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代理人可以是誰
㈠ 請問:美國的代理人選舉是怎麼回事
美國實行的是選舉人團制度。
選舉人團,美國特有的一種選舉方式。根據美國憲法,美國總統由各州議會選出的選舉人團選舉,而不是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每四年一次的美國大選實際上是由選民決定所在州的選舉人團給哪位總統候選人投票。
通俗點說,老百姓投票選舉的不是總統,而是選舉人,隨後再由這些選舉人選出總統。決定大選勝負的,也不是看候選人獲得的選民票數多少,而是看他得到的選舉團成員,也就是選舉人的票數有多少。
(1)美國代理人可以是誰擴展閱讀:
美國全部"選舉人票"共538張,是參議員(100名)、眾議員(435名)、華盛頓特區代表(3名)的總數。參議員按州分配,50州每州2名;眾議員按人口產生,約50多萬人選出一名。例如紐約州約有1,600多萬人口,就有31名眾議員,再加上2名參議員,總共有33張選舉人票。
除緬因州、內布拉斯加州外,任何一個總統候選人如果贏得了這個州的多數人投票,即贏得了這個州的所有選舉人票,被稱為"贏者通吃"。 按照選舉人團制度,候選人在各州贏得的選舉人票累計超過538票的一半(270張),就當選總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美國選舉制度
㈡ 美國保險業代理人數量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表彰大會上的光環、即可兌現的傭金、伶牙俐齒的話術……這是社會大眾眼中的保險代理人。然而,中國保險代理人的真實生存狀況是怎樣的?有多少人能夠看到他們的真實狀況?大報小報唾沫橫飛地抨擊個別代理人的。
不規范行為的時候得到的是激揚文字、主持正義的自我良好感覺。此時,在考核和社會排斥的雙重壓力下展業的代理人成了真正的弱勢群體。「理解萬歲」曾經被奉為人文精神的體現,我們也應該理解作為社會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的150萬保險代理人,理解他們的光榮、他們的夢想。
中國保險代理人有150萬,曾經涉足過保險業的總人數不少於一千萬。這一代人,成就了中國保險業今天的輝煌。中國的保險代理人制度由友邦保險公司1992年引入中國,繼而成為中國保險業10多年來高速發展的源動力之一。時至今日,現存的保險代理人制度卻面臨著全面挑戰。
一、辛苦撐起一片天,承受八方責難
「保險不是人乾的,是人才乾的!」
「你要想成功,你就要和成功的人在一起!」
「你只要想發財,那你就能發財。關鍵在於你想不想!」
在中國,當想富的和不想富的都已經富起來的時候,留給社會中下層人們的機會已經不多了。保險公司的職場是一個能令他們興奮的地方。在那裡,高級講師的講演,在高超的講演技巧運用中糅合了西方成功學和中國傳統厚黑學(當然已去其糟粕)的精華,如傳說中的甘露,點點滴滴地落到受眾們的心田,令他們意醉神迷、手足俱奮。
「百萬不是夢,十萬剛起步!」
不是嗎?保險精英們就坐在身邊--款款有致,英氣勃發,真是令人羨慕的一族啊!「今天賣白菜,明天賣保險。」
帶著職場里傳染的亢奮,還有心底里對於富起來的無比渴望,一大批處於社會下層的人們開始邁出了保險代理人的腳步。
而接下來,他們就要面對冰與火般的鍛煉與考驗了。
你能想像他們究竟經受過多少次的冷遇,你能想像他們經受過多少次的拒絕,你能想像他們多少回在暗地裡獨自舔舐挫折帶來的傷害,你還能想像他們多少次迷失在城市和鄉村的大路小巷……君不覺,白領們盤踞的堂皇而整潔的寫字樓竟是那樣的可畏!在代理人的心裡,可畏的不是停泊著的高級車,也不是威嚴的保安,更不是白領們一團富貴氣的圓臉……可畏的是寫字樓的大門口掛著這樣的提示牌,上面用黑體大號字列印著:「保險推銷請勿入內!」
