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招商引資方法
A. 政府部門如何招商引資
事實上,哪個地區的開放度高、招商引資多,那個地區的經濟發展就快、競爭力就強。作為鄉鎮一級政府而言,做好招商引資工作,取得招商引資成效,對於促進地方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對於彌補建設資金不足,實現經濟增長目標;對於擴大就業,促進社會進步;特別是對於發展開放型經濟,促進地區經濟與世界經濟接軌有著極其重要意義。從全國來看,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鄉鎮基本上都在沿海,而這些鄉鎮無一例外都是招商引資的大戶;但是,實際工作中,由於政府在招商引資中招商方式和行為的不同選擇,招商引資的效果會有很大差異。作為鄉鎮政府,如何正確認識問題,處理好招商引資中的各種關系至關重要。
首先,要把引進外資放在首位。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對外資吸引力最高的國家,加入世貿組織以後,外資流入的整體形勢向好,目前,沿海吸引外資的比重仍然在上升,盡管國家推出了西部大開發戰略,但西部利用外資的相對比重實際增長不大,而且西部各地區之間利用外資的水平有明顯差距。這與國際資本流動的現實情況是高度對接的。發展開放型經濟,必須瞄準新動向,把利用外資作為重中之重。
其次,吸收外商在中國境內的再投資,吸引沿海地區大公司、大集團的擴張性投資。從外商投資從珠三角向長三角向環渤海向中西部流動的跡象看,反映了外商在中國境內再投資的結果。為適應產業結構大調整,世界製造業中心東移,國外汽車、電子、化工等產業開始向大陸進軍,沿海製造業也開始向中西部尋求商機,福特汽車、格力空調重慶擴張即屬於此。
再次,廣泛吸引民間資本在內的「內資」投入地方經濟建設。除了外資、外商再投資以及內資再投資以外,民間資本也是一支相當雄厚的力量,激活、引導民間資本投資,對於廣大農村和中西部地區而言,可以彌補由於受自然條件、地理位置及經濟發展程度制約,吸引外資相對困難的弱勢,同時,無論從民間資本的發展需要,還是從政府減輕資金壓力來看,都是一個雙贏的事情。因此,如何爭取外地和本地民間資本的投資便成為政府應著重解決的問題。
二、當前政府招商引資中存在問題1
,政府包辦代替,招商引資主體錯位。招商引資中,政府任務應該是定規劃、搞協調、抓服務、管督促,形成政府搭台,企業唱戲的良好局面。但現實情況是政府想方設法組織企業參加各種招商活動,而企業的熱情不高,往往是政府忙得不亦樂乎,費力不少,效果不佳,簽定協議的數量不少,真正落實的不多。3
,重引進輕管理,管理和引進脫節。現在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引進的力度大,管理的力度弱,相互脫節。原因就是政府管引、企業管花,引的難處企業不理解,花的去向政府也不能完全過問。由於重引輕管,服務沒跟上,聯系不緊密,使得一些老客商、老企業產生了環境差的印象,有被騙上當的感覺,不願再加大投入。4
,引進的項目不少,但質量不高。有的地方為了用加快招商引資步伐來創造政績,熱衷於盲目追求招商數量,簽合資項目和協議金額,對引進的資金和項目是否有利於地區經濟發展,是否能發揮當地優勢很少考慮,結果飢不擇食,盲目引進,花了不少冤枉錢,引進了不少低水平的重復建設,危害不淺。5
,策劃包裝項目不詳實,好的項目不願拿出來。招商引資應該做到推出的項目要是別人所期望的項目,介紹的企業要是別人所期待的合資合作夥伴,提出的條件要有吸引力。由於項目過於概念化,抽象描繪多,讓人感到不塌實,心中沒底,難以確定投資,且真正讓人心動的項目很少。一個好的企業能夠吸引外商,一個好的項目能夠留住外商。
