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火箭推廣
1. 世界火箭與導彈的發展史
火箭起源於中國,是我國古代的重大發明之一,早在宋代就發明了火箭,在十三世紀以前,中國的火箭技術在世界上遙遙領先。
自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用「SS-6」洲際導彈改裝成運載火箭將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送入近地軌道,從此運載火箭作為航天運載工具正式登上歷史舞台以來,前蘇聯、美國、法國、日本、歐盟等國家和地區競相發展運載火箭,迄今已形成能適應各種航天發射需求的若干係列,並已走過它的兩個里程碑。
第一個里程碑:用導彈改裝
在運載工具的研製方面,最發達的國家是前蘇聯、美國、法國、中國、日本和印度。這些國家在運載工具的發展初期,為了搶時間,幾乎都採用同一種發展模式,即用導彈稍加改裝,使其適應不同衛星的發射需要。這個思路,首先是由前蘇聯的第一位航天總設計師卡拉廖夫提出來的。如前蘇聯第展一枚運載火箭,實際上只是將「SS-6」洲際導彈的彈頭改換成衛星,火箭全長29.2米,最大外徑10.3米,起飛重量269噸,起飛推力3900千牛,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運載火箭。後來,將這種運載火箭作為芯級在其外側捆綁4個助推器,而分別形成發射衛星和發射前蘇聯最早的3個「月球號」宇宙探測器的「衛星」型和「宇宙」型兩級運載火箭系列。在此基礎上,再在芯級火箭的上面,裝上一個具有不同推力的第三級火箭,又形成發射「東方號」飛船和「上升號」飛船用的「東方型」三級運載火箭系列。前蘇聯在60年代繼「東方」型運載火箭之後還發展了一種「聯盟」型三級運載火箭系列,起飛重量310噸,其進入近地軌道的最大有效載荷達到7噸。從1966年起,前蘇聯利用「聯盟」型運載火箭先後發射了「宇宙號」系列的部分人造地球衛星,「聯盟號」和「聯盟T號」飛船以及「進步號」貨運飛船。後來,在「聯盟」型運載火箭基礎上再增加一個推力為67千牛的液體火箭發動機作為第4級,即形成「閃電號」運載火箭,先後發射了「月球-4」至「月球-14」,「閃電」、「探測器-1」到「探測器-3」、「火星-1」,以及「金星-1」到「金星-8」等宇宙探測器。
「雷神」是美國的一種地地中程導彈,長19.8米,彈徑2.44米,射程2400-3200公里。「雷神」導彈於1963年4月退役後,被用作運載火箭的第一級(芯級),下部捆綁固體助推器,頂部串聯不同的上面級,先後發展過20多個型號,形成了一個較完整的運載火箭系列。
「宇宙神」是美國最早發展的一種液體洲際彈道導彈,射程1.8萬公里以上,總推力為1.7兆牛頓(176噸力)。1959年裝備部隊,1965年被「民兵」洲際導彈取代後被用作運載火箭的芯級,與不同的上面級組合形成運載火箭系列。
「大力神」導彈是美國的另一種液體洲際彈道導彈,它的研製時間比「宇宙神」晚一年多。共發展了兩種型號:「大力神5」射程11700公里,1962年4月裝備部隊,1965年全部退役。「大力神2」射程13400公里,1963年開始裝備部隊,直到1987年才全部退役。退役後也被改裝成運載火箭系列。
第二個里程碑:研製新型火箭
