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創衛熱線
『壹』 國家花錢搞創衛是好事,我們江西省上饒市上饒縣搞的雞飛狗跳跟土匪搶劫沒區別,希望有關部門好好查查謝謝
網路知道只是一個進行問題解答的地方,你這問題這邊幫不到你。只能給你出幾個主意。
1。打市長熱線進行問題反饋。當然盡量將問題說清楚明白。
2.每級正府網站上都會有問題反饋或匿名舉報的地方。可以搜集相關證據到網站是進行舉報。
3.找記者。現在很關注輿情,如果反應問題真實,相關部門肯定會及時進行解決的。當地哪個電台專門為大家解決問題的,可以打電話讓記者們采訪。
還有一些其他的途徑,但一般情況下,這三條就能完美解決
『貳』 為什麼株洲要搞國家衛生城市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創建國家衛生城,人人爭做好市民」為主題,以宣傳創建國家衛生城市重大意義、目標要求和健康知識為重點,開展形式多樣、富有實效的中小學創衛宣傳教育實踐活動,切實增強廣大市民的文明衛生意識,擴大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活動的影響力,在全社會大力營造積極參與國家衛生城市建設的良好氛圍。
『叄』 給我提供一些《創衛之後我家的大變化》徵文
從創綠到創衛,近些年來我市城市面貌發生著嬗變。在諸多變化中,市民感受最深的是我們城市的垃圾越來越少了,大堆大堆的垃圾經過處理,在城市的主幹道、居民區及人流量較大的廣場等地消失了。許多市民由衷地感嘆道:「西寧從沒有這么干凈過!」 「創衛之前,家門口正對著一座小山那麼高的垃圾堆,風一吹,陣陣惡臭撲面而來。」多年忍受垃圾堆臭味折磨的王女士談起「垃圾山」搬走後的感想很多。王女士住在原青海燈泡廠家屬院,她告訴記者,2000年青海燈泡廠破產以後留下了一堆建築垃圾,後來這堆垃圾又成了堆生活垃圾的場所,結果,垃圾越堆越高,「好好的一塊地方竟被垃圾逐漸堆積成一座『垃圾山』。夏天的時候,臭味在家裡都能聞到。」王女士說。如今,「垃圾山」占據的地方已經被清理出一塊空地,「據說,社區今後會在這塊地上種草。」 除了破產企業,城鄉接合部也是垃圾死角常年「駐扎」的地方。南川西路49號紅星村巷內的生活垃圾也是個老大難問題。由於該村流動人口較多,村民衛生意識較差,附近住戶多年堆積的生活垃圾,嚴重污染了村內的道路。路人經過這里,都要捂著鼻子疾走。創衛以來,紅星村道路兩邊的垃圾被清理了。為了避免路邊垃圾出現反彈,城中區城管部門在紅星村擺放了一個封閉式垃圾斗,並且義務為其清理。「把路邊的垃圾清理之後,我們才知道原來我們村也可以這么干凈,創衛教會我們愛護自己的生活環境。」村民老楊說。 據了解,治理由於各種原因多年遺留下來的垃圾堆,是市政府今年創衛為群眾所辦的實事之一。創衛以來,市政府組織專門人員對存在的垃圾死角展開調查,並開通創衛熱線,通過群眾舉報的方式了解未處理的垃圾死角。摸清了底數,一場消滅「垃圾山」的戰役在我市全面打響。開展創衛攻堅以來,僅南川西路辦事處已治理了4處大型「垃圾山」,清理出的垃圾達7000噸。 老百姓心中有桿秤,創衛的成效大家看在眼裡。不僅大型垃圾堆少了,就連街上的果皮紙屑也少了。在中心廣場散步的退休老師王先生告訴記者,創衛開展以來,隨著創衛宣傳的深入人心,市民自覺愛護衛生的意識提高了,再加上環衛人員保潔力度的不斷加大,「就連每天人來人往的廣場,現在也很難找到果皮紙屑了。