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海外投資
㈠ 中國企業在國外投資發展現狀
給你推薦一個網站,那裡有不少相關論文,都是公開發表的專業論文,及博碩士畢業論文,你上去挑挑,參考一下吧
中國知網www.cnki.net
你上去輸入關鍵詞「中國海外直接投資發展的現狀」,搜索一下就有了
1. 任重道遠: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現狀與發展前景
趙春明 文獻來自: 世界經濟 2004年 第03期 CAJ下載 PDF下載
盡管近年來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發展速度很快,但從總體來看還存在著不少問題:一是對外直接投資的總體規模明顯偏小。目前中國境外投資金額僅佔世界對外直接投資總量的0 ...
被引用次數: 26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2. 外商直接投資對中國沿海地區經濟發展的影響
李小建 文獻來自: 地理學報 1999年 第05期 CAJ下載 PDF下載
外商直接投資對中國沿海地區經濟發展的影響@李小建$河南大學環境與規劃學院!河南開封475001外商直接投資 ...
被引用次數: 45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3. 國際直接投資理論與中國海外投資的實證研究
蘇麗萍 文獻來自: 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1年 第03期 CAJ下載 PDF下載
三、中國海外投資理論體系的構建針對中國海外投資發展的現狀 ,結合國際直接投資理論的發展 ,我們提出了構建中國海外投資理論的基本框架。(一 )理論分析前提 :制度轉軌的經濟背景現有的國際直接投資理論 ,不論是對一國對 ...
被引用次數: 17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4. 中國企業海外直接投資的現狀與特徵
許興鎬 文獻來自: 經濟體制改革 2003年 第06期 CAJ下載 PDF下載
一、中國企業海外直接投資的發展 在改革開放初期 ,中國的經濟還沒有達到海外投資的水平 ,並且政府對海外投資企業實行了嚴格的審批制度 ,到 1985年為止 ,中國企業的海外投資以非貿易性企業為主 ,總投資額只有 2 ...
被引用次數: 1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5. 我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現狀、問題及發展戰略
劉增科 文獻來自: 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 2004年 第06期 CAJ下載 PDF下載
3 根據企業的自身優勢、經濟利益目標、東道國的國情等選擇對外直接投資的方式 ,確立對外直接投資的地區和行業流向( 1 )我國對外直接投資方式的選擇。我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新建投資 ,也稱為「綠地投資」 ,即在東道國建立一個新企業 ,可以採用獨資的形式 ...
被引用次數: 10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6.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發展及未來趨勢
李洪江 文獻來自: 商業研究 2004年 第05期 CAJ下載 PDF下載
四、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未來趨勢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迅猛發展 ,預示著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今後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將會向什麼方向推進是本文研究的另一個重要問題。根據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現狀以及競爭優勢的分析 ,可以推測中 ...
被引用次數: 7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7. 中國海外直接投資的產業與區域選擇
衣長軍,胡日東 文獻來自: 江西社會科學 2002年 第06期 CAJ下載 PDF下載
一、引言海外直接投資,又稱對外直接投資、境外直接投資或國外直接投資。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海外直接投資取得的發展。但同我國利用外資與國際直接投資相比,就顯得相對滯後。因此,研究與分析我國海外投資存在的問題產業與區域組合策略 ...
被引用次數: 5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8. 中國海外直接投資研究
竇金美 文獻來自: 經濟視角 2005年 第05期 CAJ下載 PDF下載
一、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現狀1.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海外投資發展較快。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大了對發展中國家投資的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3 ... 從而推動了境外投資主體由中小型企業為主逐步向大企業集團為主轉變。二、中國海外直接投資存在的主要問題1 ...
被引用次數: 2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9.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區域及現狀分析
李曉峰 文獻來自: 陝西工學院學報 1999年 第03期 CAJ下載 PDF下載
本文擬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就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區域及現狀進行分析,以利於企業開展跨國直接投資的國際化經營活動。1 對外直接投資的基礎理論1-1 全球區位理論該理論是由美國學者阿哈羅尼提出的,他認為,企業在其發展中,它所從事經營活動的地理區位或范圍 ...
被引用次數: 9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10. 海外華人在中國大陸投資的現狀及其發展趨勢
林金枝 文獻來自: 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3年 第01期 CAJ下載 PDF下載
1979—1991年外商在中國大陸投資的資本構成(二)海外華人在中國大陸投資的發展變化 自中國對外開放以來,海外華人在大陸直接投資,逐年持上升的態勢。按其投資地區范圍的擴大、以及投資金額的變化,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 1 ...