60年代,前蘇聯為了發射「禮炮號」軌道站,專門研製了一種「質子號」運載火箭。這是一種串並聯式的多級運載火箭,第一級安裝6台單燃燒室液體火箭發動機,總推力達9兆牛。第二級為4台每台推力為6兆牛的單燃燒室液體火箭發動機。第三級除一台同類型的液體火箭發動機外,還安裝了一台操舵液體火箭發動機,它有4個旋轉室,可操縱末級的飛行方向及其姿態控制。前蘇聯專家認為,該火箭的總體布局各級的發動機裝置結構以及箭上各系統均採用了前蘇聯火箭製造業的先進成果,因而運載火箭的使用性能優於同級的美國「土星1B」。「質子號」運載火箭於1965年投入使用以來,除發射「禮炮號」軌道站外,還成功地發射了「質子-4號」宇宙飛船。後來在3級運載火箭基礎上,又加了一級推力為83千牛的第4級,曾將「探測器-4號」至「探測器-8號」、「月球-15號」至「月球-24號」、「金星-9號」至「金星-16號」、「火星-2號」至「火星-7號」等探測器,以及「虹」、「熒光屏」、「地平線」、「宇宙號」等系列衛星送入太空。
從發射的結果來看,「質子號」稱得上是一種具有高可靠性的、有多種發射功能的運載工具,成功率約為93%。現已成為一種為商業性服務的運載火箭。
70年代,前蘇聯為發射「暴風雪號」太空梭,專門研製「能源號」運載火箭。這是一種兩級重型運載火箭(由於這兩級在起飛時同時點火,故又稱一級半)。第一級由4個捆綁助推器組成,推進劑為液氧/煤油。由於這種兩級「能源號」火箭只能把重型有效載荷送入低地球軌道(芯級只能作亞軌道飛行),要把有效載荷送入高地球軌道或逃逸軌道還需再加一級,所以研製了兩種新的輔助級,即上面級(EUS)及制動和修正級(RCS)。這兩種輔助級是單獨使用還是一起使用,取決於執行的任務。正是由於「能源號」採取了積木式的設計,它既具有發射大型低軌道有效載荷(105噸)和太空梭的能力,又具有將10噸以上有效載荷送入地球同步軌道或飛往月球和行星軌道的能力。其中,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約為18噸,月球軌道運載能力為32噸,火星和金星軌道的運載能力為28噸。1988年11月15日「能源號」火箭成功地將「暴風雪號」不載人太空梭送入亞軌道,在160公里高度上啟動太空梭上的發動機,將「暴風雪號」助推到入軌速度,然後機上發動機再次啟動,把「暴風雪號」送上250公里的圓形軌道。迄今為止,「能源號」是世界上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
60年代,美國為執行「阿波羅」登月計劃,專門研製了「土星」型運載火箭系列。主要有「土星1』、「土星1B和「土星Ⅴ」等幾種型號。其中,「土星1」為一種試驗型的兩級運載火箭,第一級運載裝置由8台「H-1」液體火箭發動機組成,總推力為7兆牛;第二級由6台總推力為408千牛的液體火箭發動機組成。入軌高度185公里時的最大有效載荷為10點2噸。為了改進「土星」火箭及確定「阿波羅」飛船的總體方案,「土星1」於1961年至1965年從卡納維拉角共發射10次,其中有5次把「阿波羅」飛船的主體模型發射入軌。
「土星1B」是為在近地軌道操練載人和不載人的「阿波羅」飛船而研製的。它也是兩級運載火箭,第一級和第二級均為「土星1」的改進型,但在第二級配備了一台用液氧/液氫作推進劑的J-2發動機,推力1.023兆牛。這樣,使火箭在入軌高度為195公里時,最大有效載荷達到18.l噸。在1966-1975年間,「土星1B」在卡納維拉爾共發射9次,均獲成功。
「土星Ⅴ」是專為在近地和近月軌道操試「阿波羅」飛船的全套設備,以及將航天員送往月球而研製的。由於「阿波羅」飛船總重達46噸,高25米,最大直徑6.6米,要把這么重的飛船以第二宇宙速度將其送入月球軌道,以往任何一種運載火箭都無法勝任。為此,專門研製的「土星Ⅴ」三級運載火箭稱得上是一個重量級的航天「大力士」,它全長85米,直徑10米,起飛質量達2950噸,起飛推力達35211千牛,總功率約2億馬力,相當於200萬輛普通大轎車功率的總和。運載火箭與「阿波羅」登月飛船組裝在一起後,高達110米,相當於36層樓房高。從1967-1973年間,「土星Ⅴ」從卡納維拉爾角共發射13次,其中有10次是運載「阿波羅」載人飛船進入預定軌道。
