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商評價教育訓練
Ⅰ 對供應商的綜合評價意見怎麼寫
這個問題我也在尋找。找到給與回復,我也急需。
Ⅱ 供應商評價 怎麼寫
根據資質和供應商產品的使用情況分別評價。
打字不易,如滿意,望採納。
Ⅲ 如何對供應商進行評價
供應商審核
供應商審核是對現有供應商進行表現考評及年度質量體系審核是供應商管理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它是在完成供應市場調研分析、對潛在的供應商已做初步篩選的基礎上對可能發展的供應商進行。
供應商質量體系審核則是供應商審核的一個重要方面,由於質量管理在企業管理中占據著特殊的重要地位,因而一般的公司往往將供應商質量體系審核單獨列出,當然也可視情況要求將它當成是供應商審核的一部分與供應商審核一起進行。
中文名
供應商審核
審核方法1
調查法
審核方法2
現場打分評比法
審核方法3
供應商綜合審核
根據不同物料供應商的不同成熟程度,供應商審核可以安排在供應商認證的前、中、後進行,目的是確認、篩選出最好的供應商,優化供應商結構,提高競爭優勢。
審核方法
供應商審核的主要方法可以分為主觀判斷法和客觀判斷法。所謂主觀判斷法是指依據個人的印象和經驗對供應商進行的判斷,這種評判缺乏科學標准,評判的依據十分籠統、模糊;客觀判斷法是指依據事先制定的標准或准則對供應商進行量化的考核和審定,包括調查法、現場打分評比法、供應商績效考評、供應商綜合審核、總體成本法等方法。
(1)調查法。調查法是指事先准備一些標准格式的調查表格發給不同的供應商填寫,收回後進行比較的方法,這種方法常用於招標、尋價及供應情況的初步了解等情況。
(2)現場打分評比法。現場打分評比法是預先准備一些問題並格式化,然後組織不同部門的專業人員到供應商的現場進行檢查確認的方法。
(3)供應商績效考評。供應商績效考評是指對已經供貨的現有供應商的供貨、質量、價格等進行跟蹤、考核和評比。
(4)供應商綜合審核。供應商綜合審核是針對供應商公司層次而組織的包括質量、工程、企劃、采購等專業人員參與的全面審核,它通常將問卷調查和現場審核結合起來。
(5)總體成本法。總體成本法是一種為了降低供應商的總體成本而達到一個新的水平,從而降低采購價格為目的一種方法。它需要供應商的通力合作,由采購商組織強有力的綜合專家團隊對供應商的財務及成本進行全面、細致的分析,找出可以降低成本的方法,並要求供應商付諸實施與改進,改進後的受益則由雙方共享。
審核內容
由於供應商自身條件的差別(各有優劣),必須有客觀的評分的項目作為選拔合格供應商的依據。因此,供應商審核應該制定詳細的審核內容,通常包括下列各項。
(1)供應商的經營狀況。主要包括供應商經營的歷史、負責人的資歷、注冊資本金額、員工人數、完工紀錄及績效、主要的客戶、財務狀況。
(2)供應商的生產能力。主要包括供應商的生產設備是否先進,生產能力是否已充分利用,廠房的空間距離,以及生產作業的人力是否充足。
(3)技術能力。主要包括供應商的技術是自行開發還是從外引進,有無與國際知名技術開發機構的合作,現有產品或試製品的技術評估,產品的開發周期,技術人員的數量及受教育程度等。
(4)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生產流程是否順暢合理,產出效率如何,物料控制是否電腦化,生產計劃是否經常改變,采購作業是否對成本計算提供良好的基礎。
(5)質量管理。主要包括質量管理方針、政策,質量管理制度的執行及落實情況,有無質量管理制度手冊,有無質量保證的作業方案,有無年度質量檢驗的目標,有無政治機構的評鑒等級,是否通過ISO9000認證。
審核程序
1)市場調研,搜集供應商信息
供應商審核是在對供應市場進行調研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的。對供應市場調研,搜集供應商的信息、資料是審核的前提,只有掌握了供應商翔實的資料,才能對供應商做出客觀、公正的審核。在市場調研階段,主要應該從供應商的市場分布,采購物品的質量、價格,供應商的生產規模等方面收集供應商的情況。
