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干推廣
① 先在桃子那有》我老婆要吃啊!
你老婆真的很幸福……
去山姆會員店那種啥都有的超市看看唄。不行的話就淘寶看看。
實在不行,跟老婆打個報告,問問罐頭或者桃幹啥的能不能先代替,明年當季的時候補給她。。哈哈
② 糖尿病人能不能吃菜瓜如果可以吃,每天可以吃多少量
能
首先說,完全戒避水果是不適宜的,因為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纖維素和礦物質,這些對糖尿病人是有益的。水果中含的糖分有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其中果糖在代謝時不需要胰島素參加,所以,糖尿病人在血糖已獲控制後不要一概排斥水果。
再者,水果中含糖量多寡不一,糖尿病的病情也不盡相同,所以,不可等同看待,要區分情況:
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能吃甜的水果,只有病情穩定,血糖基本控制的患者才可以吃。一般說來,空腹血糖7.8毫摩爾/升以下(140毫克/分升),餐後2小時血糖在10毫摩爾/升(180毫克/分升)以下,以及糖化血紅蛋白7.5%以下,病情穩定,不常出現高血糖或低血糖的患者,可以在營養師的指導下選用含糖量低、味道酸甜的水果。對於一些血糖高、病情不穩定的患者只能選用含糖量在5%以下的蔬菜、水果,像草莓、西紅柿、黃瓜等。
可以選用哪些水果
糖尿病患者選擇水果的依據主要是根據水果中含糖量及澱粉的含量,以及各種不同水果的血糖指數而定。
推薦選用:
每100克水果中含糖量少於10克的水果,包括青瓜、西瓜、橙子、柚子、檸檬、桃子、李子、杏、枇杷、菠蘿、草莓、櫻桃等。此類水果每100克可提供20-40千卡的能量。
慎重選用:
每100克水果中含糖量為11-20克的水果,包括香蕉、石榴、甜瓜、橘子、蘋果、梨、荔枝、芒果等。此類水果每100克可提供50-90千卡能量。
不宜選用:
每100克水果中含糖量高於20克的水果,包括紅棗、紅果,特別是干棗、蜜棗、柿餅、葡萄乾、杏干、桂圓等乾果,以及果脯應禁止食用。含糖量特別高的新鮮水果,如紅富士蘋果、柿子、萊陽梨、肥城桃、哈密瓜、玫瑰香葡萄、冬棗、黃桃等也不宜食用。此類水果每100克提供的能量超過100千卡。
不少蔬菜可作為水果食用,如西紅柿、黃瓜、菜瓜等。每百克食品糖含量在5克以下,又富含維生素,完全可以代替水果,適合糖尿病人食用,可予推廣。
每天吃多少合適
水果是糖尿病食譜的一部分。每100克新鮮水果產生的能量約為20-100千卡。嚴格地講,每天每個患者適宜吃多少水果都應該由營養師進行計算。但是一般情況下,血糖控制穩定的患者,每天可以吃150克左右含糖量低的新鮮水果。如果每天吃新鮮水果的量達到200-250克,就要從全天的主食中減掉25克(半兩),以免全天總能量超標。
什麼時間吃水果好
吃水果的時間最好選在兩餐之間,飢餓時或者體力活動之後,作為能量和營養素補充。通常可選在上午9點半左右,下午3點半左右,或者晚飯後1小時或睡前1小時。不提倡餐前或飯後立即吃水果,避免一次性攝入過多的碳水化合物,致使餐後血糖過高,加重胰腺的負擔。
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不同,每種水果對血糖的作用也不一樣。家中有血糖儀的患者如果在吃水果之前,以及吃水果後2小時測一下血糖或尿糖,對了解自己能否吃此種水果,吃得是否過量,是很有幫助的。
③ 佛桃是什麼啊
歷史
肥桃栽培歷史悠久,雖當地群眾亦未能道其詳,只知此為祖傳良種。肥桃究竟源於何代,傳說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但考文字記載,並無如此久遠。最早始見於1726年(清雍正四年)的《山東通志》記載:「桃產肥城者佳,臨清次之,分銷各處。」但在同一時期編纂的《古今圖書集成》中,收集了全國六十一個產桃縣份和若干個種類名稱,而肥桃尚未列入該書,這證明那時的肥桃還不甚出名。時隔89年後的1815年(嘉慶二十六年),《肥城縣志》載:「桃味美,他境莫能及,惟呂店、鳳山、固留諸社出者尤佳」。至此,桃譽漸高。又隔了93年,至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肥城縣鄉土志》載:「遠近千里外莫不知有肥桃者」,「東西洋諸國亦莫不知有肥桃者」。是時的肥桃已成為皇室貢品,不僅國內馳名,且蜚聲海外。肥桃作為皇室貢品,使桃業生產遭受了挫折,據1934年的《肥城桃調查報告》記載:「其時(光緒年間)縣知事因作為貢品,或饋贈上峰,差役於成熟之前,至各桃園查封貢品,凡栽培較佳,結果豐盛之園,多被封禁,不準他售,但能向差役納賄,則可以免封。否則只能聽之。其被封之園,屆成熟期,差役持粗目之網摘果,凡不漏網之大果為貢品,其落網者則差役取為已有,無須給價。即作貢品者,給價與否,亦只能任差役之好惡,農民何敢與爭。是以彼時農民種桃,反易招禍,多有伐去之者。」
產量
民國初年,肥桃又稱蜜桃,據1921年的《山東勸業報》載:「當時的分布區域,全縣共九個區,產肥桃者為一、二、四、五區,八、九兩區不產桃,三、六、七各區所產者俗稱毛桃。肥桃以康河兩旁所產者最為稱著。面積長約三十餘里,寬約十餘里,共為四十四村,有七十四家桃園,八千二百二十株,年產約十四萬余枚,摺合七十萬斤。」至1934年,肥桃生產發展甚微,據山東農學院吳耕民教授的《肥城桃調查報告》載:「肥城縣共分九區。桃之栽培以城西南第五區之東里村、西里村、顧家莊、李家小庄、黑牛山、小顧家莊、辛庄、井同玉、北老僧台、張家拔頭、尹家山莊、營里庄、聶家莊等處為最多;第四區之後里留、上固留、韓家莊等處次之;第六區之紙房庄、南王上等處更次之;第一區域內及城之附近亦有之。各處桃園概互相分離,不集中一處。每園面積以二三畝者為最多,最大者亦不過十餘畝。」同年七月二十三日的山東《民國日報》登載了肥桃的面積和產量。 (一)出產地點四十八村(多在一、二、四、五區); (二)共有桃園七十四個(一畝左右者不計); (三)共有桃樹八千二百株(純系肥桃株數,毛桃等不計); (四)共有園地四百一十畝; (五)每年產桃一百六十四萬個,其內次等桃佔三分之一,劣等桃佔十分之一。
價錢
