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投資回報
A. BIM的優點和缺點各有哪些
優點:
1、全流程智能控制。bim技術的核心是智能控制,可以用於規劃設計控制管理、建築設計控制管理、招投標控制管理、造價控制、質量控制、進度控制、合同管理、物資管理、施工模擬等全流程智能控制,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經濟效益。
2、全流程協同工作。在設計階段採用bim技術,各個設計專業可以協同設計,可以減少缺漏碰缺等設計缺陷。在施工階段,各個管理崗位、各個工序、工種的協同工作,可以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缺點:系統性,bim工程是系統工程,不是一個單位,或者一個專業,一個人能夠完成的,是需要參與建設的五大責任主體單位和各個專業,共同參與,共同協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這是bim人才稀缺的原因。
一個bim團隊需要建模人才,造價人才,管控人才。只有有足夠的人才做支撐,才能完成bim 咨詢工作。
拓展資料
建築信息化模型(BIM)的英文全稱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一個完備的信息模型,能夠將工程項目在全生命周期中各個不同階段的工程信息、過程和資源集成在一個模型中,方便的被工程各參與方使用。
建築信息模型是以建築工程項目的各項相關信息數據作為模型的基礎,進行建築模型的建立,通過數字信息模擬模擬建築物所具有的真實信息。它具有信息完備性、信息關聯性、信息一致性、 可視化、協調性、模擬性、優化性和可出圖性八大特點。
通過三維數字技術模擬建築物所具有的真實信息,為工程設計和施工提供相互協調、內部一致的信息模型,使該模型達到設計施工的一體化,各專業協同工作,從而降低了工程生產成本,保障工程按時按質完成。
BIM核心建模軟體
這類軟體英文通常叫「BIM AuthoringSoftware」,是BIM之所以成為BIM的基礎,換句話說,正是因為有了這些軟體才有了BIM,也是從事BIM的同行第一類要碰到的BIM軟體。因此我們稱它們為「BIM核心建模軟體」,簡稱「BIM建模軟體」。
1975年,"BIM之父"--喬治亞理工大學的Chuck Eastman教授創建了BIM理念至今,BIM技術的研究經歷了三大階段:萌芽階段、產生階段和發展階段。
BIM理念的啟蒙,受到了1973年全球石油危機的影響,美國全行業需要考慮提高行業效益的問題,1975年"BIM之父"Eastman教授在其研究的課題"Building Description System"中提出"a computer-based description of-a building",以便於實現建築工程的可視化和量化分析,提高工程建設效率。
B. 各位,我想問一下BIM是什麼,對以後工作有用
一BIM是建築信息模型是以建築工程項目的各項相關信息數據作為基礎,建立起三維的建築模型,通過數字信息模擬模擬建築物所具有的真實信息。
二BIM在工作中有很大的作用,BIM是當前建築行業的熱點,也是未來的趨勢,但是對於大多數從事建築行業的傳統人士來說還是比較陌生,下面就帶你輕松把握BIM的10大核心價值要點。你也就會詳細了解BIM在工作中的作用了。由絲路
教程網回答。
1. BIM不是一項技術,而是一套方法體系
首先,BIM不是一項技術,而是一套業務流程或者叫一套方法體系,這是理解BIM最重要的一個方面。BIM可應用於建築項目的各個方面,從設計、評估、采購供應、建造期間的物料轉移、建造流程式控制制、資源配置、協調目標生產、以及通過有效的成本控制(物資和資金管理)順利完成項目交付。
