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菌體推廣
㈠ 中國人為什麼不推廣納豆
中國人不推廣納豆的原因是國人對納豆的保健認識還是有限的,傳統生產的鮮納豆有讓人難以接受的氨臭,直到今天,鮮納豆在大部分城市仍是很難買到的食品。
納豆不僅保有黃豆的營養價值、富含維生素K2、提高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率,更重要的是發酵過程產生了多種生理活性物質,具有溶解體內纖維蛋白及其他調節生理機能的保健作用。
製作方式:
傳統製法將蒸熟的黃豆用稻草包裹起來,稻草浸泡在100度的沸水中以殺菌消毒,並保持在攝氏40度放置一日,稻草上常見的枯草桿菌(納豆菌)因可產生芽孢而耐熱度高,殺菌過程不受破壞。
高溫培養速度快也能抑制其他菌種,並使黃豆發酵後產生黏稠的絲狀物,這種黏稠外觀主要來自成分中的谷氨酸,被認為是納豆美味的來源。
二十世紀後期高品質稻草取得不易,多已改用保麗龍或紙制容器盛裝販售。因此現代的製作方式,是利用蒸過的黃豆加上人工培養出的納豆菌混合後,直接放在容器中使之發酵,黃豆以外之某些食品亦能製成納豆。
而製作清酒時,原料的米中若不慎受納豆菌沾染,以其快速的繁殖速度,將抑制釀酒所需的酵母菌。釀清酒處所不可出現納豆,其他發酵食品可能也有類似情況,製程需多加留意。
納豆菌屬於弱酸性,會阻礙乳酸菌製造的乳酸。在技術上已經開發出氣味較弱的納豆,但由於使用了活發性較低的納豆菌種,容易造成其他細菌的增殖空間。此外,納豆菌的天敵是會寄生在細菌上的噬菌體病毒,在噬菌體開始作用後會降低納豆菌的活動力,並可能造成其他細菌開始繁殖,因此應避免食用超過保存期限的納豆。
㈡ 細菌治蟲可控制害蟲的數量,目前我國推廣使用的能防治害蟲的菌有()A.大腸桿菌B.蘇雲金桿菌、噬菌
目前,我國推廣使用的能防治害蟲的菌有:
(1)細菌:應用最多的殺蟲細菌是蘇雲金桿菌、松毛蟲桿菌、青蟲菌等芽孢桿菌一類,可防治菜青蟲、棉鈴蟲、玉米螟、三化螟、稻縱卷葉螟、稻苞蟲、松毛蟲等一些農林害蟲,這類殺蟲細菌對鱗翅目昆蟲有很強的毒殺作用,對人畜、作物、益蟲、水生生物等無害、無殘毒,可與其他農葯混合使用.
(2)真菌:能寄生在蟲體的真菌種類很多,其中利用白僵菌、綠僵菌較為普遍.我國利用白僵菌防治大豆食心蟲、玉米螟、松毛蟲、地老虎、蠐螬等數十種害蟲都有很好的效果.
所以目前我國推廣使用的能防治害蟲的菌有蘇雲金桿菌、白僵菌、松毛蟲桿菌、青蟲菌、綠僵菌.
故選:C.
㈢ 生命科學導論試題 解答
一道一道題提問還會有人回答
㈣ 淺談微生物與人類健康的關系
一、病毒與人類的關系
由於病毒侵染其他生物具有特異性,因此人們常常根據病毒所侵染的不同寄主對病毒進行分類,如動物病毒、植物病毒、真菌病毒和細菌病毒(噬菌體)等。
有害的一面:
使人和其他生物患病並危及其健康。例如:人類的天花、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流感等,動物的口蹄疫、狂犬病等,以及植物的煙草花葉病、馬鈴薯退化病等。
有利的一面:
利用噬菌體侵染細菌的特點,防治某些細菌對人類的感染;利用一些昆蟲病毒殺滅害蟲;利用病毒侵染其他生物的特點,進行基因片段的轉移,開展生物學的研究等。
二、原核生物(主要是細菌)與人類的關系
除一部分致病菌外,大多數細菌對人類是無害的,甚至是有益的。例如:
1、湖底和沼澤淤泥中的細菌產生天然氣;(甲烷菌)
2、利用某些細菌的發酵製造醋、味精等調味品和酸奶、泡菜等腌制食品;(乳酸菌)
3、根瘤菌的固氮作用為豆科植物提供其生長所需要的氮素營養;
4、腐生細菌把各種生物體的殘骸分解後轉化為植物能夠吸收和利用的物質,在地球的物質循環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三、菌物(包括酵母菌和黴菌)與人類的關系
有利的一面:
1、食用、入葯;
2、其發酵作用可用於釀造酒、醋、醬油、腐乳和生產麵包、饅頭;
3、廣泛應用與化學工業;
4、分解動植物殘體,參與物質循環。
有害的一面:
1、引起食物的霉爛;
2、導致人類的某些疾病,中毒等。
㈤ 可是,選修3上,提到的運載工具只有 質粒、噬菌體、動物病毒、植物病毒。 所以有點糾結,為什麼轉基因植
農桿菌是一種天然的植物遺傳轉化體系,被譽為「自然界最小的遺傳工程師」
而且農桿菌Ti質粒轉化系統與其他基因轉化體系相比,具有許多突出的優點:
①該轉化體系是模仿或稱之為利用天然的轉化載體系統,成功率高,效果好;
②農桿菌Ti質粒轉化系統的機理研究得最清楚,方法最成熟,應用也最廣泛;
③農桿菌Ti質粒轉化系統轉化的外源基因以單拷貝為多數,遺傳穩定性好,並且多數符合孟德爾遺傳規律,因此轉基因植株能較好地為育種提供了中間選育材料;
④農桿菌Ti質粒轉化系統操作比較容易,需要的儀器設備簡單,易於推廣。
至於為什麼不用植物病毒以及其它質粒,我想總要追求最優方案吧,生物工作者必定經過多次實驗研究才確定農桿菌轉化法適合於轉基因植物。
㈥ 如何認識生物學的研究成果與發展方向