2)確定供應商審核的主要指標
不同的供應商,其審核的指標也不同,因此應該針對供應商的實際情況和本單位所采購物品的特性,對所要審核的供應商制定具體的審核指標。
3)成立供應商審核小組
對供應商的審核應視不同的采購物品成立相應的審核小組。對於一些標准品及金額比較低的物品,可以用采購人員自行決定的方式,由采購人員組成審核小組。這種方式最簡單,也最為快速、方便;對於非標准品、價值金額較大的物品,則可以成立跨功能小組或商品小組來執行審核的任務。所謂跨功能小組是指依據采購物品的性質,由采購部門、質量部門、物料管理部門、工程及研發部門、主管或財務部門的人員共同組成的臨時性的供應商審核組織。
4)綜合評分
供應商審核的最後一個環節是對供應商進行綜合評分。針對每個審核項目,權衡彼此的重要性,分別給予不同的分數,審核小組決定了供應的審核內容及權重後,可根據供應商反饋的調查表及實地調查的資料,編制出供應商的資格評分表。
審核層次
就采購供應的控制層次來說,供應商審核可局限在產品層次、工藝過程層次,也可深入到質量保證體系層次,甚至深入到供應商的公司整體經營管理體系層次(公司層次)。
(1) 產品層次。主要是確認、改進供應商的產品質量。實施辦法有正式供應前的產品或樣品認可檢驗,以及供貨過程中的來料質量檢查。
(2)工藝過程層次。這一層次的審核主要針對那些質量對生產工藝有很強依賴性的產品。要保證供貨質量的可靠性,往往必須深入到供應商的生產現場了解其工藝過程,確認其工藝水平、質量控制體系及相應的設備設施能夠滿足產品的質量要求。這一層次的審核包括工藝過程的評審,也包括供應過程中因質量不穩定而進行的供應商現場工藝確認與調整。
(3) 質量保證體系層次。這是就供應商的整個質量體系和過程,參照ISO9000標准或其他質量體系標准而進行的審核。
(4) 公司層次。公司層次的審核是對供應商進行審核的最高層次,它不僅要考察供應商的質量體系,還要審核供應商經營管理水平、財務與成本控制、計劃製造系統、信息系統和設計工程能力等各主要企業管理過程。
在實際情況中,對於那些普通商業型供應商,采購商一般只局限於產品層次和工藝過程層次的審核,但是如果采購商要挑選合作夥伴,情況就不一樣了,特別是那些管理嚴格、技術先進的國際大公司,它們通常會大量採用質量保證體系和公司層次的審核來控制供應鏈管理體系。
Ⅳ 怎樣建立供應商評價體系
供應商評價體系:
1、經營資質及評價。
2、質量保證能力評價。專屬
3、服務能力評價。
4、合同履行業績評價。
5、生產能力評價。
6、產品質量符合性評價。
7、價格合理性評價。
8、財務狀況評價。
9、遵紀守法狀況評價 。
10、綜合評價。
僅供參考。
Ⅳ 如何有效的選擇和評價供應商
一、查看資格文件
首先看這個公司是不是一個合格的法人單位,要查看他的營業執照(是否按期年檢)、稅務登記證(分國稅和地稅)、組織機構代碼證等,看他的企業的資格,是否有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14001安全體系認證、特殊產品的生產許可證、榮譽證書、獲獎證明、入網證明、國家相關部門的鑒定報告等,一般的供應商都應該具備這些東西,這些東西弄虛做假的也比較多,所以只是一個最基礎的評價。
二、查看技術文件
一個企業技術水平的高低決定了它的產品質量,但要內行看才行,可以看看它的工藝流程、技術標准、質量保證措施、調試安排卡片以及各道工序的檢驗記錄,這反映了一個企業實際運行的情況。
三、實地考察
