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存收益的回报率
㈠ 留存收益资本成本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留存收益资本成本计算公式:留存收益成本=预期年股利额÷普通股市价+普通股利年增长率,Ks=Dc/Pc+G
式中:Ks----留存收益成本;
Dc----预期年股利额;
Pc----普通股市价;;
G----普通股利年增长率。
留存收益成本是指股东因未分配股利而丧失对外投资的机会损失。留存收益的成本率就是普通股东要求的投资收益率。由于留存收益成本是一种机会成本,而不是实际发生的费用,所以只能对其进行估算。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法律出版社《新编金融法小全书(第五版)》
㈡ 留存收益包括什么
留存收益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两类。
留存收益是指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于企业的内部积累,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两类。
㈢ 企业的留存收益可以使用多少例如5000万,能使用多少
企业的留存收益是两部分组成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可以全部用完
盈余公积分用途的,用量不一样
(1)用于弥补亏损。公司发生亏损时,应由公司自行弥补。弥补亏损的渠道主要有三条:一是用以后年度税前利润弥补。按照现行制度规定,公司发生亏损时,可以用以后五年内实现的税前利润弥补,即税前利润弥补亏损的期间为五年。二是用以后年度税后利润弥补。公司发生的亏损经过五年未弥补足额的,未弥补亏损应用所得税后的利润弥补。三是以盈余公积弥补亏损。公司以提取的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时,应当由公司董事会提议,并经股东大会批准。
(2)转增资本,即所谓的“送红股”。公司将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时,必须经股东大会决议批准。在实际将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时,要按股东原有持股比例结转。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时,转增后留存的盈余公积的数额不得少于注册资本的25%。
㈣ 为什么说留存收益的资本成本率等于所有者对普通股要求的回报率,但新增普通股
留存收益与实收股本一样都是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新增也是,新增的普通股也计入实收股本也是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
㈤ 自我可持续增长率=ROEx留存收益比例,请问谁知道“留存收益比例”怎么计算,从财务报表的角度!谢谢
你可在利润分配表中看到,它是利润表的附表,可以了解企业实现利润的分配情况.利润分配的情况,以及年末未分配利润的结余数额,它是要计算的,盈余公积是根据按照净利润的10%提取,当它的累积额达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任意公积是按照股东会的决议提取,公益金是按照净利润的5%-10%提取,未分配利润是企业留待以后年度进行分配的结存利润,是企业实现的净利润经过弥补亏损.提取公积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后留存在企业的.历年结存的利润 . 留存收益指企业从历年的利润中提取或留存于企业的内部积累,它来源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实现的净利润,包括企业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两部分。 根据账计算一般是盈余公积金+公益金+任意盈余公积金+未分配利润 . 从资产负债表中看到:在右边所有者权益部分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留存盈利比率=(净利润-全部股利)/净利润
㈥ 留存收益的剩余收益
留存收益与剩余收益的区别: 一、留存收益与剩余收益产生背景的区别
留存收益是一个历史概念,是指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净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于企业内部的积累。根据《公司法》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依据公司章程等对税后利润进行分配时,一方面按照国家法律的规定提取盈余公积,将当年实现的利润留存于企业,形成内部积累,成为留存收益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分配利润或股利后的剩余部分,则作为未分配利润,留待以后年度进行分配。这部分同样成为企业留存收益的组成部分。
剩余收益(又称经济利润)是指某期间的会计利润与该期间的资本成本之差,是企业创造的高于市场平均回报的收益。剩余收益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衡量投入资本所产生的利润超过资本成本的剩余情况,公式如下:剩余收益=会计利润-资本成本=投资资本×(投资资本回报率—资本成本率)。公式清楚地表明,剩余收益是会计利润超过投资资本机会成本的溢价。剩余收益虽与会计利润有联系,但也有区别,它要对企业的全部资本(包含股本和负债)均明确计算资本成本,并考虑资本的机会成本。