1925年摩爾根「基因論」的發表,確立了基因是遺傳的基本單位,它存在於細胞的染色體上,決定著生物體的性狀。但關於基因的化學本質是什麼,它通過什麼方式影響生物體的遺傳性狀,仍然不清楚。揭示基因的本質及其作用方式就成了當時生物學研究的核心問題。對這個問題的研究,開創了分子生物學這門新學科。分子生物學的建立和發展是生物學中信息學派、結構學派和生化遺傳學派研究成果結合的產物,是科學史上一次成功的由學科交叉融合而引起的科學革命。發現DNA雙螺旋的故事已為人們廣為傳頌,並作為生物學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偉大發現而載入生命科學史冊
1.信息學派:信息學派主要是由一群對遺傳信息世代傳遞感興趣的物理學家組成,其代表人物是德爾布呂克(Max Delbrück)。德爾布呂克德國物理學家,1930年在美國洛克菲勒基金資助下,到丹麥哥本哈根理論物理研究所,跟隨著名物理學家玻爾(Niels Bohr)作博士後研究。1932年,玻爾在哥本哈根舉行的國際光治療大會上作了「光與生命」的演講。演講中玻爾提出了認識生命的新思路,認為對生命現象的研究有可能發現一些新的物理學定律。德爾布呂克深受玻爾思想的影響,決定轉入生物學研究。他認為,研究遺傳信息的世代傳遞的機制,基因是最好的切入口。德爾布呂克離開哥本哈根回到柏林後,與遺傳學家列索夫斯基(Nikolaï. Vladimirovich. Timofeeff-Ressovsky)、生物物理學家齊默爾(Karl. G. Zimmer)合作,從量子理論的角度研究輻射與基因突變的關系,並於1935年出版了《關於基因突變和基因結構的本質》的小冊子。書中,他們用量子理論分析討論了輻射誘導的基因突變的規律,並給出了「基因的量子力學模型」。此模型認為,基因如同分子一樣,具有幾個不同的,穩定的能級狀態。突變被解釋為基因分子從一個能級穩態向另一個能級穩態的轉變。文章還根據計算,推斷了基因的大小。這就是著名的「三人論文」。「三人論文」是一篇完全用物理學的理論和方法對基因進行研究的文章。這篇文章的意義不在於其結論的正確與否,而在於它使許多年輕物理學家們相信,基因是可以通過物理學方法來進行研究的,從而推動了一大批傑出物理學家投入生物學研究。「三人論文」後來成為薛定鍔(Erwin. Schrödinger)「生命是什麼」一書討論的基礎。
1937年,在洛氏基金的資助下,德爾布呂克來到加州理工大學摩爾根實驗室進行遺傳學研究。在那兒他發現噬菌體是一種比果蠅更適合進行基因研究的材料,並與埃利斯(Emory. Ellis)合作,研究噬菌體的增殖、復制規律,建立了噬菌體的定量測定方法。1940年底,在費城召開的一個物理學年會上,德爾布呂克與剛來美國不久的義大利生物學家盧里亞(Salvador. Edward. Luria)認識了。盧里亞讀過「三人論文」,對德爾布呂克極為景仰。當時他剛獲得洛氏基金資助,在哥倫比亞大學准備開展X-射線誘導噬菌體突變的研究。共同的興趣使他們很快建立了合作關系。當時在美國還有一個進行噬菌體研究的科學家是華盛頓大學的赫爾希(Alfred. Hershey)。1943年,德爾布呂克約他在自己實驗室見面,並討論了合作研究計劃。這樣,一個以德爾布呂克—盧里亞—赫爾希為核心的「噬菌體小組」就形成了。
噬菌體小組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德爾布呂克與盧里亞合作進行的細菌突變規律的研究開辟了細菌遺傳學的新領域;1945年盧里亞和赫爾希分別獨立發現噬菌體的突變特性;1946年德爾布呂克與赫爾希又分別獨立發現,同時感染一個細菌的二種噬菌體可以發生基因重組,證明了,從最簡單的生命到人類的遺傳物質都遵循著相同的機制。噬菌體小組最值得誇耀的成果是50年代初證明了基因的化學本質是DNA。1944年艾弗里(Oswald. T. Avery)已經通過肺炎球菌轉化試驗發現,DNA是遺傳物質,但一直未獲承認。赫爾希和蔡斯(Martha. Chase)分別用35S(與蛋白結合)和32P(結合在DNA上)標記噬菌體,然後用它感染細菌,結果發現噬菌體只有其核酸部分進入細菌,而其蛋白外殼是不進入細菌的。表現為在感染噬菌體的細菌體內復制產生的後代噬菌體主要含有32P標記,而35S的含量低於1%。這清楚地證明,在噬菌體感染的細菌體內,與復制有關的是噬菌體的DNA,而不是蛋白質。1952年,這個結果發表後立刻被廣泛接受,對促進沃森(James Watson)和克里克(Francis Crick)確定DNA雙螺旋結構的突破,具有重要的意義。
噬菌體小組除了在研究遺傳信息的傳遞機制外,還從1941年起,每年都在紐約長島的冷泉港舉行研討會,並從1945年起每年暑期都舉辦「噬菌體研究學習班」。學習班課程主要為那些有志於投身生物學研究的物理學家們開設的。通過冷泉港學習班,擴大了噬菌體研究網路,形成並鞏固了以德爾布呂克—盧里亞—赫爾希為核心的噬菌體小組在遺傳學研究領域的地位,到50年代初,噬菌體小組已成了一個影響很大的遺傳學派。
