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不圖回報演講稿
A. 為默默付出,不圖回報的山村老師寫一篇作文50多字
講台上留下的是您數不盡的腳印;黑板上寫下的是您說不完的期望;眼前浮現的是您永遠忙碌的身影;耳邊回盪的是您一句句的教誨…… 在我們每一個學生心中,老師是一個神聖的人。如果說醫生是白衣天使,那麼老師就是化作凡人的神。他們任勞任怨不計回報地教給我們道理和知識。起得比別人早,睡的比別人晚。每當夜晚,看到遠方一盞明亮的燈,我就會覺得那是老師在辛苦工作,那一盞燈好像永不熄滅為我們照亮了前面的路。 時間飛逝,轉眼間,我已經在初中這個大家庭中呆了一年。這一年,我收獲了許多珍貴的友情,明白了許多道理,也與老師結下了深厚的感情。 我的班主任,也就是我的英語老師,她沒有穿時髦的衣服,沒有用濃艷的化妝品,但她卻有一個天使般美麗的心,她總教導我們,人要踏實,要單純,還要學會傾聽。 記得一次班會,我因為在考試中取得了好成績,洋洋自得,對老師班會課上講的話滿不在乎,自顧自的玩起來。英語老師剛開始對我使眼色 ,可我並沒有在意,繼續玩著。英語老師發現我心中自負的種子正在萌芽,於是,她毫不留情的在班會課上批評了我,這就叫做當頭棒喝吧。不過正是這一棒把我心中自負的小芽掐斷了。雖然我有些沒面子,但我明白老師的一片苦心,嚴師才能出高徒。 有些人覺得老師
B. 只付出,不求回報的名言是什麼
1、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譯為:活著就要當人中的俊傑,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無關功利,為給生命一個交代。
2、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紳《鋤禾》
譯為:農民辛勤種田正當中午,汗水滴滴落入禾下泥土。誰知道盤中的顆顆飯食,每一粒都是農民的辛苦。
3、我是春蠶,吃了桑葉就要吐絲,哪怕放在鍋里煮,死了絲還不斷,為了給人間添一點溫暖。 ——巴金《隨想錄》
4、我們的生命是天賦的,我們惟有獻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泰戈爾《家庭與世界》
5、我們這一代就是施肥的一代,用自己的血灌溉快將實現的樂園,讓後代享受人類應有的一切幸福,這就是我們一代的任務。——李卡《文明的危機》
(2)付出不圖回報演講稿擴展閱讀
奉獻精神是社會責任感的集中表現。奉獻是一種態度,是一種行動,也是一種信念。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或許是一句問候,或許是一個微笑,或許是一個贊許,亦或是一個舉手之勞,都會讓人感到溫暖甚至欣喜。
奉獻,方便了別人,提升了自己;奉獻,激勵了他人,也鼓舞了自己。奉獻,是源自內心小小的感恩的心,是對社會和人民的感恩。常懷奉獻之心的人真正懂得人生的快樂,心擁奉獻之念的人真正懂得人生的真諦。而奉獻精神更是一種力量。
C. 只為付出,不圖回報
只為付出不圖回報是一種難能可貴的精神。現代社會需要更多這樣的建設者。
D. 議論文:話題,付出與回報!800字
中國有一句老話:「天上不掉餡餅」。這句話在今天聽來,仍然很有道理,也在意境中說明了你想吃餡餅,必須付出艱辛的勞動。一個人有付出是快樂的,心甘情願的,誰都願意在勞動中找快樂,揮汗如雨也在所不惜;誰都願意為兒女操勞,無私奉獻也無厭無悔;誰都願意幫襯鄉村鄰里,積德行善也無所畏懼。在一定條件下,人是願意付出的,賺到錢可以買房屋、購電器、置傢具、或車輛,可以改善生活條件。這就是付出的結果,誰不樂意如此呢?有付出就有回報,這是天經地義的擁有,也是令人欣慰的。當然,若是有人想吃到餡餅,又想不付出勞動,或少付出多回報,異想天開地等著天上掉餡餅,恐怕事實就不會讓你如願以償。比如,有人搞詐騙發短訊,招搖撞騙撈不義之錢,一旦東窗事發,可能等待的是犯罪服法。這也是一種回報,不願付出的回報,是悲劇,是教訓,也是規律,還是一種常態倫理。