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投資融資 » 農村教育投資

農村教育投資

發布時間: 2021-11-09 06:24:02

A. 國家在加大農村教育投入 可農村的孩子都去城市上學了 農村裡沒有生源了 為何還要投入鄉村教育

這個嘛,當然是有必要投入鄉村教育的。因為許多孩子還是在農村讀書的,只有一小部分經濟條件比較好的才去城市裡面上幼兒園讀書。所以現在鄉村教育是不能夠斷的,除非再過二十來年或是十年左右。

B. 目前我國基礎教育的城鄉均衡發展狀況為加大農村教育經費投入力度改善農村學校

目前我國基礎教育的城鄉均衡發展狀況為家的農村教育機會投入力度。需要改善農村學校,說明國家重視教育,特別是農村教育的問題。教育是國家的根本。學生是祖國的未來。

C. 農村家庭教育投資是指什麼

中國教育存在的問題 今天中國的教育制度是問題多多,困難重重,許多的利益群體牽扯到裡面去,若牽一發那可真是動全身啊。 對於中國的教育制度討論最多的幾點是: 一、關於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問題 大家都知道,中國的教育制度可謂是十人評價九人搖頭啊,我們天天要求素質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可是,看看我們的高中教育,無不是只重視升學率,每年一個學校能考上多少個清華、北大,整天學生是埋首於故紙堆之間,作題、作題、還是作題。尤其是一些高考大省,像山東,以及一些縣立高中,只要高考資源不能在全國各地相對平均的分配,這個問題就很難解決。 二、關於教育產業化的問題 幾時教育變成了一種產業,盡管國家一直都不承認這個問題,可是教育已經成了一門產業,教育的收費問題真是一大頑疾,西部的許多地區的孩子上不起學,農村的許多學生上不起大學,在一些大城市裡面有高額的擇校費,據說,教育曾被評為「十大暴利行業」之一。 三、關於教育資源分配不公的問題 教育資源是什麼,如師資力量就是一類,但是我這里所說的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公指的的國家分配不公,國家的財政支持、政策支持。財政支持的不公,具體上是東西部的不公,農村與城市的不公,省立高中與縣立高中的不公等,政策的不公,具體是高考是分省錄取、高考有許多的加分政策等,這樣,就產生了許多問題,高考大省里的學生們,拚命的學習作題,人數教少的省的學生過的是瀟灑有滋味,還有什麼高考移民等。 四、關於九年義務教育的免費問題 為什麼世界上有許多的國家,經濟發展水平不如我國,卻已經實行了九年義務教育的免費,像古巴、東南亞的許多國家,而我們卻在口口聲聲的說以目前的形勢看,中國不具備這樣的條件,我想問一下,到什麼時候我們才具備呢?十年前我們這樣說,十年後我們還是這樣說,真是悲哀啊,教育是一長久投資長久收益的行業,其在我國現代化中的作用不可忽視。 中國教育制度中的這些問題,之所以不能解決,還大程度是我們的政府在縱容,在現在的社會,一方面,國家在改革中強調效率,另一方面,卻又在忽視公平,許多的利益群體的幕後操縱,是現今中國存在的許多的問題的原因之一。 中國教育中存在的三個問題: 1.教育收費越來越高。 2.中國教育教知識不教做人。 3.中國教育教知識不教方法。 我覺得,現在的中國教育就是太全面暸,以後不是一定都能用到的知識,孩子們不管喜歡也好,討厭也好,這樣就不能把精力都傾注到自己喜歡的一門功課上,將來不管什麼也只是懂個打概,就像木工不需要詩詞歌劇一樣,我認為這就是當今的中國教育面臨的鉅大問題。如果只學要孩子們其他只是懂個大概,而自己的愛好,傾注心血,將來就會有一門精通的技能,這樣就不會有那麼多的人面臨下崗暸哦。 1最根本的問題是統一考試,分不出各類人才,就象模具里生產出來的產品,浪費了不少人的青春。 2.最嚴重的問題是不能啟發式教育,老師一味的面向考試而不是面向能力. 3.一考定終生,使很多人輸在起跑線上. 4.缺乏公平教育,學校以及老師的水平不一. 首先要知道 經驗和知識,實踐和學習的關系(學習的目的): 學問包括兩部分一是知識,二是經驗,經驗來源於實踐,知識來源於學習,而知識是經驗的總結 。