2. BIM依賴於多種技術或平台組合而實現
BIM的各項工作,需要藉助不同技術平台或產品,才能得以正常的實施。有一系列的技術供應商提供相應的業務支持,以實現模型構建和在模型基礎上附加各種智能控制信息。例如:
Autodesk Revit和Synchro Professional,國內大匠通公司開發的BIM數據支撐平台"指標雲數據積累與分析平台"等。
3. 目前BIM有下面幾種實現級別
0級:CAD圖紙、線、弧、文本等。
1級:2D和3D模型,各種對像加上協作文件
2級:BIMs對像加協作文件,對模型和對象建庫並加以管理
3級:iBIM,風格管理,公共字典、通過Web提供服務,使信息和流程被集成起來,這些都得益於互操作數據的支撐。
2級BIM通常被看作是最低標準的BIM。
這些級別每個又被分為A和B段,如下圖所示2A和2B是信息共享的方向性,即單向或多向。下面圖表解釋了各個級別的差異:
BIM幾個應用級別的價值
4. 工業基礎類(IFC)和COBie是用於共享信息的標准
IFCs用於描述建築與行業的數據,它具有平台無關性,採用開放的文件格式,為施工、建築物和行業配套服務的智能建設提供協同工作能力。
COBie是一種公開的數據格式,屬於建築模型信息的子集,用於傳遞建築信息和非幾何建模流程,與BIM密切相關,通常使用XML交換格式。
這些格式使BIM具備協同性,同時使所有的BIM軟體能夠理解和使用相關信息。絕大部分人都可以清松編制這種數據,從而方便的實現信息共享,即使是在2級的BIM中也都很容易實現。
同時一些配套軟體,諸如安全軟體的特徵控制引擎(FME)也能夠利用IFC和COBie,將數據進行格式轉換。使BIM和指標雲之間的完全集成成為可能。
5. BIM不僅僅是一個詳細的3D建築模型,更重要的是借之可以實現協同工作
這個概念是最容易解釋的,因此有"建築4次"這個術語,意思是過程中模型被重建三次,最後一次才立在地面上了。結合了動畫和"穿越模式"的精確模型允許承包商在設計更改之前輕松的訪問設計層,因此建設過程中返工和出差的機率大大減少。
這些工程實施過程的變化,使設計、建造和交付有機的結合起來,即便是施工單位似乎也尚處在設計過程中一樣,而不再是簡單的、流程化的設計完後,進行招標,然後由施工單位來投標和應標。
6. 參數化模型是BIM的關鍵原則
從本質上說,這意味著模型中的所有東西都與其他事物相連。
如果移動牆的位置,附著在牆上的元素也會移動。如果你改變地板的尺寸,地板鋪設所需的材料數量就會改變。如果你移動在天花板上的管道,與管道更新和沖突相關的所有方面都突出顯示。無論是獨立開發一個BIM項目,還是在一個協同工作環境下的BIMs都可以這樣。這使得每個項目參與方都可以控制各個建築模塊,通過部分模型的優化過程使其它相關部分的模塊也得到優化。改變一次,多方受益。
7. BIM中的"D"元素代表與模型相關的信息維度
4D涉及調度信息:當一個BIM元素在構建的時侯,需要把相關的調度信息帶入。帶有4D信息時,你可以及時(JIT)的使材料交貨到現場。這反過來又影響前端的運輸過程,使其更高效,並減少材料交付的二次庫存問題,同時可以促進立即安裝。
5D涉及估算和建築成本信息:建築模型中的每個元素都有與之相關的成本。這允許對預算進行詳細的分析。它也使交付團隊對完成建設目標的工作量和工期做出准確的估計。
6D涵蓋建築可持續發展目標信息:諸如能耗控制、可再生材料利用,並從管理的角度來理解和領導"能源與環境設計(LEED)"項目的跟蹤和執行。
