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供應商重要的性質分
1. 如何對供應商進行分類和管理
關系管理
雙贏關系已經成為供應鏈企業之間合作的典範,因此,要在采購管理中體現供應鏈的思想,對供應商的管理就應集中在如何和供應商建立雙贏關系以及維護和保持雙贏關繫上。
信息交流機制
信息交流有助於減少投機行為,進重要生產信息的自由流動。為加強供應商與製造商的信息交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在供應商與製造商之間經常進行有關成本、作業計劃、質量控制信息的交流與溝通,保持信息的一致性和准確性。
(2)實施並行工程。製造商在產品設計階段讓供應商參與進來,這樣供應商可以在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性能和功能方面提供有關信息,為實施QFD(質量功能配置)的產品開發方法創造條件,把用戶的價值需求及時地轉化為供應商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質量與功能要求。
(3)建立聯合的任務小組解決共同關心的問題。在供應商與製造商之間應建立一種基於團隊的工作小組,雙方的有關人員共同解決供應過程以及製造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4)供應商和製造商經常互訪。供應商與製造商采購部門應經常性地互訪,及時發現和解決各自在合作活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建立良好的合作氣氛。
(1)按供應商重要的性質分擴展閱讀:
一、供應商分類的意義
隨著社會和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多元化,採用新技術,開發新產品,企業生產的產品越來越復雜;為滿足日益多樣化的市場要求,企業生產的產品種類越來越多,因而企業采購的物料也會越來越復雜,種類可能多達成百上千種。
於是很多企業開始對采購的物料進行分類管理。企業采購物料的分類方法會因企業和企業的產品而異,可以有很多種,但大多可簡單按大類分為戰略性物料和非戰略性物料。
二、供應商的分類和管理方法
企業供應商的分類也可因行業、企業和企業產品的不同而不同,但供應商分類的目的都一樣,都是為了更好地科學地管理企業供應商資源。
企業供應商的分類方法也應該不是二個一成不變,它應該隨著企業產品和采購物料等因素的相關變化做出及時地調整,應該是個不斷修正和改進的方法。科學和合理的供應商分類能幫助更好地管理企業的供應商資源。
三、供應商分類和管理需要注意的方面
如果只是獨立地對一個供應商庫里的供應商進行分類並不難,但是如果希望制定一個科學合理的供應商分類方法並進行科學地管理,就必須從供應鏈管理的全局出發,至少考慮到以下幾方面:
(1)企業的供應鏈管理現狀和發展方向;
(2)企業的采購戰略和目標;
(3)企業的戰略采購計劃和執行;
(4)企業的產品管理和采購物料的分類和管理;
(5)企業的供應商管理現狀和發展方向;
(6)企業的供應商資源現狀和問題;
2. 供應商管理的分類有哪幾大類型
供應商可分為戰略供應商(StrategicSuppliers)、優先供應商(PreferredSuppliers)、考察供應商(ProvisionalSuppliers)、消極淘汰(ExitPassive)、積極淘汰(ExitActive)和身份未定供應商(Undetermined)。
1、戰略供應商
指那些對公司有戰略意義的供應商。例如這些公司提供技術復雜、生產周期長的產品,可能是唯一供應商。存在對公司的存在至關重要。更換供應商的成本非常高,有些乃至不可能。對這類供應商應該著眼長遠,培養長期關系。
2、優先供應商
提供的產品或服務雖然可在別的供應商處得到,但公司傾向於使用優先供應商。這是與戰略供應商的根本區別。優先供應商是基於供應商的總體績效,例如價格、質量、交貨、技術、服務、資產管理、流程管理和人員管理等。優先供應商待遇是掙來的。例如機械加工件,有很多供應商都能做,但如果公司優先選擇供應商A,把新生意給這個供應商,就是基於A的總體表現。
3、考察供應商
一般是第一次提供產品或服務給公司,對其表現還不夠理解,於是給一年的期限來考察。考察完成,要麼升級為優先供應商,要麼降為淘汰供應商。
