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豐招商引資
1. 三民活動的永豐縣三民活動走筆
新形勢下,農村工作怎麼做?基層黨員的先進性如何體現?黨的基層組織如何永葆活力?黨建工作怎樣與經濟工作相互促進?在創先爭優活動中,永豐縣的回答是:以萬名幹部下基層「訪民情、解民憂、保民安」活動為抓手,讓創先爭優落實在實實在在的為民服務中,讓廣大基層黨組織和基層黨員在「三民」活動中建功立業、創先爭優!
全縣萬名黨員幹部組成217個工作組,集中7天時間深入鄉鎮、村組走訪農戶,「身」入基層,「沉」進農村,「心」入農家,察百姓情,解百姓憂,保百姓平安,贏得了幹部擁護、百姓贊揚,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部長李源潮和省委領導的批示肯定。
「民情日記」——從群眾「臉色」中發現問題,從群眾的需要處做工作
翻看永豐縣委辦伍巧明的民情日記本,你可以清楚地看到:「走訪對象:方克堯,67歲,反映問題:因修建綠化工程致排水渠受堵,要求解決排水問題」、「走訪對象:肖明友,59歲,收入情況:低保戶,反映問題:居住的土坯房年久失修,有傾斜、易倒房,要求解決倒房問題……」字字句句,情況簡潔明了,而看其辦理情況一欄,清晰地註明上:「已先由村委會墊付3250元幫埋水管,現已疏通、農田不淹」、「已聯系民政部門按低保戶政策 補助2萬元幫其修房」。
小小「民情日記」,記錄百姓疾苦,傳遞百姓呼聲,在永豐縣黨員幹部心中重千斤。
以「民」為先,以「民」為本,永豐縣在創先爭優活動中找到了自己的立足點。
「民」字如山,源於永豐對新時期幹部如何適應基層新需要的反思:農村不收糧、不收稅、不收費了,但幹部與農民的接觸也少了;重招商引資、重工業現場解決問題,但輕農村工作、輕為農民排憂解難了……這些問題,既是影響創建先進基層黨組織、爭做優秀共產黨員的主要障礙,更是關乎執政成效、關乎事業興衰成敗的大事。
「民」字如山,更是永豐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的探索和思考:抓基層黨建,龍頭在縣委,重點在農村,關鍵在鄉鎮。如何翻開鄉鎮建設的新篇章,重塑基層幹部的新形象,強化黨在基層的執政陣地?市委給出了明確答案——要站在政權形象、國家形象的高度,切實推進鄉鎮規范化建設,把鄉鎮真正打造成基層戰斗堡壘、穩固的改革前沿。而鄉鎮規范化建設,包括硬體建設和軟體建設,如何做到基層組織「硬體硬,軟體更要硬」,永豐縣用實干作答。
身入,心更入。萬名幹部帶著《民情日記》本,走村串戶,收集民情,記錄《民情日記》。整整一周,工作組的腳步走遍每一個村小組,「民情日記」收集的聲音最遠到達200多里外的君埠、龍岡畲族鄉。大家心中只有一個念頭:了解群眾,才能代表群眾。要從群眾「臉色」中發現問題,從群眾的需要處做工作。
「真是沒想到,幹部們對這個活動如此擁護」,縣委主要負責人頗為感慨。縣里動員會並沒有強調要求給資金幫扶,可工作組同志一下去,看到群眾有困難,都自發地給錢、給物、幫找項目。活動中各類結對扶助資金達120多萬元,落實項目195多個,解決問題380多個。
想不到的還有各鄉村百姓,大家有目共睹,幹部們自帶餐費,與大家同吃、同住、同勞動,不給群眾增負擔,只為群眾辦實事。行路難、就業難、用電難等,件件難事,幹部上心,協調解決。退居二線的縣政法委主任科員張明香更是將每天認真詳細記下的「民情日記」,虛心請群眾看過並簽字認可。群眾都說,有這樣的幹部為我們辦事,我們放心。
「民情台賬」——項目化理念引入活動,「定人定責定措施」銷號管理
為幫助佐龍南塘村民解決公路陡坎、電排站供電、公用水閘修復等老大難問題,縣森林公安黨員幹部多方奔走、多次協調;為解決村民過河「雙搶」難題,沙溪鎮沙溪村支書王遠祿、村主任曾招平每人墊資1.5萬修復水毀石橋;
……
一幕幕感人場景在永豐大地上演。
記事是基礎,辦事才是目的。永豐縣把項目化理念引入「三民」活動中,抓住「辦事」這個關鍵,對摸排梳理上來的各種問題和情況,建立辦理台賬,實行銷號管理。
