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商評價系統
❶ 供應商評價管理如何做
供應商評價管理辦法
一、總則為使公司對供應商的評價規范化、制度化、有效化,進而去劣存優,盡量避免或減少公司利益不受損失,特製定本辦法。二、客戶界定公司的客戶為與公司有業務往來的材料、設備供應商和經銷商。三、客戶評價是由材料、設備采購單位(材料公司)、工程建築單位(建安公司)、物業管理單位(物業公司)共同對客戶供應產品的質量、價格、交貨能力、售後服務等進行綜合評價的工作。四、評價原則 統一辦法、統一標准、按程序評定、用數據說話、客觀真實的原則。五、評價辦法 指標量化,分類打分,綜合評價。 1、指標種類 對客戶的評價指標分質量指標、供應指標、經濟指標和售後服務指標。2、指標考評單位、考評程序及考評制度 考評單位: 質量指標、供應指標由建安公司負責考評,經濟指標指標由材料公司負責考評,售後服務指標由物業公司負責考評。考評程序:先由指標考評單位考評,最後由材料公司負責匯總並報集團公司備案。考評制度:從與供應商(客戶)簽訂合同開始到供應商所送物品質保期結束為一個考評期,進行填表、備案、留存。3、各指標佔分比例 各指標滿分的總分為100分。其中:質量指標分佔60%,經濟指標分佔20%,供應指標分佔10%,售後服務指標分佔10%。4、各指標計算方法 (1)、質量指標 供應商(客戶)質量指標是供應商評價的最基本指標,對其評價要從送料批次合格率、來料抽檢缺陷率上計算說明。送料批次合格率=(合格送料批次/送料總批次)X100%來料抽檢缺陷率=(抽檢缺陷總數/抽檢樣品總數)X100%供應商質量考評打分標准批次合格率 得分 來料抽檢缺陷率 得分
100% 60 100% -10
≥99.5 55 ≥99.5 -8
≥98.5 50 ≥98.5 -6
≥97.5 45 ≥97.5 -4
≥95 40 ≥95 -2
<95 0 <95 0
註:送料批次合格率與來料抽檢缺陷率得分之和即為該供應商的質量指標得分 (2)、供應指標 供應指標是供應商(客戶)的交貨表現以及供應商企業管理水平相關的考核因素,對其評價主要是從送料准時交貨率、訂單變化接受率上計算說明。訂單變化接受率是是衡量供應商對訂單變化反應敏感度的一個指標.准時交貨率=(按時按量交貨的批次/送料的總批次)X100%訂單變化接受率=(訂單增加或減少的交貨數量/訂單原定的交貨數量)X 100%供應商供應考評打分標准准時交貨率 得分 訂單變化接受率 得分
99%—100%(含) 8 99%—100%(含) 2
95%—99%(含) 6 95%—99%(含) 1.8
90%—95%(含) 4 90%—95%(含) 1.6
80%—90%(含) 2 80%—90%(含) 1.4
70%—80%(含) 1 70%—80%(含) 1.2
<70% 0 <70% 0
註:准時交貨率與訂單變化接受率得分之和即為該供應商的質量指標得分 (3)、經濟指標 經濟指標是評價供應商(客戶)最重要的指標,對其評價主要是從價格水平、付款條件上判斷。價格:價格低於市場平均價3%(含)記5分,價格低於市場平均價5%(含)記10分,價格低於市場平均價5%(不含)以上記15分。付款:送貨墊資半年以上者記5分,送貨付款一般者記2.5分,付款送貨者記1分,要帳鬧事者記-2分,三人以上來公司鬧事要帳者記-5分。(4)售後服務指標售後服務指標也是評價供應商(客戶)的一個重要方面,對其評價主要從投訴靈敏度、解決問題能力上判斷。投訴靈敏度 供應商(客戶)對質量投訴的反應是否及時、迅速,答應是否完整等要求是否及時處理。 3分解決問題能力 供應商(客戶)是否及時安排技術人員對發生的問題進行處理。7分5、客戶定性對供應商(客戶)的質量指標、供應指標、經濟指標及售後服務指標的各項評分之和為該供應商的總評分。總評分在90分(含)~100間分為優秀客戶,總評分在80分(含)~90間分為良好客戶,總評分在60分(含)~80間分為一般客戶,總評分在60分以下為劣等客戶。六、獎懲辦法經評審認定為優良的供應商(客戶)在公司今後的材料、設備招標采購活動中優先考慮合作,一般客戶次之,劣等客戶淘汰它。七、客戶檔案建立 對在工程施工過程中的材料、設備供應商都應給予其建立供貨檔案,以備後查。
❷ 如何建立供應商考核評價體系
供 應 商 評 價 表
供應商名稱
供應材料
評價記錄
評價內容
評價記錄
評價結果
1、樣品檢驗合格否?