據此最低限度之統計,則每年可出上等桃約九十萬個,照時價每個兩角計,值十八萬元;次等桃約五十萬個,每個以一角計,值五萬元,共計值二十三萬元,再加一畝左右之小桃園所產,則至少每年值三十萬元。 1935年,隱居在泰山腳下的馮玉祥曾不斷到肥城巡察。甘美的大肥桃使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親自派人到肥城北儀仙村購地建桃園,作為肥桃栽培的實驗基地。為此,他曾賦詩一首:「肥城桃,肥城桃,不獨供給富人食,勞苦大眾也要吃個飽。」如今這塊肥桃基地仍就果實累累。當地群眾常緬懷馮將軍的功德。
發展困難的原因
肥桃生產不能發展的原因,除為項品所致,還有其他原因,據一九二一年的《肥城蜜桃產銷調查報告》記載:「經營桃業之困難情形有三點: 1、桃株未達結果前之困難 查該縣植桃,系直接播種於田畝中,須於砧木成長三年後,以芽接法行接木,又桃於結果後三年內,不能令其留果,以免損耗樹勢,致植桃者於最初六七年中,絕無收益。 2、桃株達結果之困難 查該縣植桃,每畝桃園約年須人工百餘,施肥四次。前三次每株各為廄肥一小車,第四次為豆餅或麻油渣十餘斤,則工費與肥料費每畝一年開支,約需五十至六十元。故多數須貸款經營,於桃收獲後歸還。倘遇隔年結果時,則桃戶所負之債,不能清償。又往往有隔二年不結果者,則桃戶每將桃園伐除,而改種糧食,實屬可憫。承應從速改善其栽培技術,以資維持及發展者也。 3、銷售上之困難 查肥城縣桃之銷售價格,全由集中點之果行從中向客商商定,故桃戶率仰果行鼻息,欲略提高桃價之維持其損失幾不可能。銷售方法即未經講求,桃戶損失自非成鮮。」
栽培技術的原因
除上述困難影響桃業發展外,還有栽培技術上的問題,據同一份調查報告記載: 「A·該縣植桃,永不行剪枝。故桃樹枝條悉生長過密,日光透射困難,空氣不甚流通,又因不行剪枝之故,結果枝距樹之中心甚遠,虛耗養液,樹力不能集中,致結果困難。 B·該縣植桃施用肥料中,氮氣質量實過於豐富,而磷酸肥料及加里質肥料又過於缺乏,故枝勢過旺,料內營養液稀簿,易生芽葉,難成花芽。查磷酸肥料,為促進結果作用之要素,加里肥料為強壯枝條之必需品,故宜減少廄肥及豆餅之施用量,於每株桃,補施以小米糠或骨粉及草木灰等富於磷酸及甲里性質之肥料,脾健全其枝條,減除病害,並促進其結果能力。 C·蟲害蔓延,妨礙桃樹之同化作用。樹最易受傷,因之於第二年或延之第三年尚無力結果。」 1937年,當地政府曾以「肥桃本為著名特產,徒以性易腐爛,不便運銷,難期推廣」為由,呈文請求「籌設製造肥桃罐頭工廠」,以期開發肥桃資源。呈文未獲批准,當時省主席韓復榘、建設廳長張鴻烈批示:「所請籌設製造肥桃罐頭工廠脾利暢銷一節,尚有見地。惟以肥桃產量太少,勢難作大規模製造,成熟期間太短,工廠久閑,亦不合經濟原理。又肥桃為粘核性,制罐工作甚感困難,且屆成熟時期,其果肉多液化,若加水加熱,勢必溶解。有此數端,製造罐頭,實屬不易。」 1937年之後,戰亂頻仍,人民生活困苦,桃農多將桃樹伐去改種糧食,肥桃生產大幅度下降。至1949年全縣植桃面積僅存80餘畝,2500餘株,為戰前的四分之一,產量十三萬斤,不及戰前的五分之一。
後期發展
建國後,黨和政府非常重視肥桃的發展,1956年首建肥城園藝場,經營面積240畝。1957年全縣植桃樹11萬株,年產30萬斤。1959年發展到99萬株,年產104萬斤。以後逐年有所增加,至1982年果樹資源清查統計,全縣肥桃種植面積5989畝,159787株,年產量為二百餘萬斤。實行承包責任制以後,1985年增至兩萬五千畝,六十六萬余株,年產約四百萬斤。1986年肥城被確定為全國名優特產肥城桃基地縣。9月2日,肥城縣委 、縣政府在北京首次舉辦了肥城桃品嘗會。1992、1993年連續兩年舉辦中國肥城桃節。1992年8月,田紀雲為中國首屆肥城桃節開幕題詞。為了進一步宣傳肥桃,促進肥桃發展,為振興肥城服務。在全國政協和省、市政府的關心指導下,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縣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寫了《肥桃史話》一書,本書以翔實的資料記述了中國名產——肥桃的栽培歷史,曲折的發展過程以及桃文化、肥桃軼事軼文等。同時,本書還收入了首屆中國肥城桃節的有關資料。2002年4月舉辦首屆肥城桃花旅遊節。
近年發展
近年來,肥城桃種質資源的搜集與創新利用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1996年肥城市政府投資120萬元用於生物技術培育肥城桃新品種的研究,經過肥城桃研究所和中科院植物研究所8年的攻關,以肥城桃為母本,其它優質桃品種為父本,通過種間雜交,輔助種胚組培技術培育成功肥桃早紅、肥桃胭脂紅、肥桃暑紅和肥桃王子四個肥城桃新品種,實現了肥城桃千年栽培的新突破,新品種著紅色,著色面積90%以上,常溫貯藏期延長15-20天,保持了肥城桃的優良性狀和原有風味,市場潛力巨大。除肥城桃系列品種外,還引進了60多個外地優良品種,如新川中島、萊山蜜、中華壽桃、蟠桃、黃金桃、設施油桃等,已實現了四季有桃的目標,成為魯中南具有一定規模特色的優質肥城桃系列品種生產基地。
肥桃果酒
一、項目開發研製時間:
肥城佛桃源果酒有限公司是以肥桃為原料釀制果酒的高科技民營企業。項目自2001年2月開始研製,首先在桃園米山設立桃酒技術開發實驗室,2002年12月研製成功並立項建設,2003年3月在老城工業區投資建廠,2003年12月建成投產。
二、先進的工藝技術:
項目開發建設以來,我們與山東省食品發酵研究設計院及山東輕工學院等科研機構進行合作,開展了對以肥桃為原料釀制系列果酒的關鍵性技術研究,聘請國家級發酵和釀酒專家3名,作為技術指導,並培養了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8名。引進了國內先進的果酒釀造設備,採用獨特的發酵、蒸餾和提醇工藝,利用剖切熱處理、快速冷處理、下膠處理等新技術,開發研製了肥桃果白酒、肥桃干型酒、肥桃甜型酒三大系列十幾個品種。
三、桃酒的營養特點:
桃的營養:肥桃又稱佛桃、壽桃,大者可達900克,果實肥大,外形美觀,果肉細嫩,氣味芬芳。因營養含對人體有益的氨基酸、維生素,其營養價值被譽為"水果之王",含17種微量元素。傳說中西王母的蟠桃食一枚即可有千年長壽。常吃佛桃確能長生不老,延年益壽。 干酒:利用先進肥桃發酵獨特工藝釀制的干酒,完全凝煉了肥城桃中的營養和有效成份,含有豐富的功能因子——果糖、蛋白質,人體必須的氨基酸,豐富的維生素A、B、C和鐵、鉀、鎂、鋅等多種微量元素。男女老少皆宜,長期飲用,可美容、養顏、增智益壽。以佛桃釀制的干酒,能夠促進消化,軟化血管,使血管富有彈性,具有增強活力,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潤澤皮膚,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飲用酒。 露酒:是以佛桃干酒和桃花蜜精製而成,具有干酒的營養功能又有桃花含有的山奈醇、香豆精、三葉豆甙等有機化合物,能擴張血管和末稍毛細血管,使血管富有彈性,具有增強活力,疏通經絡,潤澤皮膚,益顏悅色的功效,尤其桃花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B、C和鐵、鉀、鎂、鋅等多種微量元素,對人體有養顏益壽的效能。 白酒:以純桃發酵、蒸餾的肥桃果白酒,融桃的營養與酒的甘美於一體,不破壞桃對人體有益的營養成份,經精心發酵、蒸餾提醇而成。高度酒酒體清亮透明,入口甘冽爽口,果香濃郁和諧悅人,回味悠長,風味獨特。低度酒酒體豐滿,入口凈爽,低而不淡。果白酒具有飲後不上頭、不傷肝、提神健腦、抗疲勞、健脾開胃、軟化血管等特點,長期飲用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發生。
四、產品質量:
我公司開發研製的肥桃系列果酒,經山東省衛生防疫及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檢測,各項指標均符合要求,質量達標。為提高產品質量,還將著手培植無公害綠色肥桃開發基地,為肥桃加工產品創造優化條件,建立綠色肥桃生態園。
五、高科技成果:
該項目的研製開發填補了國內以桃為原料釀制果酒的一項空白,現正在申請國家專利產品。該項目己獲得肥城及泰安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並被山東省科技廳列為科技攻關項目。國家著名釀酒專家教授,在品償了肥桃干酒後,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肥城桃酒的誕生標志著我國水果發酵干酒的水平叉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六、市場銷售形勢:
目前已生產出肥桃系列果酒十幾個品種,產品在滿足當地消費市場的基礎上,己銷往北京、沈陽、上海、廣州等市場,銷售形勢很好,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七、企業規模:
目前,我公司已投資2500萬元,擁有固定資產1600萬元,具備了年產肥桃果酒2000噸的生產能力,每年可消化加工肥桃12000噸,達產後每年可實現產值1億元,年實現利稅3600萬元,每年能為農民增加收入800—1000萬元。二期工程還准備再擴大生產規模,達到年產肥桃果酒6000噸的生產能力。
八、服務三農:
肥城桃是國內希有的寶貴資源,但由於成熟期集中,不耐貯存、易腐爛,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肥城桃的外運和銷售,造成了肥城桃高產低效的現象。我公司立足於十萬畝桃園的地域優勢,立足於高科技研究成果,大力發展果酒生產,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也起到了產業加農戶的龍頭作用,不但拓寬了桃農的肥桃銷路,做到了為他們排憂解難,而且還提高了農民的經濟收入。
九、前景展望: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文明的進步。人民群眾的生活觀念和消費意識也趨向於保健。根據國家產業政策的調整,據全國食品工業協會的統計,糧食酒的消費量正在逐年減少,果酒的年消費量正以15%的速度遞增。因此,發展果酒生產,市場前景十分廣闊。我們利用充裕的肥桃資源釀制高附加值的桃酒;有利於將我市肥桃特產進一步加工增值,促進肥桃產業的調整與發展。目前,我們正積極努力,力爭把企業做大做強,努力打造一個能帶動農村經濟發展的農業龍頭企業。
④ 我想問一下治哮喘的方法和良葯
支氣管哮喘是我國的常見病,天氣冷了,很易發作,一旦患了哮喘,想徹底治癒往往很困難,病情反復發作,最後導致各種並發症的發生。研究證明,在葯物治療的同時,飲食控制也有較好的輔助療效。在飲食方面,首先應注意下面一些問題。
1.飲食宜清淡,忌肥膩 有的病人喜歡飲食肥膩,一天不吃肉都不行,這種飲食習慣應該改變。
2.飲食宜溫熱,忌過冷、過熱 哮喘病人,尤其是小兒及老年患者,身體虛弱,脾胃功能較弱,食生冷食物後,會引起胃腸蠕動減慢,可導致消化不良、食慾不振,使病人體質下降,對哮喘康復不利。
3.飲食宜少量多餐,細嚼慢咽,不宜過飽 哮喘反復發作,由於機體缺氧,使胃腸功能減弱,少量多餐可減輕胃腸負擔,細嚼慢咽有利於消化吸收。哮喘病人吃得過飽,一則不利於消化吸收,增加胃腸負荷;二則使腹壓增高,易誘發哮喘發作。故哮喘病人不應吃得過飽,而應養成少量多餐的進食習慣。
4.飲食忌過甜、過咸 甜食、鹹食能生痰熱,過甜,過鹹食物不僅可能誘發哮喘發作,而且可能是哮喘的病因之一,所以,哮喘病人應少吃甜食和過甜食物,少吃鹹食和過鹹食物。因為含鹽量大,鹹菜、醬菜、咸筍干、鹹肉等食品,哮喘病人應盡量少吃或不吃。
5.避免吃刺激性食物和產氣食物 刺激性食物有辣椒、花椒、茴香、芥末、咖喱粉、咖啡、濃茶等,過多食用這些食物,可能誘發哮喘,所以應盡量不用。產氣食物有山芋、土豆、韭菜、黃豆等。它們進入機體後,在消化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氣體,在未排出前,使腹部脹氣,橫膈上抬,胸腔縮小,對肺通氣不利,還可誘發哮喘,故哮喘病人不宜多食用。
除注意上面提到的飲食原則以外,結合自己的病情,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選用下面的食療方,有助於哮喘的緩解。
杏仁粥 杏仁10克去皮尖,研細,水煎去渣留汁,加粳米50克,冰糖適量,加水煮粥,每日兩次溫熱食。能宣肺化痰,止咳定喘,為治咳喘之良葯。
蒜醋鯉魚 鯉魚一條,去鱗、鰓、內臟,洗凈切塊,先以素油煎至焦黃,烹醬油少許,加糖、料酒適量,加水燉爛,收汁後,盛平盤,上撒姜、蒜、韭菜末和醋少許。有補虛下氣功效,治體虛久咳、氣喘、胸悶不舒。