為了抗衡前蘇聯和美國在航天領域的強大發展勢頭,1972年法國建議西歐10國聯合組成歐洲航天局(ESA),共同研製「阿麗亞娜」運載火箭。1973年7月研製計劃獲得批准。法國空間研究中心(CNES)負責「阿麗亞娜」火箭的計劃管理,航空航天公司負責總裝。迄今,「阿麗亞娜」運載火箭系列已發展了從「阿麗亞娜1」至「阿麗亞娜Ⅴ」共5個型號。「阿麗亞娜1」為三級液體運載火箭,該火箭長50米帶有效載荷,直徑3.8米,發射質量200噸,進入遠地點36000公里高度過渡軌道的有效載荷為1700公斤。阿麗亞娜2是在「阿麗亞娜1」基礎上將第一、第二推力通過增加發動機燃燒室壓力而增加9%,第三級通過加大推進劑數量而延長了燃燒時間,這樣,使進入地球同步軌道的運載能力達到2200公斤。「阿麗亞娜3」是在「阿麗亞娜2」基礎再裝兩枚固體推進器組成,使進入地球同步軌道的運載能力增加到2600公斤,1984年8月首次發射,成功地將兩顆通信衛星送入轉移軌道。1982年1月開始研製的「阿麗亞娜4」除將「阿麗亞娜3」的第二、三級稍加改進外,還重新研製了新的液體火箭發動機,4米直徑的整流罩和多星發射裝置等,並組合成6種不同的型號,其進入地球同步軌道的運載能力,基本型號(AR40)為1900公斤,最大型號(AP44L)高達4200公斤。在希臘神話中,阿麗亞娜是克里特王米諾斯之女,這位美麗又聰明的公主曾用一團小線幫助雅典英雄泰西逃出迷宮。以「阿麗亞娜」命名的歐洲航天局的運載火箭「阿麗亞娜4」也不負眾望,它以高可靠性、高入軌精度、交貨及時和價格適中等優點,占據了世界商業火箭發射市場的60%以上的生意。但歐航局並未以此而滿足。為了在激烈競爭的航天市場中進一步鞏固優勢,並且把這種領先一直保持到下個世紀,早在1985年1月,ESA參加國就通過一項研製更大型運載火箭「阿麗亞娜V」的計劃,目標是既能將重十餘噸的「赫爾墨斯」載人太空梭送上地球低軌道;又能將總重8噸(有同時運載兩顆或3顆衛星兩種裝配方式)的有效載荷送上同步轉移軌道。「阿麗亞娜Ⅴ」經過近三年的預研後,於1988年正式立項,原計劃耗資35億美元,於1995年升空。但由於在研製過程中發生過一連串的事故,如1995年4月11日,在法國小城沃濃的火箭發動機試車台上,主發動機(HM60液氧/液氫發動機)的渦輪泵發生爆炸;同年5月5日南美法屬蓋亞那庫魯航天中心,在「阿麗亞娜Ⅴ」發射台上的兩名軍官在操作中因毒氣體泄露而中毒死亡。之後,於5月30日、7月3日和9月1日又接連出現各類大小故,迫使阿麗亞娜公司推延了首次發射時間,並將總研製費上升到60億美元以上。但由於「阿麗亞娜Ⅴ」總的設計思想是追求低成本,高可靠,同時,發射准備時間短,入軌精度高,據專家們認為,其市場潛力不可低估。
日本為了爭當航天大國,已研製成功M系列(又稱謬系列)和H系列兩大類運載火箭。其中,M系列是由日本宇宙科學研究所研製的,主要用於發射科學研究衛星和空間探測器,尚在使用的有M3S2型和MS型。H系列(包括以前的N系列)是日本宇宙開發事業團(NASDA)負責研製的,主要用於發射應用衛星。其中,於1983年開始研製的「H-2』,為日本大型主力運載火箭。它是一種捆綁了兩個大型固體助推器的兩級火箭。一、二級均採用液氫/液氧發動機。第一級的LE-7發動機是新研製的,推力86噸;第二級的LE-SA發動機是「H-1」火箭第一級發動機的改進型,推力12噸。火箭總長50米,直徑4米,起飛質量260噸。「H-2」火箭的主要特點:一是結構良好,火箭長度短,重量輕,其重量僅為運載能力相同的蘇聯「質子」火箭的38%,歐航局的「阿麗亞娜Ⅳ」的一半,而且可靠性高達96%;二是技術先進,如第一級主發動機(LE-7)採用的二級燃燒循環方式是一項燃燒效率很高的高難技術,目前只有美國太空梭的主發動機和前蘇聯的「能源號」火箭第一級發動機採用了這項技術。第二級火箭具有重新啟動功能,使「H-2」火箭具有足夠的靈活性來滿足把有效載荷送入不同軌道的要求。但目前的發射成本較高,每一枚相當1.55億美元(170萬日元),而發射能力相近的「阿麗亞娜Ⅳ」只需0.82億美元。另一不利因素是發射時間受限制,每年只有1-2月和8-9月共90天的時間可供發射。
