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加大招商引資重要性
① 如何更好地推進招商引資工作
(一)明確招商引資的方向和重點。按照抓住龍頭、抓准產業的要求,突出大項目和產業鏈招商,努力實現龍頭項目、配套項目、關聯項目和填補空白項目的新突破。一要加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招商力度。著力引進代表國際先進水平、對產業升級具有重大帶動作用的外資大項目,在引進大項目、好項目上下功夫、求突破。二要加大針對台港澳僑和新加坡的招商工作力度。結合港澳台產業的新趨勢,加強產業對接和項目承接,著力吸引台灣百大企業、大型僑資企業和台港澳金融、旅遊、物流、廣告、設計、會展等現代服務業大企業。三要大力引進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及功能性機構。四要創新招商引資方式,要以大項目,好項目為切入點,圍繞產業集聚開展各種形式的小分隊招商、上門招商、產業鏈招商和專題項目對接招商,不求熱鬧,但求實效。明確本地區缺什麼,招什麼;到哪招,找誰招,如何招;真正做到招得進來,落得了戶。五要加強「零地」招商。利用存量帶動增量,強化對外資大企業的跟蹤服務,推動其增資擴股。六要推進並購招商。鼓勵和吸引外資通過控股或參股的方式投資當地民營企業、國有企業。七要拓展招商引資渠道。主動對接和利用商務部投資促進局、省商務廳駐海外辦事處等招商機構和渠道,探索開展全球性委託招商、專業招商、中介招商、聯合招商。八要實現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的良性互動。支持本地企業開展多形式多領域的跨國經營,參與國際產業分工,實現以「外」引「外」、相互促進。
(二)加大招商引資的政策扶持力度。一要用好國家和省市相關政策,配套實施省市最新出台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獎勵扶持政策。二要形成提高利用外資水平的導向,堅持引資與引智引技並舉,更加註重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管理、人才和研發機構,加快實現利用外資從數量型增長到質量型提升。三要加大招商引資獎勵力度,建立健全招商引資激勵機制和考評方法,健全項目跟蹤服務工作考核獎懲制度。
(三)加強利用外資工作的組織領導。一要堅持主要領導親自抓,既感動和說服投資者,又促進政府作風改變,樹立良好的對外形象。二要加強招商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專業培訓和人才引進工作,抓好世貿規則和國際慣例的研究與掌握,努力形成和壯大投資促進工作的骨幹隊伍,提高駕馭涉外經濟工作能力和主動性,增強在擴大對外開放中的競爭軟實力。三要優化政府服務,各有關部門要開辟外資項目「綠色通道」,努力使環境成為名副其實的對外開放的第一競爭力。
② 如何做好招商引資工作 一,招商引資的目的
可用以下方法:
1、政府組團招商
做法:經過具體辦事人員的事先策劃和籌備,各級領導集體出行,以招商會的形式,聲勢浩大地到目的地城市推薦自己的資源優勢和招商項目。比如到香港、深圳開招商引資大會。很多地方政府仍然熱衷這種做法。
2、小組招商
做法:將原來的各級領導班子整體出場改為小組,以小組為單位,不定期到目標引資地去洽談項目。
3、駐點招商
做法:在重點招商目的地設立辦事處的形式,成立專門一個團隊,長期負責在當地進行招商。比如在深圳、東莞、蘇州等地設立辦事處。
4、展會招商
做法:參加在大城市舉辦的各類展會,比如深圳高新技術產品交易會、深圳文博會。在展會上,通過對招商項目的集中展示,達到廣泛吸引人氣、招商引資的目的。
5、文化招商
做法:地方政府利用自己的特色文化,打文化招商牌。比如利用媽祖文化招商。
6、旅遊招商
做法:利用當地的旅遊資源,吸引遊客的同時,吸引投資者。比如荔枝節、梨花節等,利用旅遊活動實現旅遊、招商雙重目的。
7、以商招商
做法:通過已經在當地投資的企業,利用商人之間的人際交往,用口碑傳播的方式進行招商引資。
8、委託招商
做法:採取有償的辦法,委託對目標招商地熟悉的機構(比如投資中介),牽線搭橋,推薦項目,達到招商引資的目的。
9、顧問招商
做法:與委託招商相似,但擔任顧問的均是個人。一般都是委託在目標招商地的知名人士和商界名人等作為招商顧問,有的還發政府聘書。
10、全員招商
