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招商策劃 » 阿道夫策劃

阿道夫策劃

發布時間: 2021-11-09 14:05:36

⑴ 希特勒為「巴巴羅薩」計劃做了哪些偽裝活動

為了稱霸世界,希特勒早有消滅蘇聯的野心。他曾叫囂要把世界文明從布爾什維克的致命威脅中拯救出來。在他西線勝利後,1940年7月2日下令開始准備進攻蘇聯的作戰計劃。8月,德軍總參謀部將方案擬就。12月,希特勒發布第21號作戰指令,批准了這個方案。這一軍事行動的代號是用德國皇帝腓特烈一世的綽號」」巴巴羅薩」」命名的。」」巴巴羅薩」」意即」」紅鬍子」」,希特勒使用這個代號,完全是出於對腓特烈這個窮兵黷武、侵略成性的暴君的紅鬍子精神的贊賞和頌揚。

希特勒認為英國之所以堅持不屈,是寄希望於美蘇兩國,如果蘇聯被摧毀,英國的最後希望就會破滅。」」巴巴羅薩計劃」」是一個採取突然襲擊的手段,用」」閃電戰」」在1個半月到兩個月快速消滅蘇聯的作戰方案。為此,希特勒進行了一系列的偽裝和欺騙,他要求做到」」當『巴巴羅薩計劃』開始實施時,全世界會大吃一驚,並感到難以置信」」、」」造成歷史上的最大騙局」」。

當希特勒在歐洲四處侵略的同時,蘇聯的斯大林也密切地注視著世界形勢。蘇聯東邊有希特勒的第三帝國威脅,同時英法長期以來把斯大林視為」」眼中釘」」,而遠東日本政府發動侵華戰爭,妄圖准備進攻蘇聯,南進南洋,稱霸世界。面對這種情況斯大林壓力愈來愈大,他密切注意四方動向,希望戰爭僅局限在資本主義陣營內。

1938年5月,日本關東軍在中蘇邊境的圖門江口,向蘇方進行軍事挑釁,斯大林對日軍在遠東的挑釁毫不手軟地進行打擊,目的在於解除後顧之憂,對朱可夫的重新任命,說明他真正擔心的還是西線。

當蘇聯紅軍在哈勒欣河兩側席捲殘敵時,法西斯侵略戰爭的烏雲已籠罩著歐洲,並且由於英、法、美等國家採取縱容姑息的綏靖政策,德國和義大利法西斯軍隊在奧地利、西班牙、捷克斯洛伐克等國家頻頻得手,侵佔了中歐的重要戰略地區。

斯大林不無憂慮地看到,希特勒得隴望蜀,欲壑越來越大,對國際公法已全然不顧,蘇聯的安全日益受到威脅。他多次建議英、法、美等國家採取聯合步驟制止法西斯侵略,但這些國家對此持消極態度,有的甚至一味犧牲小國的利益保全自己,使斯大林的努力大都付之東流。

英法兩國政府對蘇聯採取了極端不信任的態度,同時也懷疑蘇聯的軍事實力,他們非常苛刻地要求蘇聯單方面承擔許多義務,卻對蘇聯的許多要求置之不理。與此同時,英法領導人還背著蘇聯與德國秘密談判,鼓勵納粹反蘇反共,英國政府還同德商談了一筆約10億英磅的軍事貸款,力圖把戰爭引向東方。

面對這種局面,斯大林不得不作出自己的決定,一面採取權宜之計與德國周旋,一方面加大做好應付戰爭的准備。

此時希特勒為了避免蘇聯干預,向斯大林伸出了橄欖枝,阿道夫·希特勒決定直接同斯大林打交道。他放下架子,親自請求這位他長期以來一貫痛罵詛咒的蘇聯獨裁者立即同意他的外交部長起程到莫斯科去。

希特勒在得到斯大林親自保證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將成為一個友好的中立國以後,第二天(1939年8月22日)再一次把他的最高級將領召到了上薩爾斯堡,向他們宣揚了自己的偉大,並且要求他們打起仗來必須殘酷無情,不要有任何憐憫,並且告訴他們,他很有可能在4天以後即星斯天就下令進攻波蘭。成全了這樣一件事情的是斯大林,是希特勒的不共戴天的敵人。