代理人能對此說些什麼呢?在沉默中拚命抵禦著深入內心的寒冷吧!或者,渴望成功的熱情會融化所有的堅冰--成功應付的代價啊!或者,來自不易的簽單也可以帶走聚積在心頭的抑鬱吧!在經過一次次靈與肉的煎熬之後,終於有一群人從金字塔的底層升起,他們構成了保險隊伍的精英部分,他們中的很多人,在走過不平凡的創業路途之後,終於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但是又有誰知道,有多少代理人在展業道路上因各種各樣的困難而選擇走開,去他方尋找失落的夢想。
然而,正是這群人,他們和她們,離去的和沒有離去的,用自己的堅定、辛勤、渴望和努力,還有混於其中的汗水、血淚、挫折和傷痛,帶來了中國保險業的快速發展,撐起了中國保險業一遍繁榮的天空。
中國保險業自20世紀90年代以後快速發展,近10年保費收入平均以每年超過30%的速度在增長,至2004年底中國保險業已積聚起11853.6億元人民幣的巨額資產。整個保險業在全國更大的地域范圍內鋪開。保險業、銀行業、證券業在中國金融領域三分天下,為社會保障、資金融通、社會管理和服務經濟發展方面作出巨大的貢獻。而支撐和帶來中國保險業繁榮的正是150萬中國保險代理人--他們辛勤而不舍的努力工作。
巨額的數字,見證了輝煌;慶功和表彰,鮮花和掌聲,也是太多太多保險代理人神往的時刻。然而,當鮮花凋謝之後,在掌聲平靜之後,在這一切象徵著的繁華之後,保險代理人的生存狀態除了他們自己之外,還有多少人了解,還有多少關懷在心!由於代理人隊伍是保險生產力的主要代表者和實踐人,所以不難了解中國保險業的所有重要事件都與他們相關。易言之,保險代理人太容易捲入關於中國保險業發展的討論。請看2004年中國保險業發生的大事,請問哪次事件引發的討論(即使不是直接與代理人相關,比如關於保險資金入市的討論)不招來來自四面八方的針對代理人的飛沫。
保險公司感嘆代理人不夠忠誠不夠勤勉,公眾埋怨代理人過於糾纏有點煩,個別保戶謾罵代理人趨利誤引,管理部門要求代理人恪守職業道德規范,而專家們則呼籲盡快提高代理人的綜合素質,提高代理人進入的門檻……不可否認,這些要求都有道理。也不可否認,保險代理人及其展業的確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作為中國保險業生產力的代表者和實踐者,所有的罪責真是保險代理人能夠承擔得了的嗎?難道讓代理人來一次從肉體到精神的洗禮就會真的解決這些問題嗎?
二、生存在中國化的友邦模式及其基本法之下
1992年,美國友邦保險公司落戶上海,帶來了壽險營銷個人代理制。到1994年底,友邦保險公司共招收保險營銷員近5000人,業務量超過1億元人民幣。1995年美國友邦又獲准在廣州開展壽險業務,發展勢頭也相當驚人,當年公司營銷隊伍就發展到8000人,新單標準保費收入近3.88億元人民幣。美國友邦保險公司這種個人壽險營銷制度,引起國內保險公司紛紛效仿,在極短的時間內這一制度被快速復制,帶動了中國壽險業超常規發展,保費收入快速超過產險,改變了產險和壽險的市場格局。從1996年以來,中國壽險市場保費收入以平均每年40%的速度增長,這主要歸根於壽險的個人營銷。盡管近年來銀行保險突飛猛進,但統計顯示,個人代理銷售仍處於市場主導地位。2002年,個人險仍佔全部壽險保費收入的80%以上。2004年,全國的壽險代理人大軍已擴充到了150多萬人。壽險的發展直接帶動了保險業的發展,因此,有人曾這樣直言不諱地描述了壽險個人營銷制度對行業發展的貢獻:「沒有個人營銷,就沒有中國保險業的今天!」同時,壽險個人營銷為社會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並對保險知識的普及和傳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現行的代理人營銷制度最早源於美國家庭用品推銷制度。這種營銷制度建立在一種被稱為「基本法」即保險營銷基本管理制度之上。
基本法有幾個顯著特徵:
一、大量增員,並鼓勵所有代理人都沖到外面去對陌生人做「掃街式銷售」。
二、重視培訓上崗,甚至建立了軍規一般嚴格的培訓制度。
三、低保障、高激勵的人才激勵機制。
四、制定嚴格的淘汰機制,如3個月保單掛零即被淘汰。
