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詩格諾溫州有多少連鎖店
① 溫州歐諾服飾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溫州歐諾服飾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是一家專業的服裝生產企業,公司致力於典雅、時尚休閑服裝的發展,旗下「歐詩格諾」品牌,以新穎的款式、精湛的工藝、卓越的品質和不同的營銷方式。
法定代表人:李建亮
成立時間:2006-05-23
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30302000051391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溫州市鹿城區龍方工業區4-6號地塊(溫州市亞金金屬材料有限公司第三層)
② 古代歐洲
一、最骯臟的刺殺:荷蘭國父的悲歌
1568年的搗毀聖像運動揭開了荷蘭反抗西班牙統治,爭取獨立的序幕。在這場運動中,荷蘭當時最大的貴族--威廉.奧倫治(奧倫治親王)的向背舉足輕重,就階級情感來說,他受過西班牙前國王卡洛斯的厚恩,就民族情感來說,身邊荷蘭人民的吶喊和鮮血又使他寢食難安。一度搖擺不定的他,最終終於同荷蘭人民站到了一起,走上了反抗當時最強大的帝國--西班牙帝國的不歸路。
從此,他成為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的眼中釘,肉中刺,成為全國頭號通緝犯。菲利普二世懸賞巨額賞金要他的人頭。
經過多年的浴血奮戰,奧倫治親王領導下的荷蘭獨立力量在尼德蘭北方站穩了腳跟。荷蘭各省准備在1584年7月12日擁戴德高望重的他為國王。但在大喜日子到來之前兩天,悲劇發生了。
7月10日,奧倫治親王與雷瓦登市長共進午餐後,正在閑談中,侍衛上來報告說:"巴爾塔薩已經辦好了護照等一切手續,特來領取幾封親王寫給法國公使的信件。"
巴爾塔薩是個法國人,職務是為親王往法國傳遞信息的驛使,剛剛到親王身邊做事不久。
當奧倫治親王走下樓梯時,已經隱藏在樓梯口旁一個圓柱後面的巴爾塔薩,突然向親王猛撲過去,舉起手(蟹)槍開了三槍,槍槍打在親王的要害處,一代偉人就此倒下,永遠沒有起來了。
刺客趕忙逃跑,但在門口正好踏到一堆狗屎滑倒在地,當場被活捉。他供出自己是菲利普二世派來的奸細,刺殺親王的目的僅僅是為了贏得菲利普二世的巨額賞金和爵位。最後,他在受到烙鐵、刀刮等酷刑之後被斬首。
奧倫治親王的子孫繼承了他荷蘭執政的位置,最終贏得了荷蘭獨立,並成為荷蘭時代相襲的王室。
二、最意外的刺殺:整個法蘭西在哭泣
16世紀是法國在向一個成熟的近代民族國家轉型過程中的艱難時期。剛剛完成了國家的統一和中央集權,又陷入了天主教和新教的剪不斷,理還亂的復雜紛爭之中。在當時整個歐洲的宗教沖突之中,形勢最復雜的是法國,因為天主教和新教力量勢均力敵。自1572年"恐怖的聖巴托羅謬之夜"以來,法國陷入了長期的內戰和騷亂之中,在此後連續有兩個國王遇刺身亡,其中亨利三世是因為背叛了自己的天主教陣營,轉而同情甚至幫助新教而被一個天主教狂熱分子刺殺,而亨利四世(1589-1610年在位)的遇刺身亡,則更為出人意料。
亨利四世原是法國南部邊境一個叫納瓦拉的小邦的國王,為新教徒。因亨利三世無嗣而亡,作為後者遠親的亨利四世得以繼承王位。當時法國處於宗教戰爭|"胡格諾戰爭"之中,亨利四世親自上陣廝殺,顯示了極好的軍事才能。但真正顯示亨利四世的偉大人格的是1593年,鑒於法國天主教徒佔多數的現實,亨利四世毅然宣布自己改信天主教,接著在1598年宣布"南特法令",宣布天主教為法國國教,同時承認新教的信仰自由和應有地位。"南特法令"是西方最早體現宗教寬容精神的傑作,最終給法國帶來了和平。此後亨利四世致力與發展生產、恢復經濟,卓有成效。
1610年的一天,亨利四世去探望大臣蘇利途中經過一條狹隘的街道,前面兩輛車相撞堵塞了交通,國王的車右輪又陷在溝里。這時,國王的車正好停在一個店鋪門前,而店鋪的招牌上畫著一支箭射穿一顆戴著王冠的心。尾隨在後面的一個叫拉韋拉克的瘋子,或許從中受到某種啟示,腳踏車猛然向國王刺去,國王大聲呼喊"我被刺啦"!,拉韋拉克又刺了第二刀,隨後當場被捉,他也沒想逃跑。
拉韋拉克據說是個瘋子,有一種強烈的慾望時刻在困擾著他,那就是行刺國王,人們還給這種病起了名字,叫弒君病。
後來,安娜王後(亨利四世的兒媳)輔助未成年的路易十四時,曾對他說,要學你的祖父(亨利四世),不要學你的父親(路易十三),路易十四問為什麼,安娜說,亨利四世去世時,大家都哭,而路易十三去世時,大家都笑。不錯,法國歷史上的名君很多,有查理曼大帝、路易十四、拿破崙等,但像亨利四世這樣在功業上和人格上都無可指摘的,只有他一人。
三、最浪漫的刺殺:化裝舞會上的黑手
