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扩大内需
1. 以台山市为例,扩大内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有哪些
扩大内需是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也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首要任务。扩大内需包括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从长远看,当前扩大内需应着重在扩大消费需求上下功夫,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1、进一步扩大投资,加大项目推进力度。
台山拥有发展大项目的土地、环境、深水岸线等资源禀赋,具备发展临港大工业的客观条件。争取大项目的落户,就能对地方经济起带动作用,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一是加快现有项目建设。落实抓好中央、省、江门的重点建设项目,重点推动电能源“三大项目”:台山核电、国华台电二期、台山风电场;同时,加快城乡水利、交通、电力项目和台城新区开发、富华重工、捷德纺织等一系列重点项目的建设,尽快形成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二是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广海湾是我市大项目开发的主战场,当前要进一步优化载体建设,完善开发规划;积极推动深水港前期工作,抓好鱼塘港续建工程,为深水港建设起好步;开展交通一体化规划建设,加快与珠三角先进地区的融合,跟踪做好广东西部沿海铁路、珠三角城际轻轨、“绿道”的规划建设;争取新台高速公路南连接线审批立项;推进香港惰性物料台山处置区工程,扩大广海湾开发腹地。
三是招引优质项目。要大力推介我市优越的投资环境,做好招商引资工作。重点放在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逐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着力引进新能源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核电装备、风电等低碳经济。当前,要全力跟进清洁能源(核电)装备产业园工作,加快开发前期工作,积极引进相关企业和机构入园投资发展,尽快将产业园打造成台山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竞争力。
按照国家重点发展产业项目和结合我市实际,加大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通过制订和落实产业扶持政策,对我市认定发展的重点产业,给予土地、融资、税收、用电等方面的政策,促进我市产业优化升级。一是突出发展壮大汽车零部件产业,积极协助龙头企业富华重工建设发展,鼓励国际交通器材、富诚铝业等骨干企业做强做大,延长产业链;打响台城汽配专业镇品牌,吸引更多汽配企业落户,推动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台城集群发展。二是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以清洁能源(核电)装备产业园为依托,迅速做大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充分发挥健隆光电、金桥铝业、台城制药等优质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快绿色光源(LED)、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三是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改造提升电子家电、纺织服装、家具木业、金属加工等传统产业。通过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中小企发展专项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等扶持政策,帮助企业技术创新、开拓市场、融资、培训等,对荣获中国名牌产品、著名商标的企业和为我市经济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给予奖励。努力提升我市产业(企业)的竞争力。
3、加强引导,鼓励发展现代服务业。
一是突出发展旅游业。我市旅游资源丰富,人文环境优越,具有良好的旅游业发展条件和基础。要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抓好开发和利用,使之成为我市拉动消费的重要途径。要推动川岛旅游度假区上更高层次,跟踪落实海龙湾游艇项目和推动上川圆山、康桥温泉两家酒店按五星级标准建设,探索工业旅游路子,提升我市旅游品位和拓宽旅游领域,做强做优特色旅游业。
二是加大商业发展力度。我市商业基础薄弱,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的大型综合性商城欠缺,而台山人民在这方面的消费水平不亚于发达地区。因此,必须强化商业发展意识,抓好全市商业网点规划建设,争取招引1—2个颇具实力规模的综合商城项目,提升台山消费档次。继续抓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农村市场建设,结合我市农业特色,建立农产品专业市场,如:台山水产品、台山米业、冲蒌冬瓜、海宴花卉等专业市场,通过专业市场推介台山特产。
三是加快物流业发展。我市物流业发展滞后,随着经济发展和珠三角一体化建设,我市应重视和加快物流业的发展,制订好“十二五”物流业的规划和目标以及相关配套措施,通过发展物流业,打造一小时生活圈,带动台山及邻市的消费。
四是把握城市发展走向,着眼于为我市先进制造业提供配套,搭建服务平台,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科技服务、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面向社区和农村的生活性服务业,提升商贸、餐饮、文娱等传统服务业。密切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和培训技能,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2. 如何看待我国今天的引资政策
近年来,有关"中国经济命脉被外资企业掌握""市场换技术完全失败"等反对的声音频频出现。外资一夜之间从天使变成了魔鬼。在这场"反外资"的思潮中,不少人问道:"我们还需不需要外资?我们该如何引进外资?"2006年1月,商务部有关官员坚定地表示:外资在中国没有形成垄断,今年中国引资步伐不会放缓,目标将锁定为600亿美元
随着世界经济自由化和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外国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我国经济中极其活跃的组成部分。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引进外资的数量在几年中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
与此同时,近年来,有关"中国经济命脉被外资企业掌握""市场换技术完全失败"等反对的声音也是频频出现。外资一夜之间从天使变成了魔鬼。在这场"反外资"的思潮中,不少人问道:"我们还需不需要外资?我们该如何引进外资?"2006年1月,商务部有关官员坚定地表示:外资在中国没有形成垄断,今年中国引资步伐不会放缓,目标将锁定为600亿美元。
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一极,引进外资企业无疑是不能动摇的方针。但是,这场声势浩大的"反外资思潮"也的确暴露了引资政策的种种不足之处。在坚定不移地推行开放政策的"十一五"阶段,中国的引资政策该如何调整呢?
