采购商普遍关心的几个问题。随着采购额占销售收入比例的不断增长,采购逐渐成为决定电子制造商成败的关键因素。供应商的评估与选择作为供应链正常运行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正成为企业间最热门的话题。
不同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对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价指标也不尽相同。那么怎样才能通过量化的指标来客观地评价和选择供应商呢?基本思路是:阶段性连续评价、网络化管理、关键点控制和动态学习过程。这些思路体现在供应商评价体系的建立、运行和维护上。
1建立供应商阶段性评价体系
采取阶段连续性评价的方式,将供应商评价体系分为供应商进入评价、运行评价、供应商问题辅导、改进评价及供应商战略伙伴关系评价几个方面。供应商的选择不仅仅是入围资格的选择,而且是一个连续的可累计的选择过程。
建立供应商进入评价体系,首先需要对供应商管理体系、资源管理与采购、产品实现、设计开发、生产运作、测量控制和分析改进等七个方面进行现场评审和综合分析评分。对以上各项的满意程度按照从不具备要求到完全符合要求且结果令人满意,分为5个分数段(0分~100分区间),根据各分项要素计算平均得分。如80分以上为体系合格供应商,50分以下为体系不合格供应商,7950为需讨论视具体情况再定的持续考核供应商。合格的供应商进入公司级的**L维护体系。
建立供应商运行评价体系,则一般采取日常业绩跟踪和阶段性评比的方法。采取QSTP加权标准,即供货质量Quality(35%评分比重)、供货服务Service(25%评分比重)、技术考核Technology(10%评分比重)、价格Price(30%评分比重)。根据有关业绩的跟踪记录,按照季度对供应商的业绩表现进行综合考核。年度考核则按照供应商进入**L体系的时间进行全面的评价。
供应商问题的辅导和改进工作,是通过专项专组辅导和结果跟踪的方法实现的。采购中心设有货源开发组,根据所负责采购物料特性把货源开发组员分为几个小组,如板卡组、机械外设组、器件组、包装组等,该小组的工作职责之一就是对供应商进行辅导和跟进。
供应商战略伙伴关系评价是通过供应商的进入和过程管理,对供应商的合作战略采取分类管理的办法。采购中心根据收集到的信息,由专门的商务组分析讨论,确定有关建立长期合作伙伴的关系评估,提交专门的战略小组进行分析。伙伴关系不是一个全方位、全功能的通用策略,而是一个选择性战略。是否实施伙伴关系和什么时间实施要进行全面的风险分析和成本分析。
阶段性评价体系的特点是流程透明化和操作公开化,所有流程的建立、修订和发布都通过一定的控制程序进行,保证相对的稳定性。评价指标尽可能量化,以减少主观干扰因素。
2体现网络化管理
网络化管理主要是指在管理组织架构配合方面,将不同的信息点连接成网的管理方法。多事业部环境下的采购平台,需要满足不同事业部的采购需求,需求的差异性必须统一在一个更高适应性的统一体系内。对新供应商的认证,应由公司级的质量部门和采购中心负责供应商体系的审核;而对于产品相关的差异性需求则应由各事业部的质量处和研发处提出明确的要求。
建立一个评审小组来控制和实施供应商评价。小组成员由采购中心、公司质量部、事业部质量部的供应商管理工程师组成,包括研发工程师、相关专家顾问、质检人员、生产人员等。
评审小组以公司整体利益为出发点,独立于单个事业部,组员必须有团队合作精神、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
网络化的管理也体现在业务的客观性和流程的执行监督方面。监督机制体现在工作的各个环节,应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加强操作和决策过程的透明化和制度化。可以通过成立业务管理委员会,采用ISO9000的审核办法,检查采购中心内部各项业务的流程遵守情况。
3关键点控制的四项原则
关键点控制包括门当户对原则、半数比例原则、供应源数量控制原则和供应链战略原则。
门当户对原则体现的是一种对等管理思想,它和“近朱者赤”的合作理论并不矛盾。在非垄断性货源的供应市场上,由于供应商的管理水平和供应链管理实施的深入程度不同,应该优先考虑规模、层次相当的供应商。不一定行业老大就一定是首选的供应商,如果双方规模差异过大,采购比例在供应商总产值中比例过小,则采购商往往在生产排期、售后服务、*性和谈判力量对比等方面不能尽如人意。