知識的學習是為了指導經驗積累,其服務對象就是經驗,而經驗積累是為了「用」。學以致用,學 而無用則費。沒有用的學問是沒有意義的!我們要用到的或想用的知識才學得會,我們不會用到或不 想用的知識我們永遠都學不"會",記住了也會很快忘記。從學到用的過程就是經驗積累的過程。 然後是了解 「學、知(會)、用」的內涵和關系: 這里的「學」就是學習和實踐(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知」就是知道(做人的道理),學會 (知識和技術)。它是一個從學到用的積累過程。「學會」必然包含「知識」和「經驗」兩大要素, 缺一不可。讀了很多數控機床書籍的人卻未必會使用數控機床,就是因為缺少通過實踐而來的經驗。 「用」就是應用。我們的一生都在學習,但「學什麼」很少人是非常清楚的,「學什麼」概括起來有 三個方面:知識、做人、做事。「知識」不作多說大家都明白是什麼東西,我們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 是書本。「做人」概括的講就是生活法則(比如良好的生活習慣,自尊、自信、堅韌、勇敢等品質, 做人的道理等)和人際交往的能力,家庭中的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方法。不管政治、經濟、社會、生活 方式乃至文化如何的變革,人們的生活法則永遠不可改變。如果改變了將會面臨滅亡的命運。因為這 些法則,道理並不是誰發明的,而是這個世界創造的,人們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發現總結出來的。「 做事」就是在實踐中學習經驗和技能。非常必要強調的是這三個方面的學習是要同步進行的,否則難 有大成。在上述的三個學習方面中「做人」是最為重要的,因為任何人在這個世界上都無法孤立的生 存。生命的一個本質屬性就是共存,任何一個單獨孤立的生命都會很快消亡。事實證明:一個人知識 和做事能力都很差,但做人很強依然是可以成功的,一個人知識和做人方面比較欠缺,但做事動手能力很強,也沒問題就如上面所說可以成為很能乾的技師,一個人如果只是知識非常豐富,但做人和做事能力都是零蛋那就非常糟糕。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早在中國古代先哲就給了我們教育的完美定義!最後就很清楚的可以看到 。目前的中國教育(主要包括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正在步入一個非常危險的境地,缺陷變得越來越大。——甚至製造很多抑鬱症、自閉症患者!原因是現代教育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知識教育上,而實踐教育比如做人的道理、道德品德教育和做事能力技能的培養等這方面缺失嚴重或可說幾乎沒有,時間幾乎完全被知識教育侵佔。有讀萬卷書,卻沒行萬里路!值得一提的是學校教育非常適合知識和做事能力的培養,而家庭教育是啟發做人道理、道德、品德的溫床。知識永遠學不完,對孩子真正有用的知識又有多少呢!知識、做人、做事、品德哪些對孩子的未來更重要?把孩子束縛在凳子上,何苦呢!很多事情我們真的應該好好思考一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從小學到初中的九年義務教育。從法律上來說,九年義務教育期間,學生的學雜費全免。實際上,在城市裡,九年義務教育仍然收費,雖然一般普通小學和初中學費很低(約每年200~700人民幣左右),但因為學校師資差異問題所產生的教育差別,仍然一些師資較好的學校仍以「贊助費」等為由收取費用。在農村,自2007年以後中小學九年教育為免費,而廣大農村地區卻很少設立初中,甚至出現一個縣只有一所初中的情況。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學生被迫被剝奪義務教育權被一點一點的重視起來,在城市地區,剝奪義務教育權被視為很嚴重的罪行。 以上就是中國教育存在的問題!