當今的瑞典,在外人眼中無異於世外桃源,以高收入、高福利、高文明聞名於世。然而你是否知道,瑞典歷史上也有過貪污成風,秩序混亂的時代,那是在18世紀中期,瑞典在遭受了北方戰爭失敗的重創之後,貴族乘機奪權,進入了所謂的"自由時代"。
1772年,受制於貴族統治多年的古斯塔夫三世(1771-1792年在位),利用貴族階級內部的矛盾,以及僧侶、市民、平民三個階級對貴族的不滿,發動了一場不流血的政變,解散了國務會議,恢復了專*制王權。就這個角度來說,他倒也算一代雄主。
但他在奪取權力之後,卻不但未能解決國內的財政危機,反而冒險挑起與俄國的戰爭,結果損失慘重,國內大批軍官嘩變。他的生活也十分奢華,他迷戀話劇,被後人成為"天才演員"。
這里還要補充說明一下化裝舞會。化裝舞會是歐洲宮廷中十分流行的一種娛樂,就是在舞會中戴上假面具,把自己化裝成神仙、鬼怪等,這樣就有利於毫無拘束地投入到舞會中去。
1792年3月16日,古斯塔夫三世准備參加晚上的化裝舞會。有人向他告密說,拒可靠消息,晚上有人要向他下毒手,古斯塔夫聽了哈哈大笑,因為類似的謠言他已聽過不下幾十次,還不都是空穴來風。當天晚上當舞會進行到高潮時突然有個人從背後向國王開了一槍。舞會頓時慘叫陣陣,亂成一團,兇手乘亂逃跑,但沒跑出多遠便被抓獲。
兇手是一個叫做安斯特洛姆的御林軍隊長,而他的後台是當時的大貴族--皮薩林將軍。古斯塔夫抑制貴族階層的政策使貴族中有不少人對他切齒痛恨,加上對他的經濟政策和外交政策不滿,使他周圍形成了一個要除去他的集團。
13天後,古斯塔夫醫治無效去世,臨終前留下兩句話:"殺他的是法國的雅各賓派,寬恕殺他的人。"但兇手被鐐銬示眾之後連抽三天的鞭刑,最後砍頭分屍投入海中。
四、最慘烈的刺殺:西班牙國王婚禮血案
1808年拿破崙對西班牙的入侵,挑起了蘊藏在西班牙人民心中的激情,西班牙從18世紀一個死氣沉沉的角落,變成了19世紀歐洲中革(蟹)命次數最多、最激烈的國家。斐迪南七世依靠人民復國,最終卻背叛並鎮*壓人民的卑鄙行徑,使西班牙王室一度成了眾矢之的。在他女兒伊莎貝爾二世時期,反抗達到高峰,她在位期間,總共改組了41次政(蟹)府,頒布了7部憲法,各政治勢力發動了15次暴動,她本人也遭受了兩次未遂刺殺。1868年,她在一次政變中被迫流亡國外。
後來,伊莎貝爾二世的兒子阿方索十二世回國復位,西班牙的局勢平靜了一段時間,直到他的兒子阿方索十三世(1886-1931年在位)時期。
阿方索十三世還是一個胎兒的時候,他的父王就因病逝去,他一出世就成為國王(這樣的例子,在歐洲歷史上只有兩例),長大後成為一位任性而熱情的一國之主。19歲的時候,對英國的一次訪問,使他迷上了"歐洲老祖母"維多利亞女王的外孫女--維多利亞.歐亨尼婭,兩位出身高貴的青年一見鍾情,私定終身。由於恐懼歐亨尼婭可能帶有英國王室的家族病---血友病的致病因子,他們的婚約在西班牙遭到強烈反對,但最後,他終於說服了他的母親---有"德行夫人"之稱的太後克里斯蒂娜。
據說,歐亨尼婭的教母曾贈給她一串珍珠項鏈,但同時囑咐她在婚禮時不要戴上,因為很久以前一位吉卜賽女巫曾經預言,如果新娘戴上這串項鏈,她日後將流出如珍珠那麼多的眼淚,但歐亨尼婭將之當作童話,在婚禮上戴了那串神秘的項鏈。
婚禮在1906年5月31日進行。當隊伍行至狹窄的馬約爾大街時,從一棟樓上掉下來一束鮮花,花中藏有一顆炸彈,在新郎和新娘的御用馬車前炸開了,一時間煙塵四起,血肉橫飛。這場慘劇,總共造成22人死亡,70多人受傷,不過國王和王後幸運地從血肉堆里逃出生天。吉卜賽女巫的預言應驗了,這只是這對新人一生厄運的開端,他們即將面對的,是西班牙最動盪的歲月......
行刺者叫莫拉爾,是一位極端的無政(蟹)府主義者。在慘案發生前一天,曾有人看見他一次又一次地在樓上拋東西下來,以為他神經有問題,並不在意,原來他是為了測算物體到達地面的准確時間。後來,他在即將被逮捕的時候自殺身死。
五、最冷酷的刺殺:葡萄牙君主制的覆滅
在西班牙王室血案發生後兩年,即1908年,伊比利亞半島上的另一個國家---葡萄牙發生了一宗對歷史影響更大的刺殺事件。
19世紀末,葡萄牙的共和派與失意王黨分子、共濟會站在一起,謀求顛覆葡萄牙王室的統治。
葡萄牙當時的國王卡洛斯一世(1889-1908年在位)是個很有才華的人,但兩件事使他喪失了民心,一是1890年,他企圖將非洲的兩個殖民地--安哥拉和莫三比克連接起來,遭英國反對,在英國武力威脅下,被迫撤軍,放棄連接兩個殖民地的計劃,使國內不滿。另一是在1906年,任命強硬派王黨分子佛朗哥擔任首相,而佛朗哥是個不得人心的獨裁者。
1908年,卡洛斯國王和他的長子---王儲路易.菲利普在王宮門前的廣場上被兩名共和黨激進分子開槍打死(這個案件的背景從來沒有被徹底查清)。他的幼子,年只18的曼努埃爾二世繼承王位。此後國內局勢一直動盪,兩年後,葡萄牙資產階級革(蟹)命爆發,曼努埃爾找不到任何人為他賣命,只好黯然出逃到英國。
曾經出過"征服者"阿方索、若昂大帝等傑出帝王的葡萄牙王室的統治,至此永遠劃上了句號,留在它背後的,只剩下一連串的嘆息......