百聞不如一見,眼見才能為實,所以實地考察一番才最可行。首先要看它的辦公環境,是否整潔、井然有序,辦公區域的劃分是否合理,人員的精神面貌、待人接物的態度是否彬彬有禮,對問及的問題是否能快速而明確地做答;再看這的生產車間,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擺放是否合理,工人是否有閑談或開小差的,生產設備的先進性如何,機器設備的使用率如何,車間的環境和光線如何等等;再看它的檢驗設備,檢驗是保證產品合格的基礎,檢驗設備是否滿足要求,檢驗人員是否有相慶的資質,檢驗人員的素質如何(讓他們親自操作一下或問幾個問題就可知道一個大概);最後看他的倉庫,擺放是否混亂,通道是否通暢,標識是否清晰。
這一步的考察並沒有一定之規,但要注意某些細節,細節往往能反映一個工廠的全貌。
四、供貨體驗
實際跟你打過一次交道後,你才會明白這個供貨商是否可行,決定下次是否還要跟他們合作。要感覺如下幾個問題:
1、供貨質量:質量是否滿足合同要求,是否在以次充好或打擦邊球的情況(在標準的邊界,不好判定合格與否)。
2、產品包裝:包裝是否堅固耐用,大小和重量是否合理,易於裝卸搬運,易於計數,標記是否清晰,相似規格產品不易產生混淆。
3、交貨期:在約定的交貨期交貨,不提前,更不能拖後,這是評判一個供應商誠信的一個最主要的指標。
4、售後服務:服務很重要,看他們的的現場服務和培訓方案是否可行,服務是否到位,是否隨叫隨到。
5、客戶反應速度:這是反映一個供應商效率最主要的指標,對客戶的要求和疑問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給予答復(行或不行,是或否),這一點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之間的比較體會最深,比如我要一個民營企業發一件貨,第一天說了,第二天貨就到了;而讓一個國有企業發一件貨,答應的很好,但幾天沒有動靜。
6、是否能為客戶著想:合同中難免有漏洞,供應商如果可以用他們的經驗、細心為你糾正一些錯誤或提供一些合理化建議,將對你的工作打上一個雙保驗。
7、其它:按合同中雙方約定的考核,是否落到了實處。
最後要記住,與供應商是合作夥伴關系而不是單純的甲方乙方關系,所以你對供應商的各項要求也要合理有度。
Ⅵ 如何對供應商進行評估評審
供應商的選擇評估是整個采購體系的核心,供應商的選擇標准依據不同的夥伴關系戰略地位而不同,著眼於短期導向的企業關心現在的選擇及成果,追求單次市場交換的效率和單次獲得的利潤最大化,以「QCDS」即質量、成本、交付與服務並重的原則。而需要長期合作的的供應商,是以後續一系列交易所帶來的雙方總利潤最大化,包括削減交易成本和經營成本,共同提高顧客價值,提高營收為導向,因此需要對其內部管理、財務狀況、技術能力等綜合狀況進行評估。
質量:是采購物料的首要因素,最終會反映到企業的產品質量、總成本甚至品牌聲譽,是衡量供應商的第一要素。首先要確認供應商是否有一套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有效運行的質量體系,然後要確認其設備和工藝能力是否滿足所購產品的要求。考察產品的質量不僅要從產品的檢驗入手,更要從供應商的內部去考察。采購產品的質量要符合生產所需,質量過高或者過低都是不合適的。
成本:零部件的成本對於降低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提高競爭力和增加利潤有明顯的作用。成本不僅僅是指零部件的采購價格,還應包括零部件使用過程中和生命周期結束後所發生的一切費用,具體如購買、包裝、裝卸、運輸、存貯等環節指出的人力、物力、財力的總和。分為材料成本,定購成本,維持成本和缺料成本。總成本最低是短期交易所最求的目標。但基於雙方的長期合作關系,不能一味的強調降低采購成本,應該用價值分析方法對產品的成本進行分析,用雙贏的價格來節約成本,並綜合考慮其他因素。
交付:供應商能否按照約定的交貨期限和交貨條件進行供貨,直接影響采購方的生產連續性和生產效率。因此交貨是選擇供應商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按時交貨的情況下,還得考慮采購方的庫存,既要減少庫存又要防止缺貨停工的風險。另外,接受緊急訂貨能力也是考量供應商交付能力的因素。