D. 國外關於農村家庭教育投資的理論

liuyu19900121,您好!
推薦您觀看優秀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大型公益論壇紀錄片《聖賢教育改變命運》,的確是家庭教育的經典節目。這個節目會成為您和孩子的一位最佳的、一對一的家教老師,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家庭教育網路,而且是完全免費的。大人和小孩容易出現沒有恆心、叛逆、不聽話、上網、依賴性強、注意力不集中等各種各樣的問題,不是能從某個簡單方法措施就能教育改正過來,變成一個孝順聽話的小孩,而是需要我們全面地進行宏觀家庭教育,從根本處下手才能治標又治本。而這部片當中就有你教育好小孩需要的答案,裡面有很多專家、老師親身說法和獨特的心得體會,家長的教育觀念會直接地影響到孩子的家庭教育,所以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看,從小接受的家教會影響小孩子的終生,從中一定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裡面有一名經典名言:好人是教出來的,壞人也是教出來的!可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可是,當前我們面臨的種種現實狀況是:社會誠信嚴重缺失!各種媒體的誇張渲染、錯誤引導,孩子成長的環境不斷遭到破壞和染污,你說要談家庭教育哪是這么容易呢!家長是越來越不好當了,說實話,很多家長也不會如何當家長,就將小孩出生到這個世上,將很多的教育責任都推給了學校和社會,然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很多成長經驗是需要言傳身教的,這怎麼能將小孩教育好呢?悲哀啊!
而我們做子女的往往不能理解父母的心意和真實體會,只圖自己的方便和享受,說實話,真是有點大逆不道啊!到哪一天我們都為人父母了,才能真正領悟這種感受,但往往已經悔之已晚,哎...
很多我們生活當中存在的所謂代溝,都是因為一代一代的接受的教育脫節了,沒有很好的連貫所造成的,現在的人太多急功近利、唯利是圖,只顧自己的享受而妄顧他人的感受。
我們必須知道,一切教育要從根本做起,就像樹要有根才能長樹干樹枝和樹葉,才能枝繁葉茂呀,如果丟棄了根本的德行教育,其他的都只是空中樓閣。在此,推薦各位有緣的朋友,無論看過或沒看過的也好,都敬請盡量抽多些時間觀看大型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優秀論壇節目: 《聖賢教育 改變命運》(可以在網路視頻或者優酷土豆搜索播放),但願看過的人都能夠從中得到真實不虛的利益,並且繼續利益他人,讓我們共同努力,創造和諧共存的社會大環境。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和啟示。
衷心祝福您!

E. 農村家庭教育投資的意義

大多數家庭的首選模式是「送到職業技術學校學手藝、技術」是想讓其經過職業培訓後再謀出路;其次是家庭為實現其理想的目標,表示「不惜一切代價為孩子找到高一級的學校繼續讀書」;也有一大部分中、高收入家庭選擇的是「想辦法找路子,若辦不好只好讓他回家務農」,讓子女成為直接的勞動力。

F. 城鄉教育投入的差異

城鄉教育投入的差異:
一、教育經費

在教育經費方面,東部基礎教育的各項教育經費指標平均是中西部的一到兩倍,在各項指標中,教育公用經費差距最大。長期以來,教育投入毫無例外地「以城市為中心」。我國的教育投入本來就少,始終徘徊在國民生產總值的4%之下,遠遠低於世界各國5.1%的平均水平。而有限的投入在分配上又存在著諸多不合理之處。2006 年,佔全國總人口60%以上的農村只獲得全部教育投入的23%。

二、收入群體享受教育資源不均

強勢群體佔有優質教育資源的現象有加劇的趨勢。在重點中學,幹部、知識分子和高收入家庭子女占學生總數的70%以上,在高等教育階段也占絕大多數。農民子女的比例隨著院校層次的升高而降低。

三、教師素質

在全國范圍,東西中小學教師學歷總體平均相差三十個百分點左右,2006 年全國小學具有專科以上學歷教師,農村佔47.49%,比城市低31 個百分點;全國初中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的教師,在農村是24.34%,比城市低約38 個百分點。農村教師隊伍整體存在著年齡偏大、知識結構老化、知識面窄的問題。

四、教師年齡結構

在年齡結構上,農村小學年輕教師偏少。2006 年全國共有49.9 萬代課人員,主要集中在農村小學,其中,75.9%分布在中西部農村小學。農村小學教師工作生活的環境相對於城市小學來說非常差,條件也相當困難,老教師不斷退休,新教師不願意到條件艱苦的農村小學任教,造成農村小學教師緊缺。

五、人口學歷

低學歷人口的比例農村遠遠高於城市,高學歷人口的比例則是城市明顯高於農村。在城市,高中、中專、大專、本科、研究生學歷人口的比例分別是農村的3.5倍、16.5倍、55.5倍、281.55倍、323倍。

