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招商策劃 » 招商引資文獻綜述

招商引資文獻綜述

發布時間: 2021-11-08 00:23:07

Ⅰ 英文文獻的查找及文獻綜述(100,回答得好的話可以再追加.)

內容摘要:本文運用GARCH模型分析了實際匯率對我國外商直接投資(FDI)的影響,結果表明實際匯率對我國FDI流入有正效應,即實際匯率上升(人民幣貶值)會增加FDI流入;而實際匯率不確定性增大對我國FDI流入有比較顯著的負效應,即實際匯率不確定性提高會導致FDI流入減少。雖然這兩種效應都比較弱,但在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之後,重要的是確保匯率在合適的范圍內波動,減少不確定性,以免對FDI的流入產生負面的影響。
關鍵詞:實際匯率 外商直接投資(FDI) 不確定性 廣義自回歸異方差(GARCH)

一、序言

我國FDI增長迅速,國內外許多學者致力於該領域的研究,在FDI如何影響我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勞動就業、實際工資和技術進步等等方面積累了大量的研究文獻。同時,也有許多文獻研究什麼因素會影響我國FDI流入,這其中匯率、工資、地理位置以及聚集效應是研究中的重點(Pan,2003等)。不過在我們能夠掌握到的文獻中,研究匯率波動性對我國FDI的影響較少,而這正是本文研究的重點。目前,我國已經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有管理浮動的匯率制度,但人民幣仍然面臨各方很大的升值壓力,因此這一研究的意義在於:人民幣匯率波動性增大可能會減少我國的FDI,保持匯率的相對穩定就顯得相當重要。
一般來說,匯率通過兩種方式影響FDI。一是成本效應,東道國貨幣貶值使得FDI的成本減小,從而FDI增加;二是替代效應,從輸出國的角度來看,出口和FDI是兩種可以選擇的策略,東道國貨幣貶值使得FDI能比出口獲得更多的利益,因此FDI增加。這一方面的研究大多認同東道國貨幣貶值可以吸引更多的FDI流入。例如,Goldberg和Klein.(1998)發現日本、美國流入東亞各國的直接投資與它們之間的雙邊匯率存在顯著的相關關系。Xing和 Wang(2004)在兩國競爭同一FDI輸出國的假設下,從理論上證明了貨幣相對FDI輸出國升值的國家吸收的FDI將會減少,而相對貶值的國家吸收的FDI將會增加。不過也有學者認為這一效應不顯著, 比如Pan(2003)認為匯率不是解釋中國FDI流入的一個顯著變數,Dewenter(1995)對美國的研究也發現匯率與FDI之間的關系不顯著。
另一方面,匯率波動性對FDI的影響同樣也沒有一個一致的結論。比較多的實證研究支持這樣一個觀點:匯率波動性增大使得出口相對FDI來說能夠獲得更多利益,從而FDI減少。Amuedo-Doranes和Pozo(1999)研究了1976-1998年美國匯率波動對FDI流入的影響,發現FDI與GNP比率、實際匯率與匯率波動性之間存在長期關系,而且短期內匯率波動性增大會減少美國的FDI流入。Barrell,Gottschalk和Hall(2004)通過理論分析和實證檢驗發現歐元區和英國的匯率不確定性增大對FDI有負的影響,同樣也支持了以上結論。
就我們所掌握的資料中,國內這方面的研究文獻很少,因此,本文借鑒Amuedo-Doranes和Pozo(1996)用GARCH模型研究美國匯率波動的方法來分析我國匯率波動對FDI的影響,可以為以後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實證方法上的借鑒。
本文以下第二部分說明數據的來源,同時分析本文所用到的數據,第三部分實證分析匯率與FDI之間的關系,最後是結論和相應的政策建議。

二、數據來源與分析

四、結論和政策含義

本文的研究結果表明,實際匯率上升(人民幣貶值)會增加FDI流入;而實際匯率不確定性增加會導致FDI流入減少。相比較而言,前一種效應不顯著而後一種效應較顯著,但是兩種效應都不強。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結論是建立在釘住美元的匯率制度的基礎之上,但改革以後的匯率波動幅度將會比之前要來得大,匯率波動對FDI的影響將會較為明顯。據商務部的統計數據,今年以來外資投資企業數量與實際利用外資金額均出現下降:1-5月份,全國新批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6473家,同比下降4.75%;實際使用外資金額223.66億美元,同比下降0.79%。這一趨勢除了與各地的招商引資優惠條件減弱、宏觀調控抑制過熱行業投資以及美元利率不斷調高,吸引了大量美資迴流和分流了國際資本等因素有關之外,人民幣匯率的升值趨勢和波動不確定性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因此,本文所得結論的政策含義在於:在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之後,保持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定是保持中國經濟穩定從而保持一個穩定的投資和貿易環境的需要,這對增強國外投資者信心,並使中國的經濟得以持續高速增長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Amuedo-Doranes, C. and Pozo, S.(1999):"Foreign exchange rates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Journal,pp.322-343.
2、Barrell ,R. , Gottschalk , S.D. and S.G. Hall(2004):"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Exchange Rate Uncertainty in Imperfectly Competitive Instries.",Tanaka Business School Discussion Papers: TBS/DP04/7.
3、Dewenter, K.L (1995): "Do Exchange Rate Changes Driv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Journal of Business, vol. 68, issue 3, pp.405-33.
4、Goldberg, L. S. and Klein, M.(1998):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rade and Real Exchange Rate Linkag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published in Managing Capital Flows and Exchange Rates: Perspectives from the Pacific Basin, editor Reuven Glic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pp.73-100.
5、Pan,Y.(2003):"The inflow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o China:the impact of country-specific factors.",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56,pp.829-833.
6、Xing, Y.Q and Wang, G.H.(2004):"Exchange Rate and Competition for FDI."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of Japan,working paper.

Ⅱ 求 關於 建國六十周年 論文 的 參考文獻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已於今日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新中國的建立,是無數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雖然在建國初期中國的經濟基礎非常薄弱,但新中國的領導人使中國人民徹底站了起來,使中國徹底實現了獨立、完整。
在過去的58年歲月中,中國一步步在崛起,這是華夏兒女所期望的,也是值得歡欣鼓舞的。從建國的第一天起,國際上的許多不友好的國家在仇視中國,想方設法阻礙中國進步。
美國是中國發展的最大威脅,美國發動的朝鮮戰爭、越南戰爭使我國在人力和財力方面遭受了巨大損失;美國支持的蔣介石反攻大陸行動使我國沿海長期不得安寧;現在的美國仍然在想方設法遏止中國,如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在台灣問題上指手劃腳、強迫人民幣升值等等,在未來的若干年中,美國將仍然是中國的敵人,是永遠的麻煩製造者。
我們的近鄰日本從滿清政府開始就不斷侵略中國,抗日戰爭中殺害了無數中華兒女,掠奪了無數資源,這是中國人民永不忘記的血債!而現在呢?日本妄圖粉飾其罪行,值得國民警惕!
外國一直擔心中國的崛起,他們到底害怕什麼?中國歷史上不是沒有可以稱霸世界的機會,但是中國並沒有那個野心,為什麼現在已經進入現代化的世界,反而有此擔心?中國人真的好戰?中國人真的會傷害別人?不,中國人遵從「中庸」哲學,尊重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歷來以「保家衛國安」為最大目標,強大的時候,敢於幫助別國,而在弱小的時候,不會屈服於任何淫威。
中國不願意稱什麼霸,中國人民需要的是安寧、和平的生活。對於外族的欺凌,只有毛主席的那句話:「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2008年的10月 又是個金秋的十月,又是個裝滿收獲的季節。
在經歷走過來的數次磨礪後,祖國以其堅強不屈的脊樑高高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我們自豪,我們驕傲,我們為有一個堅強的祖國而歌唱。
走過59個春秋,追憶烽火歲月。我們有過苦難,我們經歷過磨礪,我們有過苦澀的追求,我們都挺過了,我們都走過了,祖國的脊樑堅強了;我們有過夢想,我們有過豪情壯志,我們也有過無數快樂和喜悅,我們都擁有過,我們都經歷了。我們為有一個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民族而自豪,我們為祖國有一個堅強的脊樑而驕傲。
有人說,一個人如果沒有脊樑,就不會站立行走;一個國家如果失去了脊樑,則只能屈服在別人的腳下,匍匐爬行。是的,有了堅強脊樑的國家,才會有克服困難、自強不息的動力,才會有不被任何困難所嚇倒的勇氣。
2008年走過的日月,是祖國經受磨礪的日子。雪災、4·28撞車事故、5·12汶川大地震……一次次天災人禍似乎接踵而來,祖國在忍受著痛苦,也在為那些離去的兒女們流淚、心痛。可祖國依然挺立著,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名字的中國依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祖國依然堅強著,一個具有中華民族的信念和精神、勇往直前的祖國比任何時候都堅強。
災害災難,可以移山填海,堵塞河流,可以摧毀我們美好的家園,可以讓我們失去善良的家親。但是,動搖不了兒女們的意志,壓不垮我們祖國的脊樑。脊樑看似平常,但它卻是支點。它不僅是一個人站立的支點,也是一個民族雄起的支點,更是一個國家昂首前進的支點。脊樑有時看不見,但卻能感受的到,它是一個民族和國家進取的精神和力量。只要有了不屈脊樑的人民在,只要有了堅強的祖國脊樑在,任何困難都阻擋不了我們奮進的動力和勇氣。也只有,有了堅強脊樑的祖國,人民才能享受幸福,揚眉吐氣,才能擔負起世界和平的責任,為人類文明譜寫輝煌的篇章。

有人說,多災興邦。每一次災難,會讓我們每一個人變得更加成熟,會讓我們的祖國變得更加堅強,我們為有一個不甘屈服、永遠堅強的祖國而自豪。
2008年走過的日子,雖有苦澀,但也有歡喜。29屆奧運會在中華大地上舉辦。這是人類一次最偉大的聚會,也是中國人百年夢想,讓世界人民更加了解了中國。
59年前還被罵作「東亞病夫」 中國人,而今已邁步跨入體育大國的行列,證明了我們有能力舉辦奧運史上最好的體育盛會。
奧運期間,中華兒女抱著對奧運精神的尊重、崇尚與204個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世界友人手拉手、心連心在這片古老而又年輕的大地上共同發揚壯大了奧運精神,譜寫了「新奧運」的美妙篇章!
北京奧運會的舉辦成功,讓世界人民看到了一個歷盡磨難而又奮發自強的民族經過改革開放,已邁步跨進了一個追求科學、和諧、進步、和平的現代文明的國家。
2008年走過的日子,雖有悲傷,但也有驚喜。從災難里走出的民族是希望的民族,經受過挫折磨礪的國家必將是奮起的國家。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獲得圓滿成功,不僅讓我們看到了祖國在偉大建設實踐進程中所取得的重大突破,也讓我們信心百增,看到了祖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的日趨增強。

又是個金秋的十月,又是個裝滿收獲的季節。 在經歷走過來的數次磨礪後,祖國以其堅強不屈的脊樑高高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我們自豪,我們驕傲,我們為有一個堅強的祖國而歌唱。祖國59年的歷程是永遠聳立在我們心中的豐碑,是激勵我們永遠前進的火炬!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這雄壯的國歌,不正唱出了我們偉大祖國堅強不屈的脊樑嗎? 讓我們以航天精神為動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去築成我們新的長城吧!

Ⅲ 談 街道辦事處如何做好招商引資服務工作 參考文獻

一、招商引資必須做好策劃和統籌
首先,招商引資策劃要做到有準確的目標定位,要有戰略高度,綜觀全局,立足長遠,要知己知彼,把握優勢,要突破成規、另闢蹊徑,求新求實。同時要把握時機,適度超前。做好招商引資的統籌就是應有專門機構從總體與全局上把握、協調和控制、與區域整體經濟、布局規則和基礎設施建設相協調,各部門擰成一股繩,規范有序進行,共同推進招商引資工作。
其次,以項目為中心。項目是招商之本,要增強項目對外商的吸引力,提高引資的成功率,必須認真搞好項目論證和包裝。對項目的投資規模、技術水平、產品的市場前景、國內外同行的發展狀況等必須進行詳細論證,尋求我方與外商雙方感興趣的共同點,做好投資回報率的分析,包裝必須符合國際慣例。對重點項目應實施高層次招商,由主管領導帶隊,實行高層次重點推進。對對口項目實施行業性招商,由行業主管部門帶隊,發揮行業的帶頭作用,實行行業配套管理和推進。對高科技項目實施專業性招商,由科技部門帶隊,進行科學論證和考察,及時爭取上報主管部門的支持,推進高科技招商。
二、以招商載體為核心,變政府招商為企業招商
招商工作的載體是企業,而不是政府。應是「政府作指導、部門搞服務、企業唱主角」。政府仍需加強組織領導力度,加強分類指導,促進企業自行招商。企業集團可以獨立招商,中小型企業可以聯合招商,有關部門做好相關的管理和服務工作。
三、做好招商引資的形象設計、宣傳和推介、樹立良好的區域形象和品牌
招商引資的形象問題,歸根結底是區域形象問題,隨著招商引資難度增大,塑造形象、宣傳推介形象,給區域形象注入新鮮感、時代感,提高區域在國內外知名度和信譽,已成為人們招商引資高度重視的關鍵問題。因此,要創新手段、廣辟途徑、善用媒體、把握重點、實事求是做好招商引資宣傳,促使招商引資工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Ⅳ 急求論文參考文獻!!