分層級,縣、鄉、村,該哪一級處理,對號歸屬,絕不推諉;分類別,有條件的合理訴求馬上解決,對暫時沒有條件的創造條件盡快解決或分年度作出解決計劃,對不合理的要求則做好解釋工作;分時限,需要長時間解決的,限時作出工作時間梯級安排。
定人員、定責任、定解決問題措施,以「三定」為事件落實作堅實保障。
恩江河畔,佳話頻傳:
沿陂鎮焦溪村,因村民對政策不理解,40多年的林權糾紛,幹部多次陪訪,解決不了,法院判決,還是解決不了。「三民」活動中,工作組一方面撲下身子逐人逐戶、耐心細致作好解釋,另一方面爭取農業、水利等部門支持,為村民解決了水陂、水塘和新農村建設等項目建設資金。幹部們的行為大家看在眼,記在心,情緒平了,疙瘩解了。
潭城鄉孫永利繫上海知青,因承包山林與周邊群眾發生糾紛,五次進京、三次到上海上訪,工作組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化解矛盾,同時幫助申貸產業發展資金。在工作組的鼓勵下,孫永利牽頭成立了家禽養殖合作社,從一名「老上訪戶」變成了當地的「雙帶」致富能人。
6月下旬,面對歷史罕見特大洪災造成的巨大損失,所有縣直(含省、市屬單位)「三民」活動工作組迅速轉為幫扶災後重建復產工作組,從7月上旬開始,用一個月的時間深入災區一線,幫助群眾重建復產,將災害損失降到了最低。截至目前,已完成早稻收割29萬多畝,投入資金296萬元,修建水毀項目125個,電灌站110KW;安排水毀路橋搶修經費200萬元,維修加固橋梁26座,填補路面5200多平方米;修復蔬菜大棚5800餘座,播種速生蔬菜3900畝。
說不完感激情,道不盡情誼深。在一個個訴求被解決中,在一個個呼聲變成現實中,「三民」活動像一把「同心鎖」把幹部群眾的心聯系在一起。縣委宣傳部駐石馬鎮上千村工作組走訪期間與村民李九煌結下了深厚友誼,純朴的村民為了感謝工作組的幫扶和關愛,臨別時殺雞宰兔放鞭炮,並奉上感謝信,用農民朋友的最高禮遇,與工作組依依惜別。
「民情回訪」——好舉措「逼」出好乾部,好機制留住好作風
「終於拿到了,多虧了政府擔保協調」,7月底,八江鄉高家村村民欣喜地告訴回訪工作組。「三民」活動中,得知西區修路拖欠高家村8名群眾土方款10多萬元,工作組立即爭取縣有關領導支持,主動為群眾土方款擔保承諾,並最終保證了土方款的到位。
民情民意,不僅有人上門傾聽,有人幫助解決,更有監督督促作保障。永豐縣開展每兩月一次的「民情回訪」,對群眾反應的熱點難點問題,通過跟蹤問效、後期回訪、民意調查等方式,就處理反應執行情況、群眾滿意程度等,對當事人進行跟蹤回訪。
不僅有查,更有罰。縣委、縣政府將「三民」活動列入全縣每月調度會議題,由縣級領導和責任單位主要領導匯報工作進展,縣委主要領導進行點評小結。縣委創先辦和縣委縣政府督查辦採取重點督查、專項督查等方式,定期和不定期對各地各單位解決問題情況進行督導,並將結果作為組織工作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據,確保了活動每個階段工作落到實處。
好舉措「逼」出好乾部,好機制留住好作風。
「增加了對農村的了解,切實感受到農民生活的艱辛,肩上的擔子更重了,承擔的責任更多了」、「民需應幫不宜拖,民聲應疏不宜堵,民怨應解不宜壓」,幹部們感受深刻。
縣委縣政府信訪局、公安局駐沙溪鎮拱江背工作組,聽說兩村民因宅基地糾紛欲發生暴力沖突一事後,立即組織村委會和派出所同志前往了解情況,並邀請當地德高望重的第三方證人進行核對,耐心勸解,促成雙方和解;農業局駐鹿岡鄉巷口村工作組從該村林地權屬糾紛等熱點問題入手,主動介入,找准症結,促使問題得到圓滿解決,在群眾中產生強烈反響。
「『三民』活動創新了幹部教育方式,把握了為民服務的宗旨,新時期幹部教育才能天寬地闊。」市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說。在與群眾打交道中受教育,在為民辦實事中提本領,在服務群眾中轉作風,幹部工作作風更加扎實。