从两者的含义可以看出,留存收益是在会计学价值分配理论体系下对企业经营成果的一种分配,一种资金占有状态;而剩余收益是在经济学价值创造理论体系下反映企业的一种净剩余,一种未来现金的净流量。由此可知,留存收益包含的是一种积累价值,是过去时;而剩余收益体现的是一种再造价值,是将来时。 二、留存收益与剩余收益构成内容的区别
我国企业的留存收益具体表现为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两部分。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积累资金。盈余公积根据用途可以分为法定公益金和一般盈余公积两类(一般盈余公积包括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盈余公积按其提取方法可分为三种:一是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10%提取,但此项公积金已达注册资本的50%时可不再提取;二是任意盈余公积(主要是公司制的企业),按股东大会决议提取;三是法定公益金,按净利润的5%~10%提取。企业的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主要用来弥补亏损和转增资本(或股本)。
由于剩余收益是从净剩余的会计角度来看未来现金流的现值,因此如何将剩余收益分解到更基本的层面,使人们根据可以获得的企业会计数据进行预测,就成为了解其构成内容的关键。例如投资者可能无法知道今后5年的剩余收益,但今后5年的销售增长率、公司平均的销售毛利率、资产周转率、公司惯用的财务杠杆等比率是完全可以比较可靠地获得的。能否运用这些比剩余收益更低层次但更基本的比率对剩余收益做出准确的预测,是值得我们进行研究的问题,在目前我们还不能界定剩余收益的内容。 三、对留存收益与剩余收益应用和评价的区别
(一)留存收益在企业增长中所起的作用
内部积累是公司最重要的资本来源,其次是负债。而占内部积累绝对比例的留存收益,因为无需支付任何成本,也不需与投资者签订某种协议,又不会受到证券市场的影响和其他限制,从而越来越受到企业代理人的偏爱。
而我国企业积累率偏低,留存收益不足以满足企业发展需要,长期的资金短缺导致企业对资金过度渴求。现阶段,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很不成熟,发行债券受到债券管理条例与《公司法》的严格限制。而发行股票却不一样,由于股利分配政策不规范,上市公司可以不发放股利或降低股利支付率,这实际上造成发行股票的成本远远低于债务资本成本;并且我国上市公司一旦垮了,会有许多手段去补救,这就造成上市公司不怕发行新股的失败而影响其再融资渠道,所以,我国企业倾向于发行新股来筹集权益资金以满足企业增长需求。股本扩张虽然可以为企业增长提供资金保证,但股本资金的增加并不一定会提高企业增长率。企业只有提高自身盈利能力,增加自身积累,不断创造价值才是企业增长的原动力。
(二)剩余收益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作用
剩余收益对企业业绩评价的完善。
剩余收益引进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用以确定企业的资本成本并分析各部门的风险特征。一个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KW,可以通过以下公式得出:KW=DM×(1-T)×KD/(DM+EM)+EM×KE/(DM+EM)。其中,DM=公司负债总额的市场价值;EM=公司所有者权益的市场价值;KD=负债的税前成本;T=公司的边际税率;KE=所有者权益的成本。
剩余收益是对传统会计利润的一种修正,以指导公司准确得出真正的经济收益。这种修正有助于解决以下问题:首先是消除会计的稳健主义;其次是消除或减少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机会;再次是使业绩计量免受过去会计计量误差的影响。人们把经过上述修正调整后的剩余收益结果称之为经济增加值(EVA),其公式为:EAV=NOPAT-KW×NA。其中,KW是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NA是公司资产期初的经济价值;NOPAT是以报告期营业净利润为基础,经过下述调整得到的:①加上坏账准备的增加;②加上后进先出计价方法下存货的增加;③加上商誉的摊销;④加上净资本化研究开发费用的增加;⑤加上其他营业收入(包括投资收益)和减去营业税。
运用EAV指标衡量企业业绩和投资者价值是否增加的基本思路是:公司的投资者可以自由地将他们投资于公司的资本变现,并将其投资于其他资产。因此,投资者从公司至少应获得其投资的机会成本。这意味着,从经营利润中扣除按权益的经济价值计算的资本的机会成本后,才是股东从经营活动中得到的增值收益。
㈦ 回报率是什么意思
投资资本回报率是指公司在经营中投入的资本所产生的回报率,反映了公司的盈利能力;相对净资产收益率来说,投资资本回报率避免了负债率的财务杠杆作用和隐藏的财务风险;而相对总资产回报率来讲,投资资本回报率避免了非营业投资的对回报率的不稳定影响。所以投资资本回报率是能够反映公司营业投资的真实回报率的指标。经济利润是指公司在1年的经营中所投入的投资资本在减去资本成本后为股东所创造的价值,综合考虑了债务资本和股权资本,反映了为股东创造价值的规模。净利润经营现金流保障倍数这一指标说明了公司净利润是有多少经营现金流量来保证的,反映了公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大小,也反映了公司净利润的质量。EBIT偿债倍数指标反映税息前营业利润是否足够当期偿还全部负债本金和利息,反映了债务及利息对公司的真实负担的大小。
留存收益是指通过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形成的资本,即经营所得净收益的积累。
