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印地語
⑴ 印度為什麼把英語作為官方語言作為官方語言的印地語在印度推廣不力的原因
英國殖民的影響;英語在世界的影響;印度種族成分復雜,語言方言多樣。
⑵ 印度為什麼不能統一語言
印度目前使用的語言有:hindi,印地語;印度官方語言之一,印度斯坦人的文學語言;bengali, 孟加拉語;telugu,泰盧固語;marathi,馬拉地語(屬印歐語系印度語族);tamil,泰米爾語;gujarati,古吉拉特語;Kannada,(印)坎那達語;Malayalam,馬拉雅拉姆語(印度西南部沿海居民講的一種接近泰米爾語的方言);Punjabi,旁遮普語,還有英語。
因為印度是割裂的,長期以來都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度,即使是最強盛的阿育王時期也如此,所以中央的向心力不是很大,這也導致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的獨立,而現在南印和北印的區別比中國南北方大的多,所以印度中央如果搞推普,勢必會引起強烈的民意反彈,得不償失.況且印度也沒什麼普好推,是推英治的英語還是印地語都是很頭疼的問題.
一、印度語言政策的演變
語言是民族意識與民族國家形成與發展的關鍵要素。早在印度民族獨立運動啟蒙時期,印度的進步知識分子們就意識到了語言問題的重要性。他們在進行民族啟蒙教育、傳播民族獨立思想時自覺地使用民族語言,並進一步提出了「國語」的概念,希望把語言作為整合民族意識、爭取民族獨立的武器。1917年聖雄甘地提出了確立國語的五條原則,主張應賦予當時母語人口最多的印地語國語地位。甘地的主張得到了當時大多數國大黨領袖及社會各界精英的支持,盡管他們中很多人的母語並不是印地語,可他們學印地語、講印地語。這場聲勢浩大的「國語運動」,推動了印地語的國語化進程。1947年印度獲得獨立,此時,印地語正式成為印度的國語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但是在殖民統治者這個共同的敵人消失後,印度內部的民族、宗教、政治、經濟、社會矛盾卻開始凸顯,語言問題成為印度各種內部矛盾沖突的一個爆發點。在很多母語非印地語的地區,很多人擔心新共和國如果以印地語為國語,會損壞自己的經濟、政治、文化權利。在地方政治勢力的操縱下,在泰米爾納德邦等一些地區甚至爆發了「反印地語運動」,這種勢頭不得不使當時的國大黨領袖在語言問題上做出讓步。1950年,印度的第一部憲法出台,該憲法關於語言問題的表述沒有使用「國語」這樣較為敏感的詞語,而是用「官方語言」來確定了印地語的地位,同時英語也被確定為官方語言。但憲法同時規定:英語的官方語言地位在印度只能再持續15年。1950年的印度憲法確定了印度「多官方語」的語言政策,相對於獨立運動時期的印度各界在「國語」問題上的努力,不能不說這是一種倒退。
印度第一部憲法在語言問題上的妥協助長了印度的地方民族主義情緒,20世紀50年代,印度掀起了一股建立「語言邦」的浪潮。盡管當時尼赫魯對此非常警惕,認為按語言建邦「將會妨礙國家整合的過程,打亂我們的行政、經濟和財政結構,並在我們處在國家的初建時期就釋放出擾亂與分裂的力量。」但由於地方民族主義勢力的巨大壓力,1956年印度國會通過邦改組法,把國家按語言分布重新劃分為6個直轄區,14個邦。此後,語言成為印度行政區劃變革的重要因素。這種按語言建立「語言邦」的現象是印度語言民族主義的勝利,客觀上,這使印度多官方語的狀態逐漸固化。進入20世紀60年代,英語作為印度官方語言的15年期限將至,按照憲法規定,印地語將正式成為印度的單一的全國性官方語言。但此時由於「語言邦」格局的形成和印度地方語言民族意識的崛起,印度國內反對印地語成為單一官方語言的力量比獨立初更大。在南印度泰米爾納德等邦甚至爆發了激烈的反印地語示威活動。面對這樣的局勢,印度政府不得不再次讓步。