做法:發動群眾,採用人民戰爭的思路進行招商。對有招商引資業績的,給予獎勵。
本回答由社會民生分類達人 魏超推薦
舉報| 評論
0 0
badkano V3 | 生活達人
擅長: 健身
其他回答
(一)明確招商引資的方向和重點。按照抓住龍頭、抓准產業的要求,突出大項目和產業鏈招商,努力實現龍頭項目、配套項目、關聯項目和填補空白項目的新突破。一要加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招商力度。著力引進代表國際先進水平、對產業升級具有重大帶動作用的外資大項目,在引進大項目、好項目上下功夫、求突破。二要加大針對台港澳僑和新加坡的招商工作力度。結合港澳台產業的新趨勢,加強產業對接和項目承接,著力吸引台灣百大企業、大型僑資企業和台港澳金融、旅遊、物流、廣告、設計、會展等現代服務業大企業。三要大力引進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及功能性機構。四要創新招商引資方式,要以大項目,好項目為切入點,圍繞產業集聚開展各種形式的小分隊招商、上門招商、產業鏈招商和專題項目對接招商,不求熱鬧,但求實效。明確本地區缺什麼,招什麼;到哪招,找誰招,如何招;真正做到招得進來,落得了戶。五要加強「零地」招商。利用存量帶動增量,強化對外資大企業的跟蹤服務,推動其增資擴股。六要推進並購招商。鼓勵和吸引外資通過控股或參股的方式投資當地民營企業、國有企業。七要拓展招商引資渠道。主動對接和利用商務部投資促進局、省商務廳駐海外辦事處等招商機構和渠道,探索開展全球性委託招商、專業招商、中介招商、聯合招商。八要實現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的良性互動。支持本地企業開展多形式多領域的跨國經營,參與國際產業分工,實現以「外」引「外」、相互促進。
(二)加大招商引資的政策扶持力度。一要用好國家和省市相關政策,配套實施省市最新出台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獎勵扶持政策。二要形成提高利用外資水平的導向,堅持引資與引智引技並舉,更加註重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管理、人才和研發機構,加快實現利用外資從數量型增長到質量型提升。三要加大招商引資獎勵力度,建立健全招商引資激勵機制和考評方法,健全項目跟蹤服務工作考核獎懲制度。
(三)加強利用外資工作的組織領導。一要堅持主要領導親自抓,既感動和說服投資者,又促進政府作風改變,樹立良好的對外形象。二要加強招商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專業培訓和人才引進工作,抓好世貿規則和國際慣例的研究與掌握,努力形成和壯大投資促進工作的骨幹隊伍,提高駕馭涉外經濟工作能力和主動性,增強在擴大對外開放中的競爭軟實力。三要優化政府服務,各有關部門要開辟外資項目「綠色通道」,努力使環境成為名副其實的對外開放的第一競爭力。
③ 如何有效 提高招商引資工作能力水平
一、進一步強化招商引資意識和項目意識
沒有項目就沒有發展,沒有大項目就沒有跨越發展,沒有好項目就沒有科學發展,所以,要牢固樹立「沒有重點項目就沒有工作重點,沒有項目突破就沒有工作突破」的理念,進一步增強「在項目建設中,一切為了項目、為了項目一切」的意識,從思想上、行動上真正重視起來,把項目建設叫得更響、抓得更漂亮。
二、積極爭取上級政策、項目、資金
將項目工作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第一抓手,進一步強化機遇意識,突出一個「搶」字,實時掌握國家政策方向和資金投向,提高項目謀劃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做到搶出先機、把握主動;項目謀劃上突出一個「准」字,要圍繞國家宏觀政策導向和投資方向、圍繞政府的施政方向和工作重點、圍繞改善經濟社會發展薄弱環節謀劃項目,做到既符合國家政策又契合發展需要和實際;在項目上報上突出一個「緊」字,做好省、國家部委的匯報溝通,千方百計把建設項目納入上級規劃盤子,做到緊盯不放、全程跟蹤;在項目實施上突出一個「快」字,全力做好各項項目前期工作,做到快速開工,及時啟動;在項目管理上突出一個「好」字,做到規范使用,發揮效益,以優秀的工作實績爭取項目;在項目協調上突出一個「順」字,進一步強化工作協調、信息溝通、項目督辦等工作機制,做到協調配合、形成合力,努力提高項目謀劃和爭取工作水平。