在中國這片尚未開發的處女地上,「掃街式銷售」以及「基本法」其餘規則,無疑是以低成本颳起的一場瘋狂的「圈地風暴」,在短時間內為保險公司帶來了巨大的利益。由於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利益本身成保險公司的唯一存在法則,保險代理人只不過是公司追逐利潤的工具和手段。更專業地說,營銷本身成了目的。
保險公司的增員採取類似傳銷的方式,以規模空前的「人民戰爭」來奪取保險市場。保險公司在增員時放壓代理人進入門檻,拚命招人,導致代理人整體素質下降。
業內人士坦言:「由於進入門檻比較低,壽險代理人的素質參差不齊,再加上不是保險公司員工,不享受保險公司的任何福利和津貼,完全依賴業務提成,一些壽險代理人為了提高收入,就只好急功近利,誤導或誘導消費者投保,致使損害保險公司形象的事頻頻發生。」
保險公司盲目追求速度與規模,粗放式經營,忽視對保險市場的培育特別是優質客戶的培育;片面強調營銷技巧的培訓,而忽視對員工專業素質的教育,營銷人員的綜合素質提高不上去,必然使公司缺乏發展後勁。
傳銷式的增員建立在帶有「血緣」色彩的「金字塔」式的組織結構之上。這種結構與現代企業的激勵機制不相容,形成人員晉升體制弊端,並連帶產生其他弊端。我國保險業快帶發展初期,一大批學歷和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員加入成為保險代理人,為中國的保險業發展作出重要貢獻。如今,他們中的很多已經進入保險公司的管理層。現加入的擁有更高學歷和素質的代理人常常感受這方面的壓力,甚至產生不滿情緒。
據一位高級經理介紹,在招聘時很難招收到高素質人才。原因在於一旦新人進入某個部門,那麼只要在這個保險公司就永遠是這個部門負責人的下級,永遠為這個部門的負責人創造提成。
在「高激勵」思想的指導下,保險公司用人靠前,不用人靠後,有保單則留,無保單則去。這種管理方式,不僅讓代理人時刻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而且強烈地沖擊著代理人的社會行為觀念,客觀上也麻木了代理人對於公司的責任感、忠誠感。最終讓保險代理人找不到自己的歸屬感。
「如果說沒有歸屬感和缺少保障使得代理人們失去了一層保護自己的盔甲,那麼嚴格甚至嚴厲的業績考核則是懸在代理人頭上的達摩克利斯劍。」
保險,是一個集中體現了人類人文關懷的偉大發明。然而保險公司的基本法卻是冰冷的,毫無人情味可言。
根據各保險公司對代理人的「基本法」,新人如果在半年內(或者9個月)達到一定的業績標准,可轉為正式業務員,否則出局。正式業務員之後,如果業績持續達到一定的標准,可升級至資深業務員、業務主任、高級主任……但不管升到何職位,只要有連續一段時間(比如2個月)未能出單,便會出局,且不能享受一分錢的續保傭金。如果某一段時間內業績不能達標,便會降級,甚至可能一直降為「見習業務員」。其中的做法已經與我國保護勞動者法律相沖突。
這就是說保險代理人一旦從業就不能出任何問題。我們可以設想一下,一旦一位尚未生育的女性從事保險事業,那麼她就算是懷孕或者產後都必須堅持展業,否則不管她以前的業績如何,她面臨的將是降級、再降級。也就是說保險代理人是沒有《勞動法》里規定的產假的。生育是人生大事,但是代理人卻不能管那麼多,因為,她們時刻要保持一定的業績標准,否則,以前的一切努力就會化為無烏有。連生育的權利都要受到業績考核的威脅,更不用說生病住院了。誠然,我們在看到關於代理人在病床上展業報道的時候,有敬佩,更多的是心酸。誰不想在生病的時候好好休息呢,然而,面臨無情的業績考核,代理人能休息嗎,敢休息嗎?保險公司的電腦只會計算你的業績,而不會考慮你的遭遇;那麼制度的制定人呢,難道也只會0101的二進制嗎?「成績只能代表過去」這句話用在其它行業還有謙虛的成分,但用在代理人身上,我們體會到的是一種重壓下的心酸。