1963年印度政府出台了《官方語言法》,這是印度政府對印度地方政治勢力妥協的產物,這部法案規定英語的官方語言地位將無限期延長,但同時,法案也強調了印地語的官方語言地位。法案規定印度的學校必須教三種語言:在印地語地區教授印地語、英語和其它一種印度語言;在非印地語地區教授本地語言、英語和印地語。這就是著名的「三語方案」,其初衷是緩和印度的語言矛盾,促進非印地語地區的印地語推廣工作,為印地語未來的國語地位打好基礎。這一方案在表面上看暫時緩和了印度的語言矛盾,但實際上並沒有真正解決印度的語言問題。因為在政策落實方面,泰米爾納德、西孟加拉等語言民族主義勢力強大的邦直接或變相抵制中央政府的政策,使中央政府在這些地區推廣印地語的努力基本落空。此後,印度的語言格局演變為:印度大部分地區通行「印地語+英語+一種民族語言」,少數地區通行「一種地方語言+英語」。
二、印度的語言使用現狀
印度是語言情況最為復雜的國家之一。目前印度的憲法承認兩種全國性官方語言:印地語和英語,此外還承認21種地區性官方語言。據印度2001年人口普查統計結果,印度超過百萬人口使用的語言有30種,超過l萬人使用的語言有122種,此外還有數以千計的各種方言。而作為母語使用人口最多的是印地語,約占總人口數的41%,而其他母語人口占總人口超過l%的語言有:孟加拉語(8%)、泰盧固語(7%)、馬拉提語(6.9%)、泰米爾語(5.9%)、卡納達語(5.4%)、烏爾都語(5.1%)、古吉拉特語(4.5%)、馬拉亞拉姆語(3.2%)、奧里亞語(3.1%)、旁遮普語(2.8%)、博多語(1.3%)、阿薩姆語(1.2%)、邁提利語(1.1%)。印度目前的語言現狀,與印度建國者們的初衷大相徑庭。「三語方案」雖然規定了印度所有的邦都要教授印地語,可泰米爾納德、西孟加拉等個別邦拒絕貫徹這一政策,抵制印地語教學。所以最終結果是沒有任何一種印度民族語言能夠通行全印度,而英語作為通行全印度的官方語言的地位反而得到了鞏固。在印地語地區,學校除了教授英語、印地語外,通常把梵語作為「三語方案」規定的第三種語言。在多數非印地語地區,學校教授英語、本地語言以及印地語。而在少數非印地語地區,如泰米爾納德邦和西孟加拉邦,「三語」教育實際上被縮減為「雙語」(本地區語言+英語)教育,或者「三語方案」中的印地語被梵語替代。這種局面下,英語成了最大的「受益者」。由於在當今世界的全球化背景下,英語本身就是一種強勢語言,再加上英語在印度的特殊地位,英語在印度的影響力從獨立後至今不但沒有減弱反而增大了。
釐清印度的語言使用現狀是一件艱難的工作,其關鍵在於:相當一部分印度人除了母語之外還通曉一到兩種語言。「三語方案」使英語和印地語成為大部分接受過正規學校教育的印度人的第二或第三語言。印度的歷次人口普查雖然都把語言作為一個重點調查項目,可是只是關注母語使用情況,未把第二、第三語言納入調查范疇。所以,英語和印地語作為第二或第三語言在印度的使用狀況缺乏權威的、精確的統計。所以,印度到底有多少人使用英語或印地語?這是一個難以准確回答的問題,但不回答這個問題則無法說清印度的語言使用現狀,因此下面筆者將對這個問題盡可能地進行推斷。
l.英語。盡管英語在印度有毫無疑問的強勢語言地位,可實際上,印度以英語為母語的人非常少,據2001年的人口統計數據,印度母語為英語的人口僅有20多萬。因此,英語對於絕大部分印度人來說是第二或第三語言。而他們掌握英語的主要途徑是學校教育。雖然印度的學校教育體系中從小學開始就對英語比較重視,可是由於印度的初、中等教育相對薄弱,輟學率高,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要熟練掌握英語必須接受高等教育。因此在缺乏進一步的精確的統計數據的支持下,人們一般把印度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視作為熟練掌握英語的人群。而在印度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占總人口比重約為5%,因此很多學者推測印度熟練掌握英語的人口比例約為5%。同時,雖然印度的初等、中等教育中極其重視英語教育,可由於較高的輟學率,印度約有2/3的適齡人口無法完成中等教育,換句話說,僅有約34%的印度人能完成中等教育,假定印度完成中等教育的人口能夠中等程度地掌握英語,那這一部分人不會超過人口總數的34%。2011年印度人口普查顯示印度仍有約26%的人口為文盲,可以推測:印度約2/3的人口英語水平僅為初級水平或根本不懂英語。