上市公司利润扣除按国家规定上交所得税后,即为净利润。净利润可以按照协议、合同、公司章程或有关规定,在公司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可以作为公司所有者投资所得,也可以为了扩充公司实力追加投资;或出于以盈抵亏、预先作准备的考虑等,将其中一部分留下不作分配,这部分留下的净利润与公司所有者投入资金的属性一致,均为股东权益,在会计上算为留存收益。
留存收益属股东权益,股东可以安排分配。这部分有指定用途留存收益称为“盈余公积”。因此,留存收益可分为两类: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1)盈余公积是指公司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积累资金。
(2)未分配利润是指未作分配的净利润,有两层含义:一是这部分利润没有分给公司的投资者;二是这部分净利润未指定用途。
投资者应该知道,上市公司的盈余公积无论是用于补亏,还是用于转增资本(“送红股”),只不过是在同属股东权益的不同分类项目中的相互转换,如公司的转增股份,在减少盈余公积的同时,也增加了实收资本。这种相互转换,并不影响股东权益总额的增减。而“未分配利润”在资产负债表上有贷方余额,反映了公司现有的而尚未分配的利润;如余额在借方,则反映为公司未弥补的亏损数。
㈧ 求大神指教关于留存收益率的问题
公式不准确,准确的公式是:留存收益率=留存的收益/净利润*100%=(净利润-分配给股东的利润)/净利润*100%。留存收益率是指净收益扣除全部股利后与净收益的比率。
㈨ 留存收益和利润留成的区别谢谢
留存收益是指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留存于企业的内部积累。
利润留成是指从企业实现的全部利润总额或部分利润额中,按规定比例提取一部分留给企业使用,改变了企业利润全部上缴国家、亏损全部由国家补贴的统收统支的状况,使企业财力有所增加。
留存收益是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所创造的,但由于公司经营发展的需要或法定的原因等,没有分配给所有者而留存在公司的盈利。留存收益是指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留存于企业的内部积累,它来源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实现的净利润,包括企业的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两个部分,其中盈余公积金是有特定用途的累积盈余,未分配利润是没有指定用途的累积盈余。
利润留成是指从企业实现的全部利润总额或部分利润额中,按规定比例提取一部分留给企业使用,是中国对国营企业在分配关系方面实行的一种过渡性办法。
㈩ 留存收益的核算
企业应设置“盈余公积”科目,核算盈余公积的提取和使用等增减变动情况,并在“盈余公积”科目下设置“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三个明细科目,分别核算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各项盈余公积及其使用情况。
企业未分配利润应通过“利润分配”科目进行核算。年度终了,企业应将全年实现的净利润,自“本年利润”科目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并将“利润分配”科目下的其他有关明细科目的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结转后,“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的贷方余额,就是累积未分配的利润数额。如出现借方余额,则表示累积未弥补的亏损数额。对于未弥补亏损可以用以后年度实现的税前利润进行弥补,但弥补期限不得超过五年。
企业应通过“盈余公积”科目,核算盈余公积提取、使用等情况,并分别“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进行明细核算。
企业按规定提取盈余公积时,借记“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科目,贷记“盈余公积”科目。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决议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或转增资本时,借记“盈余公积”科目,贷记“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实收资本(或股本)”科目。经股东大会决议用盈余公积派送新股时,按派送新股计算的金额,借记“盈余公积”科目,按股票面值和派送新股总数计算的股票面值总额,贷记“股本”科目。
企业应通过“利润分配”科目,核算企业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的未分配利润(或未弥补亏损)。该科目应分别“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盈余公积补亏”、“未分配利润”等进行明细核算。企业未分配利润通过“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进行核算。年度终了,企业应将全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自“本年利润”科目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并将“利润分配”科目所属其他明细科目的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结转后,“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如为贷方余额,表示累积未分配的利润数额;如为借方余额,则表示累积未弥补的亏损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