蜜餞雙仁 炒甜杏仁250克,水煮1小時,加核桃仁250克,收汁,將干鍋時,加蜂蜜500克,攪勻煮沸即可。杏仁苦辛性溫,能降肺氣,宣肺除痰。本方可補腎益肺、止咳平喘潤燥,常食久服,治肺腎兩虛型久咳久喘。
銀杏蒸鴨 杏仁15克,白鴨500克,紹酒50克,雞精20克,清湯適量,調料適量。白鴨加杏仁、紹酒、雞精、清湯蒸煮,並加調料適量,蒸熟即可。有止咳定喘,化痰溫肺的功效。
紫菀款冬羊肺湯 紫菀15克,款冬花15克,羊肺1具,調料適量。將羊肺用清水洗干凈,與紫菀,款冬花共煮,將熟加入調料、食肉喝湯,有滋補肺陰、去咳定喘之療效。
白及冰糖燕窩 燕窩10克,白及15克。燕窩與白及同放沙鍋內,加水適量,隔水蒸燉至白及爛熟,去渣,加冰糖適量,再燉片刻即可。每日服1-2次。有滋陰潤肺、止咳止血的功效。
山葯泥兌甘蔗汁 鮮山葯120克,甘蔗汁200毫升。將山葯去皮蒸熟,搗成泥狀,兌入甘蔗汁和勻加熱服用。1劑分4次服,每日早、晚各服1次,2日服完。能止咳平喘,用於哮喘的治療。
燉紫皮蒜 紫皮蒜500克,去皮洗凈後和200克冰糖同放入一無油、干凈的沙鍋中,加清水到略高於蒜表面,水煮沸後用微火將蒜燉成粥狀,涼後早晚各服一湯匙。
⑤ 糖尿病人吃水果限制
水果可食用杏,櫻桃,木瓜,蘋果,火龍果,柚子,獼猴桃等.飲食應該是平衡膳食,也就是在總熱量控制的前提下,盡可能做到谷類,肉,蛋,奶,蔬菜及水果種類齊全,以便獲得均衡營養.建議吃升糖指數低的蔬菜如黃瓜,西紅柿,青菜,芹菜等.水果如柚子,獼猴桃,草莓,青蘋果.蛋白選擇優質蛋白如瘦肉,牛奶,魚類等.主食最好選擇粗糧如玉米面,蕎麥面,燕麥面做成的饅頭.但都的注意量。
飲食保健:主食以粗糧為主,細糧為輔;副食以疏菜為主,瘦肉、蛋類為輔,可吃小魚等。正所謂「粗茶淡飯,健康有源」。不論每日三餐,還是四餐,均要吃飽,避免或減少飯前心慌、手抖、出汗等現象。尤其是兒童、孕婦更應注意。平時可將苦瓜、南瓜、亞腰葫蘆、番石榴等研粉,適量內服;亦可將糯米、黑豆適量煮粥常服。
⑥ 請問有什麼像檳榔一樣的但是沒有毒的水果味的嚼的東西
「高高的樹上結檳榔,誰先爬上誰先嘗」。這是一首大陸和台灣都熟悉的情歌。含蓄的歌詞表現出青年男女對愛情的渴望和追求。
在台灣,檳榔樹隨處可見,特別是在鄉鎮和山村,成片成林。台灣人歷來就有嚼檳榔的習慣,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台灣當局將檳榔樹作為經濟作物大力推廣,檳榔的種植和銷售更成為一種蓬勃的產業。近些年雖然有所限制,但在台灣的東西海岸和中央山脈,依然可以看見大片檳榔樹。檳榔樹外觀很像椰子樹,筆直的樹干,頂上有一簇葉子,但檳榔樹干比椰子樹細,看上去更清秀。台灣氣候溫暖,檳榔樹一年四季都結果,一團一簇掛在樹頂。
沒吃過檳榔的人對嚼檳榔很好奇,在熱心的計程車司機的帶領下,我們也作了嘗試。小檳榔店裡50台幣(4元台幣約合1元人民幣)一包,大約八九粒。據別人講,這個價格不貴。檳榔個頭兒如棗子大小,外麵包一層綠色「檳榔葉」。說是檳榔葉,其實是另一種植物的葉子,既然用來包檳榔,也就稱作檳榔葉了。吃時先咬去一端吐掉,放在口中咀嚼,感覺是苦澀的味道,我想這就是不會吸煙的人吸煙的感覺吧。長時間咀嚼唾液增多,呈菊紅色,連口腔都染成紅色。檳榔纖維粗糙,反復咀嚼也不會融化在口中。我自己的感覺是實在不能恭維,就像外地人到北京喝豆汁。
嚼檳榔能夠生津發熱,勞作大眾辛苦之際,嚼一嚼檳榔能夠提神。檳榔吃久了會上癮,所以常看到有些人口中一天到晚總在動個不停。在台東到枋寮的火車上,我看到一位阿婆,半個小時內吃了兩次檳榔,每次兩粒,口中的蠕動一直沒有停止。阿婆是一位非常典型的檳榔「愛好者」,隨身攜帶全套工具,自己動手加工檳榔。她讓我們了解吃檳榔的完整過程:阿婆從小袋子中拿出兩粒檳榔,用小刀切去首尾,又打開一隻類似化妝品的小盒子,用刀子剜出少許白泥膏,平攤在檳榔葉上,將檳榔分別包裹起來放入口中。趁著阿婆嚼檳榔的時機,一打聽,才曉得白膏即石灰一類的東西,可以降低檳榔的不良刺激,改善口味。兩三個小時的路程結束時,阿婆依然在嚼檳榔。
現代人圖省事,吃檳榔都是到小店中買包好綠葉的成品。所以台灣的城鎮隨處可見檳榔店,星羅棋布的形容恰如其分。檳榔店不論在台北還是在台南,都有一種顯著標志:管狀霓虹燈成放射的扇形排開,夜間非常醒目。公路邊的小店更具特色,不足10平米的透明玻璃小房子孤立在路邊(如圖)。夜色中很遠就能看到霓虹燈,店內的一切清晰醒目。台灣一年之中炎熱時間長,所以檳榔店除了銷售檳榔,還兼賣飲料、香煙。各家「專業檳榔」店的名字五花八門:小寶貝、兔女郎、雙子星……招牌下還有介紹:零售、批發、一粒兩剖、白泥紅泥雙包等等。
以前吃檳榔的人數眾多,檳榔店的生意興隆,檳榔樹也種植得非常普遍。但是由於這種樹根系淺,固土能力差,遇到大雨就會造成水土流失,引發山洪;又因為嚼檳榔刺激口腔,容易引發口腔癌,所以近些年檳榔的銷售不如先前,競爭激烈。即使這樣,檳榔店中負責加工、銷售的「檳榔妹」的底薪也要一萬多新台幣,還要分提成。競爭激烈帶來的就是花樣百出:公路邊店中「檳榔妹」的穿著日益單薄,甚至上身只戴胸罩,下面只著短裙,即使在冬季也是如此。有特色的東西價格自然不菲,據說能賣到百元一粒。台灣報界形容這些「美麗凍人」的女孩子穿著「清涼、火爆」,批評「買一粒,送兩粒」作法過分色情。民眾抱怨聲四起,不時搞得沸沸揚揚。
檳榔西施就是賣檳榔的辣妹~
⑦ 糖尿病人不能吃哪些水果
男人
⑧ 中國的飲茶習俗
一、茶的起源
中國歷史上有很長的飲茶紀錄,已經無法確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麼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時代是有說法的。並且也可以找到證據顯
示,確實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飲茶的習慣是從中國傳過去的。所以,很多人認為飲茶就是中國人首創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飲茶習
慣、種植茶葉的習慣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從中國傳過去的。
但是也有人能夠找到證據指出,飲茶的習慣不僅僅是中國人發明的,在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地方也是飲茶的發明地,例如印度、非
洲等。1823年,一個英國侵略軍的少校在印度發現了野生的大茶樹,從而有人開始認定茶的發源地在印度,至少是也在印度。中