2.印地語。根據2001年的人口統計數據,印度以印地語為母語的人占總人口的41%,而以烏爾都語為母語的人口為5%,兩者相加佔印度46%的人口。在非印地語地區,泰米爾納德邦、卡納塔克邦、西孟加拉邦消極推行印地語教學,除了這三個邦,三語方案在其它邦基本能得到貫徹。這三個邦的人口佔印度總人口約18.5%,假設這三個邦的人完全不懂印地語(事實上在卡納塔克邦、西孟加拉邦會講印地語的人也不少),而剩下的非印地語母語地區,我們仍假設只有1/3能完成中等教育的人口能較熟練地掌握印地語,那麼也有約12%的非印地語母語地區的人能掌握印地語。這樣,印度能熟練、較熟練使用印地語的人口接近總人口數60%,這已經是比較保守的估計。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印地語和印度其它語言有共同的語言譜系及歷史文化淵源,在同樣的學校教學條件下,大部分非印地語母語地區的人學習印地語遠遠比學習英語容易得多。因而,總體上,以印地語為第二或第三語言的人群對印地語的熟練度遠遠超過他們對英語的熟練度。
三、印度的語言困局
作為一個大國,印度在語言問題上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缺少一種真正能為絕大多數人通曉的共同語(國語)。前文分析過,印度中等程度以上掌握印地語的人口約60%,中等程度以上掌握英語的人口約為34%,除了這兩種語言,其它任何一種語言被通曉的人口比例都不超過10%。「多語共存」、「多語競爭」的語言困局對印度的發展帶來很多負面影響。
1.語言問題影響了印度的民族、國家意識整合。歷史上,由於不斷地受到外族入侵、民族遷徙以及宗教文化等因素的影響,南亞次大陸上的民族情況極其復雜,民族融合的進程非常緩慢。在英國人征服印度以前,能涵蓋次大陸大多數本土居民的、清晰的民族觀念在印度尚未有過。18世紀以來英國對印度的征服和統治催生了印度的民族意識,印度的獨立運動中甘地和國大黨力圖用「印度斯坦族」(即所有居住在印度的人民是一個民族)的概念整合印度的民族觀念,為印度的獨立運動的最終成功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必須強調的是,語言歷來是民族意識、民族觀念的核心要素,甘地和國大黨倡導的「印度斯坦族」的概念中也包括民族共同語的要素,即「印度斯坦語」。然而獨立後,共同的敵人--英國殖民者被趕走後,印度的地方民族主義勢力興起,給印度的民族意識和國家觀念的統合構成了巨大挑戰。獨立後的印度地方民族主義,大都以語言和語言族群作為確認民族的重要因素,因此也被稱作為「語言民族主義」,語言邦的出現和「多語」語言政策的形成正是印度「語言民族主義」的勝利。正如尼赫魯所指出的,語言民族主義從一開始就是印度的民族、國家觀念統合進程中的「擾亂」與「分裂」力量,獨立以來,印度的地方民族主義勢力以語言為借口爭取自己的政治經濟利益,這種努力從未停止過。盡管獨立已近70年,印度仍不斷地有以語言為依據改變行政區劃的現象,語言民族主義導致的政治、經濟、社會糾紛在今天的印度仍然屢見不鮮,這即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社會不安,也影響到了作為整體的印度民族凝聚力。