六、最憂傷的刺殺:不曾擁有童話的茜茜公主
1848年歐洲各國革(蟹)命風潮湧起,受打擊最嚴重的當屬位於歐洲心臟地帶的,復雜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織在一起的奧地利帝國。在這場風暴中,年輕的王子---弗朗茲.約瑟夫被推上了皇位,他沒有想到,他在這個寶座上一坐就是68年。
10多年後,又一場風暴到來了,在義大利統一運動和德意志統一運動中,作為守舊勢力代表的奧地利一再遭到打擊,被迫放棄自己的德意志定位,轉而向國內的匈牙利人讓步,將奧地利一元制帝國改組成奧匈帝國---一個二元制的帝國。
在歐洲歷史上,奧匈帝國註定是一個倒霉的角色,它在屈辱的背景下誕生,又最終在屈辱的風暴中土崩瓦解。為了維持這么一個龐大的民族組合體,它的統治者---哈布斯堡家族的成員成為國內各族的民族主義者,以及奧地利本身的自由主義者,還有周邊虎視眈眈的大國的公敵。其王室成員幾乎個個都曾遭到過刺殺,弗朗茲.約瑟夫本身就遭到過數次未遂刺殺。
但這個帝國中最有名的卻不是這個長命的皇帝,而是他的妻子伊麗莎白---來自巴伐利亞的茜茜公主。
茜茜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她的故事被拍成了電影,風靡歐美。15歲時代替了她的姐姐,被年輕奧地利皇帝選中,從那一天開始,她的命運就和這個老大帝國捆在了一起。茜茜喜歡做詩、騎馬、游歷,但她的一生一直是浸泡著淚水的。從她唯一的兒子魯道夫自殺身亡那一天開始,她的心"實際上已經隨他而去,只剩下了一個日漸衰老的軀體"。
1898年,茜茜到日內瓦旅遊。9月10日中午她准備乘船離開。當她帶著侍者向碼頭走去時,一個埋伏在那裡的名叫盧切尼人猛然拔出錐子,對著她的胸部戳去,錐子又尖又細,茜茜從地上爬了起來,自己走到船上。可是,剛一上船,她就倒了下去。身邊的宮廷命婦連忙解開她的衣襟,發現胸口上有一個很小的血點。船長命令船掉頭回岸,人們用擔架把她抬回旅館,在旅館里,醫生切開了皇後的肘窩動脈,血不再往外噴涌,茜茜死了。
盧切尼是一個義大利無政(蟹)府主義者,行刺的目的一是為了成名,二是出於無政(蟹)府主義對王室的仇恨,三是源於義大利人對奧匈帝國的傳統敵對情緒。
七、影響最大的刺殺:引爆世界大戰的一槍
19世紀以來,老牌封建帝國土耳其在衰落的同時,在整個歐洲民族主義浪潮影響下巴爾乾地區民族主義也日益高漲。但一來巴爾乾地區的民族國家已經消失了數百年,各民族和疆界的劃分十分模糊,另一方面巴爾干周圍的大國環伺,把巴爾干看成是可以肆意宰割的五花肉。
這使得這個地區的形勢十分復雜,自19世紀中葉以來,就成為歐洲歷次矛盾沖突的焦點地區,有"歐洲的火葯庫"之稱。
對巴爾乾地區反抗土耳其的民族解放運動,各大國反應不一。俄羅斯以"全世界斯拉夫兄弟的保護者"自居,一向煽動和支持這個地區的民族運動。奧地利則由於自身統治下也有許多斯拉夫民族,害怕革(蟹)命會燃燒到自己轄區內,而主張保持現狀。英法等國則根據自身利益及具體形勢的變化相機而動。到了20世紀初巴爾干各民族脫離土耳其已成定局,奧匈帝國也一該以往的保守態度,轉而積極向這個地區伸手了。
1912年和1913年,在巴爾干各國因領土劃分問題引起的兩次小規模戰爭中,塞爾維亞接連獲勝。塞爾維亞國內的民族分子大為振奮,堅定了他們的奮斗目標:建立一個以塞爾維亞為主導的包括南部斯拉夫各民族在內的國家,而要實現這個目標的頭號敵人就是奧匈帝國。
早在1908年,奧匈帝國正式宣布吞並波黑地區(實際上已佔領多時),此舉引起了塞爾維亞的嚴重抗議,奧匈帝國也向塞爾維亞邊境集結軍隊,局勢緊張,史稱"波斯尼亞危機"後來在列強干預下,塞爾維亞被迫讓步。但塞爾維亞國內的仇奧情緒卻在不斷擴張,不少人認為奧匈帝國下一步將要吞並塞爾維亞,用"妖魔化的奧匈"來形容此時塞爾維亞人眼中的奧國再確切不過了。
就在這種背景下,奧匈帝國老皇帝約瑟夫的侄子---王儲斐迪南大公夫婦卻選擇了在塞爾維亞國恥日這一天出巡波斯尼亞,此舉被許多塞爾維亞人認為是對塞爾維亞肆無忌憚的侮辱,而且在波斯尼亞舉行的軍事演習就是以塞爾維亞作為假想敵的。1914年6月28日,在觀看完軍事演習之後,斐迪南偕同妻子,坐著敞蓬車,在總督和市長的陪同下前往市政廳。當車隊行到鬧市中心時,埋伏在路旁的波斯尼亞青年查卜林諾維奇沖上前去,向斐迪南的汽車投擲一枚炸彈,但沒有命中,只是傷了一名隨從軍官。斐迪南故作鎮靜,命令車隊繼續前進。在參加完市政廳的儀式後乘車返回,行駛到一個街道的拐彎處時,車速突然慢了下來隱藏在路旁的塞爾維亞青年普林西波,疾步上前,用手(蟹)槍對准斐迪南夫婦連發兩槍。彈無虛發,兩槍打死了兩個人。