B. 政府搞招商引資,是怎麼個招法的
參加點展會、多在網上找找信息,前期應該都有領導帶的,哪有以來就當局長的。初期有推介會、展會、來的客商等等,接觸接觸就好了。
C. 招商引資的流程
招商引資的流程:
(一)項目洽談
擬選址新邵縣域范圍內項目由鄉鎮、街道(園區)招商部門負責前期接觸、洽談。
(二)項目准入
1、鄉鎮、街道(園區)研究 ;
項目選擇所在地鄉鎮、街道(園區)對擬引進的項目進行初步考察。
2、項目考察 ;
如需對項目進行實地考察,由鄉鎮、街道(園區)提出申請,由商務局和業務部門牽頭組織。
3、前置會議初審 ;
由招商引資前置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召開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前置會議,進行集體會審。
4、領導小組會議決定 ;
由項目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報請召開項目建設領導小組會議,對項目的准入會審研究,並以會議紀要形式予以確定。
5、辦理工商注冊、稅務登記等相關手續 ;
會審通過的項目,由擬選址鄉鎮、街道(園區)招商部門協助辦理工商注冊等相關手續。所有招商項目注冊地點必須在新邵縣,並在新邵縣辦理稅務登記,按章納稅。
6、簽訂招商引資合同 ;
會審通過的項目,由項目所在地(鄉鎮、街道、園區)政府與投資商商定招商協議書(初稿),並將協議書(初稿)報法制辦審核通過,方可簽訂。
(三)項目建設
1、征地和拆遷 ;
2、報建 ;
3、投資方投入基建、設備、設施等建設 ;
4、建成營業或投產後,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正本)(規劃局)和房屋產權證(住建局);
5、投資方達到投產或開業條件後,進入經營階段 。
招商引資源於中國因開放政策所成立的開發區,早期主要集中在吸收製造業的外國直接投資。
D. 政府部門如何招商引資
事實上,哪個地區的開放度高、招商引資多,那個地區的經濟發展就快、競爭力就強。作為鄉鎮一級政府而言,做好招商引資工作,取得招商引資成效,對於促進地方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對於彌補建設資金不足,實現經濟增長目標;對於擴大就業,促進社會進步;特別是對於發展開放型經濟,促進地區經濟與世界經濟接軌有著極其重要意義。從全國來看,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鄉鎮基本上都在沿海,而這些鄉鎮無一例外都是招商引資的大戶;但是,實際工作中,由於政府在招商引資中招商方式和行為的不同選擇,招商引資的效果會有很大差異。作為鄉鎮政府,如何正確認識問題,處理好招商引資中的各種關系至關重要。 首先,要把引進外資放在首位。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對外資吸引力最高的國家,加入世貿組織以後,外資流入的整體形勢向好,目前,沿海吸引外資的比重仍然在上升,盡管國家推出了西部大開發戰略,但西部利用外資的相對比重實際增長不大,而且西部各地區之間利用外資的水平有明顯差距。這與國際資本流動的現實情況是高度對接的。發展開放型經濟,必須瞄準新動向,把利用外資作為重中之重。 其次,吸收外商在中國境內的再投資,吸引沿海地區大公司、大集團的擴張性投資。從外商投資從珠三角向長三角向環渤海向中西部流動的跡象看,反映了外商在中國境內再投資的結果。為適應產業結構大調整,世界製造業中心東移,國外汽車、電子、化工等產業開始向大陸進軍,沿海製造業也開始向中西部尋求商機,福特汽車、格力空調重慶擴張即屬於此。 