4、消極淘汰供應商
不應該再得到新的產品。但公司也不積極把現有生意移走。隨著主產品完成生命周期,這樣的供應商就自然而然淘汰出局。對這種供應商要理智對待。如果績效還可以的話,不要破壞平衡。維持相對良好的關系就更重要。
5、積極淘汰供應商
積極淘汰供應商不但得不到新生意,連現有生意都得移走。這是供應商管理中最極端的例子。對這類供應商一定要防止「魚死網破」的情況。因為一旦供應商知道自己現有的生意要被移走,有可能採取極端措施,要麼抬價,要麼中止供貨,要麼績效變得很差。所以,在出手之前,一定要確保另一個供貨渠道已經開通。
6、身份未定供應商
身份未定供應商的身份未定問題。在分析評價之後,要麼升級為考察供應商,要麼定義為消極淘汰或積極淘汰供應商。
3. 如何對供應商進行分類,有哪些分類原則和方法
供應商分類是對供應商系統管理的重要一部分。它決定著哪些供應商你想開展戰略合作關系,哪些你想增長生意,哪些是維持現狀,哪些是積極淘汰,哪些是身份未定。
所以相應的,供應商可分為戰略供應商(Strategic Suppliers)、優先供應商(Preferred Suppliers)、考察供應商(Provisional Suppliers)、消極淘汰(Exit Passive)、積極淘汰(Exit Active)和身份未定供應商(Undetermined)。
當然,在不同公司的分法和定義可能略有不同。例如台資的華碩公司與美國的HP公司就很大不同。
1、戰略供應商,指那些對公司有戰略意義的供應商。例如他們提供技術復雜、生產周期長的產品,他們可能是唯一供應商。他們的存在對公司的存在至關重要。
更換供應商的成本非常高,有些乃至不可能。對這類供應商應該著眼長遠,培養長期關系。
2、優先供應商,提供的產品或服務雖然可在別的供應商處得到,但公司傾向於使用優先供應商。這是與戰略供應商的根本區別。優先供應商是基於供應商的總體績效,例如價格、質量、交貨、技術、服務、資產管理、流程管理和人員管理等。
優先供應商待遇是掙來的。例如機械加工件,有很多供應商都能做,但如果公司優先選擇供應商A,把新生意給這個供應商,就是基於A的總體表現。
3、考察供應商,一般是第一次提供產品或服務給公司,對其表現還不夠理解,於是給一年的期限來考察。考察完成,要麼升級為優先供應商,要麼降為淘汰供應商。
4、消極淘汰供應商,不應該再得到新的產品。但公司也不積極把現有生意移走。隨著主產品完成生命周期,這樣的供應商就自然而然淘汰出局。
對這種供應商要理智對待。如果績效還可以的話,不要破壞平衡。維持相對良好的關系就更重要。
5、積極淘汰供應商不但得不到新生意,連現有生意都得移走。這是供應商管理中最極端的例子。對這類供應商一定要防止「魚死網破」的情況。
因為一旦供應商知道自己現有的生意要被移走,有可能採取極端措施,要麼抬價,要麼中止供貨,要麼績效變得很差。所以,在出手之前,一定要確保你的另一個供貨渠道已經開通。
6、身份未定供應商的身份未定問題。在分析評價之後,要麼升級為考察供應商,要麼定義為消極淘汰或積極淘汰供應商。
另外,供應商分類的另一目的是公司內部溝通。例如新生意都給戰略或優先供應商,然後再考慮考察供應商,絕不能給淘汰供應商。這些都應成為書面政策,溝通給公司內各個部門。
當然,在分類供應商時應該徵求別的部門的意見。但一旦決定,整個公司就應執行。再例如公司應該採用供應商清單(Approved Vendor List; AVL)上的供應商。
而供應商清單則應基於供應商分類體系。當然,做為供應商管理部門,要確保各類供應商能達到公司期望。
要不,內部客戶的合理期望沒法滿足,現有的供應商政策可能沒法被執行。總之,內部溝通與制度的制定實施是同等的重要。
(3)按供應商重要的性質分擴展閱讀:
供貨商是指可以為企業生產提供原材料、設備、工具及其他資源的企業。供應商,可以是生產企業,也可以是流通企業。
應該確定符合公司戰略的供應商特徵,對所有供應商進行評估,可以將供應商分成交易型、戰略型和大額型。
一般來講,交易型是指為數眾多,但交易金額較小的供應商。
戰略型供應商是指公司戰略發展所必需的少數幾家供應商。
大額型供應商指交易數額巨大,戰略意義一般的供應商。
采購商選擇供應商建立戰略夥伴關系、控制雙方關系風險和制定動態的供應商評價體系是中國采購商普遍關心的幾個問題。
隨著采購額占銷售收入比例的不斷快速增長,采購逐漸成為決定電子製造商成敗的關鍵因素。供應商的評估與選擇作為供應商正常運行的基礎和前提條件,正成為企業間最熱門的話題。