經過數輪談判,雙方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劃分了各自在東歐的勢力范圍。這一條約有助於蘇聯暫時避免被捲入戰爭,粉碎英法」」禍水東引」」的美夢,同時更有利於德國入侵波蘭,為最終進攻蘇聯創造了條件。

1941年的頭幾個月里,蘇德在形式上還保存著正常關系,但卻日益緊張,希特勒的法西斯軍隊橫掃東南歐,侵佔了包括挪威、丹麥、希臘、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法國在內的14個國家,控制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其軍隊總數已達850萬人,214個師。

斯大林密切注視德國的動作,但他無從知道對手的確切進攻時間,也無從知道未來戰爭的規模,而希特勒早在1940年12月即已向高級將領們發布了第22號訓令,制訂了以12世紀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巴巴羅薩的名字命名的戰爭計劃。

希特勒發布的絕密訓令說:」」德國武裝部隊必須准備在對英國的戰爭結束以前,以一次快速的戰役將蘇聯擊潰。准備工作必須在1941年5月15日前完成。」」

為了完成這個戰略目的,德軍最高統帥部集中了180多個師,4000餘輛坦克,近5萬門火炮,5000架飛機,總兵力為550萬人,編成3個集團軍群和3個獨立行動的集團軍,准備在陶格夫匹爾斯、明斯克、基輔等三個戰略方向上實施進攻。

為了欺騙和麻痹斯大林,希特勒對各項戰爭的准備工作,採取了一系列的政治欺騙和戰略戰役偽裝措施。」」巴巴羅薩」」計劃簽署後,德國居然還煞有介事地批准出售給蘇聯新式飛機和一些技術兵器,並製造准備橫渡英吉利海峽進攻英國的假象,當大批軍隊東調之時,又再三向蘇聯解釋這是以新兵接替老兵等等。

斯大林並不懷疑戰爭的爆發是遲早的事情,但他在時間的判斷上犯了錯誤。他不相信希特勒會在沒有收拾英國之前動手,即使在德國軍事機器的彈簧縮緊到准備對蘇聯實施致命打擊的時候,他還是希望能防止發生可怕的沖突,從而對英國的緊急警報以及蘇聯在日本的傑出情報人員佐爾格的報告,持懷疑態度。

戰爭爆發前的10天,國防人民委員鐵木辛哥鑒於戰爭已迫在眉睫,曾要求下令邊境軍區部隊進入戰時准備,展開第一梯隊。但斯大林唯恐敵人藉此挑釁,沒有立即下令。

6月21日夜間,朱可夫從基輔打來的電話里獲悉,一名德軍司務長越過了防線告訴蘇軍指揮員,德軍將在次日凌晨進攻。朱可夫立即向斯大林作了報告。而斯大林這時還不願相信這個事實。在總參謀長的堅持下,斯大林召集來了政治局委員,經過討論和研究,他才同意發布命令,讓邊境軍區所有部隊進入緊急戰備狀態,但是,已經為時太晚了。