被引用次數: 3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查外直接投資 的定義
查中國海 的定義
搜直接投資 的學術趨勢
搜中國海 的學術趨勢
搜發展 的學術趨勢
搜索相關數字
2005年中國海油產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㈡ 國企海外投資失敗的例子有哪些原因又是什麼如何避免
海外投資失敗的很多啊,先不管國企私企,就比如最出名的俏江南大家都知道吧,海外上回市失敗了,對答賭協議讓張蘭輸的很慘。當然這都跟行業有關,本來餐飲業上市就很難。避免的話,還是需要通過律師做一些提前規劃,比如對大股東的身份做改變,對公司的一些股權做處理,通過信託等方式。當然還有很多。。
㈢ 中國在海外投資的公司有哪些大神們幫幫忙
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的有關情況 據英國投資局提供的數據,到去年底已有112家中國企業在這個老牌的西方大國投資營業或開設代表處。在俄羅斯,到去年底有455家中資企業經中國外經貿部批准和備案在那裡投資,總投資額2.82億美元;但在俄羅斯國家注冊局注冊的中資企業則多達3000多家。在中東歐的商品集散地匈牙利,有4000多家中資機構,累計投資1億多美元。不過,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仍存在「散、亂、小」的問題,談到較大的跨國公司,仍然是大型國有企業的天下。如中國遠洋運輸公司,海外員工5000人,其中中遠歐洲公司在歐洲20多個國家設立了子公司。另外,還有中化歐洲集團。不過對於這些大型國企來說,離不開大量的信貸支持。中化歐洲集團總裁韓根生表示,中國的大公司要在海外獲得發展,必須具備良好的融資能力。而擁有融資能力的,基本上還是這些大型國企。不過,也有相當一部分國有企業的海外分支機構或形同虛設,或難以為繼,甚至吃裡扒外。
㈣ 社科院發布海外投資風險評級 國企海外投資風險在哪
國內社科院世界政治經濟研究所周一發布「2016年度國內海外投資國家風險評級」,指出德國是唯一AAA級投資目的地,英美排名有所上升。而「一帶一路」沿線國多數為中等風險級別(A-BBB),僅新加坡一國為低風險。該評級報告指出,發達國家評級結果普遍高於新興經濟體,投資風險較低。與2014年相比,發達經濟體繼續復甦,償債能力有所好轉,部分發達經濟體對華關系好轉。新興經濟體是國內海外投資最具潛力的目的地,但其內部缺乏社會彈性,償債能力差,政治風險高,評級多為中等風險。與此同時,國內執政黨極力推動「一帶一路」戰略,中國企業積極響應,目前正在進行新一輪的出海潮,而相應的風險也隨之而來。
從2008年現貨黃金(倫敦金)融危機以來,許多國企去海外「抄底」,海外投資並購更加頻繁。國內企業聯合會披露的「2014國內100大跨國公司榜單」中,國企數量達到84家,其中央企50家,海外資產約4.5萬億;地方國企34家,海外資產約5000億元;而國有控股的金融機構海外資產規模更為龐大,根據國內銀行業協會發布的《2013國內銀行業社會責任報告》,截至2013年底,18家中資銀行金融機構的海外總資產達7.45萬億元。因此,目前境外國資總量已不少於12萬億元規模。從「走出去」的國企屬性和行業分布來看,受訪企業過半是央企,地方國企近四成;85%集中在基礎設施工程建設、能源、製造業、貿易與消費品四大行業 。
德勤公司對國內海外企業的一份研究報告表示,總的來述,國企大而不夠強,國際化經營還處於摸索學習階段, 跨國經營的經驗和風險管控能力與國際一流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在抓住「一帶一路」這樣的外部機遇的同時,國企尤其是進入了全球500強的84家國企,要想真正成為有國際競爭力、品牌影響力和國際化管理水平的跨國公司,更需要各種企業內部能力的建設和提升,尤其是需要頂層思維。
德勤財務咨詢合夥人、「一帶一路」相關服務領導專家劉曉晶表示,呼籲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更加關注自身的軟實力。中資企業在國際化進程中的硬實力表現可佳,在做強硬實力的同時一定要結合軟實力,因為企業國際化在商務、財務、融資稅務、法律等方面非常關鍵,軟實力不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但在這些方面做好能夠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同時要注意權衡股權和債權融資安排,以及規避匯率和利率風險。12月16日美國聯邦儲備宣布加息0.25個百分點,牽動全球市場神經的美元加息終於成為確定事實,由此塵埃落定了長線以來的零利率時代,這將給全球金融市場注入更大不確定性,引發跨境資本更大幅度的流動。與此同時,近期人民幣面臨較大浮動的貶值壓力,進一步加大了企業海外投資應對利率風險和匯率風險的難度。