2005年縣里徵收恩江鎮嶺上村255畝山嶺用於擴建縣工業園,當時由於時間比較匆忙,一些工作還不到位,留下了隱患,200多名群眾聯名要求收回土地,並請來律師准備打官司。縣交通局工作組進村後,用真誠修補橋梁,退休幹部塗才華住在村裡五天,與當地群眾談心、交朋友,漸漸化解了群眾的積怨。
百姓的冷暖有人問,群眾的呼聲有人聽。民情濃了,民意順了,群眾把幹部看成了他們的貼心人,更把黨委政府當作排憂解難奔小康,出謀劃策享受好生活的主心骨,全縣上下出現了心齊氣順、政通人和的生動局面,也為經濟的發展贏來了更和諧的環境。上半年,全縣GDP增幅創近十年來同期新高,達26.08億元,可比增長16.6%,總量和增幅分別居全市第4位和第2位;財政收入增幅創同期新高,首次實現半年突破3億元大關。
「縣里打算建立『四個一』制度,全縣每年開展一次黨員幹部進村入戶活動,鄉鎮每季深入村組一次,縣直單位每兩月回訪一次,全縣定期召開一次『三民』活動徵求意見辦理情況調度會,真心實意、盡力而行為民解憂破難,把『三民』活動變成常態工作」,透過縣政府主要領導的介紹,我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永豐為民服務步履的踏實與矯健,永豐,將大寫新時代的「民」字。
2. 界牌鎮的經濟穩步發展
2004年,鞏固發展雜交水稻制種4600畝,鞏固發展優質農產品基地2600畝,建成以石嶺為重點的市級無公害蔬菜基地5500畝,鞏固發展特色水果3425畝,鞏固發展水產養殖2000畝,發展花卉苗木種植145畝。並順利通過省級標准化農業示範鄉鎮驗收。全年農業招商引資達315萬元,永豐養豬場、綿陽市天龍水稻研究所等紛紛在此落戶。以永豐奶牛廠、827基地奶牛場、海峰公司奶牛場為主的奶牛基地進一步擴大,發展奶牛540頭,比上年增加147頭,永豐奶牛場建成目前全市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的奶牛場。做好1260畝退耕還林的護育保成率,對348戶退耕還林戶進行了政策兌現和林權證發放。2004年,全鎮實現糧食總產量8086噸,出欄生豬2.1萬頭,小家禽畜110萬只,實現畜牧業總產值507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072元,同比增加393元。
2005年,新招商引資上百萬養豬場3個,永豐PIC種豬、五顯、石嶺養殖場,全鎮年生豬出欄2.4萬頭,人均出欄1.3頭,年飼養小家禽95萬只。綿櫻公司帶動當地群眾走「公司+農戶」的形式,發展櫻桃谷鴨15萬只,永豐村年規模養殖5萬只雞的廠房已建成投產,全年新增養殖大戶規模3萬只的有16戶。以石嶺村無公害的蔬菜協會為龍頭,發展種植2500畝,發展特色水果3500畝,以健綠生態園、各順生態園為依託,永豐、竹林、金鳳、石安村沿山一帶建設的生態農業園區規模進一步擴大。綿陽市永豐奶牛場、海峰農場、綿陽市827後勤基地,養殖奶牛500餘頭,比上年增加100頭,年產牛奶1300餘噸,產品達到國際准標。其中永豐奶牛場被市委、市政府定為學習參觀地。200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420元,比上年增收348元。
3. 永豐鎮的簡介
永豐鎮的物產資源較為豐富。農副產品主要有松脂、沙糖桔、稻穀、玉桂等,是德慶有名的松脂、沙糖桔、稻穀生產基地。現有松脂基地15萬畝,沙糖桔基地4000畝。礦產資源主要有鉭鈮礦、瓷土、錫礦、金礦、礦泉水等,且儲量豐富。小垌28號礦泉水,日流量50噸,水質符合國家飲用礦泉水標准。
永豐鎮鄉鎮企業、民營企業有較快發展。目前有長樂機磚廠、東海塑膠廠、永豐保健食品廠、利豐礦業有限公司永豐液石油氣站、永豐陶瓷原料加工廠等10多家骨幹企業。招商引資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引進了肇慶富友火機製造有限公司、卓業打火機製造有限公司、香港雙鴻打火機廠落戶德慶打火機基地。