幾個小時後,他最不願發生的事情——戰爭終於爆發了。時間是1941年6月22日凌晨4時,希特勒以190多個師的兵力,用突然襲擊的方式,向蘇聯發動了全線進攻。

⑵ 阿道夫618活動都有啥啊據說簽了白敬亭,有活動嗎

每年阿道夫618的活動都特別給力

⑶ 阿道夫·莉莎的暴動

莉莎在獲得更多的支持後,她決定利用魯登道夫的影響力發動政變,仿效意呆琳共和帝國歡樂黨首墨索琳尼進軍羅馬炮製出進軍柏林。
1923年11月8日晚,巴伐利亞邦政府三巨頭等要員在慕尼黑南郊的比格布勞凱勒啤酒店舉行集會,莉莎乘機率領其600名沖鋒隊員,強行沖入會場,並首先向天花板開了一槍。接著莉莎在古雷西亞·戈培爾等人的簇擁下登上講台,高聲喊叫道:「國民革命已經開始,大廳現在已被包圍,任何人不得擅離一步!」「如今巴伐利亞政府已經崩潰,我從現在起就是全德意志的領導者!」但是莉莎以突然襲擊的方式劫持巴伐利亞領導人搞政變的企圖以失敗告終。次日,她又與被迫參與其事、一心要建立軍人專制政權的第一次宇宙大戰時的德軍總參謀長魯登道夫商討對策,決定在慕尼黑進行示威遊行以擴大宣傳和喚起士兵與居民的支持。於是莉莎與魯登道夫一起率領一支2000多人的隊伍,從啤酒館向慕尼黑城內進發。但她們立即遭到了警察的鎮壓,16名復興黨黨徒被擊斃,莉莎則逃離了現場,但11月11日在恩斯特·漢夫施丹格爾的別墅被逮捕入獄,隨後政府下令禁止復興黨,封閉復興黨黨報。至此莉莎苦心策劃的「向柏林進軍」的奪權嘗試,就這樣失敗了。
在審判過程中,莉莎的演講使她的人氣升高,轉變成為舉國皆知的人物。由於當時的巴伐利亞普遍對莉莎及復興黨持同情態度,她僅僅坐了一年的牢就被釋放了。

⑷ 阿道夫、希特勒的身世之謎

1889年4月20日晚上6點半,在流經奧地利和德國巴伐利亞邊境的萊茵河河畔奧方的布勞瑙小鎮的一 家名叫波默的小客棧里,一個名叫克拉拉的年輕婦女生下了一個男嬰。由於克拉拉前面生的三個孩子都早早夭折了,所以她對這個兒子就特別疼愛。這個男孩就是阿道夫·希特勒。阿道夫的父親阿洛伊斯是布勞瑙邊境小鎮的海關官員,是一個42歲的農婦和流浪磨工的私生子。阿道夫的母親是阿道夫父親的侄女。阿洛伊斯結婚時,已經48歲,新娘剛25歲,這是阿洛伊斯第三次結婚。此前他有過兩次不幸的婚姻。阿道夫是他此次婚姻的第四個孩子。也可能是這種在世人看來極為奇特的身世來歷和血緣關系,造就了希特勒的與眾不同的氣質和性格。