行刺者普林西波是"青年波斯尼亞"組織的成員,這是一起經過精心策劃和籌備的刺殺事件。行刺後普林西波自知難逃此劫,自殺身亡。
斐迪南夫婦和普林西波是不共戴天的仇敵,但他們也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是極端民族主義思想的犧牲品。
後來發生的大家都很熟悉了,歐洲各國的矛盾因這一事件而激化,原本已經劍拔弩張的形勢,終於一發不可收拾,一個又一個的國家被捲入到戰爭之中,分成兩大集團廝殺。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在這場浩劫中,歐洲實際上沒有獲勝者。
八、最堅定的刺殺:解放農奴=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
1814年,當亞歷山大一世率領大軍威風凜凜賓士在法蘭西大地上時,作為打敗拿破崙的主力的沙皇俄國,其榮耀也達到了高峰。此後40年中,俄國以"神聖同盟"骨乾的身份,扮演"歐洲憲兵"的角色,包括出兵鎮壓了本來與己無關的匈牙利革(蟹)命。
但1853-1856年的克里木戰爭使沙俄從榮耀的頂端跌落到了恥辱的谷底,本來想從多年的手下敗將土耳其身上再咬下一塊肥肉,沒想到遭遇英、法兩國的橫加干涉,在這場戰爭中,沙俄的落後和腐敗暴露無遺,從槍到船到路,都於英法差了一大截。沙皇尼古拉一世在作戰連連敗北的情況下精神崩潰服毒自殺。重振這個老大帝國的重任落在了他的兒子---亞歷山大二世(1855-1881年在位)身上。
亞歷山大二世明白落後的農奴制已經成為俄國進步的瓶頸,這個問題牽涉面是如此之廣,以至於歷代多少雄主,包括彼得一世和葉卡捷琳娜二世都不敢去觸動它。但歷史已經將責任無可推卻地放到了亞歷山大二世面前,遲一天改革,問題就更嚴重一步。
1861年,沙皇終於下詔進行改革。在解放宣布農奴獲得人身自由的同時,又規定全部土地仍然歸地主所有,農民可以按照規定贖買一小塊土地,但贖金常常高出土地實際價格兩三倍。亞歷山大本想使農奴主和農奴都感激自己,但被解放的農奴感受到最多的卻是混亂和不知所措,他們得到的土地比改革前使用的實際上減少了,紛紛認為自己受騙。結果,農民的反抗斗爭更加激烈,1860年農民騷動126次,而改革之年1861年增至1176次。
亞歷山大二世是歐洲歷史上遭到刺殺最多的帝王之一。從1866年到1880年,亞歷山大二世遭到的精心策劃的未遂刺殺至少有5次。1879年,新成立的激進組織民意黨執行委員會判處亞歷山大二世死刑,組成了專門的刺殺組織,訓練專門的刺殺人員。亞歷山大成為靶子的原因,除了上述的改革遭到反感之外,俄國政治體制的落後也是重要原因,而亞歷山大晚年腐化的生活看來也已經不能再推動歷史的發展了。
在經過兩次未遂刺殺之後,民意黨的不懈努力終於得到了回報。1881年3月1日,沙皇的馬車從冬宮出來轉過街角,早已埋伏在那裡的羅斯薩柯夫沖上前投出一顆炸彈,將沙皇的衛兵炸成重傷。沙皇以為自己又逃過一次刺殺,他從馬車里出來,想察看傷者的傷情並說幾句安慰的話,這時又一顆炸彈飛了過來,沙皇倒在血泊之中,行刺者叫格里涅維茨基,他本人也被炸死。
當天下午,亞歷山大二世因流血過多而死。他的改革成了他被殺的重要原因,這也許是他當初怎麼也想不到的。
歷史是最公正的裁判,亞歷山大二世的改革盡管不徹底,但終被證明是推動歷史進步的。
③ 黑色風衣裡面穿什麼比較搭配
歐詩格諾黑色休閑褲
韓版黑色中幫磨砂皮鞋
卡賓黑色襯衫
襯衫裡面一件V領保暖內衣
巴寶莉格子黑灰色系圍巾
典型的英倫風格
唯一擔心的就是怕這樣搭配太帥了
追問
整的真齊=,=我怕我出去被CT抓走阿~
④ 名牌女裝叫歐詩比呢的嗎
歐詩格諾,由國際名牌加工企業上海丹奇服飾創辦的專業男褲品牌,主要銷往日本、香港及東南亞市場
⑤ 溫州哪裡牛仔褲好
看你要買什麼檔次的牛仔褲了
不到80的,火車站,路邊攤,淘寶上也有很多。
80-200的,歐詩格諾,ABX等等,都有專賣店,人民路,5馬街有
200以上,各大商場都有。
專業一點的牛仔褲牌子是LEE和LEVIS。呵呵不過很貴,我是買不起了。
我平時基本上是去JACK JONES和 馬克 華非 買褲子。
忘了,我是以男人的角度。
不過女孩子買牛仔褲也差不多。
⑥ 歐洲歷史上著名暗殺者有哪些
【1】最骯臟的刺殺:荷蘭國父悲歌
1568年的搗毀聖像運動揭開了荷蘭反抗西班牙統治,爭取獨立的序幕。在這場運動中,荷蘭當時最大的貴族——威廉·奧倫治(奧倫治親王)的向背舉足輕重,就階級情感來說,他受過西班牙前國王卡洛斯的厚恩;就民族感情來說,身邊荷蘭人民的吶喊和鮮血又使他寢食難安。一度搖擺不定的他,最終終於同荷蘭人民站到了一起,走上了反抗當時最強大的帝國——西班牙帝國的不歸路。