三、著力解決土地、融資等困擾項目建設的瓶頸問題
在解決征地難的問題上,一是積極向上爭取解決產業集聚區和重點項目建設用地問題。二是挖掘內部潛力,用好存量土地,整合閑置土地。三是繼續做好農村荒坡地、「空心村」和廢棄磚瓦窯場的平整、改造、復耕,繼續做好拆舊建新土地置換的前期准備工作。 發揮擔保功能,彌補中小企業資金不足,支持企業發展。
四、要進一步加大招商力度,創新招商方式
關繫到結構調整、轉型升級以及「四新一高」的重點項目,要認真策劃研究,重點瞄準北美、日韓等國家地區以及港澳台、長三角、珠三角、京津滬、濟南等重點區域,突出浙商、閩商等投資主體開展招商活動,切實提高招商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招商方式上,要進一步強化按圖索驥、敲門招商和小分隊招商,盡早行動、加大力度,形成新的招商攻勢,努力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一是圍繞產業聚集抓產業鏈招商;二是圍繞規劃建設抓園區招商;三是廣泛開拓商源。
五、要進一步優化項目推進與督導機制
要切實幫助解決項目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指揮部領導親自上陣,親力解決,為項目建設提供「保姆式」服務,為項目建設創造更好的條件。要建立完善領導體制和推進工作機制。成立領導小組及辦公室,按行業組建農業、工業、旅遊業、文化產業、商貿流通業、城市建設、金融業等有主攻方向的招商引資和重點項目建設指揮部以及小微企業扶持發展指揮部和城市環境綜合整治指揮部,順利推進招商引資和重點項目建設工作。要實行領導包保責任制,對重點項目立項、規劃、審批、落地、開工、建設、投產運行以及幫扶做大做強進行協調服務。
六、繼續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
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清理行政審批項目,精簡審批程序,簡化辦事環節,規范辦事流程。進一步加強政風行風建設,推進民主評議行風、民主評議職能部門、經濟發展環境責任追究等制度,整頓「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四難現象。加大綜合治理力度,狠剎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亂檢查的「四亂」行為,對干涉、妨礙項目投資的人和事嚴肅查處,最大限度地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要切實積極幫助企業爭取資金、稅收等方面的優惠政策,積極推行和落實首問負責制、一周辦結制、全程代辦制、一次收費制、檢查審核制、警企共建制、投訴直辦制等「零阻礙」服務制度。努力打造服務「高地」、創業「寶地」、生產要素流入的「窪地」。
七、加強招商引資機構和隊伍建設
加強招商引資機構和隊伍建設,要把招商機構建設成為實力最強的部門,讓最優秀的人才從事招商工作。加強培訓指導,針對招商人員業務素質不高、企業管理人員水平低的實際,要有計劃、有目的的制定培訓計劃,邀請專家教授授課,進行集中培訓,以提高招商工作人員和企業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
④ 如何做好招商引資工作的幾點思考
經濟要發展,招商引資是關鍵。招商引資,既可以解決發展中的資金瓶頸問題,又可以增加稅收,帶動就業,繁榮經濟。要想在受重創、實力弱的現狀中「突圍」,實現經濟的恢復與發展,就要高度重視招商引資,用科學發展觀統領招商引資,科學招商、理性招商,因地制宜招商,進而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一、解放思想,營造氛圍。一是努力營造全民招商的濃厚氛圍。廣泛發動群眾,充分利用各種社會關系,挖掘招商潛力,加大全民招商力度,努力在全市營造人人議招商、想招商、干招商的濃厚氛圍。二是進一步明確責任,狠抓落實。實行招商引資目標責任制,把招商引資任務指標層層分解,層層落實,充分調動每個幹部群眾參與招商引資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三是加大考核獎懲力度。建立健全項目引進考核獎勵機制,按照文件規定嚴格兌現獎懲,做到賞罰分明。