其實,上天賦予每個人最基本的本錢就是勞動,無論你是誰,聰明還是愚昧,高大還是矮小,學多還是學少,每天能夠盡力付出勞動,就一定能夠獲得回報。農民早就有句口頭禪:「人虧人,土不虧人」。只要你耕種、施肥、鋤草、滅蟲,就會長出穀物,甚至碩果累累。這是顛覆不破的真理。人有體力勞動,也有腦力勞動。你發揮你的聰明才智,研發新產品,創造新技術,同樣會有豐厚的回報。為人類社會作出了貢獻,人們會在精神上、物質上給予你意想不到的財富。歸納起來,有汗水帶來的回報,有情義帶來的回報,有做好事帶來的回報,還有惡意帶來的回報。在這個世界上,就是有些事奇怪得捉弄人。如果你做了好事,可能會得到你應得到的回報;如果你做了惡事,或惡意攻擊人家,總有一天會遭到報應;如果你做好事而不圖回報,人家會感恩戴德,永遠銘記在心;如果你稍有付出而又過份追究回報,那些無形的恩又報不了,也會讓你多有嘮叨。人要懂得付出,也要懂得回報。捨得付出,至少可以得到自己應得到的;淡泊回報,至少心靈能得到安慰;懂得回報,至少能夠盡心地去付出。須知,這就是做人的根本和良知。
E. 以「辛勤的園丁,成才的恩師」為主題的演講稿,字數在200至300字之間,急!!!!!!!下周就用!
恩師之愛,伴我成長
在成長的路上,愛一直伴隨著我。小時候,依偎在母親的懷里,享受著無微不至的母愛;上學了,坐在明亮的教室里,享受著老師諄諄教誨的愛;長大了,親戚的關愛,朋友的關心,時刻伴隨著我。如今,在師大附中這個溫暖的大家庭中,我感受到了更多的愛。
老師,大家都說您培養著祖國的棟梁;我卻要說,您就是祖國的棟梁。正是您,支撐起我們一代人的脊樑!
時光匆匆如流水,轉眼我們已各奔東西。首先,我要向各位老師表達內心真摯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在過去的5年中,各位老師辛勤耕耘、無私奉獻,傳授給我們知識、啟迪我們的智慧、規范我們的行為,更為重要的是教育了我們做人的道理,培育了我們認真負責的態度和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使我們在未來成長的路上有了良好的起步基礎。
5年來,你們為我們耗去了5年的青春,你們為我們肩負了5年的責任。你們為我們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你們只有付出,不圖回報。時間能沖刷著我們的記憶,很多事情隨著時間的流逝會遺忘,但老師培育之情我們現在不會忘記、以後更不會忘記,我們會永遠記住曾經引領我們從咿呀學語的孩童到蒙學初開的小學生、從渴求知識的少年馬上離開母校的初中生的一小老師。將來不論我們走到哪裡,都會永遠記住是你們引導我們登上了人生的最初幾級台階。
感謝您——老師,您讓我們成為自信的,能超越自己的人。你用事實向我們證明:學習並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快樂和責任,一把通向我們從未知道的天地的鑰匙。您教會我們用自己的頭腦和雙手大膽探索,去尋找和發現,讓我們盡情的在知識的海洋遨遊,使生活充滿驚喜!
感謝您——老師,是您讓我們明白:我們能從失敗中汲取教訓,在困難中克服障礙,在黑暗中尋找光明。您給我們勇氣去動腦筋,同時要求我們襟懷坦盪。您將美放在我們心中,給我們教誨、見識和想像,或許你講課的每個細節隨著時間的流逝會被我們淡忘,但您的熱情、勇氣和慈愛會永遠保留在我們心中,讓我們刻骨銘心。
感謝您——老師,是您讓我們懂得生活能像一張紙一樣輕薄,也可以像大海一樣深邃,像天空一樣遼闊,而我們必須自己做出選擇。您帶領我們所經歷的每個問題,每個發現,讓我們看到了智慧在知識海洋中的閃爍。
敬愛的老師們,你們的教誨如春風,似瑞雨。滋潤了我們的心。最後真心祝願我們最尊敬的老師們歲歲愉快,年年開心。
我的演講完畢,再一次謝謝大家。
可自行刪改, 請採納~
F. 如果你愛他,你能給他什麼呢.....這種的演講稿
付出不圖回報,愛也是這樣。。。
G. 議論文 演講稿 付出和回報成正比嗎
付出總有回報。一句千古流傳的哲理名言。付出真的必須會有回報嗎?付出了就必須會有回報!