㈤ 企業為什麼要去海外投資經營 可否以出口代替海外投資
1、中國投資渠道有限,很多項目被國企央企壟斷,民間資本無法進入,所以要出海。
2、國內回經營環境答日趨惡化,稅費升高、用工成本上升、企業經營者原罪暴發,要出海尋找新商機。
3、國內資源有限,不僅指生產原料,還有人才、資本、政策等。
4、國內產業鏈不完善,需要進入國際市場,建立更便捷高效的合作平台。
㈥ 中國企業境外投資有什麼
國內企業境外投來資自流程在我國境內的度話大概就是分成了以上四個步驟,基本上都是要向國家的發改委,商務部等問這些主管企業投資的國家有關單位滴提交各種審核材料的,但是其實境外投資除了在我國有著一系列非常嚴格的流程以外,主要是需要企業答家們對所要投資的地區也要做好各種准備。具體可以咨詢瑞豐德永商業顧問
㈦ 中國企業境外投資的投資方式有什麼
在中國企業境外投資的過程中,可以選擇由中國境內公司直接持有境外實體的股權(「直接投資」),也可通過在其他國家(地區)設立中間控股公司間接持有境外實體股權(「間接投資」)。
㈧ 關於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
首先,現在已經有相關專題的書籍銷售了,你可以去借一本看看:
http://www.welan.com/226327/
其次,給你看看一篇這一專題的分析文章,對你應該有所啟發:
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優勢、特點與問題
2004-07-07 08:42
對外直接投資是我國「走出去」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 也是維護我國家經濟安全 , 積極應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挑戰 , 主動參與國際分工 , 利用好兩種資源兩個市場 , 規避國外貿易壁壘 , 吸收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以及及時掌握外部信息的積極舉措。近二十多年來 , 由於政府的支持和企業的努力 , 我國對外直接投資持續增長。據商務部統計 , 截止 2003 年底 , 我國對外直接投資企業累計 7470 家 , 投資金額 114 億美元 ( 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統計 , 中國累計對外投資金額近 350 億美元 , 約相當於韓國的對外投資規模 ), 目的地多達 167 個國家和地區。盡管如此 , 我國對對外直接投資的相關研究卻比較有限。本文試對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理論依據、競爭優勢、突出特點、 碰到的困難和問題以及相關的對策建議進行一些分析和探討。
一、我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競爭優勢
1、大中型公司具有所有權優勢和內部化優勢
改革開放以來 , 我國已經形成了一批有競爭力的大中型跨國公司 , 它們具有雄厚的資金和技術實力 , 引進國外先進的管理理念 , 在國際競爭中明顯具備所有權優勢和內部化優勢 , 如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中石化、海爾集團和首都鋼鐵總公司等 , 在境外市場競爭中處於比較有利的地位。 英國著名的跨國公司問題研究專家約翰?H ?鄧寧教授 , 提出了著名的「國際生產折衷理論」, 已成為研究跨國公司經濟活動的主流理論學派 , 被世界公認為是指導跨國公司實踐的權威理論。該理論認為 , 一個企業如果具有所有權優勢、內部化優勢和區位優勢時 , 就完全具備了對外直接投資的條件。有學者認為中國是發展中國家 , 中國企業與西方雄厚實力的大企業相比不具備所有權優勢 , 在內部化優勢和區位優勢方面也相形見拙 , 所以鄧寧的國際生產折衷理論不適合於解釋中國企業的境外直接投資行為。 但本人認為以上觀點值得分析和探討。
首先 , 鄧寧所提出的境外投資企業的 3 種競爭優勢 , 並非絕對地超過其他競爭對手的綜合優勢 , 而是一種相對優勢。在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的今天 , 任何一個企業不可能在某個行業永遠佔有絕對優勢地位 , 並且其相對優勢地位在激烈競爭中也會不斷發生變化。其次 , 中國企業經過幾十年的技術引進、吸收和創新以及自主開發 , 生產規模、技術、產品日益成熟, 已具備了相當的競爭優勢 , 如果向其他發展中國家投資 , 是具備相當的所有權和內部化優勢的 , 近年來對發展中國家直接投資所取得的成績即為明證。鄧寧教授的國際生產折衷理論對中國企業的境外投資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2、小型企業亦擁有比較優勢