二、因地制宜,找准結點。一是以服務好現有企業作為招商引資工作的基礎和起點。二是著力圍繞有地方特色的產業群體做文章。主攻同類的大企業、龍頭企業, 在延伸產業鏈上下工夫,在加工配套上做文章,在壯大規模的基礎上進一步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三是緊緊國家地域大建設的機遇,積極爭取產業梯度轉移帶來的投資項目,尋找資源、產業的結合點,有目的、有步驟地引進一批大項目落戶。
三、強化措施,活化形式。一是堅持主動「走出去」和積極「請進來」的招商方式,認真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招商宣傳和項目推介活動,有重點、有目標,帶項目、帶任務地經常走出去開展上門招商;二是按照「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雙贏、共同發展」的原則,積極組織有關企業參加各種各樣的國內大型商貿、投資活動,提高參展參會的質量;三是積極創新招商方式。依託資源優勢,圍繞發展重點,開展主題招商;通過招商引資信息網,將一批較成熟的項目在網上發布,開展電子招商;依託已落戶企業和工商聯,開展以商招商。四是圍繞當地外出創業人士,特別是龐大的人力資本進行招商,快速形成產業群。在全國各地特別是沿海經濟區有大批有技術、有管理能力的人才若能返鄉創業,其沖擊力是巨大的。應該牢牢抓住這些資源,進行系統規劃,出台返鄉創業的優惠政策,吸引這些人員及他們依託的企業到本地發展。
四、加快建設,發揮效應。一是要集中力量抓好對園區的基礎設施投入,配套完善載體功能,不斷提高建設檔次和水平。突出抓好園區供排水、供電、供氣、污水處理等硬體建設,確保區內企業的水、電、氣供應及排污暢通。二是加大園區招商力度。加大「區中園」建設力度,進一步優化項目布局。三是進一步加強園區管理。積極探索園區建設經營管理新體制,制定出台相應文件,認真落實優惠政策,營造政策性「窪地」,吸引外地技術、信息、資金、人才等生產要素向園區聚集。創造「引來一個,帶來一批,輻射一片」的招商引資磁場效應,實現產品鏈招商。
五、優化環境,創造優勢。一是要積極探索高效、便捷、優質、規范的招商引資服務管理新模式,健全「一站式、一條龍批辦」和「全程式、契約型服務」的辦事服務制度,逐項完善投資接洽、考察洽談、立項報批、項目跟蹤、落實政策等投資促進機制。二是要抓好服務創新,不斷完善服務體系。對招商引資重點企業實行定點聯系、跟蹤服務、全程協調的項目責任制。建立健全領導聯系制、接洽首問制、限時辦結制、跟蹤服務制、督查報告制和投訴問責制。三是要推進服務型部門創建活動,不斷創新服務手段,延伸服務內容,擴展服務空間,提高服務效能,逐步形成寬松、有序、和諧的投資經營環境。進一步完善工作調研和重點企業聯系制度,全力做好跟蹤服務。四是要突出抓好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的落實。組織開展優惠政策落實情況、招商引資環境改善情況的專題督查,並結合發展現狀,針對反映出來的問題,進行專項整改, 建立一種誠信、和諧的人際關系,營造「親商、扶商、安商、富商」的投資氛圍,真正讓投資者舒心、安心、放心。
⑤ 怎樣提高企業招商引資的積極性
從理論上講,政府只是負責搭建招商引資的平台,著力改善投資軟硬環境,企業才是招商引資的主體。但是,往往企業招商引資的積極性不高,作用發揮不明顯。我建議採取以下幾種措施:
一是深入企業調研,了解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困難和問題,掌握企業各類信息。
二是針對市場前景較好,缺乏資金、技術和人才的企業,有重點地進行指導和幫助,增強其發展信息,堅定其靠大聯強的信心。
三是要針對投資商擬投項目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企業與其合作,逐步增強企業招商引資的積極想。
供參考。
⑥ 招商引資給政府帶來什麼好處
招商引資是指地方政府(或地方政府成立的開發區)吸收投資(主要是非本地投資者)的活動。招商引資一度成為招商引資各級地方政府的主要工作,並且在各級政府報告和工作計劃中出現。
各地的招商引資正從吸收外資為主到同時吸收內外資,從吸收第二產業投資為主到同時吸收第三和第一產業。
引進外資的成效
1、彌補了企業資金來源不足,促進了經濟的增長和發展;
2、引進了國外的先進技術和設備,促進了中國生產力水平的提高;
3、產品綜合質量明顯提高,國際競爭力有明顯增強;
4、提高了我國企業的管理水平,加快了國有企業經濟機制轉換;