相關範文:

會展旅遊發展路徑及實例分析

內容摘要:本文分析了會展旅遊的特點及發展會展旅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會展旅遊發展的路徑。大中城市可以通過加強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提升城市旅遊的整體實力、擴大旅遊企業的積極作為、融合主題會展與主題旅遊,從而達到會展拉動旅遊、旅遊促進會展的互動發展。

關鍵詞:會展旅遊 會展業 旅遊業

商務和會展旅遊是在國際上普遍被看好的前景廣闊的旅遊形態,國內外很多大中城市都專門設置了會展服務機構,積極發展會展旅遊。如瑞士的日內瓦、德國的漢諾威、法國的巴黎、新加坡及我國的香港、北京、上海、廣州、大連等城市。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來中國投資,會展設施需求將進一步擴大,會展旅遊市場的重要性也將更加突出。

會展與會展旅遊

會展業是集商品展示交易、經濟技術合作、科學文化交流為一體,兼具信息咨詢、招商引資、交通運輸、城市建設、商業貿易、旅遊服務等多功能的一種新興產業。通過會展活動,能帶動巨大的物流、人流、資金流、信息流,提升城市品位和知名度,進而推動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會展旅遊正是在會議、展覽、展銷會、交易會、博覽會等舉辦的前提下,延伸到旅遊業的產物。
國內外許多學者對會展旅遊也作出了各種界定,但目前仍未有統一的內涵。如以研究事件旅遊而聞名的學者蓋茨(GETZ)就認為,展覽會、博覽會、會議等商貿及會展事件是會展業(MEETING INDUSTRY)的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同時,有許多學者主張將會展旅遊概念泛化。本文所討論的會展旅遊對應發達國家所指M、I、C、E細分事件旅遊市場的概念,即Meetings(會議)、Incentices(獎勵旅遊)、Conventions(大會),Exhibitions(展覽),並包括節日慶典和體育賽事為主題的節事(Events)在內的旅遊形式。即會展旅遊是指藉助舉辦的各種類型的會議、展覽會、博覽會、交易會、招商會、文化體育、科技交流等活動,吸引遊客前來洽談貿易,觀光旅遊,進行技術合作、信息溝通和文化交流,並帶動交通、旅遊、商貿等多項相關產業發展的一種旅遊活動。

會展旅遊的特點

盡管會展業和旅遊業是兩個獨立的產業部門, 但是會展與旅遊的相互介入是經濟活動發展普遍聯系的外在表徵。會展業和旅遊業同屬於第三產業,具有較強的產業關聯性,舉辦會展不僅使當地的展覽館、飯店、餐飲服務業受益,而且對相關的電信、交通、購物、旅遊服務以及城市市政建設,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從事會展業是旅遊有多元化戰略之一,而會展業則可以利用旅遊業提供的各種服務和資源,二者緊密相連、相輔相成、互為補充。
(一)會展對旅遊的促進作用
會展本身具有行業性、產業性以及組辦規模大等特點,這勢必將吸引政府、民間組織的會展團、參觀團、旅行社組織的觀光團隊。會展由於會議規格高,參會人員均是有較強消費能力的商務客人、較高文化素質客人,其消費檔次、規模均比普通旅遊者要高得多。一個大型或知名展會的舉行,對本地旅遊業中的酒店、旅行社、景區、旅遊交通、購物均會產生較大的促進帶動作用。同時,對於一般旅遊團隊或旅遊者來說,若在旅遊過程中恰逢舉辦會展,由於會展所帶來的強烈的氣氛,使其旅遊情趣大增。會展旅遊還具有時段不受氣候和季節影響的特徵,從而消除了觀光旅遊時段性明顯的缺點。會展活動大多數安排在城市的旅遊淡季,會展旅遊的發展有利於提高城市旅遊設施和服務的使用率。會展為城市提供了一次旅遊資源、旅遊產品展示的良機。有利於帶動城市功能的提升、增加城市的知名度,這些都為旅遊業的進一步發展提動了有利的環境。

(二)旅遊對會展的輔助作用
無論從會展業的發展歷史沿革,還是從會展的具體活動內容來看,旅遊業所涉及的六大要素都與會展的舉辦形影相隨。會展的構成要素及圓滿完成所需的服務正是旅遊業在發展過程中積累的優勢。在會展旅遊的發展過程中,旅遊業為會展的舉辦提供相應服務,協助會展樹立品牌,成為了會展旅遊集約型發展趨向中關鍵的因素。會展的成功舉辦除了參會者的規模或專業性等因素之外,一定程度上還有賴於旅遊業的參與程度。開展分工協作建立完善的利益共享機制是實現會展業接待專業化分工的前提。如果旅遊企業與會展公司進行專業化分工,會展公司負責展會的招募、宣傳、布展和會場內的組織管理工作,旅遊企業則向參加商或參觀者提供場外的「六要素」服務,各司其職,各取所長,通過專業化的服務令參展商、參觀者和當地居民均感便利而滿意,從而吸引更多的參與者和獲得更多的、持久的支持,從而樹立展會的品牌,使會展的帶動作用得以充分發揮,最終形成以會展帶動旅遊、以旅遊完善會展的互動互惠的發展新局面。
會展業與旅遊業的融合是全球會展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會展旅遊是旅遊屬性結合會展活動的特點而衍生出來的產品。優化會展業與旅遊業之間的關系,建立新的發展模式、發展會展旅遊是中國會展業、旅遊業協調發展的必由之路。

我國發展會展旅遊存在的問題

在會展業每年為全球帶來的近3000億美元收入中,中國卻未能佔到應有的市場份額。目前發展會展旅遊存在的問題主要在於會展業與旅遊業的關系呈現鬆散狀態,發展水平仍停留在初級階段。
管理層次上,大多數省份的會展活動(除個別會展發達的城市外)既沒有明確統一的部門統一管理與規劃,缺少專門管理機構的指導,主辦者大都集中精力於申請、審批、接待事務,很少甚至沒有考慮到同旅遊部門的廣泛合作以及對會展旅遊的綜合效應認識不足;經營層次上,由於多頭管理、利潤導向等局限性,政府在組織會展公司和旅遊企業聯合開展宣傳促銷時存在現實的困難;活動內容上,參展商、與會者及觀展人員的主要目的局限於參加或觀看會展,僅有很少一部分人自發的小規模的參與游覽、購物或文娛活動;旅遊部門提供給參展商及觀眾的服務主要是交通、住宿和餐飲,文娛表演、購物向導和游覽活動組織等服務項目明顯不足;綜合效益上,會展活動給旅遊企業帶來的綜合效益不夠大(盡管帶動了旅遊業的吃、住、行三要素),旅遊業內部各行業的收益很不平衡,住宿、餐飲、交通體現明顯,獲利較多;游覽、購物、娛樂三要素未有效開發,獲利較少,現有的旅遊資源尤其是城市及周邊地區的景點沒有得到充分利用。
面對新的市場形勢和發展環境,中國會展旅遊必須探索新的發展道路,以迅速實現「規范化、集約化、品牌化、合作化」。為此,我國會展界和旅遊界應相互促進,相互協作,共同構建中國會展旅遊發展的優化模式。

發展會展旅遊的實例分析

在中國,會展旅遊也已經成為了一個主要細分市場。對於城市來說,發展會展旅遊具有重要經濟價值。下文就以長沙市發展會展旅遊為例,作出分析。

(一)長沙發展會展旅遊的基礎
從長沙的經濟發展水平、商貿發展水平來看,根據商務部的統計口徑,2005年,長沙市實際利用外資突破9億美元大關,到位外資規模居中西部省會城市第一,超過武漢和成都。消費市場方面,長沙通過會展的拉動以16.1%的增速,累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43.43億元,躋身全國十強,初步實現了建設區域性商貿中心的目標。
從區域交通條件、地理區位條件來看,長沙地處中國中南腹地,承東啟西,是聯系沿海發達地區與廣大西部地區的橋梁,為中南地區重要的資金、技術、原材料集散地和交通樞紐。
從會展場館設施狀況、旅遊業接待能力來看,就2005年,全年共舉行217個會展活動,其中全國性會展有20多個,會展銷售收入達到50多億元。會展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全市擁有現代化、正規化的會展場館四處,即湖南省展覽館、湖南國際會展中心、長沙國際會議展覽中心、長沙紅星國際會展中心。場館總建築面積達21.9萬平方米,室內展廳面積12.9萬平方米,標准展位總數4961個。展館數量和室內展廳面積分別位居全國第4和第6位,具備了承接2000個標准展位以內,10萬專業觀眾以上的各類會展項目的硬體能力。三星級以上酒店或相當於三星以上酒店一百餘家,日接待能力超過十五萬人次。先後成功舉辦了全國糖酒會,全國煤炭交易會,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第五屆全國城市運動會等等一大批會展活動。2005年,長沙市接待國內旅遊者2489萬人次,國內旅遊收入175.2億元;接待入境旅遊者25.55萬人次,國際旅遊外匯收入2.02億美元;國際國內旅遊總收入191.2億元;旅遊業新增值相當於全市GDP增加值的14%,旅遊就業人數達10萬人,成為長沙市第三產業的龍頭。

從長沙的旅遊資源、城市形象與城市旅遊吸引力來看,長沙是國務院首批頒布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歷史悠久,人傑地靈,長沙出土的馬王堆漢墓和三國孫吳紀年簡牘震驚中外,千年學府嶽麓書院,傳承久遠。長沙是風光瑰麗的山水洲城,城內嶽麓山巍然屹立,湘江水奔流不息,橘子州浮碧江心,山、水、洲、城渾然一體,使長沙充滿了雋永的靈氣和獨特的魅力。城外有大圍山國家森林公園、灰湯溫泉國際旅遊度假區等旅遊勝地。長沙市舉辦的全國和國際性會展活動較多,加強了與各地、各界的廣泛交流與合作,提升了長沙市的會展整體形象和城市知名度。長沙是一座蓬勃發展的會展新城,被高票評選為2005年新銳會展城市,並朝著最佳會展旅遊城市邁進。