案例:今年49歲的李明艷1996年9月進入某大型壽險公司,成為一名保險代理人,並且一直沒有離開。七年中,她通過自己的努力從普通業務員升為「業務代表」,又從「業務代表」升為「高級業務代表」。後來因沒能維持住「高級業務代表」的考核指標,被降為普通業務員。隨之,一場大病又讓她不得不住院治療。她出院以後發現,自己的出單號碼已被公司電腦系統停用,公司已單方面解除了與她的合同。
個人代理人和壽險公司之間是完全平等的民事代理關系。然而中國的保險公司及其團隊,對代理人的管理摻雜了許多帶有勞動關系特徵的內容。如有的公司向代理人發放固定的「底薪」,有的公司對違反保險公司有關規定的代理人實行紀律處分等。結果造成代理人與保險公司之間法律關系的模糊,營銷與管理體制嚴重沖突。
在現行體制下,代理人感覺自己好像是保險公司的人,好像又不是。角色的沖突,在現實中使得代理人很難從注重長遠的角度向客戶提供優質的保險服務。結果是大量的代理人只注重業務數量的增長,不注重業務質量的控制,導致保險業整體的服務水平和質量難以得到保證。
在承受高激勵帶來的精神壓力的同時,代理人還要承受保險公司非員工的待遇。保險公司不為代理個人購買社會保險。不管你工作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一旦離開,得不到一分錢的補償。按照這種制度下去,到六十歲退休,代理人沒有退休金。一天不幹就一天沒錢。今天的保險代理人享受不到任何的社會福利,連最基本的社保都與他們無緣。保險公司團隊中類似於「幫規」的嚴格管理,實際上已經剝奪了他們法律意義上的代理人身份。他們享受不到保險公司員工的待遇,保險公司隨時都可以單方面地解除代理合同。
㈢ 誰是中國的代理人
這兩天美國航母再返的黃海的消息經美國國防部高調證實後, 戴旭——我空軍一名上校,也是中國知名的鷹派人物,關於「C」型包圈的理論就是出自於他——再次在報紙上寫了一篇關於中美在南海黃海控制權爭奪中,很有可能將會打一場代理人戰爭的文章。文章中的思路很明確,中美肯定會在奪取中國近海控制權上進行戰爭,只不過,這場戰爭會是中國的代理人和美國的代理人打的一場戰爭。 我感覺,此理論的基礎在於美國之前打的幾場代理人的戰爭。但此理論放在中美之間是否合適,則需要時間來認定。從現在來看,美國與中國打一場代理人戰爭的可能性不大,特別是在南海和黃海這個區域。 黃海雖說是在京畿門戶旁邊,但也緊鄰朝鮮半島,是中國與朝鮮、韓國共有的海域。而朝鮮半島則是中亞的火葯桶。朝鮮與韓國兩個國家,60年前的那場戰爭對他們來說依舊記憶猶新。對中美也是一樣。對美國來說,這場戰爭更應該是他們心頭的一塊疤。如果說美國鷹派想在朝鮮半島周圍與中國打一場代理人的戰爭,可能性不大。韓國雖說在軍事實力上比朝鮮強了不少,但光腳不怕穿鞋的,朝鮮也不是吃素的。光是在38線布置的火炮就能在一個小時之內讓漢城成為第二個巴格達。韓國所以也會對此有所顧忌。特別是韓國的戰時指揮權還在美國手中,也就是說,真正的戰爭打起來的時候,韓國軍隊是需要美國來指揮的。所以代理人也就不能成立了。而朝鮮能否成為中國的代理人,可能性更是不大。朝鮮如果能成為中國的代理人,他們就不會總在中國背後搞核試驗。朝鮮從來也不聽中國的,只是在國際上遇到麻煩了,才找中國解圍。他們知道,不管他們怎麼胡來,中國不會棄他們而去。現在是朝鮮拿著中國,而不是中國拿著朝鮮。所以,朝鮮更不可能成為中國的代理人。如果黃海有事兒,最有可能的就是再來一次朝鮮戰爭。 中國在南海雖然跟幾個國家有領海及島嶼的糾紛,但總體來說,這些國家也不會太樂意充當美國的代理人的。越南,雖然跟中國有著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的一場戰爭,但美國對這個國家的傷害更大。讓他們跟美國一起或代理美國打一場戰爭,他們的人民能不能答應也是個問題。其它幾個國家就更不用說了。他們離中國這么近,又得益於中國與東盟之間的免關稅條約,如果中國跟美國打起來,不管是直接沖突還是代理人之間的沖突,都必須讓他們選擇站隊,而這個是東盟所有國家一直以來不願意做的事情。特別是他們仰仗著中國的經濟發展,都希望在中國的這個經濟巨輪上有一席之地。哪個國家都不傻,在涉及到國家自己的利益的時候,他們都會有一個小九九算著,這個不是美國或中國能幫他們算的。 