5 、利用本地先進技術引進資金,促進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
⑦ 為什麼要招商引資
促進就業,拉動地區經濟發展,也能增加稅收。
⑧ 如題,誰能說說招商引資的重要性
一
我國現階段正處於全面向社會主義現代化社會轉型的過程中,隨著多種所有制經濟的發展和政治體制改革的逐步推進,社會階層出現迅速的分化。首先,農民階級出現重大的裂變及分化,其經濟地位、職業結構、社會分層都發生了大的變動。其次,工人階級內部結構出現了新的變動組合:一是工人階級隊伍得到不斷發展壯大。除原有公有制企業的工人階級外,又出現了許多非公有制經濟中的工人階級隊伍;二是工人階級內部產生了許多新的相對獨立的階層。再次,一些新的社會階層已經形成。出現了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業人員和技術人員;出現了受聘於外資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出現了個體戶、私營企業主、中介組織的從業人員以及自由職業人員等社會階層。由於社會階層的分化,經濟差距明顯拉大,原來隱藏在「根本利益一致」背後的各種具體利益的沖突和矛盾逐步暴露出來,新形勢造成的新矛盾不斷出現。
首先,當代中國社會轉型過程,實際上就是利益關系不斷調整的過程。改革打破了原有的利益格局,在由原來單一計劃經濟結構向市場契約型的多元結構的轉變過程中,我國社會階級、階層結構發生重大變化,社會利益主體結構呈多元化趨勢。傳統階層的經濟利益和政治社會地位受到威脅;新的社會階層不斷出現,提出了政治上和經濟上的各種要求;在經濟增長中被邊緣化的社會成員面對不平等的分配存在著「相對被剝奪」的離心情緒。由此,一元社會到多元社會的轉變改變了各類人群的社會角色和地位,無論處於何種階層的社會成員,出於自身現實利益的考慮都希望看到與自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政治利益權利能在民主氣氛下高透明度地流動,希望得到更多參與政治生活的權利,擁有較多的機會表達自己的利益願望和要求。特別是那些處於「弱勢地位」的社會成員,存在著社會心理失衡加大傾向。這種社會結構變動中不同階級、階層經濟利益和政治社會地位帶來的摩擦與激盪的背後蘊涵著復雜而深刻的社會政治內涵。
其次,社會階層分化以及利益多樣化的趨勢不可避免導致價值取向的多元化。由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客觀條件和社會變革的復雜性,我國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利益分配和就業方式日益呈現出多樣化趨勢,這種多樣化也導致了社會觀念和價值取向的多元化。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結構的日益分化,在此基礎上形成的不同利益群體在價值趨向上形成了不同的社會態度和對社會生活的理解,使社會價值和社會意識多樣化趨勢表現得日益明顯。不僅如此,在當前錯綜復雜的社會環境下,在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盪,以及各種思潮相互沖突和碰撞的背景下,人們開始用合乎理性的目光評價政治現實,人們的價值取向正朝著個性化、現實化的端點移動。這種思想結構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使主流意識形態受到影響,客觀上使主流意識形態維持社會向心力的凝聚因素受到削弱,使得社會公眾的價值觀念日益多樣化。
第三,人們對政治民主提供保證及表達渠道的要求進一步提高。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和現代化的推進,現實生活中不同階層、不同社會群體之間的各種差別、差異、不平等和不公正的現象,依然客觀地存在著。這種現象不可能很快消除,並且會在一定時期和一定范圍內有所加大。當這種現象超越一定限度,人們的期望長期受挫折,就會構成政治不穩定的心理基礎,並在其他偶發條件的影響下,導致政治騷亂的社會氛圍。由於歷史的原因和種種現實因素的作用,廣大人民群眾的民主參與公共事務、政治事務的空間還很小,還處於自發狀態向自覺狀態的過渡之中。大多數群眾的民主參與主要以維護其經濟權益為目的,尚未把政治參與當作一種目標、一種價值自覺地去追求,因而導致社會民主參與的方式五花八門:有正當的參政議政、民主選舉、反映情況;也有在正常渠道不通或問題無法解決時採取極端方式來表達自己要求的,以致影響到社會的穩定。