1、中国引资政策的冷思考
引入外资20多年来,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FDI流入国之一。外商投资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就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外资企业在改变我们传统的经营方式、经营观念,提升市场竞争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回顾中国利用外资所走过的路程,我们就不得不提及以下三个阶段:
1992年以前,中国虽然在政策上制定了很多鼓励外资和华侨资本直接投资的政策,但真正进入中国市场的投资很少。1979年至1991年,合计利用FDI才233.5亿美元,FDI占国内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也很低。
第二阶段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国内掀起了经济发展的新高潮,也吸引了大量的FDI进入。当年FDI比1991年增加一倍以上,超过了100亿美元。1996年,更是突破了400亿美元。
第三阶段是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从2002年开始,FDI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年突破了500亿美元,2004、2005年均突破600亿美元。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到2005年底,中国共吸收外商直接投资6300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对GDP的贡献率超过40%。
毫无疑问,引进外资对中国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但是20多年的实践也告诉国人,外资对中国的影响也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从而也引起人们对中国引资政策的思考。在引资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往往出现许多"中国特色"的误区。特别是在国内盛行追求GDP政绩的背景下,招商引资对中国各级政府有巨大的诱惑力,这种诱惑力增加了我们调整引进外资战略的难度。有些地方的领导,急于建立政绩,不做调查研究,未搞科学论证,却盲目下达不切实际的招商引资"硬指标",作为考核政绩的重要标准。为了完成指标,不问投资者的信誉,不顾投入产出结构是否合理,也不管影响不影响环境保护,敞开大门一概招来。
在国内,目前引资政策已面临种种挑战。据商务部最新消息,2005年外商在中国的投资方式发生明显变化,呈现独资化加快、大型投资项目增多、跨国并购大增、工业领域外资集中度上升等新特点。在国际上,目前中国吸引外资面临着两方面的竞争压力:一方面,发达国家的资本能流出多少到发展中国家,还是个未知数;另一方面,在流向亚洲的国际资本中,资金投资对象不仅有中国,还有韩国、东盟各国、印度等,流向相当分散;况且,东南亚国家经过金融危机后也在调整吸引外资的政策和改善投资环境,与中国一争高低。鉴于国际国内利用外资形势,国家及时调整引资政策和引资重点显得十分重要。
在改革开放的25年中,虽然我们招商引资的能力提高了,但自主创新的能力却受到抑制和削弱;中国经济总量增加了,但经济的自控力和安全性降低了;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但"智力"发育不足。调整中国引进外资的战略,强化中国经济主体意识,是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王志乐说,经过25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跨国公司受到了批评,反映了中国进一步改进外资工作以适应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我们应当善于从这些批评、质疑中发现外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质量、效益双管齐下
"一些地方在招商引资以及外资管理工作等方面出现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引资恶性竞争,不计成本招商,优惠政策过滥和开发区过多过滥,占用土地过多。有的地区引进的外资项目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王志乐说。在以往的引资工作中,一些地方政府及领导盲目追求招商引资的"政绩",重引资数量而忽视引资质量,经常将劳动密集、自然资源密集、污染密集的产业移入我国,从而导致资源大量消耗和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使引进外资战略的可持续性大大减弱。由于层层搞引资,人、财、物不集中,造成某些地方散、乱、差现象极其严重。有些地方大片圈地长期荒芜,无人过问;有些人甚至欺上瞒下,弄虚作假,使引资工作误入一种浮夸风和泡沫式的歧途。有些地方的领导由于引资的指导思想不明确,搞短期行为,急于求成,在招商时不加选择地"眉毛胡子一把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过去我们非常缺乏资本,所以必须大力引进外资,但在提倡自主创新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引进外资政策应该从以前只注重外资数量转向注重引资质量、引资效益。我们不能只讲增长不讲效益,只看数量不看质量,只想现在不想将来。
令人欣慰的是,中国的国家宏观经济战略正在发生转变。上海市发出信号,在"十一五"期间,上海利用外资不仅要继续注重数量和质量,更要提高其社会效益。在前段时间发布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科学发展观和自主创新被列为重要内容。而在近期中美经济官员联合会议和央行行长周小川的谈话中,"扩大内需"被视为减少中国贸易顺差、解决中外经济失衡的药方。
3、技术溢出走上正轨
从"市场换技术"政策的长期实施中可以看出,利用外资的一个动因是获得先进技术。但是研究发现,外资带给中国的技术相当一部分是已经淘汰或正在淘汰的技术。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王春法认为,至少目前看来,FDI的大量引进并没有带动中国科技创新的质的飞跃。
有人甚至认为,随着FDI带来的大量国外科技,实际上对本地原有的科技是一种"挤出"效应。从产业和商业化角度来说,就是国外先进科技带来的产品,对国内现有技术生产的产品实际上是一种摧毁,造成的结果就是,我们要想跟跨国公司竞争就必须购买他们的技术,循环始至,我们始终在技术创新上难以有所突破。更为严重的是,引进的技术并不一定是先进的,但市场却被外资占领了。