同時,他們的確也對中國的領土有著強烈的要求,美國也正是抓住這點最近與越南打得火熱。對外感覺,好像要幫助越南來遏制中國,實際上,美國在周邊也找不到更合適的一個國家了。馬來西來?一方面他們主要是穆斯林,另一方面,馬來西來的華人眾多,而且不像其它國家的華人,他們在國家政治上有很強的發言權。實際上菲律賓是最可能與美國站在一起的,但隨著中國與菲律賓的關系越來越好,而且,菲律賓在南海和越南不同,他們沒有佔領多少島嶼。為了很少的幾個島嶼幫著美國與中國對搞,最後得利的卻是越南、馬來西亞這些占著更多島嶼的國家,對他們來說也是得不嘗失的。 在南海,最有可能與中國為島嶼進行戰爭的就是越南了。而越南不僅與中國有領海的相鄰,也有陸地的邊界接壤。所以一旦開戰,對中國來說,可以海軍陸軍一起來了。有了20年前那場戰爭的教訓,中國不會再吃死那麼多人的虧了。而且,很可能會在第一時間,先將河內攻破,並扶持一個親華的領導人上台。這對現在的越南來說,是多麼現實的危險啊。所以,讓越南主動跟中國開戰的可能性也不大。越南現在就是想在中美之間的紛爭中相互得利。一方面,知道中國為了經濟建設,不想打仗,又有美國在後面撐著,先佔著島嶼,再搶石油資源,等中國有能力去一戰的時候,他們實際上已經得到很多了。就算失去幾個島嶼也不算什麼了。 按經濟實力上來說,有。按政治實力上來說,沒有。但戰爭不是靠經濟實力來保證的。二戰前的德國,經濟實力夠強了吧,不一樣打不過蘇聯。朝鮮戰爭中的聯合國軍,發達國家都有份,但一樣也是沒贏。越南戰爭更不用說了。就拿現在的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來看,美國仗是打贏了,但輸了戰爭。 中國現在放眼望去,周邊沒有幾個真正的朋友。除了巴基斯坦能算一個。連朝鮮都不能算是中國的朋友。沒有朋友,誰來代理你呢。就算有個別小國為了錢幫你打一場戰爭,他們能真心實意的去戰斗嗎?不能。只能讓中國出的錢打了水漂。 另外,什麼是代理人的戰爭。越南戰爭算是嗎?不是。因為這場戰爭就是中國的家門口,如果中國不幫越南,那美國就會在中國的南方門戶邊上形成威脅。南海就更保不住了。對中國來說,越南戰爭是為了國家安全,對越南來說,那是亡國與不亡國的區別。不用他們代理我們,他們自己就會打下去。代理人的戰爭應該是為了某一政治上或經濟上的利益,大國與大國之間通過小國來打的一場戰爭。而代理人,這些小國,則是為了藉助大國來實現自己的某一利益才會充當代理人。國家統一和國家安全的戰爭不在此列。如果這些都算的話,那中國共產黨與蔣介石國民黨打的那場內戰也是美蘇兩個國家的代理人戰爭了。朝鮮戰爭也不算,因為被代理的國家都上了戰場了,而且主要戰斗都是由被代理國家完成的,怎麼能算代理人戰爭? 而且,中國的意識形態與周邊國家有很大的不同。雖說都是社會主義國家,但朝鮮搞的是馬克思的那套。越南跟中國很像,但兩國又有過邊境戰爭。其它國家的意識形態跟中國則完全不同了。更何況,他們對中國這個區域大國,有著很強的戒心,把美國招來實際上也是平衡中國在此地區的勢力。以他們的角度考慮,誰會想再成為中國的屬國呢?雖然歷史上當中國的屬國比當西方的殖民地強多了,但哪個國家不想獨立自主呢。 所以,放眼周邊,能成為中國代理人的國家一個沒有。 可以肯定的說,不會!從小平同志開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建設就已經成為中國的重心了,從一窮二白到現在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全中國人民一起努力掙回來的。特別是,現在的中國還沒有到能跟美國面對面抗爭的時候。有人說,朝鮮戰爭都打贏了,為什麼跟美國無法抗爭?不奇怪,當時的中國後面有蘇聯,現在的中國只有自己。美國打仗掙錢,中國打仗就是純花錢了。你再有錢,能跟美國比嗎?特別是,咱們的外匯儲備還大量購買了美國的國債。如果一旦開戰,美國凍結了中國的資產,你還有什麼錢去打仗。 再加上中國周邊沒有可以成為代理人的國家,這種戰爭,也就不可能打起來了。 一、把在中國的韓國企業按中國國企一樣征稅。 二、停止從韓國進口一切商品。 三、停止出口到韓國的所有商品。 四、調查天安號事件,確認為韓國自己所為。 五、停止與韓國之間的一切交流。 六、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通過各種輿論渠道,抹黑韓國。