□合格□不合格
2、質量體系保證能力滿足否?
□滿足□不滿足
3、供方生產規模能滿足否?
月產量:
□滿足□不滿足
4、供方材料價格能滿足否?
□滿足□不滿足
5、供方交貨期能滿足否?
交期: 天,
□滿足□不滿足
6、供方服務能滿足否?
□滿足□不滿足
結論:
□ 合格 □要求供方改善□不合格
批准
❸ 如何對供應商做出評價
對供應來商的評價要在驗廠之後進行源,驗廠的人員組成包括工程、采購、品管等。回來之後由三個部門分別寫出報告,經會商後做出評價。評價的內容包括,產品品質是否良好和品質保障系統是否真實在起作用,是否做到事事有記錄在案,問題有沒有即時處理;工程檢查是否有作業指導書,作業指導書與工位作業員的操作是否一致,作業指導書的流程按排是否合理,各種工具、儀器的使用是否規范,采購檢查價格是否合理,原料使用是否滿足要求,交期是否有保證等等
❹ 如何選擇評價管理供應商標准與評估流程
采購商選擇供應商建立戰略夥伴關系、控制雙方關系風險和制定動態的供應商評價體系是中國采購商普遍關心的幾個問題。隨著采購額占銷售收入比例的不斷增長,采購逐漸成為決定電子製造商成敗的關鍵因素。供應商的評估與選擇作為供應鏈正常運行的基礎和前提條件,正成為企業間最熱門的話題。
不同企業的不同發展階段,對供應商的選擇和評價指標也不盡相同。那麼怎樣才能通過量化的指標來客觀地評價和選擇供應商呢?基本思路是:階段性連續評價、網路化管理、關鍵點控制和動態學習過程。這些思路體現在供應商評價體系的建立、運行和維護上。
1建立供應商階段性評價體系
採取階段連續性評價的方式,將供應商評價體系分為供應商進入評價、運行評價、供應商問題輔導、改進評價及供應商戰略夥伴關系評價幾個方面。供應商的選擇不僅僅是入圍資格的選擇,而且是一個連續的可累計的選擇過程。
建立供應商進入評價體系,首先需要對供應商管理體系、資源管理與采購、產品實現、設計開發、生產運作、測量控制和分析改進等七個方面進行現場評審和綜合分析評分。對以上各項的滿意程度按照從不具備要求到完全符合要求且結果令人滿意,分為5個分數段(0分~100分區間),根據各分項要素計算平均得分。如80分以上為體系合格供應商,50分以下為體系不合格供應商,7950為需討論視具體情況再定的持續考核供應商。合格的供應商進入公司級的**L維護體系。
建立供應商運行評價體系,則一般採取日常業績跟蹤和階段性評比的方法。採取QSTP加權標准,即供貨質量Quality(35%評分比重)、供貨服務Service(25%評分比重)、技術考核Technology(10%評分比重)、價格Price(30%評分比重)。根據有關業績的跟蹤記錄,按照季度對供應商的業績表現進行綜合考核。年度考核則按照供應商進入**L體系的時間進行全面的評價。
供應商問題的輔導和改進工作,是通過專項專組輔導和結果跟蹤的方法實現的。采購中心設有貨源開發組,根據所負責采購物料特性把貨源開發組員分為幾個小組,如板卡組、機械外設組、器件組、包裝組等,該小組的工作職責之一就是對供應商進行輔導和跟進。
供應商戰略夥伴關系評價是通過供應商的進入和過程管理,對供應商的合作戰略採取分類管理的辦法。采購中心根據收集到的信息,由專門的商務組分析討論,確定有關建立長期合作夥伴的關系評估,提交專門的戰略小組進行分析。夥伴關系不是一個全方位、全功能的通用策略,而是一個選擇性戰略。是否實施夥伴關系和什麼時間實施要進行全面的風險分析和成本分析。
