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染的策划
㈠ 扎染的方法和步骤分别是
步骤如下:
1、染前处理,退浆目的是除支浆料,可用碱液、氧化剂或淀粉酶等药剂加水沸煮布料退浆。精炼目的是除去纤维上的天然杂质及残留浆料,用烧碱加水沸煮。漂白用于除去色素及残留杂质,常用次氯酸钠或氧化氢加水沸煮。用电熨斗将漂洗过的布熨平以备描绘图案及捆扎用。
2、 捆扎染色,将已设计好的图案纹样用画粉在布上做记号或用绘稿液描上,然后捆扎或缝结布料。完成后浸入水中湿透,取出稍晾,待不滴水后放入已备好的染液中或浸染或煮染一定时间,然后用清水冲洗、晾干。
3、染后处理,晾后的捆所物可在不完全干透时解开扎结处,并用熨斗趁潮湿熨平整即可。
扎结的技法:
1、捆扎法:捆扎法是将织物按照预先的设想,或揪起一点,或顺成长条,或做各种折叠处理后,用绵连或麻绳捆扎。
2、折叠扎法:是扎染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法,对折叠后的织物捆扎染色后成为对称的单独图案纹样;一正一反多次折叠后可制成两方连续图案纹样。
3、平针缝绞法:平针缝绞法可形成现状纹样,可组成条纹,可制作花型、叶形。用打针穿线,延设计好的图案在织物上均匀缝平后拉紧。这是一种方便自由的方法,可以充分表现设计者的创作意图。
4、卷针缝绞法:利用针与布的卷缝可得到斜线的点状纹样。
5、打结扎法:打结扎法是将织物作对角、折叠、不同方式折曲后自身打结抽紧,产生阻断染液渗入的作用。打结的方式有:四角打结、斜打结、任意部位打结等。
㈡ 扎染的工艺流程有哪些
扎染的主要流程
扎染工艺的主要工序有扎结和浸染两部分。扎结就是利用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的组合,而染色就是利用颜料对织物进行染色,这时,扎结的地方仍保持原来的颜色,同时也形成了不同的试样和花纹,深浅不均、层次丰富。扎染多为蓝白两种颜色,营造出清新淡雅的平和之感,与青花器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扎花
扎花,原名扎疙瘩,即在布料选好后,按花纹图案要求,在布料上分别使用撮皱、折叠、翻卷、挤揪等方法,使之成为一定形状,然后用针线一针一针地缝合或缠扎,将其扎紧缝严,让布料变成一串串“疙瘩”。织物被扎的愈紧、愈牢、防染效果愈好。
扎染用的布料过去完全采用白族自家手工织的较粗的白棉土布,现在土布已较少,主要用工业机织生白布、包装布等布料,吸水性强,质地柔软。先由民间美术设计人员根据民间传统和市场的需要,加上自己一定的创作,画出各式各样的图案,由印工用刺了洞的蜡纸在生白布上印下设计好的图案,再由妇女将布领去,用细致的手工按图案缝上,再送到扎染厂或各家染坊。
(二)浸染
浸染,即将扎好“疙瘩”的布料先用清水浸泡一下,再放入染缸里,或浸泡冷染,或加温煮热染,经一定时间后捞出晾干,然后再将布料放入染缸浸染。如此反复浸染,每浸一次色深一层,即“青出于蓝”。缝了线的部分,因染料浸染不到,自然成了好看的花纹图案,又因为人们在缝扎时针脚不一、染料浸染的程度不一,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染出的成品很少一模一样,其艺术意味也就多了一些。
浸染到一定的程度后,最后捞出放入清水将多余的染料漂除,晾干后拆去缬结,将“疙瘩”挑开,熨平整,被线扎缠缝合的部分末受色,呈现出空心状的白布色,便是“花”;其余部分成深蓝色,即是“地”,便出现蓝底白花的图案花纹来,至此,一块漂亮的扎染布就完成了。它既可以染成带有规则纹样的普通扎染织物;又可以染出表现具象图案的复杂构图及多种绚丽色彩的精美工艺品,稚拙古朴,新颖别致。
扎染取材广泛,常以当地的山川风物作为创作素材,其图案或苍山彩云,或洱海浪花,或塔荫蝶影,或神话传说,或民族风情,或花鸟鱼虫,妙趣天成,千姿百态。在浸染过程中,由于花纹的边界受到蓝靛溶液的浸润,图案产生自然晕纹,青里带翠,凝重素雅,薄如烟雾,轻若蝉翅,似梦似幻,若隐若现,韵味别致。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拙趣。