噬菌體小組早期的研究工作引起著名物理學家薛定鍔的注意,並引起了他對生命的思考。1943年,他在愛爾蘭的都柏林三一學院作了一系列演講,闡述了他對生命的思考。1944年,他將這些演講整理匯編成書出版,這就是被認為是分子生物學的「湯姆叔叔的小屋」的劃時代著作《生命是什麼》。在此書中,薛定鍔討論了以噬菌體小組為主的信息學派的研究成果,尤其對德爾布呂克的「基因的量子力學模型」最為推崇。在討論這些研究成果的同時,薛定鍔認為「在有機體的生命周期里展開的事件,顯示了一種美妙的規律和秩序。我們以前碰到過的任何一種無生命物質都無法與之相比。」「我們必須准備去發現在生命活體中占支配地位的,新的物理學定律」。
《生命是什麼》一書對生物學研究產生的影響是震撼性的。著名分子生物學家斯坦特(Gunther. Stent)指出:「在這本書里,薛定鍔向他的同行物理學家們預告了一個生物學研究的新紀元即將開始」,「不少物理學家受到這樣一個可以通過遺傳學研究來發現『其它物理學定律』的浪漫思想的啟發,就離開了他們原來訓練有素的職業崗位,轉而去致力於基因本質的研究」。分子生物學的歷史表明,1950年代那些發動分子生物學革命的科學家,包括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者沃森和克里克都是受薛定鍔此書的影響,而轉而進行基因的結構與功能研究的。
2.結構學派:20世紀30年代起,在生物學領域還有一群物理學家開始從事生物大分子的結構研究,這就是被稱為「結構學派」的物理學家。結構學派是由英國卡文迪許實驗室的布拉格父子,亨利·布拉格(William. Henry. Bragg)和勞倫斯·布拉格(William. Lawrence. Bragg)創立的。20世紀初,他們發現用X-射線照射結晶體可以在背景上獲得不同的衍射圖像。通過對衍射圖像的分析,就可以推出晶體的結構。他們用這個方法成功地確定了一些鹽類(如氯化鉀)等的分子結構。1915年,布拉格父子同時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38年,勞倫斯·布拉格出任卡文迪許教授,開始將X-射線衍射技術推廣應用到對生物大分子(蛋白質、核酸)的三維結構研究。50年代初,當時在卡文迪許實驗室的佩魯茲(Max Peruts)領導下,正在進行二種蛋白質的結構分析。一是他自己領導的研究小組,進行血紅蛋白的結構研究;另一個是肯德魯(John Kendrew)領導的研究小組,進行肌紅蛋白的結構分析。此外,在倫敦的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的威爾金斯(Maurice Wilkins)和富蘭克林(Rosalind Franklin)的研究小組正在進行用X-射線衍射的方法研究核酸的結構,並取得了很多有意義的成果。結構學派的生物學家們主要對生物大分子的結構感興趣,對功能研究則較少涉及。
3.生化遺傳學派:自從1900年孟德爾定律被重新發現之後,「基因是怎樣控制特定的性狀」的問題就成了遺傳學研究的主要問題之一。1902年,英國醫生伽羅德(Archibald Garrod)發現一些病孩患尿黑酸症,病人的尿一接觸空氣就變成黑色。很快這種尿變黑的化學物質就被鑒定出來,即是由酪氨酸轉變而成的一種物質。伽羅德對患黑尿病患者的家譜分析發現,此病按孟德爾規則的方式遺傳。在進行一系列研究後,1909年伽羅德出版了《新陳代謝的先天缺陷》一書,指出黑尿病患者代謝紊亂是因為酪氨酸分解代謝的第一階段,即苯環斷裂這一步無法進行。因而伽羅德認為,苯環斷裂是在某種酶的作用下發生的,病人缺乏這種酶,所以出現黑尿症狀。這樣就把一種遺傳性狀(黑尿)與酶(蛋白質)聯系起來了。但對遺傳因子與酶的這種預測性的設想,卻無法得到實驗證實。
1940年,比德爾和塔特姆(E.L.Tatum)開始用紅色鏈孢菌研究基因與酶的關系。他們用X-射線照射誘導產生鏈孢菌的突變體,發現了幾種不同的失去合成能力的鏈孢菌。他們通過對這些突變體雜交後代的遺傳學分析表明,每一種突變體都是單個基因突變的產物,並認為每一個基因的功能相當於一個酶的作用。由此,於1941年他們提出了「一個基因一個酶」的假說。按照這個假說,基因決定酶的形成,而酶又控制生化反應,從而控制代謝過程。1948年,米歇爾(F. Mitchell)和雷恩(J. Lein)發現,紅色鏈孢菌的一些突變體缺乏色氨酸合成酶,從而為「一個基因一個酶」的理論提供了第一個直接的證據。蛋白質是有機體基因型產生的最直接的表現型,決定了生物性狀的表現形式。因此「一個基因一個酶」(後改為一個基因一個蛋白質)的理論為以後DNA→RNA→蛋白質的「中心法則」提供了理論基礎,對認識基因控制遺傳性狀的機制具有重要意義。1958年,伽羅德和塔特姆獲得諾貝爾獎。
DNA雙螺旋結構的確立