7D是竣工BIM模型:包含完工後給業主最重要的交付切換業務信息。該模型信息是採用BIM後提升ROI(投資回報率)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個部分提供了精細的設施管理(FM)和資產管理(AM)能力。比如:建築物內的每一部分都有使用壽命,在需要更換的情況下,相關部件通過7D信息得以簡單識別,從而確保這些維護更換過程可以高效地完成。
採用這些信息的好處是讓人對建設項目各個環節可以進行精細化的把控。BIM模型本身就帶有項目運作過程中的各種管理信息,當你需要它們的時候,你只需要簡單的提一下問,BIM就會給你一個所需的資金計劃和資源計劃。
8. BIM為新開項目進程的所有環節提供確定性
下面以一個典型的過程做為例子:
1)設計和施工隊伍選擇
2)設計工作已經完成,由施工隊和其他學科專家審查。本次審查劃定返工的區域。
3)重復這個過程2次,以獲得相對最佳的設計結果。
4)通用對象應用於具體的材料和設備之中;現在這些具體的物料已經被一些IFC類的特定對像模型所取代,這些IFC類對應已知的工料機類型、同時包含其成本和供應鏈信息。這樣建築的全部成本、供應商和物料供應鏈成本、以及安裝方法對於相關人員都是可知的了。
5)現在能夠就地使用BIM開始施工了。在各個專業領域,技術幫助構建面向BIM的信息模型從而變革整個施工過程。並且各種建材的按時交付(JIT)也具有持續有效性。
9. 世界各地都意識到BIM的好處,但應用並不普遍
特別是公共資金大型建設投資項目,各國政府都要求必須使用BIM。
BIM和指標雲什麼時候用得上?目前很多這種示範效應已經為行業變革播下了種子。
現實的情況是,這個行業正慢慢的改變,即使他們早已經認識到利用BIM的優勢。
問題是雖然客戶在意識到好處後,開始慢慢的採用或接近BIM方法,但是仍然有一些用戶直到最終竣工都拒絕BIM模型的應用,因為他們認為採用BIM會增加投資,而沒有意識到BIM的優勢——即可以減少建築全生命周期的物資管理/資金管理運營成本。
10. 應用BIM提升ROI的實際表現
應用BIM業務的6個益處
◆ 增加協調與協作性
◆ 方便沖突檢測,並緩解風險
◆ 高級別的可定製化和靈活性
◆ 調度和成本得到優化
◆ 使建築物整個生命周期都易於維護
◆ 快速出圖且不損失成本和質量
英國BIM應用主要成效
◆ 建設成本降低20%(相當於買4送一!)
◆ 全生命周期建築運維成本降低33%
◆ 施工期間的沖突和重建率減少47%到65%
◆ 項目整體質量提高44%到59%
◆ 投資風險減少35%到43%,可以期待更好的結果
◆ 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的執行效率提升34%到40%
◆ 審查和批准周期減少32%至38%
相信你看了BIM核心價值的10大要點,你就會知道他對工作有什麼作用了。
C. 投標做bim怎麼預算bim的費用
BIM的收費,可以參照上海和廣州的BIM收費標准,可以查閱相關資料,可以按照不同的工程類型,不同的規模,不同的BIM應用深度,來分別確定收費標准,一般採用按平方單價收費或者按照投資額的百分比收費。
D. 基於BIM的造價咨詢有什麼好處
對於工程造價咨詢行業,BIM技術將是一次顛覆性的革命,它將徹底改變工程造價行業的行為模式,給行業帶來一輪洗牌。美國斯坦福大學整合設施工程中心(CIFE)根據32個項目總結了使用BIM技術的如下效果
(1). 消除40%預算外變更;
(2). 造價估算耗費時間縮短80%;
(3). 通過發現和解決沖突,合同價格降低10%;
(4). 項目工期縮短7%,及早實現投資回報。
對於造價咨詢公司和工程師個人和來說,前三項效果,無論達到哪一項都是一個在行業內立足的資本,遑論同時達到三項。當少數咨詢公司或者個人掌握BIM技術時,他們將成為行業內的佼佼者;當大多咨詢公司或個人掌握了BIM技術時,那些沒有掌握公司或個人,將會被迅速淘汰出局。那麼具體來看,對於造價的小夥伴的工作有哪些影響?