永豐鎮投資環境不斷優化。省道悅懷線貫穿全境,東距肇慶62公里,西離縣城58公里,北距懷集80公里。鎮內實現了村村通公路,交通方便。圩鎮市政建設日新月異,環境優美,街道實現了美化、亮化、綠化。通信便捷,程式控制電話全面普及,行動電話信號覆蓋全鎮,互聯網網路完善,供電供水能力充裕,能滿足全鎮居民和工業用電、用水需求。
永豐鎮的物產資源較為豐富。現有貢桔、沙糖桔基地8000畝,松脂基地15萬畝。農副產品主要有松脂、貢柑、沙糖桔、稻穀、玉桂等,是德慶有名的松脂、沙糖桔、稻穀生產基地。礦產資源主要有鉭鈮礦、瓷土、錫礦、金礦、礦泉水等,且儲量豐富。小垌28號礦泉水,日流量50噸,經國家驗證,水質符合國家飲用礦泉水標准。
永豐鎮工業經濟得到持續發展,永豐陶瓷原料加工廠、德豐木業公司、永豐液化石油氣站、永豐塑膠廠、友材磚廠、永豐保健食品廠等企業已成為民營骨幹企業,2007年成功引進了南海客商投資200多萬創辦合富木業。
永豐鎮山多地廣,資源豐富,基礎設施完善,民風淳樸,社會治安環境良好,人力資源豐富,尤其現在正大力發展礦泉水開發項目,摯誠盼望社會各界人士到永豐投資置業,共創美好前景。
4. 永豐鎮的鄉鎮機構
永豐鎮內設「五室四站」。
五室
黨政辦公室、宣傳文化辦公室、經濟發展辦公室、社會管理辦公室、公用事業管理辦公室
四站
農業綜合服務站、人口和計劃生育服務站、社會保障服務站、文化綜合服務站 五室
(一)黨政辦公室:組織、文書、共青團、政協。
(二)宣傳文化辦公室:宣傳、婦聯、老乾、統戰。
(三)經濟發展辦公室
1.農村經濟管理:經管、審計
2.企業管理:企業、金融、安全生產、應急
3.統計管理:統計
(四)社會管理辦公室
1.民政管理:民政、社區、老齡、扶貧、移民、殘聯、宗教、殘疾、基金會
2.綜治維穩:綜治、司法、信訪、維穩
3.醫療衛生:衛生合療、食品衛生
(五)公用事業管理辦公室:城建環衛、招商引資、項目建設
四站
(一)農業綜合服務站:土地、農業、林業、農機、水利、科技、能源、防汛、動植物防疫
(二)人口和計劃生育服務站:計生
(三)社會保障服務站:勞動保障
(四)文化綜合服務站:文體廣電
5. 永豐鄉的經濟發展
經濟發展水平步伐加快。永豐鄉一直把軟環境建設作為招商引資的頭等大事來抓,努力營造一個寬松開明的政策環境,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吸引外商投資的優惠政策,嚴厲打擊擾亂外商生產生活的不法行為。通過招商引資,引進投資8200萬元,實現利稅460萬元,其中重點培育和引進了興藝玩具有限公司,永豐海棗(苗木)發展有限公司、恆基工貿有限公司、富輝制衣廠、雲貴(贛州)工貿有限公司。2003年該鄉被縣委縣政府評為招商引資工作年度大項目獎和工業園建設第三名,興藝玩具廠被市評為外引內聯先進單位。2006年全鄉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3億元,年均增長14.8%;財政總收入24萬元,同口徑比2002年增長37%,年均增長7.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5000萬元,年均增長13%;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00萬元;全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比2002年增加一倍,達到4855萬元。永豐鄉有耕地25615畝(其中旱地為3469畝,水田為22146畝),山地163480畝。種植業以水稻、甘蔗為主。通過調整產業結構,農業發展水平明顯提升。近年來,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果業生產,由過去的生豬、蜜梨兩大產業發展為蜜梨、生豬、制種、烤煙、油茶等五大產業,農民大部分實現了既向「田中要糧」,又向「山上要錢」。大力發展果業生產,該鄉果茶總面積達14700畝。其中蜜梨11800畝,產量達180萬斤,臍橙500畝,柰李200畝,雷竹2000畝,茶葉200畝,比較有名的豪溪村朱井生開發的「豪綠德」和船溪村王天元開發的「金牛」牌金水梨,在當地有一定的影響。另有引進浙江老闆鮑春樂在馬良村水保站種植雷竹1500畝搞農庄綜合開發;茶葉主要分布在西山、南坑、樟坪等山區村、養殖業以生豬、灰鵝、麻鴨為主。