以深圳为例,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中期,深圳FDI主要来自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区和东南亚等近邻国家的中小投资者。即使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企业进行投资,也以中小型项目为主,基本上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如纺织、成衣、玩具、低端消费电子品等,高科技比重偏低。
从总体上看,这些企业的技术水平并不比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平均水平高。
虽然FDI的技术溢出是正是负,迄今为止尚未定论,但调整引资策略,使"技术溢出"效应走上正轨却得到了大多数人的共鸣。
长期以来,我们把中国的技术升级依靠在引入国外技术和资本上。虽然日本经济、韩国经济起飞就是建立在引入技术的基础上,但日本和韩国并非把资本与技术捆绑在一起引进,而是在保持内资相对独立性的基础上,对所需技术进行引进和学习。要实现外来技术与本国资本的有机结合,就必须在创新中吸收。这样一个引入的过程,既是不断提高本国资本技术含量的过程,也是打造民族品牌的过程。日本和韩国在汽车产业中都有自己的品牌产品,就是最好的例证。
跨国公司对外技术溢出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当地企业通过与跨国公司的前向后向关联得到技术;通过人力资源的流动产生溢出效应;通过示范与模仿来产生溢出效应。因此我们应通过增强本土企业的技术吸纳能力、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增强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的配套协作等方面来获取技术溢出效应。
4、营造良好法制环境
在我国吸引外资的要素中,廉价生产要素和市场潜力居于前两位,尚未集中到投资环境综合竞争力上。
近几年,外商对中国的投资环境的关注重点已逐步从优惠政策转到法律执行、产业导向、技术标准等方面,对中国进一步健全法律制度,增强执法能力和水平,提高监管制度的透明度,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加快各项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国际资本流动更趋理性的趋势下,我们一方面应进一步完善吸收外商投资的法律体系,保持外商投资政策法律的稳定性、连续性、可预期性和可操作性,努力为外商投资创造统一、稳定、透明、可预见的法律环境和政策环境。
另一方面,要增强法制观念,做到公开、公正、透明,努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为外商创造良好的法律执行环境。实行"法律环境优先"策略,即把加快建立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大力改善外商投资的法律环境,作为利用外资工作的要务。
我国加入WTO以后,跨国并购、股权转让等新的投资方式逐步成为外商投资的重要方式。为适应并购这一国际资本重要流动形式,有必要尽早制定相应法律与实施细则,跟上国际资本流动趋势,这不仅对新世纪我国扩大吸收外资规模和提高引资水平十分必要,更重要的是它将成为我国改组改造大中型国有企业的最佳途径之一。
同时,中国应尽快建立外资并购风险防范机制。除了加紧制定和完善《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外,应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并购行为评价体系和标准,内容包括外资并购对产业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影响、外资并购对市场形成垄断的可能性、外资并购对产业结构升级政策的影响以及外资并购对国有资产流失的影响等。
5、注重内外资公平竞争
以往,我国所制定的投资鼓励政策,有很多只适用于外国投资者,对内外投资者不能一视同仁,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场机制的扭曲。其后果是排挤内资投资者、降低外资质量、损害国家利益,最终影响有效利用外资目的的实现。甚至出现内资千方百计变成外资,再向国内投资的现象。如果给予国内投资者以同样的优惠政策,国内企业具有同样的有利条件,则本土企业的竞争力就会大大增强,可以实现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的公平竞争。因此,应该对内资和外资投资者创造平等的条件,在市场准入、税收优惠、贷款条件等方面一视同仁。
国内一些长期垄断的行业,由于长期缺乏竞争,效率水平与国外同行相比,相差甚远。因此,这些行业在对外开放前,应先向内资开放。将垄断性强、以国有企业为主、缺乏竞争的行业尽快推向市场,并且制定必要的维护竞争的法律、法规,以增强国内企业的竞争力。通过竞争增强实力,以便更好地承受开放带来的压力和更好地利用开放提供的机遇。这样做的结果是有利于提高市场效率,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提高。全球并购研究中心秘书长玉巍强调,引进外资一定要充分考虑给中国本土企业一个公平待遇,警惕外资与国有企业的"合谋"造成国资流失的危险和垄断的形成,要防止外资并购威胁到国家经济安全。
另一方面,国家发改委表示,中国虽然具有引进外资的优势,但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引进外资同时也将消耗大量不能进口或不可再生的资源。如果不注意到这一点,中国的引进外资战略将不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我们应该用新的发展观来统筹经济发展的模式,更多地关注国家经济安全,并且要加大对外商投资管理体制的创新力度,考虑大幅下放引进外资权限,简化审核手续,完善投资环境特别是软环境尤为重要。
3. 同向示范又称为什么示范
新鲜用语
看不懂不叫看不懂,叫--晕
不满不叫不满,叫--靠
见面不叫见面,叫--聚会
有钱佬不叫有钱佬,叫--vip
提意见不叫提意见,叫--拍砖
支持不叫支持,叫--顶
强烈支持不叫强烈支持,叫--狂顶
不忠不叫不忠,叫--外遇
追女孩不叫追女孩,叫--泡妞
吃不叫吃,叫--撮
羡慕不叫羡慕,叫--流口水
乐一乐不叫乐一乐,叫--happy
跳舞不叫跳舞,叫--蹦的
东西不叫东西,叫--东东
别人请吃饭不叫请吃饭,叫--饭局
兴奋不叫兴奋,叫--high
特兴奋不叫特兴奋,叫--至high
