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為什麼會得到風險投資
❶ 馬雲在阿里巴巴創業初期時,為什麼會連續兩次獲得國際風險資金的投入
馬雲抄創業之初,合夥人集款幾十萬幾個月用盡,馬雲找浙江一億萬富翁投資遭其拒絕。後因朋友楊光遠引薦,認識日本軟銀孫正義,孫正義本身從事互聯網人士,對阿里巴巴的發展前景極有眼光,因此投資給馬雲。可以說確實是機會加運氣,孫正義的投資眼光加上馬雲的能力,使得阿里巴巴成為中國互聯網一個成功經典。
❷ 軟銀為什麼投資阿里巴巴
當年投資阿里巴巴的軟銀中國團隊成員宋安瀾給了作為一名風險投資人的理性的答案。
宋安瀾道:「這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整個軟銀團隊還是做了相當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的。首先對宏觀判斷,我們認為電子商務一定是 必須品 領域,雖然那時別人還不這么認為;第二,我們認為他的團隊非常好,執行能力非常強。這一點,做淘寶的時候馬雲團隊的執行能力已經體現出來了,在短短幾個月內,淘寶就趕上並超越了當時的領頭羊Ebay中國。」
❸ 阿里巴巴的起源是什麼
最初創立阿里巴巴的時候,雖然創業資本很少,但馬雲還是將未來的公司定位為全球的公司,因而名字也應該是響亮的、國際化的。
為了注冊一個好的名字,馬雲思索了很久。直到有一次在美國一家餐廳吃飯時,他突發奇想,找來了餐廳服務員,問他是否知道阿里巴巴這個名字。服務員回答說知道,並且還跟馬雲說阿里巴巴打開寶藏的咒語是「芝麻開門」。
之後馬雲又在各地反復地詢問他人,經過這個測試,馬雲發現阿里巴巴的故事被全世界的人所熟知,並且不論語種,發音也近乎一致。「從我外婆到我兒子,他們都讀阿里巴巴。」就這樣,一錘定音,馬雲將「阿里巴巴」確定為公司的名字。
我們選擇「阿里巴巴」這個名字是因為我們希望成為全世界的十大網站之一,也希望全世界只要是商人一定要用我們。你既然有這樣一個想法你就需要有一個優秀的品牌、優秀的名字讓全世界的人都記得住。
後來,馬雲進一步解釋為什麼把網站取名「阿里巴巴」的更深層的目的,那就是:我取名字叫阿里巴巴不是為了中國,而是為了全球,我做淘寶,有一天也要打向全球。
我們從一開始就不僅僅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創建一家全球化的、可以做102年的優秀公司。既然那麼多的人都知道阿里巴巴,知道關於芝麻開門的故事,那麼阿里巴巴這個域名很可能早已存在。果不其然,當馬雲興高采烈地去注冊域名時,卻被告知「阿里巴巴」域名已被一個加拿大人買下了。
但是,馬雲認准了這個域名將來會流傳全世界,所以,他並沒有放棄努力,而是在當時的啟動資金50萬元中,拿出了1萬美元從那個加拿大人手中買回了阿里巴巴的域名。雖然代價不菲,但是比起Google斥資百萬贖回兩個CN域名的個案,馬雲的這一步也許走得並不虧。
(3)阿里巴巴為什麼會得到風險投資擴展閱讀
阿里巴巴網路技術有限公司(簡稱:阿里巴巴集團)是以曾擔任英語教師的馬雲為首的18人於1999年在浙江杭州創立。
❹ 為什麼早起阿里巴巴不向銀行貸款,而是接受風險投資
早期的抄阿里沒有可提供擔保的資產襲,所以在銀行眼裡是沒有資質的,辦理不了貸款。最多就是信用貸款,而沒有資產的信用貸款,額度不會高到哪去! 銀行和風投的區別就在於「風險」。風投失敗的結果可能是投入的錢都打水漂了。 你也不想自己存在銀行的錢哪天就沒了吧!所以早期不是阿里不向銀行貸款,而是阿里巴巴貸不到款。
❺ 風險投資在阿里巴巴成長過程中的作用是什麼
提供了關鍵時期的自己支持
❻ 為什麼阿里巴巴一開始就可以拉動風投
原因很多,我認為第一國人對馬雲的信任,第二阿里上市前由天貓和銀狐等等的股權合並的,第三就是有一定的國家支持的部分。風投還有很多種。我這就是
❼ 阿里巴巴集團不是馬雲白手起家的么。怎麼會有日本和美國的股份他們投資了馬雲好像才有百分之五的股
阿里巴巴雖然是馬雲創立的,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投資方僅有馬雲自己。在金融投資領域,有一種特定的投資形式被稱作「風險投資」(Venture Capital,簡稱VC、風投),這是一種專門針對初創企業進行的投資。
通常來說,成熟的創業團隊一般都會有創意的設計者和相應的技術人員,卻往往缺乏推動創業發展的資金(及營銷渠道、人脈等),而針對創業團隊早期短板進行投資的形式就稱為風險投資。投資方以持續佔有被投資方恆定比例的股份作為基礎條件(注意是基礎條件,通常來說風投的要求不限於此)進行投資,隨著創業團隊價值的不斷擴大,這一恆定比例的股份也會同步增值,從而在未來為投資方帶來成倍(乃至幾十幾百倍)的收益——當然相應的,如果創業團隊發展失敗,恆定股份也將同步縮水,因此這種投資高收益伴隨高風險,故而稱為「風險」投資。