2.印度目前的「多官方語」現狀造成社會行政、教育資源的浪費,妨礙印度國民素質的提高及民族語言智力成果的全民共享。按照印度現行的語言政策,僅在印度中央和邦一級行政單位使用的官方語言就有20多種,印度中央政府的重要文件通常至少有20多個語言的版本,大多數邦一級的政府文件也至少有兩種以上語言的版本,這即造成巨大的行政資源的浪費也影響到行政體系運轉的效率。而對教育而言,現行的印度語言政策導致本來就不充足的教育資源分散到幾十種語言的教育中去。這樣,除了英語等少數語言,其它大部分的印度民族語言教育都面臨投入不足和質量不高的窘境,其結果就是使得大部分地區的印度人輕視母語教育。長此以往,形成了一種「輕視母語教育」和「母語教育不力」的惡性循環。這種情況下,印度政府在掃盲、科普、普及基本的公民素質教育等方面常常「事倍功半」,影響到印度公民素質的提高。此外,「多語並存」、「多語競爭」的局面妨礙了印度民族語言智力成果的全民共享。以文學為例,除了少數語種,大部分的印度民族語言作家的作品必須通過翻譯(通常是英語譯本)才能被其它地區的印度讀者了解,這進一步導致很多印度人輕視母語的傾向。這既不利於印度民族語言的發展,也影響了印度民族融合、共同發展的社會歷史進程。
3.英語在印度的強勢地位在深層次上制約著印度社會均衡、健康地發展。在印度目前的語言使用情況下,英語憑借其在印度的特殊歷史地位以及全球化背景下強勢語言的影響力,成為在印度政治、經濟、科技、教育等領域最有影響力的語言。雖然,英語對印度的發展的益處顯而易見,印度的「英語優勢」普遍被認為是全球化背景下印度經濟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之一。但實際上,英語對於印度的負面影響同樣也顯而易見。首先,英語作為一種外來語,對印度的本土文化與歷史的表達並不能完全勝任,英語的「濫用」勢必傷及印度民族文化的內核,妨礙印度民族意識的整合與發展。印度的後殖民理論家阿吉茲·阿罕默德曾以英語對印度本土文學的翻譯為例抨擊了英語在印度的地位,「如果這一局面持續下去的話,那麼英語事實上將成為生產『印度』文學知識的語言。目前的困境在於英語恰恰最不適合承擔這一角色。不是因為它是隨殖民主義一道進入印度,而完全是因為它是所有印度語言當中,在結構和氛圍上與其它印度語言相隔最遠的,因此最難以在原文本和翻譯文本之間架起文化橋梁。原語言越口語化、表演化、本地化、習俗化、假定化、沉默化,英語的無能越嚴重。」一種本不能勝任表達印度文化的語言擔任起事實的「橋梁紐帶」語言,其結果必然是制約印度民族文化的發展和民族意識的整合,影響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其次,強勢語言地位使英語成為印度社會階層分化的一道鴻溝,妨礙印度社會的健康、均衡發展。前文分析過,英語對絕大多數印度人來說是需要後天學習的第二或第三語言,通常只有享有較良好的教育條件的人才能熟練掌握英語。在印度這樣一個國民教育投入嚴重不足的發展中國家,優質教育資源和高等教育對大多數印度中下層民眾來說是難以享用的「奢侈品」。這種情況下,英語成為印度下層民眾在教育、就業等方面面臨的一道難以逾越門檻。英語的強勢地位,導致印度的中下層群眾要想爭取各種政治、經濟、社會權利必須要先過「語言關」,英語無形中成為了宗教、種姓之外分化印度社會的又一道鴻溝。另外,宏觀地看,印度政治、經濟、教育、科技等領域中英語的主導地位甚至是導致印度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模式畸化的一個重要因素。英語教育培養起印度的社會精英,以英語為載體的西方文化也必然對他們的意識形態、價值判斷、思維方式產生重大影響。印度的許多精英人士難以擺脫在精神上對西方的依賴,「很多接受英語教育的印度精英和專家把自己定位為西方人,時刻仰望西方模式和技術,渴求西方世界的認同。這些精英控制了教育和文化機構,並不斷強化他們的控制。」比如,印度社會在政治、經濟、社會、科技等領域的智力成果大都以英語為媒介,並且往往難以擺脫「西方中心主義」的影響。其惡果之一就是印度社會的很多智力成果並不能很好地為印度人服務,同時印度的「精英人士」們主導的印度政治經濟政策和發展模式往往面臨水土不服的情況,無法發揮出印度的在各領域的潛力也難以保證印度社會平衡、健康地長期發展。
結語