選擇供應商的標准有許多,根據時間的長短進行劃分,可分為短期標准和長期標准。
在確定選擇供應商的標准時,一定要考慮短期標准和長期標准,把兩者結合起來,才能使所選擇的標准更全面,進而利用標准對供應商進行評價,最終尋找到理想的供應商。
4. 供應商的分類有哪些
供應商可分為戰略供應商(Strategic Suppliers)、優先供應商(Preferred Suppliers)、考察供應商(Provisional Suppliers)、消極淘汰(Exit Passive)、積極淘汰(Exit Active)和身份未定供應商(Undetermined)。
1、交易型供應商:
是指為數眾多,但交易金額較小的供應商。
2、戰略型供應商:
是指公司戰略發展所必需的少數幾家供應商。
3、大額型供應商:
指交易數額巨大,戰略意義一般的供應商。戰略供應商指那些對公司有戰略意義的供應商。例如他們提供技術復雜、生產周期長的產品,他們可能是唯一供應商。
他們的存在對公司的存在至關重要。更換供應商的成本非常高,有些乃至不可能。對這類供應商應該著眼長遠,培養長期關系。
4、優先供應商:
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可在別的供應商處得到,但公司傾向於使用優先供應商。這是與戰略供應商的根本區別。
(4)按供應商重要的性質分擴展閱讀:
供應商之間的關系管理:
1.在供應商與製造商之間經常進行有關成本、作業計劃、質量控制信息的交流與溝通,保持信息的一致性和准確性。
2. 實施並行工程。製造商在產品設計階段讓供應商參與進來,這樣供應商可以在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性能和功能方面提供有關信息,為實施QFD(質量功能配置)的產品開發方法創造條件,把用戶的價值需求及時地轉化為供應商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質量與功能要求。
3. 建立聯合的任務小組解決共同關心的問題。在供應商與製造商之間應建立一種基於團隊的工作小組,雙方的有關人員共同解決供應過程以及製造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5. 供應商的分類
供應商分類是指在供應市場上,采購企業依據采購物品的金額、采購商品的重要性以及供應商對采購方的重視程度和信賴的因素,將供應商劃分成若干個群體。供應商分類是供應商管理的先行環節,只有在供應商細分的基礎上,企業才有可能根據細分供應商的不同情況實行不同的供應商關系策略。企業可以按照以下幾種方法進行供應商分類:
1、按供應商的重要性分類
依據供應商對本單位的重要性和本單位對供應商的重要性進行分析,供應商可以分成四類。
(1)、夥伴型供應商
如果本公司認為供應商有很強的產品開發能力,采購業務對本公司很重要,而且供應掣商也認為本公司的采購業務對於他們來說非常重要,那卿么這樣的供應商就是「夥伴型供應商」。
(2)、優先型供應商
如果供應商認為本公司的采購基業務對於他們來說非常重要,但該項業務對於本公司卻駕並不是十分重要,這樣的供應商無疑有利於本單位,是摹本單位的「優先型供應商」。
(3)、重點型供應商
如果供應商認為本公司的采購業務對於他們來說無關緊要,但該采購業務對於本公司卻是十分重要的,這樣的供應商就是需要注意改進的「重點型供應商」。
(4)、商業型供應商
對於那些對於供應商和本公司來說均不是很重要的采購業務,相應的供應商可以很方便地選擇和更換,那麼這些采購業務相對應的供應商就是普通的「商業型供應商」。
2、按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關系分類
按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關系大致可以分為五類:短期目標型、長期目標型、滲透型、聯盟型、縱向集成型。
(1)、短期目標型
這種類型的供應商主要特徵是雙方之間的關系是交易關系,即一般的買賣關系。雙方的交易僅停留在短期的交易合同上,各自關注的是如何談判,如何提高自己的談判技巧不使自己吃虧,而不是如何改善自己的工作,使雙方都獲利。供應商根據交易的要求提供標准化的產品或服務,以保證每一筆交易的信譽。當交易完成後,雙方關系也中止了。對於雙方而言,只與業務人員和采購人員有關系,其他部門人員一般不參與雙方之間的業務活動。