6. 永豐縣藤田鎮多少人口,經濟好嗎
藤田鎮位於贛中地區。地處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中部,距縣城40公里,國土面積89平方公里,總人口約4.2萬,通用贛語,均為漢族江右民系。省級油路永寧線橫貫鎮內,在建的昌寧高速即將通車。
藤田鎮資源豐富,盛產糧食,農副產品繁多,藤田花豬為全省地方名優品種,優匯達百合、紅薯、花生、扁蘿卜、大蒜等聞名遐邇,並建有良種仔豬、肉牛、百合、花卉苗木等特色基地;藤八河穿越鎮域,水量充沛。地下有菊花石、煤、鐵、石灰石、滑石等十多種礦產資源。2010年以來,通過招商引資先後辦起了老蜂農蜂業、藍天油漆、泰豐紙業、粵豐針織、塑膠化工、偉賢汽配、金鑫化工等企業;小城鎮建設初具規模,綠化、美化、亮化基本到位,成為全省100個重點建制鎮之一。2003年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1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5%,財政總收入增長18.5%,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6.2%。
7. 餘姚永豐工業園區在哪裡
浙江餘姚工業園區(原名餘姚市姚北工業新區)成立於2002年年初,為省級開發區。園區位於杭州灣大橋南端,總規劃佔地面積31.6平方公里,南北長約5公里,東西長約6公里,基本呈一方形區域,現居人口約3.8 萬。 園區作為寧波市「十一五」規劃的重點發展片區,其主要職能是重要的都市型產業集聚區塊以及生活居住中心,以打造產業培育孵化中心和綜合服務中心為特色,重點加強科研機構、職業院校等培育,建立「產學研」一體化的配套服務體系,引導發展商貿、金融信息、專業市場和生活居住等功能。 園區將以結合河流的自然生態發展軸與人文景觀發展軸為主體景觀架構,構成一心三區(行政商務區、商業金融服務區、文化教育區)、四園(啟動園區、高新產業園區、兩個一般產業園區)、九片(居住鄰里)的總體結構。其中工業用地佔35%,約10——12平方公里,商住開發用地26%,綠化用地14%,公共設施用地5%,道路用地20%,園區人口容量為25—35萬人。 天時:園區的開發和建設恰逢其時。長三角經濟的崛起,使這里成為中國經濟最活躍的地方之一。浙江省提出了建設環杭州灣產業帶的發展戰略。在這樣的背景下,餘姚作為長江三角洲南翼北臨杭州灣的一座新興城市,也面臨著歷史性的發展機遇,餘姚市正是順應了這一大的發展形勢,在瀕臨杭州灣的北部地區設立了餘姚工業園區。 地利:園區的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園區離在建的杭州灣大橋僅20公里,是杭州灣大通道的南翼橋頭堡之一。隨著大橋的建成,園區將納入上海「二小時交通圈」,能夠最大限度地接受上海國際大都市的經濟輻射,可望成為上海市部分產業轉移的承接場所、後方生產基地和出口加工基地。同時,園區至寧波北侖港、寧波機場、蕭山國際機場均在1小時之內。橫貫餘姚境內的滬杭甬高速公路、滬杭甬鐵路、329國道、杭甬運河等水陸交通干線,為園區織成了便捷的交通網路。 人和:園區將按照國際慣例實行管理和服務,努力以園區合理的布局、優美的環境、先進的理念、優惠的政策、熱情的服務為企業創造一個良好的發展氛圍。根據國務院、省政府和市政府有關政策、法規及規定,我們結合實際,制訂了鼓勵國內外客商到園區投資的有關政策。投資者除享受國家規定的省級開發區優惠政策的同時,還可享受園區的各項優惠待遇,對特大型特殊項目還可以採用財政補助方法,以降低企業成本,為投資者創造一流的政策環境。我們努力把招商引資的著力點從政策優勢向環境優勢轉變,樹立「服務是第一投資環境」的理念,按照誠信服務、規范行政、降本增效的原則,形成園區服務優勢。