發展中國家歡迎外國資本的流入 , 但其能提供的投資環境並不完善 , 市場范圍小 , 從客觀上限制了國際大型跨國公司的進入。我國小型企業尚處於小規模階段 , 可避免與大型跨國公司的激烈競爭 , 適合發展中國家投資環境的需要。另外 , 中國跨國公司派出人員的費用 和出口零部件相對便宜 , 使中國境外加工的產品能以低價佔領國外市場。美國經濟學家威爾斯的小規模技術理論指出 , 發展中國家跨國企業的競爭優勢來自與其母國的市場特徵緊密相關的低生產成本 ;英國經濟學家勞爾的技術地方化理論也證明了落後國家企業以比較優勢參 與國際生產和經營活動仍可具有一定的競爭能力。中國企業實現跨國經營 , 開展境外直接投資 , 從理論上說是具有可行性的。應當指出的是 , 上述兩個理論從不同方面闡明了發展中國家企業在跨國經營中的競爭優勢 , 指出了發展中國家企業發展境外直接投資的可能性 , 對於指導發展中國家企業境外投資具有重要意義。兩理論有一共同點 , 即強調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具有競爭優勢不是絕對優勢 , 而是相對優勢。這個「相對」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 一方面相對於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 , 發展中國家的跨國公司擁有更加適合當地市場條件的生產技術 , 因此 , 在同類型發展中國家市場中具有競爭優勢 ;另一方面 , 相對於欠發達國家的當地企業 , 許多發展中國家的跨國公司又具有先進的生產技術 , 因而具有競爭優勢。我國企業發展境外直接投資正是具備了這種相對優勢。
3、中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
我國長期自主開發形成了某些傳統專有技術和高精尖技術 , 如中葯、氣功、園林、烹調、生物工程和航天技術等 , 較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傢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 , 可以在中國對外直接投資中一顯身手。
4、中國的特殊產品和特有渠道
中國特殊產品 , 如中式菜餚和中醫等具有鮮明的特色 , 為特定消費者一一華人所鍾愛。這些華人雖然居住他鄉 , 但有相同的文化語言背景 , 互相之間容易溝通。依靠這種特有的華人渠道 , 在僑民集中的地區直接進行投資設廠 , 生產特殊產品 , 是中國跨國公司發展境外直接投資的一種特有優勢。福建省是著名的僑鄉 , 絕大多數福建海外企業是通過華僑牽線搭橋建立起來的。
5、政策環境良好
中國與大多數國家簽有投資保護協定和避免雙重征稅協定 , 這為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提供了必要的保護和良好的政策環境。
6、中國綜合國力的提高和外匯儲備的增加
目前 , 中國 GDP 總值位居世界第四 , 人均 GDP 突破 1000 美元 , 在一些沿海發達城市甚至超過 5000 美元。截止 2003 年底 , 我國外匯儲備達 4033 億美元。這些為我國企業開展對外直接投資提供了強大保障 , 提高了外商與中國企業開展合資合作的信心和決心。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和外匯儲備的增加已成為我國企業發展境外直接投資的一項重要競爭優勢。
二、當前我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突出特點
1、境外投資企業規模小 , 產業集中 , 生產性企業以合資為主 , 國有企業盈利少
目前我國境外投資企業中平均投資規模約 153 萬美元 , 產業大多集中在貿易領域 ( 約占總投資的 60%), 生產性企業的 70% 以合資為主 , 虧損或持平企業約占 2/3, 盈利企業僅有 1/3 。
2、每年對外直接投資規模不大 , 但增長迅猛 , 投資目的地國逐漸從發達國家轉向發展中國家
2003 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金額為 21 億美元 , 增長 110%, 其中53% 的投資流向發展中國家 ( 發達國家占 33%, 港澳地區占 14%)。
3、經營主體和經營方式多元化