⑸ 納粹德國是怎麼策劃巴巴羅薩計劃的

巴巴羅薩計劃是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起侵蘇行動的代號。該計劃由時任德國陸軍總參謀部第1軍需部長保盧斯起草和指導,1940年8月底制定完畢。原名為「奧托」計劃,後於1940年12月改為「巴巴羅薩」。整場作戰於1941年6月22日展開。計劃為快速攻克蘇聯北至阿爾漢格爾斯克、南至阿斯特拉罕的蘇聯西部領土。「巴巴羅薩」來自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的綽號「紅鬍子」。在作戰的最初數個月里,德軍沿用之前在西歐大獲全勝的閃擊戰術,橫掃了大半個東歐平原、殲滅數百萬計戰術不佳的蘇聯紅軍,展現出輝煌無比的戰爭藝術,但最後仍在莫斯科戰役中受阻,導致巴巴羅薩計劃的失敗。該計劃開啟了長達數年的蘇德戰爭,成為人類歷史上最血腥的戰爭,數千萬人因此死亡。
1940年夏,希特勒在取得對法國的戰爭勝利後,進攻蘇聯的議案又提上日程。希特勒進攻蘇聯的想法由來已久。早在20年代,他在自傳《我的奮斗》一書中他清楚表示德國人民必須追求所謂的「生存空間」—亦即土地和原料,而這個生存空間應該能在東歐找到。納粹的政策指定了,俄羅斯和其他斯拉夫民族的人應該加以殺害、驅逐出境、或奴役之,因為他們認為這些都屬於下等民族,而那些土地應該讓給德國人民居住。計劃中這些地區的都市人口會經由飢荒加以徹底滅絕,以剩餘的農產品養活德國人,並改由德國人居住,盡管希特勒也說德國會與那些願意支持他們的俄國人「一同合作」。德國的意識形態理論家阿爾弗雷德·羅森堡認為斯拉夫民族也是屬於雅利安人,提出建議應該將攻克的蘇聯領土依照以下形式劃分行政區:
奧斯蘭(Ostland)──波羅的海國家和白俄羅斯
烏克蘭──烏克蘭和鄰近疆土
高加索──南俄和高加索地帶
土耳其斯坦──中亞國家領土
在德國和蘇聯於1939年聯手侵吞波蘭之前,兩國便簽訂了《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表面上這是一個互不侵犯的條約,藉由分割波蘭等國家來劃分德蘇兩國的邊界,在條約中波羅的海三國乃至芬蘭被劃分為蘇聯的「影響范圍」,這個條約震驚了全世界,因為兩國長期以來一直對彼此抱持敵意,而且兩國的意識形態也完全相反。由於這項條約,納粹德國和蘇聯之間展開了大量的外交關系和貿易,蘇聯提供石油和原料給德國,而德國則提供高科技給蘇聯。盡管這項條約的簽訂,兩國仍然對彼此的一舉一動抱持強烈猜疑心,不久後這段短暫的和平關系便以戰爭的徹底爆發告終。
希特勒一直希望攻克西俄以剝削當地的斯拉夫人。因此他簽訂這項條約只是為了短暫的方便。再加上希特勒和斯大林兩人都對攻克領土抱有極大野心,而雙方的意識形態差距則導致最終的沖突爆發。斯大林在國際上的惡劣名譽給了納粹德國進攻蘇聯的理由,同時也增加了德國對於勝利的信心。在1930年代後期,斯大林在大清洗里殺害和囚禁了數百萬計的人民,包括大量具備經驗和能力的紅軍軍官和戰略家,導致紅軍的戰力和領導力大為衰退。納粹也不斷的宣傳蘇聯政權的殘暴,並且瞄準斯拉夫民族作為主要宣傳對象。
三國同盟條約的簽訂是導致蘇德分裂的最後因素。在德國於義大利和日本簽訂條約之後,蘇聯也表示希望成為軸心國的一部分。在經過兩天於1940年11月12—14日在柏林的商議後,德國正式向蘇聯提出了加入軸心國的條件,而蘇聯則在11月25日提出了一份修正的版本,然而從此德國沒有再進行回復。隨著蘇聯加入軸心國的前景越來越小,兩國在東歐的利益沖突也日漸明顯,盡管他們在1941年1月還會針對邊界和貿易上做出一次小的協定,然而戰爭已經不可避免。
斯大林的名聲使得納粹德國在發動這場戰爭上獲得了某些正當性,而且也讓希特勒對德軍的勝利有相當信心。斯大林在大清洗中殺害了無數紅軍的基層和資深軍官,導致紅軍整體的脆弱和無能。在針對斯拉夫人進行的宣傳上德國一直強調蘇聯政權的殘暴,同時也宣傳紅軍正在准備攻擊德國,並主張他們先行的攻擊只不過是先發制人的舉動罷了。
巴巴羅薩作戰主要是希特勒自己所構思的。一些軍事和外交人員也曾勸告希特勒,應該先解決大英帝國後才開辟對蘇戰場較為妥當,但大多數德軍的參謀幕僚都同意這場侵略應該在某個必要的時間點發起。希特勒的決策通常與德軍將領的建議相反,但直到那時為止,德軍在希特勒的戰略下已經達成了一連串原本被認為不可能達成的輝煌勝利,希特勒也自認為是政治和軍事上的天才。在那段時間里,希特勒的驕傲和大膽、加上德軍的精良訓練,在不費多少功夫下便贏得了萊茵河、奧地利、捷克的蘇台德地區,接著又攻下波蘭、丹麥和挪威,每場戰役幾乎都順暢無阻。接著他又迅速經由馬奇諾防線北方的盧森堡進攻法國,以包圍戰術殲滅了大規模的同盟國部隊,並繼續向南進攻直到瑞士邊界。北邊遭受包圍的同盟國部隊最後經由敦刻爾克撤離,英軍被徹底逐出法國,但英國依靠著其海軍和空軍的優勢而免受侵佔。在無法逼使英國投降、同時也缺乏海軍和戰略轟炸部隊的情況下,希特勒遂決定將目標轉往東方。他相信只要蘇聯被擊垮了,英國也不可能再支撐下去。希特勒對他在西歐的驚人勝利感到自負,同時紅軍在1939—1940年間侵佔芬蘭未遂的冬季戰爭也向全世界顯現了當時紅軍內部的腐化和戰力低落。希特勒認為蘇聯內部已經腐敗,只要數個月便能取得勝利,也因此不需准備冬季的配備,這在後來成為德軍受挫的主因之一:
納粹的整個政策都是為了依照地緣政治學的生存空間概念徹底摧毀蘇聯的政治實體,以替未來的「雅利安」世代准備發展的環境。在1940年的春季,德國戰爭機器的資源缺乏問題開始越來越嚴重,而德國與蘇聯在巴爾干半島的利益沖突也開始浮現,這使得侵略蘇聯逐漸成為希特勒唯一的未來途徑,盡管德軍將領們也曾跟希特勒說過,佔領整個俄羅斯西半部對於德國戰爭機器運作來說是利大於弊。
希特勒預估攻佔蘇聯會有以下好處:
當蘇聯被擊敗後,解除動員的大量士兵便能補充德國產業界的勞工短缺現象。
烏克蘭可以提供大量便宜的食品。
佔領蘇聯將可以擁有大量的奴隸勞動力,將能大為改善德國在地緣戰略上的處境。
擊敗蘇聯將能進一步孤立大英帝國。
德國的戰爭機器非常需要更多石油,而只有在攻佔蘇聯的巴庫產油區後才能達成此目標。
希特勒在1940年12月5日收到了德軍對入侵蘇聯的計劃,並且全部批准,預期在1941年5月開始進行。在12月18日希特勒簽下了「21號指導」,要德軍最高統帥部准備「快速的擊倒蘇聯」,並且制定侵略的預定時間為1941年5月15日。巴巴羅薩計劃假設的是德國國防軍可以在短期間內消滅紅軍道加瓦河和第聶伯河以西的大多數步兵師,事後證明盡管德軍的確消滅了原先在此地區的蘇聯紅軍數量,蘇聯紅軍不斷從後方增援的雄厚兵力導致了這種假設的失敗。
為了准備發起攻擊,希特勒將320萬人調遣至德蘇邊界,多次派遣偵察飛機潛入蘇聯領空勘查,同時也在東線儲備了大量的軍事物資。到了1941年2月德軍已在羅馬尼亞—蘇聯邊界部屬了680,000人。即使進行了如此龐大的准備過程,蘇聯依然沒有預料到德軍的意圖,在戰爭爆發時完全措手不及。這主要是因為斯大林堅信第三帝國不可能在《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簽訂不到兩年內便發起攻擊,他也堅信德國會等到拿下英國後才會開辟新的戰場。盡管蘇聯情報部門已經多次發出戰爭逼近的警告,斯大林依然拒絕改變心意,認為這是英國故意設計要讓蘇聯和德國開戰的假情報。德國政府也助長了這種騙局,向斯大林透露德軍的調動只是為了遠離英國轟炸機的航程。德國甚至向蘇聯解釋他們故意要讓英國以為他們正准備進攻蘇聯,而事實上他們正在准備進攻蘇聯的軍隊和物資。因此,直到戰爭爆發前斯大林都沒有認真准備應付德軍的可能入侵。應該注意到的是,潛伏德國的共產主義間諜理查德·佐爾格在戰爭爆發前便已向斯大林透露准確的進攻發起日期,但這項情報也沒有獲得重視。德國還在1941年4月發起了一連串佯裝進攻英國的作戰,假裝正在挪威聚集部隊。這些行動配合了大張旗鼓的海軍艦只聚集、飛行勘測、和演習行動,並且還故意透露虛構的入侵計劃細節。
同時期德軍軍事計劃人員開始研究拿破崙在侵略俄羅斯戰爭中的失敗,他們推估蘇聯紅軍無法在侵略開始後大規模的向俄羅斯內地撤退,因為他們認為斯大林無法在政治上和軍事補給上拋棄波羅的海國家、烏克蘭等地。
但在侵略蘇聯的計劃和主要目標的設計上,希特勒則與國防軍最高統帥部以及許多高階將領意見分歧,最高統帥部認為應該直接攻往莫斯科,而希特勒則認為應該先奪取烏克蘭和波羅的海地區的豐富資源後才轉向莫斯科。希特勒認為莫斯科是「不重要的」,他認為重點應該在於消滅莫斯科以西的紅軍主力。在計劃上的爭論導致准備入侵的後勤規劃延緩,與原本計劃設定的5月延緩了整整1個月。
最後希特勒與高階將領們取得的共識是:將入侵部隊分為三個集團軍群,各自攻佔特定的地區和大城市,分為:
北方集團軍群(由威廉·里特爾·馮·勒布元帥指揮)
第16集團軍(由恩斯特·布施指揮)
第4裝甲集團軍(由艾里希·霍普納指揮)
第18集團軍(由格奧爾格·馮·屈希勒指揮)
第1航空艦隊(由阿爾弗雷德·凱勒指揮)
目標:在1000多架飛機的掩護下,由東普魯士出發,經德文斯克、奧斯特洛夫,穿越蘇聯中西部(今白俄羅斯)地區佔領或摧毀列寧格勒,總兵力為29個師:
中央集團軍群(由費多爾·馮·博克元帥指揮)
第4集團軍(由京特·馮·克魯格指揮)
第2裝甲集團軍(由海因茨·古德里安指揮)
第3裝甲集團軍(由赫爾曼·霍特指揮)
第9集團軍(由阿道夫·斯特勞斯指揮)
第2航空艦隊(由阿爾貝特·凱塞林指揮)
目標:在1600多架飛機的掩護下,由華沙以東出發,經布列斯特、明斯克、斯摩棱斯克進攻莫斯科,總兵力為51個師:
南方集團軍群(由倫德施泰特元帥指揮)
第17集團軍(由卡爾-海因利希·馮·史圖爾普納格指揮)
第1裝甲集團軍(由保羅·路德維希·埃瓦爾德·馮·克萊斯特指揮)
第11集團軍(由歐根·里特爾·馮·朔貝特指揮)
第6集團軍(由瓦爾特·馮·賴歇瑙指揮)
第4航空艦隊(由亞歷山大·羅爾指揮)
目標:在1400多架飛機的掩護下,攻往人口密集的農業心臟地帶—烏克蘭,在盧布林至多瑙河口地區展開攻下基輔,再向頓巴斯進攻,接著攻入南方的俄羅斯大草原直到伏爾加河以及石油豐富的高加索地區