從此,他成為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的眼中釘、肉中刺,成為全國頭號通緝犯。菲利浦二世懸賞巨額賞金要他的人頭。
經過多年的浴血奮戰,奧倫治親王領導下的荷蘭獨立力量在尼德蘭北方站穩了腳跟。荷蘭各省准備在1584年7月12日擁戴德高望重的他為國王。但在大喜日子到來之前兩天,悲劇發生了。
7月10日,奧倫治親王與雷瓦登市長共進午餐後,正在閑談中,侍衛上來報告說:「巴爾塔薩已經辦好了護照等一切手續,特來領取幾封親王寫給法國公使的信件。」
巴爾塔薩是個法國人,職務是為親王往法國傳遞信息的驛使,剛剛到親王椹做事不久。
當奧倫治親王走下樓梯時,已經隱藏在樓梯口旁一個圓柱後面的巴爾塔薩,突然向親王猛撲過去,舉起手槍開了三槍,槍槍打在親王的要害處,一代偉人就此倒下,永遠沒有起來了。
刺客趕忙逃跑,但在門口正好踏到一堆狗屎滑倒在地,當場被活捉。他供出自己是菲利浦二世派來的奸細,刺殺親王的目的僅僅是為了贏得菲利浦二世的巨額賞金和爵位。最後,他在受到烙鐵、刀刮等酷刑之後被斬首。
奧倫治親王的子孫繼承了他荷蘭執政的位置,最終贏得了荷蘭獨立,並成為荷蘭時代析襲的王室。
【2】最意外的刺殺:整個法蘭西在哭泣
16世紀是法國在向一個成熟的近代民族國家轉型過程中的艱難時期。剛剛完成了國家的統一和中央集權,又陷入了天主教和新教的剪不斷、理還亂的復雜糾紛之中。在當時整個歐洲的宗教沖突之中,形勢最復雜的是法國,因為天主教和新教力量勢均力敵。自1572年「恐怖的聖巴托羅繆之夜」以來,法國陷入了長期的內戰和騷亂之中,在此後連續有兩個國王遇刺身亡,其中亨利三世是因為背叛了自己的天主教陣營,轉而同情甚至幫助新教而被一個狂熱分子刺殺,而亨利四世(1589~1610年在位)的遇刺身亡,則更為出人意料。
亨利四世原是法國南邊境一個叫納瓦拉的小邦的國王,為新教徒。因亨利三世無嗣而亡,作為後者遠親的亨利四世得以繼承王位。當時法國處於宗教戰爭「胡格諾戰爭」之中,亨利四世親自上陣廝殺,顯示了極好的軍事才能。但真正顯示亨利四世的偉大人格的是1593年,鑒於法國天主教徒佔多數的現實,亨利四世毅然宣布自己改信天主教,接著在1598年宣布「南特法令」,宣布天主教為法國國教,同時承認新教的信仰自由和應有地位。「南特法令」是西方最早體現宗教寬容精神的傑作,最終給法國帶來了和平。此後亨利四世致力於發展生產、恢復經濟,卓有成效。
1610年的一天,亨利四世去探望大臣蘇利途中經過一條狹隘的街道,前面兩輛車相撞堵塞了交通,國王的車右輪又陷在溝里。這時,國王的車正好停在一個店鋪門前,而店鋪的招牌上畫著一支箭射穿一顆戴著王冠的心。尾隨在後面的一個叫拉偉拉克的瘋子,或許從中受到某種啟示,腳踏車猛然向國王刺去,國王大聲呼喊「我被刺啦」!而在這時,拉偉拉克又刺了第二刀,隨後被當場被捉,他也沒想逃跑。
拉偉拉克據說是個瘋子,有一種強烈的慾望時刻在困擾著他,那就是行刺國王,人們還給這種病起了名字,叫弒君病。
後來,安娜王後(亨利四世的兒媳)輔助未成年的路易十四時,曾對他說,要學你的祖父(亨利四世),不要學你的父親(路易十三),路易十四問為什麼,安娜說,亨利四世去世時,大家都哭;而路易十三去世時,大家都笑。不錯,法國歷史上的明君很多,有查理曼大帝、路易十四、拿破崙等,但像亨利四世這樣在功業上和人格上都無可指責的,只有他一人。
【3】最浪漫的刺殺:化裝舞會上的黑手
當今的瑞典,在外人眼中無異於世外桃源,以高收入、搞福利、高文明聞名於世。然而你是否知道,瑞典歷史上也有過貪污成風、秩序混亂的時代,那是在18世紀中期,瑞典在遭受了北方戰爭失敗的重創之後,貴族乘機奪權,進入了所謂的「自由時代」。
1772年,受制於貴族統治多年的古斯塔夫三世(1771~1792年在位),利用貴族階級內部的矛盾,以及僧侶、市民、平民三個階級對貴族的不滿,發動了一場不流血的政變,解散了國務會議,恢復了專制王權。就這個角度來說,他倒也算一代雄主。
但他在奪取權力之後,卻不但未能解決國內的財政危機,反而冒險挑起與俄國的戰爭,結果損失慘重,國內大批軍官嘩變。他的生活也十分奢華,他迷戀話劇,被後人稱為「天才演員」。
這里還要補充說明一下化裝舞會。化裝舞會是歐洲宮廷中十分流行的一種娛樂,就是在舞會中戴上假面具,把自己化裝成神仙、鬼怪等,這樣就有利於毫無拘束地投入到舞會中去。