以前,我們總是羨慕發達城市,整潔舒服,現在看看我們西寧,跟他們比一點也不差!」王先生感慨道:「在我的印象里,西寧還從來沒這么干凈過,也沒想到西寧能這么干凈。站在清爽干凈的街頭,我第一次為西寧的衛生狀況自豪。」(來源:西寧晚報 作者:馬盛楠) MuMa゛鑫¨寶 18:43:09 ( 2006年12月19日 14:32 ) 變化一 生活垃圾袋裝化 12月16日上午10點,定海香園小區74幢的住戶虞白雪大媽,像平常一樣,把家裡一天的垃圾「拾綴」進一白色塑料袋內,放入了定點設在樓下的「垃圾桶」內。 記者發現,小區內的這種「定點垃圾桶」,上面都蓋有一種黑塑料袋。小區內的管理人員告訴記者,這些垃圾桶是專門供住戶投放袋裝垃圾的,蓋著的黑塑料袋,是起著「密封」的作用。 由於垃圾中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在堆放腐爛的過程中不僅產生異味,垃圾堆更成為了蚊蠅的「根據地」。據悉,現在垃圾通過實行袋裝化處理後,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小區的環境管理水平,避免了垃圾不封閉造成的臭氣熏天的局面。而且,一定程度上也逼迫小區居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虞大媽還介紹,「袋裝化」前,她家並沒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現在,每次倒垃圾,全家都會自覺地把垃圾初步分類,然後再進行袋裝處理。「記不得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以前,垃圾不裝袋,全亂倒在箱內,沒過半天,箱內就會發出一股腐臭味,發臭的水四處流出,雖然我家住在3樓,但路過的時候聞到這味,也不好受。袋裝化後,這樣的情況就好了許多。」說起前後的感受,虞大媽笑呵呵地說。 背景:所謂的生活垃圾袋裝化,就是把生活垃圾分類裝入一定規格結實的垃圾袋內,定時、定點投放和清運的過程。 2004年,舟山市區已實施生活垃圾袋裝收集,由居民將袋裝的垃圾放至固定地點,由生活垃圾清潔工用人力三輪車上門收集,再就近送達各垃圾中轉站,壓縮後由垃圾壓縮車或封閉車清運至本島團雞山生活垃圾填埋場進行衛生處理。 目前,市區還未實行垃圾分類收集,那些回收利用價值高且易分離的垃圾,一部分由環衛工人把收集到的生活垃圾簡單地分類,一部分由居民直接賣給廢品收購者。 變化二 公廁越來越不像「公廁」 章師傅:「創衛是件好事,我們這里原來的公廁臟得都下不了腳。現在變成了全城最高檔的三星級公廁,我們附近的居民別說不為上廁難,有時沒事,還都往那裡跑。」 星期六的下午,談起對近幾年衛生建設的最大感受,多年經營自行車修理攤的章師傅開玩笑說:公廁越來越不像他記憶中的公廁了。 據章師傅回憶,由於他長期在城區各地修車,遇到「急事」需就近到公廁解決。所以對城裡的各個公廁情況都頗為了解,所以對這方面的印象也就感受最深。 「以前,廁所就是個解決需要的地方,沒人管,大家隨便亂上,也就又臟又臭。那時,公廁在我的印象中,就是那種老遠就能聞到臭味的建築。現在,公廁有人管了,設備也好了,有的廁所不但不臭,還有香熏熏著,聞著臭味找廁所的一招已經行不通了。