黄金周、严管街、商品房、民工潮、模仿秀、回头看、无车日、零首付、新世纪、克隆羊、空调车、绿卡热、钟点工、人气旺、新千年、大抽奖、会员卡、电子书、三错层、双错层、一错层、太空水、纯净水、追星族、双休日、跨世纪、动情点、实名制、贺岁片、太空船、格格热、讲政治、讲正气、讲学习、酒文化、互联网、一体化、服装潮、语言美、暗物质、龙人通、专升本、高消费、报警点、三下乡、商务通、歌组合、行为美、起步费、文化圈、肥皂剧、打白条、主题词、脱口秀、包二奶、世纪林、价格战、小康县、小康村、爱心卡、帮困卡、校园卡、贫困县、假文凭、准生证、医疗卡、多媒体、吃软饭、电子战、季节工、轮换工、打短工、打零工、信息化、主通道、城镇化、年薪制、巴金星、十五大、关系网、听证会、金点子、千年虫、因特网、球皮卡、新秀卡、奖杯卡、玩具吧、目录卡、高交会、红帽子、亚健康、一米线、回头率、新亮点、满负荷、二恶英、疯牛病、转会热、中国热、普高热、格格热、小三通、京剧热、灯谜热、和平牛、养情妇、ip卡、3+x、费改税、反倾销、二手房、双拥城、日本纸、钱包带、演艺圈、起步价、预售价、扶贫房、dts、铁饭碗、wto、泥饭碗、步行街、漫画吧、彩妆吧、安乐死、精子库、红筹股、信息战、零口供
抗洪精神、双向交流、红包现象、两岸交流、金融危机、两个转变、扶贫对象、双向选择、滚动开发、回报社会、稳中有升、对内搞活、太空行走、上不封顶、下不保底、消费模式、随行就市、助学结对、投资环境、文化工程、断代工程、币值稳定、分流资金、储蓄分流、丁克家庭、保姆市场、公网网话、出地旅游、新新人类、202卡、文明城市、网络电话、重拳出击、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网络旅游、消费环境、电子宠物、o型线条、浪漫时代、植物印象、医疗改革、城乡联动、自带消费、绿色经济、德艺双馨、短期行为、世界e家、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网络招聘、电子信贷、透明度高、国企解困、文化扶贫、人才观念、人文关怀、风险投资、品质经营、物流网络、物流系统、优化组合、优胜劣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扩大内需、开放城市、城乡经济、市场机制、小康社会、生态建设、卖方市场、买方市场、三资企业、经济亮点、两思教育、绿色观光、高中生源、视觉污染、网络泡沫、社区服务、电子政府、家政服务、限时销售、租借亲人、平稳过渡、两头在外、以财养才、回归自然、任前公示、网上通缉、一国两制、高度自治、通货紧缩、环境质量、一个中心、情感陪护、全明星卡、生活节奏、无商不活、尊师重教、长虹现象、立足岗位、关停并转、货币分房、一箭双星、两岸三通、和平统一、经济特区、世纪之交、客货分家、全民健身、知识经济、老有所乐、中国特色、资源共享、招商引资、虚拟现实、经济复苏、扩大内需、全面客观、企业形象、权钱交易、女足精神、爆炸新闻、变相回扣、期货交易、封顶奖金、两弹一星、信息社会、生存空间、企业文化、高新技术、人才资源、企业转轨、市场疲软、经济激励、精神激励、能人经济、流程再造、制度经济、激励机制、营销时代、企业标志、ci战略、企业识别、服务禁语、行为观念、服务承诺、连锁企业、餐饮文化、政治改革、时空隧道、质量认证、工薪阶层、售后服务、抓大放小、裁剪发票、灰色收入、高薪养廉、绿色消费、跨国企业、末位淘汰、休闲一派、买断工龄、新闻热线、热线电话、从严治军、承东启西、以线串点、政企分开、以点带面、西电东送、退耕还林、勤俭建军、科技强军、油气并举、竞价上网、质量建军、厂网分开、村务公开、航空网络、政务公开、新闻网络、公路网络、铁路网络、南水北调、供热工程、扶贫开发、优化升级、科技兴国、风险投资、纳米旋风、联合打假、风险约束、极限运动、三个代表、网上配对、绿色食品、知识产权、高层绿化、绿化远景、绿色住宅、国企教困、招商引资、转变观念、五十大庆、净菜销售、岗位流动、内联外引、知识载体、超前消费、游行示威、信念坚定、经济制裁、中国光谷、双思教育、减员增效、减同增效、希望工程、精神文明、敬业精神、人口外流、电子商务、网上交易、专项整治、个体经济、特许经营、对方付费、国土整治、上门快修、苏联解体、富而思进、司法腐败、共同致富、三年解困、法制教育、兴边富民、暗箱操作、服饰中心、美容中心、会展经济、世纪老人、知识爆炸、长效保洁、网上助学、学生减负、大地走红、人机对话、经济过热、对口支援、人才培养、东西合作、竞争观念、非处方药、基因工程、对冲基金、二板市场、假日经济、高考经济、假日旅游、九五计划、十五计划、物业管理、网上招生、择优上岗、下岗分流、竞争上岗、文化下乡、绿色通道、三讲教育、巡回教育、阳光工程、希望小学、双向收费、单项收费、西部开发、人才大省、人气急升、群体上访、人气不足、致富思源、笑脸经营、网上交友、绿色护照、老有所乐、文化食粮、集中供热、西气东输、人才流失、彩票经济、电脑彩票、自助旅游、人气指数、公共面积、调查公司、安居工程、上门服务、媒体宣传、受众数量、投递网络、资源优势、打折消费、特惠服务、活动派送、电脑抽奖、超值回报、企业形象、企业精神、企业理念、尾气超标、大气治理、人口危机、全程对号、全程直播、五中全会、天天发团、电脑休闲、休闲思想、找不着北、九九回归、科技强国、龙头地位、双向交流、人才市场、理解万岁、无罪推定、国家赔偿、单位犯罪、买壳上市、东西双赢、微软分割、优先上岗、经济开发、网上婚礼、世纪婚礼、撞了自撞、网上招生、文化扶贫、行为文学、人均收入、电子信箱、智力双拥、精兵合成、平战结合、龙头产品、知识经济、跨国配对、圣诞幽灵、带薪休假、政治危机、金元政治、治理尾气、厂务公开、网络经济、网络革命、司法公证、美食文化、网上炒股、以人为本、公演私分、专家义诊、绿色产业、环保意识、服务热线、热线电话、电子商务、信用经济、网上购房、上市公司、一岗双责、目标同向、责任共担、强基达标、城市减灾、西部引智、分业经营、混业经营、住房改革、助学贷款、黄金地段、理论创新、零点行动、网上休闲、公有住房、科技下乡、开放意识、租金减免、减免政策、闪亮登场、电子家庭、优化组合、政府采购、白色污染、三年千万、阳光农业、书店酒吧、电脑酒吧
治污倒计时、西部大开发、门新国现象、高科技成果、俄白一体化、可持续发展、澳门回归年、一控双达标、人与人之间、经济复苏期、旅游黄金周、顾客是皇帝、国际空间站、豆腐渣工程、经济一体化、复合型人才、一票否决制、跨越式发展、信得过单位、五十年不变、劳动合同制、送温暖工程、个体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出口转内销、杜绝走后门、下岗再就业、坚持两手抓、家政服务业、59岁现象、实验室外套、股票期权制、特困生助学、新经济时代、巴氏消毒法、不正当竞争、高技术战争、数字化战场
落后就要挨打、时间就是金钱、明明白白消费、婚前财产公证、发展是硬道理、经济全球化、非公有制度、导航定位卫星、一百年不动摇、以土地换和平、康居示范工程、集体人文奥运、优势证明标准、一次性买断价
4. 扩大内需怎么物价飞涨
看到你的补充了
“我理解“扩大内需”的就是扩大人们的消费欲望。。。因为我们国家是出口大过,现在没人“买”了就卖给国内。我不明白的是中央的拨钱放到那能扩大内需呢?物价涨了谁又会去有“理性的”消费欲望呢?看了个郎咸平的“泡沫大战”觉得太可怕了。。扩大内需和现在的物价飞涨矛盾啊!!!!!这4万亿是元凶吗?中央的计划和执行总是脱节的吗?”