很多人總在抱怨自我付出了那麼多,得到的回報卻是那麼少。因此為了付出和回報是否能到達平衡而大費苦心,報自我搞的筋疲力盡。可最終也沒有弄明白,兩者是否真的成正比。其實,人生在世不必去計較那麼多,付出都已付出,是否有回報還重要嗎!也許,人們所要的只但是是自我內心的平衡而已。
佛主割肉喂鷹的故事不知道大家是否有看過,當年佛主救得了一隻餓的快要死的鷹,又沒有什麼能夠喂它的,沒有辦法只得從自我的身上割下肉喂鷹。從中能夠看到佛主的悟道之深。如果當時佛主也去想付出和回報是否成正比,那麼也就不會有這個故事。咱們做事或是付出,有的時候可能並沒有得到什麼實實在在的回報,或是得到的回報和自我所付出的不成正比。其實,咱們為別人付出,別人可能不能給咱們實實在的回報,但在他的內心裡必須會對你充滿感激。其實這已經足夠了,正因咱們幫忙了別人,同時咱們可能也得到了愉悅。
以前,看到一則故事:大體的意思是要咱們在付出或是幫忙別人的時候,要適當的去理解一些回報。以前感覺不是很清楚,幫忙人干什麼還要理解回報呢!隨著時刻的推移和社會經歷的增長,慢慢的懂得了其中的一些道理。當咱們去幫忙一個需要幫忙的人時,可能對於咱們來說只是舉手之勞,輕而易舉即能夠完成的事情,又能幫忙人何樂而不為呢!事後咱們會認為這只是小事一樁何必去理解別的回饋,那樣似乎有點太現實,因此總是不輕意理解別人的回報。其實,有的時候適當的理解一些回報對你幫忙的人來說是件好事。他們也許給不起咱們更貴重的回報,可能只是一個小小的禮物或是一杯水,一頓自我做的家常便飯。但是在他們心裡回報給咱們的還有一份感激之情,咱們拒絕那份小小的禮物的同時,也把人家的那份感激之情也一並拒絕了!如果咱們經常這樣,那麼在別人的內心裡可能就會產生一種內疚的心理,或是認為咱們嫌他的回報不夠好。因此在幫忙完別人之後,別人給你以回報的時候,請不好輕易的拒人千里之外。
咱們不需要付出之後必須要得到回報,但當別人誠心誠意的想要給你以回報的時候,也要適當的去收取一些回報,給別人一個回報的你的機會。也讓別人感覺他不欠你什麼,不然的話在別人的心裡總會感覺欠著你一份情。
付出了就不好想著回報是否和你的付出成正比,付出了就必須會有回報,只是回報多少的問題而已。
H. 誰有關於付出的演講稿急!!!!
告你方法!(一)確定講題,選擇材料
1.根據演講活動的性質與目的來確立講題
所謂講題,就是演講的中心話題。演講稿的撰寫必須在一個有社會或科學價值、有現實意義 或學術意義的特定問題中展開,否則,將是無的放矢。
演講者總是根據演講的性質、目的來確定選題的。若被邀請作學術演講,就應該介紹自己最 新的研究成果或自己掌握的最新的學術信息,這樣的話題才最具學術性。如果是在思想教育 性的演講活動上作演講,就應該針對現實中最新鮮的現象和聽眾最關心的問題發表見解。就 連競選演說和就職演說,也要能把握住聽眾的理想和願望來選題。
2.根據演講主題與聽眾情況來選擇材料
材料是演講稿的血肉,所以材料的選擇和使用在演講稿的寫作過程中是一個重要的環節。
首先要圍繞主題篩選材料。主題是演講稿的思想觀點,是演講的宗旨所在。材料是主題形成 的基礎,又是表現主題的支柱。演講稿的思想觀點必須靠材料來支撐,材料必須能充分地表 現主題,有力地支持主題。所以,凡是能充分說明、突出、烘托主題的材料就應選用,否則 就舍棄,要做到材料與觀點的統一。另外,還要選擇那些新穎的、典型的、真實的材料,使 主題表現得更深刻、更有力。
其次,材料的選擇還要考慮到聽眾的情況。聽眾的政治素質、社會地位、文化教養,以及心 理需求等,都對演講有制約作用。因而,選用的材料要盡量貼近聽眾的生活,這樣,不僅容 易使他們心領神會,而且聽起來也會饒有興味。一般而言,對青少年的演講應形象有趣,寓 理於事,舉例要盡量選擇他們所崇拜的人和有轟動效應的事;對工人、農民的演講,要生動 風趣、通俗淺顯,盡可能列舉他們周圍的人和發生在他們中間的事作例子。而對知識分子的 演講,使用材料則必須講究文化層次。