从供应商风险评估的角度,半数原则要求购买数量不能超过供应商产能的50%。如果仅由一家供应商负责100%的供货和100%成本分摊,则采购商风险较大,因为一旦该供应商出现问题,按照“蝴蝶效应”的发展,势必影响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行。不仅如此,采购商在对某些供应材料或产品有依赖性时,还要考虑地域风险。
供应源数量控制原则指实际供货的供应商数量不应该太多,同类物料的供应商数量最好保持在2~3家,有主次供应商之分。这样可以降低管理成本和提高管理效果,保证供应的稳定性。
采购商与供应商建立信任、合作、开放**流的供应链长期合作关系,必须首先分析市场竞争环境。通过分析现在的产品需求、产品的类型和特征,确认是否有建立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必要。对于公开和充分竞争的供应商市场,可以采取多家比价,控制数量和择优入围的原则。
而在只有几家供应商可供选择的有限竞争的市场和垄断货源的独家供应市场,采购商则需要采取战略合作的原则,以获得更好的品质、更紧密的伙伴关系、更好的排程和更低的成本和更多的支持。
对于实施战略性长期伙伴关系的供应商,可以签订“一揽子协议/合同”。在建立供应链合作关系之后,还要根据需求的变化确认供应链合作关系是否也要相应地变化。一旦发现某个供应商出现问题,应及时调整供应链战略。
供应链战略管理还体现在另一个方面:仔细分析和处理近期和长期目标、短期和长远利益的关系。采购商从长远目标和长远利益出发,可能会选择某些表面上看似苛刻、昂贵的供应商,但实际上这是放弃了短期利益,主动选择了一个由优秀元素组成的供应链。(待续)
4体系的维护
供应商管理体系的运行需要根据行业、企业、产品需求和竞争环境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细化评价。细化的标准本身就是一种灵活性的体现。短期的竞争招标和长期的合同与战略供应商关系也可以并存。
学习型的组织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改进,对于供应商的选择评价、评估的指标、标杆对比的对象以及评估的工具与技术都需要不断的更新。采购作为一种功能,它的发展与制造企业的整体管理架构、管理阶段有关系。需要根据公司的整体战略的调整而不断地调整有关采购方面的要求和策略,对于供应商选择的原则和方法也亦然。
5供应商选择的十个原则
总原则——全面、具体、客观原则:建立和使用一个全面的供应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供应商做出全面、具体、客观的评价。综合考虑供应商的业绩、设备管理、人力资源开发、质量控制、成本控制、技术开发、用户满意度、交货协议等方面可能影响供应链合作关系的方面。
系统全面性原则:全面系统评价体系的建立和使用。
简明科学性原则:供应商评价和选择步骤、选择过程透明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稳定可比性原则:评估体系应该稳定运做,标准统一,减少主观因素。
灵活可操作性原则:不同行业、企业、产品需求、不同环境下的供应商评价应是不一样的,保持一定的灵活操作性。
门当户对原则:供应商的规模和层次和采购商相当。
半数比例原则:购买数量不超过供应商产能的50%,反对全额供货的供应商。
供应源数量控制原则:同类物料的供应商数量约2~3家,主次供应商之分。
供应链战略原则:与重要供应商发展供应链战略合作关系。
学习更新原则:评估的指标、标杆对比的对象以及评估的工具与技术都需要不断的更新。
❺ 如何开展erp软件与供应商的评价
进入21世纪以来来,企业资源计划自(ERP)已经成为企业竞争战略 的核心,ERP逐渐成为企业利润的增长点,成为企业提高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一把利器。然而,企业要想成功的实施ERP系统,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 选择其软件供应商,ERP软件供应商选择的合适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ERP系统实施、运行、维护的成功与否。如何选择评价供应商,使其能够为企业带来适合企 业自身发展的系统、服务等,从而尽可能的减少ERP的实施风险,已经成为企业经营者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的选题具有一定现实意 义。