如果你是学经济的,建议你不要去看“郎咸平”的东西,郎咸平确实有厉害的地方,但是他的数据非常不可靠,从来不说这些数据是哪来的,网上的统计数据他都敢用。就算是分析,很多也不按照经济学原理,想怎么分析就怎么分析,胡乱讲,避重就轻,怎么有利于吸引读者他就怎么说。既然他这么强国家为什么不找他提点建议?因为他的建议就是煽动百姓的谬论。他只配卖卖书。
这4万亿不是凭空拉动经济的,为什么呢?因为大批热钱和外商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突然纷纷撤出中国,没有的这些资金的拉动,经济被釜底抽薪,必然萎靡。(因为一直以来,咱们的经济是靠招商引资拉动的)。那么国家就拿着4万亿来填这个空。我没看过《泡沫大战》,因为以前写了很多关于揭批他论述的漏洞的文章,所以不屑去看,所以估计这次他又是指鹿为马,拿着炒勺当令箭,让人耻笑。
但话又说回来,这4万亿真的已经落实了么?有多少落进腐败的大嘴里?尽管存在疑问,但是我现在接触了很多行业,现在他们纷纷回暖,订单激增。
ps:房价之前确实飞涨,4万亿有功劳,但是生活必需品价格相对还是可以的,但是也都点再往上走,因为快过年了嘛。
5. 金融危机形势之下,如何开展科学招商引资
次贷投资总裁赵令欢指出,全球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意识到PE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市场不好的时候对PE的需求能会受益于此次市场的修正,冷静看待市场的发展。促进PE发展田溯宁建议,要抓住机会推进改制,加强业内人士与监管机构的沟通,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维护行业人士合法权益,加强境内外PE从业者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促进中国股权投资行业的发展,2008年6月,北京股权投资基金协会正式成立。而针对业内京市金融办任雪丹处长表示,北京市发改委、金融办会同有关部门正积极研究促进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的政策,该政策已准备上报市政府,应该不会有大的改变。为促进中国PE行业的发展,为境内外的PE机构搭建起一个积极而富有成效的对话平台,北京市金融办、中国股权投资基金协会(筹)、北京股权投资基金协会等主办的“PE北京论坛”将于11月9日至11日举办。---专家:稳定资本市场将有更多举措“要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保持经济稳定、金融稳定、资本市场稳定”。对此,专家分析指出,在当前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下,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未来宏观调控政策将更灵活,下一阶段财政、货币政策将进一步放松。财政货币政策或进一步放松推荐阅读巴菲特自述:我怎么选股,我凭什么选股 三中全会:保市场稳定独家:中金18大客户华尔街秘密 机构上周做空:净流出68.4亿 本周股评家最看好:中国平安 深发展三季度业绩预增80% 地产龙头前三季齐发病危通知书 4季度是自救的最后机会 对于三中全会会议公报中提出的“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专家认为,受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的影响,中央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上将进一步放松。西南证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周到表示,“灵活审慎”是在中央根据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针对当前国际金融形势恶化的一种灵活应对方式。根据日前央行“两率”齐降,以及财税部门取消利息税政策,说明前一阶段的紧缩性政策阶段性任务已经完成。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将根据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进一步放松。光大证券策略分析师黄学军对此表示认同。他分析指出,在全球金融形势不断恶化的环境下,国内宏观政策有配合国际政策的趋势,而由于美国金融危机存在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所以下一步国内宏观经济政策有进一步放松的要求。在黄学军看来,从三中全会对下一阶段的宏观政策走势把握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稳”字当头,提出了要“保持经济稳定、金融稳定、资本市场稳定”,因此下一阶段宏观政策将从从紧转变为稳健;二是体现下一阶段宏观政策的灵活性、前瞻性。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下,我国宏观政策将随危机形势发展而相机变动。刺激内需政策或将陆续出台三中全会提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对此,专家均表示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并指出在当前外部需求有可能放缓的情形下,扩大内需有了更为充足的理由,下一阶段政府有可能出台一系列旨在刺激内需的政策。“随着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转移,美国包括欧洲消费市场将可能萎缩,这将大大影响我国的出口。”周到说,因此,我国有必要采取措施促进内需,将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在他看来,我国要促进内需,一个重要的方向是拉动农村消费市场,因此政府有可能出台一系列财政、货币政策刺激农村消费。黄学军也表示,当前要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一个重要的方向是扩大农村消费市场。在他看来,我国消费有两个梯度,一个是城乡梯度,一个是东部和中西部梯度。从扩大内需来看,农村的消费潜力比城市大,中西部的潜力比东部大。因此,要扩大内需,农村、中西部地区将迎来更多机遇,未来更多的刺激内需的财政政策有可能向这两个梯度倾斜。稳定资本市场或有更多举措 在外部经济环境恶化的情况下,三中全会不仅提出要保持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而且还提出要保持资本市场稳定。对此,黄学军表示,这可以看出中央对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视,也表明下一步中央稳定资本市场的决心。在欧美股市风雨飘摇之际,亚太市场包括中国股市也受到很大的不利影响,为此政府各有关部门相继采取了措施稳定股市。“在我的印象中,资本市场在中央全会中提出是很少见的,这次三中全会上提出要‘保持资本市场稳定’,说明中央对资本市场重视的程度进一步提高。” 周到说,这反映出未来有更多的有利于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政策措施会出台。黄学军也表示,事实上,近一段时间以来,对资本市场“稳”的政策措施出台力度前所未有,制度、税收、资金、供求等政策涉及股市方方面面,几乎“要什么给什么”,可以说政策力度已经是相当大了,中央决心可见一斑。但黄学军认为,政策的核心应该落在供求关系上,只有供求关系发生根本改变,才能稳定股市,才能使更多的投资关注基本面,从而提升市场信心。
您觉得这个答案好不好?
6. 中国地方政府发展的途径有哪些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吧,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拉动经济,招商引资,扩大内需
7. 郴洲经济怎么样
近年来,郴州经济发展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全省对各地州市经济工作综合评价中名列前茅,1996年、1997年、1998年连续三年名列第二,1999年跃居第一,2000年仍名列第三,但经济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发达地区比仍然差距较大,需进一步加大经济工作力度,切实解决有关问题。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一、近年来郴州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一)经济总量位置前移,人均水平显著提高
近年来,郴州经济快速增长,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由1995年的131.93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257.1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1.1%,比全省同期增幅高1.5个百分点,比全国同期增幅高3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由6.1%提高到6.5%,提高0.4个百分点,在全省的排名由1995年的12位上升到2001年的第6位。2001年,郴州人均GDP达到5661元,比1995年增加2639元。
(二)财政实力显著增强,位置跃居全省前列
近年来,全市各级加大财源建设力度,进一步优化财源结构,收到了明显的成效,财政实力显著增强。2001年郴州市财政总收入达到19.1亿元,比1995年增长98%,年均递增12.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5.2亿元,比1995年增长1.17倍,年均递增13.8%。地方财政收入在全省的排位分别由1995年的第6位上升到2001年的第2位。
(三)农业经济稳步增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近年来,全市各级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加大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大力开展农产品加工转换升值,努力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积极培育名优特新农产品,使全市农村产业化步伐加快,农业经济得到了稳步增长。全市农业增加值由1995年的36.23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63.9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51.2%,年均递增7.1%。