(二)精心安排好開頭、主體和結尾
不同類型、不同內容的演講稿,其結構方式也各不相同,但結構的基本形態都是由開頭、主 體、結尾三部分構成。各部分的具體要求如下:
1.開頭要先聲奪人,富有吸引力
演講稿的開頭,也叫開場白,它猶如戲劇開頭的「鎮場」,在全篇中占據重要的地位。
開頭的方式主要有如下幾種:
?T開門見山,亮出主旨。
這種開頭不繞彎子,直奔主題,開宗明義地提出自己的觀點。如1941年李卜克內西《在德國 國會上反對軍事撥款的聲明》開頭就說:「我投票反對這項提案,理由如下:」。
?T敘述事實,交代背景
開頭向聽眾報告一些新發生的事實,比較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吸引聽眾傾聽。如1941年7 月3日斯大林《廣播演說》的開頭:「希特勒德國從6月22日向我們祖國發動的背信棄義的軍 事進攻,正在繼續著。雖然紅軍進行了英勇的抵抗,雖然敵人的精銳師團和他們的精銳空軍 部隊已被擊潰,被埋葬在戰場上,但是敵人又從前線調來了生力軍,繼續向前闖進。……我 們的祖國面臨著嚴重的危險。」
?T提出問題,發人深思
通過提問,引導聽眾思考一個問題,並由此造成一個懸念,引起聽眾欲知答案的期待。如曲 嘯的《人生·理想·追求》就是這樣開頭的:「一個人應該怎樣對待自己青春的時光呢?我 想在這里同大家談談我的情況。」
?T引用警句,引出下文
引用內涵深刻、發人深省的警句,引出下面的內容來。如一個大學生的演講稿,標題叫《我 的思考與奮起》,開頭就很精彩:「一個人如果一輩子都不曾混亂過,那麼他從來就沒有思 考過。」
開頭的方法還有一些,不再一一列舉。總之無論採用什麼形式的開頭,都要做到先聲奪人, 富於吸引力。
2.主體部分要層層展開,步步推向高潮
演講稿的主體,要層層展開,步步推向高潮。所謂高潮,即演講中最精彩、最激動人心的段 落。在主體部分的行文上,要在理論上一步步說服聽眾,在內容上一步步吸引聽眾,在感情 上一步步感染聽眾。要精心安排結構層次,層層深入,環環相扣,水到渠成地推向高潮。
主體部分展開的方式有以下三種:
?T並列式。
並列式就是圍繞演講稿的中心論點,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進行表現,其結構形態呈放射狀 四面展開,宛若車輪之軸與其輻條。而每一側面都直接面向中心論點,證明中心論點。
?T遞進式。
即從表面、淺層入手,採取步步深入、層層推進的方法,最終揭示深刻的主題,猶如層層剝 筍。用這種方法來安排演講稿的結構層次,能使事物得到由表及裡的深入闡述和證明。
?T並列遞進結合式。
這種結構,或是在並列中包含遞進,或是在遞進中包含並列。一些縱橫捭闔、氣勢雄偉的演 講稿常採用這種方式。
3.結尾要乾脆利落,簡潔有力
演講稿的結尾,是主體內容發展的必然結果。結尾或歸納、或升華、或希望、或號召,方式 很多。好的結尾應收攏全篇,卒章顯志,乾脆利落,簡潔有力,切忌畫蛇添足,節外生枝
I. 在於付出不在於回報的名言警句
一分耕來耘一分收獲。
有志者事自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舔犢之情跪乳之恩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生命的意義在於付出,在於給予,而不在於接受,也不在於爭取。 ——巴金
世間唯一最可證明的因果;你付出多少努力,就必有多少收獲。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請採納!加油!