進入21世紀以來,印度的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印度的開國者們曾經憧憬的那個「有聲有色」的大國夢想正逐漸變成現實。但在印度的經濟發展和大國崛起進程中也有很多「隱憂」,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維持印度經濟、社會的公平、協調、可持續發展。而目前印度的語言狀況,卻不利於上述目標的實現。正如前文分析的,印度的語言問題表面上看似並不急迫,但在深層次上妨礙印度民族意識的整合、影響國家管理體系的運轉、加劇印度社會的兩極分化。從另一個角度看,前殖民地國家在政治上獲得獨立相對容易,而在精神、思想以及發展模式上跳出殖民主義的窠臼卻很困難,因此語言問題對前殖民地國家的發展而言實際上是至關重要的。正如印度開國者們曾設想的,國語(單一的民族共同語)應該是解決印度語言問題的最佳方案,可由於獨立後印度地方語言民族主義的興起,再加上民主體制的制約,在語言問題上,印度政府缺乏政治魄力和政策執行力。時至今日,印度的「多語並存」的語言現狀在印度已經逐漸固化,短時間內難以改變。但不管怎樣,作為獨立的民族國家,印度應該堅持使民族語言成為國語的努力。展望未來,隨著印度民族意識的進一步整合、國家觀念進一步地深人人心,全民族利益共同體不斷深化發展,印度的民族語言依然有可能在社會各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這也是印度社會維持均衡、健康、長期的可持續發展所必須努力的方向之一。
⑶ 官方語言和母語有什麼區別
官方語言是一個國家通用的正式語言或認定的正式語言;母語是一個人最初學會的本民族標准語或方言。兩者的區別:前者是正式語言,國家通用;後者不一定是正式語言,不一定全國通用。
⑷ 硃砂痣到底代表什麼
硃砂痣的,就是前世是夫妻,夫妻緣分未盡。 望您採納 謝謝
⑸ 印度南部人可以抵制印地語為什麼中國南方人不可以抵制推普機
印度北方人是白種人,體質接近伊朗人,種族主義所謂的「雅利安人」。印度南方人是土著,是棕色人種。被印度北方人趕到南方。他們幾乎不通婚,而在中國,跨族通婚非常普遍。歷代皇室和平民都主張至少是默許跨族同婚,所以華夏人和其他民族廣泛通婚,形成了大民族-漢族。印度有種姓制度,最早就是為了刻意區分雅利安人和土著,印度北方人長期壓迫南方人。
但是中國卻不同,漢族常受人家欺負。五胡亂華到滿清入關。北方漢族往往處於劣勢。但漢人的文化和醫學比游牧民族發達。漢人被迫來南方之前。南方是大量未開發的原始森林。不需要和百越人爭土地。相反漢人的醫學給百越人益處。事實上,百越人一般不住平原地區。平原蚊子多。瘧疾橫行。古代稱「烏煙瘴氣」說的就是蚊子多。也有部分百越人住在平原。他們不怕蚊子是因為他們有地中海貧血病。今天許多南方漢族有地中海貧血基因是因為他們有百越的母系祖先。
確實普通話是滿式的漢語。表達上有一定的缺點。比如音調過少、不必要的兒化音。南方漢人心理上接受是不容易。但是中國人以大局為重。普通話對於發音缺陷的北方少數民族相對容易。為了國家的整體利益。做點犧牲吧。要知道印度南方人抵制了印地語。但自己的語言並沒有發揚光大。而被英語出了風頭。我們南方人雖然不大喜歡滿式漢語。但畢竟普通話算是漢語。英語或其他語言做中國的官方語言顯然是不合適。
⑹ 為什麼印度電影都是印度語混合英語,不能純粹點嗎
印度被英國統治差不多有90年(1858-1947)。所以英語在印度成為官方語...為什麼印度電影會混雜印地語和英語2個回答2016年12月18日最佳答案:印度主要官方語言是印地語,第二官方語言為英語,印度憲法規定「聯邦官...為什麼印度電影里印度人他們經常會夾雜英文?比如說三...3個回答2017年09月26日最佳答案:印度是英國的老牌殖民地,1947年印度才擺脫了200多年的英國殖民統治。
為了緩和宗教矛盾,印度政府不得不用英語頒布一些法令和政策。同時印度曾被英國長期殖民,收英國影響大,講英語的人數眾多,上層人士、精英階層以說英語為榮還有救市英語作為世界語言,硬度政府為了在國際競爭中占據優勢,所以推廣英語!