有些廁所,特別是那座三星級的,如果不是從報上得知,我還以為他是某單位的高檔辦公樓呢。」 背景:定海城區公共廁所共94座。其中一類公廁11座,二類9座,三類72座。沈家門公廁有121座。其中一類4座,二類34座,三類33座。所有公廁中,三類多建於上世紀90年代,一、二類公廁多數建於2000年以後,水廁率達98%,加上社會單位對外開放的公廁,我市目前已較好緩解了群眾「如廁難」的問題。 近期,我市還將對三類廁所進行逐步改造。商業區、重要公共設施、重要交通場所、景點、繁華街道、城市主要幹道等環境要求高的地方的公廁,都將不低於一類標准。 變化三 大街上的果皮箱越來越多 凌金偉說:「以前走在大街上,吃完水果的果皮或擦了鼻的紙巾拿在手裡,走很長的路都找不到果皮箱。現在,大街小巷都增加了漂亮的果皮箱,尤其是步行街,不光方便了市民,也方便了遊客。」 在總府路內開著理發店的凌先生,平常喜歡吃點零食。離他店面20米處,就有一個精緻的果皮箱,於是那個果皮箱也就成了凌先生每回「零食大戰」後的最佳回收站。而在整個步行街,這樣的果皮箱,每隔50米就有一個。據他平日觀察,每隔一段時間,保潔人員都會把街上的果皮箱進行維修、更換,以嶄新的形象,保持著這個城市的面容。「10年前,我在西園商業街開理發店時,整條大街只有兩個果皮箱,後來還被人給破壞了,現在,走在大街上,只要你留意一下,就能發現那些外形漂亮的果皮箱。」 背景:創衛以來,我市的垃圾箱越來越多,目前定海城區玻璃鋼果殼箱480隻,木製63隻。沈家門城區現有玻璃鋼果殼箱435隻,臨城新區共有木製果殼箱50隻。城區中心及主要繁華街道,初步做到了果殼箱的合理分布。 變化四 「牛皮癬」越來越少 家住西關,在浙江海洋學院上班的楊小姐漸漸發現,她現在經過的人民路、環城東路等繁華地段,隨處張貼的各種非法小廣告已越來越少。而據她回憶,就在2年前,這些街道上的電話亭、停車站、路邊燈箱上,貼滿了各種「牛皮癬」。 背景:近年來,我市城管部門在嚴管的同時,還與環衛部門一起合作,通過引進一些小型清洗設備,加快了對街巷「牛皮癬」的清洗頻率。 變化五 老小區越來越「靚」 「以前誰在這兒鍛煉呀,滿眼都是破棚爛瓦。」西園新村居民魏德興一邊在西園小公園里鍛煉一邊說,「現在你瞧,路寬敞了,花草多了,有時還能進行文藝表演呢。」 背景:由於種種原因,我市有相當一批建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住宅小區,基礎設施落後,違章建築集中,狹窄的巷道和低矮的棚戶星羅棋布,環境衛生差,群眾投訴集中。近幾年,我市老小區通過小區「物業化」,加強了居民社區的創衛工作。經過各區、街道等部門長期合力,清理違章建築,取締佔道經營,增加保潔人員,垃圾日產日清,專人長期負責督促小區環境衛生,修補道路及破損牆面,道路綠化、亮化……老小區,也正在變得越來越「靚」了。
『肆』 求【居民成功戰勝出賣居民利益的社區居委會/街道辦】的最近事例,望評介經驗教訓。
新聞上有很多 無非就是往上找唄~~ 在不就打新聞熱線 你不知道往哪找 記者知道 在不寫匿名信 往上級部門
『伍』 我在上饒市儲蓄南路做舊模板生意的,創衛不讓做了。想到上饒市周邊做,又不知道上饒市創衛范圍界限
上饒市創衛范圍界限可以達到每個村落。如果你是做一些創衛不讓做的生意,最好還是別打這個主意了,改行吧。
『陸』 安陽創衛 舉報
打市長熱線12345,一次不行就多打幾次,再不行就給安陽日報打,肯定好使!!!