1792年3月16日,古斯塔夫三世准備參加晚上的化裝舞會。有人向他告密說,據可靠消息,晚上有人要向他下毒手,古斯塔夫三世聽了哈哈大笑,因為類似的謠言他已聽過不下幾十次,還不都是空穴來風。當天晚上當舞會進行到高潮時,突然有個人從背後向國王開了一槍。舞會頓時慘叫陣陣,亂成一團。兇手乘亂逃跑,但沒跑出多遠便被抓獲。
兇手是一個叫安斯特洛姆的御林軍隊長,而他的後台是當時的大貴族——皮薩琳將軍。古斯塔夫三世抑制貴族階層的政策使貴族中有不少人對他切齒痛恨,加上對他的經濟政策和外交政策不滿,使他周圍形成了一個要除去他的集團。
13天後,古斯塔夫三世醫治無效去世,臨終前留下兩句話:「殺他的是法國的雅各賓派,寬恕殺他的人。」但兇手被鐐銬示眾之後連抽三天的鞭刑,最後砍頭分屍投入海中。
【4】最慘烈的刺殺:西班牙國王婚禮血案
1808年拿破崙對西班牙的入侵,挑起了蘊藏在西班牙人民心中的激情,西班牙從18世紀一個死氣沉沉的角落,變成了19世紀歐洲中革命次數最多、最激烈的國家。斐迪南七世依靠人民復國,最終卻背叛並鎮壓人民的卑鄙行徑,使西班牙王室一度成了眾矢之的。在他兒女伊莎貝爾二世時期,反抗達到高峰,她在位期間,總共改組了41次政府,頒布了7部憲法,各地政治勢力發起了15次暴動,她本人也遭受了兩次未遂刺殺。1868年,她在一次政變中被迫流亡國外。
後來,伊莎貝爾二世的兒子阿方索十二世回國復位,西班牙的局勢平靜了一段時間,直到他的兒子阿方索十三世(1886~1931年在位)時期。
阿方索十三世還是一個胎兒的時候,他的父王就因病逝去,他一出生就成為國王(這樣的例子,在歐洲黎上只有兩例),長大後成為一位任性而熱情的一國之主。19歲的時候,對英國的一次訪問,使他迷上了「歐洲老祖母」維多利亞女王的外孫女——維多利亞·歐亨尼婭可能帶有英國王室的家族病——血友病的致病因子,他們的婚約在西班牙遭到強烈反對,但最後,他終於說服了他的母親——有「德行夫人」之稱的太後克里斯蒂娜。
據說,歐亨尼婭的教母曾贈給她一串珍珠項鏈,但同時囑咐她在婚禮時不要戴上,因為很久以前一位吉卜賽女巫曾經預言,如果新娘戴上這串項鏈,她日後將流出如珍珠那麼多的眼淚,但歐亨尼婭將之當作童話,在婚禮上戴上了那串神秘的項鏈。
婚禮在1906年5月31日進行。當隊伍行至狹窄的馬約爾大街時,從一棟樓上上掉下來一束鮮花,花中藏有一顆炸彈,在新郎和新娘的御用馬車前爆炸了,一時間煙塵四起,血肉橫飛。這場慘劇,總共造成22人死亡,70多人受傷,不過國王和王後幸運地從血肉堆里逃出生天。吉卜賽女巫的預言應驗了,這只是這對新人一生厄運的開端,他們即將面對的,是西班牙最動盪的歲月……
行刺者叫莫拉爾,是一位極端的無政府主義者。在慘案發生前的一天,曾有人看見他一次又一次地在樓上拋東西下來,以為他有神經病,並不在意。原來他是為了測算物體到達地面的准確時間。後來,他在即將被逮捕的時候自殺身亡。
【5】最冷酷的刺殺:葡萄牙君主制的覆滅
在西班牙王室血案發生後兩年,即1908年,伊比利亞半島上的另一個國家——葡萄牙發生了一宗對歷史影響更大的刺殺事件。
19世紀末,葡萄牙的共和派與失意王黨分子、共濟會站在一起,謀求顛覆葡萄牙王室的統治。
葡萄牙當時的國王卡洛斯一世(1889~1908年在位)是個很有才華的人,但兩件事使他喪失了民心,一是1890年,他企圖將非洲的兩個殖民地——安哥拉和莫三比克連接起來,遭英國反對,在英國武力威脅下,被迫撤軍,放棄連接兩個殖民地的計劃,使國內不滿。另一是在1906年,任命強硬派王黨分子佛朗哥擔任首相,而佛朗哥是個不得人心的獨裁者。
1908年,卡洛斯國王和他的長子——王儲路易·菲利普在王宮門前的廣場上被兩名共和黨激進分子開槍打死(這個案件的背景從來沒有被徹底查清)。他的幼子,年只18的曼努埃爾二世繼承王位。此後國內局勢一直動盪,兩年後,葡萄牙資產階級革命爆發,曼努埃爾找不到任何人為他賣命,只好黯然出逃到英國。
曾經出過「征服者」阿方索、若昂大帝等傑出帝王的葡萄牙王室的統治,至此永遠劃上了句號,留在它背後的,只剩下一連串的嘆息……
【6】最憂傷的刺殺:不曾擁有童話的茜茜公主
1848年歐洲各國革命風潮湧起,受打擊最嚴重的當屬位於歐洲心臟地帶的,復雜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織在一起的奧地利帝國。在這場風暴中,年輕的王子——弗朗茲·約瑟夫被推上了皇位。他沒想到,他在這個寶座上一坐就是68年。
10多年後,又一場風暴到來了,在義大利統一運動和德意志統一運動中,作為守舊勢力代表的奧地利一再遭到打擊,被迫放棄自己的德意志定位,轉而向國內的匈牙利人讓步,將奧地利一院制帝國改組成奧匈帝國——一個二元制的帝國。