階段性評價體系的特點是流程透明化和操作公開化,所有流程的建立、修訂和發布都通過一定的控製程序進行,保證相對的穩定性。評價指標盡可能量化,以減少主觀干擾因素。
2體現網路化管理
網路化管理主要是指在管理組織架構配合方面,將不同的信息點連接成網的管理方法。多事業部環境下的采購平台,需要滿足不同事業部的采購需求,需求的差異性必須統一在一個更高適應性的統一體系內。對新供應商的認證,應由公司級的質量部門和采購中心負責供應商體系的審核;而對於產品相關的差異性需求則應由各事業部的質量處和研發處提出明確的要求。
建立一個評審小組來控制和實施供應商評價。小組成員由采購中心、公司質量部、事業部質量部的供應商管理工程師組成,包括研發工程師、相關專家顧問、質檢人員、生產人員等。
評審小組以公司整體利益為出發點,獨立於單個事業部,組員必須有團隊合作精神、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能。
網路化的管理也體現在業務的客觀性和流程的執行監督方面。監督機制體現在工作的各個環節,應盡量減少人為因素,加強操作和決策過程的透明化和制度化。可以通過成立業務管理委員會,採用ISO9000的審核辦法,檢查采購中心內部各項業務的流程遵守情況。
3關鍵點控制的四項原則
關鍵點控制包括門當戶對原則、半數比例原則、供應源數量控制原則和供應鏈戰略原則。
門當戶對原則體現的是一種對等管理思想,它和「近朱者赤」的合作理論並不矛盾。在非壟斷性貨源的供應市場上,由於供應商的管理水平和供應鏈管理實施的深入程度不同,應該優先考慮規模、層次相當的供應商。不一定行業老大就一定是首選的供應商,如果雙方規模差異過大,采購比例在供應商總產值中比例過小,則采購商往往在生產排期、售後服務、*性和談判力量對比等方面不能盡如人意。
從供應商風險評估的角度,半數原則要求購買數量不能超過供應商產能的50%。如果僅由一家供應商負責100%的供貨和100%成本分攤,則采購商風險較大,因為一旦該供應商出現問題,按照「蝴蝶效應」的發展,勢必影響整個供應鏈的正常運行。不僅如此,采購商在對某些供應材料或產品有依賴性時,還要考慮地域風險。
供應源數量控制原則指實際供貨的供應商數量不應該太多,同類物料的供應商數量最好保持在2~3家,有主次供應商之分。這樣可以降低管理成本和提高管理效果,保證供應的穩定性。
采購商與供應商建立信任、合作、開放**流的供應鏈長期合作關系,必須首先分析市場競爭環境。通過分析現在的產品需求、產品的類型和特徵,確認是否有建立供應鏈合作關系的必要。對於公開和充分競爭的供應商市場,可以採取多家比價,控制數量和擇優入圍的原則。
而在只有幾家供應商可供選擇的有限競爭的市場和壟斷貨源的獨家供應市場,采購商則需要採取戰略合作的原則,以獲得更好的品質、更緊密的夥伴關系、更好的排程和更低的成本和更多的支持。
對於實施戰略性長期夥伴關系的供應商,可以簽訂「一攬子協議/合同」。在建立供應鏈合作關系之後,還要根據需求的變化確認供應鏈合作關系是否也要相應地變化。一旦發現某個供應商出現問題,應及時調整供應鏈戰略。
供應鏈戰略管理還體現在另一個方面:仔細分析和處理近期和長期目標、短期和長遠利益的關系。采購商從長遠目標和長遠利益出發,可能會選擇某些表面上看似苛刻、昂貴的供應商,但實際上這是放棄了短期利益,主動選擇了一個由優秀元素組成的供應鏈。(待續)
4體系的維護
供應商管理體系的運行需要根據行業、企業、產品需求和競爭環境的不同而採取不同的細化評價。細化的標准本身就是一種靈活性的體現。短期的競爭招標和長期的合同與戰略供應商關系也可以並存。