扎染一般以棉白布或棉麻混纺白布为原料,主要染料来自苍山上生长的寥蓝、板蓝根、艾蒿等天然植物的蓝靛溶液,尤其是板蓝根。以前用来染布的板蓝根都是山上野生的,属多年生草本,开粉色小花,后来用量大了,染布的人家就在山上自己种植,好的可长到半人高,每年三四月间收割下来,先将之泡出水,注到木制的大染缸里,掺一些石灰或工业碱,就可以用来染布。
㈢ 扎染的方法和步骤
用线或绳子以各种方式绑扎布料或衣片, 根据设计图案的效果。
放入染液中,绑扎处因染料无法渗入而形成自然特殊图案的一种印花方法。也可将成形的服装直接扎染。
分串扎和撮扎两种方式。前者图案犹如露珠点点、文静典雅,后者图案色彩对比强烈、活泼清新。一般可用来做较为宽松服装、围巾等。多选用丝绸面料。
都是用的植物染料染制而成,2 扎染的掉色与洗涤: 扎染跟蜡染一样。
因此掉色是其的缺点同时也是特点,但是也不怕洗的因为手摸上去掉下来的颜色是浮色,洗一次晾干以后,洗掉了上面的浮色,花跟底看起来更加的清晰美丽,同时,摸上去,也不会弄的满手都是看到这里,有朋友不禁在嘀咕,既然如此,为什么卖家不干脆先洗一遍再出售呢?也这么想过,但是行家告诉我掉色是鉴别扎染是否用的植物染料的一个标准哦,大家闻闻,没有洗过的扎染蜡染成品,还有淡淡的草木味道的哦。
放点盐或者醋, 洗的时候。
泡 20 分钟,然后再洗,这样掉色比较少些,也可以用洗衣粉等洗涤剂洗,也可以机洗,不过要注意几点:
1 不要跟别的物品洗,免得染到别的织物;
2 晾晒的时候,翻过来阴干,防止风吹雨淋,以免褪色。
3 有毛边的不要机洗,免得破坏了毛边。
㈣ 扎染的历史
扎染起源说,目前有两种,一说是起源于秦汉时期(小编还没有查到出土实物);一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从新疆阿斯塔纳第六区一号墓出土的织物看出,类似如今自贡扎染图案中的方胜。出土的织物扎染技术成熟,已用于妇女的服饰。
至唐代,中国的衣冠鼎盛朝代,人们格外关注配饰装配及面料图案的繁复,作为其中面料纹样贡献之一的唐代扎染,技艺精湛、品种丰富。
唐三彩、绘画、壁画以及诗歌词赋等艺术对扎染的记录和赞美之词,女诗人薛涛在她的《海棠溪》里写道:“春教风景驻仙霞,水面鱼身花总带花,人世不思灵卉异,竞将红缬染轻沙”,不吝辞藻。
在唐代流传于今的多幅卷轴画中,都能看到很多美丽的扎染服装。如唐代画家张萱的《捣练图》,尤为出众。“捣练”是古代女性最常见的劳作之一,捣洗煮过的熟绢,捣衣缝制多在秋季,此图描绘了唐代妇女在捣练、络线、熨平、缝制劳动操作时的情景。
画中妇女的下裳(chang)是典型的捆绑而成的大圆圈纹,上衣图案可能为先扎染,并在扎染留白处施以刺绣图案。
除此之外,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中,贵妇、骑士等人物的衣着,也反映出了唐代高超的染缬艺术。
五代十国时期,扎染仍然沿袭唐代的繁盛。《陶谷清异录》中记录:“显德中创尊重缬,淡墨体,花深黄。二部郎陈昌达,好缘饰,家贫,货琴剑做缬帐一具。”一位活生生的对扎染帐子近乎癫狂的穷书生活灵活现呈现在我们眼前,古人对扎染的喜爱之情,超出我们的预想。
至宋代,上至皇宫贵族,下至庶民百姓都穿着扎染品的服饰,室内家具饰品等无处不见扎染艺术品。顾闳中绘制的《韩熙载夜宴图》,女子上衣和床围上的大圆点纹,是典型的扎染技艺。
物极必反。宋史《与服志》载天圣二年诏令:“在京土庶不得衣黑褐色地白花服并蓝黄紫地撮晕花样,妇女不得将白色褐色毛段并淡色匹帛制造衣服,令开封府限十日断绝。”耗费工时和人力的扎染,在天圣二年,逐渐淡出面料纹样的舞台。
至元明清时期,只有局地的扎染有所发展,元代《碎金》一书中记载“坛缬、蜀缬、锦缬、撮缬、蚕儿缬”等花色品种。这其中,就有“蜀缬”,即蜀地扎染。由于蜀地扎染生产批量大、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得皇家赏识,因此有专门名目而载入史书。