『柒』 五台創衛徵文稿,650字
從創綠到創衛,近些年來我市城市面貌發生著嬗變。在諸多變化中,市民感受最深的是我們城市的垃圾越來越少了,大堆大堆的垃圾經過處理,在城市的主幹道、居民區及人流量較大的廣場等地消失了。許多市民由衷地感嘆道:「西寧從沒有這么干凈過!」「創衛之前,家門口正對著一座小山那麼高的垃圾堆,風一吹,陣陣惡臭撲面而來。」多年忍受垃圾堆臭味折磨的王女士談起「垃圾山」搬走後的感想很多。王女士住在原青海燈泡廠家屬院,她告訴記者,2000年青海燈泡廠破產以後留下了一堆建築垃圾,後來這堆垃圾又成了堆生活垃圾的場所,結果,垃圾越堆越高,「好好的一塊地方竟被垃圾逐漸堆積成一座『垃圾山』。夏天的時候,臭味在家裡都能聞到。」王女士說。如今,「垃圾山」占據的地方已經被清理出一塊空地,「據說,社區今後會在這塊地上種草。」除了破產企業,城鄉接合部也是垃圾死角常年「駐扎」的地方。南川西路49號紅星村巷內的生活垃圾也是個老大難問題。由於該村流動人口較多,村民衛生意識較差,附近住戶多年堆積的生活垃圾,嚴重污染了村內的道路。路人經過這里,都要捂著鼻子疾走。創衛以來,紅星村道路兩邊的垃圾被清理了。為了避免路邊垃圾出現反彈,城中區城管部門在紅星村擺放了一個封閉式垃圾斗,並且義務為其清理。「把路邊的垃圾清理之後,我們才知道原來我們村也可以這么干凈,創衛教會我們愛護自己的生活環境。」村民老楊說。據了解,治理由於各種原因多年遺留下來的垃圾堆,是市政府今年創衛為群眾所的實事之一。創衛以來,市政府組織專門人員對存在的垃圾死角調查,並開通創衛熱線,通過群眾舉報的方式了解未處理的垃圾死角。摸清了底數,一場消滅「垃圾山」的戰役在我市全面打響。開展創衛攻堅以來,僅南川西路事處已治理了4處大型「垃圾山」,清理出的垃圾達7000噸。老百姓心中有桿秤,創衛的成效大家看在眼裡。不僅大型垃圾堆少了,就連街上的果皮紙屑也少了。在中心廣場散步的退休老師王先生告訴記者,創衛開展以來,隨著創衛宣傳的深入人心,市民自覺愛護衛生的意識提高了,再加上環衛人員保潔力度的不斷加大,「就連每天人來人往的廣場,現在也很難找到果皮紙屑了。以前,我們總是羨慕發達城市,整潔舒服,現在看看我們西寧,跟他們比一點也不差!」王先生感慨道:「在我的印象里,西寧還從來沒這么干凈過,也沒想到西寧能這么干凈。站在清爽干凈的街頭,我第一次為西寧的衛生狀況自豪。」(來源:西寧晚報作者:馬盛楠)MuMa゛鑫¨寶18:43:09(2006年12月19日14:32)變化一生活垃圾袋裝化12月16日上午10點,定海香園小區74幢的住戶虞白雪大媽,像平常一樣,把家裡一天的垃圾「拾綴」進一白色塑料袋內,放入了定點設在樓下的「垃圾桶」內。記者發現,小區內的這種「定點垃圾桶」,上面都蓋有一種黑塑料袋。小區內的管理人員告訴記者,這些垃圾桶是專門供住戶投放袋裝垃圾的,蓋著的黑塑料袋,是起著「密封」的作用。由於垃圾中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在堆放腐爛的過程中不僅產生異味,垃圾堆更成為了蚊蠅的「根據地」。據悉,現在垃圾通過實行袋裝化處理後,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小區的環境管理水平,避免了垃圾不封閉造成的臭氣熏天的局面。而且,一定程度上也逼迫小區居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虞大媽還介紹,「袋裝化」前,她家並沒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現在,每次倒垃圾,全家都會自覺地把垃圾初步分類,然後再進行袋裝處理。「記不得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以前,垃圾不裝袋,全亂倒在箱內,沒過半天,箱內就會發出一股腐臭味,發臭的水四處流出,雖然我家住在3樓,但路過的時候聞到這味,也不好受。袋裝化後,這樣的情況就好了許多。」說起前後的感受,虞大媽笑呵呵地說。背景:所謂的生活垃圾袋裝化,就是把生活垃圾分類裝入一定規格結實的垃圾袋內,定時、定點投放和清運的過程。