回到阿里巴巴這邊,馬雲構想了阿里巴巴電商的模式,同時通過自己多次創業的人力積累組合出了一套管理和技術團隊,然而缺乏擴展市場所需的資金。此時他所接觸的眾多風投機構中,日本軟銀看上了阿里的這套模式。軟銀作為日本通信領域的巨頭和大型風險投資機構,本身也有投資雅虎日本,因此為了獲得更大的收益,軟銀說服雅虎美國共同對阿里進行風險投資,獲得了阿里巴巴六成左右的恆定比例股份,這就是阿里集團外資股份的由來。
順便一提,即使阿里巴巴的外資股份佔有六成左右,阿里巴巴也並非是一個「外國公司」。
須知股份代表的是股東在公司的資本比例,卻並不代表其公司內部的權力分配——後者被稱為「股權」。對於一個傳統架構的企業來說,股東的股權往往與股份等比配額,但這並不是必需的。事實上,風投領域的投資企業往往採用A-B股等結構,即股權與股份不對等。
具體到阿里的例子,軟銀與雅虎系雖然佔有六成股份,但兩者所擁有的B股雖然有很高的分紅權卻沒有太多投票權,換而言之就是軟銀和雅虎雖然能夠獲得高額紅利但在股東大會上沒有多大影響力,而馬雲等初創人員雖然個人持股很少,其持有的A股卻擁有數倍於股份的投票權,是真正決定股東大會走向的股東。加之現代企業管理中除了股東以外,還有專業決策的董事會(阿里集團董事局)和專業行政團隊(阿里集團經理層)掌握企業權力,而這兩個部分是全權由馬雲為首的中國團隊牢牢掌控,因此軟銀與雅虎的狀況更加接近於購買了一個叫做「阿里巴巴」的高額理財產品,阿里巴巴顯然是個中國公司。
事實上,風險投資領域當中,投資方股權遠小於股份是一種很常見的情況,畢竟投資方的目的並不是真正花人力精力去控制一個企業(而且事實上投資方對於互聯網領域的企業通常也管不好,因為他們畢竟不像創業團隊那樣熟悉業務),而是追逐利益,因此沒有必要深涉企業管理與所有權。對於投資方而言,符合他們利益的做法,僅僅是衡量「持有多少股份」、「何時拋售退出」,如此而已。
❽ 阿里巴巴當時為什麼要吸收風險投資,什麼條件使得其成功現在面臨的風險,主要存在什麼問題
風險跟利潤的成抄正相關的,因為阿里巴巴戰勝了貪婪和恐懼,說到風險,其實我們就生活在一個除了冒險而別無選擇的社會,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事情,只有相對的事情,我們只能想辦法把你的風險控制到最小化,讓你的盈利得到最大化。
❾ 阿里巴巴都有什麼啊是怎麼發展起來的
阿里巴巴是網上最大的貿易批發市場,上面很全什麼都有,注意是批發市場喲!
阿里巴巴發展史:
阿里巴巴1999年3月開始創建。
投資50萬,1999年7月在香港成立阿里巴巴中國控股有限公司,既總公司,9月在杭州成立阿里巴巴(中國)網路技術有限公司,既中國區總部,這時會員有2萬;
10月引入500萬美元風險投資資金;
1999年年底會員8.9萬;
2000年1月日本互連網投資公司入股2000萬美元;
2001年會員達到50萬;2001年6月韓文站在韓國漢城正式開通;2001年12月當月開始贏利,注冊商人會員100萬,成為全球首家會員超過百萬的商務網;
2002年2月日本亞洲投資公司投資;2002年3月與商人會員創建誠信的網上商務社區;2002年10月日文網站正式開通;2002年底贏利,沖破現金贏利600萬元;
2003年5月提前實現當月每日100萬元人民幣;2003年7月7日宣布投資1億元建設淘寶網站阿里巴巴只做信息流,不做資金流和物流業務。
由阿里巴巴大事記可以看出以下幾點:
1999年,阿里在創業初期,創建人馬雲努力宣傳自己的電子商務理論,在國內國外引起了很大的反響,由此,他的理論也在他的公司最困難的時候得到了風險公司的認可,先後的到了兩次風險投資; 2000年到2001年阿里巴巴進行了各種應用系統的開發,同時也在繼續再探討和升華經營理論;2002年提出了贏利目標,開發國內的市場,開始嘗試與展覽會向結合;2003年繼續擴大市場,加速與展覽會的結合,同時開始大力的與各種媒體合作,給用戶提供超值服務。這幾年間阿里一直不斷的探索如何發展電子商務,參加各種世界范圍的論壇,與用戶不斷接觸,了解用戶的需求,從而為用戶提供越賴越受用戶歡迎的服務。阿里在發展過程中,開發服務功能時是與相關公司一起開發,這樣在信息的廣度和准確性都得以保證;它與國內外的大型企業合作,同時開發中小企業市場,他通過自己的知名度,利用培訓的方式佔領市場。總之阿里一切服務都是從他的用戶需求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