學習型的組織通過不斷地學習和改進,對於供應商的選擇評價、評估的指標、標桿對比的對象以及評估的工具與技術都需要不斷的更新。采購作為一種功能,它的發展與製造企業的整體管理架構、管理階段有關系。需要根據公司的整體戰略的調整而不斷地調整有關采購方面的要求和策略,對於供應商選擇的原則和方法也亦然。
5供應商選擇的十個原則
總原則——全面、具體、客觀原則:建立和使用一個全面的供應商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對供應商做出全面、具體、客觀的評價。綜合考慮供應商的業績、設備管理、人力資源開發、質量控制、成本控制、技術開發、用戶滿意度、交貨協議等方面可能影響供應鏈合作關系的方面。
系統全面性原則:全面系統評價體系的建立和使用。
簡明科學性原則:供應商評價和選擇步驟、選擇過程透明化、制度化和科學化。
穩定可比性原則:評估體系應該穩定運做,標准統一,減少主觀因素。
靈活可操作性原則:不同行業、企業、產品需求、不同環境下的供應商評價應是不一樣的,保持一定的靈活操作性。
門當戶對原則:供應商的規模和層次和采購商相當。
半數比例原則:購買數量不超過供應商產能的50%,反對全額供貨的供應商。
供應源數量控制原則:同類物料的供應商數量約2~3家,主次供應商之分。
供應鏈戰略原則:與重要供應商發展供應鏈戰略合作關系。
學習更新原則:評估的指標、標桿對比的對象以及評估的工具與技術都需要不斷的更新。
❺ 如何開展erp軟體與供應商的評價
進入21世紀以來來,企業資源計劃自(ERP)已經成為企業競爭戰略 的核心,ERP逐漸成為企業利潤的增長點,成為企業提高效率,提升企業競爭力的一把利器。然而,企業要想成功的實施ERP系統,面臨的第一個難題就是如何 選擇其軟體供應商,ERP軟體供應商選擇的合適與否直接關繫到企業ERP系統實施、運行、維護的成功與否。如何選擇評價供應商,使其能夠為企業帶來適合企 業自身發展的系統、服務等,從而盡可能的減少ERP的實施風險,已經成為企業經營者必須面對的重要問題,因此,本文的選題具有一定現實意 義。
❻ 企業采購管理系統評價
http://www.bob123.com/lunwen23/9260.html
http://www.texindex.com.cn/Articles/2007-11-26/118949.html
看看這些對你有無幫助
❼ 如何建立供應商標准化評價體系
采購商選擇供應商建立戰略夥伴關系、控制雙方關系風險和制定動態的供應商評價體系是中國采購商普遍關心的幾個問題。
隨著采購額占銷售收入比例的不斷增長,采購逐漸成為決定電子製造商成敗的關鍵因素。
供應商的評估與選擇作為供應鏈正常運行的基礎和前提條件,正成為企業間最熱門題。
不同企業的不同發展階段,對供應商的選擇和評價指標也不盡相同。
那麼怎樣才能通過量化的指標來客觀地評價和選擇供應商。
基本思路是:階段性連續評價、網路化管理、關鍵點控制和動態學習過程。
這些思路體現在供應商評價體系的建立、運行和維護上。
1建立供應商階段性評價體系採取階段連續性評價的方式,將供應商評價體系分為供應商進入評價、運行評價、供應商問題輔導、改進評價及供應商戰略夥伴關系評價幾個方面。
供應商的選擇不僅僅是入圍資格的選擇,而且是一個連續的可累計的選擇過程。