再次,廣泛吸引民間資本在內的「內資」投入地方經濟建設。除了外資、外商再投資以及內資再投資以外,民間資本也是一支相當雄厚的力量,激活、引導民間資本投資,對於廣大農村和中西部地區而言,可以彌補由於受自然條件、地理位置及經濟發展程度制約,吸引外資相對困難的弱勢,同時,無論從民間資本的發展需要,還是從政府減輕資金壓力來看,都是一個雙贏的事情。因此,如何爭取外地和本地民間資本的投資便成為政府應著重解決的問題。 二、當前政府招商引資中存在問題1 ,政府包辦代替,招商引資主體錯位。招商引資中,政府任務應該是定規劃、搞協調、抓服務、管督促,形成政府搭台,企業唱戲的良好局面。但現實情況是政府想方設法組織企業參加各種招商活動,而企業的熱情不高,往往是政府忙得不亦樂乎,費力不少,效果不佳,簽定協議的數量不少,真正落實的不多。3 ,重引進輕管理,管理和引進脫節。現在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引進的力度大,管理的力度弱,相互脫節。原因就是政府管引、企業管花,引的難處企業不理解,花的去向政府也不能完全過問。由於重引輕管,服務沒跟上,聯系不緊密,使得一些老客商、老企業產生了環境差的印象,有被騙上當的感覺,不願再加大投入。4 ,引進的項目不少,但質量不高。有的地方為了用加快招商引資步伐來創造政績,熱衷於盲目追求招商數量,簽合資項目和協議金額,對引進的資金和項目是否有利於地區經濟發展,是否能發揮當地優勢很少考慮,結果飢不擇食,盲目引進,花了不少冤枉錢,引進了不少低水平的重復建設,危害不淺。5 ,策劃包裝項目不詳實,好的項目不願拿出來。招商引資應該做到推出的項目要是別人所期望的項目,介紹的企業要是別人所期待的合資合作夥伴,提出的條件要有吸引力。由於項目過於概念化,抽象描繪多,讓人感到不塌實,心中沒底,難以確定投資,且真正讓人心動的項目很少。一個好的企業能夠吸引外商,一個好的項目能夠留住外商。
E. 政府如何做好招商引資服務
1、履行政治職能、經濟建設和社會建設職能等;為招商引資服務創造良好環境(職能可以分開)
2、堅持政府的宗旨和原則;+材料
3、依法行政、科學民主決策(提高政府的行政效能);+材料
4、自覺接受人民監督;+材料
5、樹立政府權威,建設服務型政府;+材料
具體結合材料,望採納
F. 政府應如何招商引資
一、政府組團招商這是從80年代盛行至今的傳統招商方式,各級領導集體出行,到各地聲勢浩大地推薦自己的資源優勢和招商項目,一般來說人財物的耗費巨大,而且就形式而言,隨著信息化和網路化的迅猛發展,它正逐步過時、消失。因為利用互聯網上的政策網站,完全可以清晰地表達你的意圖和詳盡的情況,而不必作反復的陳述。甚至有一種意見認為,越是熱衷於此種方式的地方,要麼領導的意識陳舊,要麼就有「公費旅遊」的嫌疑,投資價值自然也就大不了。
二、小分隊招商因為政府統一組團的種種不足,這種招商形式又演變成「小分隊招商」,即避免興師動眾,改由三五人的小組到目標引資地去洽談項目。比起上一種方式,這種方式選擇的項目和招商目標更有針對性,成功率也比上一種要高。
三、網上招商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網上招商成為國際慣例。有人將其優勢總結為,一是可以把所有投資者需要了解的信息圖文並茂地在網上展示出來,讓全世界投資者知曉;二是建站成本低,效益大;三是速度快,效率高。通過電子郵件,在網上幾分鍾之內就能夠完成信息咨詢與交流。四是交流簡便,交互性強。通過網路聯系,可以進行雙方或多方的信息交流,可以在網上進行國際長途電話、明碼傳真、網上會議以及異地客商的貿易和項目談判等業務。五是銀行參與,信譽度高。目前,這種方式已經為各地引資所普遍採用。
四、展覽招商這也是廣為運用的一種方式,最為典型、最為成功的屬深圳高新技術產品交易會。通過對項目和產品的集中展示,廣泛吸收人氣,從而達到招商的目的。會展業的發達,與招商熱不無關系。