(二)會展旅遊發展對策
1.政府的宏觀指導。會展業在中國還是一項新興的產業,而會展旅遊持續、健康發展需要各級政府的大力扶持和積極引導。政府應主要在產業規劃、行業管理、基礎設施建設、城市整體宣傳等方面發揮宏觀調控和行業指導作用。
會展活動不僅應體現在當時的轟動效應,更應考慮到長遠效應,考慮到參加者對會展活動的整體印象,對各種服務的回味和展會品牌的樹立。政府在產業規劃、整合行業優勢、城市整體宣傳方面應該擔負起重要的協調與促進作用,使會展部門應主動和旅遊部門協作,開展聯合促銷,將展會、節慶、體育賽事與城市及周邊的旅遊資源和旅遊接待設施結合起來;或者將會展業納入旅遊部門統一管理、統一促銷或聯合管理、聯合促銷,或單獨設置一個專門的會展營銷與協調機構,這一機構必須與本城市及省內的主要的關聯企業具有廣泛聯系,與全國和世界各地的重點關聯企業有一定程度的聯系,發揮起協調和溝通作用。專門負責會展節事和設施的銷售。2003年7月,長沙在全國率先成立的屬於市政府直接管轄的會展工作管理辦公室對會展行業發揮了重要的管理、規劃、協調和服務作用,但是會展旅遊的規模化及專業化需要成立一個專門的機構來協調二者的關系。正如評選中國最佳商務會展旅遊城市中,城市會展銷售工作的組織情況包括旅遊局與飯店、會展設施及其他旅遊設施經營者之間的協調,是否成立專門的會展局進行合作推銷佔30%的評分分值,這不僅是發展會展旅遊的必要因素,同時也是會展旅遊長遠發展的重要條件。
統一規劃場館建設與周邊飯店的建設。在會展活動順利展開過程中,具有合理布局的飯店服務設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近年來,長沙市城市基礎設施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交通設施發達,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較好地滿足了會展業發展的要求。全市三星級以上賓館有近100家,擁有標准床位近8萬個。旅館業和餐飲業總體上能滿足舉辦各種類型會展項目的需要。但各展館周邊賓旅館數量偏少,布局不合理,是會展主辦方考察展館時意見最大的一個方面。如國際影視會展中心只有五星級的高檔服務酒店,中檔酒店缺少,長沙紅星國際會展中心地處城市南郊,周圍很少有服務完善的酒店。湖南省展覽館、長沙市國際會展中心整體布局相對較好。政府在城市規劃和設計時應同時考慮會展和旅遊的關聯性及統一性,實現合理布局、整體規劃。
2.城市的整體旅遊實力。城市旅遊產品多樣化。會展城市起碼應具有一般旅遊城市的吸引力。在會展時間以外,城市應考慮提供可以觀光的多樣的旅遊項目和可以使用的完善的休閑娛樂設施。參加會展的客人在閑暇時,同樣喜歡進行其他的旅遊活動,如購物、觀光、休閑、娛樂活動等。而與會代表會常常偕同家人一同前往,在逗留期間從事常見各種旅遊活動。如果旅遊節慶、都市觀光和休閑購物等能有效地穿插在會展活動中,從而為當地經濟帶來更大的綜合效益。目前,長沙市可以提供的主要旅遊項目有人文景觀如馬王堆漢墓、嶽麓山風景名勝區、天心閣旅遊走廊、賈誼故居等及自然景觀如橘子洲及其它江心洲嶼、濱江城市風光。如果旅遊產品本身不足,缺少吸引力,它限制了旅遊業與會展業的聯動效應充分發揮。因此,如何增加城市旅遊吸引力,使城市旅遊整體提升,旅遊產品的多樣化,將是旅遊行業應認真思考的如何發展會展旅遊的重要問題。
除了會展企業繼續開展大型展會以吸引觀眾外,旅遊部門可考慮將具有本城市特色的現代化場館作為都市觀光的一個重要目的地,以提高場館的利用率。長沙紅星國際會展中心是中國現代農業博覽交易中心的一個標志性建築、國際影視會展中心也可以成為長沙都市觀光的重要目的地。
城市旅遊形象的宣傳。科技是為傳統的會展業和新興的會展旅遊業提供了一個可資利用的技術工具。因此,我們必須關注科技動態及會展業的發展趨勢,尋找網路技術與傳統會展業和現代會展旅遊業的結合點,更加突出服務的必要性與快捷性,變網路技術的挑戰為我們市場開拓的機遇,使雙方相互補充,共同推進會展旅遊業的健康發展。由長沙市會展辦和長沙市會展協會主辦的長沙會展網,其中包括長沙概況、會展業基本情況、會展資訊、會展預告、會展管理、會展服務各個欄目,其中會展服務中還具體提供會展法規、會展場館以及餐飲、購物、飯店、娛樂場所、交通與旅遊指南等詳細信息。可以說,長沙會展網是一個服務項目較完善的網站,同時也起到了一定的會展、旅遊雙效應的宣傳作用,但是經過仔細分析,網站中為旅遊服務的購物、娛樂場所、旅遊指南中的介紹仍有需改進之處。
購物場所局限於一般的消費超市和百貨大樓,而忽略了旅遊定點商店,旅遊紀念品上應著重介紹本地特色的產品如極具藝術價值和欣賞價值的中國紅瓷器、湘綉及菊花石。而娛樂僅僅停留在歌廳文化,其他休閑娛樂設施介紹太少,范圍太小。考慮到會展旅遊的綜合效益中,網站對購、娛的因素介紹不夠全面,缺少湖湘文化的特色。旅遊資源的介紹較詳盡,但缺少實用線路設計和景點內容介紹。我們應該很好地利用網路優勢作好宣傳和引導工作,同時利用發達的影視業的媒體宣傳作用,在大型會展尤其是國家級會展和國際會展期間製作相應的專題旅遊宣傳片,帶動旅遊全面開花,樹立會展旅遊城市形象,使會展拉動經濟的即時效應與長期效應完美結合。
3.旅遊企業的積極作為。會展旅遊的深度發展客觀要求會展業與旅遊業之間呈良好的對接關系狀態,在會展期間旅遊企業為參展人員提供食、住、行、游、購、娛等一系列專業服務,在豐富了會展活動之餘,旅遊企業也獲得了客觀的收入及穩定的客源。旅遊業的整體形象和勢力得到了提升,旅遊行業可以得到全面、持續地發展。這樣良好的發展勢頭反過來會促進會展企業招徠業務,從而形成會展與旅遊發展的良性互動循環。我們所提倡的會展旅遊,不是讓旅遊企業去舉辦各種會議和展覽,而是讓旅遊企業發揮行業功能優勢,為會展的舉行提供相應的外圍服務。因此, 旅遊企業應積極為參展商、與會者和觀眾提供「食、住、行、游、購、娛」等一系列服務,並因時因事,根據展會的特徵調整服務內容,針對會展的主題、營銷計劃、服務接待計劃進行可行性分析,選擇企業所能參與的部分;盡量將豐富多彩的旅遊節慶活動與大型會議或展覽結合起來。
如在長沙舉行的各種大型會議或展覽上,長沙市各旅遊飯店及各旅行社利用完善的服務網路,設立各種服務專櫃或專業部門,盡量為參展商、與會者及觀眾提供從交通、通訊、票務到購物的全方位服務。並且,旅遊企業不要僅停留在機票、訂房的差價上,而是應使自己的服務融入到整個會展活動中去,甚至細微到參展商的臨時需求。旅遊飯店應該利用會展的有利時機為獲得穩定的客源提供優質服務,獲得綜合效益。同時,旅行社可以針對會展主題提供旅遊線路設計及相關服務,在會展之餘為與會者提供參觀游覽、娛樂購物等活動設計與服務,為他們介紹當地風景名勝與民俗風情等咨詢與介紹。在長沙會展旅遊的過程中,旅行社可以為與會者設計比較有代表性的同時考慮到場館分布的旅遊線路,如有以湖南省展覽館為基點楚湘文化大觀游線路,即馬王堆、簡牘博物館、天心閣、清水塘旅遊文化步行街、第一師范、賈誼故居、嶽麓書院、嶽麓山、雷鋒紀念館、銅官窯,以國際影視會展中心為基點的現代城市風光游線路即金鷹文化城、世界之窗、湘江風光帶、橘子洲;並整合周邊縣市旅遊資源又兼具湖湘特色的線路,如瀏陽河、瀏陽煙花、大圍山的名山名水風情游;長沙、曾國藩墓、韶山、花明樓、灰湯的名泉名人故里游;長沙、屈子祠、岳陽的楚湘文化游線路。
4.主題會展活動與主題旅遊的融合。會展旅遊還應選擇具有特色的主題,通過旅遊的強大吸引力來為會展提供更多的專業觀展者和潛在顧客,同樣會展也可通過舉辦強勢品牌的展會為舉辦城市帶來更多的旅遊者。選擇與城市旅遊資源及特色相關聯的主題會展將使會展和旅遊憑借各自的優勢互動發展。眾所周知,雲南昆明世界博覽會對其城市旅遊、會展旅遊有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研究表明1999年世界博覽會提升了昆明旅遊在全省和全國的地位,推進了昆明旅遊目的地品牌化進程,是中國會展旅遊發展史上的大事件之一。
借鑒昆明的成功經驗,長沙市發展會展旅遊應努力從會展活動中的大型會展如金鷹電視藝術節、瀏陽國際煙花節、全國糖酒交易會、省農博會著手,嘗試將主題會展活動與主題旅遊結合,挖掘市場的深度。如金鷹電視藝術節與影視旅遊產品、建立影視藝術中心、展示中國電影電視藝術文化結合,瀏陽國際煙花節旅遊與本地的旅遊資源結合,開發生態旅遊,在全國糖酒交易會、省農博會、茶文化節會展期間強調湖湘特色的旅遊資源(如星沙的百里茶廊、長沙的白沙古井、寧鄉的旅遊資源),與休閑旅遊、鄉村旅遊聯姻,使傳統的酒文化、茶文化與長沙周邊的旅遊特色整合。如長沙的烈士公園,是全國十大公園之一。烈士公園每年的遊客近400萬人次,每年成功舉辦燈展和車展,每次觀展人數達三十餘萬人次。目前,長沙在嘗試以「生態、文化、科技、現代園林」的烈士公園為陣地,斥資1.5億元在二年內打造「國際生態會展」,讓旅遊者欣賞烈士公園的美景同時,還可以感受長沙國際生態會展的魅力。這樣的思路將會展和旅遊完全融合,從而將大大促進二者的共同發展。
旅遊業具有聚集人氣、繁榮市場、拉動消費、促進招商的強勁推動力,因而是長沙市經濟發展戰略中的關鍵環節。旅遊業在長沙市第三產業中的比重與其他著名旅遊城市相比有較大差距。因此,著力整合長沙市旅遊資源,加快旅遊產業開發建設,培育發展旅遊新市場—會展旅遊,構建內外對接的旅遊網路,打造湖湘文化底蘊厚重和長沙特色鮮明的整體品牌,是為長沙經濟注入新的活力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陸大道.區位論及區域研究方法[M].科學出版社,1991
2.王春雷.中國會展旅遊發展的優化模式[J].旅遊學刊,2002(2)
3.卞顯紅,黃震方.關於發展會展旅遊的初步研究——以南京市為例[J].華東經濟管理,2001,15(4)
4.馬艷輝.會展旅遊:經濟迅速騰飛的「絲綢之路」[J].現代企業,2000(12)
5.林越英.對中國發展會展旅遊的若干問題的探討[J].旅遊學刊,2002,17(4)

僅供參考,請自借鑒

希望對您有幫助

Ⅳ 民營企業融資模式文獻綜述

中小企業是與所處行業的大企業相比人員規模、資產規模與經營規模都比較小的經濟單位。
不同國家、不同經濟發展的階段、不同行業對其界定的標准不盡相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而動態變化。各國一般從質和量兩個方面對中小企業進行定義,質的指標主要包括企業的組織形式、融資方式及所處行業地位等,量的指標則主要包括雇員人數、實收資本、資產總值等。量的指標較質的指標更為直觀,數據選取容易,大多數國家都以量的標准進行劃分,如美國國會2001年出台的《美國小企業法》對中小企業的界定標准為雇員人數不超過500人,英國、歐盟等在採取量的指標的同時,也以質的指標作為輔助。
世界各國和地區中小企業劃分標准:
美國:雇員人數不超過500人
英國:質的規定:市場份額較小;所有者親自管理;企業獨立經營。
量的指標:小製造業:從業人員在200人以下
小建築業、礦業:從業人員在25人以下
小零售業:年銷售收入在18.5萬英鎊以下
小批發業:年銷售收入在73萬英鎊以下
歐盟:雇員人數在250人以下且年產值不超過4000萬埃居、或者資占年度負債總額不超過2700萬埃居、且不被一個或幾個大企業持有25%以上的股權。其中:雇員少於50人、年產值不超過700萬埃居,或者資產年度負債總額不超過500萬埃居,並且有獨立法人地位的企業。
日本:製造業:從業人員300人以下或資本額3億日元以下
批發業:從業人員100人以下或資本額1億日元以下
零售業:從業人員50人以下或資本額5000萬日元以下
服務業:從業人員100人以下或資本額5000萬日元以下
我國目前對中小企業的劃分標准為2003年國家經貿委、國家計委、財政部、國家統計局研究制訂的《中小企業標准暫行規定》,國家統計部門據此制訂大中小型企業的統計分類。
我國中小企業最新劃分標准
根據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於2002年6月29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的精神,原國家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原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財政部、國家統計局於2003年2月19日發布了《關於印發中小企業標准暫行規定的通知》(國經貿中小企〔2003〕143號),對主要行業的中小企業的標准作出了明確的界定。該標準是根據企業職工人數、銷售額、資產總額等指標,結合行業特點制定的。按照《通知》的規定,不同行業的中小企業應該按照以下標准認定:
工業,中小型企業須符合以下條件:職工人數2000 人以下,或銷售額30000 萬元以下,或資產總額為40000 萬元以下。其中,中型企業須同時滿足職工人數300 人及以上,銷售額3000 萬元及以上,資產總額4000 萬元及以上;其餘為小型企業。
建築業,中小型企業須符合以下條件:職工人數3000 人以下,或銷售額30000 萬元以下,或資產總額40000 萬元以下。其中,中型企業須同時滿足職工人數600 人及以上,銷售額3000 萬元及以上,資產總額4000 萬元及以上;其餘為小型企業。
批發和零售業,零售業中小型企業須符合以下條件:職工人500 人以下,或銷售額15000 萬元以下。其中,中型企業須同時滿足職工人數100 人及以上,銷售額1000 萬元及以上;其餘為小型企業。
批發業中小型企業須符合以下條件:職工人數200 人以下,或銷售額30000 萬元以下。其中,中型企業須同時滿足職工人數100 人及以上,銷售額3000 萬元及以上;其餘為小型企業。
交通運輸和郵政業,交通運輸業中小型企業須符合以下條件:職工人數3000 人以下,或銷售額30000 萬元以下。其中,中型企業須同時滿足職工人數500 人及以上,銷售額3000 萬元及以上;其餘為小型企業。郵政業中小型企業須符合以下條件:職工人數1000 人以下,或銷售額30000 萬元以下。其中,中型企業須同時滿足職工人數400 人及以上,銷售額3000 萬元及以上;其餘為小型企業。
不同國家、不同經濟發展的階段、不同行業對其界定的標准不盡相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而動態變化。各國一般從質和量兩個方面對中小企業進行定義,質的指標主要包括企業的組織形式、融資方式及所處行業地位等,量的指標則主要包括雇員人數、實收資本、資產總值等。量的指標較質的指標更為直觀,數據選取容易,大多數國家都以量的標准進行劃分,如美國國會2001年出台的《美國小企業法》對中小企業的界定標准為雇員人數不超過500人,英國、歐盟等在採取量的指標的同時,也以質的指標作為輔助。
住宿和餐飲業,中小型企業須符合以下條件:職工人數800 人以下,或銷售額15000 萬元以下。其中,中型企業須同時滿足職工人數400 人及以上,銷售額3000 萬元及以上;其餘為小型企業。
「職工人數」以現行統計制度中的年末從業人員數代替;「工業企業的銷售額」以現行統計制度中的年產品銷售收入代替;「建築業企業的銷售額會計科目」以現行統計制度中的年工程結算收入代替;「批發和零售業的銷售額」 以現行統計制度中的年銷售額代替;「交通運輸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企業的銷售額」以現行統計制度中的年營業收入代替;「資
產總額」 以現行統計制度中的資產合計代替。規定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設立的各類所有制和各種組織形式的企
業,職工人數800 人以下。企業是與所處行業的大企業相比人員規模、資產規模與經營規模都比較小的經濟單位。
中小企業財務困境的現狀或者表現
隨著招商引資力度進一步加大和民營經濟的迅猛發展,中小企業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涌現,2003年海安國稅新增納稅人1842戶,比上年同期增長47 %.2004年縣政府下達民營企業發展目標,要求新發展個體私營企業 9250戶。不斷增加的中小企業一方面增加了稅源,另一方面也對基層稅收管理帶來很大的挑戰。最近,在進行納稅評估、一般納稅人復檢等工作時事,對中小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抽樣調查,其結果不盡如意,提高中小企業財務核算水平、加強財務管理已刻不容緩。