二
各國政黨處在不同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傳統之中,所經歷的變革過程肯定不盡相同,但是也可以發現一些普遍性的規律。首先是政黨變革必須維持和增強政治統治的合法性。主要表現在:意識形態的變革與轉型。與階級對立時代不同的是,現在各國政黨都強調經濟建設的重要性和階級調和,政黨為了贏得更多的支持,而不斷擴大政黨代表性,擴大執政的階級基礎。一方面擴大政黨開放性,黨員構成由相對封閉的、排他性的、只容許特定階級或階層加入,轉變為向更廣的階級范圍開放;另一方面,政黨盡量代表大多數甚至全體選民的利益,提出讓更多人受益的政策主張。其次是增強政黨能力,對於執政黨來說,就是增強執政能力。西方國家大多數實行政黨競爭體制,政黨要想取得執政地位或者連續執政,必須不斷提高政黨競爭力,提高執政績效。為此,各執政黨十分注重培養和選拔黨內精英,吸引和發展高素質人才充實政黨。最後是加強黨內民主建設。黨內民主不僅對於一黨制國家的政黨來說十分重要,對於多黨制國家的政黨同樣重要,如何推進黨內民主建設是世界各國政黨面臨的共同問題。
在當今中國社會轉型過程中,作為唯一的執政黨中國共產黨被賦予了主導和組織現代化運動的使命,黨和政府是發展的計劃者和推動者,擔負著促進增長、社會動員、公平分配、國家整合、政治參與等繁重的任務,因而也就承擔著相應的多重責任。隨著社會結構的分化和利益關系的調整,轉型期中國社會歷史條件所發生的深刻變化也給中國的政黨制度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對黨的政治權威帶來新的挑戰。黨能否容納不同的階層?能否整合不同的社會力量?能否緩和社會沖突和不安定因素?這些都亟待我黨給予戰略性回應。黨應從各個方面不斷整合資源和強化優勢,這對於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首先,政黨變革必須維持和增強政治統治的合法性,強化黨的政治權威。中國共產黨的權威地位是在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中確立起來的,改革開放以來,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黨的政治權威得到進一步強化和確立。現今,隨著社會轉型期經濟利益的分化與新興階層的出現,強有力的政治權威則顯得更為重要。因為市場體制是一種競爭型機制,競爭是社會成員以社會稀缺資源,如財富、權力、聲望等為對象進行利益博弈。這種博弈必然引起已有利益格局的調整以及社會結構的變動,因而對社會秩序體系形成壓迫。而要實現現代化的趕超性,既要有防止社會失范的剛性,又要提供滿足社會良性發展的彈性空間,這就要求國家一方面具有強大的權威,另一方面又能靈活反應,運籌帷幄。政黨是國家和社會關系有效協調和互動的紐帶,面對轉型過程中大量的社會矛盾和利益沖突,需要有一個具有強大凝聚力的政黨通過強有力的政治權威發揮其導向、組織、協調功能,並通過必要的政府行為調動、集合、配置、優化社會有效資源,以保持社會的穩定和秩序。
其次,加強黨的思想理論建設,在全社會形成高度的政治價值認同。意識形態是政治權威合法性資源結構中最為基礎的部分,它為政治權威的合法性提供道義上的詮釋。民眾對執政黨所倡導的價值觀念予以認同,意味著執政黨贏得了合法性的思想基礎。為此,必須加強黨的思想理論建設,要在現代化的新形勢和背景下對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思想為主導的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不斷進行豐富、發展和創新,使黨所倡導的政治價值理念具有兼容並蓄其他意識形態合理、科學成分的能力,擴大其包容性、滲透性,增強其內涵底蘊。在當今,隨著社會轉型向縱深拓展,人們對現有的政治體系和經濟生活期望急劇膨脹,尤其要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轉化為人民的主流意識形態,讓人們產生與黨相互依存、共生共榮的認知,贏得人民群眾對黨的政治思想的認同和支持。為此,有必要建立起符合時代特點和要求的現代思想教育體系,利用多維度、多層次、多渠道的方法和手段向人們灌輸占社會主導地位的政治價值觀念,從思想認同上構建黨的政治權威基礎。