為了爭奪運載火箭發射市場,日本成立了包括三菱重工、日產汽車和日本電氣等著名公司在內的75家公司聯合組成的火箭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一方面著重對如何降低成本,進一步保持火箭的高可靠性抓緊研究;另一方面正在努力爭取放寬發射期限和考慮與「阿麗亞娜」火箭的兼容,藉此在日本和世界贏得市場。1994年2月4日,「H-2」火箭從鹿兒島縣的種子島宇宙中心首次發射成功,標志著日本的火箭技術已可與歐洲的「阿麗亞娜」火箭和美國的太空梭技術幾近並駕齊驅,它將為日本躋進世界衛星發射市場奠定基礎。另外,為了適應國際市場小衛星的發射需要;爭取在短時間內能開發出一種低成本的火箭,促使昔日為競爭對手的宇宙開發事業團和宇宙科學研究所,於1992年聯手,共同開發一種三級固體火箭(JI)。第一級採用「H-2」的固體助推器,第二、三級和整流罩則均為「M-3S」火箭的原件。只有第一、第二兩級的級間過渡段和第一級的兩台游動小發動機等為數不多的部件是新開發的。這樣,通過兩家公司的「火箭技術對接」,取長補短,使日本的火箭家族在20世紀末又增添了一個新成員。
2. 火箭技術的發展情況是怎樣的
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火箭技術的迅速發展,它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其中尤以各類可控火箭武器(導彈)和空間運載火箭發展最為迅速。從火箭彈到反坦克導彈、反飛機導彈和反艦導彈以及攻擊地面固定目標的各類戰術導彈和戰略導彈,均已發展到相當完善的程度,已成為現代軍隊不可缺少的武器裝備。
各類火箭武器的發展方向基本上集中在,提高命中精確度、抗干擾能力、突防能力和生存能力等方面。此外,反導彈、反衛星等火箭武器也正在研製和發展之中,在地地彈道導彈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運載火箭,已廣泛用於發射衛星、載人飛船和其他航天器等。20世紀80年代初,蘇、美兩國已經分別研製出六、七個系列的運載火箭。其中,美國載人登月的「土星」5號火箭,直徑10米,長111米,起飛質量約2930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為127噸。蘇聯的「能源」號火箭,起飛質量約2000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約為100噸。中國的「長征」2號E火箭,採用了並聯助推技術,不僅提高了運載能力,還為進一步發展更大運載能力的火箭奠定基礎。運載火箭正向著高可靠性、低成本、多用途和多次使用的方向發展,其具體體現就包括可多次往返於太空和地球之間的太空梭的問世。火箭技術的飛速發展,不僅可提供更加完善的各類導彈和推動相關科學的發展,還將使開發空間資源、建立空間產業、空間基地及星際航行等成為可能。
3. 繼長安歐尚和長城魏派之後,紅旗H9也開始「刷火箭」!啥意思
繼長安歐尚和長城魏派之後,紅旗H9也開始「刷火箭」!啥意思?