㈣ 美國委託代理人和中國有什麼不同
沒有什麼本質上的不同,只是國籍不同而已。
㈤ 注冊美國公司為什麼必須要有注冊代理人
因為在美國注冊公司,大多數州政府都要求要有本地的一個美國公司注冊代理人,向政府遞交文件,接收政府通知,保存公司文件。注冊代理人是一個負責接收公司法律文件的代理人。一般是指,注冊代理人替注冊公司接收重要法律和稅務文件。
大多數的州要求公司要有注冊代理人。注冊代理人的名字應該有在公司成立證明文件上,並且是公司成立的該州居民。同時,他必須在該公司成立的所在州有一個實際地址,而且在公司的正常營業時間內必須要能夠聯絡得到。
注冊代理人也就是相當於股東與政府及稅務的聯絡人也可以理解為是擔保人,所以必須要有。
㈥ FDA中注冊中要求填的美國代理可以是哪些人
美國復代理人作為FDA和國外工廠制之間的交流紐帶,負責緊急情況和日常事務交流。
美國代理人必須能隨時接聽FDA打來的電話。
FDA會不定期隨機地與美國代理人聯系,對於信息不真實的代理人,FDA會要求工廠提供真實信息,否則,會進行處罰,甚至注銷工廠的注冊編號。據2006年抽查結果顯示,約30%的美國代理人信息存在虛假成分或不存在,因此FDA也在加大監督檢查力度。
㈦ 美國保險代理人制度
國外保險代理人已經有幾百年的發展歷史,已發展成為一項非常成熟的產業。保險代理人在保險市場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以下是部分發達國家保險經紀人的發展狀況:英國在國際保險市場上,英國的保險代理制度影響最大,保險代理人的力量最強。據統計,英國保險市場上有800多家保險公司,而保險代理公司卻超過3200家,共有保險代理人員8萬多名。英國保險市場上60%以上的財險業務是由保險經紀人帶來的,勞合社的業務更是必須由保險經紀人來安排。德國在德國保險市場上,保險經紀人作用顯著。在德國,保險代理人被稱作是保險人延長的手,而獨立保險代理人則有被保險人的同盟者之稱。目前,德國的保險代理人總數為3000多人,50%-60%的業務量是由保險經紀人帶來的。美國美國保險市場是世界上最大的保險市場之一。1998年,全美全部業務的保費收入達7364.7億美圓,居世界首位。保險代理人在美國市場上發揮重要的作用,達信和怡安兩家全世界最大的經紀公司都來源於美國。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㈧ 陳曉是外國國籍還是裸官,是否代表美國利益,是否是美國的代理人
我原來是國美的員工,陳曉把國美搞的已經快破產啦,求陳小人,饒了國美吧。
㈨ 美國壽險代理人數量
美國人一個人源至少有七八份保單。
保險公司一般限定每個意外險,可以購買3份左右。
意外保險即人身意外保險,又稱為意外或傷害保險,是指投保人向保險公司繳納一定金額的保費,當被保險人在保險期限內遭受意外傷害,並以此為直接原因造成死亡或殘廢時,保險公司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向被保險人或受益人支付一定數量保險金的保險。
保險產品分很多種類,購買方式根據種類而定。
按份數購買大多出現在意外險、某些重疾險和某些分紅險上。一般來說份數限制沒有統一標准,但保險產品都有一個特點就是保額,網銷產品的保額大多以50萬為限。而線下渠道如代理人和經紀人銷售的保險則與他們的級別有關。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㈩ 關於美國的律師和被代理人之間的關系
應該是稱呼為辯護人!是的!美國是法治國家,所以犯罪分子\嫌疑人可以要求第一時間見到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