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商績效成本
1. 供應鏈績效是什麼意思
供應鏈績效,是指圍繞供應鏈的目標,對供應鏈整體、各環節(尤其是核心企業運專營狀屬況以及各環節之間的運營關系等)所進行的事前、事中和事後分析評價。供應鏈績效評價,是對整個供應鏈的整體運行績效、供應鏈節點企業、供應鏈上的節點企業之間的合作關系所做出的評價。
供應鏈績效是供應鏈管理的重要內容,對於衡量供應鏈目標的實現程度及提供經營決策支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隨著全球製造發展,供應鏈管理在製造業中普遍應用,成為一種新的管的理模式。市場競爭已經由單個企業間的競爭轉變為供應鏈之間的競爭,因此,供應鏈管理績效對供應鏈運作和管理至關重要。
2. 供應商能力要素中成本指標內容包括什麼
供應商開發是指采購組織為幫助供應商提高運營績效和供應能力以適應自身的采版購需求而採取的一系列活動。供應權商開發是有效降低所有權總成本的戰略舉措。供應商的開發是采購體系的核心,其表現也關繫到整個采購部門的業績。一般來說,供應商開發首先要確認供應商是否建立有一套穩定有效的質量保證體系,然後確認供應商是否具有生產所需特定產品的設備和工藝能力。其次是成本與價格,要運用價值工程的方法對所涉及的產品進行成本分析,並通過雙贏的價格談判實現成本節約。在交付方面,要確定供應商是否擁有足夠的生產能力,人力資源是否充足,有沒有擴大產能的潛力。
3. 假如你是一采購部門的經理,會如何對供應商進行績效考評
假如你是一采購部門的經理,會對供應商進行績效考評:
(1)采購成本是否降低?賣方市場的回條件下是答事維持了原有的成本水平?
(2)采購質量是否提高?質量事故造成的損失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3)供應商的服務是否增值?
(4)采購是否有效地支持了其他部門,尤其是營運部門?
(5)采購管理水平和技能是否得到提高? …
當然,這些指標還可以進一步細化。
如采購成本可以細分為:購買費用、運輸成本、廢棄成本、訂貨成本、期限成本、倉儲成本等。
把這些指標一一量化,並同上一個半年的相同指標進行對比所得到的綜合評價,就是業務績效。
4. 供應商績效評估的方法是什麼
一般來說,采購人員通常從價格、品質、交期交量和配合度(服務)幾個專方面來考核供應商,並屬按百分制的形式來計算得分,至於如何配分,各公司可視具體情況自行決定價格:根據市場同類材料最低價、最高價、平均價、自行估價,然後計算出一個較為標准、合理的價格。品質批退率:根據某固定時間內(如一個月、一季度、半年、一年)的批退率來判定品質的好壞,如上半年某供應商交貨50批次,判退3批次,其批退率=3÷50*100%=6%,批退率越高,表明其品質越差,得分越低。平均合格率:根據每次交貨的合格率,再計算出某固定時間內合格率的平均值來判定品質的好壞,如1月份某供應商交貨3次,其合格率分別為:90%、85%、95%,則其平均合格=(90% + 85% + 95%)÷3=90%,合格率越高,表明品質越好,得分越高。 總合格率:根據某固定時間內總的合格率來判定品質的好壞,如某供應商第一季度分5批,共交貨10000個,總合格數為9850個,則其合格率= 9850÷1000*100% = 98.5%,合格率越高,表明品質越好,得分更高。
5. 如何評估政府采購供應商績效