在歐洲歷史上,奧匈帝國註定是一個倒霉的角色,它在屈辱的背景下誕生,又最終在屈辱的風暴中土崩瓦解。為了維持這么一個龐大的民族組合體,它的統治者——哈布斯堡家族的成員成為國內各族的民族主義者。還有周邊虎視眈眈的大國的公敵。其王室成員幾乎個個都曾遭到過無數次未遂刺殺。
但這個帝國中最有名的卻不是這個長命的皇帝,而是他的妻子伊麗莎白——來自巴伐利亞的茜茜公主。
茜茜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她的故事被拍成了電影,風靡歐美。15歲時代替了她的姐姐,被年輕的奧地利皇帝選中,從那一天開始,她的命運就和這個老大帝國捆在一起。茜茜喜歡作詩、騎馬、游歷,但她的一生一直是浸泡著淚水的。從她唯一的兒子魯道夫自殺身亡那一天開始,她的心「實際上已經隨他而去,只剩下了一個日漸衰老的軀體」。
1898年,茜茜到日內瓦旅遊。9月10日中午她准備乘船離開。當她帶著伺者向碼頭走去時,一個埋伏在那裡的名叫盧切尼人猛然拔出錐子,對著她的胸部戳去,錐子又尖又細,茜茜從地上爬了起來,自己走到船上。可是,剛一上船,她就倒了下去。身邊的宮廷命婦連忙解開她的衣襟,發現胸口上有一個很小的血點。船長命令船掉頭回岸,人們用擔架把她抬回旅館。在旅館里,醫生切開了皇後的肘窩動脈,血不再往外噴涌,茜茜死了。
盧切尼是一個義大利無政府主義者,行刺的目的一是為了成名,二是出於無政府主義對王室的仇恨,三是源於義大利人對奧匈帝國的傳統敵對情緒。
【7】影響最大的刺殺:引爆世界大戰的一槍
19世紀以來,老牌封建帝國土耳其在衰落的同時,在整個歐洲民族主義浪潮影響下巴爾乾地區民族主義也日益高漲。但一來巴爾乾地區的民族國家已經消失了數百年,各民族和疆界的劃分十分模糊,另一方面巴爾干周圍的大國環伺,把巴爾干看成是可以肆意宰割的五花肉。
這使得這個地區的形勢十分復雜,自19世紀中葉以來,就成為歐洲歷次矛盾沖突的焦點地區,有「歐洲的火葯桶」之稱。
對巴爾乾地區反抗土耳其的民族解放運動,各大國反應不一。俄羅斯以「全世界斯拉夫兄弟的保護者」自居,一向煽動和支持這個地區的民族運動。奧地利則由於自身統治下也有許多斯拉夫民族,害怕革命會燃燒到自己轄區內,而主張保持現狀。英法等國則根據自身利益及具體形勢的變化相機而動。到了20世紀初巴爾干各民族擺脫土耳其已成定局,奧匈帝國也一改以往的保守態度,轉而積極向這個地區伸手了。
1912年和1913年,在巴爾干各國因領土劃分問題引起的兩次小規模戰爭中,塞爾維亞接連獲勝。塞爾維亞國內的民族分子大為振奮,堅定了他們奮斗目標:建立一個以塞爾維亞為主導的包括南斯拉夫各民族在內的國家,而要實現這個目標的頭號敵人就是奧匈帝國。
早在1908年,奧匈帝國正式宣布吞並波黑地區(實際上已佔領多時),此舉引起了塞爾維亞的嚴重抗議,奧匈帝國也向塞爾維亞邊境集結軍隊,局勢緊張,史稱「波斯尼亞危機」。後來在列強干預下,塞爾維亞被迫讓步。但塞爾維亞國內的仇奧情緒卻在不斷擴張,不少人認為奧匈帝國下一步將要吞並塞爾維亞,用「妖魔化的奧匈」來形容此時塞爾維亞人眼中的奧國再確切不過了。
就在這種背景下,奧匈帝國老皇帝約瑟夫的侄子——王儲斐迪南大公夫婦卻選擇了在塞爾維亞國恥日這一天出巡波斯尼亞,此舉被許多塞爾維亞人認為是對塞爾維亞肆無忌憚的侮辱,而且在波斯尼亞舉行的軍事演習就是以塞爾維亞作為假想敵的。1914年6月28日,在觀看完軍事演習後,斐迪南偕同妻子,坐著敞篷車,在總督和市長的陪同下前往市政廳。
當車隊行到鬧市中心時,埋伏在路旁的波斯尼亞青年查卜林諾維奇沖上前去,向斐迪南的汽車投擲一枚炸彈,但沒有命中,只是傷了一名隨從軍官。斐迪南故作鎮靜,命令車隊繼續前進。在參加完市政廳的儀式後乘車返回,行駛到一個街道的拐彎處時,車速突然慢了下來。隱藏在路旁的塞爾維亞青年普林西普,疾步上前,用手槍對准斐迪南夫婦連發兩槍,彈無虛發,兩槍打死了兩個人。
行刺者普林西普是「青年波斯尼亞」組織的成員,這是一起經過精心策劃和籌備的刺殺事件。行刺後普林西普自知難逃此劫,自殺身亡。
斐迪南夫婦和普林西普是不共戴天的仇敵,但他們也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是極端民族主義思想的犧牲品。
後來發生的大家都很熟悉了,歐洲各國的矛盾因這一事件而激化,原本已經劍拔弩張的形勢,終於一發不可收拾,一個又一個的國家被捲入到戰爭之中,分成兩大集團廝殺。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在這場浩劫中,歐洲實際上沒有獲勝者。