服務:供應商有良好的服務意識是采購方對供應商的一個普遍要求,供應商內部各作業環節,能很好的配合採購方的能力和態度。評價供應商的服務水平有以下幾個指標:處理訂單的速度和准確性,采購流程、生產流程、財務流程等順暢有彈性,售前和售後的服務中其內部員工的工作態度和責任心。能主動走訪用戶,聽取改進意見,不斷改進產品性能和服務質量。
供應商的選擇方法:供應商的選擇方法有很多,采購方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方法對供應商進行甄選,如招標法、比質比價法、層次分析法、直觀判斷法等等。
Ⅶ 供應商評價管理如何做
供應商評價管理辦法
一、總則為使公司對供應商的評價規范化、制度化、有效化,進而去劣存優,盡量避免或減少公司利益不受損失,特製定本辦法。二、客戶界定公司的客戶為與公司有業務往來的材料、設備供應商和經銷商。三、客戶評價是由材料、設備采購單位(材料公司)、工程建築單位(建安公司)、物業管理單位(物業公司)共同對客戶供應產品的質量、價格、交貨能力、售後服務等進行綜合評價的工作。四、評價原則 統一辦法、統一標准、按程序評定、用數據說話、客觀真實的原則。五、評價辦法 指標量化,分類打分,綜合評價。 1、指標種類 對客戶的評價指標分質量指標、供應指標、經濟指標和售後服務指標。2、指標考評單位、考評程序及考評制度 考評單位: 質量指標、供應指標由建安公司負責考評,經濟指標指標由材料公司負責考評,售後服務指標由物業公司負責考評。考評程序:先由指標考評單位考評,最後由材料公司負責匯總並報集團公司備案。考評制度:從與供應商(客戶)簽訂合同開始到供應商所送物品質保期結束為一個考評期,進行填表、備案、留存。3、各指標佔分比例 各指標滿分的總分為100分。其中:質量指標分佔60%,經濟指標分佔20%,供應指標分佔10%,售後服務指標分佔10%。4、各指標計算方法 (1)、質量指標 供應商(客戶)質量指標是供應商評價的最基本指標,對其評價要從送料批次合格率、來料抽檢缺陷率上計算說明。送料批次合格率=(合格送料批次/送料總批次)X100%來料抽檢缺陷率=(抽檢缺陷總數/抽檢樣品總數)X100%供應商質量考評打分標准批次合格率 得分 來料抽檢缺陷率 得分
100% 60 100% -10
≥99.5 55 ≥99.5 -8
≥98.5 50 ≥98.5 -6
≥97.5 45 ≥97.5 -4
≥95 40 ≥95 -2
<95 0 <95 0
註:送料批次合格率與來料抽檢缺陷率得分之和即為該供應商的質量指標得分 (2)、供應指標 供應指標是供應商(客戶)的交貨表現以及供應商企業管理水平相關的考核因素,對其評價主要是從送料准時交貨率、訂單變化接受率上計算說明。訂單變化接受率是是衡量供應商對訂單變化反應敏感度的一個指標.准時交貨率=(按時按量交貨的批次/送料的總批次)X100%訂單變化接受率=(訂單增加或減少的交貨數量/訂單原定的交貨數量)X 100%供應商供應考評打分標准准時交貨率 得分 訂單變化接受率 得分
99%—100%(含) 8 99%—100%(含) 2
95%—99%(含) 6 95%—99%(含) 1.8
90%—95%(含) 4 90%—95%(含) 1.6
80%—90%(含) 2 80%—90%(含) 1.4
70%—80%(含) 1 70%—80%(含) 1.2
<70% 0 <70% 0
註:准時交貨率與訂單變化接受率得分之和即為該供應商的質量指標得分 (3)、經濟指標 經濟指標是評價供應商(客戶)最重要的指標,對其評價主要是從價格水平、付款條件上判斷。價格:價格低於市場平均價3%(含)記5分,價格低於市場平均價5%(含)記10分,價格低於市場平均價5%(不含)以上記15分。付款:送貨墊資半年以上者記5分,送貨付款一般者記2.5分,付款送貨者記1分,要帳鬧事者記-2分,三人以上來公司鬧事要帳者記-5分。(4)售後服務指標售後服務指標也是評價供應商(客戶)的一個重要方面,對其評價主要從投訴靈敏度、解決問題能力上判斷。