G. 國家如何提高和加強農村的教育水平和投入

原題:國家如何提高和加強農村的教育水平和投入的力度?
答案:
提高和加強農村的教育水平和投入力度一直是國家的重點工作之一,目前我 國著重應當從以下方面提高和加強農村的教育水平和投人力度:
(1)落實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增加教育投入,完善經費保障機制;建立和 完善農村中小學教職工工資保障機制;建立健全農村中小學校舍維護、改造和建設 保障機制;確保農村中小學校公用經費。
(2)建立健全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就學制度,保障農村適齡少年兒童接受 義務教育的權利。建立健全扶持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接受義務教育的助學制 度;鼓勵和倡導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公民個人和海外人士捐資助學。
(3)加快推進農村中小學人事制度改革,大力提高教師和校長隊伍素質。加 強農村中小學編制管理;嚴格執行教師資格制度,逐步提高新聘教師學歷層次;全面推行中小學教職工全員聘任制;積極推行中小學校長聘任制,改進中小學校長選
拔任用制度;提髙農村中小學教師待遇,積極引導鼓勵教師和其他具備教師資格的人員到鄉村中小學任教。

H. 農村教育資源的嚴重短缺,是哪些原因導致的

農村相比城市差距很大,尤其是教育資源的差距。教育資源短缺有多種原因。

總之來說農村在教育方面確實面臨著嚴重的問題,這應該是整個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不是老師就能改變的問題,不過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就應該對學生負責,敬職敬責,和學生一塊共同成長,共同撐起農村教育的一片藍天.綜上所述導致農村教育資源短缺,現在國家也非常重視農村教育,希望會越來越好,讓孩子們有一個平等的教育。