(2)、長期目標型
與供應商保持長期的關系是十分重要的,雙方有可能為了共同利益對改進各自的工作感興趣,並在此基礎之上建立起超越買賣關系的合作。長期目標型的特徵是從長遠利益出發,相互配合,不斷改進產品質量與服務水平,共同降低成本,提高供應鏈的競爭力。合作的范圍遍及各公司內部的多個部門。例如,由於是長期合作,也可對供應商提出新的技術要求,而如果供應商目前沒有這種能力,采購上可以對供應商提供技術資金等方面的支持。同時,供應商的技術創新和發展也會促進企業產品改進,有利於企業長遠利益。
(3)、滲透型
這種關系形式是在長期目標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指導思想是把對方公司看成自己公司的延伸,為了能夠參與對方的業務活動,有時會在產權關繫上採取適當的措施,如相互投資、參股等,以保證雙方利益的一致性。同時,在組織上也採取相應的措施,保證雙方派員參與對方的有關業務活動。這樣做的優點是可以更好地了解對方的情況,供應商可以了解自己的產品在對方是如何起作用的,容易發現改進方向,而采購方也可以知道供應商是如何製造的,對此可以提出相應的改進要求。
(4)、聯盟型
聯盟型是從供應鏈角度提出的,其特點是從更長的縱向鏈條上管理成員之間的關系,雙方維持關系的難度提高了,要求也更高。另外,由於成員增加,往往需要一個處於供應鏈核心地位的企業出面協調成員之間的關系,它常常被稱為「盟主企業」。
(5)、縱向集成型
這種形式被認為是最復雜的關系類型,即把供應鏈上的成員整合起來,像一個企業一樣,但各成員是完全獨立的企業,決策權仍屬於自己。在這種關系中,要求每個企業充分了解供應鏈的目標、要求,以及在充分掌握信息的條件下,自覺做出有利於供應鏈整體利益的決策。
6. 供應商可以按照什麼屬性進行分類
(1)按與供應商的采購業務關系的重要程度分類,可分為:商業型供應商、回優先型供應商、答重點型供應商、夥伴型供應商。
(2)按80/20規則分類,可分為:重點供應商、普通供應商(佔80%價值的20%的供應商為重點供應商,佔20%價值的80%供應商為普通供應通)。
(3)按與供應商的交易關系穩定性角度分類,可分為:短期目標型、長期目標型、滲透型、聯盟型、縱向集成型。
7. 供應商都有哪些分類特徵
《零售商供應商公平交易管理辦法》規定:供應商是指直接向零售商提供商品及相應服務的企業及其分支機構、個體工商戶,包括製造商、經銷商和其他中介商。或稱為「廠商」,即供應商品的個人或法人。供應商可以是農民、生產基地、製造商、代理商、批發商(限一級)、進口商等,應避免太多中間環節的供應商。例如:二級批發商、經銷商、皮包公司(倒爺)、或親友所開的公司。
供應商的特徵:
應該確定符合公司戰略的供應商特徵,對所有供應商進行評估,可以將供應商分成交易型、戰略型和大額型。
一般來講,交易型是指為數眾多,但交易金額較小的供應商;
戰略型供應商是指公司戰略發展所必需的少數幾家供應商;
大額型供應商指交易數額巨大,戰略意義一般的供應商。
供應商的分類:
供應商分類是指在供應市場上,采購企業依據采購物品的金額、采購商品的重要性以及供應商對采購方的重視程度和信賴的因素,將供應商劃分成若干個群體。供應商分類是供應商管理的先行環節,只有在供應商細分的基礎上,企業才有可能根據細分供應商的不同情況實行不同的供應商關系策略。企業可以按照以下幾種方法進行供應商分類。
1、按供應商的重要性分類
依據供應商對本單位的重要性和本單位對供應商的重要性進行分析,供應商可以分成四類。
(1)夥伴型供應商
如果本公司認為供應商有很強的產品開發能力,采購業務對本公司很重要,而且供應掣商也認為本公司的采購業務對於他們來說非常重要,那卿么這樣的供應商就是「夥伴型供應商」。
(2)優先型供應商
如果供應商認為本公司的采購基業務對於他們來說非常重要,但該項業務對於本公司卻駕並不是十分重要,這樣的供應商無疑有利於本單位,是摹本單位的「優先型供應商」。
(3)重點型供應商
如果供應商認為本公司的采購業務對於他們來說無關緊要,但該采購業務對於本公司卻是十分重要的,這樣的供應商就是需要注意改進的「重點型供應商」。
(4)商業型供應商
對於那些對於供應商和本公司來說均不是很重要的采購業務,相應的供應商可以很方便地選擇和更換,那麼這些采購業務相對應的供應商就是普通的「商業型供應商」。
2、按80/20規則分類
供應商80/20規則分類法的基礎是物品采購的80/20規則,其基本思想是針對不同的采購物品應採取不同的策略,同時采購工作精力也應各有側重,相應地對於不同物品的供應商也應採取不同的策略。