國當然也有野生大茶樹的記載,都集中在西南地區,記載中也包含了甘肅、湖南的個別地區。茶樹是一種很古老的雙子葉植物,與人
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在國內,也有關於茶樹的最早原產地的爭論,有好幾種說法。今人不少人認定在雲南,有一學者在認真研究考證以後斷言,雲南
的西雙版納是茶樹的原產地。人工栽培茶樹的最早文字記載始於西漢的蒙山茶。這在《四川通志》中有載。
其實到底在哪裡現在對我們飲茶者來說並不重要。也許具有文化意義。我們可以先來看看學術界的一些說法:
飲茶的發源時間:
1.神農時期:唐·陸羽《茶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在中國的文化發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與農業、與植物相關的事
物起源最終都歸結於神農氏。歸到這里以後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為如此,神農才成為農之神。
2.西周時期: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茶蜜......皆納貢之。"這一記載表明在周朝的
武王伐紂時,巴國就已經以茶與其他珍貴產品納貢與周武王了。《華陽國志》中還記載,那時並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園了。
3.秦漢時期:西漢。王褒《僮約》:"烹荼盡具","武陽買荼",經考該荼即今茶。近年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中,發現陪葬清冊中有
"�一笥"和"�一笥"竹簡文和木刻文,經查證"�"即"檟"的異體字,說明當時湖南飲茶頗廣。
我們現在還飲用著與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之流相同的飲料,確實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夠給我們很多的遐想。
飲茶發源的地點考證:
對這一點的探求往往集中在茶樹的發源地的研究上來。關於茶樹的發源地,有這么幾種說法:
1.西南說:"我國西南部是茶樹的原產地和茶葉發源地。"這一說法所指的范圍很大,所以正確性就較高了。
2.四川說:清·顧炎武《日知錄》:"自秦人取蜀以後,始有茗飲之事。"言下之意,秦人入蜀前,今四川一帶已知飲茶。其實
四川就在西南,四川說成立,那麼西南說就成立了。四川說要比西南說"精密"一些,但是正確的風險性會大些。
3.雲南說:認為雲南的西雙版納一代是茶樹的發源地,這一帶是植物的王國,有原生的茶樹種類存在完全是可能的,但是這一
說法具有"人文"方面的風險,因為茶樹是可以原生的,而茶則是活化勞動的成果。
4.川東鄂西說:陸羽《茶經》:"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巴山峽川即今川東鄂西。該地有如此出眾的茶樹,是否就有人
將其利用成為了茶葉,沒有見到證據。
5.江浙說:最近有人提出始於以河姆渡文化為代表的古越族文化。江浙一帶目前是我國茶葉行業最為發達的地區,歷史若能夠
在此生根,倒是很有意義的話題。其實我認為在遠古時期肯定不只一個地方有自然起源的茶樹存在。有茶樹的地方也不一定就能夠發
展出飲茶的習俗來。前面說到茶是神農發明的,那麼它在哪一帶活動?如果我們求得"茶樹原生地"與"神農活動地"的交集,也許就有
答案了,至少是縮小了答案的"值域"。
發明飲茶的方式:
人類是怎樣發明飲茶習慣的?或者說茶是怎樣起源的?對這個問題的研究始終是茶學的一個"基本問題"。因為做為任何一個茶學
學者或茶學工作者,如果連"茶是怎樣來的"都不能解釋的話,那就太不夠了。而現在對這一問題的回答有多種答案:
1.祭品說:這一說法認為茶與一些其他的植物最早是做為祭品用的,後來有人償食之發現食而無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葯
用",最終成為飲料。
2.葯物說:這一說法認為茶"最初是作為葯用進入人類社會的。"《神農百草經》中寫到:"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
解之"。
3.食物說:"古者民茹草飲水","民以食為天",食在先符合人類社會的進化規律。
4.同步說:"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為口嚼的食料,也可能作為烤煮的食物,同時也逐漸為葯料飲用。"這幾種方式
的比較和積累最終就發展成為"飲茶"是最好的方式。
以上這幾種說法中最無用的就是第四種,它把前面的三種說法加在一起,就成為了自己"萬無一失"的解釋了。也許這種解釋就是
最恰當的了。
現在我們可以論證茶在中國被很早就有認識和利用,也很早就有茶樹的種植和茶葉的採制。但是也可以考證,茶在社會中各階層
被廣泛普及品飲,大致還是在唐代陸羽的《茶經》傳世以後。所以宋代有詩雲"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春茶"。也就是說,茶發
明以後,有一千年以上的時間並不為大眾所熟知。
茶樹的起源:
中國是最早發現和利用茶樹的國家,被稱為茶的祖國,文字記載表明,我們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經開始栽培和利用茶樹。
然而,同任何物種的起源一樣,茶的起源和存在,必然是在人類發現茶樹和利用茶樹之前,直到相隔很久很久以後,才為人們發現和
利用。人類的用茶經驗,也是經過代代相傳,從局部地區慢慢擴大開了,又隔了很久很久,才逐漸見諸文字記載。
茶樹的起源問題,歷來爭論較多,隨著考證技術的發展和新發現,才逐漸達成共識,即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並確認中國西南地
區,包括雲南、貴州、四川是茶樹原產地的中心。由於地質變遷及人為栽培,茶樹開始由此普及全國,並逐漸傳播至世界各地。
(一)起源及原產地
茶樹起源於何時?必是遠遠早於有文字記載的3000多年前。歷史學家無從考證的問題,最後由植物學家解決了。他們按植物分