⑹ 巴巴羅薩計劃的總策劃德軍指揮官是誰

總指揮當然是阿道夫希特勒啦。
德國侵略蘇聯的德軍共編成南方、中央和北方三個集團軍群,轄7個集團軍、4個裝甲集群,共152個師又三個旅,共計305萬人,約佔德國野戰陸軍兵力的95%。德軍為進攻蘇聯准備了坦克3350輛、作戰飛機3275架、火炮7146門。
望採納,謝謝

⑺ 阿道夫·加蘭德的主要經歷

二次大戰開始後,加蘭德在波蘭進行地面攻擊任務,駕駛機種改為亨舍爾Hs 126,1939年10月1日,獲頒鐵十字勛章,但被調往JV 27的安排令他十分不滿,因為這樣一來作戰的機會就不多了。他於是經常私自出擊,從1940年5月12日取得初次戰果,一直到法國戰役結束,一共擊落12架敵機。
1941年11月17日,恩斯特.烏德特自殺,戰斗機總監莫德爾斯從俄國趕回時飛機失事身亡,戈林任命加蘭德為新的戰斗機總監。1942年1月28日,希特勒第3次接見了加蘭德,並在他的勛章上加上了鑽石,他是全德軍第二位得到所謂「鑽石橡葉寶劍騎士鐵十字勛章」榮譽的人。 1942年3月,初任總監的加蘭德策劃了一次戰斗機掩護行動(Operation Thounderbolt),要掩護德國海軍三艘主力艦(戰斗巡洋艦沙恩霍斯特號Scharnhorst,戰斗巡洋艦格內森瑙號Gneisenau、重巡歐根親王號Prinz Engene)由英國的布列斯特港出發,沖過英吉利海峽回到漢堡。此一戰果讓他被提升為准將,不久後,才剛滿30歲的加蘭德就又被提升為少將,卻同時也因此失去了升空的樂趣。主要工作變成了巡視駐扎各地的戰斗機聯隊和坐辦公室,不過他仍時常違反規定升空作戰。
身處高位後,加蘭德漸漸不滿於希特勒的剛愎自用和不當指揮,特別是Me 262的使用上,戈林的沖突也越來越大,戈林常把盟軍轟炸成功和德軍的損失都歸咎於戰機飛行員,最終導致了1945年1月戰斗機飛行員的「反叛」,之後加蘭德即被解職。
加蘭德因為被解職,而得到了成立他自己的Me 262中隊的機會。他的中隊成員包括格爾德·巴克霍恩,瓦爾特·克魯平斯基,海因茨·巴爾,埃里希·霍哈根,京特·呂左,威廉·赫格特,每個都是得過騎士鐵十字勛章的王牌。