第三,構建系統的利益表達和政治參與機制,合理地協調和整合社會利益。一個強大的政黨體系可以為吸收新的集團進入體系提供製度化的組織秩序,這是社會政治安定的保障。黨作為維持社會和國家平衡的杠桿,在社會結構變遷的歷史背景下,應不斷拓展與社會的鏈接通道,及時地將現代化產生的新的社會階層、社會群體成功地吸納到政治系統中來,建立健全公民政治參與的各項法律,完善公民政治參與的各種體制與機制,為新興社會階層、社會群體的利益表達提供合法的、制度化的、便捷寬松的渠道,開發黨的政治權威合法性的新的政治資源和力量。此外,黨必須以社會公正為准繩進行社會利益整合,應通過完善體制和政策供給合理地協調社會各個階層、各個群體的利益,所有的政策措施盡可能地反映和兼顧不同階層的利益和要求,在承認各群體差別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公共權力的職能,利用宏觀調控、社會保障、法律法規等手段編織社會利益協調機制,要鼓勵公平競爭,體現效率優先,更要重視和關心生活處於貧困狀態和失業、半失業的弱勢群體,努力縮小貧富差距,促使社會利益分配的相對公平。
最後,黨內民主和人民民主必須進一步擴大。執政黨領導和推動的社會轉型是一場深刻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變革,這種變革必將影響和沖擊現存的體制而誘發政治問題的產生,進而推動社會政治轉型,最終建立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主政治。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從黨內和社會兩方面看,首先是黨內民主,因為它對人民民主起著示範和帶動作用。加強黨內民主建設,對於增強政治合法性和執政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必須在黨內黨的各級領導機關之間、領導班子成員之間、領導幹部和黨員之間、黨員和黨組織之間建立起更加民主的關系,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個人的積極性。其次是人民民主。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階層的逐步分化和利益群體的不斷壯大,必將產生廣大民眾更加迫切的政治參與要求。如果這些階層的政治要求長期得不到滿足,就可能形成一定政治壓力的積累,而這種壓力則直接影響到執政黨地位的鞏固。要按照黨的十六大提出的要求,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擴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參與。因此,政黨制度的不斷完善,必須與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聯系起來。
一個社會是否能夠良性的運轉和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其是否能夠獲得協調各種矛盾和利害沖突的政黨制度。就中國而言,隨著社會轉型向縱深拓展,社會主義市場體制的建立以及改革的進一步深化,給當代中國社會帶來全面而深刻的變化,促成不可逆轉的社會結構變遷。隨之而來的是新舊思想的激烈沖撞,原有階級結構的日益分化,貧富差距的拉大,社會矛盾和利益關系的日趨復雜。如此,獲得一個與社會變遷相適應的社會整合機構——政黨制度,對超大規模的中國轉型社會具有特別重大的意義,關繫到中國社會現代化變遷的成敗。歷史和現實的實踐充分證明了當代中國政黨制度是在中國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成長起來的,是符合中國國情的,具有高度的整合性和適應性,擁有巨大的政治資源,為促進社會生產力的持續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為實現政治發展,保障政治穩定,為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發揮著巨大的能動作用。展望未來,它必將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征程中顯示其強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