2004年,舟山市區已實施生活垃圾袋裝收集,由居民將袋裝的垃圾放至固定地點,由生活垃圾清潔工用人力三輪車上門收集,再就近送達各垃圾中轉站,壓縮後由垃圾壓縮車或封閉車清運至本島團雞山生活垃圾填埋場進行衛生處理。目前,市區還未實行垃圾分類收集,那些回收利用價值高且易分離的垃圾,一部分由環衛工人把收集到的生活垃圾簡單地分類,一部分由居民直接賣給廢品收購者。變化二公廁越來越不像「公廁」章師傅:「創衛是件好事,我們這里原來的公廁臟得都下不了腳。現在變成了全城最高檔的三星級公廁,我們附近的居民別說不為上廁難,有時沒事,還都往那裡跑。」星期六的下午,談起對近幾年衛生建設的最大感受,多年經營自行車修理攤的章師傅開玩笑說:公廁越來越不像他記憶中的公廁了。據章師傅回憶,由於他長期在城區各地修車,遇到「急事」需就近到公廁解決。所以對城裡的各個公廁情況都頗為了解,所以對這方面的印象也就感受最深。「以前,廁所就是個解決需要的地方,沒人管,大家隨便亂上,也就又臟又臭。那時,公廁在我的印象中,就是那種老遠就能聞到臭味的建築。現在,公廁有人管了,設備也好了,有的廁所不但不臭,還有香熏熏著,聞著臭味找廁所的一招已經行不通了。有些廁所,特別是那座三星級的,如果不是從報上得知,我還以為他是某單位的高檔公樓呢。」背景:定海城區公共廁所共94座。其中一類公廁11座,二類9座,三類72座。沈家門公廁有121座。其中一類4座,二類34座,三類33座。所有公廁中,三類多建於上世紀90年代,一、二類公廁多數建於2000年以後,水廁率達98%,加上社會單位對外開放的公廁,我市目前已較好緩解了群眾「如廁難」的問題。近期,我市還將對三類廁所進行逐步改造。商業區、重要公共設施、重要交通場所、景點、繁華街道、城市主要幹道等環境要求高的地方的公廁,都將不低於一類標准。變化三大街上的果皮箱越來越多凌金偉說:「以前走在大街上,吃完水果的果皮或擦了鼻的紙巾拿在手裡,走很長的路都找不到果皮箱。現在,大街小巷都增加了漂亮的果皮箱,尤其是步行街,不光方便了市民,也方便了遊客。」在總府路內開著理發店的凌先生,平常喜歡吃點零食。離他店面20米處,就有一個精緻的果皮箱,於是那個果皮箱也就成了凌先生每回「零食大戰」後的最佳回收站。而在整個步行街,這樣的果皮箱,每隔50米就有一個。據他平日觀察,每隔一段時間,保潔人員都會把街上的果皮箱進行維修、更換,以嶄新的形象,保持著這個城市的面容。「10年前,我在西園商業街開理發店時,整條大街只有兩個果皮箱,後來還被人給破壞了,現在,走在大街上,只要你留意一下,就能發現那些外形漂亮的果皮箱。」背景:創衛以來,我市的垃圾箱越來越多,目前定海城區玻璃鋼果殼箱480隻,木製63隻。沈家門城區現有玻璃鋼果殼箱435隻,臨城新區共有木製果殼箱50隻。城區中心及主要繁華街道,初步做到了果殼箱的合理分布。變化四「牛皮癬」越來越少家住西關,在浙江海洋學院上班的楊小姐漸漸發現,她現在經過的人民路、環城東路等繁華地段,隨處張貼的各種非法小廣告已越來越少。而據她回憶,就在2年前,這些街道上的電話亭、停車站、路邊燈箱上,貼滿了各種「牛皮癬」。背景:近年來,我市城管部門在嚴管的同時,還與環衛部門一起合作,通過引進一些小型清洗設備,加快了對街巷「牛皮癬」的清洗頻率。變化五老小區越來越「靚」「以前誰在這兒鍛煉呀,滿眼都是破棚爛瓦。」西園新村居民魏德興一邊在西園小公園里鍛煉一邊說,「現在你瞧,路寬敞了,花草多了,有時還能進行文藝表演呢。」背景:由於種種原因,我市有相當一批建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住宅小區,基礎設施落後,違章建築集中,狹窄的巷道和低矮的棚戶星羅棋布,環境衛生差,群眾投訴集中。近幾年,我市老小區通過小區「物業化」,加強了居民社區的創衛工作。經過各區、街道等部門長期合力,清理違章建築,取締佔道經營,增加保潔人員,垃圾日產日清,專人長期負責督促小區環境衛生,修補道路及破損牆面,道路綠化、亮化……老小區,也正在變得越來越「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