那麼,製造企業應如何對供應商進行績效評估呢?具體來說,可以分為五個步驟。 步驟一:確定考核主策略劃分考核層次 一般的做法,是劃分出月度考核、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或半年考核)的標准和所涉及的供應商。月度考核一般針對核心供應商及重要供應商,考核的要素以質量和交貨期為主。季度考核針對大部分供應商,考核的要素主要是質量、交貨期和成本。年度考核(或半年考核)一般針對所有供應商,考核的要素包括質量、交貨期、成本、服務和技術合作等。 進行分層次考核的目的在於抓住重點:對核心供應商進行關鍵指標的高頻次評估,以保證能夠盡早發現合作過程中的問題;對於大部分供應商則主要通過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來不斷檢討,通過擴充考核要素進行全面的評估。 步驟二:供應商分類建立評估准則 確定考核策略和考核層次之後,接下來要對供應商進行分類,進一步建立評估細分准則。這一階段的重點在於,對供應商供應的產品分類,對不同類別的供應商建立不同的評估細項,包括不同的評估指標和每個指標所對應的權重。 舉例來說,某家電子製造企業在月度評估時,對IC類供應商和結構件供應商進行考核。對於IC類供應商,供貨周期和交貨准確性是關鍵的評估指標;而對於結構件來說,供貨彈性、交貨准確性和質量是關鍵的評估指標。 進行供應商考核一般採取平衡記分卡工具。例如,某家製造企業於今年第二季度,針對一個結構類供應商進行季度考核,考核表設定了成本、質量、交貨期和服務四個主評估要素,然後對每個要素設定了相應的權重。針對每個主評估要素,又分別設定了具體的評估指標,以及相應的權重。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考核策略需要根據不同層次、不同供應商類別,結合企業具體的管理策略進行定義。 步驟三:劃分績效等級進行三個層次的分析 採用平衡記分卡,對供應商的每一項指標進行具體考核後,接下來要對供應商的績效表現劃分等級。比如將供應商績效分成五個等級,依據等級劃分,可以清楚地衡量每家供應商的表現。 掌握了每家供應商的表現之後,要對評估結果有針對性地分類,採取不同的處理策略。首先進行供應商的績效分析,具體來說,可從三個層次進行:根據本次考核期的評分和總體排名進行分析;與類似供應商在本次考核期的表現進行對比分析;根據該供應商的歷史績效進行分析。 通過這些不同維度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每家供應商在單次考核期的績效狀況、該供應商在該類供應商中所處的水平、該供應商的穩定性和績效改善狀況等,從而對供應商的表現有一個清晰全面的了解。 步驟四:建立二維分析圖定位新的采購策略 根據供應商的績效表現,我們對供應商進行重新分類,有針對性地調整采購戰略。以供應商績效和考核期所采購金額為軸,我們可以製作一個二維分析圖,X軸表示供應商績效,Y軸表示本期采購金額。圖中的每一個圓代表一家供應商,圓的半徑則表示公司同該供應商的采購數量。 把這個圖分成ABCD四個象限。比如說,在A、B兩個象限中,供應商績效表現相對良好,因此,無論我們向該供應商購買多少金額,都可以暫時不用太多關注。處於C象限表示向該供應商購買的金額很大,而該供應商的績效表現並不好,這是最需要研究的部分。這一部分,要根據實際情況盡快做出決定,是尋找替代供應商還是採取措施要求供應商進行改善。 處於D象限的供應商,績效表現不好,但采購金額不大,通常處於這個部分的供應商都不是一些關鍵供應商或不可替代的供應商。在這個部分,完全可以採用更換供應商的策略以做調整。 步驟五:傳遞改善目標督促供應商進行改善 把供應商分類之後,對於希望繼續合作但表現不夠好的供應商要盡快設定供應商改善目標。首先將評估結果反饋給供應商,讓供應商了解它哪裡做得好,哪些地方表現不足。改善的目標一定要明確,要讓供應商將精力聚焦在需要改善的主要方面。比如,績效考核之後,可能該供應商有5個指標做得不好,但我們希望供應商在其中的兩個指標上能盡快改善,那麼就將這兩個指標及我們所希望達到的水平反饋給供應商,讓他們在下個周期里,重點改善這兩個指標,而不是其它三個指標,從而讓供應商的努力同我們的期望達成一致。
6. 如何對供應商進行績效管理