建立供應商進入評價體系,首先需要對供應商管理體系、資源管理與采購、產品實現、設計開發、生產運作、測量控制和分析改進等七個方面進行現場評審和綜合分析評分。
對以上各項的滿意程度按照從不具備要求到完全符合要求且結果令人滿意,分為5個分數段(0分——100分區間),根據各分項要素計算平均得分。
如80分以上為體系合格供應商,50分以下為體系不合格供應商,7950為需討論視具體情況再定的持續考核供應商。
合格的供應商進入公司級的**L維護體系。
建立供應商運行評價體系,則一般採取日常業績跟蹤和階段性評比的方法。
採取QSTP加權標准,即供貨質量Quality(35%評分比重)、供貨服務Service(25%評分比重)、技術考核Technology(10%評分比重)、價格Price(30%評分比重)。
根據有關業績的跟蹤記錄,按照季度對供應商的業績表現進行綜合考核。
年度考核則按照供應商進入**L體系的時間進行全面的評價。
供應商問題的輔導和改進工作,是通過專項專組輔導和結果跟蹤的方法實現的。
采購中心設有貨源開發組,根據所負責采購物料特性把貨源開發組員分為幾個小組,如板卡組、機械外設組、器件組、包裝組等,該小組的工作職責之一就是對供應商進行輔導和跟進。
供應商戰略夥伴關系評價是通過供應商的進入和過程管理,對供應商的合作戰略採取分類管理的辦法。
采購中心根據收集到的信息,由專門的商務組分析討論,確定有關建立長期合作夥伴的關系評估,提交專門的戰略小組進行分析。
夥伴關系不是一個全方位、全功能的通用策略,而是一個選擇性戰略。
是否實施夥伴關系和什麼時間實施要進行全面的風險分析和成本分析。
階段性評價體系的特點是流程透明化和操作公開化,所有流程的建立、修訂和發布都通過一定的控製程序進行,保證相對的穩定性。
評價指標盡可能量化,以減少主觀干擾因素。
2體現網路化管理網路化管理主要是指在管理組織架構配合方面,將不同的信息點連接成網的管理方法。
多事業部環境下的采購平台,需要滿足不同事業部的采購需求,需求的差異性必須統一在一個更高適應性的統一體系內。
對新供應商的認證,應由公司級的質量部門和采購中心負責供應商體系的審核;
而對於產品相關的差異性需求則應由各事業部的質量處和研發處提出明確的要求。
建立一個評審小組來控制和實施供應商評價。
小組成員由采購中心、公司質量部、事業部質量部的供應商管理工程師組成,包括研發工程師、相關專家顧問、質檢人員、生產人員等。
評審小組以公司整體利益為出發點,獨立於單個事業部,組員必須有團隊合作精神、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能。
網路化的管理也體現在業務的客觀性和流程的執行監督方面。
監督機制體現在工作的各個環節,應盡量減少人為因素,加強操作和決策過程的透明化和制度化。
可以通過成立業務管理委員會,採用ISO9000的審核辦法,檢查采購中心內部各項業務的流程遵守情況。
3關鍵點控制的四項原則關鍵點控制包括門當戶對原則、半數比例原則、供應源數量控制原則和供應鏈戰略原則。
門當戶對原則體現的是一種對等管理思想,它和「近朱者赤」的合作理論並不矛盾。
在非壟斷性貨源的供應市場上,由於供應商的管理水平和供應鏈管理實施的深入程度不同,應該優先考慮規模、層次相當的供應商。
不一定行業老大就一定是首選的供應商,如果雙方規模差異過大,采購比例在供應商總產值中比例過小,則采購商往往在生產排期、售後服務、*性和談判力量對比等方面不能盡如人意。
從供應商風險評估的角度,半數原則要求購買數量不能超過供應商產能的50%。