首先,只要是項目的參與人員,無論是設計人員,還是施工人員,還是咨詢公司或者是業主,所有拿到這個BIM模型的人,得到的工程量都是一樣的。這就意味著,工程造價咨詢中一個老大難問題:工程算量,將成為歷史。工程藍圖上表示的工程量,是一個確定的數據,每一個造價工程師出於對圖紙的理解和自己的職業水平高低不一而得到不同的數值,但是從理論上來說,它是唯一確定的。造價工程師在商務談判時,一個最為重要,也最為枯燥的工作內容,就是核對工程量。鋼筋、混凝土、電纜、風管、水管、閥門,這些工程里大量採用的材料,無一不是談判的焦點。造價工程師們就像搶奪山頭一樣,在每一種材料上進行著攻堅戰。工程結算工程耗時長,絕大多數時間就是用於此。在應用BIM技術之後,施工單位提交的竣工資料將包含他們修改、深化過的BIM模型,這個模型經過設計院審核之後作為竣工圖的一個最主要組成部份轉交給咨詢公司進行竣工結算。而基於這一個模型,施工單位和咨詢公司導出的工程量必然是一致的。這就意味著工程量核對這一個關鍵環節將不復存在。承包商在提交竣工模型的同時就相當於提交了工程量,設計院在審核模型的同時就已經審核了工程量。
其次,從BIM模型里讀取工程量簡便快捷,造價工程師免去了算量的煩瑣工作。但是這一部份工作並不是憑空消失了,而是設計師在建立模型的時候,通過定義模型各類構件的屬性,把它們提前完成了。既然設計師代替造價工程師完成了計算工程量的工作,那麼這一部份工作的報酬也將相應轉移給設計師。在每一個項目里,造價工程師得到的報酬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減少。為了維持既有收入,他們必須接受更多的委託,這對他們或者他們所屬公司的商務經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再次,造價工程師終於可以從煩瑣的算量工作中解脫出來,他們將面對更為美好的職業前景。原先造價工程師們更多地扮演了造價員的角色,計算、核對工程量占據了他們大部分的工作精力。而限額設計的造價控制、全過程造價管理這些技術含量更高的業務,他們心有餘而力不足。在甩去算量這一工作內容後,他們終於可以從事那些業務,將對項目有著更深、更直觀的接觸,最終形成個人職業生涯的良性循環。
另外,對於施工單位,原來在編制竣工結算申請的時候,已經習慣了在工程量中做一些手腳。這個並不是誠信的問題,而一種行業認可的業務技巧。咨詢公司的造價工程師疲於應對,承包商們卻樂此不疲,前者再怎麼細心,也終究有疏忽的時候,而這就是他們利潤來源的一部份。但是在應用BIM模型之後,這種工作模式將徹底改變。施工單位無法在工程量上有所隱瞞,要想獲得不變的利潤,他們必須從別的地方尋找利潤點。
所以我們的觀點是,BIM對造價專業是一個極大的推動作用,能夠將大量的、重復的、機械的算量工作交給機器去做。是否會被行業淘汰,並非取決於BIM的普及程度,而是取決於我們如何運用它省下的時間。另外BIM對於推動造價管理的升級有極大的作用,從未來趨勢來看,基本上所有的工程項目都會使用BIM技術進行造價成本管控。所以了解工程項目全過程BIM技術應用點,就非常關鍵,下面我們將以一個實際案例來說明這個問題。
E. 做BIM(建築信息模型),一個月稅後1萬5千塊有嗎
做BIM的收入因人而異,主要和個人的bim應用能力有關。能力越大,收入越高。bim項目經理的收入是上不封頂的。
BIM應用是大勢所趨,理由如下:
一、從國家政策來看,國家發布bim政策,要求建築行業企業採用bim技術,是大勢所趨。主要的政策包括:
1、國家建設部2015年6月16日出台《關於推進建築信息模型BIM應用的指導意見》
建設部文件內容:
到2020年末,建築行業甲級勘察、設計單位以及特級、一級房屋建築工程施工企業應掌握並實現BIM與企業管理系統和其他信息技術的一體化集成應用。
到2020年末,以下新立項項目勘察設計、施工、運營維護中,集成應用BIM的項目比率達到90%:以國有資金投資為主的大中型建築;申報綠色建築的公共建築和綠色生態示範小區。
2、國家和地方的綠色建築評價標准,要求使用BIM技術。
3、在甲方的招標文件中,要求設計院、施工單位、造價咨詢公司等建築行業單位,採用BIM技術。
二、從bim的價值來看,主要表現在如下方面:
建築BIM技術,從軟體角度來說,是建築信息模型,從BIM的核心價值來看,BIM是一門是建築工程的智能控制管理技術。