在农业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全市紧紧围绕“两个转变”,大力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逐步实现企业产权多元化,企业内在动力不断增强,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市工业增加值由1995年的35.21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72.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88.6%,年均增长11.2%。
(四)扩大内需取得明显进展,消费、投资需求增长迅速
近年来,特别是1998年中央推行扩大内需的重大成略举措后,全市各级以中央扩大内需的精神为指针,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扩大内需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主要表现在:
1、从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入手,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取得明显的进展。为了全面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阶层居民的收入水平,全市各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尽可能把国家对公务员“加薪”和提高下岗失业人员生活费补贴标准、保证下岗人员生活补贴和离退休人员工资照常发放的政策落到实处,想方设法保证在岗人员的工资照常发放。二是通过实施再就业工程,积极创造就业机会,尽可能为下岗失业人员走上再就业创造好的环境。三是通过深化企业改革,搞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努力提高工农业经济效益,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四是下大力气治理经济环境,千方百计减轻城乡居民负担,取得了实质性成效。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得到了明显提高,使居民消费能力进一步扩大,为消费需求的增长打下了基础。据市城乡住户调查资料显示,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38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31元,分别比1995年增加1018元和1310元,年均分别增长2.9%和12.9%。
2、从启动城乡居民消费入手,进一步促进消费需求回升取得明显的进展。为了启动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全市各级进一步强化措施,一是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加快信息、旅游、房地产、非义务教育、医疗保健、休闲和社区服务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城乡居民新的消费需求的增长。二是通过进一步深化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改善居民的消费预期,减轻居民心理负担,促进了有效消费需求的增长。三是通过加快城镇建设步伐,进一步提高城镇对农村人口的吸纳功能,改善消费环境,扩大城镇消费。四是通过农村电网改造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启动农村居民的消费。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全市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明显提高,消费市场日趋活跃。2001年,郴州市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18.38亿元,比1995年增长1.01倍,年均递增12.3%,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分别由1995年的4353元和1213元提高到5588元和1720元,分别提高1235元和507元,年均分别增长4.3%和6.0%。
3、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产业建设,进一步扩大投资需求取得明显的进展。近年来,全市各级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这一良好机遇,采取了一系列扩大投资需求的措施。一是通过采取“争取国家和省里投资”、“招商引资”、“倚大靠强”等灵活多样的筹资方式,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建设投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二是在抓重大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抓项目资金的落实和建设进度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实施分工负责制,为搞好重点项目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通过采取“放行、让利、提高地位”的方式,对特色农业、优质高产高效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矿产资源深度开发和农产品加工等行业实行倾斜政策,积极培育经济热点,努力治理经济环境,在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中为民间投资指明了方向,从政策法规上激发了民间投资者的投资意愿,进一步增加了民间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全市民间投资启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01年郴州市全社会固定资产完成额84.59亿元,比1995年增长2.61倍,年均增长23.9%,增幅比全省平均高8.9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民间投资中,民间投资所占比重由1995年的40.2%提高到50.3%,提高了10.1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已成为全社会投资的主体。
(五)对外经济工作力度加大,外经外贸取得突破性进展
近年来,郴州以“开放兴郴”作为首先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招商引资的政策措施,并把各项政策落到实处,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招商引资取得显著成就。2001年,郴州实际引用外资10953万美元,比1995年增长2.93倍,年均递增25.6%,实际利用外资额在全省的排位由1995年第7位上升到2001年的第2位。在扩大招商引资的同时,通过抓好出口产品的培植和扶持,全面实施“产品多样化,市场多国化”和出口组织多渠道化的出口多元化战略,大力发展“三资企业”和“三来一补”外向型经济,积极拓展出口渠道,努力提高出口产品档次,全市外贸出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2001年郴州外贸出口额达到3940万美元(海关数),比1995年增长1.39倍,年均递增15.6%。
(六)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日趋活跃,规模不断壮大
近年来,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十分迅速,据2000年测算,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47%,比1995年提高了15.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中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为34%,第二产业中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为47.3%,第三产业中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为54.5%。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一是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部分县市区国民经济的主体。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全市有6个县超过50%,其中临武县达到63%,宜章县、嘉禾县、汝城县、桂阳县、永兴县分别达到58%、55.5%、55.4%、55.3%和50%,北湖区、苏仙区、桂东县、安仁县、资兴市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也都在40%以上。二是非公有制经济是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源泉。据统计,2001年非公有制经济上交税金5.3亿元,占地方财政税收收入的59.5%。从农民收入的来源来看,根据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测算,当前我市农民年人均总收入中有55%是从非公有制经济得到的。三是非公有制经济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据初步统计,2001年我市从业人员中,非公有制从业人员(含外出打工人员)已占全部从业人员的50%左右,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于缓解就业压力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七)新兴产业保持强劲增势,发展方兴未艾