⑻ 阿道夫*希特勒一生的簡介

阿道夫·希特勒(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生於巴伐利亞和奧地利的邊界城市布勞瑙(Braunau am Inn,林茨,萊茵河上的Braunau),卒於柏林。希特勒是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即納粹黨的總裁和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元首。早年曾因暴動入獄,並在獄中寫下我的奮斗一書,表達出他多方面的觀點,如兼並奧地利,反猶和獨裁。1933年1月30日出任德國總理;通過"帝國大廈縱火案"打擊異己黨派。1934年8月1日德國總統興登堡病逝,希特勒兼任德國總統,並將總統與總理兩個職務合二為一,擁有無限的權力,並命令所有軍隊以及法官和政府官員向他宣誓效忠。作為元首和總理,他成為國家政權的單獨執掌者即獨裁者,把軍隊和教會之外的所有政治社會機構都一體化。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兼任德國武裝力量最高統帥。他執政期間的德國被稱為納粹德國或德意志第三帝國。

在第三帝國初期階段,他的某些經濟措施一度使得德國經濟走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泥潭,也因此以及富有煽動性的群眾運動而獲得下層民眾的支持。

不過在政治體制上,希特勒領導下的德國相對魏瑪共和國時期是傾向於極端民族保守主義的。他和墨索里尼領導的義大利、東條英機領導的日本聯盟結成軸心國,這直接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軍隊在他的領導下干涉西班牙內戰,扶持佛郎哥政權,並吞並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入侵波蘭、法國、蘇聯等國家。

國內方面,他實行法西斯式的一黨恐怖專政,仇視且排斥其它非納粹政黨和思想,包括共產主義運動,他建立的第一個集中營即為關押共產黨之用,他還鼓吹民族優越,仇視其它民族。在國內建立沖鋒隊、黨衛軍、蓋世太保等獨立於國防軍外的納粹軍事組織。實行種族滅絕政策,在希特勒的領導下的第三帝國期間,德國以及其佔領國領土上大量建造死亡集中營,猶太人以及其他人種的遭到了大屠殺。根據粗略估計,期間總共有約600萬猶太人、數千萬其它人種因為希特勒的種族滅絕政策而被屠殺。

在戰爭方面,希特勒在軍事上摒棄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爭模式,創立了並且實踐了閃電戰、空軍支援等新型戰爭模式,改變了戰爭的形態。

1945年4月28日,蘇聯紅軍攻入柏林市區。當天夜裡希特勒與愛娃·布勞恩舉行婚禮。30日15時30分,希特勒夫婦雙雙自殺身亡。1945年5月8日夜,納粹德國正式投降。德國戰敗.

熱點內容
重百超市供應商系統 發布:2021-11-27 07:59:12 瀏覽:259
成都瓦爾塔蓄電池經銷商 發布:2021-11-27 07:59:09 瀏覽:828
寧波辦公用品供應商 發布:2021-11-27 07:59:05 瀏覽:753
廣州人人店經銷商 發布:2021-11-27 07:59:03 瀏覽:49
旺旺上海經銷商 發布:2021-11-27 07:58:59 瀏覽:362
三折門上海經銷商 發布:2021-11-27 07:58:20 瀏覽:207
澳洲保健品代理商 發布:2021-11-27 07:58:17 瀏覽:728
木旯代理商 發布:2021-11-27 07:58:15 瀏覽:464
供應商開發年度總結 發布:2021-11-27 07:58:07 瀏覽:578
湯臣鈣片代理人是誰 發布:2021-11-27 07:56:27 瀏覽: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