通常數量80%的采購物品(普通采購品)占采購物品20%的價值,而其餘數量20%的物品(重點采購品),則佔有采購物品80%的價值。相應地,可以將供應商進行依據80/20規則分類,劃分為重點供應商和普通供應商,即佔80%價值的20%的供應商為重點供應商,而其餘只佔20%采購金額的80%的供應商為普通供應商,對於重點供應商應投入80%的時間和精力進行管理與改進。這些供應商提供的物品為企業的戰略物品或需集中采購的物品,如汽車廠需要采購的發動機和變速器,電視機廠需要采購的彩色顯像管等。而對於普通供應商則只需要投入20%的時間和精力跟進其交貨。因為這類供應商所提供的物品的運作對企業的成本質量和生產的影響較小,例如辦公用品、維修備檢、標准件等。
在按80/20規則進行供應商分類時,應注意幾個問題:80/20規則分類的供應商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是有一定的時間限度的,隨著生產結構和產品線調整,需要重新進行分類;對重點供應商和普通供應商應採取不同的策略。
3、按供應商的規模和經營品種分類
按供應商的規模和經營品種分類,常以供應商的規模作為縱坐標,經營品種數量作為橫坐標進行矩陣分析。
在這種分類法中,「專家級」供應商是指那些生產規模大、經驗豐富、技術成熟,但經營品種相對少的供應商,這類供應商的目標是通過競爭來佔領大市場。「行業領袖」供應商是指那些生產規模大、經營品種也多的供應商,這類供應商財務狀況比較好,其目標為立足本地市場,並且積極拓展國際市場。「量小品種多」的供應商雖然生產規模小,但其經營品種多,這類供應商財務狀況不是很好,但其潛力可培養。「低產小規模」的供應商是指那些經營規模小、經營品種也少的供應商。這類供應商生產經營比較靈活,但是增長潛力有限,其目標僅是定位於本地市場。
4、按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關系分類
按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關系大致可以分為五類:短期目標型、長期目標型、滲透型、聯盟型、縱向集成型。
(1)短期目標型
這種類型的供應商主要特徵是雙方之間的關系是交易關系,即一般的買賣關系。雙方的交易僅停留在短期的交易合同上,各自關注的是如何談判,如何提高自己的談判技巧不使自己吃虧,而不是如何改善自己的工作,使雙方都獲利。供應商根據交易的要求提供標准化的產品或服務,以保證每一筆交易的信譽。當交易完成後,雙方關系也中止了。對於雙方而言,只與業務人員和采購人員有關系,其他部門人員一般不參與雙方之間的業務活動。
(2)長期目標型
與供應商保持長期的關系是十分重要的,雙方有可能為了共同利益對改進各自的工作感興趣,並在此基礎之上建立起超越買賣關系的合作。長期目標型的特徵是從長遠利益出發,相互配合,不斷改進產品質量與服務水平,共同降低成本,提高供應鏈的競爭力。合作的范圍遍及各公司內部的多個部門。例如,由於是長期合作,也可對供應商提出新的技術要求,而如果供應商目前沒有這種能力,采購上可以對供應商提供技術資金等方面的支持。同時,供應商的技術創新和發展也會促進企業產品改進,有利於企業長遠利益。
(3)滲透型
這種關系形式是在長期目標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指導思想是把對方公司看成自己公司的延伸,為了能夠參與對方的業務活動,有時會在產權關繫上採取適當的措施,如相互投資、參股等,以保證雙方利益的一致性。同時,在組織上也採取相應的措施,保證雙方派員參與對方的有關業務活動。這樣做的優點是可以更好地了解對方的情況,供應商可以了解自己的產品在對方是如何起作用的,容易發現改進方向,而采購方也可以知道供應商是如何製造的,對此可以提出相應的改進要求。
(4)聯盟型
聯盟型是從供應鏈角度提出的,其特點是從更長的縱向鏈條上管理成員之間的關系,雙方維持關系的難度提高了,要求也更高。另外,由於成員增加,往往需要一個處於供應鏈核心地位的企業出面協調成員之間的關系,它常常被稱為「盟主企業」。
(5)縱向集成型
這種形式被認為是最復雜的關系類型,即把供應鏈上的成員整合起來,像一個企業一樣,但各成員是完全獨立的企業,決策權仍屬於自己。在這種關系中,要求每個企業充分了解供應鏈的目標、要求,以及在充分掌握信息的條件下,自覺做出有利於供應鏈整體利益的決策。