❻ 企业采购管理系统评价
http://www.bob123.com/lunwen23/9260.html
http://www.texindex.com.cn/Articles/2007-11-26/118949.html
看看这些对你有无帮助
❼ 如何建立供应商标准化评价体系
采购商选择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控制双方关系风险和制定动态的供应商评价体系是中国采购商普遍关心的几个问题。
随着采购额占销售收入比例的不断增长,采购逐渐成为决定电子制造商成败的关键因素。
供应商的评估与选择作为供应链正常运行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正成为企业间最热门题。
不同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对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价指标也不尽相同。
那么怎样才能通过量化的指标来客观地评价和选择供应商。
基本思路是:阶段性连续评价、网络化管理、关键点控制和动态学习过程。
这些思路体现在供应商评价体系的建立、运行和维护上。
1建立供应商阶段性评价体系采取阶段连续性评价的方式,将供应商评价体系分为供应商进入评价、运行评价、供应商问题辅导、改进评价及供应商战略伙伴关系评价几个方面。
供应商的选择不仅仅是入围资格的选择,而且是一个连续的可累计的选择过程。
建立供应商进入评价体系,首先需要对供应商管理体系、资源管理与采购、产品实现、设计开发、生产运作、测量控制和分析改进等七个方面进行现场评审和综合分析评分。
对以上各项的满意程度按照从不具备要求到完全符合要求且结果令人满意,分为5个分数段(0分——100分区间),根据各分项要素计算平均得分。
如80分以上为体系合格供应商,50分以下为体系不合格供应商,7950为需讨论视具体情况再定的持续考核供应商。
合格的供应商进入公司级的**L维护体系。
建立供应商运行评价体系,则一般采取日常业绩跟踪和阶段性评比的方法。
采取QSTP加权标准,即供货质量Quality(35%评分比重)、供货服务Service(25%评分比重)、技术考核Technology(10%评分比重)、价格Price(30%评分比重)。
根据有关业绩的跟踪记录,按照季度对供应商的业绩表现进行综合考核。
年度考核则按照供应商进入**L体系的时间进行全面的评价。
供应商问题的辅导和改进工作,是通过专项专组辅导和结果跟踪的方法实现的。
采购中心设有货源开发组,根据所负责采购物料特性把货源开发组员分为几个小组,如板卡组、机械外设组、器件组、包装组等,该小组的工作职责之一就是对供应商进行辅导和跟进。
供应商战略伙伴关系评价是通过供应商的进入和过程管理,对供应商的合作战略采取分类管理的办法。
采购中心根据收集到的信息,由专门的商务组分析讨论,确定有关建立长期合作伙伴的关系评估,提交专门的战略小组进行分析。
伙伴关系不是一个全方位、全功能的通用策略,而是一个选择性战略。
是否实施伙伴关系和什么时间实施要进行全面的风险分析和成本分析。
阶段性评价体系的特点是流程透明化和操作公开化,所有流程的建立、修订和发布都通过一定的控制程序进行,保证相对的稳定性。
评价指标尽可能量化,以减少主观干扰因素。
2体现网络化管理网络化管理主要是指在管理组织架构配合方面,将不同的信息点连接成网的管理方法。
多事业部环境下的采购平台,需要满足不同事业部的采购需求,需求的差异性必须统一在一个更高适应性的统一体系内。
对新供应商的认证,应由公司级的质量部门和采购中心负责供应商体系的审核;
而对于产品相关的差异性需求则应由各事业部的质量处和研发处提出明确的要求。
建立一个评审小组来控制和实施供应商评价。
小组成员由采购中心、公司质量部、事业部质量部的供应商管理工程师组成,包括研发工程师、相关专家顾问、质检人员、生产人员等。
评审小组以公司整体利益为出发点,独立于单个事业部,组员必须有团队合作精神、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
网络化的管理也体现在业务的客观性和流程的执行监督方面。
监督机制体现在工作的各个环节,应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加强操作和决策过程的透明化和制度化。
可以通过成立业务管理委员会,采用ISO9000的审核办法,检查采购中心内部各项业务的流程遵守情况。