我國的境外投資正在從單一的國有企業對外直接投資向多種所有制經濟主體對外直接投資轉變 , 從在境外設立流通領域的貿易企業和貿易機構為主向設立境外加工貿易企業和專業市場等形式轉變。特別是民營企業已成為我境外直接投資的「黑馬」。由於產權清晰 , 機制靈活 , 民營企業對外直接投資成功率很高 , 如青島金王集團和浙江萬象集團等。
4、在國外設立高新技術研發中心已成為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新亮點
在境外設立研發中心可以有助於利用國外的技術創新來改進和提高國內產品的技術含量 , 學習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和企業運行模式 , 促使我國產品在國際競爭中處於更為有利的地位 , 如山東的海爾集團和浙江省的華立集團分別在美國和日本設立了研發中心 , 通過境外產 品開發來推動國內產品的技術升級和出口競爭力的提高。
5、並購國外企業以獲得技術或生產許可證已成為對外直接投資的新方式
例如 , 三九制葯集團收購日本東亞制葯公司和上海電器集團收購日本秋山印刷廠都是成功的例子。
三、我國對外直接投資遇到的主要問題
據調查 , 盡管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增長迅速 , 但也出現了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 歸納起來主要有 :
1、企業體制因素導致境外投資失敗
在我國 , 由於歷史及現實的原因 , 多數大型企業仍是國有或國有控股。國有企業在治理結構上的缺陷 , 包括所有者和經營者在目標取向方面存在扭曲 , 責權不對稱 , 對企業經營者的激勵和約束不足 , 使得國有企業在國外市場競爭中缺乏效率和國際競爭力。
另外 , 我國企業在財務管理、技術標准以及產品質量標准等方面都與國際慣例有一定差距 , 也使自己在國外競爭中處於劣勢。
2、資金短缺
我國的國有企業由於長期低效率運行 , 基本不具備依靠自有資金發展對外直接投資的實力 , 而我國的金融體系還很不健全 , 資本市場尚不發達 , 國有銀行體系並未與國際接軌 , 銀行對企業的海外投資項目缺乏科學和全面的評估 , 存在「惜貸」現象。
3、人才匱乏
跨國經營需要技術、管理、法律、財務和營銷等方面高素質的人才。我國企業由於受傳統體制因素影響 , 人才的待遇和培訓比不上外企 , 造成人才的大量流失。由於缺乏高素質的人才 , 企業在對外直接投資過程中會面臨很多風險。
4、信息缺乏
由於對有關國家的政治、經濟、法律、社會風俗、市場、行業和產品等信息缺乏深入了解, 企業往往有對外投資的願望 , 卻無法實施相應的計劃。有時即使實施了 , 也會因為信息缺乏而失敗。
5、管理環節過多
我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管理環節過多和審批時間太長 ( 有企業反映 , 有些項目審批時間需花 2?3 年 ) 的問題 , 不利於企業抓住商機。
6、缺乏核心技術
從總體上看 , 同發達國家相比 ,我國企業的技術優勢不足。對於許多引進技術缺乏吸收消化 , 創新不夠。即使是當前非常看好的家電行業 , 許多產品 , 特別是高端產品的核心技術仍然依靠進口。
7、監管體制不暢
目前存在著「重審批 , 輕監管」的現象。對國有企業境外機構來說 , 加強監管是提高經營效率 , 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重要手段。目前 , 境外企業監管制度亟待改革和完善。
四、對政府決策的相關建議
目前 , 我國既不屬「資金飽和型」投資國 , 也不是技術創新國 ;對外直接投資尚處發展初期 , 企業對國外環境不很熟悉 , 缺乏必要的境外投資的經驗積累 , 因此 , 為更好地配置有限的資源 , 幫助企業在境外投資中增強抗風險的能力 , 我國政府有必要為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制定戰略規劃和提供必要的促進、支持和服務。具體建議如下 :
1、結合國內經濟發展情況和產業結構調整 , 制定對外投資戰略規劃 , 明確對外投資的重點區位和產業 , 對已確定的重點區位和產業 , 應進行深入研究 , 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戰略規劃 , 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 , 分階段實施 , 以求對國民經濟發展產生穩定的拉動作用。在區位選擇上 , 應優先選擇有資源、有市場、有效益、有優惠政策和雙邊關系友好的重點國家和地區。在行業選擇上 , 應優先考慮資源導向性項目、 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家電和輕紡等具有比較優勢的領域以及被歐美等國家徵收反傾銷稅而使我喪失市場的產品領域。