在整個2019年當中,但汽車品牌的營銷思路已經發生了轉變,以往推出新車型之後要麼直接在電視上投放廣告,要麼就是進行網路宣傳或者線下宣傳。這樣的推廣模式確實相對比較老套,因此推廣效果也並不是那麼理想。所以2019年很多國產汽車品牌找到了跨界營銷的思路,上半年長安歐尚新車型發布之後,直接就聯名了第1艘民營火箭的發射,而且當時火箭箭體上面直接寫上了長安歐尚號幾個字。
問題來了,你覺得汽車品牌「刷火箭」有用嗎?歡迎在論區留言,我們一起討論!關注孔明有驚喜,小編在手隨便你!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嚴禁轉載抄襲,歡迎點贊分享。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4. 導彈火箭有怎樣的作用
具有卓越的技術戰術性能、每分鍾射速可達千餘發的我國自己設計生產的先進中低空防空火炮開過來了,駕馭它們的是我南京軍區某集團軍官兵們。這個集團軍地處東南沿海前線,為更好地履行捍衛祖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神聖使命,他們在東南沿海三軍聯合作戰演習中,均出色地完成了上級賦予的各項任務。
5. 衛星導火箭導彈三者有什麼區別呀
你的問題應該是,發射衛星的火箭與彈道導彈有什麼區別吧,應該是2者得區別而非3者
發射衛星的火箭一般都是載入液體燃料,主要為氫氧火箭,產生推力,從而攜帶衛星進入太空,將衛星送入預訂的軌道。這時候發射衛星的火箭任務就結束了。
彈道導彈一般都是使用固體燃料,這樣可以增加導彈發射的機動性、可靠性減少發射時間提高生存率,其攜帶升空的不是衛星而是具有破壞力的彈頭,如常規彈頭或核彈頭,同理依舊將彈頭發射出大氣層,但此時的導彈助推火箭任務並未結束,而是要將彈頭重新送入大氣層,從而達到攻擊的目的,也就是說,一旦掌握衛星發射的火箭技術,離掌握洲際彈道導彈技術就不遠了。
這就是2者得區別
如有問題再追問!
6. 從火葯火箭到航天火箭是怎麼發展的
人類在對自己飛行夢想的不斷嘗試中,一次次進行著飛行的嘗試,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航空與航天的不同,航空飛行器不論飛機、氣球還是飛艇都需要依靠空氣的存在,沒有了空氣,所謂的飛行也就不可能實現。而航天之夢實現的最原始依據就是火箭,火箭的飛行利用了動力學中的動量守恆原理,它不但能在空氣中飛行,還可以在大氣層外的真空中飛行,而且由於沒有了空氣阻力,在真空中的飛行性能更好。通過不斷的嘗試,人們逐漸認識到要想進入太空,只有藉助於噴氣推進的火箭。
火箭的發明最早出現在中國。在中國古代的記載中,火箭的含義比較廣泛,比如在電影電視中經常可以看到箭頭點燃,靠弓弩發射的竹箭也稱為火箭,而真正的火箭是在火葯出現後才發明的。從唐末到宋初火葯武器開始使用,但由於其配方和製作方法還處於初級階段,所以不足以作為推進的燃料。隨著火葯配方和製造技術的進步,12世紀初研製成功了固體火葯,並把它用於製造火器和焰火煙花,在使用這些火器與煙花特別是手持使用時,人們感到火葯燃燒會產生很強的後坐力,於是有心人在這種啟示下發明了新的火葯玩具。大約12世紀末到13世紀初出現的玩具「穿天猴」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利用反作用原理的火箭,將這種原理的火箭作為武器使用具有相當的殺傷力,所以在戰爭中也開始頻繁地使用它。