投訴靈敏度 供應商(客戶)對質量投訴的反應是否及時、迅速,答應是否完整等要求是否及時處理。 3分解決問題能力 供應商(客戶)是否及時安排技術人員對發生的問題進行處理。7分5、客戶定性對供應商(客戶)的質量指標、供應指標、經濟指標及售後服務指標的各項評分之和為該供應商的總評分。總評分在90分(含)~100間分為優秀客戶,總評分在80分(含)~90間分為良好客戶,總評分在60分(含)~80間分為一般客戶,總評分在60分以下為劣等客戶。六、獎懲辦法經評審認定為優良的供應商(客戶)在公司今後的材料、設備招標采購活動中優先考慮合作,一般客戶次之,劣等客戶淘汰它。七、客戶檔案建立 對在工程施工過程中的材料、設備供應商都應給予其建立供貨檔案,以備後查。
Ⅷ 如何對供應商進行評估
展開全部
供應商的選擇評估是整個采購體系的核心,供應商的選擇標准依據不同的夥伴關系戰略地位而不同,著眼於短期導向的企業關心現在的選擇及成果,追求單次市場交換的效率和單次獲得的利潤最大化,以「QCDS」即質量、成本、交付與服務並重的原則。而需要長期合作的的供應商,是以後續一系列交易所帶來的雙方總利潤最大化,包括削減交易成本和經營成本,共同提高顧客價值,提高營收為導向,因此需要對其內部管理、財務狀況、技術能力等綜合狀況進行評估。
質量:是采購物料的首要因素,最終會反映到企業的產品質量、總成本甚至品牌聲譽,是衡量供應商的第一要素。首先要確認供應商是否有一套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有效運行的質量體系,然後要確認其設備和工藝能力是否滿足所購產品的要求。考察產品的質量不僅要從產品的檢驗入手,更要從供應商的內部去考察。采購產品的質量要符合生產所需,質量過高或者過低都是不合適的。
成本:零部件的成本對於降低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提高競爭力和增加利潤有明顯的作用。成本不僅僅是指零部件的采購價格,還應包括零部件使用過程中和生命周期結束後所發生的一切費用,具體如購買、包裝、裝卸、運輸、存貯等環節指出的人力、物力、財力的總和。分為材料成本,定購成本,維持成本和缺料成本。總成本最低是短期交易所最求的目標。但基於雙方的長期合作關系,不能一味的強調降低采購成本,應該用價值分析方法對產品的成本進行分析,用雙贏的價格來節約成本,並綜合考慮其他因素。
交付:供應商能否按照約定的交貨期限和交貨條件進行供貨,直接影響采購方的生產連續性和生產效率。因此交貨是選擇供應商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按時交貨的情況下,還得考慮采購方的庫存,既要減少庫存又要防止缺貨停工的風險。另外,接受緊急訂貨能力也是考量供應商交付能力的因素。
服務:供應商有良好的服務意識是采購方對供應商的一個普遍要求,供應商內部各作業環節,能很好的配合採購方的能力和態度。評價供應商的服務水平有以下幾個指標:處理訂單的速度和准確性,采購流程、生產流程、財務流程等順暢有彈性,售前和售後的服務中其內部員工的工作態度和責任心。能主動走訪用戶,聽取改進意見,不斷改進產品性能和服務質量。
供應商的選擇方法:供應商的選擇方法有很多,采購方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方法對供應商進行甄選,如招標法、比質比價法、層次分析法、直觀判斷法等等。
Ⅸ 如何建立員工教育培訓效果評價體系