評審供應商績效的指標體系有四大類:質量指標;供應指標;經濟指標;支持、配合與服務指標。
1.質量指標:是供應商考評的最基本的指標,包括來料批次合格率、來料抽檢缺陷率、來料在線報廢率、來料免檢率等;
(1)來料批次合格率=(合格來料批次/來料總批次)×100%(最為常用的質量評價指標之一)
(2)來料抽檢缺陷率=(抽檢缺陷總數/抽檢樣品總數)×100%
(3)來料在線報廢率=(來料總報廢數/來料總數)×100%
(4)來料免檢率=(來料免檢商品的種類數/該供應商供應的產品總種類數)×100%
2.供應指標:同供應商的交貨表現相關的考核因素。主要包括准時交貨率、交貨周期、訂單變化接受率;
(1)准時交貨率:評審供應商交付及時的指標。
准時交貨率=(按時按量交貨的實際批次/訂單確認的交貨總批次)×100%
(2)交貨周期:是指自訂單開出之日到收貨之時的時間長度,常以天為單位。
(3)供應商的訂單變化接受率:評審供應商對本企業訂單變化反應靈活性的指標,該指標有一定限度。評審時要注意本企業的訂單變化率是否在雙方確認的比率之內。
本企業的訂單變化率=(增加或減少訂單的交貨數量/原定訂單的交貨數量)×100%
供應商的訂單變化接受率=(供應商接受的增加或減少訂單的交貨數量/本企業提出的增加或減少訂單的交貨數量)×100%
3.經濟指標――與采購價格與成本相聯系,包括:價格水平、報價情況、降低成本的態度及行動、分享降價成果、付款。
4.支持、配合與服務指標:評審供應商在對采購商的支持、配合與服務方面的表現的指標,通常也是做定性分析。包括:反應表現、溝通手段、合作態度、共同改進、售後服務、參與開發、其他支持等
7. 供應商管理中,如何對供應商績效進行有效管理
對供應商績效進行有效管理,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 建立供應商量化評估指標設計的原則。要堅持「四個基本原則」:公平、公正、客觀、公開原則;定量原則,即定性指標定量化;成本性原則,即所有指標都要便於考核,很難獲得或付出很高代價才能獲得的暫不予設置;及可操作性原則。
2. 確定考核的歸口部門和量化指標的權重。要根據製造企業對供應商的管理要求,指定相應的歸口部門對供應商的評估工作進行統一管理。在設置、量化指標權重時,不同類別的供應商應採用不同的指標權重。每次采購都要根據產品服務類別、采購類別劃分(金額、影響大小、供應風險等)來設定指標權重。
在設定、量化考核內容和權重時,製造企業可以根據對供應商的績效考核重點和企業自身情況,有選擇地量化對供應商的考核內容,並確定相應的權重,如價格、質量、付款周期、交貨周期、服務、合同履行和成長性等。
3. 對供應商評估考核結果的應用。對供應商進行評估時,各相關部門要根據對供應商調研後的反饋信息,分別對價格、質量、付款周期、交貨周期、服務、合同履行情況、成長性等考核指標給出相應的分值,由考核歸口部門負責匯總,計算加權分,並得出評估分。企業要根據供應商的考核得分對其級別進行調整,並據此調整對其的采購策略。
4. 對供應商進行分級管理。在對供應商的績效進行評估後,就可以對供應商進行分級管理,並根據供應商級別的不同,在合同簽訂、付款方式、付款周期等方面採用不同的策略。設置審批規則和審批流程,依據績效評估結果把表現優秀的供應商升級,把表現不好的降級甚至列入黑名單。
5、實現供應商管理信息化。8Manage供應商管理系統提供對新供應商進行資質驗證管理,以及對現有供應商進行績效管理的功能。發生一筆交易,系統都會自動獲取並更新供應商的績效信息,如與基準價的偏差、退貨率、貨物遲交率和服務水平的違反率。還提供易用的電子調查功能,允許用戶快速收集來自不同部門的不同人員對某一供應商的績效表現的評分及意見,系統也會自動匯總並統計調查結果,幫助企業有效管理供應商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