8. 進項設置類型是指按供應商的企業性質區分嗎
人的慾望及其滿足說。
西斯蒙第和羅雪爾都曾提到過經濟學研究的是「人」。但他們所講的人的概念比較含糊。
主觀經濟學派的先驅者馬斯夏在(經濟和諧)中明確指出,「政治經濟學的對象是人」,並解釋說,「慾望、努力、滿足,這就是經濟觀點中的人」。
奧地利的門格爾則明確把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規定為人的慾望及其滿足。他把經濟學分為應用經濟學、歷史統計經濟學和理論經濟學,他在(國民經濟學原理>中指出,理論經濟學研究的是人類為滿足其慾望而展開其預籌活動的條件。龐巴維克和維塞爾依然都把人的慾望及其滿足作為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傑文斯也指出,經濟學為人快樂與痛苦的微積分學。
9. 供應商如何分類
供應商分類是對供應商系統管理的重要一部分。它決定著哪些供應商你想開展戰略合作關系,哪些你想增長生意,哪些是維持現狀,哪些是積極淘汰,哪些是身份未定。相應的,供應商可分為戰略供應商(Strategic Suppliers)、優先供應商(Preferred Suppliers)、考察供應商(Provisional Suppliers)、消極淘汰(Exit Passive)、積極淘汰(Exit Active)和身份未定供應商(Undetermined)。當然,不同公司的分法和定義可能略有不同。
戰略供應商指那些對公司有戰略意義的供應商。例如他們提供技術復雜、生產周期長的產品,他們可能是唯一供應商。他們的存在對公司的存在至關重要。更換供應商的成本非常高,有些乃至不可能。對這類供應商應該著眼長遠,培養長期關系。
優先供應商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可在別的供應商處得到,但公司傾向於使用優先供應商。這是與戰略供應商的根本區別。優先供應商是基於供應商的總體績效,例如價格、質量、交貨、技術、服務、資產管理、流程管理和人員管理等。優先供應商待遇是掙來的。例如機械加工件,有很多供應商都能做,但公司優先選擇供應商A,把新生意給這個供應商,就是基於A的總體表現。
考察供應商一般是第一次提供產品或服務給公司,對其表現還不夠理解,於是給一年的期限來考察。考察完成,要麼升級為優先供應商,要麼降為淘汰供應商。當然,對於優先供應商,如果其績效在某段時間下降,也可調為考察供應商,「留校察看」,給他們機會提高,然後要麼升級,要麼降級。
消極淘汰供應商不應該再得到新的產品。但公司也不積極把現有生意移走。隨著主產品完成生命周期,這樣的供應商就自然而然淘汰出局。對這種供應商要理智對待。如果績效還可以的話,不要破壞平衡。從供應商角度來說,產品已在生產,額外的投入不多,也樂得繼續支持你;從采購方來說,重新選擇供應商可能成本太高。這樣,雙方都認識到維持現狀最好。當然,有些情況下,產品有可能成為「雞肋」,供應商不怎麼盈利(或不願意繼續供貨),采購方也不願重新資格化新供應商。那麼,供應商的力量就相對更大,給你的產品的重視度不足,績效可能不夠理想。這對采購方絕對是個挑戰。維持相對良好的關系就更重要。
積極淘汰供應商不但得不到新生意,連現有生意都得移走。這是供應商管理中最極端的例子。對這類供應商一定要防止「魚死網破」的情況。因為一旦供應商知道自己現有的生意要被移走,有可能採取極端措施,要麼抬價,要麼中止供貨,要麼績效變得很差。所以,在扣動扳機之前,一定要確保你的另一個供貨渠道已經開通。
身份未定供應商的身份未定。在分析評價之後,要麼升級為考察供應商,要麼定義為消極淘汰或積極淘汰供應商。
供應商分類的另一目的是公司內部溝通。例如新生意都給戰略或優先供應商,然後再考慮考察供應商,絕不能給淘汰供應商。這些都應成為書面政策,溝通給公司內各個部門。當然,在分類供應商時應該徵求別的部門的意見。但一旦決定,整個公司就應執行。再例如公司應該採用供應商清單(Approved Vendor List; AVL)上的供應商。而供應商清單則應基於供應商分類體系。當然,做為供應商管理部門,要確保各類供應商能達到公司期望。要不,內部客戶的合理期望沒法滿足,現有的供應商政策可能沒法被執行。切記「要解決問題,不能光靠制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