Ⅵ 求形勢與政策論文 資源節約型企業典型調查 要有:摘要 關鍵詞 參考文獻 正文

關於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情況的調查報告
為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 努力在新起點上實現經濟社會的新發展, 月下旬, 我委在常委會負責同志的帶領下,對全市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情 況進行了調查。先後聽取了市經貿委、高區、經區管委會和榮成市政府工作情況 的匯報,與市發改委、建委、國土資源局、環保局、科技局、地礦處等部門以及 水務集團、供電公司、不同類型工業企業負責同志、山大、哈工大兩所分校相關 方面的教授進行了座談。同時,匯總了文登市、乳山市、環翠區人大常委會提供 的本區域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情況。現將調查的有關情況報告 如下: 一、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初見成效 總的認為,近幾年,特別是國務院、省政府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電視電話和 現場會議以來,各級政府進一步提高認識,強化組織領導,抓住轉變經濟增長方 式、調整經濟結構、加快技術進步三個關鍵,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努力建設節約 型社會,取得了較好成效。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積極開展學習宣傳活動,資源節約意識有所增強。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 利用新聞媒介,通過發放宣傳材料、開辟專欄、報道先進典型等形式,大力宣傳 有關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方面的知識和法律法規。市政府先後在政府 廣場舉行了全國節能宣傳周及「節能威海」、全民動員建設節約型社會百米長卷 簽字活動,發放了《工業節能 48 法》、《樓宇節能 24 招》、《家庭節能 36 計》 等宣傳材料 2 萬余份,創辦了「節能威海」刊物,在《威海日報》開辟了「建設 節約型社會」 專欄, 新聞單位對 「循環經濟在威海」 及典型經驗進行了系列報道。 通過學習宣傳,各級、各部門和廣大企業、社會各界增強了循環經濟理念和節約 資源意識,形成了機關事業單位帶頭開展節約一度電、一張紙、一滴水活動,各 行業特別是企業積極節能、 降耗、 增效, 千家萬戶節水節電見諸行動的良好氛圍。 二是強化組織領導,發展循環經濟的思路日漸清晰。市及多數市區都成立了 由政府主要或分管領導掛帥、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的領導小組,加強了對發展 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組織領導和協調。在市經貿委設立了能源監察 監測站和威海市資源節約綜合利用協會。 榮成市在工業企業尤其是污染企業中大 力開展 「綠色企業」 創建活動, 對能源消耗較大的行業編制了循環經濟專項規劃, 制定了企業清潔生產、 重點用能單位管理、 能源利用監測管理等一系列規章制度, 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是確保實現資源消耗減量化、資源利用循環化、企業生 產清潔化、區域工業生態化的「四化」目標。乳山市在全面開展循環經濟戰略規 劃研究的基礎上,分階段提出了建設資源節約社會的目標任務,明確了基本途徑 和重點領域,加大了對循環經濟的考核力度,將循環經濟項目列入招商項目庫, 並按照循環經濟的要求對新建項目進行效益評估, 嚴把項目審批關, 僅今年以來, 就審查否定了 10 多個污染項目。文登市以循環經濟理念為指導,加快經濟增長 方式轉變,努力提高資源利用率,促進資源節約型城市建設。環翠區堅持把發展 循環經濟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通過完善管理 體系,推廣新技術、新材料,利用典型引路等方法,有力地推動了建設資源節約 型社會的不斷深入。高區管委制定了「高區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實施意見」。經區 管委從招商引資的源頭上落實節約意識,加快發展環保產業和新能源產業。各級 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方面的工作思路、目標、重點逐漸明晰。 三是社會各方積極參與, 發展循環經濟成效凸現。 各級、 各部門、 各單位, 緊 密結合工作實際,抓住資源的減量利用、循環使用、合理開發這三個關鍵環節, 積極開展節水、節能、節電、節地、節材「五節」活動,在資源減量利用上取得 了一定成效:市區日供水量由 2000 年初的 9.6 萬立方米,下降到目前的 8.3 萬 立方米。上半年,全市重點用能企業綜合能源消耗量 99.76 萬噸標准煤;每萬元 工業總產值能源消費量 0.98 噸標准煤,同比下降 1.01%;經貿委重點考核的 13 項單位產品能耗指標同比下降的有 10 項; 重點調度的 38 家企業工業重復利用水 量 1.32 億噸,同比提高 11.1% 。各項能耗指標均低於全省平均水平。在資源的 綜合利用上涌現出了一批典型。目前,我市有 14 戶企業被認定為省級資源綜合 利用企業,省市級資源綜合利用企業累計達 48 戶;全市確定並實施清潔生產審 核企業有 28 家,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統一。藍星玻璃進行 科技攻關,尋找到了可以替代重油的燃料油,年可節約資金 7000 多萬元;改造 木箱包裝方式,年可節約木材 1800 立方米。好當家集團建立了資源循環利用工 業園。山東鈴蘭味精有限公司利用生產味精的廢水、副料生產的無公害有機復合 肥和優質家禽飼料,利用煤灰、爐渣生產高強度粉煤灰爐渣磚,年可實現利潤 500 萬元。乳山大冶金礦實施節水方案後,每天節約用水 454 方,新上的尾礦提 取絹雲母項目,年可新增經濟效益 8000 萬元,利用尾礦粉生產建築材料,年實 現銷售收入 3200 萬元。 二、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一)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無論從領導層、企業層還是從社會層面看, 都存有對發展循環經濟的內涵理解不深、對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必要性、 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足的問題。從領導層看,位置擺的不重,用循環經濟 理念進行科學決策、指導工作的力度不大,有些薄弱環節解決得不夠好。從 企業層面看,一些企業沒有將節能降耗作為企業增效的有效手段,不捨得在 這方面加大投入,甚至能源監測部門的人員主動上門服務,不積極予以配合; 有的企業未按要求設立專門機構,配備專門人員,對節能降耗工作制度不完 善,責任不明確。從社會層面看,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不珍惜資源、浪費資 源的現象到處可見。 (二)規劃亟待制定完善。從調查情況看,有的地方、單位和行業、企業 正在著手制定規劃,有的僅有某一方面的專項規劃,不盡完善,有的沒有規 劃。目前,我市尚缺乏完整的、前瞻性高的、長遠的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 源節約型社會的整體規劃。 (三)保障體系需健全強化。主要表現在:有的地方還沒有成立相應的領導 小組,組織領導管理體系不夠健全;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政策規章不到位,政策 引導、獎懲措施等長效機制遠未形成;支撐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技術瓶頸比較 突出,不少企業生產技術、工藝落後,資源浪費嚴重。 三、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幾點建議 首先,進一步加大學習宣傳力度,營造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濃厚氛圍。發 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是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區域競爭力、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各級政府和有 關部門要繼續採取各種行之有效的形式,大力開展宣傳教育活動,普及循環經濟 相關知識,努力增強全社會的資源憂患意識和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責任認識, 尤其是要提高各級領導幹部、廣大企業主對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 重大意義的認識,使各級領導幹部用循環經濟理念指導經濟工作和實施科學決 策,徹底扭轉「重開發、輕節約,重速度、輕效益,重外延、輕內涵,重眼前、 輕長遠」的「四重四輕」傾向,切實把經濟發展的著力點放在構建節約型、生態 型經濟增長方式、產業結構、城鎮化模式和消費方式上來,帶頭做好機關節能降 耗工作;引導循環經濟發展的主體---企業,實現內部資源利用的最大化、環境 污染的最小化,增長方式的最優化。要把發展循環經濟的內容納入黨校、大專院 效、中小學生、職業教育培訓的授課內容,大力開展生態市、生態示範區、生態 鎮村、綠色社區、綠色學校、綠色家庭等創建活動,使節約資源、保護環境變成 每個公民的自覺行動。 其次,切實搞好規劃,加快構建循環經濟體系。規劃是城市第一資源,是一 個城市發展的方向標。規劃的落後是最大的落後,規劃的失誤、浪費是最大的失 誤和浪費。只有規劃好,才能建設好、管理好。各級要將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 源節約型社會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的重要內容之一,作為編 制各項專業規劃、區域規劃、城市發展規劃和生態市建設的重要指導原則。建議 市政府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盡快編制我市發展循環經濟規劃,明確發展目 標、思路、重點和措施。要加快「五節」(節水、節能、節電、節地、節材)以 及資源綜合利用等循環經濟發展重點領域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 各市區、 各行業、 企業都要制定相應的規劃和切實可行的推進計劃。要運用生態經濟原理,合理調 整產業布局,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生態農業和以生態旅遊、綠色商貿、綠色 物流為重點的生態服務業。要按照循環經濟模式,集中規劃、建設不同類型的生 態工業園區,拉長產業鏈,充分發揮產業積聚和工業生態效應,努力構建科學合 理的循環經濟產業體系。 第三,強化體系建設,為發展循環經濟提供保障。一是建立健全組織領導和 管理考核體系。循環經濟是一種新型的先進的經濟形態,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 各級要健全領導機構,明確職責,切實加強對這項工作的領導,建立聯席會議制 度,及時協調解決存在的問題,大力推進循環經濟的發展。要引導各行業、企業 設立相應管理機構, 建立健全節能降耗管理制度。 要引入綠色國民經濟核算辦法, 使其准確地反映資源代價和環境污染程度, 將資源生產率、 消耗降低率、 回收率、 廢物最終處置降低率等為基本框架的循環經濟評價指標體系納入領導幹部任期 目標考核中。 要強化市能源監察監測站的職能, 進一步充實人員, 完善監測設備, 為領導決策和企業節能降耗提供依據。二是盡快建立技術支撐體系。要努力突破 制約循環經濟發展的技術瓶頸。通過建立以科研機構、大學為主體的研發、以企 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以科技中介機構為主體的技術服務等體系,重點組織開發 和示範有普遍推廣意義的資源節約和替代技術、能量梯級利用技術、延長產業鏈 和相關產業鏈接技術、「零排放」技術、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術、回收處理技 術、 綠色再製造技術等。 要加強與大院大所的合作, 不斷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努力用先進適用技術、清潔生產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企業要明確本行業先進 企業的趕超目標,尋求技術上的突破。三是不斷完善政策規章體系。當前,一方 面要把國家扶持循環經濟發展的政策落實到位,另一方面,結合實際,制定出相 應的扶持政策措施,取消一切不利於建設節約型社會的相關規定。財政部門要參 照省里的做法,盡快建立資源節約專項資金,用於發展循環經濟的政策研究、技 術推廣、示範試點、宣傳培訓等。對發展循環經濟的重大項目和技術開發的產業 化示範項目政府要從用地、資金等方面給予支持。要策劃一批資源節約和綜合利 用的項目,爭取國家和省里的支持。要總結推廣乳山市的經驗,鼓勵招商引資項 目向園區集中。要深入貫徹實施《節約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清潔生 產促進法》等法律,依法加大監管力度,對違法行為予以嚴肅查處。當前,特別 要大力推廣牆體材料革新和節能建築工作; 盡快出台節約用地控制指標落實的具 體評價考核辦法,確保集約用地各項政策落實到位;加大垃圾分類收集處理的推 廣和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力度。要依據國家法律法規,抓緊制定完善「五節「等規 章,把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納入法制化規范化軌道,努力在新起 點上實現經濟社會的新發展新跨越。