類學方法來追根溯源,經一系列分析研究,認為茶樹起源至今已有6000萬年至7000萬年歷史了。
茶樹原產於中國,自古以來,一向為世界所公認。只是在1824年之後,印度發現有野生茶樹,國外學者中有人對中國是茶樹原
產地提出異議,在國際學術界引發了爭論。這些持異議者,均以印度野生茶樹為依據,同時認為中國沒有野生茶樹。其實中國在公
元200年左右,《爾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樹,且現今的資料表明,全國有10個省區198處發現野生大茶樹,其中雲南的一株,樹
齡已達1700年左右,僅是雲南省內樹干直徑在一米以上的就有10多株。有的地區,甚至野生茶樹群落大至數千畝。所以自古至今,
我國已發現的野生大茶樹,時間之早,樹體之大,數量之多,分布之廣,性狀之異,堪稱世界之最。此外,又經考證,印度發現的野
生茶樹與從中國引入印度的茶樹同屬中國茶樹之變種。由此,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遂成定論。
近幾十年來,茶學和植物學研究相結合,從樹種及地質變遷氣候變化等不同角度出發,對茶樹原產地作了更加細致深入的分析和
論證,進一步證明我國西南地區是茶樹原產地。主要論據,簡單地講,有三個方面:
1.從茶樹的自然分布來看
目前所發現的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屬,380餘種,而我國就有15屬,260餘種,且大部分分布在雲南、貴州和四川一帶。已發現的
山茶屬有100多種,雲貴高原就有60多種,其中以茶樹種占最重要的地位。從植物學的角度,許多屬的起源中心在某一個地區集中,
即表明該地區是這一植物區系的發源中心。山茶科、山茶屬植物在我國西南地區的高度集中,說明了我國西南地區就是山茶屬植物的
發源中心,當屬茶的發源地。
2.從地質變遷來看
西南地區群山起伏,河谷縱橫交錯,地形變化多端,以致形成許許多多的小地貌區和小氣候區,在低緯度和海拔高低相差懸殊的
情況下,導致氣候差異大,使原來生長在這里的茶樹,慢慢分置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不同的氣候中,從而導致茶樹種內變異,發展
成了熱帶型和亞熱帶型的大葉種和中葉種茶樹,以及溫帶的中葉種及小葉種茶樹。植物學家認為,某種物種變異最多的地方,就是該
物種起源的中心地。我國西南三省,是我國茶樹變異最多、資源最豐富的地方,當是茶樹起源的中心地。
3.從茶樹的進化類型來看
茶樹在其系統發育的歷史長河中,總是趨於不斷進化之中。因此,凡是原始型茶樹比較集中的地區,當屬茶樹的原產地。我國西
南三省及其毗鄰地區的野生大茶樹,具有原始茶樹的形態特徵和生化特性,也證明了我國的西南地區是茶樹原產地的中心地帶。
二、茶的傳播
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然而,中國在茶業上對人類的貢獻,主要在於最早發現並利用茶這種植物,並把它發展形成為我國和東方
乃至整個世界的一種燦爛獨特的茶文化。
中國茶業,最初興於巴蜀,其後向東部和南部逐次傳播開來,以致遍及全國。到了唐代,又傳至日本和朝鮮,16世紀後被西方引
進。所以,茶的傳播史,分為國內及國外兩條線路。
1.茶在國內的傳播
茶樹是中國南方的一種"嘉木",所以,中國的茶業,最初孕育、發生和發展於南方。
(1)巴蜀是中國茶業的搖籃(先秦兩漢)
顧炎武曾經指出,"自秦人取蜀而後,始有茗飲之事",即認為中國的飲茶,是秦統一巴蜀之後才慢慢傳播開來,也就是說,中國
和世界的茶葉文化,最初是在巴蜀發展為業的。這一說法,已為現在絕大多數學者認同。
巴蜀產茶,據文字記載和考證,至少可追溯到戰國時期,此時巴蜀已形成一定規模的茶區,並以茶為貢品之一。
關於巴蜀茶業在我國早期茶業史上的突出地位,直到西漢成帝時王褒的《童約》,才始見諸記載,內有"烹荼盡具"及"武陽買茶"
兩句。前者反映成都一帶,西漢時不僅飲茶成風,而且出現了專門用具;從後一句可以看出,茶葉已經商品化,出現了如"武陽"一類
的茶葉市場。
西漢時,成都不但已形成為我國茶葉的一個消費中心,由後來的文獻記載看,很可能也已形成了最早的茶葉集散中心。不僅僅是
在秦之前,秦漢乃至西晉,巴蜀仍是我國茶葉生產和技術的重要中心。
(2)長江中游或華中地區成為茶業中心(三國西晉)
秦漢統一中國後,茶業隨巴蜀與各地經濟文化交流而增強。尤其是茶的加工、種植,首先向東部南部傳播。如湖南茶陵的命名,
就很能說明問題。茶陵是西漢時設的一個縣,以其地出茶而名。茶陵鄰近江西、廣東邊界,表明西漢時期茶的生產已經傳到了湘、
粵、贛毗鄰地區。
三國、西晉階段,隨荊楚茶業和茶葉文化在全國傳播的日益發展,也由於地理上的有利條件,長江中游或華中地區,在中國茶文
化傳播上的地位,逐漸取代巴蜀而明顯重要起來。
三國時,孫吳據有現在蘇、皖、贛、鄂、湘、桂一部分和廣東、福建、浙江全部陸地的東南半壁江山,這一地區,也是這時我國
茶業傳播和發展的主要區域。此時,南方栽種茶樹的規模和范圍有很大的發展,而已茶的飲用,也流傳到了北方高門豪族。
西晉時長江中游茶業的發展,還可從西晉時期《荊州土記》得到佐證。其載曰"武陵七縣通出茶,最好",說明荊漢地區茶業的明
顯發展,巴蜀獨冠全國的優勢,似已不復存在。
(3)長江下游和東南沿海茶業的發展(東晉南朝)
西晉南渡之後,北方豪門過江僑居,建康(南京)成為我國南方的政治中心。這一時期,由於上層社會崇茶之風盛行,使得南方
尤其是江東飲茶和茶葉文化有了較大的發展,也進一步促進了我國茶業向東南推進。這一時期,我國東南植茶,由浙西進而擴展到了
現今溫州、寧波沿海一線。不僅如此,如《桐君錄》所載,"西陽、武昌、晉陵皆出好茗",晉陵即常州,其茶出宜興。表明東晉和南
朝時,長江下游宜興一帶的茶業,也著名起來。
三國兩晉之後,茶業重心東移的趨勢,更加明顯化了。
(4)長江中下游地區成為中國茶葉生產和技術中心(唐代)
如前所言,六朝以前,茶在南方的生產和飲用,已有一定發展,但北方飲者還不多。及至唐朝中期後,如《膳夫經手錄》所載"
今關西、山東,閭閻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猶得,不得一日無茶"。中原和西北少數民族地區,都嗜茶成俗,於是南方茶的生產,隨
之空前蓬勃發展了起來。尤其是與北方交通便利的江南、淮南茶區,茶的生產更是得到了格外發展。