3关键点控制的四项原则关键点控制包括门当户对原则、半数比例原则、供应源数量控制原则和供应链战略原则。
门当户对原则体现的是一种对等管理思想,它和“近朱者赤”的合作理论并不矛盾。
在非垄断性货源的供应市场上,由于供应商的管理水平和供应链管理实施的深入程度不同,应该优先考虑规模、层次相当的供应商。
不一定行业老大就一定是首选的供应商,如果双方规模差异过大,采购比例在供应商总产值中比例过小,则采购商往往在生产排期、售后服务、*性和谈判力量对比等方面不能尽如人意。
从供应商风险评估的角度,半数原则要求购买数量不能超过供应商产能的50%。
如果仅由一家供应商负责100%的供货和100%成本分摊,则采购商风险较大,因为一旦该供应商出现问题,按照“蝴蝶效应”的发展,势必影响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行。
不仅如此,采购商在对某些供应材料或产品有依赖性时,还要考虑地域风险。
供应源数量控制原则指实际供货的供应商数量不应该太多,同类物料的供应商数量最好保持在2——3家,有主次供应商之分。
这样可以降低管理成本和提高管理效果,保证供应的稳定性。
采购商与供应商建立信任、合作、开放**流的供应链长期合作关系,必须首先分析市场竞争环境。
通过分析现在的产品需求、产品的类型和特征,确认是否有建立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必要。
对于公开和充分竞争的供应商市场,可以采取多家比价,控制数量和择优入围的原则。
而在只有几家供应商可供选择的有限竞争的市场和垄断货源的独家供应市场,采购商则需要采取战略合作的原则,以获得更好的品质、更紧密的伙伴关系、更好的排程和更低的成本和更多的支持。
对于实施战略性长期伙伴关系的供应商,可以签订“一揽子协议/合同”。
在建立供应链合作关系之后,还要根据需求的变化确认供应链合作关系是否也要相应地变化。
一旦发现某个供应商出现问题,应及时调整供应链战略。
供应链战略管理还体现在另一个方面:仔细分析和处理近期和长期目标、短期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采购商从长远目标和长远利益出发,可能会选择某些表面上看似苛刻、昂贵的供应商,但实际上这是放弃了短期利益,主动选择了一个由优秀元素组成的供应链。
(待续)4体系的维护供应商管理体系的运行需要根据行业、企业、产品需求和竞争环境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细化评价。
细化的标准本身就是一种灵活性的体现。
短期的竞争招标和长期的合同与战略供应商关系也可以并存。
学习型的组织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改进,对于供应商的选择评价、评估的指标、标杆对比的对象以及评估的工具与技术都需要不断的更新。
采购作为一种功能,它的发展与制造企业的整体管理架构、管理阶段有关系。
需要根据公司的整体战略的调整而不断地调整有关采购方面的要求和策略,对于供应商选择的原则和方法也亦然。
5供应商选择的十个原则总原则——全面、具体、客观原则:建立和使用一个全面的供应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供应商做出全面、具体、客观的评价。
综合考虑供应商的业绩、设备管理、人力资源开发、质量控制、成本控制、技术开发、用户满意度、交货协议等方面可能影响供应链合作关系的方面。
系统全面性原则:全面系统评价体系的建立和使用。
简明科学性原则:供应商评价和选择步骤、选择过程透明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稳定可比性原则:评估体系应该稳定运做,标准统一,减少主观因素。
灵活可操作性原则:不同行业、企业、产品需求、不同环境下的供应商评价应是不一样的,保持一定的灵活操作性。
门当户对原则:供应商的规模和层次和采购商相当。
半数比例原则:购买数量不超过供应商产能的50%,反对全额供货的供应商。
供应源数量控制原则:同类物料的供应商数量约2——3家,主次供应商之分。
供应链战略原则:与重要供应商发展供应链战略合作关系。
学习更新原则:评估的指标、标杆对比的对象以及评估的工具与技术都需要不断的更新。
❽ 建立供应商评价体系该用啥模型
用动态分析法,你的模型最好建立在数据动态变化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