Ⅶ 哪位大哥大姐幫個忙,幫我構建個文獻綜述框架,旅遊欠發達地區鄉村旅遊發展研究——以鹽城為例

鹽城鄉村旅遊基本情況及發展思路

我市是農業大市,農業歷史悠久,資源豐富,是全國的商品棉、商品糧基地之一。自2004年通過創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工作以來,鄉村旅遊工作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發展基礎,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產業體系逐步形成,產業實力明顯增強,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不斷完善,市場認知度和品牌效應不斷提升,在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安置農村勞動動力、促進城鄉和諧和推進城鎮化建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我市鄉村旅遊基本情況
目前,我市擁有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5家、省四星級鄉村旅遊區(點)2家,還有特色各異的農庄、農戶型休閑觀光點等。隨著農業投入的不斷增加,以及現代服務業的發展,近幾年來我市鄉村旅遊發展呈現出經營業態豐富、投資形式多元、市場亮點鮮明、經濟效益明顯等特點。我省鄉村旅遊的類型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
一是現代新農村之旅:以新農村建設為引領,傾心打造寓教於游的經典產品,重點展現農村富裕景象。形成了以鹽東鎮東南村等為代表新農村建設典型系列的特色產品。
二是高新科技農業之旅:整合農業科技資源,傾心打造展示農業科技進步的專項產品。形成了以東台仙湖現代農業示範園、大豐豐收大地等為代表的現代農業科普旅遊產品系列。
三是鄉村生態環境之旅:崇尚環保綠色理念,傾心打造適應城市居民休閑消費的體驗產品。形成了以江蘇桃花源生態農庄等為代表的生態綠色旅遊產品系列。
四是古村落風情之旅:傳承文化經典,傾心打造展現深厚歷史文化的古村落旅遊產品。形成了以東台安豐鎮等為代表的村落旅遊產品。
五是農俗節慶活動:挖掘鄉土文化資源,傾心打造展現農俗風情的節慶旅遊產品。形成了阜寧桃花節、響水荷花節等為代表的鄉村節慶旅遊產品。
六是鄉村休閑農園:藉助城市近郊優勢,傾心打造展現鄉村度假休閑的旅遊產品。形成了以鹽城現代科技農業示範園、亭湖現代農業示範園等為代表的休閑康健旅遊產品。
除此之外,各地還積極整合開發了多種多樣農業主題公園、水產養殖、農(漁)家樂等鄉村旅遊產品,受到城市居民的普遍歡迎。
二、發展鄉村旅遊的工作思路
(一)指導思想
以新農村建設和現代農業發展為依託,堅持「以旅促農」、「以旅助農」、「以旅富農」的原則,以規劃為引領,以資源整合為載體,以項目建設為重點,以創新發展模式為手段,實現鄉村旅遊向集中、集約、標准化、品牌化、現代化方向發展,不斷壯大鄉村旅遊產業,提升鄉村旅遊的品位和檔次,促進城鄉旅遊協調發展,為全市新農村建設和現代農業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二)發展目標
打造一批特色旅遊鄉鎮、特色旅遊村,培育較為成熟的鄉村旅遊產品系列,建立較為科學合理的鄉村旅遊發展標准,形成較為完善的鄉村旅遊發展指導體系,初步構建具有 我市特色的鄉村旅遊新格局。通過3—5年努力,全市力爭創建全國特色旅遊縣1—2個,創建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2—3個,創建省等級鄉村旅遊區10—20個,發展農家樂、漁家樂類型的鄉村旅遊專業戶100個,打造鄉村旅遊品牌線路10條以上,建設較大規模的鄉村休閑、度假、體驗等鄉村旅遊項目10個以上。
(三)發展思路
今後,要把鄉村旅遊當作新農村建設的新型產業,現代化農業產業鏈上的創意產業,鄉村服務業的先導產業,農村居民增加收入的富民產業,城鄉居民友善交往的和諧產業來打造,以此全力推動我市鄉村旅遊的發展。
一是科學規劃求發展。近幾年全國鄉村旅遊自發成長的速度都很快,農民的勤勞加上市場的機遇造就了許多鄉村旅遊點的出現。但令人擔憂的是,缺乏科學規劃、產品品質低已逐步成為鄉村旅遊進一步發展的制約因素。借鑒國內外鄉村旅遊發展的成功經驗,鄉村旅遊一定要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本著科學保護、合理開發與有續利用的原則,堅持自然生態、人文生態和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相統一的原則,結合當地自然資源、歷史文化、特色農產品生產、新農村建設、區域環境、經濟狀況、客源市場狀況以及旅遊業相關產業發展情況等綜合因素,按照城鄉發展總體規劃,科學合理地編制鄉村旅遊發展規劃,從城鄉經濟、社會和環境承載力等方面,確定鄉村旅遊持續發展的潛力,使鄉村旅遊發展規劃與當地村莊建設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產業發展規劃和資源環境保護規劃有機銜接,確保規劃的前瞻性、整體性和延續性。
二是開拓創新促發展。創新是發展的靈魂,是促進鄉村旅遊邁向新目標的動力。
1、要處理好政府主導與市場驅動的關系,在充分發揮政府在政策規劃制定、環境優化、市場監管、形象宣傳、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配套、安全保障等方面的組織、領導、協調、推動作用的同時,更要充分發揮市場主體在產業投資、市場開發、產品營銷、經營服務等方面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發揮企業在產業發展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只有這樣才能使鄉村旅遊健康發展。
2、要正確處理好提升產業素質和擴大產業規模的關系。規模是產業發展的基礎,素質是產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在數量擴張的同時要注重品質和效益的提升。要著力推動我省鄉村旅遊由粗放型向集約化方向轉變,由注重經濟功能向發揮綜合功能轉變,由單一依靠投入拉動向依靠資源整合、體制創新和內涵提升轉變。
3、要促進鄉村旅遊形式和產業功能的多元化,在滿足遊客需求、延長逗留時間和提高人均消費上做足文章。推進鄉村體制機制的創新,關鍵點應放在激活鄉村旅遊發展的內在活力上。
4、要培育壯大鄉村旅遊龍頭企業,引導旅遊企業以農民參與等方式形成新的產業優勢,改變「大產業、小景點」的現狀。
5、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大力引進外投資開發商的資金、品牌、管理、技術和專業化經營管理團隊。
6、要加強對鄉村旅遊宣傳營銷規律性的研究,針對旅行商和旅遊者的不同需求,不斷改進和完善鄉村旅遊的宣傳營銷形式、手段和方法,採取多樣的而非單一的、立體的而非平面的、系統的而非零碎的方式,持續不斷地做好鄉村旅遊宣傳營銷工作。要充分利用現代傳媒、民間傳播渠道,加大和主流媒體的合作,擴大宣傳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力求宣傳效應最大化。
三是齊心協力抓發展。在新一輪鄉村旅遊發展的轉型升級期,推進鄉村旅遊發展,必須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遵循旅遊產業的發展規律。鄉村旅遊不單單是旅遊部門一家的事,而是一項綜合性的社會工程,要把工作方式創新的著力點放在促進相關產業共同發展與繁榮上,不孤立地就旅遊講旅遊,而是始終把鄉村旅遊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中去謀劃,有效整合自然資源、文化資源、社會資源和行政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鄉村旅遊的綜合效應。充分發揮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省級鄉村旅遊區(點)的帶動作用,樹立鄉村旅遊的良好形象。
三、發展鄉村旅遊工作重點
1、加快編制鄉村旅遊發展規劃。
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重點發展」原則,把鄉村旅遊業納入我市旅遊產業發展總體規劃,把鄉村旅遊作為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內容,明確發展的重點區域和重點產品,並將鄉村旅遊建設與城鎮及村級規劃建設統籌考慮,指導和引導農民、開發業主發展鄉村旅遊,提高鄉村旅遊開發的檔次和水平,推動全市鄉村旅遊協調、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2、完善鄉村旅遊配套設施。
完善相應設施設備,全方位、綜合性地開發各種鄉村旅遊項目,實施一體化、聯合化、規模化經營管理。一要解決交通、通信、廁所、污水處理等基礎公共設施問題。二要推進旅遊路網和鄉村旅遊交通網路建設,提高景區的可進入性;規范完善鄉村旅遊景區景點遊客接待、信息咨詢、標識系統、停車場、汽車營地、風貌整治等配套服務設施建設,三要大力發展吃、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互相配合的項目,積極扶持有關單位和縣(市、區)開辦地方土特產旅遊購物中心,形成系列化規模,延長遊客停留時間。積極扶持有關單位和縣、區開辦地方土特產旅遊購物中心。三是要統一規劃和建設。通過大旅遊的規劃和建設,實現城鄉之間資源和產品優勢互補,平衡淡旺季,共享市場,形成循環順暢、功能增強、競爭力強、綜合效益高的鄉村旅遊系統。同時,可以利用城市的資金、技術等優勢條件,加大投入,推進鄉村的健康發展。
3、開發特色鄉村旅遊產品。
鄉村旅遊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需要深層次、多方位開發設計適銷對路、具有鄉村特色的產品,才能增強鄉村旅遊產品的吸引力。一要科學有序推進。有條件的縣(市、區)在整合旅遊要素的基礎上,針對地理形態、地形走向,對鄉村旅遊資源進行整體規劃,科學確定鄉村旅遊產業定位、產業布局、功能分區,策劃設計一批特色旅遊項目、景觀和品牌節慶活動。並將鄉村旅遊建設與城鎮及村級規劃建設統籌考慮,指導和引導農民、開發業主發展鄉村旅遊。二要突出鄉村自然景觀的優勢,開展具有特色的鄉村生態旅遊,滿足遊客旅遊審美的需求。三要突出鄉村的傳統文化優勢,充分挖掘文化內涵,滿足遊客物質和精神享受的需求。四要突出體現地方特色,在鄉村旅遊的規劃和設計等方面,盡可能體現出當地的風貌、風情、習俗等特色,增強鄉村旅遊的吸引力。五要重視旅遊產品的參與性。要充分利用當地特有的農家氣氛及農事活動,使旅遊項目貼近農家生活,營造出一種真正的「農家樂」氛圍。如讓遊客一起製作工藝品、綠色食品,一起參與節慶活動;也可根據經濟農作物成熟期的不同,推出具有知識性和樂趣性的農家旅遊活動項目,如舉行水果採摘節等。通過提煉民俗文化和農耕文化,讓遊客體驗返樸歸真和鄉野的樂趣,通過收獲勞動成果使遊客從中收獲一定的知識,滿足遊客寓教於樂的需求。
4、加強鄉村旅遊宣傳推介。
鄉村旅遊要產生效益,關鍵是要通過營銷來擴大市場,聚集人氣。一要創新宣傳營銷方式。要充分發揮旅遊部門在宣傳營銷中的協調作用,大力舉辦鄉村旅遊節會活動,有效整合促銷活動,針對活動主題,實行統一包裝,整體宣傳營銷。二要加強宣傳營銷的針對性。根據客源市場和旅遊活動的變化情況,特別是結合「假日旅遊」的規律和特點,找准目標市場,推出不同的鄉村旅遊線路,重點進行宣傳促銷;四要拓寬宣傳營銷渠道。要充分藉助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新聞媒體和現代信息技術,加大宣傳促銷的深度、廣度和力度,不斷提高鄉村旅遊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5、加強鄉村旅遊人才培訓。
發展鄉村旅遊不僅要著力於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同時也要著眼於廣大農民素質的提高。一要做好鄉村旅遊服務從業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啟動學習和培訓工程。針對經營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分別制定相應的培訓計劃,分級、分批、分類實施鄉村旅遊就業培訓。開展以推動農村的產業重構、農民就地轉化、旅遊經營、服務技能等方面的鄉村旅遊從業培訓,為促進農村富餘人口充分就業做出積極的產業貢獻。二要立足於長遠發展,有計劃、有重點地加快廣大村民的文化教育和文明素質的提高,增強村民的文明意識和開放意識,培養文明的生活方式、行為方式,促進鄉村精神文明的建設,營造文明、和諧、有序的旅遊環境。
四、主要保障措施
1、招引項目,加大投入。
加快鄉村旅遊發展,涉及到多種產業政策的銜接,中央和省、市出台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三農」等一系列政策,涉及到農村道路建設、村鎮規模建設、現代農業開發、農村環境整治、生態環境保護、農村人才培養和扶貧脫貧等多個方面,這些政策措施不僅促進了農村生產發展,改善了農村生活條件,同時也為發展鄉村旅遊奠定了基礎。各地要結合本地實際,制定更有效的鄉村旅遊發展政策,對鄉村旅遊重點項目實施整體包裝,多形式開展招商引資、引智,拓寬鄉村旅遊發展的資本投入渠道,引進先進的開發方式、管理方式和服務方式。還要實施以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農民為主、社會參與的發展投入模式,集聚吸納,加大投入,提高投資效率,改善鄉村旅遊硬體設施,鼓勵農戶開展鄉村旅遊經營活動。積極爭取上級有關鄉村旅遊發展專項資金。建議各級財政加大對鄉村旅遊發展的支持力度,設立鄉村旅遊發展專項資金,對列入全市鄉村旅遊重點項目的鄉村旅遊項目的基礎設施和功能設施建設等,實施政府貼息或以獎代補。
2、制訂標准,規范管理。
堅持邊發展、邊規范的原則,各級旅遊管理部門切實加強鄉村旅遊區(點)的管理,制定和健全鄉村旅遊專項接待和服務質量標准,落實旅遊服務質量監督制度。引導鄉村旅遊區(點)做到「方便、熱情、周到」的優質服務,切實提升鄉村旅遊經營管理水平。實施「百名鄉村旅遊人才」培訓工程,重點培訓旅遊型鎮村幹部,鄉村旅遊景點經營、從業人員,提高經營管理人員的旅遊業務能力和服務意識。招聘、選調一批業務強、鑽勁足、能吃苦的專業人才充實鄉村旅遊發展隊伍。組織相關旅遊企業負責人外出考察、學習,借鑒先進地區發展經驗。
3、加強領導,部門聯動。
各級旅遊部門要加強協調,建立有關部門聯動,共同推進的工作機制。有條件的成立鄉村旅遊聯席會議制度,充分發揮各部門職能作用,積極開展各項工作,加強協作配合,加大工作力度,切實為發展鄉村旅遊做出應有的貢獻。要引導有基礎、有特色的鎮、村設立「旅遊辦公室」,直接參與當地鄉村旅遊發展項目的規劃、建設、管理等,形成我市鄉村旅遊大發展的合力。
4、明確責任,強化考核。
各相關部門要明確責任,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對鄉村旅遊的規劃審批、經營管理、安全管理、環境衛生等方面進行規范與監督。要切實加強對鄉村環境整治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努力營造整潔的村容村貌,良好的鄉風文明氛圍,為旅遊者提供愉悅、舒適、安全的旅遊環境。要引導建立新型鄉村旅遊管理經濟組織,對鄉村旅遊實行統一經營,分類管理,發揮鄉村旅遊的行業自律經營管理作用。建議市委、市政府把鄉村旅遊工作納入每年的全市現代農業現場會的觀摩點,並作為現代農業、生態農業、林業產業的增效和農民增收的有力抓手,進一步加大對督查考核力度。