唐代中葉後,長江中下游茶區,不僅茶產量大幅度提高,就是制茶技術,也達到了當時的最高水平。這種高水準的結果,就是湖
州紫筍和常州陽羨茶成為了貢茶。茶葉生產和技術的中心,正式轉移到了長江中游和下游。
江南茶葉生產,集一時之盛。當時史料記載,安徽祁門周圍,千里之內,各地種茶,山無遺土,業於茶者七八。現在贛東北、浙
西和皖南一帶,在唐代時,其茶業確實有一個特大的發展。同時由於貢茶設置在江南,大大促進了江南制茶技術的提高,也帶動了全
國各茶區的生產和發展。
由《茶經》和唐代其它文獻記載來看,這時期茶葉產區已遍及今之四川、陝西、湖北、雲南、廣西、貴州、湖南、廣東、福建、
江西、浙江、江蘇、安徽、河南等十四個省區,幾乎達到了與我國近代茶區約略相當的局面。
(5)茶業重心由東向南移(宋代)
從五代和宋朝初年起,全國氣候由暖轉寒,致使中國南方南部的茶業,較北部更加迅速發展了起來,並逐漸取代長江中下游茶
區,成為宋朝茶業的重心。主要表現在貢茶從顧渚紫筍改為福建建安茶,唐時還不曾形成氣候的閔南和嶺南一帶的茶業,明顯地活躍
和發展起來。
宋朝茶業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氣候的變化,江南早春茶樹因氣溫降低,發芽推遲,不能保證茶葉在清明前貢到京都。福建氣候
較暖,如歐陽修所說"建安三千里,京師三月嘗新茶"。作為貢茶,建安茶的採制,必然精益求精,名聲也愈來愈大,成為中國團茶、
餅茶製作的主要技術中心,帶動了閔南和嶺南茶區的崛起和發展。 由此可見,到了宋代,茶已傳播到全國各地。宋朝的茶區,
基本上已與現代茶區范圍相符。明清以後,只是茶葉製法和各茶類興衰的演變問題了。
2.茶在國外的傳播
由於我國茶葉生產及人們飲茶風尚的發展,還對外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一方面,朝廷在沿海的一些港口專門設立市舶司管理海
上貿易,包括茶葉貿易,准許外商購買茶葉,運回自己的國土。唐順宗永貞元年,日本最澄禪師從我國研究佛學回國,把帶回的茶種
種在近江(滋賀縣)。815年,日本嵯峨天皇到滋賀縣梵釋寺,寺僧便獻上香噴噴的茶水。天皇飲後非常高興,遂大力推廣飲茶,於
是茶葉在日本得到大面積栽培。在宋代,日本榮西禪師來我國學習佛經,歸國時不僅帶回茶籽播種,並根據我國寺院的飲茶方法,制
訂了自己的飲茶儀式。他晚年著的《吃茶養生記》一書,被稱為日本第一部茶書。書中稱茶是"聖葯"、"萬靈長壽劑",這對推動日本
社會飲茶風尚的發展起了重大作用。
宋、元期間,我國對外貿易的港口增加到八九處,這時的陶瓷和茶葉已成為我國的主要出口商品。尤其明代,政府採取積極的對
外政策,曾七次派遣鄭和下西洋,他游遍東南亞、阿拉伯半島,直達非洲東岸,加強了與這些地區的經濟聯系與貿易,使茶葉輸出量
大量增加。
在此期間,西歐各國的商人先後東來,從這些地區轉運中國茶葉,並在本國上層社會推廣飲茶。
明神宗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荷蘭海船自爪哇來我國澳門販茶轉運歐洲,這是我國茶葉直接銷往歐洲的最早紀錄。以後,茶葉
成為荷蘭人最時髦的飲料。由於荷蘭人的宣傳與影響,飲茶之風迅速波及英、法等國。
1631年,英國一個名叫威忒的船長專程率船隊東行,首次從中國直接運去大量茶葉。
清朝之後,飲茶之風逐漸波及歐洲一些國家,當茶葉最初傳到歐洲時,價格昂貴,荷蘭人和英國人都將其視為"貢品"和奢侈品。
後來,隨著茶葉輸入量的不斷增加,價格逐漸降下來,成為民間的日常飲料。此後,英國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茶客。
印度是紅碎茶生產和出口最多的國家,其茶種源於中國。
印度雖也有野生茶樹,但是印度人不知種茶和飲茶,只有到了1780年,英國和荷蘭人才開始從中國輸入茶籽在印度種茶。現今,最
有名的紅碎茶產地阿薩姆。即是1835年由中國引進茶種開始種茶的。中國專家曾前往指導種茶制茶方法,其中包括小種紅茶的生產
技術。後發明了切茶機,紅碎茶才開始出現,成了全球性的大宗飲料。
到了19世紀,我國茶葉的傳播幾乎遍及全球,1886年,茶葉出口量達268萬擔。西方各國語言種"茶"一詞,大多源於當時海上貿
易港口福建廈門及廣東方言中"茶"的讀音。可以說,中國給了世界茶的名字,茶的知識,茶的栽培加工技術,世界各國的茶葉,直接
或間接,與我國茶葉有千絲萬縷的聯系。總之,我國是茶葉的故鄉,我國勤勞智慧的人民給世界人民創造了茶葉這一香美的飲料,這
是值得我們後人引以自豪的。
三、茶的發展
隨著茶葉的傳播,目前茶葉的生產和消費幾乎遍及全國和世界五大洲的國家和地區。
我國是茶葉的故鄉,加之人口眾多,幅員遼闊,因此茶葉的生產和消費居世界之首。我國地跨六個氣候帶,地理區域東起台灣基
隆,南沿海南瓊崖,西至藏南察隅河谷,北達山東半島,絕大部分地區均可生產茶葉,全國大致可分為四大茶區,包括江南茶區、江
北茶區、華南茶區、西南茶區。全國茶葉產區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區,尤以浙江和湖南產量最多,其次為四川和安徽。甘肅、
西藏和山東是新發展的茶區,年產量還不太多。近年來,我國茶園面積已達1600多萬畝,年產茶葉40萬噸左右,茶葉出口量達13.5萬
噸左右。與此同時,隨著我國茶葉生產的發展,全國茶葉科研機構和教育機構也得到了較大發展,已建立健全了科研和教育網路,大
量的研究成果已推廣應用,科學種茶、科學制茶和茶業管理的水平正在不斷提高,這為我國茶葉生產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由於茶葉受到世界人民的歡迎,並成為三大飲料之一,所以世界茶業的發展速度也很快。目前,世界五大洲中已有50個國家種植
茶葉,茶區主要集中在亞洲,茶葉產量約佔世界茶葉產量的80%以上。
茶葉生產和飲用已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過程,人們對茶葉的需求也出現新的要求。這是因為,在社會發展中,一旦人們對衣、
食、住、行的要求得到了滿足,就特別注重保健和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茶,這種天然保健飲料必將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青睞。