近年来,郴州市通过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经济发展的硬环境,积极培育经济热点,重点发展以信息业、房地产业、旅游业、休闲和社区服务业为重点的新兴产业,取得了显著成就。2001年邮电通讯业、房地产业以及以旅游、休闲和社区服务为重点的社会服务业增加值分别达到6.13亿元、6.67亿元和13.9亿元,分别比1995年增长4.4倍、1.3倍和2.9倍,年均分别递增32.5%、14.6%和25.2%;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达到2.38%、2.59%和5.4%,分别比1995年提高1.47个、0.72个和2.44百分点。
、近年来郴州经济发展加快的主要原因
(一)资源优势所蓄积的能量逐步得到释放。从改革开放以来直至90年代初期,我国处于长期的短缺经济状态,而最大的短缺首先是农副产品和轻工业产品,农副产品和轻工业生产成为这一时期推动经济的主要动力。郴州农副产品和轻工业产品生产受生产条件和发展基础的影响,落后于其他地区,因此,这一时期郴州经济发展相对滞后,1995年郴州经济总量在全省的排位处于第12位的落后状态。进入九十年代中期后,随着我国短缺经济时代的基本结束,买方市场格局的逐步形成,大部分农产品和轻工业产品逐步处于饱和状态,竞争日益加剧,收益率大大下降,在此情况下,郴州的资源优势逐渐显现出来。相对地球和人类来说,矿产资源永远是短缺的,郴州资源丰富,特别是许多矿产资源储量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其他地方所无法取代的,因而面临竞争的挤压相对较小,加上郴州毗邻经济迅速发展的广东,广东经济发展对郴州经济产生强大的拉力,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形势下,郴州经济发展逐步加快。
(二)以资源为依托的产业链逐步得到延伸。郴州资源虽然丰富,但过去粗放型的原矿输出产业占了很大比重,产业链没有得到有效的延伸。近年来,郴州以丰富的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资源的转换升值,产业链的延伸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是大力发展矿产资源深度加工初见成效。近年来以锡、铋、铅锌冶炼为重点的有色冶炼发展迅速,规模迅速壮大,在工业中所占比重逐步上升,以怡丰锡冶炼为代表的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享誉国内外市场。二是发展农产品加工有了新的进展。近年来,涌现了临武鸭业、裕湘面业等一批省内外知名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前景十分广阔。三是产业链延伸使产业关联度进一步提高,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强。郴州丰富的资源为运输业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市从事矿产资源运输的车辆达一万余辆,并由此带动汽车配件制造和销售、汽车修理、燃油供应以及餐饮业,休闲娱乐业的发展,据初步估算,仅煤炭开采所带动的运输业、餐饮业、休闲娱乐业等相关行业综合产值在40亿元以上,同时丰富的矿产资源吸引了南来北往的商家、客户,为郴州聚积了旺盛的人气,也为郴州商贸、旅游、休闲服务等产业带来了发展契机。
(三)努力拓宽融资渠道,为促进投资需求的迅速增长,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银行贷款投向出现了向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倾斜的趋势,郴州大企业、大项目少,中小企业占主体,且没有一家上市公司,既难以得到信贷资金的强力支持,也难以通过股市融资,在此不利形势下,全市各级为了解决郴州产业发展的资金的瓶劲制约,采取了一系列拓宽融资渠道的重大举措,成效显著,有力地推动了投资需求的增长。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里投资项目的立项,总投资25亿元鲤鱼江电厂改造工程落户郴州,为郴州打造电力航空母舰、壮大电力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二是努力扩大外商投资,倚大靠强取得显著成效。全市各级认真贯彻市委提出的以开放兴郴战略,努力营造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了弥补郴州无上市公司,无法直接从股市融资这一缺陷,近年来郴州市举办了一系列融资活动,积极为本市企业和国内大企业、大集团攀亲结友、搭建平台,想方设法吸引国内资本雄厚,技术优强的大企业、大集团来郴和相关企业共同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已有青啤、东方钽业、怡丰锡业等近十家国内著名的上市公司到郴州发展,引进了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三是通过增强企业信誉、营造良好的银企关系、搞好中小企业担保资金的正常化运作争取信贷资金的支持,收到了明显的成效。近年来围绕银企关系改善和建立良好的信用环境,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几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信贷对郴州经济的支持力度逐步加大,特别是今年以来由于银企关系的改善以及中小企业担保的有效运作,银行贷款大幅度增长,有力地促进了全市产业项目建设和经济增长。四是启动民间资金成效显著。近年来,为了启动民间资金,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时通过努力改善民间投资环境,积极培育经济热点,放宽准入机制,便民间投资迅速扩大,特别是近两年来全市以民间投资为主体的小水电建设掀起了新的高潮,并且方兴未艾,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又出台了鼓励机关干部参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目前已吸纳了近三亿元民间资本投向农村产业建设,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拓宽融资渠道,筹集了大量的建设资金,有力地促进了投资需求的迅速增长。据测算1995年—2000年6年间,全市年均11.1%的经济增长率中投资需求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2%,拉动经济增长5.4个百分点,投资需求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四)非公制经济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产生了强大的拉力
8. 中国招商引资的论文
透视外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加工贸易挑战可持续发展
中国现在是世界上被公认的第四大贸易大国。根据中国海关的最新统计,2003年我国进出口总值已达到8512.1亿美元,同比增长37.1%,但是,进出口顺差255.4亿美元,同比下降16.1%。
这一组有增有减的数字究竟意味着什么?它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我们常习惯于用进出口的规模与GDP的比例来衡量一国的经济对国际贸易的依存度,如(图1)所示。从1998年以后,按这个指标来看,的确,中国对外贸易的依存度在迅速增加。根据我们的计算,在2003年,它已超过了60%。但是,这个指标存在很多局限性:首先,这个比例反映的是我国对外的开放度,不能反映由进出口带来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其次,这个指标的大小受到汇率换算率的影响。第三,它没有排除掉其他部门对进出口的影响,然后再通过进出口去影响GDP这样的机制。
因此,为了较为准确地测出对外贸易对我国国民经济的直接影响,最近,我们采用了一种弹性度的测量方法对其又做了重新评价,它排除了上述诸问题的干扰,结果发现: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有两个,一是政府部门的公共支出,二是民间投资,但后者作用较小。相反,民间消费对经济增长没有贡献,而且更出乎人们意料的是,我国净出口额对经济增长没有起到积极作用,这和我们原先的认识有一定差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关系到今天评价国际贸易对我国经济影响的重要依据。
加工贸易占主导地位
我们首先分析一下中国的贸易结构(图2),在中国的出口商品中,一半以上是属于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装配的贸易产品,因此,从净的出口上,由于出口伴随着进口,而且,附加价值的创造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点相似,仅限于组装等简单的流水作业,所以整体对GDP的贡献并不大。这就是上述用净的出口来评价对外贸易依存度后,得到的一个比较精确的、但又令人费解的实证结果。事实上,当我们仅仅用出口额来代替净的出口额作上述分析时,就会发现,中国的对外贸易对GDP的贡献度的确“非常大”,竟然达到73%!几乎和传统的用进出口与GDP的比例测量方法得到的结果惊人吻合。实际上,这种测量方法正是造成人们认识上误差的原因之一。
其次,我们进一步通过分析各个类型企业的贸易结构就不难找到国际贸易的规模在迅速增大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却不明显这一问题的根源所在。