1951年,沃森在義大利參加了一個生物大分子結構的學術會議,會上聽了英國國王大學威爾金斯關於DNA的X-射線晶體學的研究結果的報告十分興奮。沃森是噬菌體小組領袖人物盧里亞的研究生。博士畢業後,被盧里亞送到丹麥哥本哈根的克卡爾(Herman Kacker)實驗室做有關核酸的生物化學方面的研究。這使他迅速熟悉了核酸方面的知識,並確認基因的本質是DNA。他認識到,要解開基因的功能之謎,必需首先弄清DNA的結構。威爾金斯的工作給了他極大的啟示,在盧里亞的支持下,他來到了當時世界生物大分子結構研究的中心——劍橋的卡文迪許實驗室。在這里,他與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相遇。克里克畢業於倫敦科里基大學物理系,二戰期間在軍隊從事過磁鐵礦方面的研究。戰後在薛定鍔《生命是什麼》一書的影響下,轉向生物學研究。當時作為一名博士研究生正在佩魯茲研究小組參加血紅蛋白結構的研究。沃森的到來,使他了解了DNA研究的新進展。他們一致認為,搞清楚DNA的結構是揭示基因奧秘的關鍵所在。倫敦國王學院的威爾金斯是克里克的朋友,這使他們很容易地獲得威爾金斯小組對核酸研究的新成果。沃森和克里克的合作,可以看成是生物學研究中,信息學派和結構學派結合。這個結合最終導致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
在沃森—克里克開始著手研究DNA結構之時,對DNA結構的資料還是比較零散的。當時已知:1。DNA是由腺嘌呤(A),鳥嘌呤(G),胸腺嘧啶(T),胞嘧啶(C)4種核苷酸組成;2。每個核苷酸的糖基因以共價鍵的方式與另一個核苷酸的磷酸基因結合,形成糖—磷酸骨架;3。這些核苷酸長鏈具有規則的螺旋狀結構,每3.4埃重復一次。但DNA分子究竟是由幾條核苷酸鏈組成,以及鏈與鏈之間通過什麼方式組成螺旋狀分子,則仍然不清楚。1951年沃森—克里克曾提出一個三螺旋模型,1952年,鮑林也提出了一個三鏈模型,但隨即被否定,因與已知的DNA X-射線衍射結果不相符。DNA雙螺旋結構的確立主要由於以下的研究成果:1。1952年,沃森在威爾金斯那兒看到了富蘭克林在1951年拍攝的一張水合DNA的X-線衍射圖,圖片上的強烈的反射交叉清楚地顯示了DNA是雙鏈結構。這張圖給沃森印象極為深刻,決定建立DNA的雙鏈模型;2。1952年數學家格里菲斯(J. Griffith)通過對鹼基間的結合力計算,表明A和T與G和C之間相互吸引的證據。同時從查伽夫(F. Chargaff)早先已確定的,DNA分子中,嘌呤鹼與嘧啶鹼之比為1:1的當量定律,也排除了鹼基同型配對的可能性。此外,多諾休(J. Donohue)指出了鹼基的互變異構現象。這些結果都肯定了DNA的二條核苷鏈中,A-T,G-C的鹼基配對原則;3。1952年,富蘭克林DNA的X-線衍射結果已經准確地推測出,雙鏈分子糖—磷酸骨架在外側,鹼基在內側的結論。富蘭克林還推測出配對鹼基的距離為20埃,旋距為3.4埃。
根據上述資料,1953年沃森—克里克提出了一個DNA雙螺旋模型。這個結構符合已知的有關DNA的實驗資料,棄提示了DNA分子復制的可能方式,因而立即受到科學界的重視並很快被接受。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標志著分子生物學的誕生。此後的15年間,分子生物學取得迅速發展,其中具有重要意義的進展有:
1, 1968年克里克在他的《論蛋白質的作用》一文中,提出了遺傳信息的流向是DNA-RNA-蛋白質的著名的「中心法則」。1970年蒂明(Howard Temin)和巴爾的摩(David Baltimore)分別在RNA腫瘤病毒顆粒中發現「依賴RNA的DNA轉錄酶」(逆轉錄酶),證明了遺傳信息也可以從RNA流向DNA,從而完善了中心法則的內容。1975年,蒂明和巴爾的摩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2,1954年伽莫夫第一次把決定一個氨基酸的核苷酸組合稱之為遺傳密碼,並提出了「重疊式三聯密碼」假說。他通過計算給出了64種可能的三聯密碼。伽莫夫的假說的問題是:1,重疊密碼是錯誤的;2,認為DNA直接指導蛋白質合成是錯誤的。1961年克里克和布倫納(S.Brenner)通過實驗和統計分析否定了遺傳密碼的重疊問題,提出了「非重疊式三聯密碼」的假說,並通過實驗獲得證實。同年,尼倫伯格(M.W.Nirenberg)用生物化學的方法及體外無細胞合成體系,首次成功地確定了三聯尿嘧啶UUU.是苯丙氨酸的密碼子,揭開了破譯三聯密碼的序幕。到1966年就完成了所有20種氨基酸的密碼表1968年,尼倫伯格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3,.基因表達調控的「操縱子學說」的提出。1960年法國科學家莫諾(J. Monod)和雅各布(F.Jacob)發表了「蛋白質合成的遺傳調控機制」一文。在文章中他們正式提出了基因表達的操縱子學說。他們用大腸桿菌乳糖代謝調控系統為模型,揭示了半乳糖苷酶產生的基因調控機制,提出了結構基因、調節基因和操縱基因的概念,並證明了半乳糖苷酶(蛋白質)的產生正是這些基因相互作用的結果。操縱子學說的提出使對基因的研究從結構研究向功能研究的轉變,為深入揭示基因控制生物性狀(表型)的機制奠定了基礎。1965年莫諾和雅各布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操縱子理論有力地證實了美國科學家麥克林托克(B.Mclintock)1951年在研究玉米遺傳特性時提出的「跳躍基因」(轉座子)的概念,為真核細胞基因調控的研究開辟了道路。