公元1127年南宋政權建立後,南宋、金和蒙古頻繁交戰,各方都使用了火器。1161年11月,金國侵略中原時,南宋軍隊第一次使用了火箭武器——「霹靂炮」重挫金軍,這是人類歷史第一次在戰場上使用火箭武器。連年的交戰使火箭技術逐漸被金和蒙古所掌握,於是當時各方兵工廠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火葯製造,在這種情況下火葯的配方有所改進,製造工藝漸趨成熟,其燃燒速度和爆炸力也得到增強。13世紀蒙古在先後三次的大舉西征中,採用了南宋的火器技術,用漢人工匠製造大炮。當時蒙古大軍在歐洲戰場使用的火箭已有多箭齊發的火箭筒,這種集束式火箭發揮了絕大的威力,使歐洲人大為吃驚。當然在這幾次西征中,阿拉伯人從中掌握了火葯和火箭的技術,並進一步把它傳入了西方。
明代中國火箭發展進入了一個比較重要的時期,出現了很多種類的火箭,除了單級火箭,還發展了各種集束火箭、火箭彈和原始的多級火箭,並且對各種火箭的製造、應用、配備和發射劑原料配比及加工製造等都作了詳盡地敘述。在當時的水、步、騎兵中,火箭武器已作為必備的武器,甚至還有專門的火箭部隊,有關火箭武器的使用、布陣、作戰技術和管理也都有條例規定。明代的《武備志》中曾有過這些火箭的記載。
明代的火箭雖然種類繁多,但發展主要體現在火箭樣式的更新上,有關火箭的尺寸、規格、裝葯劑量、發射距離方面卻少有討論。而在火箭的穩定方面,仍然是傳統的箭桿加羽毛方式,精度不能得到顯著的提高,這就使火箭的尺寸和射程難以提高。進入清代,火箭雖然也有一定的發展,但其發展基本停留在原地。一方面是因為長時間的和平以及封建君主所推行的封閉政策所影響,但從技術的發展來看,主要還是缺少相應科學知識的指導。縱觀中國古代火箭技術的發展過程,所走的基本是經驗式的道路,沒有對火葯的燃燒機理,火箭的推進原理,箭羽的穩定原理等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而仍局限於用陰陽五行說來解釋爆炸原理,這就使得火箭技術難以出現改進。
而火箭技術在13世紀傳入阿拉伯國家後,又逐漸傳入歐洲。意、法、德、波、英、俄等國都先後掌握了火箭技術。尤其出於戰爭的需要,這些國家在使用火箭的過程中,深入研究火葯配比,火箭形狀、大小及穩定裝置和火箭材料,在這些方面進行了重大改進。很快,歐洲的火箭在重量、射程和精度等方面就超過了中國火箭。公元18世紀初,波蘭就已生產出了重達22.7千克甚至54.4千克的大型火箭,德國也試驗了多種帶導向桿的重達45.4千克的火箭。
但有趣的是,正如火箭沒有在它的故鄉中國得到發展一樣,對歐洲近代火箭技術發展產生巨大影響的不是歐洲那些較早使用火箭武器的國家,而是英國。這里不能不提及的就是威廉姆·康格里夫研製的火箭,而實際上「康格里夫火箭」並不是歐洲大陸火箭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也很少受到其影響,主要借鑒的卻是印度的火箭技術。
英國人康格里夫1793年畢業於劍橋大學,是學文科的,由於其父經營英國皇家兵工廠的影響,他對兵工機械懷有濃厚興趣,因此後來便棄文習武,進入這家兵工廠,並且開始在英國士兵從印度帶回的火箭資料的基礎上,研究改進火箭的速度和射程。經過幾年的探索,1805年,康格里夫採用新型火葯製造出了一種實用的火箭,重14.5千克,箭長1.06米,直徑0.1米,並且裝了一根4.6米長的平衡桿,射程可達1800米。這種火箭在英國擊敗拿破崙軍隊的戰爭中建立了卓著的戰功。由於康格里夫在火箭方面做出的貢獻,英國政府於1814年授予他爵位榮譽,並在1817年被選為議會議員。然而,康格里夫火箭還未能解決制導和控制問題,精度較差。1844年,英國的威廉·霍爾發明了一種自旋穩定器,並用來對康格里夫火箭進行改進。雖然與現代火箭相比,這些火箭都十分簡陋,應用也不廣泛,但它們的出現卻為現代火箭的誕生奏響了序曲。