2、應當盡快完善相關法律體系。目前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相關法律體系尚不完善 , 僅有一些內部規定或實施辦法 , 沒有完備的法律體系。《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經營法》應盡早出台 , 明確投資主體的權利和義務。
3、要大力培育核心技術 , 強化所有權優勢 , 提高對外投資的技術含量。企業應加大研發力度 , 國家應進一步推動實施高精尖技術產業化。
4、堅持「幫大扶小」的原則。 選擇有實力、管理好、擁有自主品牌的重點企業拓展境外投資業務 , 給予必要優惠政策 , 以充分體現國家的對外投資產業導向政策。同時也應鼓勵民營企業開展對外直接投資 , 取消歧視 , 使其在優惠貸款、信息交流、境外投資保險等方面與國有企業享有同等待遇。
5、建立並完善促進體系。
一是政府促進 : 重大項目要納入雙邊經貿合作框架 , 利用雙邊經貿混委會 , 及時予以推動和促進。若東道國政府對經濟干預較深 , 我國政府也應做好企業後盾 , 特別是對資源開發型項目更應如此。
二是制度促進 : 建立開展對外直接投資的制度促進體系。一方面在財稅和金融等方面對企業進行支持 , 逐步放寬境外投資外匯管制。另一方面對企業返回的資源產品應給予進口配額、稅收和外匯等方面的支持。 同時參照法國外貿保險公司的做法 , 設立境外投資保險機構 , 對境外投資進行政策性保險。
三是人力資源開發促進 : 進一步加大政府或中介機構對企業人力資源開發的力度。不僅要使企業了解國內外的相關信息 , 而且應大力推廣對外投資成功企業的經驗和模式。先有貿易或工程承包後開展投資是其中一種成功模式。
6、建立支持體系。
一是體制支持 : 要進一步推進國有企業改革 , 進行股份制改造 , 建立產權清晰的現代企業制度 , 完善國有企業境外資產的內部治理機構。同時 , 結合《行政許可法》的實施 , 簡化審批手續 , 提高審批效率。審批要做到規范、透明 , 妥善解決目前在審批過程中國務院部門間的協調問題 , 建立良好的工作機制。應對審批制度進行改革 , 逐步將審批制改為審批和備案制相結合 , 對以自有資金或商業銀行貸款進行境外投資的企業 , 原則上實行備案制。
二是資金支持 : 一方面要建立金融服務體系 , 努力解決制約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資金瓶頸 , 充分發揮各商業銀行融資主渠道的作用。 另一方面降低外貿發展基金和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的使用門檻。同時還應充分發揮援外資金在對外直接投資中的作用 , 建立「雙邊 互利合作基金」, 即從我對外無償援款中拿出部分資金設立合作基金 , 供雙方的「合資合作項目」有償使用。當雙方的合作項目遇到資金困難時 , 經過辦理一定的批准手續後 , 可從基金帳戶中得到優惠貸款 ( 基金帳戶實行優惠利率 , 可以是低息甚至無息 ) 。
三是理論和人才支持 : 一要加強對外直接投資的理論研究 , 為對外投資實踐提供理論依據。二要加強人才培訓 , 通過中外合作辦學、國內院校和企業聯合辦學、國內專業培訓以及出國培訓等方法 , 盡快培養建立一支穩定的對外投資人才隊伍。
7、進一步完善服務體系。
一是信息服務 : 參照發達國家做法成立境外投資促進機構 , 如日本的貿易振興機構 , 進一步發揮信息網路的優勢 , 為企業提供國外政治、經濟、法律、社會風俗、市場、產品和行業等方面的信息 , 減少企業在海外投資和生產經營時所遭遇的風險。
二是完善社會中介服務 : 充分發揮法律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的作用 , 加強與國外中介組織的合作 , 為企業對外直接投資提供法律、財務、認證等服務 , 積極穩妥地通過社會力量幫助企業開展對外直接投資。
三是各地商務部門和國外的使領館應強化服務 , 為企業國際化經營創造條件。
8、完善監管體系。實踐證明 , 依靠審批制來實施監管是缺乏效率的。應針對不同的投資 主體 , 制定不同的監管辦法。控制境外投資風險應更多依賴投資主體內部風險控制機制。對國有境外企業 , 應通過監管國內投資主體來監管境外投資企業 ;對自籌資金的民營企業 , 應從宏觀角度進行監管 , 政府只應起到「守夜人」的作用。
作者:王其輝(商務部亞洲司)研究院《國際經濟合作》第3期
http://www.mofcom.gov.cn/aarticle/s/200407/20040700244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