園區建立了行政審批代理服務站,為投資客商提供項目審批和企業投產後的經常性協調服務,做到「進一家門,辦所有事」,為投資者提供一流的服務環境。同時,我們加快開發建設進度,全力搞好項目的外部基礎設施建設,截止到2005年底,已累計投入開發建設資金17.5億元,初步建成了6.3平方公里的起步區,累計引進項目43個,總投資45億元,其中外資項目12個,實到外資1.8億美元,內資項目31個,實到內資逾30億元,初步形成了紡織化纖、機械軸承、塑料電器等三大支柱產業。2005年,完成工業總產值93.2億元,自營出口1.8億美元,加工貿易5400萬美元。確保投資者最大限度地減少物流等交易成本,為投資者創造便利的設施環境。 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不遠的將來,這塊熱土將展現出一幅前景誘人的藍圖,一個融「天時、地利、人和」的現代化生態工業園區將快速崛起。我們將以抓機遇、謀發展的思路,高起點規劃、高品位發展的手筆,新商、安商的胸懷,敢於變通、善於變通的智慧,辦大項目,辦好項目的氣魄,真誠邀請您與我們攜手並肩,實現更快更好的發展。餘姚工業園區正敞開經濟建設的大門,笑迎海內外客商投資興業,共謀發展大計,同創千秋基業!
8. 永豐鎮的主要領導
黨委書記 邱曉玲:主持鎮黨委全面工作;黨委副書記、鎮長 鄧洪波:主持鎮政府全面工作,分管財政、審計工作;黨委副書記、人大主席 葉國兵:主持鎮人大工作,分管黨建工作;紀委書記 張攀:主持鎮紀委工作、分管農業農村、統計、黨風廉政工作,分管經發辦,兼任柑橘辦主任;政法書記、副鎮長 顏軍(上派市安監局掛職1年):分管政法、信訪穩定、城鄉建設、國土房管、規劃、環保、地質災害防治、地震,分管建設辦;人武部長、副鎮長 田飛:分管人武、民兵預備役,分管民政、優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計劃生育和殘疾人工作,分管社事辦;副鎮長 劉治發:分管交通、安全生產、政府應急管理、工業經濟、非公經濟、招商引資、食品葯品監管工作,分管安監辦;副鎮長 戴家明:分管城鄉建設、國土房管、規劃、環保、地質災害防治、地震、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廣播電視、新聞出版、檔案方誌工作,分管建設辦;副鎮長 吳華平(下派掛職幹部):分管政法、信訪穩定工作,協助做好黨建工作;組織委員 吳慶華:負責組織、基層黨建、人事、工資、編制、老幹部、工、青、婦工作,兼任工會工委主任;宣傳委員 余昶錕:負責宣傳、精神文明工作,分管機關管理,分管黨政辦;統戰委員 李凌:負責統一戰線、民族、宗教、僑聯、台辦和工商聯工作,分管商貿流通、旅遊工作;鎮長助理 余鍾:協助戴家明副鎮長工作。
9. 永豐鎮的招商引資
牢固樹立「招商引資是經濟工作生命線」的理念,建成覆蓋全鎮的大招商格局,通過宣傳發動、任務分解、細化考核等一系列措施,全鎮上下形成「人人傾力招商,個個忙於引資」的濃烈氛圍。2006年累計引進項目22個,投資總額13880萬元,其中投資額達5000萬元以上項目2個,1000萬元以上項目5個。
10. 柏埔鎮的招商引資
2004年全鎮合同引進資金7,630萬元,到位資金1,810萬元。一是河源市茂源速生豐產林基地鄧仁先老闆,計劃投資800萬元在方湖村種植速生豐產桉1.5萬畝,到位資金100萬元;中山市長興實業有限公司郭贊輝老闆計劃投資300萬元,在格塘村種植速生豐產桉1.5萬畝,到位資金180萬元;河源市泰富林業發展有限公司潘家傑,計劃投資5,000萬元在大小魯種植速生豐產桉8,000畝,到位資金600萬元;二是亞洲創建(河源)木業有限公司,廣西壯族自治區國營東門林場林科所投資180萬元,在復興村興辦苗圃場;三是引進順華飾物工藝(河源)有限公司落戶臨江金珠工業園,計劃投資總額1,000萬元,到位資金300萬元;四是博羅縣老闆陳東馳投資450萬元,在永豐村對漁潭電站進行增容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