⑺ 印度是說印度語還是英語
印度官方語言是英語和印地語(印度斯坦語)
印地語作為印度的國語,是印度使用最廣泛的語言,但因為印度民族眾多,所以印度還有部分地區講泰米爾語、馬拉提語、梵語、孟加拉語,一些少數民族對印地語有抵觸思想,認為是對其宗教的不尊重。為了緩和宗教矛盾,印度政府不得不用英語頒布一些法令和政策。
同時印度曾被英國長期殖民,收英國影響大,講英語的人數眾多,上層人士、精英階層以說英語為榮
還有救市英語作為世界語言,硬度政府為了在國際競爭中占據優勢,所以推廣英語!
⑻ 硃砂痣是什麼
「痣」在醫學上稱作痣細胞或黑素細胞痣,是表皮、真皮內黑素細胞增多引起的皮膚表現。如果是高出皮面的、圓頂或乳頭樣外觀的或是有蒂的皮疹,臨床上叫作皮內痣;略微高出皮面的多為混合痣;不高出皮面的是交界痣。 痣是先天形成的,有紅痣和黑痣,終身不變。 紅痣是人體氣血的精聚,所以紅痣者多為吉。 硃砂痣即紅痣,但又有很多歧義。什麼是硃砂痣的種類一、守宮砂1、簡介少女白藕般的手臂上點一顆鮮艷的紅痣,以驗證女人們的貞操,在古代是常見的,叫「守宮砂」。不明舊理的人,以為「守宮」就是守住那神聖的一方妙處。 2、來歷實際上「守宮」是晰蠍的一種,軀體略扁,脊部顏色灰暗,有粟粒狀的突起,腹面白黃色,口大,舌肥厚,四足各有五趾,趾內多皺褶,善吸附他物、能遊行在直上的牆壁上,就是大家常見的「壁虎」。古老相傳,用瓦罐一類的東西把壁虎養起來,天天喂給它丹砂,大概吃到七斤丹砂的時候,就把它搗爛,用來點在女人的肢體上,殷紅一點,只要沒有發生性關系就終身不滅,一有性生活立即消失得無影無蹤。但只能用在未結婚的女子身上,已婚婦女是絕對不靈驗,這種辦法是在宋代隨理學的興起而得到推廣的。 二、吉祥痣1、簡介印度的女人額頭上要有一顆硃砂痣, 原本是印度教中祈福的裝扮,是用硃砂點上的,可以保護這個女人和她的丈夫。 這個紅點在印地語里叫:Bindiya(賓迪亞),據說Bindiya最初是模仿吻痕才點的後來就象徵消災避邪,逢凶化吉。 2、做法按照傳統的做法,要用硃砂、糯米和玫瑰花瓣等搗糊,點在眉心。 3、特點女的是圓形的,男的是長形的。現在印度女孩大都用盒裝的了,用的時候就貼在前額上,不但方便,而且顏色多種多樣,還有不同的造型,可以搭配不同顏色的衣服和首飾。 4、注意A、一般硃砂點的顏色代表一定的意義,未成年的女孩是黑色的,結婚的女子是紅色的。 B、傳統上紅色是印度教的已婚女姓的裝扮,所以,如果是寡婦就不能點。但是,有時到廟裏拜拜時,他們也會為你點上紅點的,此時,不分男女,都可以看到大家額頭上有個點。 C 、如果看到是紅色的圓點,通常就是已婚。而看到的是各色不同形狀的,就是裝飾。 D、吉祥痣是印度婦女、小孩的一種裝飾,其顏色不同,形狀各異,在不同情況下表示不同含意,但總的講,它是喜慶、吉祥的象徵。 【附】從前,吉祥痣用紅色,是女子已婚的標志。未婚的姑娘或寡婦不能使用。 今天情況發生了變化,人們認為,在額頭上點個紅志非常時髦,因此,不管是印度教痣徒還是其他教徒,已婚,還是未婚,甚至幾歲的女孩,也都開始點紅色吉祥痣了。
⑼ 新加坡人說的是什麼語言 急! 跪求!!
新加坡是一個多語言的國家,多人種的國家,有華人,馬來人,印度人,還有歐美國家的人以及近新加坡周邊國家的人,所以語言也就很多元化了。但主要的就是新加坡式的英語和華語,這兩種是主流語言,英語用的最廣泛,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