J. 求以在付出中收獲為主題的演講稿,答得好還會加分哦
1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人們常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要想收獲,就必須付出。
記得有一位老師對我們說過:「因為你們還不懂得付出,所以收獲並不多。」聽了這句話後,我真的覺得很慚愧,自我呱呱落地那天起,我付出的寥寥可數,而別人為我付出的則是多不勝數,例如父母為了養育我而付出,老師為了教育我而付出,他們的付出都不渴望回報。而我們呢?不但沒有付出,還希望收獲。當我們看到別人受到表揚的時候,也希望受到別人的贊賞,但自己所做的一切根本就不值得表揚。當我們看到別人取得優異的成績的時候,也希望得到優異的成績,但自己卻沒有努力學習。
如果這種喜歡「不勞而獲」的想法成了習慣,那麼我們就會很自私,在社會上的人際關系就會變得很糟糕,在我們班上,自私的同學也不少見。當發現自己的腳下有一團廢紙時,誰也不願意撿起來,只會把廢紙踢到另一個同學的腳下。而這個同學也不會撿起來,把紙團繼續傳來傳去,這種場面就像在球場上傳球一樣,而跟運動員不同的是,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想要這個「球」。就這樣傳來傳去,直到傳到了一個熱心的同學的腳下時,紙團才能順利地去到垃圾桶里。有時紙團剛好獃在過道中間,同學們就會視若無睹。試問:彎下腰撿起廢紙團能消耗我們多少力氣呢?為什麼我們要吝嗇這么一丁點的愛心呢?
當我們做一件事時,第一時間是想什麼呢?是思考做了這件事後會吃虧。假如這件事每個人都覺得做了後會吃虧,還會有什麼人做這件事呢?要想收獲,就必須付出,付出了就不應該計較收獲。
謝謝大家!
2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在付出中收獲。
曾經有同學問過我:「擔任學生幹部以後,你最大的感受是什麼?」我回答他一個字「累。」但是如果要有補充的話,我想說:盡管累,但我覺得累得很值得,我,累得很快樂。
在班級中,我擔任班長職務。記得上任的那一天,我就對全班同學許諾,我一定會盡心盡力地管理班級、關心班級、服務班級。到現在,我一直認真履行著這個承諾。在班中,同學們都會稱呼我「班長」而不是我的名字。起先,我一直擔心因為這個稱呼,阻礙了我與同學之間的關系。可現在,我覺得那是同學們對我的信任,我很願意為班級奉獻我的力量。
同時,我也是校團委學生會,自律委員會主席。主要負責行為規范、衛生等工作的檢查。與各個班級同學的交流比較多,在此,我也真心地希望各位同學能夠理解和配合。我們部門的工作看似簡單,只是檢查。但涉及面很廣,實際操作起來也比較煩瑣。又因為檢查、評分關繫到每個班級的榮譽,我深知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和嚴肅性,竭盡全力地保持公平公正。
升入高中,學習日漸繁忙,可能有些同學會覺得從事校、班幹部工作會浪費自己寶貴的學習時間。但我並不那麼認為,我一直很珍惜加入學生會的機會,覺得那對我是一種挑戰,一種機遇,更是一種不參與無法體會到的感受。就像我們部門的工作可以鍛煉與別人交流的能力,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甚至讓我體會到一種當姐姐的感覺。我在家中是最小的孩子,但現在我有了一群弟弟妹妹。同時也能體會到當師長的感覺,怎樣去培養你的幹事,然後再為他們的成功而高興。我收獲到的是一筆精神財富。
現在已進入高二下半學期,學習、工作越加忙碌。工作對學習或多或少都有些影響,但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它們之間尋找平衡點。由於工作繁忙,在學校里我花在學習上的時間比其他同學少,為了保持良好的成績,回家後我一定會花更多的時間去補回來。因為作為一名幹部,如果沒有過得硬的成績,一定會給同學造成不好的影響,因此在學習方面我也要求自己無論如何都不能放鬆。
要兼顧繁忙的學習和工作確實很辛苦,但我覺得這樣的生活很充實,很有意義。付出的過程是辛苦的,但沒有付出就不可能有收獲。只要我有成長,有進步,那累點又何妨?
今天,我也藉此機會感謝老師和同學對我的認可,讓我有幸連續兩次被評選為「浦東新區三好學生」。獲得榮譽是令人高興的,但同時,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又鞭策著我:一切只代表過去,要面對未來,我要更加努力!
最後,我想祝願高三的學長學姐在不久的高考中取得最佳的成績;高二的同伴們,在緊張的學習之餘,也希望大家能夠珍惜和班級同學在一起的最後兩個也的時光;還有高一的學弟學妹們,讓我們在東昌這片沃土上一同成長!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