I. 對農村基礎教育投入的必要性有哪些

長期以來,教育投入不足是我國農村基礎教育發展中的主要制約因素。在市場經濟日益發達、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同等重要的今天,誰都承認沒有充足的教育投入作保障,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就難以落實。所以,對加大基礎教育投入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要認真反思長期以來我國基礎教育投入上的症結,要採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
一、我國農村基礎教育投入的現狀和矛盾
基礎教育重在遠效性,不能直接化為生產力,不像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那樣本身具有「造血功能」,而主要依賴於「輸血」才能健康發展。我國農村基礎教育經費投入長期以來都處於「貧血」狀態,概括分析,這是我國整體教育投入水平低、投入總量在使用上嚴重失衡、基礎教育的投入存在著明顯的城鄉間差異、政府間財力格局與義務教育事權與責任不對稱等原因造成的。
1.我國整體教育投入水平低
教育經費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及其與有關國家的比較,是反映一個國家對教育事業重視和投入程度的一項重要參考指標。長期以來,我國國家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與國際上有關國家比較明顯偏低。早在20世紀80年代,世界發達國家教育經費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就已超過了5%,如:美國(1983年)為6.8%,日本(1983年)為5.6%,加拿大(1985年)為7.2%,原蘇聯(1983年)為6.6%,就連發展中國家印度在1985年也達到了3.7%,而我國直到進入本世紀才躍上3%。請看錶1。
觀察表1列出的數據可以發現我國整體教育投入水平是相當低的。近幾年來,我國在教育投入方面雖然已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教育的投入仍然低於世界的平均水平,甚至低於世界上許多比我們落後的發展中國家的水平:十年前提出到20世紀末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民生產總值達到4%的目標至今也沒有實現,甚至有的年份還呈下降趨勢。根據《教育部、國家統計局、財政部關於2003年全國教育經費統計公告》顯示,當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為3.28%,比上年降低0.04%。
資料來源: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03年)整理
2.投入總量在使用上嚴重失衡,偏重非義務教育,使基礎教育投入更顯不足
我國教育經費不僅在總量上投入不足,而且內部分配的比例也很不合理,長期以來,國家財政教育投資的重心一直傾向於高等教育,對基礎教育投入過少。請看錶2。
資料來源:國家教委編:《中國教育綜合統計年鑒》(1996),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2頁。
資料來源:《中國教育經費統計年鑒》(1997—2002),中國統計出版社。
資料來源:國家教委編:《中國教育綜合統計年鑒》(1996),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12頁、186頁。
從表2可以看出,1991年到1995年的五年中,我國高等教育生均國家撥付經費是中學生均國家撥付經費的10倍以上,是小學生均國家撥付經費的20倍以上。而且,這種投資結結失衡的現象還在進一步擴大。1996—2001,高等教育經費增長了3倍,而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經費只增長0.6倍左右。高等教育投入比重由1996平的16.3%提高到27.8%上升了11.5個百分點,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投入比重不斷下降,兩者分別下降了大約6個百分點。請看錶3。
3.基礎教育的投入存在著明顯的城鄉差異
中國教育投入總量不足,教育投入分配使用失衡,討農村基礎教育的發展已經十分不利,而更殘酷的是,基礎教育總體分到的一點點分配。又存在著明顯的城鄉間差異,城市中小學校拿走的比重遠遠高於農村學校,這就使農村基礎教育經費的困境雪上加霜了。請看錶4。
從表4可以看出,當年城市小學生均教育經費是農村小學生均教育經費的3倍,農村小學生均教育經費只佔全國小學平均水平的76.07%,這種城鄉基礎教育投入分配上的差距一直存在著,如:到2002年,農村小學生均預算內教育事業費雖然增加到708元,比1996年增長了2倍,但只相當於全國小學平均水平的87.12%,城鄉初中學校也存在著這樣的差距,1996年,,農村初中生均預算內教育事業費平均435元,相當於全國初中平均水平的79.27%;2002年,農村初中生均預算內教育事業費增加到796元,但只相當於全國初中平均水平的82.86%。這些比較表明,政府在對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的投入上,明顯低於對城鎮中小學的投入。
通過上述狀況可以看到,中國教育經費投入形如剝筍,高等教育先剝走一層,然後是城市初中等教育再剝走一層,到了農村基礎教育時就剩下一點兒卷心了。
4.政府間財力格局與義務教育事權和責任不對稱,加劇了農村基礎教育經費的矛盾
早在1985年5月,《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指出:「要把發展基礎教育的責任和權力交給地方」,「實行基礎教育由地方負責、分級管理的原則」。本來,實施這一原則是為了充分調動地方辦學的積極性,加快農村教育事業的發展,但「分級管理」的結果是把農村基礎教育的重任完全下放到了鄉、村。從資金投入來說,中央和省一級對農村基礎教育已基本上不再付出,完全靠鄉一級財政。1994年我國實行分稅制財政體制,縣鄉兩級財政可用財力大幅度下降,尤其是鄉鎮財政十分薄弱,教育投入已十分困難,為扭轉這種不利狀況,國務院於2001年5月29日頒發的《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提出了「縣級人民政府對本地農村義務教育負有主要責任」的要求,其核心就是把農村義務教育的責任和管理許可權由鄉鎮政府上收到縣級政府。