培訓目前在中國企業中的地位越來越高,企業也把越來越多的資源投入培訓工作當中。但是,中國企業中目前培訓能自成體系的並不多,而一個公司的培訓如果沒有形成體系的話,很難說它能取得好的效果。 首先我們要對培訓的定義要有一個科學的理解。 所謂培訓是幫助公司實現戰略目標、提升員工個人競爭力的一種教育、培養方式,包括有形的培訓和無形的培訓兩種形式。有形的培訓是指有固定的時間、地點和講師的培訓,我們通常講的培訓就是這種有形的培訓。無形的培訓則是指主管、骨幹員工在平時工作中對下屬、一般幹部、員工的指導、培養。這種指導、培養的方式可以是開會,也可以是一對一的當面交流,甚至可以是批評勸導。在實際工作中,無形培訓對提高績效的作用更大,影響更深,成本也更低(幾乎沒有什麼成本)。要想培訓工作產生實效,這一塊培訓就不能忽視,必須仔細加以規劃,因為無形培訓不是自動就能作好的。 其次要樹立以戰略為導向,以業務為核心的培訓指導思想。所謂以戰略為導向是說培訓項目的確定要根據公司的經營戰略目標,而不是市場上什麼培訓熱門,我們就搞什麼培訓。在上任何一個培訓項目前,培訓負責人應該仔細想一想,這個培訓對實現我們公司的戰略目標有沒有作用,有作用就上,否則就不上,以免資源浪費。例如,公司決定要實施國際化戰略,那培訓部門就應該上英語培訓項目。當然這就要求培訓負責人對公司的經營戰略有比較深刻的理解和認識,能夠根據公司的戰略找出公司經營管理中的短板從而確定培訓需求。以業務為核心是指培訓工作要緊緊圍繞公司的核心業務而進行,因為任何一個公司的培訓資源都是有限的,要想培訓效果最大化,培訓資源必須向公司的核心業務部門傾斜。比方說零售公司的核心業務部門是門店,培訓工作就應該緊緊圍繞門店的需求進行,培訓人員應深入門店,努力挖掘門店的培訓需求,然後再根據門店的需求安排培訓項目。 在筆者看來,無形培訓體系的建設關鍵是要在企業內部形成一種開放的、願意交流、願意指導、願意分享知識和經驗的文化。形成這種文化有多條途徑:可以通過招募具有開放心態的新員工來促進這種文化的形成, 人力資源部在招聘新人時,應考察應聘人的性格和品質,看是否具備開放的心態;可以通過正式培訓、宣傳來形成這種文化,人力資源部門可以通過內刊,領導會議講話,課堂培訓,研討會等形式來營造一種開放,分享的氛圍;可以通過考核、激勵機制來形成這種文化,公司在設計或修訂考核制度時,可以將是否經常指導員工工作為考核管理人員,骨幹員工的一個重要指標。指標完成得好的予以獎勵,反之予以懲罰。此外,順應信息化的潮流,企業還應該建立內部知識管理的平台,通過內部網路促進知識的快速保存、分享和傳播。在實際工作當中,員工的成長和進步70%是通過無形培訓完成的。 有形培訓的體系主要包括項目體系和支持體系兩部分。 培訓項目體系可以按部門分類建設,也可以按人員管理流程來建設。如果按部門建設,則可以分為市場與銷售系列培訓、研發系列培訓、人力資源管理系列培訓等系列。按人員管理流程來建設,則可以分為:入職培訓項目,又可以細分為各類人員的入職培訓;在職培訓項目;晉升培訓項目等。在培訓項目體系建設的過程中應按照先業務部門,後職能部門;先管理層,後員工的順序,重點放在業務部門和管理人員身上,這樣才能保證效果,保證容易獲得公司領導和各部門的支持。 培訓支持體系包括培訓軟性支持體系和培訓硬性支持體系兩部分。軟性支持體系主要是指培訓制度體系。培訓制度主要有外派培訓規定、個人進修管理規定、培訓積分制度、講師管理辦法、培訓需求、評估制度等。培訓工作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須得到全體員工的支持,獲得支持除了宣傳推廣外,應建立一系列的制度,用制度的硬力量去約束員工。要使得員工認識到培訓不僅是一種權利,也是一種責任。 培訓硬性支持體系主要有三部分,第一是應有較齊備的培訓物質條件,主要包括培訓設備、場地、器材等。第二是人員組織體系。培訓要想贏得全體員工的重視,必須建立起完善的組織體系,明確各類人員在培訓中的角色分工和職責。在企業中,培訓責任人主要有總經理、人力資源總監、培訓經理(主管)、專職講師、各部門負責人、各部門兼職講師等,培訓部門應對這些人員的培訓職責進行清晰的界定。如果是集團公司還應對總部培訓部門,分支機構培訓部門的職責進行明確的分工。第三是指培訓信息體系,主要包括培訓原始文件、培訓統計台帳、外部培訓供應商資料庫等。建立培訓信息系統的目的是方便統計分析,科學評估培訓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