BIM並不神秘,就是一門工程智能管控技術。BIM到底在工程中扮演什麼角色,有什麼意義?概況一句話,BIM是建築從項目立項、規劃、概算、設計、預算、建造、結算、審計、物業等全生命周期中的智能動態控制系統,俗稱建築智能機器人系統。BIM的靈魂不是若干個BIM軟體,而是操縱BIM軟體的專家團隊。其中包括項目總控、規劃、概算、設計、預算、建造、結算、審計、物業等全過程的專業團隊。項目成敗在前期控制,所以,BIM的關鍵是前期控制,只有用BIM技術控制好了規劃設計階段,才能讓項目發揮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縱然在建造階段也可以亡羊補牢,但是有時候,生米已經做成熟飯,不是所有東西都是可以彌補的。
採用BIM技術,可以進行進度工期控制、造價控制、質量管理、安全管理、施工管理、合同管理、物資管理、施工拍磚、三維技術交底、施工模擬等工程管理控制。
三、 BIM可以用於全生命周期的BIM應用,bim的應用,不僅僅可以應用在建設階段,諸如可研、規劃、設計、招標投、施工等階段,還可以應用在物業運維階段,比如後期的物業維修、設備更換、物業管理等方面。只有把bim應用到建設工程的全生命周期,才能最大化的實現bim的價值。
F. BIM技術對工程造價管理有什麼影響
1 現行計價模式的缺陷分析
工程造價管理是運用科學的手段和方法,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財力,達到有限資金下的最大工程價值,而造價中,最為重要的便是「量、價、費」三要素,控制好這三點至關重要,但是現行的造價模式下,有關的信息只能在結算後才能獲得,而准確的數據更不可能在前期進行提前得知,這就使得建設方不能很好的控製成本,從而導致了人力和物力的大量浪費。
目前造價管理模式下存在的幾點問題
1)軟體本身導致的共享性低:各種軟體公司所具備的特點不同,但是國家暫時缺乏相關的標准進行衡量和控制。工程量的計算就會出現不同程度上的差異,這使得軟體之間的數據無法進行交叉傳遞,從某種程度上阻塞了信息的流動,而造價卻是依附於其上的,這就降低了造價的精確性。
2)施工參與方數據共享程度低,延續性低:由於工程的建設和設計分別從屬於不同的單位,所以相關的數據無法做到實時的共享,各方數據擁有者間不能進行有效的交流和合作,這導致了項目的協調性較差,合作效率低下,浪費了大量的資源。
3)造價信息不精確:工程量的計算繁雜,各個參與方對於造價的理解有著不同深度的理解,每個造價師計算出來的數據通常有所差異。
4)欠缺各階段的資金投入分析:由於施工是一個動態而且全面的過程,現行模式無法做到分期投入的准確計算,這也導致管理更加難以有效的進行,同時投資資金的時間價值也無法得到發揮。
2 BIM 對於工程造價管理的影響
BIM 技術的引入,將會給工程造價領域帶來一場技術升級和認知升級,它會徹底改變工程造價的行為模式,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成本精細化管理,同時這也將為建築行業注入新鮮的血液。美國斯坦福大學整合設施中心(CIFE)根據 32 個項目總結了使用 BIM 技術的如下效果:
(1)消除 40% 預算外變更;
(2)造價估算耗費時間縮短 80%;
(3)通過發現和解決沖突,合同價格降低 10%;
(4)項目工期縮短 7%,及早實現投資回報。
以下是某大廈運用 BIM 後的成果展示圖:
該項目在設計階段通過運用 BIM 碰撞檢測技術,發現並調整 60 余處無壓管道穿牆體預留套管高度問題;發現並調整樓板大小預留洞口約 40 處;發現並調整樓板大小預留洞口約 40 處;發現並調整樓梯間加壓百葉、牆體預留消火栓 30 余處;發現幕牆、建築大小百葉與實際使用功能不符現象 30 余處,總計處理 3500 處錯漏碰缺問題,節約了大量的投資。
從以上的報告中可以清晰的看到 BIM 對於成本管控的高效率,除此之外 BIM 對於造價控制還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
3 實現工程信息共享、信息透明
一個完整的 BIM 模型,包含了建築生產所需要的全部信息,就是一個資料庫,資料庫中提供詳細的各個階段的信息,同時該信息可以作為造價的依據,在各個管理部門之間進行同步和實時共享,這也使得信息的透明度變得極高,解決了各方關於工程量的糾紛,還解決了施工單位對於施工中量的隱瞞的問題,部分消除了灰色地帶的存在。最終,參與各方得到的也將是一個統一的數值。