鹽城市觀光休閑農業情況匯報

鹽城市農業委員會

一、發展現狀
全市已初步形成里下河、204國道沿線和沿海灘塗三大觀光農業帶,建設了27個觀光農業景點。概括起來,主要有五種類型和特點:
1.水鄉自然風光型。以鹽都大縱湖、建湖九龍口、阜寧馬家盪、亭湖大洋灣等湖盪風景區為典型代表,將休閑觀光與荷藕、慈姑種植和螃蟹等水產養殖相結合,水鄉自然風光特色明顯。
2.觀光與采購結合型。以鹽都區華都森林公園等為代表,栽植桃、梨、蘋果等多種果樹。春季可以踏青賞花,夏秋季節既能旅遊觀光,又能親自體驗農事活動,採摘購買果品,集休閑與購物消費於一體。
3.農業科技教育型。以重點農業科技示範區為代表,集中示範新品種、新技術,成為青少年科普教育的示範基地,發揮了園區的示範教育功能。
4.生態環保型。以大豐糜鹿自然保護區、射陽丹頂鶴自然保護區為代表,觀光沿海原始灘塗濕地,欣賞幾百種珍稀動植物,將農業觀光休閑與生態保護相結合,實現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
5.綜合開發型。以大豐斗龍庄園、東台永豐林農業生態園和射陽洋馬十里菊香園為代表,以「三資」開發為主體,實行企業化運作,集農業生產、農事、體驗、觀光、休閑和娛樂購物為一體,實施綜合開發,放大了農業功能,提升了農業效益。
二、發展思路與目標定位
我市發展觀光農業總的指導思想是,以全市總體規劃為依據,以觀光農業市場需要為導向,以農業旅遊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和保護為基礎,把觀光農業作為新的增長點加以培育,促進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總體目標是,以204國道沿線及沿海農業風光帶為主線,以規劃建設鹽城濕地生態國家公園為重點,以景點建設為突破口,突出濕地生態旅遊,在全市建成「一園」(濕地生態國家公園)、「三湖」(大縱湖、大洋灣、九龍口)、「五景」(射陽蘇東自然農園、東台西溪風景區、東台永豐森林農業生態園、華都森林公園、黃河古道暨紅色精典生態文化景區)、「十帶」(沿海、鹽高速、沿鐵路、沿省道建設10條現代農業觀光帶)、「百園」(百個以上現代農業示範觀光園)的農業觀光旅遊新格局,盡快把我市融入長三角旅遊經濟圈,建設成為世界知名、中國東部沿海濕地生態旅遊首選城市。
(三)關鍵措施
1.發揮優勢,把觀光農業作為我市旅遊的特色品牌來培植。我市豐富的特色農產品和廣闊的濕地生態資源是我市的兩大特色,是發展觀光農業的優勢資源,也是我市發展旅遊的獨特資源,為打造旅遊精品奠定了基礎。射陽縣洋馬鎮大面積種植葯材已有40多年歷史,常年種植葯材7萬多畝,60種近300個,年產量近3萬噸以上,其中菊花和丹參的規模、產量均居全國之首,是全省最大的中葯材基地,全國最大的白菊花基地。該鎮充分挖掘和放大葯材生產優勢,開發旅遊資源,形成中葯材生產、加工、銷售、觀賞於一體的特色產業,成為遠近聞名的觀光農業基地。
2.明確管理機構,加強管理和服務工作。組建觀光農業管理機構,負責全市觀光農業發展的管理、協調、指導、服務等工作。各縣(市、區)要在全市總體規劃指導下,密切結合本地區的實際和特點,做好本縣(市、區)的觀光農業發展規劃,並切實按照規劃進行建設和發展。
3.切實加強環境保護。觀光農業項目因要興建一些旅遊接待設施,可能會產生新的環境污染,行業管理部門要會同環境保護部門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和措施,搞好觀光農業項目的環境治理、保護和美化,把觀光農業區建成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示範區。
4.鼓勵投資,加快觀光農業的啟動步伐。觀光農業項目按照市場經濟形式和現代企業制度來運作。鼓勵社會各種投資者,包括企業、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個人以及外商參與興辦觀光農業項目,政府在各項政策上都一視同仁,給予扶持。十二五期間,在穩妥推進鹽城濕地生態國家公園項目的同時,重點實施五個觀光農業項目。
(1)大縱湖旅遊度假區二期工程。重點建設休閑度假、水生蔬菜觀光園、垂釣、娛樂、餐飲等設施。
(2)東台永豐林農業生態園。續建農業生態、休閑娛樂、度假等項目。
(3)華都森林公園。規劃建設農林果園生態民俗文化、生態觀光、休閑等項目。
(4)射陽洋馬十里菊香景點。新建農業生態、休閑娛樂、度假等項目。
(5)亭湖區張庄觀光農業園。新建農業觀光、濕地生態、度假、休閑項目。
鹽城市打造1小時環城鄉村度假圈2012-03-17 09:55:00 來源:鹽城新聞網 【大字 中字 小字】 【列印預覽】 【復制鏈接】
「目前,鹽城市鄉村旅遊資源相對分散,相互之間缺少關聯性。部分旅遊景點景區規模小、層次低、資金投入不足。」談到鹽城鄉村旅遊的現狀,市旅遊局規劃發展處處長高金林這樣總結。但是,作為此次總體規劃制定的參與者,高金林對未來鹽城鄉村旅遊的發展卻充滿了信心,「從今年起到總體規劃末期,也就是2020年,鹽城鄉村旅遊將逐步呈現出一派新的景象。」
高金林說,此次發布的總體規劃,提出了「一圈、兩帶、五組團」的空間布局規劃思路。「一圈」即環城鄉村休閑度假圈;「兩帶」為通榆路沿線鄉村旅遊發展帶、臨海高等級公路鄉村旅遊發展帶;「五組團」是指古黃淮風情文化發展組團、湖盪濕地田園發展組團、鶴祥鄉村休閑養生組團、懷舊歲月鄉村風情發展組團、西溪風情古村體驗組團。
環城鄉村休閑度假圈,以市中心城區為中心,包括鹽都區和亭湖區,形成環城市中心駕車1小時休閑度假圈,為市區居民提供一體化鄉村旅遊服務。鹽都區將以華都森林公園和S331西段現代化農業發展區為核心,打造生態農業園與溫泉度假休閑經濟帶。亭湖區有東南村驛龍灣、千鶴灣、鹽東鎮生態農業示範區等鄉村特色景區,這些為構建沿S331東段的生態休閑度假走廊,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做足鄉村旅遊「金絲線」
「通榆路沿線鄉村旅遊發展帶,將打造國家級最美鄉村景觀走廊。」高金林說。通榆路從南向北將我市鄉村田園景觀、自然景觀、濕地景觀串聯起來。「打個比方,通榆路就是鹽城鄉村旅遊發展格局中的一條『金絲線』。」
據高金林介紹,通榆路沿線各景區將考慮旅遊配套設施的需求,新建停車場、加油站等,完善道路標識,統一規劃、統一設置鄉村旅遊標識系統,形成完整的鄉村旅遊交通標識網,讓通榆路這條旅遊「金絲線」,發揮更大的作用,推動鹽城鄉村旅遊的快速發展。
我市沿海有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沿海灘塗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及眾多鄉村特色旅遊景點。沿海高等級公路鄉村旅遊發展帶,就是以沿海高等級公路為軸線,發展集海濱度假、漁家體驗、養生休閑、濕地觀光為一體的海濱旅遊度假帶。據了解,沿途的響水縣、濱海縣、射陽縣、亭湖區、大豐市、東台市將各自設立一個自駕車旅遊基地,為遊客提供全面的自駕車旅遊服務。
五個組團各具特色
高金林說,總體規劃中,響水縣、濱海縣和阜寧縣北部地區,以漁農家休閑、文化體驗、濱海度假等為發展方向。
湖盪濕地田園發展組團集中在阜寧縣中南部、建湖縣和鹽都區西南部地區,以水鄉濕地觀光和鄉村風情體驗為主題。
鶴祥鄉村休閑養生組團主要位於射陽縣境內,主打文化休閑和養生度假兩張牌。圍繞「長壽、吉祥,中葯養生、禪宗養生、運動養生」主題,突出射陽旅遊的中葯文化和宗教文化特點,將鶴祥鄉村養生組團打造成鄉村休閑養生的好去處。
懷舊歲月鄉村風情發展組團,充分挖掘大豐海鹽文化和知青歷史。該組團將建造鹽運古村,再現鹽民生活場景;而大豐知青紀念館是上海遊客懷舊體驗之旅必去的地方。
西溪風情古村體驗組團,古村風情游、鄉村愛情游、賢孝文化游三種發展思路,緊貼「天仙配」發源地西溪古鎮,打造休閑旅遊中心。