但是,農村義務教育的責任和管理許可權上收縣級,仍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教育投入問題,因為縣級經濟的困難狀況並不比鄉鎮好多少,據有關部門統計,全國縣級單位赤字比例,1998年為22%,到2002年已上升到近60%。縣級財政狀況如此不佳,卻要承擔農村基礎教育投入的重任;中央和省級政府掌握了國家主要財力,但基本擺脫了義務教育經費的責任,這種政府間財力與義務教育事權責任的不對稱,是農村基礎教育經費短缺的重要制度原因。
二、對農村基礎教育投入的思考
中國農村基礎教育投入的矛盾如此突出,怎樣改變這一狀況呢?
1.提高國家財政的整體教育投入比重,重新劃分各級政舟在農村基礎教育投入方面的事權和責任
前面已經指出,我國整體教育投入不足,政府間財力格局與義務教育事權和責任不對稱,這是我國農村基礎教育發展滯後的一個制度性原因,必須改變。
(1)提高國家財政對教育的整體投入。各級財政部門要確保現有頂算口徑的教育支出穩定增長,要切實按照「三個增長」的標准安排教育支出,即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撥款的增長要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生均教育經費要逐步增長;教師工資和公用經費要逐步增長。地方財政的超收部分也應更多地用於教育投入。
(2)強化中央和省級支持農村基礎教育的職責及投入,改變重高等教育、輕基礎教育的不合理狀況,減輕縣、鄉級財政負擔。
(3)中央財政直接負擔中小學教師工資,切實執行中小學教師「工資資金專戶」制度。由財政部門根據核定的編制和國家規定的工資項目標准,中央財政通過銀行直接劃撥到教師在銀行開設的個人賬戶中。對擅自挪用教師工資的單位或個人必須予以嚴懲。這樣能最有效地保障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的穩定,能保證撥付的教育經費真正全部用於農村義務教育。
(4)加大對老、少、邊、山、窮等貧困地區基礎教育的扶持。由於投資基礎教育缺乏明顯的、快速的,直接的收益,因此在貧困地區,無論是地方政府還是農民都缺乏投資基礎教育的積極性,中央應對這些地區實施教育投入傾斜政策。
2.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
我國有著「兩條腿」走路的辦學傳統,從我國國情出發,在堅持以國家財政撥款為主的同時,還要積極地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這樣能更好地加強農村基礎教育的投入。
(1)各級政府依法徵收用於教育的各種稅費、社會集資和各種教育基金。
(2)充分運用財政、金融等手段提高農村教育的融資能力,它包括:利用政府債券資金購置農村教育設施;爭取更多的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民間的低息、無息貸款。
(3)利用各種優惠政策鼓勵企業、社會團體和個人對農村教育捐贈。
(4)出台優惠政策,鼓勵農村中小學開展勤工儉學。
3.建立和完善基礎教育投入的運行和管理機制
為保障基礎教育投資合理、有效使用,應建立和完善基礎教育投入的運行、管理機制,以加強對基礎教育投入的有效使用。
(1)建立監督機制。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各級人代會或其常委會要加大對教育預算支出的監督力度,同時還需要監察部門的行政監督、審計部門的審計監督、教育督導部門的檢查監督和新聞部門的輿論監督等,主要監督這些部門是否按政策撥款籌資,教育經費是否及時到位,教育經費使用是否合理等。
(2)完善基礎教育事權與財權相統一的制度、長期以來,各級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門主管教育事業,而教育經費投入卻分別由政府的財政部門和計劃部門掌管著,教育行政部門無權根據地方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提出、批准教育經費預算,這很不利於財政對教育撥款的統籌安排、科學管理和有效利用。因此,我們要改革現有的教育經費管理體制,逐步做到由教育行政部門提出經費預算建議,列入政府經費預算計劃,經人大審議批准後,由財政部門全部劃撥教育行政部門統籌管理。這樣,教育經費在國家及各級政府預算中佔有穩定的份額,不因政治、經濟或其他因素的影響而經常波動,且實行預算單列,保證專款專用。
(3)加強教育經費管理,提高義務教育經費的使用效益。農村基礎教育困難重重,盡管與投入不足有關,但同時也要看到長期以來義務教育經費在管理上漏洞百出,領導幹部挪用、甚至侵吞教育經費的現象普遍存在,使本來就不足的教育經費更是雪上加霜。所以,必須建立法規,懲治腐敗,提高教育行政官員、學校管理人員的素質,對教育經費進行有效控制與使用。
總之,沒有相應的教育投資作保證,跨世紀的基礎教育發展目標就不可能實現。為此,我們一定要抓好基礎教育的投入,要常抓不懈,促使我國基礎教育飛速、健康地發展。

熱點內容
重百超市供應商系統 發布:2021-11-27 07:59:12 瀏覽:259
成都瓦爾塔蓄電池經銷商 發布:2021-11-27 07:59:09 瀏覽:828
寧波辦公用品供應商 發布:2021-11-27 07:59:05 瀏覽:753
廣州人人店經銷商 發布:2021-11-27 07:59:03 瀏覽:49
旺旺上海經銷商 發布:2021-11-27 07:58:59 瀏覽:362
三折門上海經銷商 發布:2021-11-27 07:58:20 瀏覽:207
澳洲保健品代理商 發布:2021-11-27 07:58:17 瀏覽:728
木旯代理商 發布:2021-11-27 07:58:15 瀏覽:464
供應商開發年度總結 發布:2021-11-27 07:58:07 瀏覽:578
湯臣鈣片代理人是誰 發布:2021-11-27 07:56:27 瀏覽: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