與此同時,由於它含有大量的對人體起著一定的保健和防病的成分,更會吸引大量消費者去飲用它。茶葉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
的伴侶。
中國古代重要茶事進程錄:
◆原始社會
神農時代傳說茶葉被人類發現是在公元前28世紀的神農時代,《神農百草經》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之說,當為茶葉葯用之始。
◆西周
據《華陽國志》載:約公元前一千年周武王伐紂時,巴蜀一帶已用所產的茶葉作為"納貢"珍品,是茶作為貢品得最早記述。
◆東周
春秋時期嬰相齊竟公時(公元前547---公園前490年)"食脫粟之飯,炙三弋五卵,茗茶而已"。表明茶葉已作為菜餚湯料,供人食
用。(據《晏子春秋》)
◆西漢(公元前206--24年)
公元前59年,已有"烹茶盡具","武陽買茶"的記載,這表明四川一帶已有茶葉作為商品出現,是茶葉進行商貿的最早記載。
《僮約》
◆東漢(公元25--220年)
東漢末年、三國時代的醫學家華佗《食論》中提出了"苦荼久食,益意思",是茶葉葯理功效的第一次記述。
◆三國(公園220 265)
史書《三國志》述吳國君主孫皓(孫權的後代)有"密賜茶荼以代酒",是"以茶代酒"最早的記載。
◆隋(公元581--618年)
茶的飲用逐漸開始普及,隋文帝患病,遇俗人告以烹茗草服之,果然見效。於是人們競相采之,並逐漸由葯用演變成社交飲料,
但主要還是在社會的上層。
◆唐(公元618--907年)
唐代是茶作為飲料擴大普及的時期,並從社會的上層走向全民。
唐太宗大歷五年(公元770年)開始在顧渚山(今浙江長興)建貢茶院,每年清明前興師動眾督制"顧渚紫筍"餅茶,進貢皇朝。
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納趙贊議,開始徵收茶稅。
公元8世紀後陸羽《茶經》問世。
唐順宗永貞元年(公元805年)日本僧人最澄大師從中國帶茶籽茶樹回國。是茶葉傳入日本最早的記載。
唐懿宗咸通15年(公元874年)出現專用的茶具。
◆宋(公元960--1279年)
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年)開始在建安(今福建建甌)設宮焙,專造北苑貢茶,從此龍鳳團茶有了很大發展。
宋徽宗趙佶在大觀元年間(公元1107年)親著《大觀茶開》一書,以帝王之尊,倡導茶學,弘揚茶文化。
◆明(公元1368--1644年)
明太祖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設茶司馬,專門司茶貿易事。
明太祖朱元璋與洪武24年(公元1391年)9月發布詔令,廢團茶,興葉茶。從此貢茶由團餅茶改為芽茶(散葉茶),對炒青葉茶
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
1610年荷蘭人自澳門販茶,並轉運入歐。1916年,中國茶葉運銷丹麥。1618年,皇朝派欽差大臣入俄,並向俄皇饋贈茶葉。
◆清(公元1644--1911年)
1657年中國茶葉在法國市場銷售。
康熙8年(1669年)印數東印度公司開始直接從萬丹運華茶入英。
康熙28年(1689年)福建廈門出口茶葉150擔,開中國內地茶葉直接銷往英國市場之先聲。
1690年中國茶葉獲得美國波士頓出售特許執照。光緒31年(1905年)中國首次組織茶葉考察團赴印度、錫蘭(今斯里蘭卡)考
察茶葉產制,並購得部分制茶機械,宣傳茶葉機械製作技術和方法。
1896年福州市成立機械制茶公司,是中國最早的機械制茶業。
四、飲茶史
中國飲茶歷史最早,陸羽《茶經》雲:"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早在神農時期,茶及其葯用價值已被發現,並由
葯用逐漸演變成日常生活飲料。我國歷來對選茗、取水、備具、佐料、烹茶、奉茶以及品嘗方法都頗為講究,因而逐漸形成豐富多
采、雅俗共賞的飲茶習俗和品茶技藝。本文旨在簡單敘述飲茶方式和習俗的發展和演變,其大體可分為幾個階段:
春秋以前,最初茶葉作為葯用而受到關注。古代人類直接含嚼茶樹鮮葉汲取茶汁而感到芬芳、清口並富有收斂性快感,久而久
之,茶的含嚼成為人們的一種嗜好。該階段,可說是茶之為飲的前奏。
隨著人類生活的進化,生嚼茶葉的習慣轉變為煎服。即鮮葉洗凈後,置陶罐中加水煮熟,連湯帶葉服用。煎煮而成的茶,雖苦
澀,然而滋味濃郁,風味與功效均勝幾籌,日久,自然養成煮煎品飲的習慣,這是茶作為飲料的開端。
然而,茶由葯用發展為日常飲料,經過了食用階段作為中間過渡。即以茶當菜,煮作羹飲。茶葉煮熟後,與飯菜調和一起食用。
此時,用茶的目的,一是增加營養,一是作為食物解毒。《晏子春秋》記載,"晏子相景公,食脫粟之飯,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又
《爾雅》中,"苦荼"一詞注釋雲"葉可炙作羹飲";《桐君錄》等古籍中,則有茶與桂姜及一些香料同煮食用的記載。此時,茶葉利用
方法前進了一步,運用了當時的烹煮技術,並已注意到茶湯的調味。
秦漢時期,茶葉的簡單加工已經開始出現。鮮葉用木棒搗成餅狀茶團,再曬干或烘乾以存放,飲用時,先將茶團搗碎放入壺中,
注入開水並加上蔥姜和桔子調味。此時茶葉不僅是日常生活之解毒葯品,且成為待客之食品。另,由於秦統一了巴蜀(我國較早傳播
飲茶的地區),促進了飲茶知識與風俗向東延伸。西漢時,茶已是宮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種高雅消遣,王褒《童約》已有"武陽買茶"的
記載。三國時期,崇茶之風進一步發展,開始注意到茶的烹煮方法,此時出現"以茶當酒"的習俗(見《三國志.吳志》),說明華中地
區當時飲茶已比較普遍。到了兩晉、南北朝,茶葉從原來珍貴的奢侈品逐漸成為普通飲料。
隋唐時,茶葉多加工成餅茶。飲用時,加調味品烹煮湯飲。隨著茶事的興旺,貢茶的出現加速了茶葉栽培和加工技術的發展,涌
現了許多名茶,品飲之法也有較大的改進。尤其到了唐代,飲茶蔚然成風,飲茶方式有較大之進步。此時,為改善茶葉苦澀味,開始
加入薄荷、鹽、紅棗調味。此外,已使用專門烹茶器具,論茶之專著已出現。陸羽《茶經》三篇,備言茶事,更對茶之飲之煮有詳細
的論述。此時,對茶和水的選擇、烹煮方式以及飲茶環境和茶的質量也越來越講究,逐漸形成了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