Ⅷ 民營企業勞資關系文獻綜述

構建和諧勞動(勞資)關系的機制研究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把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作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是
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提出的重大任務.胡錦濤同志在2005年2月19日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
社會能力專題研討班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加強和改善黨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領導,加強對構建社會
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研究.工會作為黨領導下的群眾組織,必須堅持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結合實
際加強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研究,特別是亟需加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勞動(勞資)關系的研究.
它對於我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立新型和諧的勞動(勞資)關系,維護社會穩定和促進經濟發展,具有
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文通過對我國市場經濟條件下勞動(勞資)關系的分析,透視勞動(勞資)關系的本質,就當前國有經
濟勞動關系和民營經濟勞資關系中存在的問題及成因進行探討,對如何完善勞動(勞資)關系的協調機制進行
研究,努力為上級工會組織在構建新型和諧勞動(勞資)關系工作中提供參考.
一,勞動(勞資)關系概述
(一)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的經濟成份
就當前的情況看,我國的經濟成份主要由兩大部分構成:一部分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國有經濟;一
部分是隨著改革開放發展起來的,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形成的民營經濟.民營經濟主要包括:個體經濟,私營經
濟,鄉鎮企業,股份制經濟和國有民營經濟.國營經濟和民營經濟都是我國社會主義經濟重要組成部分.近年
來,民營經濟在經濟全球化,一體化的浪潮中不斷發展壯大,其經濟總量用專家的話說是"三分天下有其二"
或"半壁江山",從而形成我國經濟的"一體兩翼".在我國經濟騰飛,國力增強,GDP 不斷增長的同時,我們
也看到在經濟增長背後存在著分配不公,兩極分化,勞動(勞資)關系日趨緊張等社會問題,這對於我們構建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產生不利的影響,存在著不穩定的因素.這些新情況,新問題需要我們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去
研究解決.由於經濟成份的多元化也造成勞方與資方稱謂的多元化.國有經濟中的國營經濟,集體經濟形成的
勞方與資方的關系,我們習慣地稱之為"勞動關系";私營經濟中的勞方與資方的關系則是典型的市場經濟條件
下的勞資關系.
(二)勞資關系的本質
國有經濟的勞動關系大多由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由政府按計劃統一分配建立起來的;民營經濟則是資本在勞
動力市場上購買到勞動力以後,在經濟運行中建立.當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最基本,最原生的資源配置是
勞動與資本的配置,從而也形成最基本的社會關系—勞資關系.從西方市場經濟下的勞資關系特徵,我們可以
看到它主要表現是:在表面上的平等和實質上的不平等.在契約社會中,勞動者與資本方在簽約時看起來是平
等的,一紙勞動合同給人造成了平等的假象,然而一旦合同成立,資本買到了勞動力,勞動者與資本方的地位
就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勞動者成為了"製造產品的工具".就實質上講勞動力所有者與資本所有者一開始就是不
平等的,資本離開了勞動,資本所有者還能生存一個時期,而勞動離開了資本,勞動者就無法生存.特別是在
勞動力資源過剩的情況下,勞動與資本之間的不平等加倍擴大並無限延伸.因為資本的本性是最大限度地追求
利潤(剩餘價值),所以造成資本所有者會盡可能多地獲得剩餘勞動,而盡可能少地支付成本.
二,我國勞動(勞資)關系的現狀及成因
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我國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取得了輝煌成就,說明這一段時期我國的勞動(勞資)關系
總體上是好的,是和諧穩定.但從國際上看隨著入世後經濟全球化,一體化形勢的發展,我國的法律制度和經
濟體制在巨大的國際貿易中需要和國際接軌,勞工權利和勞工標准問題,公平競爭問題,環保問題以及反歧視
等問題都逐一呈現在我們面前;從國內看,隨著國有經濟重新進行戰略布局,國有企業在轉制過程中,在給企業
發展注入生機的同時也造成大量的下崗,失業人員問題,廣大的農民工因得不到"國民待遇"造成"民工荒"
影響地區經濟發展的問題,勞動爭議案逐年上升,群體化勞動爭議糾紛增多威脅社會穩定的問題,都使我們感
到勞動(勞資)關系已到非校正和調整不可的地步.這也是我們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亟需解決的重大問題.
(一)國有經濟勞動關系現狀及成因
1,國有(國營)經濟勞動關系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因企業轉製造成職工下崗和職工身份界定不明,一部分職工待遇下降.一些國有企業職工因企業主
業和輔業分離,轉制,合並,重組被分流,因下崗或到新企業以後待遇不如以前或被提前退養或"買斷工齡",
要求返回原企業工作,常常發生群眾性圍堵辦公場所,靜座政府門前,阻塞交通,示威等鬧事行為,在社會上
產生不良影響.
(2),企業破產時,有的企業拖欠職工工資,有的欠職工的集資款,有的失業後得不到經濟補償金引發群
體性勞動爭議.
(3),在企業管理上,一些企業為緩解競爭壓力,強行實行減員增效,使部分職工被迫停薪留職,離崗掛
編,掛名掛靠,放長假,"兩不找",因企業不能依法與職工解除勞動合同,增加企業處理勞動關系的難度.
(4),用人制度不規范,事實勞動關系與法律勞動關系脫節,出現有關系無勞動和有勞動無關系的現象;
有的企業勞動合同到期沒有辦理終止或續簽勞動合同手續,有的簽了勞動合同但沒有與勞動者進行平等協商,
存在簽訂勞動合同內容不規范和代簽勞動合同的行為.
(5),不能依法履行勞動合同條款,一些企業強迫職工超時勞動不給加班費,有的減發和停發職工的勞保
用品,有的不為職工提供必要的勞動衛生保護設備,還有一些企業因生產經營困難等原因,不按時支付職工工
資,生活費和繳納社會保險費.為了逼"走"職工,發的少,罰的多,以降低支出等.
2,造成國有(國營)企業勞動關系緊張的原因分析
(1),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初期法制建設不完備,法律法規滯後,現行《勞動法》未能得到真正的貫
徹落實.實行全員勞動合同制度,並未能真正打破職工身份界線.國有企業職工雖然都簽訂了勞動合同,實行
了全員勞動合同制度,但多數職工和企業領導並沒有合同意識,企業的合同也多為多次重復使用的格式合同,
在簽訂時並沒有和職工進行協商也並非建立在平等自願的基礎之上.
(2),企業領導的素質不高,法律觀念淡薄,"人治"職代"法治"以言代法,以權壓法,缺乏民主意識.
一些企業領導只講任內的政績,使企業存在短期利益行為.一些企業由於經營管理失誤或受市場影響,導致經
營陷入困境,無法維持正常的生產經營,資金出現短缺,又難以及時找到解決的出路,造成企業拖欠職工工資,
加班費或欠費社會保險,這種情況往往會涉及本企業大部分職工,是當前集體爭議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
(3),企業缺乏勞動關系的自我協調機制.集體合同的作用不強,企業調解委員會機構不完備,工會組織
的作用未有效發揮.企業的集體合同普遍流於形式,千篇一律,內容空泛,作用得不到發揮;企業的調解委員
會徒有虛名,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導致大量勞動關系矛盾在企業內部得不到調解,最終走向仲裁,訴訟的道
路.工會幹部有的懼怕企業行政領導,不敢較真,不敢真正地進行監督,這一奇怪的現象在一些企業中相當普
遍.
(4),用工制度的差別,導致企業部分職工利益受到侵害.國企中有相當部分的臨時工不簽勞動合同,不
為其繳納社會保險,也很少能加入該企業的工會組織,辭退臨時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身份歧視是造成這種情
況的主要原因.
(5),部分改制企業職工身份未置換,勞動關系未能及時完全理順,有些改制企業國有資本已經退出,但
職工仍保留原有身份,沒有建立起與之適應的新型勞動關系.
(二)民營經濟勞資關系現狀及成因
1,民營經濟勞資關系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在合同的簽訂上,勞動合同簽訂率普遍較低,其中個體私營企業勞動合同的簽訂率最低,一些企業
只與管理,技術人員簽訂合同不與一線工人簽訂合同;在勞動合同的內容上,存在對職工不利的合同條款,甚
至違法的條款,私營企業勞動合同質量不高,一些企業存在"生死協議"和歧視婦女的條款.
(2),在工資水平和支付方面,一些民營企業往往以最低工資為參考確定員工的勞動報酬,盡量壓低勞動
者的工資水平.在個體私營企業中普遍存在拖欠,剋扣,壓低員工工資的現象.在私有化程度較高的一些沿海
城市和地區,大部分民營企業實行計件工資制,業主在制定勞動定額和單位標准時,一般不考慮工作時間的最
低工資標准,不按規定支付加班工資,甚至壓低計件單價.建築行業中的民營企業和非法用工的包工頭,大多
都存在拖欠工資的問題,因涉及面廣,常常會釀成大量的群體性事件發生.
(3),在勞動時間和勞動強度方面,私營企業中普遍存在超時勞動的問題,據浙江某地私營企業的調查資
料顯示:有41%的員工日工作時間在12小時以上,有52%的員工為8-12小時,只有7%的員工為8小時以下,
這種現象在私營企業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長期的超時勞動,加重了員工的勞動強度,過度疲勞是高危作業釀
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4),在勞動安全衛生方面,民營企業的安全生產形勢十分嚴峻,在工礦企業事故中,絕大多數的來自非公
企業,一些私營企業的小作坊,小煤窯缺乏勞動安全衛生意識和設施,是造成員工傷亡至殘,職業病發病率居
高不下的重災區.目前,中毒事件,砂肺病導致許多家庭家破人亡,有的勞動者永遠喪失了勞動能力.
(5),在社會保障和歧視方面,民營企業特別是私營業加入社會保障的情況最差,因大量的勞動者是來自農
村的農民工,他們得不到城市國營企業正式職工的"國民待遇",不能享受到基本的失業,醫保和養老保險,並
常受到人格上的歧視,他們在城市中干著最臟,最累的活,確常常被拖欠工資,他們的合法權利得不到基本的
保護,因此,在城市中出現了"農民工工會",出現了"民工荒",現已引起全社會廣泛的關注,這也是需要加
速制訂措施進行調整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勞資關系.
(6),外資企業的勞資關系也不容樂觀,有的老闆強迫員工超時加班勞動;有的打罵,侮辱員工;有的制
訂侵害員工利益,限制員工人身自由的規章制度導致勞資關系日趨緊張.還有一些企業將本土受到法律限制,
污染嚴重的項目搬到我國生產,嚴重損害員工的身體健康,給員工造成人身傷害等.
2,造成民營經濟勞資關系矛盾尖銳化的原因分析
(1),勞資關系中政府角色"錯位"
勞資關系不僅僅是勞方與資方的關系,還應該包括政府,消費者,社會利益相關者.在這種關系中,從橫
向公平客觀來講,政府的定位是居中裁判者;從縱向平觀上講,政府不僅是居中裁判者,還應當是公平監管者.
但,少數政府部門出於政績考慮,只關心GDP的增長,只青睞資方,天平向資方傾斜,為招商引資,甚至把本
地的低工資作為吸引資方的一項主要"優勢",各種優惠政策都向資方"一邊倒",從而導致政府的一些部門有
意無意之間,為資方的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行為開了綠燈,使勞資關系更加緊張.
(2),勞動法律滯後,政府部門監管不利
目前,我國的勞動法律法規不健全,不配套.現有的《勞動法》面臨著挑戰和機遇.《勞動法》實施十年來,
我國的就業格局,就業形勢發生重大變化,呈現出靈活就業的特點,而在法規上基本上是空白的;隨著城鎮化
的快速發展,農民工權益保障問題日益突出;經濟一體化,全球化的發展與國際接軌又對法規的修訂提出新的
要求;國企改革和調整中深層次矛盾,也需要加速勞動法律法規的制訂.
勞動執法監察力量的供給嚴重短缺,各級勞動部門工作人員編制,資金不足,法律法規欠缺,執法的力度
不夠,執法人員的素質還有待提高.
(3),工會組織的作用發揮不夠
首先是組織不健全.據台灣《中國時報》一篇大陸三資企業查文章指出,凡是組建工會的三資企業勞資關
系絕大多數相對穩定.其次是民營企業工會的獨立性,效率和凝聚力不強.企業中勞動爭議的訴訟化傾向嚴重,
反映出民營企業中一些工會組織維權作用十分微弱,體現不了《工會法》和工會章程規定的工會目標和作為.
企業僱主的買方主導權干預了工會組建和運行,造成企業工作目標和行為的扭曲,工會流於形式;政府的目標
和行為偏差,導致工會的目標淡化和行為弱化,使工會組織難有大的作為;工會沒有罷工的法律支持,沒有制
衡資方的力量,有的工會幹部素質不高,工會的工作制度和法律法規方面存在的問題都影響了工會組織作用的
發揮.
(4),勞資雙方法律意識不強
不少民營企業的企業主和管理人員對勞動法的內容了解較少,把勞資關系管理完全當成企業一方的自主權,
在企業管理中不能遵照《勞動法》的要求辦事;一些職工對《勞動法》的內容了解也很少,不知道自己的權利
和義務,再加上就業形勢比較嚴峻,對一些違反勞動法的行為能忍則忍.
(5),農民工的"非國民待遇"
農民工與城市正式職工相比,"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時","同工不同權",工資被拖欠,超時勞動無報
酬,享受不到必要的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農民工很少能得到培訓,子女上學被接收或收費過高,人格不平
等,常常受到歧視和人格侮辱.嚴重違反公平競爭及歧視的法律規定.
綜上都是造成民營企業勞資矛盾尖銳化的重要原因.
三,勞動(勞資)關系協調機制的缺失與完善
(一)市場經濟國家勞資關系主要調節機制的沿革
西方市場經濟國家在近300年的發展過程中,勞資關系調節模式,經歷了三大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資本
主義原始積累時期的勞資關系模式,即原始的勞資關系調節方式,也叫自由契約的勞資關系,其特徵是勞資關
系完全建立在契約基礎上的,根據市場規則進行交易,政府不進行或很少進行干預.第二階段是集體談判的勞
資關系模式,也叫投入——產出勞資關系模式,其特徵是承認勞動者的結社權和交涉權和行動權為合法.確立
了工人組織工會的權利,集體交涉的權利和罷工的權利.投入的是勞資沖突和矛盾,產出的是雙方認可的規則
和制度,政府則以法律的形式予以確認.政府有權監督雙方的履行,隨後在集體談判的基礎上又衍生出微觀層
面的"勞資共決"和宏觀層面"三方機制",這些調節手段.第三階段是人力資源勞資關系模式,其特徵是僱主
和雇員,資本與勞動存在廣泛共同利益以及實行"人性化管理"的基礎上的,以滿足雇員需求調動雇員積極性,
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雙贏"勞資關系,其核心展現了勞資關系和諧的發展方向.
(二)我國現行勞資關系協調機制的缺失
從微觀上講,我國勞資關系的調節機制在就業的方面主要是 反對性別歧視,禁止使用童工,依《勞動法》,
《工會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由勞資雙方在自願平等的基礎上簽訂勞動合同,並以法律的形式,承認勞動者
的結社會和交涉權,即參加工會和簽訂集體合同和工資集體協議的權利.在宏觀的層面上則形成政府部門,工
會和用人單位三方協調機制.在勞動爭議的層面上主要是勞動爭議的調解機制,仲裁機制和訴訟機制.這些機
制的產生都是在我國現行法律法規和政策的框架下進行.在實踐中的確起到了協調勞動(勞資)關系的作用,
但是也存在著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其主要缺失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勞動合同制度是我國調整勞動(勞資)關系的基本制度,在制度的執行過程中,國營經濟中存在問題是
只和正式職工簽訂勞動合同,不和非正式職工簽訂合同,存在著嚴重的身份歧視;勞動合同的形式多為格式合
同,合同的內容基本不和職工個別協商,而作為企業行政的自主權;合同的履約意識不強,合同也不由職工保
管而由企業行政自行管理;合同到期不進行續簽或有合同無勞動,使事實勞動與勞動法律關系脫節,在民營經
濟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是企業故意不簽勞動合同,勞動合同不合法;企業可以無故解除勞動合同等.主要是法律
不完備,缺乏監管的力度,造成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糾,打擊不力的局面.
2,集體合同制度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克服個體化勞動合同的先天不足,調整勞資關系,保護工人權益的基本
制度之一.在執行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集體合同的內容流於形式.一些企業的集體合同大多參照固定的範本,
不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照抄照搬法律原文和別人的合同,在關系職工切身利益和權利上規定模糊,制訂的標
准不具體,缺乏操作性.在集體合同的平等協商環節上,只是形式上的平等而實質上的不平等,有些內容上會
協商前先經企業行政把關,在簽訂上流於形式,走過場,在集體合同的履行上作表面文章,應付檢查,而不是
全面地履行合同的內容,使集體合同成為勞動者的"安慰濟".
3,三方協商機制在有些地方,也存在著形式主義.有的地方政府偏組資方,工會的影響力難以制衡資方,
資方可以以"關閉工廠"和撤資來左右政府的行為,因此,工會也難有大的作為.這一問題在民營經濟中較為
突出.
4,工資集體協議現正在逐步在國營經濟企業中推開,但工資集體協議的標准不高,規定的還不夠具體.一
些民營經濟企業根本就沒有簽訂工資集體協議.
5,在勞動爭議的調解機制上,主要存在的問題是勞動爭議組織不健全,《勞動法》關於勞動爭議調解委員
會的設立的規定,是一種典型的任意性規范.勞動爭議調解組織的作用發揮不好.在勞動爭議仲裁機制上,存
在的問題是程序繁雜,時間太長,仲裁與審判銜接不好;強制仲裁和仲裁前置違背仲裁自願原則;仲裁機構受
行政決定的影響大,缺乏監督機制等.在勞動爭議訴訟機制上存在的問題是仲裁前置問題.這一問題缺乏法律
依據,違背自願原則,造成司法浪費,使勞動者"告狀無門";不符合司法最終原則和程序正義原則;"遲來的
正義非正義",訴訟周期長,成本高,不利於對勞動者的保護.
(三)勞動(勞資)協調機制的完善
1,加強勞動法律法規建設,制定完備的法律體系
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用法律保護勞工權利,協調勞資關系.政府要提供製度和規則,把勞資雙方的
行為限定在法律和制度的櫃架內,修訂《勞動法》,盡早出台《勞資關系法》,《勞動合同法》,《集體合同法》,
《社會保障法》,《勞動安全衛生法》等,以《工會法》司法解釋的形式,解決《工會法》缺少"法律責任"的
條款和監督主體缺位的問題.
2,完善工會獨立法人地位,確保工會的基本職責的履行
工會是勞資矛盾沖突的產物,工會的生命力,號召力來源於對勞動者合法權利的維護,要實現工會這一目
標,就要使工會獨立法人地位不斷完善,使工會幹部"不受制於人",應使工會幹部工資由企業支付改變為由會
費支付,增強工會組織及工會幹部的話語權,讓工會組織能夠大膽地履行職責,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當前,
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新的利益分配格局使勞動關系問題成為中國轉型時期最為突出的社會經濟問題,
工會的職能必須重新定位,加快工會角色的市場化轉變,要通過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樹立好中華全國總工
會的權威,防止"農民工工會"等工會組織形式的出現,真正實現工會"組織起來,切實維權"的工作目標.
3,平等協商集體合同制度和"三方協商"制度的法制化
平等協商集體合同制度在堅持的同時必須進一步完善規則,並以法律的形式予以固定下來,這樣有利於在
集體談判中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平衡勞資力量.隨著1994年12月5日發布《集體合同規定》,2000年11
月8日勞動部《工資集體協商試行辦法》的實施,情況雖然有了很大的改觀,但我們認為力度還不夠還應不斷
擴大集體合同的內容;把是否簽訂集體合同的選擇權賦予處於弱勢地位的勞動者.同時,我們還應積極推進三
方協調機制的建立,並通過法律予以固定.各級勞動行政部分應通過強有力的執法監督和社會監控手段,確保
三方協商達成的各項決議能夠為勞資雙方自覺遵守,以維護國家法律,法規及政策的嚴肅性和有效性.
4,努力消除就業歧視
平等就業權既是一項基本的人權,也是一項基本的勞動權.我們要切實貫徹執行《憲法》,《勞動法》,《中
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護法》的有關規定,盡早出台《反歧視法》,並確立工會反歧視的職責,賦予勞動者受
歧視的訴權,加大對歧視勞動者的處罰力度,以維護勞動者的平等就業權.同時,還要修改有關勞動爭議處理
方面的法律法規完善勞動爭議的處理機制;建立工資予存准備金制度,防止勞動者工資的拖欠;加強勞動安全
衛生防止職業病的發生,努力使我國的勞資關系的協調機制更加科學有效,更好地為和諧勞資關系服務.
5,把構建新型和諧勞動(勞資)關系作為工會工作的重點
新型和諧的勞動勞資關系,就是一些學者說的"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在健全的法治環境保障下的勞資雙
方平等,雙贏關系.其實質就是人力資源型勞資關系.應該說這是我們構建新型和諧勞動(勞資)關系的目標,
要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在完善現有的勞資關系協調機制的基礎上,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把勞動者
的願景和企業發展的願景結合起來,相互促進共同發展.通過完善的激勵機制和合理的分配機制調動勞動者的
積極性,增強企業的凝聚力,提高經濟效益.
結束語
總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既是黨中央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提出的一項重大任務,又是現階段我國
為增強綜合國力,實現經濟與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目標,也是我們工會組織的一項重要工作.構建和諧社會離
不開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離不開和諧穩定的勞動(勞資)關系作保障.作為一名共產黨黨員,工會幹部我們有
權利也有義務加強和諧勞動(勞資)關系機制的理論研究工作.這是我們的光榮使命也是我們工作的核心.勞
動(勞資)關系的和諧是最大的和諧,讓我們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而共同努力奮斗.