G. 政府怎麼招商引資
大力開展招商引資是後發地區的必然選擇。那麼通過什麼途徑招商引資呢?細分析招商引資關關節節,途徑大致有十種。
1.親情吸引
親情本指血緣情,但也可以擴大到家鄉情、同窗情、故鄉情、戰友情等。這些親情聯系之所以會成為招商引資的重要途徑,一方面是由於投資者有這方面的主觀願望,另一方面是能使投資者產生信任感和安全感,而這正是投資合作必不可少的條件。譬如海外遊子,一朝回歸故里,親情涌動,進而產生為家鄉父老鄉親做點事情的慾望。在這種情況下,即使當地暫時沒有投資條件,他也會克服困難,創造條件,興辦實業。有時親情吸引可能不會產生直接投資,但我們可以利用親情吸引這種特殊關系,請他們幫助我們宣傳、推介項目,或組織招商活動,最終也能產生以一帶十的「葡萄串」效應。
2.人格吸引
招商引資是一項經濟活動,但也並不完全是經濟利益上的精打細算。引資者的人格魅力,有時也會產生十分奇妙的作用。辦實業,需要誠信、需要果斷、需要魅力、需要精明、需要專業,作為引資方主要決策者或參與者在個人素質上的任何一個亮點,往往都能使投資方產生一種認可,一種吸引,使對方感到投緣,產生信任感,從而在眾多競爭者中對某地、某人情有獨鍾。因此,在招商工作中,以人為本是一項重要原則。
3.政策吸引
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是一個簡單的自然道理。同樣,投資者的主要目的是獲取利潤,因此自己也會像流水一樣,哪裡政策好,能獲得更多的利潤,就會向哪裡流動,這就是招商引資的「窪地效應」。
政策吸引主要就是規費減免,包括范圍、時限、額度等,還有對特定產業出台扶持政策,如在一定時間里,對某些特定產業給予信貸支持或有限壟斷等。政策吸引是有度的,不能越權承諾。如稅費減免,只能減免地方政府有權調節的稅費,而且稅的減免還要經過上級有關部門的審批,並嚴格按審批後的意見執行。在國家政策允許的范圍里,地方最大限度的讓利於客商,支持項目的發展,這會對投資者產生一定的吸引力。
4.成本吸引
投資總求回報,企業必講核算,低成本就是高效益。如引資地在土地、用電、供水、原輔材料、勞動力、運輸等某方面價格比較偏低,這就是一種吸引,即成本吸引。
投資者往往看重成本吸引,而後發地區成本較低又是一種比較明顯的優勢,在成本吸引上做好、做足、做活文章,使吸引力變成現實的增長點。
5.資源吸引
資源是一種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特殊生產資料,如農副產品資源、礦產資源、人力資源、森林資源、旅遊資源等。資源優勢事實上造成競爭的不平等,資源豐富者處於有利地位。由於後發地區大多落後、偏僻,開發時間短、資源利用率低。這些客觀事實成了招商引資吸引力。豐富的農產品資源或礦產資源,便於投資者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因此投資者會樂於前往。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實現資源和資金的嫁接,對投資、引資雙方都是具有吸引力的。
6.市場吸引
當處於一個高消費區域或較大規模的產品集散地,或處於未來產品的現實和潛在的巨大消費市場,就地生產,可以減少各種生產和流通環節的費用,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如摩托車配件,全國大部分產品產自浙東沿海地區。浙江客商就可能會在蘇、魯等地建立一個生產加工企業,產品主要供應江蘇、安徽、山東等地,這樣既佔領了市場,又節約了流通費用。根據這樣的市場吸引分析,某些地區可主動到浙江生產廠家洽談、這樣合作成功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7.人才吸引