康格里夫研製的火箭在射程、精度及穩定方式上都作了改進,其性能已經近乎達到了火葯火箭的極限。由於其巨大的殺傷力,使各國紛紛開始重視火箭的研究和使用。此後,戰爭火箭的另一項重大進步就是穩定性的提高。19世紀中葉英國的發明家威廉姆·黑爾在火箭的尾部裝上三隻傾斜的穩定螺旋板,當火箭發射時由於空氣動力的作用使火箭自身旋轉從而達到穩定。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為止,火葯火箭的發展已臻於完善。它的基本結構是由裝有火葯的火箭筒,中間裝有發射葯作為推進劑,頭部裝有高爆炸葯和引信,尾部為噴口,另外採用尾部穩定翼起穩定作用,在發射裝置上採用發射架或發射筒。比較著名的就是前蘇聯的火箭炮——喀秋莎。
其實,上面所提到的火箭和現在我們所說的火箭並不是一回事。上面提到的火箭其實是火葯火箭。但是火葯火箭的工作原理和現在的固體燃料火箭是一樣的,以火葯燃燒產生推力。
火葯火箭是第一種實用的反作用推進裝置,雖然有許多局限證明它不是理想的太空運載工具,但它的基本原理卻完全適用於航天運載工具的需要,這樣運用火箭作為宇宙航行基本運載工具的想法在先驅者腦中逐步醞釀。後來液體燃料火箭出現,進一步為航天推進器的實現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保證,也讓航天先驅者看到了使用火箭來完成航天運載的曙光。經過不斷地研究和試驗,火箭作為太空飛行的推進裝置逐漸得到證實,最終為人類通向太空架起了橋梁。
知識點
火箭炮
火箭炮是炮兵裝備的火箭發射裝置,發射管賦予火箭彈射向,由於通常為多發聯裝,又稱為多管火箭炮。火箭彈靠自身的火箭發動機動力飛抵目標區。火箭炮能多發聯射和發射彈徑較大的火箭彈,它的發射速度快,火力猛,突襲性好,但射彈散布大,因而多用於對目標實施面積打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和戰後,各國都非常重視火箭炮的發展與應用。進入20世紀70年代以後,火箭炮又有了新的進步,其性能和威力日益提高,已成為現代炮兵的重要組成部分。
7. 怎樣推導火箭公式
http://202.117.80.9/jp2005/25/pcai/p01/ch02/part1/html/dl4/hj3.html
8. 以人類目前的火箭推進技術,要多久能飛到一萬光年外
現在人類的火箭技術,還遠遠不足以實現星際航行,跨越一萬光年的距離,需要數千萬年的時間。
根據我國郭守敬巡天望遠鏡的最新測量數據,銀河系直徑高達20萬光年,一萬光年只是銀河系直徑的二十分之一,我們太陽系距離銀河系中心2.6萬光年,距離銀河系邊緣有7萬多光年。
未來人類要想實現星際航行,等離子推進器是一種方式,其能量供應也必須實現可控核聚變才行,甚至是更高級的正反物質湮滅。
9. 制導火箭發展趨勢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JZD901.010.htm,你上這個網站看看吧!會對你有幫助的!
10. 火箭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早期的火簡射程近,射擊散布太大,被後來興起的火炮所取代。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隨著技術的進步,各種火箭武器又迅速發展起來,並在二次大戰中顯示了威力。
1944年,德國首次將有控彈道式液體火箭用於戰爭。第二世界大戰後,蘇聯和美國等相繼研製出包括洲際導彈在內的各種火箭武器和運載火箭。
在發展現代火箭技術方面,德國工程師布勞恩,原蘇聯科學家科羅廖夫和中國科學家錢學森都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我國在1970年用「長征」1號三級火箭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1986年我國用「長征」3號火箭,先後發射地球同步試驗通信衛星的成功表明,火箭發源地的中國,在現代火箭技術方面已跨入世界先進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