1983年麥克林托克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4,基因工程枝術的誕生。1962年阿爾伯(W.Arber)提出細菌體內存在一種可以破壞外來DNA的酶。1970年史密斯(H.O.Smith)獲得了第一個DNA限制性內切酶。納桑斯則用內切酶將SV40病毒的DNA切割成一些特定的片段,並獲得了此病毒基因組的物理圖譜。1978年阿爾伯、史密斯和納桑斯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此後又陸續發現了DNA聯接酶、DNA聚合酶,這些工具酶的發現為基因工程技術的出現奠定了基礎。1971年美國科學家伯格(P. Berg)用限制性內切酶和聯接酶將SV40的DNA與入噬菌體的DNA片段連接在一起,形成的雜種分子在大腸桿菌中成功表達,使跨越物種的DNA重組成為現實。基因工程作為一項新技術誕生了,它不但為農業、畜牧業和醫葯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而且為進一步深入探索生命起源和開展人造生命(合成生物學)的研究提供了技術手段。伯格的工作為基因工程的誕生奠定了基礎,1980年伯格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從1953年DNA雙螺旋結構發現以來的半個多世記中,分子生物學按還原論的路徑迅猛發展,取得了許多重要進展。進入21世記以來,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完成,以及蛋白質組學等各種「組學」的出現,為從整體上認識遺傳、變異、及個體發育等基本生物學現象開辟了新方向。早已認識到基因組完全相同的卵孿生子之間在遺傳表型上可以表現明顯差異,顯示了基因型(Genotype)與表現型之間的復雜關系。近年來興起的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研究表明,基因組可以通過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基因印記,母體效應,基因沉默,RNA編輯等方式改變基因表達的方式。這樣就為深入理解環境與遺傳的關系提供了可能,從而對醫學科學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㈦ 什麼是一步生長曲線分為幾個時期各有何特點
一步生長曲線是指能定量描述烈性噬菌體生長規律的實驗曲線。將高濃度的敏感菌培養物與適量相應的噬菌體懸液相混合一定時間。以離心術或加入抗病毒血清除去過量的游離噬菌體,把經過上述處理的菌懸液進行高倍稀釋,以免發生第二次吸附和感染,致使每個菌體只含有一噬菌體,培養後每隔一定時間取樣,接種於敏感菌培養物中培養,通過固體培養物表面噬菌斑的多少,就可測知每個噬菌體感染細菌後釋放的新的噬菌體數目,再以培養時間為橫座標,以噬菌斑數為縱座標作圖,繪成的曲線即為噬菌體的一步生長曲線。
一步生長曲線可分為三個時期:①潛伏期是指菌體的核酸侵入宿主細胞後至第一個噬菌體粒子裝配前的一段時間。②裂解期是指溶液中噬菌體粒子急劇增多的一段時間。③穩定期溶液中噬菌體總數達到最高點後的時期。
㈧ T2噬菌體實驗說明蛋白質不是T2噬菌體的遺傳物質但不能說明其他生物也是這樣。為什麼DNA是遺傳物質就能推廣
噬菌體實驗後,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已經證明了幾乎所有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
㈨ 誰幫我把初一上學期的各科知識點都歸納一下啊
地理
初一上半學期地理期末復習資料
第一章
1、地理 自然、人文
壹.尊重自然規律。貳。因地制宜,揚長避短。叄。具備可繼續發展的觀念。
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和資源既是從父輩那裡繼承來的,又是從子孫後代那裡借用來的。
2、地球大小: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平均直徑:6371千米;最大周長約4萬千米。
3、緯線: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呈圓形;長度不等,赤道最長,往兩極逐漸縮短成為一點。
赤道以北稱北緯,「N」表示;赤道以南稱南緯,「S」表示。
4、經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呈半圓狀;長度都相等。
0度經線以西稱西經,「W」表示;0度經線以東稱東經,「E」表示。
5、地軸:地球自轉軸。
6、北極:地軸北段與地球表面的交點。
7、南極:地軸南段與地球表面的交點。
8、南北半球分界:赤道
9、東西半球分界:160度E 20度W(本初子午線)
10、地球的自轉:方向:自西向東 周期:24小時
11、地球的公轉:方向:自西向東 周期:一年
12、地球公轉與季節的關系:
13、與地球自轉和公轉相關的地理現象:
氣節 日期 北半球季節 太陽直射點位置 晝夜長短
春分 3月 21日前後 北半球春季 赤道 全球晝夜等長
夏至 6月 22日前後 北半球夏季 北回歸線 晝長夜短
秋分 9月 23日前後 北半球秋季 赤道 全球晝夜等長
冬至 12月22日前後 北半球冬季 南回歸線 晝短夜長
自轉: 晝夜更替
地球運動: 不同地方時間差
公轉: 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變化
一年中晝夜長短變化: 四季更替
14、五帶的劃分:北寒帶位於北緯66.5度,南寒帶位於南緯66.5度,有極晝極夜現象,氣候終年寒冷;北溫帶位於北緯66.5度與23.5度之間,南溫帶位於南緯66.5度與23.5度之間,四季變化比較明顯;熱帶位於北緯23.5度與南緯23.5度之間,氣候終年炎熱。
15、海拔: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16、等高線:把各個地點的海拔標注在地圖上,再把海拔相同的點連成線。
特點:1、坡陡的地方,等高線密集。 2、坡緩的地方,等高線稀疏。
17、地圖的基本要素:1、比例尺(一-數字比例尺。二-線段比例尺。三-文字比例尺) 2、方向 3、圖例
第二章
1、七大洲: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州、南極洲
亞洲面積最大;大洋州面積最小。
2、四大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
太平洋面積最大;北冰洋面積最小。
3、大洲的分布:
北半球:亞洲、非洲、北美洲、歐洲
跨南北半球: 非洲、南美洲
南半球: 南極洲、大洋州 東半球 亞洲、非洲、南極洲、歐洲、大洋州
西半球: 北美洲、南美洲
4、各大洲之間的分界線
北美洲與亞洲 白令海峽 南美洲與北美洲 巴拿馬運河
亞洲與非洲 蘇伊士運河 亞洲與歐洲 山脈、河流、海峽
歐洲與非洲 直布羅陀海峽 歐洲與北美洲 丹麥海峽
5、海峽:海峽是溝通兩個海洋的狹窄水道。
6、半島:半島是綠地伸進海洋的凸出部分。
7、海陸變遷的原因:地殼的變動和海平面的升降,以及人類活動,如填海造陸。
8、六大板塊:亞歐板塊、美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南極洲版塊、非洲板塊。
9、海陸分布特點:不均勻,陸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10、紅海處於板塊的開展邊界,地中海處於板塊的碰撞擠壓邊界。
11、大西洋是由地殼板塊張裂運動造成的,喜馬拉雅山是由碰撞擠壓運動造成的。
第三章
1、 天氣的特點:
①天氣反映一個地方短的時間里的天氣狀況,它是經常變化的,有時候在幾分鍾之內,可以由陽光燦爛變為烏雲密布。
②同一時刻,不同地方的天氣可能差別很大。
2、氣溫分布規律:
①赤道及其附近地區氣溫最高,由赤道向兩極,氣溫逐漸降低。
②年平均氣溫高於20度的地區主要分布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低於-10度的地區主要分布在南北極圈之內。
③氣溫隨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上升100米,氣溫降低約0.6度。
④南半球的等溫線較平直,北半球較彎曲,同緯度地區,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相反。
3、降水分布規律:
①赤道附近各地降水多,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
②山地的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③由赤道向兩極,年降水量逐漸減少。
④在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年降水量比大陸西岸多。
⑤在溫帶地區,大陸內部年降水量不沿海地區少。
4、一天中,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後2時,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
5、一年中,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
6、一年中,南半球氣溫,海洋上2月最高,大陸上8月最低。
7、等溫線的特點:等溫線密集的地方,氣溫差別大;等溫線稀疏的地方,氣溫差別小。
8、影響降水量多少的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
9、各個地方的氣候特點:
①赤道地區,氣候特點是終年高溫多雨,這種氣候叫做熱帶雨林氣候。
②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區的氣候類型是熱帶沙漠氣候,特點是終年高溫少雨。