4 准確工程量獲得的便捷與快速性
工程量將從 BIM 模型中直接進行讀取,造價師將免去算量的繁瑣工作,但是這項工作並沒有消失,而是轉移到了設計方成員的身上,在建模初期,設計人員就對添加的構件定義了屬性,其材質和規格都得到了具體的體現,當建模工作完成後,量也就隨之生成了。雖然造價師們的算量任務被消除了,但是其工作重點就會真正轉移到對於造價控制這個更高要求的工作上來,這也有助於造價師對項目的管控有更加細致的把握,對項目的成本控制的方法有更加深入的探究。
5 多方並行,多角度實現成本控制
統一的信息模型的建立,將促使參與各方處於相同的平台下,各參與方可以通過自身專業的角度對成本控制提出相關的方法和建議,這使得成本的管控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階段。相關專業之間的矛盾也會得到相應的化解,而且施工中遇到的問題也可以實時匯總,並且及時得到解決。通過 BIM 技術將參與各方變成一個整體,這使得項目能夠得到更加有效的管理,資源的利用也會更加有效,投資的風險也會得到防範。
G. BIM就業前景如何
一、產生背景
在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的大背景下,我國工業化、信息化深度融合,而建築信息模型(BIM)作為建築施工行業創新發展的主要技術手段之一,正成為中國建築業改革創新的一項重要驅動力。
經濟全球化的推動,BIM技術首先在美國開始發展並逐步擴展到歐日韓等國家地區,BIM技術迅速在發達國家得到認可。美國可以說是最早開始研究、應用BIM技術的國家,他們制定的BIM標准(NBIMS)在全球范圍內都具有一定影響力,緊隨其後,新加坡、日本、英國等國家都開始制定BIM發展規劃甚至強制推行BIM技術。在我國,香港與台灣率先對BIM進行了廣泛研究,直到近年,內地政府、高校、各大建築企事業單位才逐步開展對BIM的研究與推廣。
BIM技術目前正廣泛應用於建設領域的規劃設計、施工建造、運維管理等全產業鏈條。它在場地分析、方案論證、協同設計、施工進度模擬、空間管理、投資估算、成本控制、碰撞檢測等方面擁有強大的生命力,對提升項目工程建造效率和降低成本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我國的建築業經歷了30多年的高速發展,但管理水平仍然比較落後,我們需要BIM這樣的新技術來促進建築產業的創新優化。
2016年8月住建部印發《2016-2020年建築業信息化發展綱要》,該文件將BIM技術上升到國家發展戰略層面。2017年7月起實施《建築信息模型應用統一標准》、2018年1月起實施《建築信息模型施工應用標准》,這兩項標準的實施填補了我國BIM技術應用標準的空白。據統計,截至2017年底,我國大多省市均已出台BIM相關政策,同時發布各類指導意見和通知,有些地方甚至在公共建築等領域強制推行BIM技術應用,多數建築業企業已開展BIM技術在工程領域內的應用。預計,未來五年我國各類企業對BIM技術人才的需求總量將達到130萬。
二、BIM技術人員職業定義
今年我國才正式確定了建築信息模型技術員這個新職業,那麼這個職業的定義是什麼?——是指利用計算機軟體進行工程實踐過程中的模擬建造,以改進項目全過程中工程工序的技術人員。
主要工作內容:
1.項目中建築、結構、暖通、給排水、電氣專業等BIM模型的搭建、復核、維護管理工作;
2.協同其它專業建模,並做碰撞檢查;
3.通過室內外渲染、虛擬漫遊、建築動畫、虛擬施工周期等,進行建築信息模型可視化設計;
4.施工管理及後期運維。
三、就業人群分析
本報告基於江蘇、福建、遼寧、四川、湖北、湖南、河北、山西、陝西、寧夏、天津等11個省市BIM考評管理中心的調研情況,就建築信息模型技術員供需情況進行統計分析。
1、來源分布,11個省市提供的數據表明,BIM人才主要來源於在校學生,以及接受BIM相關培訓的企業在崗人員,詳見表所示。
五、未來發展需求