在當地有一批某一方面的專業人員,或某種專利,某項新技術、新工藝,有一批研究開發人才或技術熟練的工人等,都可以成為一種吸引力。如一些服裝加工企業,在洽談引進時,都會詢問當地有沒有熟練的縫紉工人,如果有的話,他就可能不會過多考慮其他因素,而決定就地投資辦廠。
8.環境吸引
這主要指軟環境方面,具體體現在政府各個相關部門服務熱情、周到、規范、合理、公正;政風廉潔、民風淳樸、治安良好;城市整潔、道路通暢、生活便利和環境優美等方面。治理軟環境,要下硬功夫,靠硬著子。設身處地的想,如果本地人都覺得當地官風不正、民風不淳、治安混亂、環境臟亂差,自己都無法熱愛家鄉,還怎能苛求投資客商熱愛你的家鄉,建設你的家鄉?怎麼去吸引客商投資?軟環境就像輪船的動力系統,軟環境治理得好,就能對船體起加速作用;否則,不但不會產生動力,還會產生阻力。
9.配套吸引
有時,某些投資者往往要調查當地的產業配套情況,抓住瓶頸部位投入,而在規模上力求恰當好處,盡量不造成新的生產的浪費。也有的投資者,為規避投資風險,靈活轉向,而不投或少投固定資產,大部分資產採取租賃方式,待路子摸准,實力盤大後再投資創辦自己的產業。這些都是投資商正確的選擇,我們也要投其所好,以配套產業或存量資產吸引客商投資。
10.轉型吸引
調整是新產業的大力發展、老產業的相對萎縮和轉移。在這個過程中,總的趨勢是發達地區向欠發達地區流動。經濟欠發達地區較之不發達地區,往往是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的首選之地。作為欠發達地區,應善於把握機遇,使之成為產業轉移的中轉站。
H. 政府如何進行招商引資
政府主要在在以下三個層面參與招商引資活動:宏觀層麵包括政治支持、發展戰略、制度框架和資本引導等中央政府的頂層設計;中觀方麵包括組織協調、統籌規劃、項目規劃、優惠政策和政務環境等地方政府的自主探索;微觀層面從信息平台、招商運作和投資服務等招商部門的具體實施。
舉個例子,在京津冀一體化招商實施中,近年來天津區域的招商引資成效顯著,政府招商人員思路開闊,招商過程中深度結合第三方招商機構谷川聯行等,在擴大項目來源、完善招商載體、投資項目和招商人員績效管理等方面相互借鑒與合作,大大提高招商工作效率與質量。
I. 地方政府如何招商引資
地方政府招商引資
首先,要把引進外資放在首位。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對外資吸引力最高的國家,加入世貿組織以後,外資流入的整體形勢向好,美國加州大學教授做過分析,他看到,每當外商投入增長1%,中國的GDP便有0.5個百分點增長的可能。目前,沿海吸引外資的比重仍然在上升,盡管國家推出了西部大開發戰略,但西部利用外資的相對比重實際增長不大,而且西部各地區之間利用外資的水平有明顯差距。這與國際資本流動的現實情況是高度對接的。發展開放型經濟,我們必須瞄準新動向,把利用外資作為重中之重。
其次,吸收外商在中國境內的再投資,吸引沿海地區大公司、大集團的擴張性投資。從外商投資從珠江三角洲向長江三角洲流動的跡象看,反映了外商在中國境內再投資的結果。為適應產業結構大調整,世界製造業中心東移,國外汽車、電子、化工等產業開始向大陸進軍,沿海製造業也開始向西部尋求商機,福特汽車、格力空調重慶擴張即屬於此。
再次,廣泛吸引民間資本在內的「內資」投入地方經濟建設。除了外資、外商再投資以及內資再投資以外,民間資本也是一支相當雄厚的力量,保守估計我市有近千億民間資本處於「休眠」狀態。激活、引導民間資本投資,對於廣大農村和西部地區而言,可以彌補由於受自然條件、地理位置及經濟發展程度制約,吸引外資相對困難的弱勢,同時,無論從民間資本的發展需要,還是從政府減輕資金壓力來看,都是一個雙贏的事情。因此,如何爭取外地和本地民間資本的投資便成為政府應著重解決的問題。