③我國東部南方地區的氣候類型主要是亞熱帶季風氣候。
10、 各類氣候主要分布地區:
①熱帶雨林氣候分布在非洲赤道地區,亞洲印度尼西亞新加坡,亞馬遜流域。
②熱帶季風氣候分布在印度半島。
③溫帶地區,大陸西岸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大陸中部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大陸東岸是溫帶季風氣候。
11、 衛星雲圖:白色表示雲區,雲的顏色越白,表示雲層越厚;綠色表示陸地;藍色表示海洋。
12、 氣候概念: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一個地方的氣候具有一定的特徵。
第四章
1、 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2、 聯合國工作語言: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
3、 人口稠密地區: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以及北美洲東部等中低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
4、 人口稀疏地區:沙漠、雨林、高原、山區、高緯度地區。
5、 鄉村與城市的形態:
差別 交通 人口分布 建築 生產方式
鄉村 不發達 稀疏 分散、低層建築 農業產業
城市 發達 密集 樓層高、排列密集 非農生產
6、建築與環境地理的關系:
地區 環境 建築分布
東南亞 濕熱 雲南傣族、低緯度地區
北非 乾旱、炎熱、風沙大 西亞、黃土陝西高原、內陸
極地 嚴寒、大風 冰屋
㈩ 如何實現快速檢測及有效控制沙門氏菌
沙門氏菌(Salmonella)是一種革蘭氏陰性腸桿菌, 也是腸桿菌科中最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據有關資料統計由沙門氏菌引起的疾病病例在病原菌食源性疾病病例中所佔比例已超過三分之二,2007年發生的「 花生醬事件」以及 2008 年發生的「 西紅柿 事件」等[1]沙門氏菌中毒事件的發生也使得食品中沙門氏菌的檢測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本文主要是對食品中沙門氏菌的傳統檢測方法以及後續建立的以分子生物學、免疫學、生物感測器和電化學為基礎的快速檢測方法進行了系統的綜述,旨在為該致病菌的檢測方法的研究應用提供一定的參考。
1、 傳統的檢測方法(國標法)
目前, 我國對食品中沙門氏菌的檢測大多採用GB 4789.4-2010《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沙門氏菌檢驗》對食品樣品進行檢測,這種傳統的培養方法可分為前增菌、增菌、分離培養、生化試驗和血清學鑒定等步驟進行。雖然傳統培養法可靠性高,但是其操作繁瑣且耗時費力,並不能滿足食品快速檢測的要求。
2、分子生物學檢測方法
2.1聚合酶鏈反應技術
PCR技術是一項敏感性高、特異性強且快速准確的微生物檢測技術,也被許多學者用於對食品中沙門氏菌進行檢測和研究。汪琦等[2]就採用傳統培養方法 、BAX(r)方法和PCR 方法 3 種方法對沙門氏菌進行檢測。在常規PCR的基礎上宋東曉[3]建立了檢測食品中沙門氏菌的新的PCR方法——多重PCR。此外其他新的PCR技術也運用於食品中沙門氏菌的檢測,鍾偉軍[4]通過對熒光定量PCR反應體系和反應條件的摸索,建立了檢測沙門氏菌的核酸熒光定量PCR方法,此研究為食品中沙門氏菌快速檢測試劑盒的研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2核酸探針技術
核酸探針技術是根據核苷酸鹼基互補的原理,在已變異的DNA樣品中加入用同位素等標記的DNA特異片段,在一定條件下兩片段進行雜交從而達到檢測DNA的目的。此技術不僅簡便、快速而且敏感性高、特異性強,已用於食品中沙門氏菌的檢測。Almeida等[5]通過建立一種新穎的肽核酸探針結合熒光原位雜交方法對血液、糞便、水以及嬰兒奶粉樣品中沙門氏菌進行了檢測,准確度高達 100%。
2.3基因晶元技術
基因晶元技術是利用已知核酸序列的探針與靶核苷酸序列雜交,然後通過信號檢測對其進行定性與定量分析,在沙門氏菌等各種致病菌的分析檢測中有很好的應用前景。饒寶等[6]通過建立檢測致病菌的基因晶元檢測方法,設計了通用引物和特異性探針: 沙門氏菌探針、大腸桿菌探針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探針,實現了同時檢測並區分沙門氏菌、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目的。祝儒剛等[7]運用多重 PCR 結合基因晶元技術建立了檢測肉及肉製品中的大腸埃希氏菌、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志賀氏菌和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等5種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檢驗方法。