从(图3)至(图6)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的出口中绝大部分是依存于进口的加工贸易(或转口贸易)。相反,中资企业更多的是一般贸易。但是,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的出口今天已在总出口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达到了6成之多,这和1985年还不到1%的水平相比,不知道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中资企业的出口比例在明显下降。因此,加工贸易的特征在研究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问题时决不能忽视。而且,从以下各图表中可以看出,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的出口结构中加工贸易的比例在逐年增加,而中资企业一般贸易商品为主导的出口结构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
加工贸易有力推动就业
为什么加工贸易会被外国资本看好呢?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受世界经济环境低迷的影响。2、加工贸易的经营风险比较小。3、加工贸易更多的是集中在劳动力禀赋充足的国家和地区。
首先,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跨国企业对其出口商品的定价能力大大削弱,为此,为了确保企业应有的利润,降低生产成本就成了多国籍企业目前情况下非常重视的生存战略之一。加工贸易恰恰是符合了这种战略的要求。
其次,加工贸易的经营风险比较小。主要是国家风险,它包括宏观经济的稳定性、税制环境的好坏。而汇率风险对这种贸易类型来讲影响并不大,因为加工贸易自身存在着对冲机制,进口的损失出口补,反之亦然。
第三,我们从这种贸易结构的历史发展情况来看,加工贸易都集中在劳动力较为丰富的国家。我们的周边国家都曾经经历过加工贸易的时期,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资源逐渐饱和,其劳动力成本开始提高,在这方面已不再具有优势。加工贸易集中到中国部分原因是中国拥有低廉的劳动力,但除此之外还有3个原因值得重视。首先,中国加入WTO,贸易壁垒已经逐渐减少,对外国投资者来讲,加工贸易的成本大大降低。其次,中国对外资的优惠政策有利于加工贸易的实施。此外,潜在的、庞大的和神秘的中国市场促使外国资本以低风险加工贸易的形式进入,了解了中国内部经济、经营、文化的环境之后,最终销售渠道转向庞大的中国市场。事实上,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和英国之后外国直接投资(FDI)总量最大的国家。去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35.05亿美元,同比增长1.44%。对华投资最大的国家和地区也都集中在采取加工贸易型投资的国家和地区中,如日本和韩国等。
尽管加工贸易型的FDI在进出口方面对GDP的贡献并不大,但是,它对解决我国的失业问题和民间投资起了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有报道显示,目前外资在中国直接吸收了1800多万个劳动力,间接创造就业机会700多万个。因为加工贸易比起附加价值高的生产类型,它能够更适应中国劳动力的技术特点,能够更大程度地创造出就业机会。所以,我国政府在税制、立项、利润分配和审批手续等多方面给予了非常大的优惠政策。
近来,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国之一的日本对中国经济的依存度在逐年增加,从以往的加工贸易型战略(日本原材料中国加工再出口到日本),转向与欧美一样的市场渗透型战略(日本原材料中国加工中国销售),而这种战略更多的是来自于合资企业。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开放,加工贸易战略的这种变化会更为明显。
挑战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如上所述,我们不能否认加工贸易和具有这种战略的FDI对中国经济的推动作用,但是它们的比例过大也给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如下的挑战:首
先,大量的加工贸易会引起价格上的过度竞争,竞争的结果具有两面性,但值得注意的是,承受这种两面性的影响国内外是不对称的。过度竞争造成的产品价格大幅下降,享用好处的一方是国外消费者,尽管给国外生产者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是却刺激了他们向附加价值更高的产业结构调整,不会引起国外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冲突,取而代之的反而是外国厂商和国内厂商的利益冲突的激化,这种激化通过贸易争端甚至会上升到国与国的争端。相反,过度的价格竞争带来的好处我们却分享得很少,从消费者方面来看,尽管整体上带动了就业,但是,由于过度竞争导致交易条件的不断恶化,我国消费者的人均实际收入水平在下降,国内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利益冲突在恶化。另外,从生产这方面看,它更不利于中国自身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以摆脱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靠价格获取竞争优势的不利格局。中资企业的一般贸易在下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种多样,但是,产业政策和招商引资政策的脱节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虽然,表面上这些年我们也在生产附加价值高的产品,但是,我们却没有像韩国和日本那样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事实上,从我们根据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贸易专门化系数(出口减去进口除以贸易规模)所作的中日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比较中也能看出,除了在食品、杂货以外,其他产品我们的专门化系数都为负,而日本都为正。这表明中国产品在这些附加价值较高的领域中,至今为止,竞争力还远远落后于日本。
其次,加工贸易的不稳定性使得中国的出口很容易受到世界经济环境的影响。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一个教训就是由于加工贸易型的FDI急剧减少,而这些国家的政府为维持以往高速的经济增长,在金融不健全的情况下,开放自己的资本市场,通过提高金融服务业的附加价值来弥补FDI贡献的减少。当然,唯一不同的是中国拥有一个庞大的劳动力和商品市场,对外资来讲有很大的吸引力。但即便如此,它也没有改变加工生产的格局。
第三,它可能对政府宏观经济的调控带来难度。因为,跨国企业为了追求规模的经济性,当新产品激发市场的需求时会进行大量的生产,加工贸易的生产特点也为这种方式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而这却有可能造成我国配套产业的过度投资和局部泡沫的问题。
第四,因为加工贸易更多需要的是资源的管理,而不重视产品的共同研发,以及技术人员的知识升级,这就造成了中国高级人才的浪费及其知识进化动力匮乏。
根本出路是调整内需
显然,加工贸易的格局受到很多内外客观因素的影响,比如,世界的经济环境,企业承受风险的能力,我国的就业状况等,绝不是我们可以单方面把握的东西,正因为如此,中国经济对外贸易依存度的理想水准就很难确定下来,但是,如果能够把握以下几个环节,就有可能使加工贸易和这种类型的FDI带给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的程度上。
(一)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中国产品非价格的对外竞争优势。为此,招商引资的政策应与产业政策保持协调,而不能光顾和就业政策配套。其中,特别要在重视培植大企业的同时,大力支持中小私营企业的发展。我们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因为私营企业规模较小,能够及时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国外市场的需求。而大型企业,不管是中资,还是外资,受汇率影响都较大(在高风险时,出口额受汇率波动的影响高于平均水平)。
(二)解决对外贸易依存度问题的根本出路,还在于扩大内需,这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是,我们的民间消费却表现得软弱无力。民间消费的无力表现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还不够高,更关键的是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如保险业、养老金、失业基金、教育基金、住房基金等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得还不成熟等)导致消费者的收入效应和财富效应都无法充分体现———人们担心自己的未来而拼命储蓄,资本市场的低迷又无法给消费者创造财富。因此,金融创新和金融改革应与内需调整政策同步进行。
(三)民间投资贡献留下了很多值得深思的问题:首先,我国的企业依赖于银行的信贷融资,银行的脆弱性直接制约企业的融资能力。所以,现阶段企业之所以能推动经济增长,这完全有可能是因为非正规的金融渠道在“发挥”作用,一部分也是因为外国的直接投资起着功不可灭的推动作用。其次,国债的大量发行会超过市场的需求,这样必然会抑制银行的信贷能力,从而影响到企业的投资能力。所以,现阶段FDI、财政支出和依赖于非正规金融渠道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形成了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但是,不管怎样,这种增长模式的持久性是很成问题的。因为,财政支出不能无限放大,加工贸易型的FDI有可能向第三国转移,中小企业的非正规融资方式也很难支撑他们向更新的台阶腾飞,将来即使改变了我国的贸易结构,但是要依靠进出口部门来拉动经济增长,会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制约,因此,只有解决正规渠道的金融体系脆弱性的问题,才有可能真正地发挥出现代企业的威力,才有可能让居民心甘情愿地将庞大的储蓄拿出来安心消费,这样也才会真正唤起市场的活力,从根本上保证我国的经济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
参考资料:机关建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