【8】最堅定的刺殺:解放農奴=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
1814年,當亞歷山大一世率領大軍威風凜凜賓士在法蘭西大地上時,作為打敗拿破崙的主力的沙皇俄國,其榮耀也達到了高峰。此後40年中,俄國以「神聖同盟」骨乾的身份,扮演「歐洲憲兵」的角色,包括出兵鎮壓了本來與己無關的匈牙利革命。
但1853~1856年的克里木戰爭使沙俄從榮耀的頂端跌落到了恥辱的谷底,本來想從多年的收下敗將土耳其身上再咬下一塊肥肉,沒想到遭遇英法兩國的橫加干涉,在這場戰爭中,沙俄的落後和腐敗暴露無遺,從槍到船到路,都與應發差了一大截。沙皇尼古拉一世在作戰連連敗北的情況下精神崩潰服毒自殺。重振這個老大帝國的重任落在了他的兒子——亞歷山大二世(1855~1881年在位)身上。
亞歷山大二世明白落後的農奴制已經成為俄國進步的瓶頸,這個問題牽涉面是如此之廣,以至於歷代多少雄主,包括彼得一世和葉卡特琳娜二世痘敢去觸動它。但歷史已經將責任無可推卻地放到了亞歷山大二世面前,遲一天改革,問題就更嚴重一步。
1861年,沙皇終於下詔進行改革。在解放宣布農奴獲得人身自由的同時,又規定全部土地仍然歸地主所有,農民可以按照規定贖買一小塊土地,但贖金常常高出土地實際價格兩三倍。亞歷山大本想使農奴主和農奴都感激自己,但被解放的農奴感受到最多的卻是混亂和不知所措,他們得到的土地比改革前使用的實際上減少了,紛紛認為自己受騙。結果,農民的反抗斗爭更加激烈,1860年農民騷動126次,而改革之年1861年增至1176次。
亞歷山大二世是歐洲歷史上遭到刺殺最多的帝王之一。從1866年到1880年,亞歷山大二世遭到的精心策劃的未遂刺殺事件至少有5次。1879年,新成立的激進組織民意黨執行委員會判處亞歷山大二世死刑,組成了專門的刺殺組織,訓練專門的刺殺人員。亞歷山大成為靶子的原因,除了上述的改革遭到反感之外,俄國政治體制的落後也是重要原因,而亞歷山大晚年腐化的生活看來也已經不能再推動歷史的發展了。
在經過兩次未遂刺殺之後,民意黨的不懈努力終於得到了回報。1881年3月1日,沙皇的馬車從冬宮出來轉過街角,早已埋伏在那裡的羅斯薩柯夫沖上前投出一枚炸彈,將沙皇的衛兵炸成重傷。沙皇以為自己又逃過了一劫,他從馬車鑽出來,想察看傷者的傷情並說幾句安慰的話,這時又一枚炸彈飛了過來,沙皇倒在血泊之中,行刺者叫格里涅維茨基,他本人也被炸死。
當天下午,亞歷山大二世因流血過多而死。他的改革成了他被殺的重要原因,這也許是他當初怎麼也想不到的。
⑦ 如何讀亞里士多德的《詩學》
亞里士多德並不熱衷於只是對美作抽象思辯,像柏拉圖在《大希庇阿斯篇》中對美是什麼所作的玄理論辯。希臘愛琴文明和古典文明中絢麗多彩的藝術作品耀射著迷人光彩,特別是荷馬史詩之後,希臘古典藝術綻開多樣奇葩,希臘悲劇作為古典文明中的最高藝術形式,更以震懾人心的感染力,表現希臘人追求真、善、美的藝術精神。
希臘古典文明中豐盈壯美的藝術成果,吸引亞里士多德去總結希臘藝術的歷史與現實,思索藝術的本性,探究藝術美的意義與價值,創建系統的美學理論即詩學。
(7)歐詩格諾溫州有多少連鎖店擴展閱讀
《詩學》是古希臘著名美學家亞里士多德所著,原名為《論詩》,據說是亞里士多德的講義。有佚失,現存二十六章,主要討論悲劇和史詩。有人認為失傳的第二卷可能是討論喜劇的。
對現存26章的內容,有六分說、五分說、三分說三個分法。《詩學》里亞里士多德表達了對藝術及悲劇的觀點,認為藝術的本質是摹仿;而悲劇是對於一個嚴肅、完整、有一定長度的行動的摹仿。《詩學》對國人也有較深的影響。
⑧ 歐洲歷史上,有哪些刺客
這是網路文庫的關於歐洲刺客的最全介紹 看看吧
http://wenku..com/view/62d17343336c1eb91a375da6.html
⑨ 關於伏爾泰是"法蘭西最優秀的詩人」
伏爾泰的文學觀點和趣味,基本上承襲17世紀古典主義的余風,主要表現在詩歌和悲劇創作上。他的史詩《亨利亞德》(1728)以法國16世紀宗教戰爭為題材,寫波旁王朝亨利四世在內戰中取得勝利後登基為王,頒布南特赦令以保障新教徒的信仰自由。史詩中的亨利四世被當做開明君主的榜樣來歌頌。伏爾泰的哲理詩說理透徹,諷刺詩機智冷雋,有獨到之處。伏爾泰畢生主要從事戲劇創作,先後寫了50多部劇本,其中大部分是悲劇。伏爾泰的文學作品中最有價值的是哲理小說。這是他開創的一種新體裁,用戲謔的筆調講述荒誕不經的故事,影射和諷刺現實,闡明深刻的哲理。所以稱他是法國最優秀的詩人
⑩ 溫州快餐連鎖店有哪些
池上,金飯碗,快味佳也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