2.4噬菌體裂解技術
噬菌體有特異性裂解細菌的作用。張碧波等學者利用此技術進行沙門氏菌
快速檢測,結果和其他學者相同,據此得出特異性噬菌體可以檢測出沙門氏菌,此法方便可行。姜琴等[8]利用噬菌體裂解對150份食品樣品進行快速檢測,結果說明腸桿菌科噬菌體組合對培養10h的沙門氏菌敏感性和特異性較高,這對實現沙門氏菌實時、快速而准確的檢測有重要意義。
2.5環介導等溫擴增技術(LAMP)
環介導等溫擴增技術是2000年Notomi等開發的一種新的恆溫核酸擴增方法,此方法的特點是特異性強、靈敏度高且簡單、快速,適合對大規模樣品的快速檢測[9]。李佳桐[10]通過實驗建立了沙門氏菌的LAMP檢測方法,並將此方法與常規PCR進行比較,結果顯示:LAMP方法對沙門氏菌的檢測恆溫65℃下只需要40min,只擴增沙門氏菌,不會擴增其他革蘭氏陰性菌,最低可檢出濃度10cfu/mL,比常規PCR的最低檢出濃度高1個數量級,通過添加熒光染料SYBR Green Ⅰ,能夠快速簡便的觀察檢測出綠色的陽性結果十分明顯的區別於橙色的陰性結果。
3、免疫學方法
3.1酶聯免疫吸附技術
酶聯免疫吸附法簡稱 ELISA, ,此技術敏感性高 ,不需特殊設備 ,結果觀察簡便,早在1977年就有報道將酶聯免疫吸附法用於食品中沙門氏菌的檢測。伍燕華等[11]設計捕獲抗體和檢測抗體,建立快速檢測沙門氏菌雙抗夾心ELISA方法對食品中的沙門氏菌進行檢測。張帥等[12]建立雙抗夾心ELISA體系,檢測模擬污染肉樣中沙門氏菌,其檢測限為800CFU/g,等均並與其他血清型沙門氏菌、單增李斯特菌等菌均無交叉反應,特異性良好。
3.2免疫熒游標記技術
免疫熒游標記技術是根據抗原抗體的特異性反應,將熒光素標記在已知抗原(或抗體)上,與特異抗體(或抗原)結合後產生熒光,可用來定位抗原或抗體、並通過定量分析,確定測定含量。葉明強[13]基於納米免疫磁珠富集,免疫量子點標記,建立了一種食品中沙門氏菌的含量進行快速檢測的方法,研究出了一種新型的免疫熒光食源性致病菌檢測技術。
3.3斑點免疫金滲濾法
免疫膠體金技術是以膠體金作為標記物結合免疫原理的一種應用於抗原抗體的新型技術,該技術運用最廣泛的就是斑點免疫金滲濾法(DIGFA)。孔繁德等及曹春梅等都利用此技術對沙門氏菌的快速檢測進行了研究,曹春梅等[14]是利用斑點免疫金滲濾法對沙門氏菌O9抗原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此法簡單、快速,適合推廣運用;孔繁德等[15]是通過建立直接檢測沙門氏菌的斑點免疫金滲濾法檢測試紙盒對該菌進行了研究。
3.4免疫磁性分離技術
免疫磁珠分離技術是將特定病原體的單抗或多抗與磁珠微球偶聯,並通過抗原抗體反應形成磁珠,在外加磁場作用下磁珠會發生定向移動,從而達到分離目標病原體的作用。食品樣品中致病菌含量很少,常規的方法是很難從中分離出來的,藉助免疫磁性分離技術可以達到快速分離的目的。王海明等[16]應用磁免疫技術建立快速檢測食源性沙門氏菌的方法,結果表明此方法能對食品基質中的目標菌進行快速有效的富集,其檢測限<10cfu/25g,檢測周期約為40小時。胡霏[17]也通過實驗針對鼠傷寒沙門氏菌建立免疫磁分離技術結合熒光層析技術的快速檢測方法。
4、生物感測器技術
生物感測器是利用一些生物活性物質如酶 、多酶體系 、抗體等做為敏感器件,然後配以適當的信號傳導器所構成的分析檢測的工具。我國學者已採用此法對沙門氏菌的抗原、抗體的免疫吸附進行檢測,並已用於快速檢測食品中致病的沙門氏菌,而僅需 1h 完成,達到了快速的檢測目的。寧毅[18]在對碳納米管性質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分子探針構建了碳納米管生物感測器,並將其用於沙門氏菌的檢測,結果顯示所構建的感測器靈敏度高、特異性強、穩定性好。
5、電阻抗技術
電阻抗法是近年發展起來的一項生物學技術,因為具有檢測速度快、靈敏度高、准確性好等優點,目前此法已用於食品中沙門氏菌檢測檢驗並已通過美國公職分析化學協會(AOAC)認可。陳廣全等[19]建立了電阻抗法快速檢測食品中沙門氏菌的方法,並將其與常規培養法進行比較,對食品中的沙門氏菌屬進行檢測,結果表明電阻抗法比傳統培養法更加快速、可靠。
6、總結
綜上所述,沙門氏菌檢驗技術正從傳統的培養方法向分子檢測方法改進,並向儀器化、標准化、自動化方向發展,並且食品安全、致病菌等問題對人類健康以及生活環境都造成了嚴重威脅,加強沙門氏菌檢測勢在必行。目前沙門氏菌快速檢測技術大多具有檢測迅速、靈敏度高、特異性強等特點,此外這些方法還具有各自的優點和局限性,在未來發展過程中需要我們不斷改進和創新,建立更成熟可靠、方便快捷的沙門氏菌快速檢測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