如果僅由一家供應商負責100%的供貨和100%成本分攤,則采購商風險較大,因為一旦該供應商出現問題,按照「蝴蝶效應」的發展,勢必影響整個供應鏈的正常運行。
不僅如此,采購商在對某些供應材料或產品有依賴性時,還要考慮地域風險。
供應源數量控制原則指實際供貨的供應商數量不應該太多,同類物料的供應商數量最好保持在2——3家,有主次供應商之分。
這樣可以降低管理成本和提高管理效果,保證供應的穩定性。
采購商與供應商建立信任、合作、開放**流的供應鏈長期合作關系,必須首先分析市場競爭環境。
通過分析現在的產品需求、產品的類型和特徵,確認是否有建立供應鏈合作關系的必要。
對於公開和充分競爭的供應商市場,可以採取多家比價,控制數量和擇優入圍的原則。
而在只有幾家供應商可供選擇的有限競爭的市場和壟斷貨源的獨家供應市場,采購商則需要採取戰略合作的原則,以獲得更好的品質、更緊密的夥伴關系、更好的排程和更低的成本和更多的支持。
對於實施戰略性長期夥伴關系的供應商,可以簽訂「一攬子協議/合同」。
在建立供應鏈合作關系之後,還要根據需求的變化確認供應鏈合作關系是否也要相應地變化。
一旦發現某個供應商出現問題,應及時調整供應鏈戰略。
供應鏈戰略管理還體現在另一個方面:仔細分析和處理近期和長期目標、短期和長遠利益的關系。
采購商從長遠目標和長遠利益出發,可能會選擇某些表面上看似苛刻、昂貴的供應商,但實際上這是放棄了短期利益,主動選擇了一個由優秀元素組成的供應鏈。
(待續)4體系的維護供應商管理體系的運行需要根據行業、企業、產品需求和競爭環境的不同而採取不同的細化評價。
細化的標准本身就是一種靈活性的體現。
短期的競爭招標和長期的合同與戰略供應商關系也可以並存。
學習型的組織通過不斷地學習和改進,對於供應商的選擇評價、評估的指標、標桿對比的對象以及評估的工具與技術都需要不斷的更新。
采購作為一種功能,它的發展與製造企業的整體管理架構、管理階段有關系。
需要根據公司的整體戰略的調整而不斷地調整有關采購方面的要求和策略,對於供應商選擇的原則和方法也亦然。
5供應商選擇的十個原則總原則——全面、具體、客觀原則:建立和使用一個全面的供應商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對供應商做出全面、具體、客觀的評價。
綜合考慮供應商的業績、設備管理、人力資源開發、質量控制、成本控制、技術開發、用戶滿意度、交貨協議等方面可能影響供應鏈合作關系的方面。
系統全面性原則:全面系統評價體系的建立和使用。
簡明科學性原則:供應商評價和選擇步驟、選擇過程透明化、制度化和科學化。
穩定可比性原則:評估體系應該穩定運做,標准統一,減少主觀因素。
靈活可操作性原則:不同行業、企業、產品需求、不同環境下的供應商評價應是不一樣的,保持一定的靈活操作性。
門當戶對原則:供應商的規模和層次和采購商相當。
半數比例原則:購買數量不超過供應商產能的50%,反對全額供貨的供應商。
供應源數量控制原則:同類物料的供應商數量約2——3家,主次供應商之分。
供應鏈戰略原則:與重要供應商發展供應鏈戰略合作關系。
學習更新原則:評估的指標、標桿對比的對象以及評估的工具與技術都需要不斷的更新。
❽ 建立供應商評價體系該用啥模型
用動態分析法,你的模型最好建立在數據動態變化的基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