从魏晋南北朝至元明清的历史长河中,扎染作为面料图案制作的方法之一,经历了萌芽、发展、鼎盛、衰落、局地保留的各个阶段,直至如今现存并较为出名的自贡扎染、云南扎染、南通扎染等的传统扎染技艺的流传,都为当代扎染艺术爱好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素材和艺术实践环境,值得我们敬仰并珍惜。
(4)扎染的策划扩展阅读
扎染中各种捆扎技法的使用与多种染色技术结合,染成的图案纹样多变,具有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扎染在中国约有1500年的历史。现存最早的实物是东晋年代的绞缬印花绢。
唐代扎染发展到鼎盛时期,贵族穿绞缬的服饰成为时尚。北宋时期因扎染制作复杂,耗费大量人工,朝廷曾一度明令禁止,从而导致扎染工艺衰落,以致消失。但西南边陲的少数民族仍保留这一古老的技艺。
除中国外,印度、日本、柬埔寨、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也有扎染手工艺。20世纪70年代,扎染成为流行的手工艺,广泛应用于服装、领带、壁挂等。在同一织物上运用多次扎结、多次染色的工艺,可使传统的扎染工艺由单色发展为多种色彩的效果。
㈤ 扎染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扎染是我国优秀的民间手工艺,将扎染引入校园,既加速了手工艺的传承,又拉近了学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距离,一举两得,本课在教学设计方面以动手实操,让学生直观地学习操作步骤为主,思路清晰。
扎染的步骤:
1、浸湿布料,将布料放入脸盆用凉水浸湿,可以让颜色渗透得更好。
2、扎,这是扎染关键性的一步,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扎多扎少,扎得越结实越密,颜色越少进入,越多留白,图案比较清晰。
3、染色,在锅中倒入能没过布料的水,煮沸后戴上手套放入盐和染料,再放入布料。
4、此时若布料已干,再冲一下凉水漫湿,一切就绪后调到小火继续煮20分钟左右。
5、每隔5分钟将其翻一下,煮的火候依据个人喜好有所区别。
6、想要达到发旧的效果,时间短一点,想要鲜艳的效果煮得时间长一点。
7、洗浮色,清洗染好的布料,洗掉浮色,再打开绳结展开布料晾干即可。
㈥ 扎染的起源与文化传承是什么
扎染有着悠久历史,起源于黄河流域。
据记载,早在东晋,扎结防染的绞缬绸已经有大批生产。公元408年东晋时期的作品,扎染这种工艺早在东晋时期就已经成熟了。当时绞缬产品,有较简单的小簇花样,如蝴蝶、腊梅、海棠等;也有整幅图案花样,如白色小圆点的“鱼子缬”,圆点稍大的“玛瑙缬”,紫地白花斑酷似梅花鹿的“鹿胎缬”等。
在南北朝时,扎染产品被广泛用于汉族妇女的衣着。唐代是我国古代文化鼎盛时期,绞缬的纺织品甚为流行、更为普遍,“青碧缬衣裙”成为唐代时尚的基本式样。北宋时,绞缬产品在中原和北方地区流行甚广。
扎染“秦汉始有之”(工仪实录),已有数千年历史,这支古代染缬中的奇葩,一直以自己独特而奇妙的美姿根深蒂固生长在人民中间,点缀、美化人民的生活。朴实无华,天然成趣的扎染这支古老的染缬奇葩,必将在中原大地重放光彩,更加绚丽。
(6)扎染的策划扩展阅读:
扎染一般以棉白布或棉麻混纺白布为原料,主要染料来自苍山上生长的寥蓝、板蓝根、艾蒿等天然植物的蓝靛溶液,尤其是板蓝根。
以前用来染布的板蓝根都是山上野生的,属多年生草本,开粉色小花,后来用量大了,染布的人家就在山上自己种植,好的可长到半人高,每年三四月间收割下来,先将之泡出水,注到木制的大染缸里,掺一些石灰或工业碱,就可以用来染布。
扎染的制作方法别具一格,旧籍生动地描述了古人制作扎染的工艺过程:“‘撷’撮采线结之,而后染色。即染,则解其结,凡结处皆原色,余则入染矣,其色斑斓。”
扎染的主要步骤有画刷图案、绞扎、浸泡、染布、蒸煮、晒干、拆线、漂洗、碾布等,其中主要有扎花、浸染两道工序,技术关键是绞扎手法和染色技艺。染缸、染棒、晒架、石碾等是扎染的主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