Ⅸ 急需參考文獻:探討企業在構建勞資關繫上如何取得雙贏

把民營企業構建為勞資雙方利益共同體G

民營企業勞資矛盾突出既有內在原因也有外在原因。解決勞資矛盾, 不能滿足於就事論事, 應通過解決根本問題, 把民營企業( 下邊民營企業和企業通用) 構建為勞資雙方利益共同體。勞資矛盾產生主要原因是在企業內部, 表現形式很多, 主要歸結為三個方面:1、資方利益本位制。資方出資金, 勞方出勞動力, 勞資雙方共同投入資源構成企業, 企業應是勞資雙方利益共同體。但企業所有權歸資方,資方是僱主, 勞方是被僱傭的勞動者, 資方投入的生產資料是資本, 勞動者投入的勞動力資源不是資本, 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圍繞資方利益展開,勞方是被資方驅使的實現利潤的工具。在資方利益本位的前提下, 勞方只能獲得企業新創造價值中( v+m)相當於勞動力價值的利益份額。在勞動力供給大於需求的態勢下, 勞動力市場產生「尋低競爭」, 勞方所得時常被壓低到勞動力價值以下。在這樣利益分配格局下, 民營企業自然勞資矛盾突出, 構建勞資雙方和諧相處的社會缺乏相應的制度基礎。2、對企業本質認識的錯誤。企業是什麽, 相當多的人對此缺乏正確認識, 學院教科書把企業定義為營利性組織, 生活中的人們則習慣於這樣的共識: 企業存在目的是為了投資者利潤最大化。其實上述定義和共識並不反映企業本質, 利潤最大化理論充其量只是告訴了人們管理是低價買進、高價賣出, 只是企業經營活動的結果和好壞的檢驗標准, 並沒有告訴企業應該怎樣經營。因此, 企業不能簡單地定義為營利性組織, 企業營利要營之有道、獲之有據, 即企業向社會提供產品和服務與企業從社會獲得利益之間具有相應性、對等性。長期以來, 由於一些企業習慣於企業利潤無原則最大化, 違背企業向社會提供產品和服務與企業從社會獲得利益之間的相應的、對等原則, 造成企業誠信危機和社會對企業利潤的敵視。由於企業存在目的為了投資者利潤最大化, 經營管理目標定位為資方單贏, 造成了勞資雙方利益對立和勞動者對投資者利潤的敵視。3、勞資雙方缺乏共同的價值或利益追求。在民營企業中, 勞資雙方利益此消彼長, 因利益對立而缺乏共同的價值或利益追求。在管理模式上, 資方為追求利潤最大化, 必然規避管理人員風險, 選擇「老闆」、「家親」式經營管理模式, 形成家族式管理集團; 在企業管理過程中, 資方重物質輕精神, 重企業利益輕社會價值, 重老闆利潤追求輕企業員工生存要求, 從而勞資雙方在文化和情感上具有極強的排他性和非兼容性。在利益分割上, 資方依靠資本強勢謀求利潤最大化, 把企業當作謀求自身利益的手段, 把勞方當作實現利潤的工具。資方利潤最大化實際是最大限度擠占勞方利益空間, 直接威脅和挑戰其生存, 勞方為捍衛自己生存權利勞方必然與資方進行堅決斗爭。產生勞資矛盾除了上述內在原因還有外在原因, 外在原因主要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1、制度缺失使資方逐利慾望泛濫。民營經濟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恢復和發展起來的, 勞資關系制度建設比較滯後, 勞資關系主要依靠個體化勞動合同維持, 與其相關的法律制度規定大都是一些勞動標准, 而勞動標准執行主要依賴企業自覺和勞動監察部門監督。民營企業規模小、分布分散, 各級監察部門鞭長莫及。因而在民營企業勞資關系中, 經常表現出僱主獨大、為所欲為的特點, 在現實中表現為民營企業違反勞動法情況較為嚴重。2、政府片面追求經濟政績。改革開放以來, 一些地方政府強調投資環境, 注重招商引資, 較多地考慮如何增強本轄地對資本的吸引力, 對制定市場規則, 維護公平交易等重視不夠, 從而使政府的勞動監察職能薄弱, 工會維護職工權益流於形式甚至受到各種阻撓, 勞資關系的利益天平大大傾斜於資方。3、工會沒有充分發揮其維權職能。具體表現為:《勞動法》、《工會法》得不到完全遵守, 個別法律條文模糊和配套法規政策不到位, 工會為職工維權面臨諸多障礙; 在許多企業, 工會獨立地位未得到保障, 職能缺失導致部分勞動者對工會缺乏信任; 民營企業工人維權意識不強, 加入工會比例比較低, 有些行業農民工基本上沒有加入工會; 這些情況使工會難以充分發揮維護職工合法權益職能, 缺乏工會組織支持的勞動者在資方面前處於弱勢地位。上述內在原因使民營企業缺乏和諧雙贏理念, 外在原因使資方為逐利而肆無忌憚。勞資矛盾、勞資利益失衡是一把雙刃劍, 一方面使勞動者收入偏低而導致其生活貧困; 另一方面勞動者收入低遏制內需增長, 壓縮資方營利空間。因此, 化解勞資矛盾, 平衡勞資利益分配, 不僅是勞動者利益主張, 也是保障勞資雙方根本利益共同需要。所以, 解決勞資矛盾應以把企業構建為勞資雙方利益共同體為基本指導思想, 首先在企業內部解決如下問題:1、正確地定位企業。企業不能武斷地將定義為資方私有, 存在目的不能僅為了資方利益最大化。企業本質是什麽? 企業本質就是創造顧客, 通過優質產品和服務激發顧客的需求。顧客決定企業是什麼, 決定企業生產什麼, 企業是否能夠取得好的業績關鍵在於能否滿足顧客需求。顧客需求是不斷變化的, 企業需要不斷創新產品,企業功能就在於通過營銷和創新, 改變生產過程、提高生產效率, 不斷化顧客潛在需求為顯性需求。這就決定經營管理企業是創造性而不是適應性的任務, 具有很強挑戰性, 面對挑戰勞資雙方應協調一致, 通過創造或改變經濟條件, 極大限度地創造顧客, 而不是在資方擠占勞方利益空間和勞方捍衛自己利益過程中內耗。2、構建新型股東股本結構。企業不是資方實現自己經濟利益的手段,勞方不是資方實現利潤而役使的工具, 勞資是利益協作雙方, 企業是勞資雙方利益共同載體。民營企業勞資矛盾的根本點在哪裡? 就在於少數人獨享民營企業收益大部分的股東股本結構。減小或解決民營企業勞資矛盾, 需要有意識地逐漸稀釋過分集中於資方的股權, 資方以資金入股, 勞方以勞動力入股, 勞資雙方通過協商談判確定的相對利益額度。這樣無論勞方資方都是企業的股東, 人人既是勞動者又是股東, 企業實現部分或全部社會化,自然也就緩解或瓦解了勞資矛盾。3、建立勞資雙方共同的價值或利益追求。企業創造顧客需要勞資雙方共同的價值或利益追求。為此應營造勞資雙方的共贏機制: ①改變「家族」或「家親」式經營管理模式, 消除資方強勢的代表和特徵, 實現企業經營管理過程公正、公平和人性化; ②抑制資方過強利益分配優勢, 制定所有員工共同分享企業利益的薪酬、利潤共享計劃; ③改變勞資雙方觀念, 升華人生價值, 尤其資方要從自我個性和獨特貢獻等角度來看待自己的價值, 良田千頃, 日食三餐, 廣廈萬間, 夜眠三尺,人不能只為金錢地位而生活; ④營造企業所有成員認同的目標和價值, 遵循共同理念和行為原則, 形成相似生活目標和生活方式, 縮小利益和文化差異, 使勞資雙方置身於同一個發展方向。上邊講了把企業構建為勞資雙方利益共同體的企業內部措施, 僅限於此缺乏良好的社會土壤和氛圍, 在企業外部應採取如下措施:1、加強政府部門對民營企業的規范管理。一理論和輿論導向應當是有利於緩和勞資矛盾, 有利於協調勞資關系。政府公職人員要像「親商、安商、富商」一樣「 親民、安民、富民」。二是確立民營企業員工與企業進行平等談判的話語權, 建立民營企業員工與企業平等談判機制。三是建立部門聯動機制, 依法規范民營企業勞資關系, 對拖欠工資、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血汗工廠」要採取強有力的法律制裁。四是緊緊抓住勞資協調這條主線,為民營企業員工搭建一個良好的成長平台, 通過職業教育、創業培訓等措施提高勞動者的素質, 依靠廣大勞動者的人力資源來發展經濟。3、加強工會維護職工權益的職能。①無條件貫徹《勞動法》、《工會法》, 應建立企業長期違背《勞動法》、《工會法》行為得不到解決而問責政府制度。②加強工會維護職工權益的法制化建設, 堅決消除工會維權面臨諸多障礙。③要加強工會組織的建設, 充分發揮工會組織在勞資關系調整中的積極作用。④保障工會與企業協商的權利, 參與事關職工利益的企業經營決策事項。4、建立統一的社會保障體系。?按照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 深化社會保障制度改革, 建立統一的社會保障體系。具體遵循的原則是: ①堅持統一性原則, 把分散的各項社會保障職能統一起來, 開征社會保障稅, 從財力上保障社會保障職能統一; ②堅持管理法制化原則, 讓社會成員享有均等的權益保障機會; ③堅持政事分開和執行監督分設原則, 政府管政策、制度、標准、監督, 社會事業單位依法經辦社會保障基金的運營, 為避免基金的挪用與浪費, 將社會保障基金納入財政預算並加強管理。解決民營企業勞資矛盾突出問題的關鍵在於通過企業改制和社會協調措施, 把企業構建為勞資雙方利益共同體, 使勞資雙方同心致力於通過創新和服務創造顧客, 並公正公平地獲得各自相應的利益回報

Ⅹ 關於招商引資的文獻綜述

招商引資源於中國因開放政策所成立的開發區,早期主要集中在吸收製造業的外國直接投資(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中國早期沿海開發區的招商引資所引起的示範效應(地方經濟總量增長,地方財政收入增長,地方就業增加,地方政府基礎設施投入的增加,地方官員升遷比例增加)被各地政府官員發現,隨後中國各級政府成立了大量的開發區並開展招商引資工作。 招商引資:是指地方政府(或地方政府成立的開發區)吸收投資(主要是非本地投資者)的活動。招商引資一度成為各級地方政府的主要工作,並且在各級政府報告和工作計劃中出現。 招商引資是指地方政府(開發區)以說服投資者受讓土地或租賃廠房為主要表現形式的,針對一個地區的投資環境的銷售行為。 各地的招商引資正從吸收外資為主到同時吸收內外資,從吸收第二產業投資為主到同時吸收第三和第一產業。招商引資的一般形式: 1、有項目->找資金; 2、有資金->找項目; 3、有項目、有資金->找地方落戶; 4、有項目、有技術、有品牌->找資金; 5、沒項目、沒技術、沒資金->出讓土地。 引進外資的成效:1、彌補了企業資金來源不足,促進了經濟的增長和發展; 2、引進了國外的先進技術和設備,促進了中國生產力水平的提高; 3、產品綜合質量明顯提高,國際競爭力有明顯增強; 4、提高了我國企業的管理水平,加快了國有企業經濟機制轉換; 5 、利用本地先進技術引進資金,促進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如對我的答復感到滿意,請採納好!</SPAN>

熱點內容
重百超市供應商系統 發布:2021-11-27 07:59:12 瀏覽:259
成都瓦爾塔蓄電池經銷商 發布:2021-11-27 07:59:09 瀏覽:828
寧波辦公用品供應商 發布:2021-11-27 07:59:05 瀏覽:753
廣州人人店經銷商 發布:2021-11-27 07:59:03 瀏覽:49
旺旺上海經銷商 發布:2021-11-27 07:58:59 瀏覽:362
三折門上海經銷商 發布:2021-11-27 07:58:20 瀏覽:207
澳洲保健品代理商 發布:2021-11-27 07:58:17 瀏覽:728
木旯代理商 發布:2021-11-27 07:58:15 瀏覽:464
供應商開發年度總結 發布:2021-11-27 07:58:07 瀏覽:578
湯臣鈣片代理人是誰 發布:2021-11-27 07:56:27 瀏覽: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