從國家政策來看,住建部《關於推進建築信息模型應用的指導意見》中提出:「到2020年末,建築行業甲級勘察、設計單位以及特級、一級房屋建築工程施工企業應掌握並實現BIM與企業管理系統和其他信息技術的一體化集成應用。到2020年末,以國有資金投資為主的大中型建築,以及申報綠色建築的公共建築和綠色生態示範小區,在新立項勘察設計、施工、運營維護中,集成應用BIM的項目比率達到90%。」對於BIM人才而言,意味著其需求的持續時間長、應用范圍廣、需求數量大。BIM專業人才隊伍的建設和培育是建築業能否轉型升級的核心要素,這已成為業內的普遍共識。
建築信息化是建築業發展趨勢,隨著信息化發展,大型企業應積極開發資源,看準發展趨勢,將信息化作為推動行業發展的關鍵要素,大力推進建築業信息化發展。建築業信息化的發展需要大量BIM等信息化人才作為後備力量,既需要同時具備計算機編程與項目管理的雙重技術能力的BIM操作人員,也需要掌握BIM建模高級技能要求的建築信息化實用性人才和從事項目管理、高層團隊管理工作的BIM項目管理人員。
H. 大家看好bim這個行業嗎
國內發展概況:
BIM在國內建築業形成一股熱潮,除了前期軟體廠商的大聲呼籲外,政府相關單位、各行業協會與專家、設計單位、施工企業、科研院校等也開始重視並推廣BIM。我國的BIM應用雖然剛剛起步,但發展速度很快,許多企業有了非常強烈的BIM意識,出現了一批BIM應用的標桿項目,同時,BIM的發展也逐漸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推動。如果能夠通過分享BIM讓建工人都參與其中,在這個項目的全生命周期都參與其中,那麼,BIM將能夠實現它最大的價值。
總結為一下幾點:
1、國內大多數企業對BIM技術的了解和掌握雖已有一定程度,但沒一個企業實際導入的程度與其本身具備的BIM技術的能力和運用BIM技術成熟度並不清楚,且值得後期深入研究。
2、國內應用BIM技術的工程類型仍然機會總在稍大規模的工程上, 但非建築工程的非基礎設施(土木工程)與廠房工程亦有很大的應用價值與推廣空間,相信未來在政府的積極推動與科技廠商對廠房設施特殊使用要求下應該會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3、國內BIM應用的項目生命周期仍集中於設計與施工解讀那,對於涉事生命周期最長的運營/維護管理階段,卻相對不重視。此部分的BIM應用集中情形,應透過業主端的教育訓練與推廣加以強化,靜兒提升BIM技術所帶來的全方位效益。
4、國內雖已提供許多BIM的格式教育訓練,但參與的人普遍並不滿意,多數認為效果有限。國內應更重視BIM技術的人才培育與在職教育訓練,通過針對不同角色設計出滿足該角色需求的課程,以滿足並提升過內BIM技術應用最核心且關鍵的資源:BIM技術應用人才。
5、國內應用BIM技術的投資報酬率等效益分析相對於國外而言低,除了國內處於應用起步階段之因素外,國內國王與量測BIM效益或投資報酬率不普遍且不積極,則是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研究單位如何協助驚醒量測方法的建構,影視突破此問題可以期待的方向。
6、國內應用BIM技術的廠商內部效益主要為「拓展新客戶與新業務」、「更好的整體施工項目成果」、「提供新的服務」、「減少施工文件錯誤與泄露」。丹玉國外調查結果有一些差異,此部分的差異乃系產業環境與習慣造成的,因此如何改善國內特有的問題,除了應強化業主在BIM技術的全面性了解外,研究單位也應協助體用解決方案。
7、國內對於BIM技術與項目中的價值與國外調查結果有差異,國內對於「減少施工過程中的沖突」評價較高,且明顯高於其他項次,其背後以凸顯國內產業環境之問題,因此除了卻是善用BIM技術以提升項目的各式價值之外,如何思考BIM應用的本土化問題,甚至產業結構或項目執行方式(ProjectDeliceryMethod)問題,研究單位義不容辭也刻不容緩。
8、未來國內企業願意投入BIM應用的醫院閑盪明確且集中於「增加員工的BIM教育訓練」,相對於國外願意投入BIM警用有關的研發卻不相同。雖然學校的正規教育與產業的在職進修,這對於應用BIM技術提升產業水平缺一不可,但國內若要提升BIM技術的國際水平,如何善用國內大學的研究資源,是行業與官方研究的方向。
綜上所屬,BIM的總體發展前景還是很客觀的,畢竟我國是建築大國,建築整體量不是一般國家可以相比的。也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BIM在我國發展的越快越好!
I. 都說BIM在項目全生命周期應用會很有用,BIM在項目的什麼階段應用比較有效求大神詳細說明!
這個問題問到了點子上。雖然BIM 在項目的任何階段使用都能產生效益,但什麼時候使用BIM的投資回報最大呢?我們的經驗和理解是:施工招標開始以前,也就是規劃和設計階段,我們把這個階 段形象地叫做紙上談兵階段。這個階段的花費只佔項目投資的2-5個百分點,但決定的卻是項目投資的75%以上,而且因招標圖紙本身的問題引起的成本增加和 工期延誤都將由甲方自行承擔。因此,如果從項目投資方和項目整體收益的角度考慮,在施工招標開始以前,藉助BIM技術解決招標圖紙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將是 BIM應用最好的一個切入點。
我們BIM智庫就有很多關於BIM全生命周期應用,親可以上我們網站看看,搜「BIM智庫」就可以了。
純手工打字,希望你呢個對你有用,望能夠採納。
J. BIM工程師的收入能達到多少
一、BIM建模人員
一個月能有個3000-4000,熟練一點的也就5000,年薪多半不會超過5萬,是整個BIM行業里最底層的員工,流動性大。
二、咨詢類BIM工程師
這類BIM工程師的構成一般是創業型人員。他們具有一定的能力以及經驗,有的人員甚至是原企業在某個環節上的技術骨幹,所以他們的技術能力一般都很強,再加上之前積攢的人脈關系,做BIM項目咨詢的工作。他們一個月工資很難確定,因為全靠項目的完成度以及個人人脈關系來決定,如果本月活兒多的話就發達了,如果少就得勒緊褲腰帶了,一般一個月平均下來8K左右。
四、培訓類BIM工程師
這類人員顧名思義就是現在BIM市場上各類大大小小BIM培訓機構的講師了,此類人員又分為兩類:
1.專職型:這類人員就是培訓專職人員,薪水的主要組成就是課時的多少,課多薪水高,課少薪水少。據筆者了解,現在市面上一名具有一定能力以及經驗的BIM講師型工程師一天的課時費用大概在1500-2500左右,我們就以一個月最少講8天課程來計算,一個月的薪資大概是1.2W-2W左右,當然那種學校自行培養的就另當別論了。
2.兼職型:此類人員一般是與培訓機構簽訂培訓協議,平時有自己的工作,只有在機構開課的時候才會去上課。這類人員的薪資構成就比較復雜了,他們可以做咨詢,可以做培訓,也可以自己承接項目,工資的高低波動也很大,但至少一個月2W入賬問題不大。
五、專業型BIM工程師
這類BIM工程師一般是科班出身,不但具有專業的知識,而且技術能力也很強,當然也是經歷了時間和項目的歷練(咨詢類BIM工程師有很大一部分就是他們其中的一員)。他們一般在企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無論是在技術層面,還是在管理層面都有一定的話語權,不單單是某個環節的骨幹,隨著自身的成長已經成為整體項目中的決策人。此類人員可以說是BIM工程師人員的一個終極目標,這個層級的人員不但技術過硬,而且已經可以參加項目的管理了。有人說他們就像技術行的BIM項目總監,可以這么說,但是他們更多的是從單一項目角度出發的工程師,與從企業級的項目總監還是有些區別的。他們的月薪一般已經超過了3W,甚至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